健康名言

健康名言

27 条评论:

David168 说...

早餐吃得好、
午餐吃得飽、
晚餐吃得少

David168 说...

陳立夫先生的健康名言:
「頭部宜冷、足部宜熱、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David168 说...

低糖低脂低鹽多蔬菜多豆類多水果---長壽飲食

八十歲前靠養生 八十歲後靠遺傳


能治病的為下藥,可增強精力的為中藥,能維持生命有助長壽者為上藥

最痛苦的不是病患,而是照顧病患的那個人


年輕血液就可以軟化血管;疏通血液就可以健康長壽

健康的人生是生得順長得美、吃得好病得輕、老得慢死得快

一個人即便渾身是鐵,又能打多少釘?


人為生而食,不為食而生

老化從腳開始

活得尊嚴老得體面走得安詳

勤勞可養體。不煩可養心

床上蘿蔔,床下生薑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早喝鹽水晚喝蜜

成功不必過勞死

女色要節制-------醫和

投資健康 不假他人之手

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

睡時捏中沖,益腦又強心

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一次性行為所消耗的能量,等於爬三層樓高

我們不能治癒這個病但我們可以買時間

David168 说...

健康的人生是
生得順長得美、吃得好病得輕、老得慢死得快

David168 说...

人類隨著血管的老化而老化

David168 说...

內 臟 青 春 人 不 老 ,
血 流 歡 行 病 不 生

David168 说...

查爾斯健康祕訣:
提倡性療法 女人衹是滋補品


2006年4月8日

据英國《泰晤士報》4月7日報道,最近,在接受一男性健康雜志訪問時,查爾斯王子竟然當眾稱,女人衹是滋補品。另外,查爾斯王子還不滿地稱,希望人們不要再稱他為“便壺王子”。




  在接受《男性健康》雜志訪問時,一向提倡和鼓吹可選擇性療法的查爾斯王子反擊了人們對他健康觀點的批評,并且贊揚了女性在男人健康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當被問及男性應該采取何种方式,使得自己更加重視自己的身体時,57歲的查爾斯說:“我認為,應該通過女性。這是有趣的,女性的使我們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他說:“我并不是一個醫生,但是,我是一個歷史學家,我擁有這一方面的學位。歷史是一件令人懂得更多事情的工具。”

  查爾斯王子還對公眾為他冠上的“便壺王子”稱號感到极度不滿。他說:“我被冠上‘便壺王子’的稱號和諸如此類的綽號。這是一种無止盡的奚落和廢話,無止盡的嘲笑。但是,一种引起爭議的說法告訴我們──我們是由思維、身体和精神創造而成,并非僅僅身体組織。”

  而克拉倫斯宮發言人說:“我們非常高興接受這一采訪,這是一個很好的机,讓我們接触一些年輕男性聽眾。”

David168 说...

投資健康 不假他人之手

2005.02.18

◎王普善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但目前全世界有
六成的人正在受到亞健康狀態的折磨,其中腦力勞動者高於體力
勞動者;而中年人又高於老年人。


「亞健康」是指人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沒器質性
病變,但卻有功能性的變化,也就是大家時有所聞的「到醫院檢
查不出病因,但自己總感覺到難過」的那種狀態。現代醫學將這
種生理功能的低下狀態,稱為「亞健康」或「誘發病」狀態。


從現代臨床醫學分析,其病理改變及多種生化檢查結果尚不足以
作為明確診斷為某種疾病的依據,但常是某種慢性疾病的潛伏
期,是一種趨向疾病的狀態。亞健康狀態的形成與諸多因素有
關,包括環境污染、生活節奏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生活習慣不
良、過度疲勞等,若不予以及時改善,將會導致疾病的形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現代人陷入兩難的境地;一方面
在求生存及發展的高度壓力下,不得不以健康換取事業的成功。
另一方面又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需求的覺醒。


生命其實也有著一個「引爆點」,所以在魚與熊掌均想兼得的情
況下,以「預防」為主的健康投資理念,便可以使得這兩者之間
達到平衡和協。


近來空氣、飲用水及食物污染已愈趨嚴重,要保持身體健康的確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的健康觀念絕對離不開環境中的各種毒
害,在面臨嚴重污染危機時,愈來愈多的人已看清自己不能再坐
視自己的健康不管,對自己健康的負責,不僅僅只是降低膽固醇
或血壓就可以解決的事。


由於現今醫療制度並沒有教導民眾該如何創造最佳的健康狀況,
所以很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照顧自己,或有何種選擇能更
健康,因而將自己的健康主控權拱手給人。


「健康促進及維護」在台灣是一個比較新鮮的名詞,仍然處於剛
剛起步的階段,但有鑑於慢性疾病及癌症發生率的迅速上升,健
康,已是現代人不可省略的必要投資。


(本文作者為康泰診所院長、康泰集團總裁

David168 说...

多笑能延年益壽?

研究證明:真的

常有人說「多笑」就能延年益壽,是真的嗎?美國最近藉著看電
影做出新的研究,發現看溫馨喜劇,比起看戰爭片的時候,不但
血管會擴張,而且血液循環更好,專家證明,一天大笑15分鐘,
的確有益身心!

民眾:「囉唆老媽,能再多待一週嗎?哈哈哈!」
笑!笑!笑!到底笑對人有沒有好處?答案一定是對的嗎?別太
武斷,先看看研究!美國馬禮蘭醫學中心請你看電影作實驗!一
部是喜劇片「哈拉瑪莉」,一部是「搶救雷恩大兵」,你猜結果
如何?
哈!大笑當然是有好處啦!研究證實,笑的時候心臟的血管會擴
張,比緊張的時候,血液循環快上兩成二,還會產生芬多精,不
信?
就像讀者文摘笑話欄的標題:「笑是最好的解藥」,不過,笑得
多不見得是萬靈丹。
看到葉爾辛基也能笑成這樣,柯林頓(新聞、網站)這種笑法,難
怪會動心臟手術;至於看到Michael Jackson的模仿秀也笑成這樣,
那看到本尊不就心臟病爆發?女化妝師:「你還好嗎?」模仿明
星:「喔,天啊,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就像這位老哥,不就是隻蛇嗎?好吧!專家建議,一天至少要笑
15分鐘。CNN記者:「而且花光了所有的錢....喔,阿里,你還好
吧?嗨,我又來了,那就好。」
電視機前的您,有笑嗎?很好!這樣有益健康。

David168 说...

王普善

懂得打拚經濟,更要懂得健康的維護,是台灣人二十一世紀的新
焦點話題。
現在國內外流傳著一個觀念叫做「1+0工程」。「1」代表健
康,「0」代表事業、財富、才華、友情、親情、愛情等。如果
有「1」的存在,後面的「0」才有價值。「1」加上「0」就是
十,再加就是百、千、萬……;如果「1」不在了,後面剩下的
皆是「0」。 人們通常專注於追求生涯及事業之間的平衡與效率
時,卻往往忽略了「健康」,其實它才是一個通往成功生涯的通
行證!


何謂健康?健康的標準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給予健康下的正式
定義是:「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上的完美狀態,而
不只是身體沒有病痛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據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條標準:
一、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
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
三、善於休息,睡眠品質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禦一般的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
八、牙齒清潔,顏色正常,無齲齒或出血現象。
九、頭髮有光澤,沒有頭皮屑。
十、肌肉結實,皮膚有彈性。


其實,即便都符合也只能算是六十分,想擁有基礎的健康,最好
能及早在「健康存摺」存足大量健康本錢,以備隨時為夢想打拼
之用。而大家常提到的「到醫院檢查不出病因,但自己總感覺到
難過」的那種狀態,現代醫學將這種生理功能的低下狀態,稱為
「亞健康」或「誘發病狀態」。


從古至今,各種文化一直在採用不同的方式與哲理來尋求身體的
健康,但並沒有真正的「預防保健」制度,有的只是「疾病醫
療」的制度。西方醫學講求的是疾病治療而不是健康維護,即便
是我們的醫學訓練過程,醫學院學生熟記的是數百種疾病的症狀
而不是維護健康的概念。


如果我們只關心疾病的治療,又怎能明白如何獲得健康呢?這就
好像我們希望經由研究貧困就會為我們帶來財富一樣的荒謬。所
以筆者希望透過本專欄,提供民眾促進健康及維護的治本之道,
讓我們的健康能轉虧為盈,進而成就健康財富的雙贏人生。


(本文作者為康泰診所院長、康泰集團總裁

David168 说...

