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醫 學

蒙 醫 學

2 条评论:

David168 说...

蒙醫學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以長期与疾病斗爭中所積累起來的傳統醫療實踐經驗為基礎,吸收了藏醫及古代印度醫的部分基礎理論和漢醫知識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醫學。

13世紀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全蒙古民族以后,同國內各兄弟民族, 特別是同漢族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隨之開始。于是蒙古民族的經濟文化也得以發展,有了手工業,創造了蒙古文字。西藏醫學家宇妥‧元丹貢布所著的《四部醫典》里, 也有"蒙古灸"的記載, 并在《宇妥‧元丹貢布傳略》一書中提到"蒙古放血療法"。常年馳騁在廣闊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經常發生戰傷、摔傷、骨折等疾病, 客觀要求他們不斷摸索克服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正骨、 正腦療法也是早期蒙醫的重要內容之一。還有對傷口的"燒灼療法"、重傷者的"腹罨療法"(即把牛或駱駝的腹腔剖開,將傷者放入,利用其溫施療)。 在元代,飲食療法得到較為系統的總結和發展。著名的元代宮廷飲膳太醫、 蒙古族營養學家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中,記載大量的蒙古族飲食衛生及飲食療法的內容。如常用的馬奶、牛骨髓、乳酪及營養衛生的內容在該書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此書在祖國醫學營養學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蒙漢兩族醫藥很早就有交流。隨‧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就載有很多北方民族的醫療衛生知識。許多北方少數民族醫家則致力于研究漢醫,并介紹到蒙古地區。如宋《圣濟總錄》在南宋時即已散失,后由"夷狄"所存的抄本得以保存。遼代的耶律庶成則把一些漢醫學的方面的書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廣泛傳播。還有直魯古寫出《脈訣針灸書》一卷受到中原人民的重視,在明人陳弟編的《世善堂藏書目錄》中仍有著錄。元代蒙醫學家沙圖穆蘇用漢文撰成《瑞竹堂經驗方》十五卷,書中反映出蒙醫學的某些特點,如治療風寒濕痹的方劑較多,該書所載方劑達數百首,其中有些方劑實用而有效,至今仍為醫家所樂用,如《八珍散》、《四味香附丸》等方劑,均出自該書。用沙漠中生長的地錦草乳汁治療創傷的方法,至今仍在應用。森林地帶的蒙古人對草藥的知識尤為丰富。如14世紀拉西德丁所著的《史集》中記載:"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等這些蒙古部落的人,不但熟悉蒙古藥劑,并以蒙古療法醫病之事,頗有盛名。"隨著与國內各兄弟民族和阿拉伯、印度以及歐洲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不斷發展,蒙古肉蓯蓉和動物性藥物傳到內地和國外;同時,內地和外國的藥物也傳入蒙古地區,促進了蒙藥的發展。

14世紀,蒙古族翻譯家沙拉布僧格,將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經》從維文、藏文譯成蒙文。在該書第24章里摘述《圣心八部醫法秘書》中的"平息由赫依、希拉、巴達干引起的疾病和聚合性病症的理論"。隨而古代印度醫學的部分基本理論初次傳播于蒙古地區。16世紀,明代中、末葉隨著西藏喇嘛黃教輸入蒙古,藏醫也隨之而來到蒙古地區。1576年,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傳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爾經》于17世紀末被譯成蒙文其中包括古代印度醫學巨著《壽命吠陀(八支心要集)》。對蒙醫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蒙醫吸收了藏醫學及古代印度醫學的以陰陽、五元學說為基礎的赫依、希拉、巴達干理論和七要素理論以及漢醫知識,結合蒙古地區特點及民間療法,創造性地加以改造和發展。在18世紀時,已經形成了以寒熱理論為主導的理論体系。涌現出許多蒙古族醫學家,編寫注解和補充《四部醫典》的書以及其它醫著,對蒙醫學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如1、在《四部醫典》里,對寒熱症,雖有"所有疾病歸納起來有寒熱兩類"的觀點,但沒有專述"寒症"的篇章。18世紀蒙古族醫學家伊希巴拉吉爾,將《四部醫典》的理論同多發寒症之蒙古地區的特點和蒙古傳統醫學的《寒症》理論加以結合,在他所著的《甘露四部》中,把"寒症"、"熱症"兩章列于"十要症"之首位,并寫了"寒熱相搏"、"寒熱互相轉化"等數章,丰富發展了"寒 熱症理論"。2、關于六基証,在《四部醫典》里只歸納為寒熱兩類,而末提為基証。伊氏在《甘露之泉》中,對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等,從理論上作了精辟闡述。并提出: "在赫依病、希拉病、巴達干病三病之上,加血病、黃水病和虫病三者則為六基証"。又在《甘露點摘》一書中,伊氏重點論述臨証各科疾病的治療外,還附加了腹泄劑等7种療法和溫泉浴等5种術療,并對他提出的"六基証"理論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外科學方面的理論和技術也有很大發展。如清代蒙醫、杰出的手術家綽爾濟墨爾根對于糾正四肢不能屈仲的關節脫臼、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整复如舊。同代蒙醫覺羅‧伊桑阿,采用冰凍麻醉法,切開整复粉碎骨折,使其聯綴,然后用桑白線縫合,效果很好。他還招收了許多徒弟,在傳授醫術方面進行嚴格訓練,作出很大貢獻。雍正六年(1728年),俄羅斯還派遣了徒弟,向他學習蒙古正骨術。伊希巴拉吉爾把蒙古正骨術、創傷醫治術等傳統醫療經驗結合理論編寫了很多文章;如在《甘露四部》中,他詳盡地論述了"創傷醫治術"、 "骨傷療法"、"脫臼复位術"和"腦震蕩療法"等之理論与實際操作的內容。

對疾病的診斷方面,有奠基于《四部醫典》理論的、以問、望、切三診為主的診斷學。18世紀,羅布僧蘇勒和木寫的《脈診概要》和伊希巴拉吉爾 的《甘露之泉》的"診病之法"章里所述的"切 脈、檢尿、問診、憑經驗診察、舍取診察"等五种診察法;伊之《白露醫法從新》中的外傷和脫臼的診察法,《甘露點滴》中的"蒙古正腦術"等,都是把傳統診病方法与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又如羅布桑卻因泊勒的《蒙醫藥選編》、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蘇的《觀者之喜》、伊喜丹增旺吉拉的《珊瑚驗方》等書,對疾病的診斷,均有專章論述。隨著醫療技術的更加提高和理論体系的更加完善,按人体結构和疾病种類,逐漸有了分科。如伊氏的《白露醫法從新》,是一部以臨証各科為主的著作,分成內科、熱病科、傳染病科、五官科、臟腑病科、婦科、儿科、雜病、胎瘡、外傷、突發病以及各种中毒症等十三個大科。并附入脈診、尿診、腹瀉劑、脈瀉劑、涌吐劑、配藥須知事項、藥物炮制法,灸針放血穴位等內容。蒙古人在几百年前首先發現鼠疫的傳染源之一旱獺,伊氏寫入了本書。

醫學教育方面,古時,醫學教育主要由祖、父輩傳授于子孫,或者拜師學醫。后來到明末清初,象綽爾濟墨爾根、伊桑阿等名醫,以帶徒方式培養繼承人。17世紀以后,隨著喇嘛黃教的傳布,蒙古各地修建很多寺廟,較大的寺廟里成立了叫"滿巴拉倉"的蒙醫學校,開始進行有組織有系統的醫學教育。這种學校雖屬寺廟,且有佛學教育的形式,徒弟皆為喇嘛,但在當時歷史階段,成為醫學教育的基地而為蒙醫學的發展起到應有的作用。如近代著名蒙醫學家多數出自這种學校。

新中國成立后,蒙醫得到新生。對蒙醫學的繼承和發揚,党和人民政府給予高度的重視。建國初期,政府把分散行醫的蒙醫組織起來,為他們建立門診部 、聯合診所等民間醫療机构,并把部分人員安排在自治區和盟、市級醫院工作。從此,蒙醫學成為祖國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了貫徹党的發掘、繼承和發揚民族醫學遺產的方針,在自治區首府,分別在1956年和1958年相繼成立了中蒙醫研究所和中蒙醫院,部分盟市、旗和蒙古族聚居的其它省的旗縣,亦先后成立了蒙醫研究所和蒙醫醫院,調配具有丰富臨床經驗和有名望的老蒙醫,大力開展了醫療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以舉辦蒙醫學習班、進修班、研究班或帶徒弟等形式培養和深造大批蒙醫藥人員。同時,搜集收藏分散在各地的蒙醫古籍550余部,還組織有一定理論水平和臨床經驗的老蒙醫及編輯人員,對藏文古籍進行翻譯和整理,已翻譯出版的有《四部醫典》、《蒙醫藥選編》、《蒙醫金匱》、《珊瑚寶鑒》、《觀者之喜》、《金光注釋集》、《月王藥診》等多种經典著作。三十多年來,蒙醫們編寫出版了《蒙藥學》、《蒙漢藏文藥名對照》、《肝病治療經驗》、《蒙藥理研究》、《蒙醫驗方集》、 《蒙醫學基礎知識》、《蒙醫醫療手冊》、《蒙醫內科學》、《蒙西醫結合心臟病學》、《蒙成藥標准》等多种書。

蒙醫同中西醫并肩奮斗,親密合作,對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和疑難病症以及保護各族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貢獻。現在,蒙醫廣泛利用自然科學成果和現代診斷法,不斷地丰富和革新自己的傳統診斷法。如在自治區,蒙中西醫合作,對蒙醫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進行系統地研究 和整理,已獲30余項成果。

蒙醫學教育方面,五十年代后期,在內蒙古醫學院設立蒙醫系,開始培養蒙醫高級人才,1979年成立了以蒙醫為主的民族醫學院,有的盟成立了中級蒙醫學校,有的盟、市衛生學校也開辦了蒙醫班。蒙醫隊伍也在不斷擴大,現在全自治區有四千余名蒙醫,32%在旗縣以上醫療、科研、教學和衛生防疫机构工作,大部分則在農村牧區醫療机构工作。近年來,對蒙醫藥人員也授予相應的技術職稱。

當前,蒙醫學在兼收并蓄兄弟民族醫藥學精華的基礎上,臨床治療不斷丰富,將与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成為嶄新的民族醫學,為祖國醫學的更加丰富和發展,為增進人類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0
蒙藥學

遠古時代的人們以野草、野果和動物肉等為食物。他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吃食某些野草、野果也會引起中毒、吐瀉、浮腫、疼痛,甚至造成生命危險;但吃食另一种東西就有解毒或治病的效果。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們對各种藥物積累了初步知識。据史書記載,蒙古人及其祖先,至少在二千年前掌握了藥物知識。古代文獻記載了"匈奴使用毒藥的事實。匈奴人還將"礬石、挂心、附子、干姜各二兩,研細面作蜜丸",能治寒症。這藥方,匈奴人不僅用過,后來也傳入內地,定名為"匈奴露宿丸",被收入唐代《千金要方》。按道理,藥物知識丰富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產生藥方,因此,匈奴人能夠把這种藥方變制成丸劑,說明他們的藥物知識的歷史較長。

蒙古民族常年在遼闊的草原上過著游牧、狩獵的生活,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物質廣泛接触,逐步發現、了解到某些植物、動物、礦物及泉水對人体可能產生影響,其中包括一些中毒現象,從而逐漸對所尋覓的食物有所辨別和選擇。為了同疾病作斗爭,開始注意某些自然產物的治病作用和毒性作用。經過無數次的有意識的試用和觀察,包括口嘗身受,實際体驗,反复應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療,不斷總結提高,創造和積累了日益丰富的用藥知識。

生活在大漠南北廣袤土地上的蒙古諸部落很早以來就積累了辨認和利用當地土產藥物,并積累了用它治病的丰富經驗。十二三世紀蒙古民族已有空前的統一,隨著各部落之間的經濟和文化聯系日益頻繁,藥物和藥物知識也互相影響。從而開發和利用了草原、沙漠以及作為藥物自然寶庫的蒙古大森林里動植物藥材。因此,十二、十三世紀時,那些藥材被譽為"蒙古藥"。蒙古藥之名聲如此弘揚四海,不僅說明了蒙古民族對藥物的知識丰富,也說明蒙古藥物在傳統蒙古醫藥學中已成為獨立學科。尤其在動物藥和植物藥极為丰富的蒙古大森林中生活的"林中百姓",藥物知識淵博,"擅長于辨認蒙古藥材"。

据拉施特《史集》記載,游牧在鄂畢河流域的"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這些部落熟悉蒙古藥劑,以用蒙古方法很好地治病聞名于世,他們就是'林中百姓'。"拉施特雖然是生活在十四世紀的一位波斯蒙古學者,可是在這里記載的卻是十二、十三世紀的事情。至今尚未發現這一時期的有關蒙古醫藥知識的專門著作。但在歷史記載中也能散見當時蒙古人使用藥物的一些事實。尤其大量整理蒙古飲膳滋補療法經驗的