作者:李采洪+王志鈞
出處:《商業周刊 749 期 2002/04/01》

 

去年十二月底,四十八歲的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因膽管腫瘤英年
早逝。今年元月十九日,統一證券總經理高樹煌參加公司南部尾
牙宴時,上台跳舞之後回到座位上,趴到桌上後就不曾再起來,
五十三歲的他因心肌梗塞撒手人間。而他在一個月前才做健康檢
查,健檢結果是一切正常!農曆過年後,當多數人還沉浸在新春
的氣氛中,交通大學卻傳出教務長沈文仁、電信工程系教授張柏
榮、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等三位教授,先後在半個月內因癌
症或不明原因猝死的消息。
他們都正值壯年,卻來不及享受工作的成果,驟然離開人間。是
「誰」殺了這群站在事業顛峰的台灣菁英?潛藏在心臟病、癌
症……背後的真正「殺手」是誰? 八成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對工作
放不下心、枉顧健康 企業老闆和主管成了高危險群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前中視新聞主播馬雨沛漫步在美國史丹佛大
學,她背後就是著名的胡佛塔與鐘樓,這時的她無比快樂,因為
她如願成為這知名學府東亞研究所學生,而且三個月後,要與男
友在史丹佛校園古老教堂中成婚。但是,就在男友飛回台北兩天
後,醫生卻發現她的胸部有○.六公分的癌細胞。這不到一公分
的細胞,突如其來,改變馬雨沛的人生。同時,竟讓她在之後的
十個月內,開了七次刀,做了四個月的化學治療,也中斷她的讀
書計畫……,這年,她才三十二歲,一個捨不得休假、因為怕工
作表現而輸給別人的主播。「每個人都會被生命『抽考』到,相
較之下,我只是比較早被抽考的人。」

去年七月,剛動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的ING安泰人壽投資部資
深副總經理蔣國樑用完美主義的高標準,努力工作,四十七歲的
他沒想到,心臟裡的血管早已阻塞成像香腸般一節一節的。 前台
北市議員李新是典型的工作狂,在他的人生順位中,健康總是排
在最後。過去他每天工作時間經常長達十七、八小時,選舉期
間,一天甚至只睡兩小時。直到前年十一月象神颱風來襲,他到
選區處理淹水事情,在水裡泡了四小時,導致椎間盤突出(椎間
盤介於脊椎的骨頭與骨頭之間),住了十七天醫院,才感觸到:
「空有一身本事,但沒有健康,什麼事都不能做。」椎間盤突出
若是嚴重,可能會讓人臥床困難,甚至下肢無力或萎縮。

一位時常往來於兩岸、因工作時常廢寢忘食的企業家第二代,日
前罹患骨癌而進行化學治療。該公司高階主管形容老闆以前的作
息,不由得嘆息:「真的很可憐!他飛到大陸,才下飛機,就被
接到公司開會,常常一開就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又趕到大陸其
它分公司去視察。」生病期間,他還是天天電話遙控公司的狀
況,他太太有感而發:公司就像他的另一個小孩,永遠放不下
心。 放不下、工作狂、忽視身體,這些特質跟現代職場無所不在
的壓力充分結合,成了一個隨時會竄出來的可怕隱形敵人。

尤其企業界老闆和高階主管,長期在高壓狀態下,更成了高危險
群。他們行走在事業與死神拉扯的峽谷,生命正如一句廣告詞:
「年過四十,世界還沒開始聽我的,身體已經開始不聽我的。」
癌症、氣喘、腸胃潰瘍都與壓力有關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十三年
的痛風王令麟睡了十年水晶床預防生病

前年底,獲知罹患血癌的華新麗華總稽核唐基明接受化學治療的
過程,全身發抖,甚至昏死過去。她體內的白血球數目從正常的
四千至一萬,一度驟降至只有七顆可用的白血球。她懊悔自己沒
有來得及在死神逼迫她之前,先做預防,竟讓壓力嚴重威脅到她
的生存權。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說,大約有八成的病人,所罹患的疾病與壓
力有關。《壓力管理》一書作者傑洛(Jerrold S. Greenbery)列舉
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包括癌症、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
病、氣喘、腸胃潰瘍、頭痛等。其中的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
病,也是一九九○年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 簡單的說,潛藏在
這些病症背後的真正「殺手」叫做「壓力」。你看不到它,但它
會漸進的減少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免疫力會降低,最後揮出致
命的一擊。它冷不防的出拳後,有人還有爬起來的機會;有人就
此一蹶不振,就像高樹煌與交大的三位教授。

為了解決壓力和疾病問題,企業界人士各有「秘方」,例如,前
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和中國信託商銀總經理辜仲諒投資成立安
法抗老診所;看好抗老市場,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也在去年成
立善能泉抗衰老預防醫學中心,馬玉山也成為善能泉的當然會
員;另外,像寶來證券董事長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困擾他十三年
的痛風;中華民國商業總會理事長王令麟則是睡了十年價值新台
幣十五萬元的水晶床預防生病(在床上舖滿鵝卵石狀的水晶,水
晶上再舖上床墊),最近企業界更風行起「洗血」(以血漿析離
術,分離血漿中的不良物質)健康術。 別忽視心中想休息的聲音
當工作量增加,就必須增加休閒用腦越多,運動也要越多

法寶雖然人人都有,但生活方式和態度,恐怕才是避免壓力上身
傷害自己的關鍵。王桂良有感而發指出,和歐美國家的人比起
來,台灣多數人生活中只有工作,不懂得休閒,不知道如何讓自
己放鬆一下。「美國總統可以到大衛營,一口氣休兩個星期的
假,但是,我們的總統不會做這種休閒。」台灣的政治人物也很
少笑。 抗病、抗壓的治本之道,要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觀做起。

《人生不是特技表演》作者班.庫巴塞克(Ben Kubassek)在書中
提到:「大多數人都聽過自己心中那股提醒自己休息的聲音,可
悲的是,大多數人對這股內心的聲音置之不理。」班.庫巴塞克
曾經每週工作八十小時,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得到「職業倦怠
症」,這段時間,他甚至想要自殺結束一切。班.庫巴塞克聽從
醫師的話,到佛羅里達休假兩週半,在休息期間,他體悟到,過
去他一切以工作為重,沒有均衡的生活。而均衡生活精髓是:保
持生活各層面的相同比重,「當這星期工作量增加時,就必須增
加休閒的時間。用腦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時間運動。」這個觀
點,跟一般人的習慣大為不同。因為多數人總認為,工作太多就
先犧牲休閒時間吧。班.庫巴塞克同時在書中指出,有兩成的人
在壓力下,健康不會出問題,他們對壓力有免疫力,因為他們過
著均衡生活,這是其他八成人所沒有做到的事。

事實上,當壓力過度時,身體還是會不斷的對我們發出訊號,問
題只是,我們有仔細聆聽身體的聲音,調整我們的生活嗎? 「以
前為了達成工作和目標,那種要把事情做好的『精神』力量太
大,以致忽略身體發出的警示(長期腰痠背痛,以及下班後就疲
倦、沒精神),我工作時甚至很難得覺得疲倦,沒想到,一生
病,『代誌就很大條』。」四十六歲的唐基明,前年因血癌住院
做長達半年的化學治療,她康復後最大的感想也是:生活要均
衡。 忙碌之中要過均衡的生活,運用巧思做好時間管理就很重
要。

班.庫巴塞克舉例,如果你有三個目標分別是:每天花半小時運
動、半小時獨處,半小時祈禱,其實你就可以在慢跑時一邊祈
禱,或獨自散步半小時,也可以把陪家人的時間和運動時間併在
一起。 有些休閒或運動,看似很花時間,其實反而是「賺」到
了。一位假日經常爬山的上班族指出,很多人在五天工作後,週
六、日待在家看錄影帶或睡覺,但根據他的經驗,週六、日強迫
自己去爬山,雖然身體很累,但晚上睡得好,隔週再回職場上,
會覺得充滿活力。上一週的工作壓力,透過爬山發散掉,也不會
遞延到這一週。這就是工作量增加,運動也要增加的均衡例子。
「健康資產管理」也是一種投資唐基明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每天運動馬雨沛用「健康存摺」抵禦壓力和疾病

安法診所最近新推出休閒度假中心診所的概念,利用六天五夜的
時間,讓參加者一邊度假,一邊學習重新調整身體,收費高達新
台幣十八萬八千元。可以想見,這樣的「行程」,參加者大概都
是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不過, 菬}說,三月底第一期十二個
名額已額滿,主要成員多半是企業主,因為他們覺得,花一個星
期、十八、九萬元學會管理健康資產,也是在賺錢,也是另一種
投資和「增值」。 過均衡生活,除了懂得適時抽離,同時也需要
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唐基明說:「在醫院面對死亡威脅時,我最大的牽掛是十歲和十
五歲的兩個孩子,既然他們如此重要,為什麼過去我的生活中,
工作占去七五%時間,而留給家庭、小孩和自己的時間,卻只有
二五%?當時我覺得我好慘,生活完全過錯了!」唐基明重回工
作崗位後,她離開每天都有時間壓力的財務長工作,改當總稽
核。工作上,她的時間壓力從每天拉長到一年。不僅如此,現在
唐基明每天花一個小時運動,她比生病之前更神清氣爽。 「人生
無常,變數永遠存在。」

從癌症復元滿三年的馬雨沛如今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她檢視過去
七、八年的新聞工作,沒有留下真正有意義的片段。因此,她離
開亮麗的主播台,當起金融研訓院顧問,策畫製作台灣金融發展
史的電視節目,並同時擔任「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副理事
長,「每天醒來,我覺得做這些工作很快樂,這才是我要的生
活。」 馬雨沛提出「健康存摺」的觀念:「健康是可以用累積
的,現代人平常在健康上,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平時要有
健康存款(如運動和健康飲食)。當處於壓力狀態下,如果存款
簿內空無一物,當然會透支,免疫力全被擊垮。如果存款簿內有
足夠的健康積蓄,就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和疾病。」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就是一個隨時累積健康存款的人,徐旭東
要管理集團在國內、外一百一十八家公司。如今六十歲的他,看
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他隨時隨地在工作,但是,他也定期游
泳、跑步、走路,時常到國外商務旅行的徐旭東,總是利用時間
走路,每到一個地方,就大街小巷到處鑽。徐旭東得意的透露,
台北市長馬英九當年第一次跑馬拉松賽,就是他鼓勵馬英九參加
的。 整晚喝酒、抽菸的馬,明天如何參賽?知道花錢保養愛車,
卻不懂保養自己會創造成就,也要會享受成就