《飲膳正要》對蒙藥的性味功能方面作了不少記載。

蒙藥的一大特點是側重于動物藥材;蒙古民族在從事狩獵、畜牧業的生活中積累了動物藥材的不少知識。十三世紀時能夠辨認牛黃,并當作藥材。

例如在《蒙古秘史》中有"布力格可汗、胡圖格二人懂行'Jada'的用法"的記載。南宋著作《黑韃事略》的注釋里敘述蒙古人使用的'Jada',:"此石稱Jada,乃走獸腹中之石。大者如雞卵,大小也不齊,尤其牛馬中者貴,蓋即所謂牛黃、馬寶、狗寶之類也"。明代醫著《本草綱目》中將"Jada"解釋為"牛黃"。

蒙藥中很早以來應用旱獺肉、骨、尿脖等當作藥物。例如《飲膳正要》把旱獺寫成"塔喇不花",并釋曰"塔喇不花,味甘無毒。主野雞瘦瘡,煮食宜人。北方人掘取以食,雖職,煮則無油,湯無味,多食難克化微動气。"還介紹了其捕捉方法。

《飲膳正要》也整理闡述了綿羊的頭肉、腎、心、腦和馬、綿羊、驢、駱駝等牲畜;狐、狼、虎、豹、熊、獾等野獸;鹿、野馬、野駱駝、野豬等草食動物的所有藥用部分的性、味和功能。這些動物在蒙古地區是常見的。十四世紀時,蒙古醫生能夠制作膏劑。

如在《飲膳正要》中把沙棘寫成"赤赤哈納(蒙名),釋曰"用銀或石器熬成膏"。這不僅說明蒙古醫生很早就會制作膏劑、,而且能夠証明當時制作膏劑的方法也很精細了。

藥浴是蒙醫傳統外治療法,根据史料記載,十三世紀時開展蒙醫藥浴療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例如蒙哥可汗的胡圖克泰皇后患病時,服用大黃湯藥的同時施以大黃藥浴的外治療法。維廉‧魯布魯克在他的游記里寫道:"合答(或胡圖克秦)皇后思病,將大黃切碎,几乎成為粉……放進水里……喝了一些圣水和大黃,并用這种水濡濕了她的胸部,皇后病愈。"十三世紀時的蒙古醫生常用大黃。例如,1226年蒙古軍中發生瘟疫、用大黃治愈。蒙哥可汗的金匠"維廉患了重病,醫生給他服大黃而病重"的記載。 隨著蒙藥學發展成為-門獨立的學科,使用"烈性藥物"的知識也丰富了。拉施特的《史集》說"至今把有些蒙成藥劑叫做哈吉儿(哈迪儿),古時的哈迪爾就是指 烈性成藥"。古代叫做的'哈迪爾',到了十四世紀就變成'哈吉儿',說明普遍使用哈迪儿藥是十四世紀以前的事情。

另外,在《瑞竹堂驗方》、《本草綱目》、《長春真人西游記》、《飲膳正要》等古代文獻中都記載了內蒙古特產肉蓯蓉。《飲膳正要》也闡述了八旦杏、人參、杏仁、甘草、五味子、山棗、百合等很多藥用植物的性、味、功能。

自從十三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外兄弟民族和阿拉伯、歐洲各國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的擴大,在蒙古地區生長的肉蓯蓉和許多動物藥材傳入內地,其他地區的藥材也大量傳入蒙古地區。例如元代外商輸入"大量的香料以及藥材"。馬可波羅記載,他在元朝大都時目睹了忽必烈可汗的各國貢品中有不少貴重而稀有藥材。《元史》也記載了成吉思汗命令阿哈瑪做藥材交易的事跡。尤其回回、回鶻等西域少數民族和阿拉伯的藥材大量輸入蒙古后1292年在元上都建立了"回回藥物院"。隨著藥物交易的發展,外域藥物的大量進入,當時的蒙古醫生能夠辨認和使用多种藥物,所以藥品的种類也增多。

在使用蒙藥的實踐經驗丰富的基礎上,產生了蒙藥理論,把藥物分為寒性藥和熱性藥兩大類;以寒熱理論做為應用藥物的總綱,同時開始應用了"四大元素"學說。例如,在《馬克波羅游記》里寫道:"他們認為一切生物都以四种元素(土、水、火、風)組成,所以始終不能生活在火中是人人皆知的通例。"古代朴素唯物主義哲學--"四大元素"學說的影響,對蒙藥理論的發展起到有利作用。

在藥物知識丰富的基礎上產生了方劑學知識。為生活在鄂畢河上游的林中百姓"精通蒙古藥方",以及有些藥方被稱為"哈迪爾'的史料記載充分說明當時的蒙醫能夠使用方劑。

在元上都建立的"回回藥物院"用一本《回回藥方》。本書共三十六卷,大約是十三、十四世紀的作品。作者不詳,根据它的內容可以斷定為西北和北方少數民族以及阿拉伯醫藥經驗的匯集。至今尚未發現全篇,北京圖書館藏其第十九、二十、三十、三十四等卷。根据其目錄,全書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小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的一部完整醫著。尤其在第三十四卷里詳細論述了外傷科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這部著作与當時蒙古民族的傳統正骨、治療外傷的經驗和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

16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蒙古民族不斷汲取漢、藏等兄弟民族的醫藥學理論和經驗,又反复實踐,不斷地交流和總結經驗,從而形成了早期的藥物療法。隨著醫學的進步,人們對藥物的認識和需要与日俱增,藥物的來源也逐漸地由自然生長發展到人工馴養和栽培,由植物、動物發展到礦物及化學制品。傳播這些知識的方式,由原來的口耳相傳,發展到文字記載,因而出現了不少蒙醫藥著作,對繼承和發展蒙醫藥學知識起了積极作用。

18世紀,青海籍蒙古族杰出的蒙醫學家伊希巴拉朱爾(1704一1788)用藏文編寫了《藥物名錄及認藥白晶鑒》一書,是一部以認藥、用藥和介紹藥物作用等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蒙藥學文獻。該書收載珍寶類藥物38 种,礦物類藥物55种,土類藥物17种,平原生長藥物 67种,木本類藥物63种,草本類藥物205种,獸角類12种,骨類12种,肉類29种,血、脂、膽類13种,腦類4种,蹄甲、皮類8种,尿糞類18种,昆虫類13种,其它類 247种,總計801种,分為三部十篇。全書共有5万余字。8世紀后期,內蒙古正鑲白旗著名蒙醫學家羅布僧蘇勒和木(1740一1810)用藏文編著了《認藥學》巨書,該書分為"珍寶、土、石類藥物的識別"、"樹木、滋補類藥物的識別","草類藥物的識別","動物藥及鹽、灰類藥物 的識別"等四部,總收載了678种,約39万字。書中對 每味藥的形態、產地、性味、功能、質量优劣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地闡述。9世紀初葉,內蒙古奈曼旗杰出蒙藥學家占布拉 道爾吉用藏文編著了

《蒙藥正典》一書,記載了879种藥材,分為八部二十四篇。書中對每一种藥材都注明了蒙、藏、漢及滿文名稱,并較詳細地說明了產地、形態、性 味、功能等,還附有579幅插圖。作者在本著中糾正了 不少蒙藥名稱的混亂現象。此書出版發行以來至今仍 作為學習、研究、鑒別、鑒定蒙藥材的主要依据,為蒙藥學的研究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世紀,蒙古國斯琴汗盟著名蒙醫羅布桑卻琵勒用藏文編纂了《蒙醫藥選編》綜合性書,書中主要撰寫了 疾病症狀,治療方法,藥物方劑及藥物炮制用法,還有以藥物性能歸納成蒙藥稱呼法等內容。此書內容較廣,是臨床應用价值較高的古代名著之一。

19世紀中期,內蒙古伊克昭盟君王旗(現伊金霍洛旗)蒙古族的杰出詩人兼醫學家伊希旦金旺吉拉(1853一1906)一生中不但寫了不少詩篇,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致力于救死扶傷的醫療活動和蒙醫藥的研究,他撰寫過四部書,即《珊瑚驗方集》、《珍珠驗方集》、《珍寶驗方集》及《醫學歌訣》,前三部皆用藏文,后一部是用蒙古文寫的。

其中《珊瑚驗方劑》一書內以、婦、儿、皮膚、五官、溫病等多發病的治療為主,還載入了200多种藥方,100多种療術,38种藥物炮制法,內容极其丰富。所以 該書流傳于內、外蒙古,成為蒙醫臨床必讀手冊。以上著作都是蒙藥學珍貴的遺產。由于蒙古文字的發展和使用較晚,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長期戰爭的破坏,使歷史文化遺產損失殆盡,因而流傳下來的蒙醫藥學文獻較少。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醫學的蓬勃發展,党和政府對蒙醫藥事業十分關心,設立了蒙醫藥研究机构,開辦了蒙醫藥院校,培養了大量蒙醫藥人才。在繼承整理丰富藥用遺產的同時,對蒙藥資源進行多次考察,整理翻 譯編輯出版了大量有關文獻資料和著作。

80年代中期 由內蒙古衛生廳主持編纂并先后頒布了《內蒙古蒙藥材標准》及《內蒙古蒙成藥標准》,糾正了蒙藥材的混亂現 象,統一了蒙藥方劑的生產標准。對蒙藥材的學習研究、鑒別用藥的統一規范和蒙醫藥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1
正骨學

是蒙古族勞動人民長期与自然界,特別是与疾病作斗爭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總結,也是蒙醫學丰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蒙古族人民由于放牧、狩獵等生產、生活特點,經常發生從馬上跌下,從高處墜落而造成骨折、脫位、腦震蕩等外傷事故。因此,很早就有了較原始而獨特的民間正骨治療方法,如前臂骨往內開放骨折,則往外牽拉;若往外開放骨折,則往內牽拉,复位后,腋下墊物包扎前臂或用"充气皮桶"進行固定。又如對閉合性骨折,交叉复位后,用煮在肉湯里的氈子或木板作壓墊固定,或者把溫血与鮮奶混合攪拌涂在患處。固定、包扎,松緊要适度,對骨傷病人注意增補牛奶,牛羊肉,山兔肉和炒米飲食。并用藥物配合治療,以加快骨折的愈合。對老年宜補酒;青壯年宜補酸奶;年幼者宜補奶油。除用手法正复外,在關節部及受傷局部用蛇蛋花寶石按壓以止痛止血,用青銅鏡、圓形銀饅或銀杯進行按摩以舒筋活血。對顱骨、肋骨等的凹陷骨折,用拔罐提骨法复平;把沙、鹽放鍋內炒熱,爾后裝入布袋內,置于傷處外熨傷肢,以利恢复關節功能。對脊柱骨折, 采用兩腿上吊牽引法复位。對四肢骨折用牛皮、馬、駝之長骨及黃羊、野兔腿骨作夾板和用兔子毛、綿羊絨毛、幼小獸類的皮,油鞋革等作壓墊固定。對骨折的畸形愈合,則用酸馬奶、奶酒及羊皮色布蘇等,使骨折部位變得柔軟,爾后進行閉合折骨。再行正复。特別是對腦震蕩之以"以震治震,震靜結合,先震后靜"理論為指導的獨特療法,療效顯著。

明代末期,蒙醫正骨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涌現出很多著名正骨學家,其中具有代表性者有元朝時期的達齊、忽秦必烈等,他們在《世醫得效方》、《金蘭循經取穴圖解》等醫著中寫進了很多具有蒙古特色的正骨方法。還有清代之綽爾濟莫爾根、伊桑阿等。1788年,綽爾濟莫爾根在北京為俄國留學生主講授正骨手法。由此,蒙古正骨手法流傳于國外。清代,正骨術者開始用冰塊施麻后再行正复。清代科爾沁有名的正骨醫那仁阿柏(1770--1885)的正骨術更是獨具一格,因其醫術高超,曾被譽為"有仙女般靈巧手的神醫。"他教其子說:"正骨醫之雙手,為正骨器械中最為高貴者"。那仁阿柏去世后,清政府為紀念這位一代名醫,曾予修建陵墓和豎立白石碑。那仁阿柏之子達日瑪也行醫多年,擅長于利用傷者的咳嗽動作正复肋骨骨折,對畸形愈合的骨折,則進行先折骨后正复等手法。達日瑪之子瑪沙(1889--1969),行醫60余年,積累了丰富的正骨經驗,系統地總結了祖傳正骨技術,創造了正骨十种手法,十四种噴洒按摩法、冕法、夾板固定法及功能鍛煉法等。