劉紹毅醫師也強調,很多有錢人,知道要定期花時間、花錢保養
名貴的愛車,但是,卻不知道花時間保養自己無價的身體。勵志
大師金克拉(Zig Ziglar)也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如果你有一
匹身價一百萬美元的賽馬,你會讓牠整晚喝咖啡、喝酒、抽菸,
還期望牠明天參賽嗎?……如果是這樣,你幹嘛虐待自己價值數
十億美元的身體?」 此外,不少人依賴健康檢查,做為人生的保
障,可是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提醒,很多人誤以為健
康檢查正常,就是拿到健康保單,但還是很多健康檢查沒問題的
人,在無預期下,突然生重病或驟然離開人世。以心臟病為例,
相關症狀有上百種,如心律不整、缺氧等問題,就是普通心電圖
查不出來的,健康檢查通常只做普通心電圖,如果做運動心電
圖,就必須有醫師在旁,成本就高。這也導致一般健康檢查,常
看不出潛藏心臟病。魏崢說,一般容易得心臟病者的個性特質,
是做事賣力、要求標準高、壓力大,這些人必須學習授權,讓自
己輕鬆。

王桂良也說,「台灣很多人只會創造成就,卻不會享受成就,例
如,很多父親一輩子沒有和自己的孩子喝過下午茶。」他指出,
沒有表達感情,積壓在心裡也是一種壓力。顯然,平衡的人際關
係,也跟平衡的飲食一樣,都是台灣人必修的健康功課。 工商協
進會理事長辜濂松說得好: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就像經營事業一
樣,只要用心的維護與保養,輔以正確的危機處理措施,讓身體
每一部位都能保持最佳的運作狀態,就能確保身體「永續經
營」。

三月下旬辭職的前經濟部長宗才怡,四十八天部長任內,在重大
環境壓力下,重感冒惡化成慢性肺炎,從健康角度來看,她也是
被壓力打敗的例子之一。當生活中出現越來越多被工作和壓力擊
垮的人,你曾經想過,未來的日子,要如何好好「管理壓力、經
營健康」,以達到班.庫巴塞克所說:「人生毋須『竭』盡所
能,成功只要均衡。」的境界嗎?

David168 说...

一根雪茄尼古丁 等於一包菸
吸紙菸 易罹肺癌、咽喉癌 吸雪茄 易罹口腔、食道癌
董氏、新環境、消基會呼籲別送「死神」給別人


記者吳靜美、陳惠惠/台北報導

 

「我戒菸了,改抽雪茄!」許多人誤以為雪茄比紙菸無害,醫師
提醒,吸一根大雪茄等於吸入一整包菸的尼古丁含量,且吸收速
率是紙菸的八倍,吸紙菸容易罹患肺癌及咽喉癌,吸雪茄則容易
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

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林淑麗的一名朋友,最近很得意的對她說:
「我已經戒菸了。」但她看著那名朋友正在抽著的大雪茄,令她
瞠目結舌。耶誕節及過年的送禮季節又到,雪茄竟成為熱門禮
品,董氏基金會近日不斷接獲民眾的詢問,雪茄對人體健康是否
無害?雪茄的二手菸汙染比較少?改抽雪茄有助戒菸?事實上這
些都是錯誤的觀念。董氏基金會執行長黃鎮台指出,他過去曾有
十五、六年的菸齡,還一度改用雪茄及菸斗,以為不但可以戒
菸,又有人文氣質,沒想到菸沒戒成,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董氏與新環境基金會、消基會昨天共同呼籲,千萬不要用雪茄來
送禮,送雪茄就等於送了個死神給別人。另外,基金會發現,雪
茄可以輕易在網路上購買,與會團體同聲譴責,要求政府主管單
位認真執行菸害防制法。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彭瑞鵬指出,紙
菸、雪茄或菸斗都是菸葉製成,紙菸是菸葉烤乾後切碎,加上香
料,再用容易燃燒的紙來包捲而成;雪茄或菸斗的菸草則是將菸
葉自然風乾,待顏色由綠轉褐後,經過發酵、切碎等過程做成菸
草,雪茄再直接包裹加工過的菸葉製成。許多抽雪茄的人表示,
紙菸致癌與包捲的紙張有關,但彭瑞鵬表示,雪茄由菸葉包捲,
菸葉比紙張對人體更不好。彭瑞鵬指出,菸草燃燒產生的有害物
質可分為尼古丁、致癌物、刺激物及一氧化碳等四大類。紙菸與
雪茄因製作過程、添加物及包裝方式不同,燃燒產生的物質及含
量也會有差異。雪茄燃燒所產生的氣體為鹼性,容易為口腔及食
道黏膜所吸收,易造成口腔癌與食道癌;而紙菸則為酸性,在體
內、肺泡等處較容易吸收,所以容易導致肺癌及咽喉癌。

他提醒,一克的雪茄含有二點九至三點一毫克的尼古丁,而一克
紙菸的尼古丁含量,有濾嘴者約含零點六至一點四毫克、無濾嘴
者約含一點九至二點六毫克。以此算來,抽一根大雪茄,就等於
抽了一包菸的尼古丁,吸食同一體積的雪茄所成的傷害,比紙菸
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抽雪茄者罹患口腔癌及咽喉癌的機率,是不
吸菸者的八至十倍。面對網路賣雪茄等銷售手法,衛生署國民健
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菸害防制法第五條規定,菸品不得以自動
販賣、郵購、電子購物等方式販售,違者可處以新台幣一萬元以
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日連續處罰,直到違反行為停止。若
有民眾發現這類違規情況,除了可向各地方衛生局檢舉外,還可
撥菸害申訴中心電話○八○○五三一五三一檢舉。

【2004-12-17/聯合報/A9版/生活】 回2004年12月醫訊


--------------------------------------------------------------------------------

尼古丁 比一比 1根雪茄=1包菸 高檔貨 一樣毒 追求‘高尚’ 當
心罹患口腔癌、食道癌

記者詹建富/報導

 

耶誕節將至,董氏基金會發現,不少人把雪茄當作高尚的「伴手
禮」,而且許多年輕人也以改抽雪茄來追求時髦;但專家警告,
抽一支雪茄所含的尼古丁量,相當於抽一包紙菸,而且雪茄與紙
菸燃燒所產生的焦油,都有一樣的致癌性,而改抽雪茄有助於戒
菸,更是錯誤的觀念。

根據台灣菸酒公司的統計,民國83年進口雪茄的銷售量,才100
萬支,但87年則增加3倍,這還不包括國人出國時攜帶進來的數
量,尤其雪茄精緻的包裝被賦予「品味」、「時尚」的代表,加
上網路購物的推波助瀾,董氏基金會近來發現,已有越來越多年
輕人「嘗鮮」,加入改抽雪茄的行列。

不過,董氏基金會昨聯合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和新環境基金會,共
同召開記者,除澄清雪茄比紙菸無害的訛傳外,並要求衛生署及
財政部等單位應加強網路販售雪茄等違反菸害防制法、消費者保
護法及逃漏菸酒稅的行為。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黃鎮台以本身為例,年輕時曾以為抽雪茄有人
文氣息,還可幫助戒菸,但在抽雪茄時若不猛吸,反而不過癮,
導致自己菸癮更大;對於自身當年的誤解,他希望國人勿重蹈覆
轍,誤以為雪茄較高尚及安全。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彭瑞鵬指出,雪茄和傳統紙菸的不同處,在
於前者外層直接包裹加工過的菸葉,使得燃燒時產生的氣體為鹼
性,易於在口腔及食道黏膜所吸收,再加上雪茄沒有濾嘴或濾斗
的設計,更加速尼古丁吸收;而根據研究,有濾嘴的紙菸1公克
的尼古丁含量只有0.6~1.4毫克,而雪茄的尼古丁含量卻高達2.9
~3.1毫克,即抽一支大號雪茄,所吸入的尼古丁量等於抽一包紙
菸。

彭瑞鵬強調,雖然吸雪茄和吸香菸的差別,在於吸入深淺和氣體
吸收位置的不同,但前者由於經口腔及食道黏膜容易吸收,因此
罹患口腔癌及食道癌的機率較高,而抽香菸者則以肺癌較多。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和新環境基金會董事林信和則指出,由於一
支雪茄的燃燒時間是紙菸的10倍多,使得雪茄的二手菸害更毒!
他們抨擊,近來菸商透過網路購物及便利商店郵購雪茄的手法,
而且毫無警語及標示尼古丁和焦油的含量,對消費者安全、健康
是一大威脅,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強取締。

【2004-12-17/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David168 说...

年輕吃什麼 決定乳癌罹患率

葉道弘(美國加州CTL醫務總裁、婦產科醫師)

 

 據估計,目前全美國乳癌患者約20萬人,死亡者近五萬人,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Holmes.M教授,對八萬九千名護士做為期長達14年的長期觀察與研究顯示,高脂肪飲食會引起乳癌。  另一項由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佛瑞德博士,針對12萬名護士大型資料篩檢的研究結果則發現,

婦女年輕時常吃蛋,可減少日後罹患乳癌 的危險性;

而多吃牛油則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危險性,

此研究報告刊載於美國《乳癌研究》的期刊上。  研究小組經過長達十年的追蹤受檢者從12歲到18歲時期所攝取的食物發現,若在少女時期每天吃一個蛋,則在四、五十年後,罹患乳癌 的機率將減少18%;但若少女時期每天吃一小塊夾牛油的麩皮麵包,成年後罹患乳癌的危險卻會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吃蛋之所以能減少乳癌的罹患率,可能與蛋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他命和礦物質有關。佛瑞德博士認為,最重要的是蛋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與維他命D。根據其他的文獻報告及研究也顯示,這兩種營養素與降低罹患乳 癌的危險性有關。  這項研究也發現,吃大量纖維和植物油的婦女,罹患乳癌的危險性也較低。因為纖維可附著於消化道內的雌激素,協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雌激素,以阻止它在婦女血液內循環;其他的文獻研究也顯示,纖維可刺激產生數種荷爾蒙,影響乳房內組織不再吸收雌激素,而達到防 癌效果。  美國紐約大學營養學家莎曼珊.海勒博士也認同此研究,即童年時期的飲食習慣對未來罹患乳癌的危險性有重要影響,因為健康是累積而來的。她認為,成年婦女不宜大量吃蛋,但孩童及青少年時期應多攝取健康的食物,包括蔬菜、全穀類、黃豆、水果和無脂乳製品,這將影響成年後的健康。

【 2004-03-19/中國時報】

David168 说...