蒙醫正骨術具有方法簡便,器械簡單,費力少,治愈快等特點。它以蒙醫學基礎理論的為指導,以手法整复為主,輔以蒙藥治療,既不同于中醫骨傷學科,也有別于現代醫學。在診斷上,實行望、問、切三診,通過觀察病人,詢問病史和檢查受傷部位,并結合x線進行綜合分析作出診斷。治療方法可概括為:手法整复,夾板固定,沙袋挾擠,噴洒按摩,對症下藥,調節飲食,功能鍛煉等。在复位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法复合折端。在固定上,做到符合力學原理。通常采用兩种方法:其一,小夾板固定,選用長、短、寬,窄适度,既干又輕的柳木等材料制作各种型號的小夾板,選厚薄适應的氈子、皮毛等作壓墊。即形成一种三點擠壓傷部的杠杆固定法3其二,則為沙袋挾擠法。即在布袋里裝進沙子,放于傷肢兩側向內挾擠。它起到按需所動,固定牢靠,穩定傷處的作用,可加速骨折的愈合。在按摩上,用白酒、青銅鏡分三期進行按摩。骨折初期采取化瘀活血生新法;中期用補益肝腎接骨法;后期用強筋壯骨复原法。在用藥上,從整体觀念出發,以辯証施治為基礎,調理气血為主,重點在于治血和黃水,以達到治愈骨折的目的。在飲食上,宜增加炒米、黃瓜、黃豆、牛羊軟骨、肝腎和骨髓湯等食物,以補肝腎,養气血,和營接骨。在功能上, 實行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鍛煉原則,并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的始終。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1
傳統療術
放血療法是在人体的表面的一定部位和穴位,用特制的器械,將淺部脈道(靜脈)切開或穿破,放出病血(惡血),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稱為放血療法。

本療法在蒙醫外治法范圍內屬于峻療之一种療法,它對各种由血引起的病症,均有良好的療效。它以蒙醫學基礎理論為指導,通過放出惡血,開啟与暢通脈胳,促气血運行,清血熱,調体素,以提高抗病祛邪之能力。

放血療法,并不是僅僅放出血了事,而有嚴格的原則和方法,并對術前所作的准備、穴位的選定、具体操作、可能發生的問題等,都有系統詳盡的規定。可以說,本療法是獨具特點的較為完整的療法。

本療法不但能治病,且對某些病還能起預防作用。如某些病由于沒有及時放血,其余邪或惡血會引起癰疽、痞塊等嚴重病症,或轉移至任一臟腑或脈道引起化膿,侵蝕該部位。如能及時有效的放血則完全可以制止以上病症的發生。

放血療法之具体作用是排出脈道之病邪和惡血、鎮痛、止痛、消腫、根除膿液和黃水,治瘡瘍,促生肌,減肥,并使瘦弱者健壯,特別是對排出惡血和毒邪有奇效。

放血療法之适應症及禁忌症

适應症: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熱性疾病。如傷熱擴散、騷熱、疫熱、癰疽、癤腫、瘡瘍、痛風、索日亞(包括結核)、丹毒、黃水病、麻風等熱症。巴達干与赫依引起的疾病雖系寒症,但若与血和希拉合并時,亦可采用放血療法。

禁忌症:凡屬正精耗竭,体質虛弱,孕婦、產后、浮腫、大癆痼疾、胃火衰敗等寒性疾病。總之,由巴達干、赫依引起的疾病。儿童和老年人,用瀉下法、催吐法、鼻藥及灌腸法施治之后,亦禁用放血療法。還有,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壓者,不能施以放血療法。

此外,對血、希拉熱邪引起的疾病,雖然大多可以用放血療法施治,但如下七种熱性病,其臨床表現雖為熱象,但亦不可過早地采用本療法。

1.如對未成熟之熱性病,過早放血則易使其混濁而紊亂;

2.對疫熱過早放血則易使熱邪內陷臟器;

3.對騷熱在病血与正血尚未分离之前放血則易使 正血過失,導致赫依增盛,煽散熱邪,病血滯留于体內,余熱未盡而易于反复;

4.對空虛熱采用放血療法則促使赫依竄行而引起疼痛或刺痛;

5.對粘熱施以放血療法則易使滯留于体內的病血散布于命脈;

6.對毒熱症施行放血則易使熱邪擴散于全身或滯留于体內不除;

7.對体弱病人使用放血療法則有危及生命之虞。

放血時机

根据疾病的變化、發展以及病勢,選定最适宜的放血時机,對保証療效,頗為重要。為此,按病程可分早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施治。

早期:即發病初期宜于放血者,如体腔出血侵及臟腑,流血過多而不止者,以及擴散熱、騷熱、食物中毒等,起病急驟,不循常規發展成熟,應掌握時机,在發病初期及時放血施治。

中期:疾病中期,無刺痛,惡寒現象,身体沉重麻木時,可放血施治。或正血与病血已充分分离,血液無混雜現象時,宜于放血。

后期:凡血和希拉熱邪或病血散布于脈道時,易 于轉化為其它疾病,因此,應用不當之飲食引發其余熱,爾后放血施治。

放血器械

放血器械,即放血用的特制的小刀。關于其形狀、大小等,在《四部醫典‧后續本》云:用优質的鋼鐵,由精工巧匠經多次錘煉制成管瓴針及彎狀新月狀、剃刀狀、斧刃狀等銳利刀具,長約六橫指,其銳利程度能削斷毛發為最佳。不過這些刀具,由于時代和條件所限,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的今天,無論在質量、精制程度以及實用价值等方面,已遠遠落后于現實需要,應深入研究加以改進。

放血法

放血過程分術前准備和正式放血兩個步驟。

一、術前推備

術前准備,又分遠行与近行兩個階段。

1.遠行:在放血施治前,如熱病尚未成熟時,先給予湯藥,促其成熟后放血;分离正血与病血,然后再放血施治。正血与病血的分离,通用方為三籽湯;促使赫依熱成熟之方為苦參湯;巴達干与血之分解藥為青木香湯或苦參湯;寒熱交雜症与聚合症的分解藥為桅子湯;血与希拉之分解藥為木通湯与苦參湯;引導病血出脈者宜用蓽拔單葉湯;促使迅速成熟者,則以苦參湯為佳。 分解成熟的時間:最好是在五天前,其次是在三天前,至少在前一天服藥。若不用湯藥分离,而逕行放血時,會導致正血流失而病血不出,且將生赫依,造成余熱不除而遺病為患。根据有的老蒙因臨床經驗,在服用病血分离湯藥時,加土茯苓煎煮溫服7-21天為好;若久病之人則宜服百日。

2.近行:放血前,令患者晒太陽或烤火取暖,或行走10分鐘以上,以加速血行和脈道擴張。

准備好放血器械,如刀、鑷子、縛帶、熏藥、消毒藥、止血藥、消毒藥棉等所需物品。宜在寂靜、干淨、溫暖而光線充足的房間內操作。

消毒:刀与鑷子等金屬器械,進行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棉輕拭。術者的手,先把指甲修好,在溫水里用肥皂洗淨后再用75%的酒精棉輕擦,如手上有傷口或皮膚病者不能操作。

放血部位的消毒:如有條件,放血前病者應洗熱水澡,确定放血之脈道或穴位后,先把局部碘酒棉消毒,然后用酒精輕拭。

二、正式放血

放血前之步驟:包括部位選穴、放血前之結扎,即鼓脈、操作法、觀察血色、放血量及輔助治療等內容。

1.從放血的穴位或脈向心三橫指處結扎,結扎之縛帶粗細要适宜。如在兩小尖脈放血時,從放血的脈至另一側腋下結扎;在頭部血脈放血時,注意不至妨礙呼吸,在頸項處結扎;在舌脈放血時,用消毒之紗布纏裹竹夾板或木夾板夾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其它血脈之結扎法,詳見各該段。

此外,在任何部位放血時,須注意不使皮膚招皺,使脈管充分暴露。當拉扯繩子兩端纏裹時,用力要均勻,松緊度要相等。如結扎結不善,則下刀難中,若皮膚招皺,血管曲折,則血不能出。血管鼓張后,用手指揉擦,使肌肉作麻。

2.操作:首先用手指將血管按壓固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脈管不易移動。進刀之部位,一般在結扎處的三橫指以下。進刀的方法是:

縱划法:刀刃沿血管之縱軸,在正中划破的手法。本法适用于額脈、踩脈等肌肉薄處的大血管。

橫斷法:連皮膚、血管一起橫向刺切,适用于肌肉較厚部位的微細血管。

斜切法:由血管之縱軸稍為偏斜進刀,本法适用于中等及較小血管之放血。

側刺法:由血管之側旁刺切的手法,适用于舌脈及陰莖脈之放血。

放血療法以泄出血气為宜,因此,切口宜稍大,過小則容易發生腫脹,血气出不來,最好脈管与皮膚切口要對稱。

3.部位選穴:据《四部醫典‧論述本》所載,宜于放血的脈管計七十七處,而在《四部醫典‧秘訣本》則九十處,在《藍琉璃》中,所載穴位更多。

頭部及頸部放血部位有二十一處:金柱脈一處、銀柱脈一處、枕骨脈二處、囪門脈一處、小尖脈二處、喉脈一處、舌脈二處、面頰動脈二處、眼脈二處、鼻尖脈一處、耳脈二處、顳脈二處、齒脈二處。

上肢放血部位有三十四處:肩脈二處、臟腑總脈二處、岡扎脈二處、六首脈二處、肝脈二處、希拉沙林脈二處、巴達干沙林脈二處、肺心合脈二處、肝膽合脈二處、腕脈二處、細小脈二處、無名指背脈二處、六合脈二處、指縫間脈八處等。

下肢放血部位有十八處:足大脈二處、國脈二處、脾脈二處、腎脈二處、踩脈二處、脛脈二處、鐙脈二處、腓肌脈二處、小腸脈二處等。

軀干放血部位有四處:胃角脈二處、男陰邊脈二處等。

此外,另加耳前后四樹脈,肺肝合脈二處、黃水沙林脈二處、膽細脈四處及短尾脈一處,合前總共九十脈。

4.部分主要放血脈及其作用:

耳脈

位于耳上一橫指處,放血時結扎法与以上同。

功效:主治血、希拉引起的耳根部腫脹,中耳炎耳內流膿血及一切耳疾、偏頭痛及枕部、前額部疼痛等。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動脈和骨膜。在本穴位周圍,除皮膚及皮下組織外,還分布著三叉神經第三分枝。枕部神經及額淺動脈等。

耳前、后脈

此脈亦稱四樹脈,在耳前距耳孔一寸者為內樹,耳后一寸者為外樹,內外樹的四條脈直行而上。放血 是在頸項結扎,方法与以上同。

功效:主治耳內流膿血、偏頭痛、后腦及前額疼痛等症。据臨床觀察,由惡血熱邪引起的諸耳病,均可在此脈放血,并對急慢性中耳炎亦有良效。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動脈和骨膜。

舌脈

位于舌下兩條脈之各中部,放血時,用消毒紗布裹竹夾板夾住舌体上卷,使血脈暴露,宜用側刺法施治。

功效:主治口干舌燥,口齒塞澀、劇渴、舌体向根部回縮、心熱症等。注意進刀過深和傷口過大而流血不止,必須輕刺,微量放血,止血時用熱水或熱茶漱口,而禁用涼水。

齒脈

位于從下頜骨后角主脊前上方一寸處,放血時用細繩在頸項纏繞后從背部拉緊結扎,但以不妨礙呼吸為度。用縱切法施治。

功效:主治由于惡血熱及希拉熱引起的牙痛、牙齦腫痛、腮痛等。

喉脈

位于從嗓窩正中直上一寸處,系在喉結、气管前 行走之脈,放血時用細繩在頸項纏繞后從背部拉緊結扎,用复切法施治。

功效:主治喘咳、由心熱引起的癲狂、呼吸不暢、音啞等。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气管。

頸脈(小尖脈)

即頸外靜脈,位于鎖骨上窩正中直上四橫指處。放血時,用細繩從放血的脈至另一側腋窩下結扎。

功效:主治腦虫病、血邪擴散于胸部而損傷肺腑、瘡瘍、癰疽、血熱侵及牙齒等。此脈為頸部粗大脈,進刀時注意避免傷及頸動脈。如《四部醫典‧秘訣本》云:"喉部左右兩側的上方有心脈、酣睡脈与如端脈兩條脈道,只要在此脈一擊,會應聲倒地,如果斷裂,便會立刻死亡。由此向后再量半指,有心脈与黑尖脈二脈,如果沒有斷裂,尚有醫治的机會。由此再向后量半指,有与肺和心相伴的大小血脈,如果斷裂則立即死亡。"因而,在此脈放血時應特別注意不出差錯。

唇脈

位于下唇內側之兩條脈,放血時用消毒紗布裹竹夾夾住下唇外翻,用象牙穿針或銀針穿刺該脈。

功效:主治巴達干病降于口唇、口唇腫脹灼痛、脾血症、口唇病等。

臂脈

位于肩關節下方四橫指處,肱骨之前上端,即羊尾肌縫略下之處,系循行于該處之肺脈。放血時,用細繩纏繞肩關節在腋窩下結扎。按縱切法操作。

功效:主治胸痛、肺熱、頭痛及牙痛等病。進刀時注意避免過度。

六頭脈

位于自臂脈向下循行的脈管正中處。放血時,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按縱切法操作。

功效:主治肺熱、胸悶、气短、血刺痛等症。注意避免損傷動脈及筋腰等要害部位。

岡扎脈

亦稱露頂脈,位于沿前臂和上臂的撓側上行之脈,穴位在距肘窩四橫指處。放血時,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