作者:黃惠鈴
 平常大部份的人,活得輕鬆,活得自在。無奈生病時,該怎麼做,才能病得自在?找對醫生看對科,學問大。
積極求醫外,患者更如何採取自我負責的態度,
學習做個聰明的病人,自助天助,善用支援團體,
化挫折為轉機,重新尋回健康之道。
 七、八年前,我正為幾個重大計劃忙得不可開交時,突然發生嚴重的頭暈現象,一累,就噁心、想吐。我到醫院看病,從腦科、內科看到眼科,腦波、心電圖各種檢查都做了,還點散瞳劑檢查眼睛,卻都沒有找出病因。後來休了長假,竟然好了,我也就不以為意。沒想到前幾個月,又發生類似情況,一位熟識的醫生朋友建議我去看耳鼻喉科,幾個檢查就知道我得的是眩暈症,對症下藥,也知道日後如何預防。這次的經驗讓我深深覺得,看對病、找對科,真的很重要。」文字工作者蘇小姐在第二次發病時,幸運地找對科、看對醫生,不須再忍受七、八年前的折騰。不過,也有不少人不見得能像她一樣幸運。
 以前的人如果生病了,要面對的是「該不該去看醫生?」,為有沒有錢而煩惱;而現代的人如果生病了,卻還得為「我該看那一科?」,大傷腦筋。一家教學醫院諮詢服務台的志工說,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因不知該掛那一科,而向服務台求助,「電話接都接不完!」她說。面對醫療系統分科愈趨精細,專科下又分次專科,層層分化,一般人進大醫院看病,就如同走入迷宮,很可能一下子就迷失方向、頭昏眼花了,更別提要他明確知道自己該掛那一科。例如,台大醫院的內科部門診,又細分為循環器系、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腎泌尿系、血液病、內分泌系、關節炎及風濕症、新陳代謝、感染症、神經及腦血管障礙、氣喘過敏症、高血脂、職業與環境病、腎及高血壓、腫瘤諮詢、心律調節器等,洋洋灑灑至少有16科,令人傻眼。

       錯把馮京當馬涼
 而如果一開始看錯科,七轉八折,但最終還是被轉到正確的科別,身體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也就罷了。但可怕的是,有許多病人看錯科,也延誤治療時機。思樂醫協會理事余姮說,有位病友最初因神智恍惚,被家人送去看精神科,接受電療許久,人依然神智不清,才被轉去看過敏免疫風濕科,最後才發現是因罹患紅斑性狼瘡,侵害到腦部神經系統,並非精神病,而徒留遺憾。「有些病是去看那一科的醫生,就會被診斷成那一科的病。即使有同樣的病癥,但因看不同科,會得到不同的治療,這很危險!」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
 他進一步分析,除了因七年的醫學教育不夠緊湊完整,老師沒有教學生如何思考外,學生畢業後進入醫院服務,馬上被分到某一專科,而沒有機會再接受更完整的全科訓練,也使得醫生看病時,只會往自己的專科想。「我們(醫學教育)教的不是以一個人來看,」黃達夫批評。像陳小姐有一天在上班時,突然肚子痛,只好跑到公司旁的一家婦女醫院就醫。沒想到醫生一聽她說是肚子痛,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婦科問題,就叫她脫褲子,要作婦科內診,陳小姐嚇一大跳,趕緊拒絕。隔天,陳小姐再到另一家聯合診所掛內科,一照X光,才發現原來是因腸子裡的宿便過多,引起腹痛。

     看什麼科,得到什麼診斷
 而《科學的美國人》一篇探討下背痛的文章也指出,一項針對全美專科醫師所作的研究發現,下背痛的病人所得到的診斷方式,會因他們選擇去看那一種專科醫師,呈現重大差異。
 例如,風濕科的醫師為了找出關節炎的情況,對病人做的實驗室檢查,是其他專科醫師的兩倍之多;神經外科醫師為了發現椎間盤突出,要求病人做影像檢查的情形,也是其他醫師的兩倍。
 更驚人的是,和幾個先進國家相比,在美國因背痛開刀的病人,比例最高,甚至是英國的五倍之多。但事實上,大多數的專科醫師都同意,只有在以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查出病人確實有椎間盤突出,同時伴隨疼痛徵候群、壓到神經根的問題,且經過六週非外科的治療無效後,病人才應開刀。
 不幸地是,許多沒有符合這些標準的美國病人,通常也動手術,而不知如果不是因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即使開了刀,也無法遠離疼痛。
所以進行研究的美國學者最後得到一個結論:「你找誰看,就等於你會得到什麼診斷。」(Who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也就是說,病人如果跑錯科,看病的醫生是會一頭栽進去,照著他所受的專科訓練,來診斷疾病,可能看了半天,也還不能意識到病人的問題不在此。

沒有第一線醫師導航
 而在台灣跑錯科、看錯醫生的情形會時有所聞,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民眾在求醫的過程中,沒有第一線(基層)醫師為他們導航,純由民眾自行判斷該看那一科。「現在整個就醫的步調,就像速食麵一樣,分工也愈來愈細,病人已經被訓練成自己自動分發到次專科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慶餘指出。在台大醫院內科門診當過16年護士,目前負責台大諮詢服務台的孫維君說,有的民眾會因中醫告訴他「血濁」,來醫院看病就以為該掛血液科,而不知血液科看的是如白血病等血液方面的疾病,他事實上應可掛一般內科或新陳代謝科。像這種因分科太細,民眾判斷錯誤的例子,常屢見不鮮。
 另外,不少人因為對基層醫療沒信心,加上健保給付輕鬆,到教學醫院看病,掛號費只比到一般診所看病,多付50元,讓人沒有「花錢心痛」的感覺,又可以一次拿較多的藥,所以一生病,習慣往大醫院跑。一旦面對林林總總的分科,只好亂槍打鳥,勇敢地試試,先看這科,如治不好,再換那科。「台灣的好處是換醫生容易,但要靠病人自己去試,各顯神通,」台北醫學院醫學人文中心主任王子哲說。相反地,在英、美等國,民眾如果生病了,會先去看家庭醫師、一般科等基層醫生,由這些第一線醫師先診斷,如有必要,也須由他們轉診,介紹民眾去看那一科的專科醫師,民眾不必自行尋找,大海撈針。如此一來,看錯科、找錯醫生的機率,自然較少。

    試著找出自己喜歡的家庭醫師
 「非專業的人要作專業的判斷是很困難的,」衛生署技監蕭美玲指出,民眾要自己選擇專科醫師,就只能用自己的常識作判斷,要能找對科、看對醫生,確實困難,風險也大。那麼,生病時怎樣才會比較容易看對醫生、找對科?短期而言,如果不確定自己生什麼病,上醫院看病,多位醫師建議,病人可掛家醫科或一般內科,從較全觀的科別看起。
 不過,長期來說,蕭美玲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要為自己找到家庭醫師。他不但可以對你的健康狀況,有長期的了解,也可以幫你判斷是不是該去找某個專科醫師。「民眾要試著去找,去發現自己喜歡的家庭醫師,」她呼籲。而這個家庭醫師不一定是在大醫院的家醫科裡,反而可能是在你住家附近的診所裡,這種關係完全建立在你跟他在互動中,所產生的信賴感上。

       做個聰明的病人
 但就算有了家庭醫師與轉診制度,並不代表解決了問題。如果不能學習做個聰明的病人,也不一定能獲得適切的醫療服務。「醫學的本質還是服務業,做個聰明的病人,就是做個聰明的消費者,」陽明大學教務長洪傳岳指出。醫療也是權利、義務關係,聰明的消費者(病人)應該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尤其當看病時間可能只有匆匆的3、5分鐘,如想獲得更理想的醫療服務,聰明的消費者,可以在看病中、看完病後甚至平時,學習把握幾個原則。

      看病時的聰明原則
 1.清楚描述自己的問題「病人最主要的責任是,把來看醫生的問題一五一十,詳細地告訴醫生,」長庚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施茂雄比喻,醫生診斷一個疾病,就像在一條馬路上開車,一開始不知道這條馬路要通往何處,等路標一一出現,指示愈來愈多後,才恍然大悟。所以病人愈能清楚描述他的問題,就愈能幫助醫生下判斷。
 另外,也有病人在看病時,隱瞞實情,故意考醫生,想看看醫生的能力如何。針對這種情形,台大家醫部醫師梁繼權指出,醫生是蒐集、整理、歸納資料的人,病人應該把知道的事說出來,不要什麼都讓醫生猜:「醫學是歸納整理,不是猜謎!」他強調。不過,當清楚描述自己的情況時,也要注意別自找病因,否則醫生可能就照著你所說的,下錯診斷。一位有偏頭痛毛病的李小姐,有次因頭痛跑去看醫生,在跟醫生說完自己的情況後,李小姐吐出一句:「我覺得可能是偏頭痛,」醫生就開給她治療偏頭痛的新藥。沒想到李小姐吃下藥,人都還沒走出醫院門口,就臉色發白,很不舒服,護士趕緊扶她去找醫生,醫生看了,才說:「哦,原來不是偏頭痛!」而29歲的陳景堯日前打完球後,因胸口疼痛去看醫生,他心想可能是運動傷害的緣故,所以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醫生,醫生也就以為是運動傷害,開了幾天的止痛藥給他。但陳先生吃了藥後,人卻一直發燒,二個星期後再跑去看醫生,一照X光,才發現是橫隔膜感染,趕緊住院治療。
 2.別讓「問的權利」睡著了許多病人因為不具醫學知識,縱使心理有許多疑問,往往不敢開口。但其實病人應該多問,不僅可維護自己的權益,也才能對自己的生命更安心。
「病人需要常跟醫師溝通,多問問題,有懷疑就發問。願意回答你的就是一個好醫生,如果任憑你怎麼問,都不回答的,就是沒辦法跟你配合的醫生,」梁繼權說。
邱惠促女士五年前罹患卵巢癌,接受化學治療時,因為事前沒有問醫生,不曉得會出現噁心、嘔吐、頭髮掉光等副作用,一度讓她在病中感到非常憂心恐懼。「醫生可能不懂得病人的需求,所以病人要開口問,」邱惠促想起往事,仍心有餘悸。而懂得發問的病人,醫生也不敢輕忽。像一位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因為勤發問,逼得醫生為了回答他的疑慮,特地花時間去念一百多篇文章。聰明的病人甚至會做筆記、小抄,把自己的疑問或身體的重要狀況,一一條列,等見了醫生,就可把握短暫的看診時間,充分表達需求。
 3.不自作聰明、尊重專業如果問醫師最討厭什麼樣的病人,「自作聰明」的病人一定名列前茅,他們的症狀包括:不聽醫囑、自行增減藥量、亂要求開藥、作檢查等。台大醫院一間看診室內,醫生問一位太太有沒有按時吃抗憂鬱的藥,這位太太很肯定地回答有,又說只要覺得「變天了」(心情惡化),她就馬上吃藥。醫生聽了有點啼笑皆非,告訴她這藥是吃長期的,一天吃兩次,不是「變天」就吃。
有高血壓的王老先生是另一種極端。當醫生得知他沒有按時吃藥,叮嚀他一定要吃時,王先生卻說在家量血壓,發現血壓已經低下來了,幹嘛還吃?而不顧醫生當場幫他量兩遍血壓,都發現偏高的情形。甚至當醫生請他下次把家裡的血壓計帶來,看看家裡的血壓計是否有問題,王老先生還爭辯,他的血壓計絕對正確,讓醫生與護士聽了,不禁搖頭嘆氣。
台大醫院諮詢服務台負責人孫維君也感慨地說,民眾太需要教育了,許多人常不知為何而來、來了要作什麼,甚至附帶要求醫生開其他毛病的藥,「他們以為上醫院就像到菜市場,買菜還要附送蔥蒜,」她說。

      看完病後的聰明原則
1.把檢查結果記錄、保存下來
粱繼權指出,病人如能提供過去一些基本檢查的背景,例如做過什麼檢查、結果如何、為什麼做這個檢查……等,可以讓醫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檢查,不必重新再走一次冤枉路。甚至,病人還可以把吃了什麼藥、有何反應等記下來;如在別的地方看病,也可帶著其他醫生開的藥袋赴診,對醫生的診察也有幫助。另一方面,懂得保存就診的資料,也是保護自我權益的一種做法。
 在消費者保護基金會的醫療糾紛委員會擔任連絡董事的羅瑩雪律師指出,醫療糾紛案件中,常發生資料留存的困難。有些病人向消基會求援時,所寫的幾十張申訴書中,可能都只是情緒性的字眼,而無法具體說明就醫當時的情況,使得消基會就算想幫忙,也可能不知該怎麼幫。
「如果消費者含糊一片,醫院怎麼解說,你就很難反駁;如果消費者很清楚、具體的話,醫院扭曲事實的機率就小,」羅瑩雪說。
 2.聽聽第二位醫師的專業意見多位醫師強調,台灣的醫療品質參差不齊,病人也不能一味地相信醫師或醫院,有時也要懂得尋求「第二位醫師的意見」second opinion)。例如,當你看病已有一段時間,病情卻沒有很好的改善,而醫生又沒有其他的治療辦法時;當嚴重疾病須面對重大手術,或費用昂貴的手術時,或當你被要求參與臨床試驗時,你都可以考慮是否該聽聽其他的聲音。誠品集團負責人吳清友,十年前因胸部不適,由他太太送往國泰醫院就醫,醫生告訴他是先天性心臟病所引起,狀況非常緊急,住院兩、三天後,吳清友再到林口長庚醫院做超音波檢查,確認國泰的檢查正確無誤,他才確信自己必須開刀。
 至於該找誰問,做二度確認呢?醫療品質協會理事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藍忠孚建議,第二個醫師的專業程度,應起碼不低於第一個醫師。例如先在家醫科看過病,再來就應針對診斷結果,找專科醫師看病,徵詢第二意見,不要再找另一個家庭醫師。如果這兩個醫師的意見不一,也是以專業程度不低於第二個醫師的標準,來尋找第三個醫師表達看法。
 「但最重要的是,你問了第二個意見後,要再跟原來的醫師討論。如果他是個好醫生,他會以開放的態度,幫你評斷另一個醫師說的有沒有道理,」梁繼權提醒。

      平時的聰明原則
1.加強醫療資訊
藍忠孚指出,醫病關係和其他消費者行為最大的不同,在於醫療資訊不對等,醫療資訊基本上是賣方(醫生)市場,不是買方(病人)市場,「我們的病人如何變聰明,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醫療資訊,」他強調。
 尤其,病人應該體認,身體是自己的,要作什麼檢查、受苦受罪的終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應做個用功的病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訊。
2.至少有個醫生朋友
前教育部長、現駐哥斯大黎加大使毛高文的夫人金梅琳,二十幾年前的某晚,突然下腹部疼痛不已,人都站不起來。當時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的毛高文,因在美國定居多年,剛回國不久,對台灣的醫療環境了解不多,情急下只能趕緊把金梅琳送到新竹一家天主教醫院急診。醫生診斷金梅琳是因小腸的血管堵住了,而引起疼痛,建議開刀。
 沒想到,當手術進行中,毛高文被醫生叫進手術室時,見到的景象竟是,金梅琳已被麻醉昏迷、腹部被剖開,而她的腸子被醫生拿出來放在外面。
然後,醫生拿起金梅琳的腸子,指給毛高文看,說那一段已壞死、該切除等等的話,問他打算怎麼辦。當場把心繫愛妻生命的毛高文嚇壞了,覺得醫生好像是把金梅琳當成豬,而不是人,對這個醫師立刻失去信心。毛高文問清楚金梅琳的麻醉效力還有一段時間後,馬上出來打電話請在國民黨省黨部任職的舅舅推薦,才找到其他的醫生趕來會診,獲得妥善的治療。
 有那次的經驗後,金梅琳跟毛高文兩人深刻體會到,平時一定要知道某個醫師的專業能力好不好,也一定要跟醫界建立良好的關係,因此他們積極地認識醫生朋友。往後,她跟毛高文的健康如有什麼差錯,他們都知道該問那些醫師朋友,而可以順利得到協助。
 個性開朗豁達的金梅琳,憶起這段往事,一再說自己好運,後來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但她也忍不住借用美國人常說的話,親切地叮嚀:「你在每個地方要認識一個醫生跟一個律師。」為了盡一份回饋,金梅琳目前是婦癌基金會的義工,在基金會人員劉世英小姐的眼中,金梅琳是個很謹慎選擇醫師看病的聰明人。
8.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還我健康》一書中提到,美國著名的外科醫師同時也是作家的伯尼.西高(Bernie Siegel),累積多年幫助癌症病患恢復健康的經驗,做出這樣的評語:「能康復的人,基本上都不會採取悲觀的態度,不願扮演病人的角色。」
每當護士跟他抱怨某個病人「真麻煩,完全不肯合作,不肯脫衣服,很少在自己病房,對他的血液報告總是問東問西」時,他就知道這個病人將能順利過關。
伯尼.西高更指出,如果病人希望能恢復健康,主要的關鍵在於,自己先要能堅強起來,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把健康的責任推給醫生及護士。但不少病人求醫的態度是,一條命就交給醫生,把責任全推給醫護人員,極少體會到醫學不是萬能,醫生不是神,醫生也需要病人的協助。
 「醫生通常開出自己了解有限的處方,針對所知更少的疾病,來治療他們一無所知的病人,」十八世紀的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曾嘲諷醫師的能力有限。
儘管時光飛逝,兩百多年過去了,醫學發展也日新月異,但對複雜的人體,科技能著力的地方,終究還是有限。
 「現在是慢性病的時代,我們要拜託病人的地方,比病人要拜託我們的多,」台大家醫部主任陳慶餘指出。或許,踏入二十一世紀的前夕,能懂得吸收必要資訊,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才是最聰明的病人。而有這樣的心態,也才能與醫護人員互助合作,作個聰明且理性的病人。

David168 说...