功效:主治音啞、肺癆咳嗽、肺熱、胸悶、气短、血刺痛等症。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筋腱。

臟腑總脈

亦稱諾嘎脈。位于自肘窩內側略斜向上外行之脈。放血時,令患者側臥或坐于靠背椅上,在距肘窩向上 三橫指處,即在上臂中部用細繩結扎,按縱切法操作,或可用三棱穿針穿刺。

功效:主治肺、心、膈、胸前后疼痛及一切臟腑之病,特別是胃、肝、大腸、小腸病和心血管、胸悶、气短、疫熱侵于心、食欲不振等病症。

本脈在肘窩与叫利嘎之動脈并行,所以,進刀時小心損傷該動脈。

在《藍琉璃》之放血療法章里有:"中身之大部疾病,宜在臟腑總脈和如通脈放血;特別是心熱症,宜在臟腑總脈及舌脈、喉脈放血。"的記載。根据臨床觀察,對粘性轉筋病(即霍亂)之上吐下瀉,胃腸熱性癌症、傷食以及心臟血刺痛等症,臟腑總脈放血,奏效迅速。

另外,對某些高血壓病、心絞病、和食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身体過于衰弱者,不能在此脈放血。在此放血點周圍有肱動脈、腕內側皮膚神經纖維、肱二頭肌肌腱等,放血時須加小心操作。

肝脈

亦稱如通脈,位于肘彎部之內側彎向手背拇指方向斜行,而后折向小指方向,放血部位則取肘窩橫紋下四橫指之處,系血症主要放血之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靠背椅上,在距肘關節稍上處結扎,令肘關節 彎曲90度,手向上緊握拳,或在脖頸上橫放一米長的木棒,令兩手緊握其兩端后操作。按縱切法進行,或可用三棱穿刺針穿刺。

功效:主治肝、脾、膈區刺痛、肝巴達干包如病、熱性痞、不時譫妄、血或中毒引起的肝腫大、肝血溢于胃、腸刺痛、肝病所致的眼瞼赤爛、胸脅疼痛等血或希拉性胸腹部諸症。在《四部醫典‧秘訣本》肝病治法章云:"肝臟腫大症服用牛黃余甘子湯、金丹甘露方催瀉,肝脈針刺放血施治。",又云:"肝臟失水,服用三角馬兜鈴湯,在肝脈、頸脈、肝膽匯合脈穴針刺放血;肝血溢于肺時,湯藥瀉之,在肺脈、肝脈針刺放血,用涼性藥物施治;肝血溢于胃時,在肝脈与肝膽匯合脈針刺放血。

根据臨床觀察,對肝臟話熱症,在肝脈放血,均有良效。

值得一提的是,對乙型肝炎、傳染性肝炎及黃疽性肝炎,及時給以補養調理并在肝脈放血,則可得較好療效。如配合服用三味或四味姜黃丸(亦稱云瓦四味丸,由姜黃,巴豆(制)各15g、雄黃(制)5g、斑螫(制)10g配合組成,共研細末后加蝗虫頭(研細)10g,用面粉水調為丸。功能為解毒,殺粘,)脈瀉、攻瀉則效果更佳。放血時注意避免損傷筋腱。

膽脈沙林

位于肘窩橫紋尺側下,距肝脈略外處。放血時, 在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目黃、体沉重、不思飲食等。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筋健及脈管。

巴達干脈

位于從肘窩尺側出發之脈分為二支,于手腕下的正中向尺側循行,向內的尖端為黃水脈,向外的一支即是此脈。放血時在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附近的筋腱和骨膜。

功效:主治口中泛甜,体倦,納呆,胃腹部疼痛,唾液呈黃色,手麻木等症。

黃水脈:此脈与巴達干脈對峙,距其六橫指處。放血時在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主治体倦嗜眠,巴達干血降于胃,黃水引起的皮膚瘙痒,熱邪所致的腫脹等症。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附近筋暖和脈管。

心肺合脈

位于諾嘎与六頭脈二脈匯合處向下六橫指處。《藍琉璃》記載,此脈為: "六頭脈与諾嘎脈之匯合脈。"放血時在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注意誤傷附近之血脈及筋腱。

功效:主治心、肺血症。

肝膽合脈

亦和巴達干、希拉合脈。位于心肺合脈放血點向下三橫指處。放血時令患者端坐,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由血与希拉引起的諸病症。《四部醫典‧秘訣本》肝病治法章云:"肝下白色橫膈膜病,在肝膽聚合脈針刺放血。

六合脈

位于在肝脈的腕外側,向手背食指方向循行的脈,即在手腕中部向上四橫指處。放血時在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胃及肝之血症,肝及胸部脹痛,特別是對胸刺痛及陳舊性惡血性諸症有良效。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附近之脈管和筋腱等。

肺肝合脈

位于肝脈下三橫指之處,系肺肝聚合之脈。放血時在放血點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胸及胃、肝、膈區酸痛,腋下刺痛等症。進刀時注意避免損傷附近之脈管及筋腱等。

腕脈:位于距拇指与食指間陷窩處中心向上一寸處,此系沿橈骨崎向拇指循行之脈。放血時,在前臂 中端結扎,用平刃刀縱划法操作。主治胸刺痛,咯膿血痰,音啞,气短,子肺熱等症。

無名指背后脈

位于無名指根部關節向上一寸處。此脈系与胃、脾、腎等臟腑相通的主脈。在《藍琉璃》中記載:"因為此脈為胃脾之聚合之脈,所以胃脾病宜在左手無名指背側脈針刺放血。"放血時在腕關節稍上處結扎,用中等平刃刀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胃、脾、腎病,因熱而腹脹,胃熱,腸刺痛,瀉帶血便,肩部刺痛,手臂不能抬舉,無名指、小指麻木等症。《四部醫典,秘訣本》脾病治法章云:"熱性脾病,藥用丁香、草果、小豆蔻、藏紅花、藏藏陳、波梭瓜、木藤蓼、白糖制成散劑令服。又一方,草果、藏紅花、訶子、白糖制劑令服。在左手無名指背側脈放血。

膽細脈

位于肝脈內側向下八橫指處。放血時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目黃,身重身倦,食欲減退等症。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肺大腸脈

位于右手食指与中指間的招紋向上一寸處,此脈 為肺大腸之聚合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肺与大腸之熱性疾病。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腰。

肝膽脈

位于右手中指与無名指間的榴紋向上量一寸處,此脈系与肝膽聚合之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眼疾及肝膽血、希拉熱症等。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右腎膀胱脈