誠實 謙卑 人生更有福
林天送專欄




謙卑與誠實是修來的德行,不是天生就有的。一個人必須不斷地克制、檢討、操練才能達成意願,也才能改造腦裡的連線,有了這些德行的連線,一切行為表現會自然成形,幸福之神也會自然而然眷顧你。

誠實 心安而理得


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富蘭克林,對當時的政治、教育與科學都有極大的貢獻,他曾說:「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說謊總會有漏洞,遲早會被人識破,有時候為了掩護一個小謊,必須編織出更多的故事,弄巧成拙,給自己下不了台階。許多情況,如果直接認錯,可能就被寬容原諒,既往不咎。但如果矢口否認或說謊,被人發現真相,那就很難能得到原諒。

常常,我們可以很有技巧地說「不知道」或「不確定」,而不一定要說謊騙人。說真話,自己會心安理得。

富蘭克林在20幾歲就才華出眾,年輕時曾寫出他應該力行的12德行,如誠實、勤儉、沈默、果斷、求真等。但他的一位前輩告訴他:「你什麼都好,就是目中無人,太自大」。富蘭克林虛心檢討,發現自己確有這毛病,他就把謙卑列入他要力行的第13項德行。自此他一帆風順。

謙卑 感恩而喜樂

謙卑是不傲慢自大,能寬容大量,能居安思危。宇宙中,人本來就是相當渺小。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與劣點,有不同的才能與造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家教、老師的教誨、同學間的互相切磋。聖經也說:「謙卑的人有福」。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紀念愛因斯坦100年前創建的物理三大新觀念,他是20世紀物理學的巨擘,但他為人謙卑,曾經說:「我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才能或智慧,我只是好奇、固執、求真,使我能有機會去思考、批判而產生新觀念。」

又如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齊威爾(Ahmed Zewail),得獎時謙卑地說:「我的得獎是來自天時、地利、人和」(right time, right place, right people)。

愈有成就的人,愈會覺得自己渺小而更加謙卑,別人也會更加尊敬謙卑的人。故在誠實、謙卑、知足的德行中可以找到喜樂。

(作者林天送為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

David168 说...

美麗 的陷阱

2005.06.17


--------------------------------------------------------------------------------

◎王普善

岡泉食品工廠憑藉著化工本事,用清潔劑釀造梅子酒及回收食品廢棄物再製成食用澱粉的事件震驚全台。在大家議論紛紛與驚恐不已時,是否曾經想過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各種洗髮劑、染髮劑、護膚產品、洗面乳、指甲油中的各種色素、香料、防腐劑、殺菌劑及袪斑防曬等成分,大都是化學加工合成的?由於人工合成的化學產品,比天然成分更容易獲取,製造和使用也更方便、更低廉,於是造就了多年來化工業的蓬勃發展。


當我們每天早晨微笑面對鏡子時,幾乎沒有幾個人會想到長期塗抹在臉上的保養品,反而給自己的健康帶來威脅。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彩妝保養品中的化學成分有致癌性的疑慮;雖被規定要有成分標示,但是受到的規範不如食品或藥物來的嚴謹,而且也不一定需要安全測試。


比起飲食,皮膚是毒素進入人體的另一個更重要的途徑。並不是所有的化學成分都可以穿透皮膚,其實許多護膚保養品成分的作用是在皮膚表面鎖住水分而已。然而其中最具爭議性的一種成分,就是經石油加工提煉而成的著色劑煤焦油,會經皮膚吸收。


單就一支口紅中的化學成分組成就令人震驚,口紅中的成分會經由嘴唇或口腔黏膜吸收,其中的香精及丙烯乙二醇(PG)是造成接觸性唇炎的兩大元凶。苯二甲酸酯會影響肝腎功能及傷害發育中的胎兒外,還存在著致癌疑慮的BHT、聚乙烯、 油質矽化物及煤焦油合成的人工色素 。如果每天都習慣塗抹口紅,一生當中就能吃掉將近二十公斤的口紅,長期下來,合成色素中的鉛和鋁便會累積在各器官及脂肪組織而破壞細胞。


丙烯乙二醇也是保養品、護髮劑及除臭劑中常用的一種潤濕劑,它的另一面卻是防凍劑及煞車油的主成分;有些甚至會干擾人體荷爾蒙的運作。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深入研究除皺護膚產品中的果酸成分,證實光照的敏感度會增加,反而提高了皮膚癌及光老化的機率。


隨著時代的高速變動,充塞著各種各樣的健康危機。隨著化妝保養品種類的愈趨複雜,你想過該如何選擇嗎?追逐時尚美麗的那一刻,請對自己的日常保養品,特別是緊貼皮膚的彩妝防曬和唇膏產品的安全性多一點注意與關心,才能為自己掌握自然炫美的健康活力!
(本文作者為康泰診所院長、康泰集團總裁)

David168 说...

迎接整合醫學時代的來臨

2005.06.10


--------------------------------------------------------------------------------

◎王普善

自從在健保醫療制度的保護傘之下, 長久以來台灣民眾的就醫習慣逐漸被培養成要求醫院包山包海治療一切的疾病,並且要迅速治好。但從近日的能量水爭議到自稱心靈導師者販賣號稱具神效食品等事件看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們反而對人工合成的化學藥品所帶來的許多副作用愈來愈害怕和沒信心,因此便一窩蜂轉向追逐標榜著安全、無毒,又有療效的另類療法。在台灣,這種不同於一般主流醫療方式,在這幾年逐漸引起風潮。


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初德國就興起魯道夫.史代納創立的人智學,而人智學醫學的理論基礎更是認定人是與礦物界相關的物質體,與植物界相關的生命體,與動物界相關的情感體,還有人類所特有的自我所構成,疾病便是在失衡的狀態下產生。人智學的醫療,是應用自然療法和順勢療法來協助達到自我的平衡。


順勢療法至今已有兩個多世紀,在世界各地的應用愈來愈廣,根本主張就是「同類相治」,藉由稀釋液調動人體的反應能力以抵抗疾病,這就如同冬天勤施肥,春天收成好的道理一樣。許多具有特殊功能與療效的順勢保健產品,完全是透過自然界的物質來增強人體對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和自癒力。整合傳統用藥,不僅不會相互制約和影響,反而因草本植物作用比化學分子緩和,而使療效大為提高,且能減少副作用,現在順勢療法藥物的鎖售額,已占全球藥物銷售總額的百分之零點四。


雖然迄今尚未完全暸解其科學機轉,但因現在的產品操作生產皆以嚴謹的程序進行,所以值得推薦與現代醫學結合使用。但這還是必須建立在正規的醫學基礎上,由專業醫生來加以執行,目前德國、瑞士、英國、瑞典、荷蘭、義大利和美國等地都存在著這種醫療服務。


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就是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強調「回歸自然」及重視個人整體性的治療保健為根本。所以在這種百花齊放的時代,既不該盲從也不應排斥,而是應該以一種完全開放的胸襟去作深入的暸解,才能協助自我踏上健康之路!
(本文作者為康泰診所院長、康泰集團總裁)

David168 说...

應酬多作息不規律 
上班族小心潰瘍、便秘和癌症上身



你知道台灣中壯年的企業菁英健康多半出了什麼問題嗎?
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統計發現,最常見的病症,首推「腸胃道弱化」,包括消化不良、潰瘍、便秘、肝癌、胃癌及大腸癌等,
最主要的原因即為過多的應酬,在大吃大喝、作息不規律下,30歲以上的許多菁英即面臨這樣的困擾。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醫務副總孫建偉表示,台灣的菁英份子往往工作認真,努力在工作上求表現,以致「過勞死」時有所聞,另外,「心肺功能弱化」也相當常見,如中風、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冠心症等,這常見於50歲左右的企業領袖,多是因為菸酒過多、工作壓力及無暇運動等,忙碌的生活作息讓身體漸漸出了問題。

現已被列為世紀文明病之一的憂鬱症(新聞、網站)亦不容忽視,如健忘、無法集中注意力、老年癡呆、帕金森症、憂鬱及厭世等,則是家中70歲的長輩要多加留意的。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醫務副總、西園醫院泌尿科主任孫建偉舉自己的例子,在一次大腸鏡的健檢中,赫然發現3公分的瘜肉,當時的心情非常緊張,在利用最先進的儀器、與名醫的專業判斷後,確認為良性腫瘤,一顆懸在半空的心才安穩的放下。

孫建偉說,當時知道自己大腸內出現腫瘤時,心情恨複雜,但是在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接受醫療專業團隊、與工作人員親切的照護及高格調的舒適客房中,著實讓他得到不少抒解,能夠在心平氣和的情緒下,接受更精細的檢查,目前持續在做定期追蹤。

孫建偉說,先前他完全感受不到有明顯異狀,也可能疏忽某些小警訊,直到健檢時,才發現到這顆隱藏在大腸內的瘜肉腫瘤,所幸為良性,也讓他了解到定期作健檢的必要,以及定期追蹤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早期發現疾病、早期處理治療。

David168 说...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作者﹕文/ 新店榮星中醫診所院長賴正均醫師


--------------------------------------------------------------------------------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提醒大家重視健康問題,近日體育界提倡每天快步走一萬步,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筆者提醒大家不要吸菸並且拒吸二手煙菸,咖啡少喝,健康的身體能使您的生命有尊嚴人生更圓滿。
要降低罹癌風險,醫師們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5種不同的蔬菜水果。醫師建議平日餐桌上多食用的健康防癌食物有:

十字花科蔬菜像花椰菜、芥菜、高麗菜、白菜、綠花椰菜等,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維生素C 及胡蘿蔔素,能對抗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解除製致癌毒素危害。而綠花菜、花椰菜、甘藍菜和菠菜等菜葉類含有豐富葉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防癌作用。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檸檬、文旦等,可減少體內自由基對細胞基因的傷害,避免細胞癌化。色彩鮮豔的像番茄、木瓜、洋香瓜、番薯等都富含胡蘿蔔素,可達到保護眼睛及抗細胞氧化壓力的目的,胡蘿蔔素還能抑制攝護腺癌發生。

蔥、蒜頭本身含豐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胱氨酸」等有機化合物,能幫助肝臟解毒及防止肝癌發生。黃豆含「異黃酮類物質」,對預防部份癌症的發生有幫助。每日吃進六十公克的黃豆,血中抗癌有效濃度足以抑制一半的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的生長。五穀雜糧含豐富「皂角」,能解除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活性,豐富的纖維質已確定有防止腸癌發生的功效。

魚類:因為牠們含有歐米茄3(OMEGA3)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管內的血小板凝集,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及心肌梗塞機率,動物實驗發現可抑制大腸癌。但是現在因為水源污染,造成魚可能有污染,在台灣的漁會研究指導下,在小琉球海邊人工圈養的飼養魚,據說深受許多醫師喜愛。

茶和紅酒:紅酒是連葡萄皮一起發酵,可保存葡萄皮中珍貴的抗氧化劑,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侵害。每日喝一小杯,可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腦中風及癌症,但是不要喝過量。

過期的食物;含酒精、含鹽量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油煎油炸高脂肪;發黴的花生、黃豆、玉米等,會產生致癌物質;煙薰、燒烤、醃製的食物;中醫說羊肉、鵝肉、公雞肉等助陽的發物;蒜苗、芹菜、竹筍、毛筍等不易消化,希望朋友們不要貪口腹之慾或太過節儉,日積月累的在身體裡起了不好的變化,種下日後的遺憾

9/5/2005 11:30:03 PM

David168 说...

成功.不必過勞死

作者:李采洪+王志鈞
出處:《商業周刊 749 期 2002/04/01》

 

去年十二月底,四十八歲的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因膽管腫瘤英年
早逝。今年元月十九日,統一證券總經理高樹煌參加公司南部尾
牙宴時,上台跳舞之後回到座位上,趴到桌上後就不曾再起來,
五十三歲的他因心肌梗塞撒手人間。而他在一個月前才做健康檢
查,健檢結果是一切正常!農曆過年後,當多數人還沉浸在新春
的氣氛中,交通大學卻傳出教務長沈文仁、電信工程系教授張柏
榮、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等三位教授,先後在半個月內因癌
症或不明原因猝死的消息。
他們都正值壯年,卻來不及享受工作的成果,驟然離開人間。是
「誰」殺了這群站在事業顛峰的台灣菁英?潛藏在心臟病、癌
症……背後的真正「殺手」是誰? 八成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對工作
放不下心、枉顧健康 企業老闆和主管成了高危險群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前中視新聞主播馬雨沛漫步在美國史丹佛大
學,她背後就是著名的胡佛塔與鐘樓,這時的她無比快樂,因為
她如願成為這知名學府東亞研究所學生,而且三個月後,要與男
友在史丹佛校園古老教堂中成婚。但是,就在男友飛回台北兩天
後,醫生卻發現她的胸部有○.六公分的癌細胞。這不到一公分
的細胞,突如其來,改變馬雨沛的人生。同時,竟讓她在之後的
十個月內,開了七次刀,做了四個月的化學治療,也中斷她的讀
書計畫……,這年,她才三十二歲,一個捨不得休假、因為怕工
作表現而輸給別人的主播。「每個人都會被生命『抽考』到,相
較之下,我只是比較早被抽考的人。」

去年七月,剛動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的ING安泰人壽投資部資
深副總經理蔣國樑用完美主義的高標準,努力工作,四十七歲的
他沒想到,心臟裡的血管早已阻塞成像香腸般一節一節的。 前台
北市議員李新是典型的工作狂,在他的人生順位中,健康總是排
在最後。過去他每天工作時間經常長達十七、八小時,選舉期
間,一天甚至只睡兩小時。直到前年十一月象神颱風來襲,他到
選區處理淹水事情,在水裡泡了四小時,導致椎間盤突出(椎間
盤介於脊椎的骨頭與骨頭之間),住了十七天醫院,才感觸到:
「空有一身本事,但沒有健康,什麼事都不能做。」椎間盤突出
若是嚴重,可能會讓人臥床困難,甚至下肢無力或萎縮。

一位時常往來於兩岸、因工作時常廢寢忘食的企業家第二代,日
前罹患骨癌而進行化學治療。該公司高階主管形容老闆以前的作
息,不由得嘆息:「真的很可憐!他飛到大陸,才下飛機,就被
接到公司開會,常常一開就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又趕到大陸其
它分公司去視察。」生病期間,他還是天天電話遙控公司的狀
況,他太太有感而發:公司就像他的另一個小孩,永遠放不下
心。 放不下、工作狂、忽視身體,這些特質跟現代職場無所不在
的壓力充分結合,成了一個隨時會竄出來的可怕隱形敵人。

尤其企業界老闆和高階主管,長期在高壓狀態下,更成了高危險
群。他們行走在事業與死神拉扯的峽谷,生命正如一句廣告詞:
「年過四十,世界還沒開始聽我的,身體已經開始不聽我的。」
癌症、氣喘、腸胃潰瘍都與壓力有關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十三年
的痛風王令麟睡了十年水晶床預防生病

前年底,獲知罹患血癌的華新麗華總稽核唐基明接受化學治療的
過程,全身發抖,甚至昏死過去。她體內的白血球數目從正常的
四千至一萬,一度驟降至只有七顆可用的白血球。她懊悔自己沒
有來得及在死神逼迫她之前,先做預防,竟讓壓力嚴重威脅到她
的生存權。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說,大約有八成的病人,所罹患的疾病與壓
力有關。《壓力管理》一書作者傑洛(Jerrold S. Greenbery)列舉
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包括癌症、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
病、氣喘、腸胃潰瘍、頭痛等。其中的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
病,也是一九九○年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 簡單的說,潛藏在
這些病症背後的真正「殺手」叫做「壓力」。你看不到它,但它
會漸進的減少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免疫力會降低,最後揮出致
命的一擊。它冷不防的出拳後,有人還有爬起來的機會;有人就
此一蹶不振,就像高樹煌與交大的三位教授。

為了解決壓力和疾病問題,企業界人士各有「秘方」,例如,前
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和中國信託商銀總經理辜仲諒投資成立安
法抗老診所;看好抗老市場,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也在去年成
立善能泉抗衰老預防醫學中心,馬玉山也成為善能泉的當然會
員;另外,像寶來證券董事長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困擾他十三年
的痛風;中華民國商業總會理事長王令麟則是睡了十年價值新台
幣十五萬元的水晶床預防生病(在床上舖滿鵝卵石狀的水晶,水
晶上再舖上床墊),最近企業界更風行起「洗血」(以血漿析離
術,分離血漿中的不良物質)健康術。 別忽視心中想休息的聲音
當工作量增加,就必須增加休閒用腦越多,運動也要越多

法寶雖然人人都有,但生活方式和態度,恐怕才是避免壓力上身
傷害自己的關鍵。王桂良有感而發指出,和歐美國家的人比起
來,台灣多數人生活中只有工作,不懂得休閒,不知道如何讓自
己放鬆一下。「美國總統可以到大衛營,一口氣休兩個星期的
假,但是,我們的總統不會做這種休閒。」台灣的政治人物也很
少笑。 抗病、抗壓的治本之道,要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觀做起。

《人生不是特技表演》作者班.庫巴塞克(Ben Kubassek)在書中
提到:「大多數人都聽過自己心中那股提醒自己休息的聲音,可
悲的是,大多數人對這股內心的聲音置之不理。」班.庫巴塞克
曾經每週工作八十小時,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得到「職業倦怠
症」,這段時間,他甚至想要自殺結束一切。班.庫巴塞克聽從
醫師的話,到佛羅里達休假兩週半,在休息期間,他體悟到,過
去他一切以工作為重,沒有均衡的生活。而均衡生活精髓是:保
持生活各層面的相同比重,「當這星期工作量增加時,就必須增
加休閒的時間。用腦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時間運動。」這個觀
點,跟一般人的習慣大為不同。因為多數人總認為,工作太多就
先犧牲休閒時間吧。班.庫巴塞克同時在書中指出,有兩成的人
在壓力下,健康不會出問題,他們對壓力有免疫力,因為他們過
著均衡生活,這是其他八成人所沒有做到的事。

事實上,當壓力過度時,身體還是會不斷的對我們發出訊號,問
題只是,我們有仔細聆聽身體的聲音,調整我們的生活嗎? 「以
前為了達成工作和目標,那種要把事情做好的『精神』力量太
大,以致忽略身體發出的警示(長期腰痠背痛,以及下班後就疲
倦、沒精神),我工作時甚至很難得覺得疲倦,沒想到,一生
病,『代誌就很大條』。」四十六歲的唐基明,前年因血癌住院
做長達半年的化學治療,她康復後最大的感想也是:生活要均
衡。 忙碌之中要過均衡的生活,運用巧思做好時間管理就很重
要。

班.庫巴塞克舉例,如果你有三個目標分別是:每天花半小時運
動、半小時獨處,半小時祈禱,其實你就可以在慢跑時一邊祈
禱,或獨自散步半小時,也可以把陪家人的時間和運動時間併在
一起。 有些休閒或運動,看似很花時間,其實反而是「賺」到
了。一位假日經常爬山的上班族指出,很多人在五天工作後,週
六、日待在家看錄影帶或睡覺,但根據他的經驗,週六、日強迫
自己去爬山,雖然身體很累,但晚上睡得好,隔週再回職場上,
會覺得充滿活力。上一週的工作壓力,透過爬山發散掉,也不會
遞延到這一週。這就是工作量增加,運動也要增加的均衡例子。
「健康資產管理」也是一種投資唐基明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每天運動馬雨沛用「健康存摺」抵禦壓力和疾病

安法診所最近新推出休閒度假中心診所的概念,利用六天五夜的
時間,讓參加者一邊度假,一邊學習重新調整身體,收費高達新
台幣十八萬八千元。可以想見,這樣的「行程」,參加者大概都
是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不過, 菬}說,三月底第一期十二個
名額已額滿,主要成員多半是企業主,因為他們覺得,花一個星
期、十八、九萬元學會管理健康資產,也是在賺錢,也是另一種
投資和「增值」。 過均衡生活,除了懂得適時抽離,同時也需要
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唐基明說:「在醫院面對死亡威脅時,我最大的牽掛是十歲和十
五歲的兩個孩子,既然他們如此重要,為什麼過去我的生活中,
工作占去七五%時間,而留給家庭、小孩和自己的時間,卻只有
二五%?當時我覺得我好慘,生活完全過錯了!」唐基明重回工
作崗位後,她離開每天都有時間壓力的財務長工作,改當總稽
核。工作上,她的時間壓力從每天拉長到一年。不僅如此,現在
唐基明每天花一個小時運動,她比生病之前更神清氣爽。 「人生
無常,變數永遠存在。」

從癌症復元滿三年的馬雨沛如今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她檢視過去
七、八年的新聞工作,沒有留下真正有意義的片段。因此,她離
開亮麗的主播台,當起金融研訓院顧問,策畫製作台灣金融發展
史的電視節目,並同時擔任「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副理事
長,「每天醒來,我覺得做這些工作很快樂,這才是我要的生
活。」 馬雨沛提出「健康存摺」的觀念:「健康是可以用累積
的,現代人平常在健康上,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平時要有
健康存款(如運動和健康飲食)。當處於壓力狀態下,如果存款
簿內空無一物,當然會透支,免疫力全被擊垮。如果存款簿內有
足夠的健康積蓄,就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和疾病。」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就是一個隨時累積健康存款的人,徐旭東
要管理集團在國內、外一百一十八家公司。如今六十歲的他,看
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他隨時隨地在工作,但是,他也定期游
泳、跑步、走路,時常到國外商務旅行的徐旭東,總是利用時間
走路,每到一個地方,就大街小巷到處鑽。徐旭東得意的透露,
台北市長馬英九當年第一次跑馬拉松賽,就是他鼓勵馬英九參加
的。 整晚喝酒、抽菸的馬,明天如何參賽?知道花錢保養愛車,
卻不懂保養自己會創造成就,也要會享受成就

劉紹毅醫師也強調,很多有錢人,知道要定期花時間、花錢保養
名貴的愛車,但是,卻不知道花時間保養自己無價的身體。勵志
大師金克拉(Zig Ziglar)也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如果你有一
匹身價一百萬美元的賽馬,你會讓牠整晚喝咖啡、喝酒、抽菸,
還期望牠明天參賽嗎?……如果是這樣,你幹嘛虐待自己價值數
十億美元的身體?」 此外,不少人依賴健康檢查,做為人生的保
障,可是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提醒,很多人誤以為健
康檢查正常,就是拿到健康保單,但還是很多健康檢查沒問題的
人,在無預期下,突然生重病或驟然離開人世。以心臟病為例,
相關症狀有上百種,如心律不整、缺氧等問題,就是普通心電圖
查不出來的,健康檢查通常只做普通心電圖,如果做運動心電
圖,就必須有醫師在旁,成本就高。這也導致一般健康檢查,常
看不出潛藏心臟病。魏崢說,一般容易得心臟病者的個性特質,
是做事賣力、要求標準高、壓力大,這些人必須學習授權,讓自
己輕鬆。

王桂良也說,「台灣很多人只會創造成就,卻不會享受成就,例
如,很多父親一輩子沒有和自己的孩子喝過下午茶。」他指出,
沒有表達感情,積壓在心裡也是一種壓力。顯然,平衡的人際關
係,也跟平衡的飲食一樣,都是台灣人必修的健康功課。 工商協
進會理事長辜濂松說得好: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就像經營事業一
樣,只要用心的維護與保養,輔以正確的危機處理措施,讓身體
每一部位都能保持最佳的運作狀態,就能確保身體「永續經
營」。

三月下旬辭職的前經濟部長宗才怡,四十八天部長任內,在重大
環境壓力下,重感冒惡化成慢性肺炎,從健康角度來看,她也是
被壓力打敗的例子之一。當生活中出現越來越多被工作和壓力擊
垮的人,你曾經想過,未來的日子,要如何好好「管理壓力、經
營健康」,以達到班.庫巴塞克所說:「人生毋須『竭』盡所
能,成功只要均衡。」的境界嗎?

David168 说...

醫師最想說的話:你要為自己健康負責!
【記者楊清雄/報導】

讀者文摘調查發現,

台港兩地醫師最想對患者講的話是

「你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其次,則是「你別再講手機了!」

就醫病溝通而言,

台灣醫師最不喜歡患者「自以為是」,尤其是透過電話要醫師遠端「遙控」他們自我診療;

香港醫師則最痛恨看診時,患者視若無睹大講手機。


而在面對病人的要求時,

台灣醫師最想對患者說:「我沒有無病不治的仙術!」

而香港醫師最想說:「我只能為每個患者診治10分鐘,無法一次解決你所有問題!」

至於醫師操守的部分,

台灣醫師最想對患者說:「你根本沒病,只不過想拿張醫師證明請病假!」

香港醫師則想說:「我不能為你虛報資料、助你獲得保險理賠。」

【2006/02/26 民生報】

David168 说...

中醫有養生格言謂「若要身體安,常帶三分飢和寒。」
這句經典名言已被無數長壽者所證實。

所謂七八分飽,有兩種衡量方法。
一是離開飯桌時還有點餓,還想吃;
二是未到下次進食時間就有飢餓感。

David168 说...

古人云:早上吃姜,胜過吃參湯。

David168 说...

醫聖孫思邈的食療方針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

「食物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衡痾,釋情遺疾者,可謂良之」。

孫思邈認為,食物是第一位的,藥物是第二位的,並且一般來說,疾病都是可以靠食物調養預防和治癒的。在他長期的醫療生涯中,積極推行飲食療法,頗有成效。他說:「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他研究了159種蔬菜、五穀、果類、畜類的性味、功用,來指導食療和食治。他說:「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

David168 说...

養生箴言
--------------------------------------------------------------------------------

以默養氣,以瞑養血,以睡養精,以靜養神。

名過傷肺,色過傷腎,財過傷肝,食過傷脾,睡過傷心。

肺病者宜逃名,腎病者宜戒色,肝病者宜散財,脾病者宜節食,心病者宜減睡。

減食以助藥,增睡以節耗。舒以養體,緩以卻勞。

無病時以勞動養陽,有病時以安靜養陽。動能生陽,亦能散陽。靜能傷陽,亦能斂陽。

病有百藥不痊者,當靜室問心,知因達果,可以無惑。治法宜在懺悔中求之,體力不足,輔以心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云:致心一處,無事不辦。治病亦如是。

子曰: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言少年人也。少男在卦為艮,陽氣在外,陰體未成,最忌陰氣感召。是以遇少女則為損,遇長女則為蠱,遇老女則為剝,皆陽損陰傷之象也。當以師友之道導之,使進於學,則遇中男為(開)蒙,遇長男為頤(養),遇老男為大畜(存),皆陽生陰長之象也。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之謂歟?

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則損肺氣;腎病者宜戒色,色鬼每虧精,精虧則損腎氣;肝病者宜散財,財主每使氣,氣盛則損肝氣。脾病者宜節食,食客每多納,納多則損脾氣。心病者宜減睡,睡蟲每多眠,眠多則損心氣。

雨,天氣之降也,過降無疏洩之途,則發為澇,在人為水腫,治當溫升地氣,宜真武湯之屬;雲,地氣之升也,過升無斂降之路,則發為旱,在人為氣脹,治宜涼降天氣,宜生脈散之類。腫脹關乎陰陽升降,天地交通,宜於根本處求之,不可見腫但言利水,見脹惟知破氣也。萬病皆當作如是觀。

鄭淳璇 说...

馬上色視頻
人人摸成人視頻
日本色情AV人妻視頻
黃色AV視頻網站
FC2成人視頻
鴛鴦吧線上免費成人視頻
俺去也成人視頻
女同激情視頻
淫狼AV視頻
成人黃色視頻
歐美成人做愛電影視頻
成人人妻視頻影院
操我啦成人視頻
人妻露臉小姨子成人視頻
成人午夜黃色視頻
成人黃色視頻免費的
91成人視頻網
CL社區成人視頻
色狼集中營成人視頻
妞妞2015年成人視頻
啪啪堂成人在線視頻
luo聊聊天室
一對一性聊天室
女性聊天室
免費QQ性聊天網
sm聊天室
q秀聊天室
聊性的聊天室
多人視頻聊天官網
8090碰情色視頻在線直播
xxoo24在線成人視頻網
成年人性愛教育視頻
成人玩具用品使用視頻
xxoo87在線成人視頻網
女性成人玩具用法視頻
帥哥幫美女脫衣服視頻
免費成人性交視頻
有免費的黃色視頻聊天室
美女在家視頻跳舞
日本高跟鞋美女視頻
SM濟南女王調教視頻
51百途女主主題視頻站
最新俺去也網站
SSS視頻在線
情色視頻擼擼擼
色人閣成人視頻
成人超碰偷拍視頻
成人小說在線視頻
人妻管理員2視頻
男人女人做愛視頻

Obat Wasir 说...

They’re amazing I especially liked the last one Jual Obat Kutil Kelamin Tokcer  Mu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