位于右手無名指与小指間的榴紋向上量一寸處,此脈系右腎及膀胱之聚合之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有腎及膀胱之熱性諸症。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心小腸脈

位于左手食指与中指間之榴紋向上一寸處,此脈系心与小腸之聚合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心与小腸諸病。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 及筋腱。

脾胃脈

位于左手中指与無名指間之褶紋向上一寸處,此脈系脾胃聚合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脾胃由血、希拉所致的疾病。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左腎精府脈

位于左手無名指与小指間之褶紋向上三橫指處,此脈系左腎与精府之聚合脈。放血時,令患者端坐,在腕關節稍向上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左腎与精府之諸熱症。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腿大脈

位于由膝關節內側向上四橫指處,此脈為循走于大腿內側之大脈要害。放血時,令患者站立,在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或可用三棱穿針穿刺放血。

功效:主治大腸震傷,睾丸腫大,下身沉重、子宮病等。根据某些蒙醫之經驗,對婦女經血過多,在此脈放血有良效。注意進刀過度而損傷血管及筋腱。

國脈

位于從 窩中心向下四橫指腓腸肌正中。有的人在 窩中心放血。放血時,距膝關節向上四橫指處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沿后背強直酸痛,脖頸后仰,腰髖酸痛,月經淋漓等症。從臨床實踐看,對由于血、希拉亢盛而突然嘔吐或下瀉以及傷食等症,在此脈放血則奏效很快。放血時,因動脈要害在此處,進刀時要格外注意;同時也應注意避免損傷胞窩動脈、頸部神經纖維以及筋腱等。

脾脈

位于膝關節內側下四橫指處。放血時,在膝關節稍下處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脾損傷,瘡瘍、膽病、黃水病、浮腫等病。在《四部醫典‧秘訣本》脾病治法章云:"熱性脾病,令服有關藥劑的同時,在脾脈針刺放血施治。"又云:"脾臟血脹,令服有關藥物的同時,在肘前骨凹陷穴与脾脈針刺放血施治。"進刀時注意誤傷血管及筋腱。

腎脈

亦稱脛尾穴,位于從足踵向上量一橫指處。放血 時,視病情令患者站立在木板上,用縱划法操作或針刺。如若血脈沒有顯露時,可用拔罐穿刺法施治。

功效:主治腎病擴散,傷及腰部,兩腿拖曳,行動不便,小腿肌肉撕裂般脹痛,髖關節疼痛,腎結核,子宮出血等病。進刀時注意誤傷肌。《藍琉璃》云:"骨熱症,在胚尾穴針刺放血施治。"《四部醫典‧秘訣本》腎病治法章云:"腎熱、藥用白刀豆、藏紅花、小 皮、蝎子、白糖制劑內服;在腸尾与踝脈針刺放血。"根据有些蒙醫的臨床經驗,由于外力作用于宮受震傷而流血時,在腎脈放血則奏效甚速。

腓腸肌脈

位于腓腸肌內側腎脈之直上一寸處。放血時,令患者端坐靠背椅上,兩腳用力踩木板,用細繩在排腸肌上端纏繞從背部拉緊結扎,用三棱穿針穿刺或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子宮損傷。進刀時注意誤傷血脈及筋腱。

脛脈

位于腳背關節窩中心直向上量五橫指處脛骨崎側的筋間,此脈系脾脈向下循行之延續。放血時,令患者端坐靠背椅上,兩腳用力踩木板,距放血點向上三橫指處用細繩纏繞從背后拉緊結扎,用平刃刀彈切或 用三棱穿針穿刺放血。

功效:主治足心及足背腫脹、灼熱或脹痛等降于足部的黃水病。進刀時注意傷及位于此脈之下的叫"金梁--色熱吉挂"的動脈。《四部醫典‧秘訣本》癰疽瘡癤治法章云:"脈癰疽,藥用三果(籽)湯內服,多次針刺放血施治。"根据某些著名蒙因臨床經驗,對脛部癰疽,用熱針(用兩根或三根針,由邊緣向中心穿刺,針尖相碰)穿刺保持40-50日,使膿汁黃水流盡留痕痊愈后(瘢痕部呈紫色)脛部仍脹痛時,在脛脈針刺放血可根治。

踝脈

位于由內踝中心向前上方量一寸處。放血時,令患者端坐靠背椅,兩腳有力踩木板,用細繩在腓腸肌中端纏繞從背后拉緊結扎,多用斧狀刀具縱划法操作,亦可用彈簧穿針穿刺。

功效:主治下身外傷引起崩漏、胃、小腸、大腸絞痛、大小便閉塞等病。在《蒙醫藥選編》中有:"腎熱症,令服十味訶子腎熱散,在脛尾脈及踝脈放血。"的記載。對胎盤滯留、粘性上吐下瀉等病,在此脈放血亦有良效。進刀時注意損傷筋腿及骨膜等。

外躁脈之放血點,由外踝中心向上量四橫指處,主治局部灼熱脹痛或酸痛。

鐙脈

亦稱足拇趾脈。位于由足背關節窩中心向上量一寸處,或在拇趾根部凸出骨之上側。放血時,在腓腸肌中端用細繩纏繞從背后拉緊結扎,用斧狀刀具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足心足背灼熱腫脹、脹痛、足趾問糜爛痞痒等黃水病。進刀時特別注意誤傷動脈和筋腱、骨膜等。

小腸脈

位于由足中趾尖至跟骨后端間的正中點,即由足底線向上一橫指足背內側。放血時,在踝關節以上結扎,用縱划法操作。

功效:主治小腸出血,頭部疾病降于心臟,長期不愈的心臟病等。

胃角脈

位于上腹部。(相當于脊椎第十關節處從痞穴正中向左右各量四橫指處。放血時,用細繩在第十二對肋骨線纏繞從背后拉緊結扎,手法自選。

功效:主治胃熱諸症。

陰部脈

男性放血點位于陰莖中部兩側之血脈;女性放血 點位于大陰唇內側,小陰唇中部。放血時,用細繩在髂前上棘線纏繞拉緊結扎,女性陰脈則用消毒紗布裹住竹片夾或木片夾夾住大陰唇外翻后用側刺法操作,或可用复切法放血。

功效:主治腎熱病。根据富有經驗的老蒙醫談,由血、希拉引起的男陰或女陰腫脹,在此穴放血均有良效。進刀不宜過度,不要直刺和深刺,手要輕,必須用側刺法和复切法操作。

尾骨尖脈

位于尾骨尖部之黑脈即是。放血時,令患者俯臥用雙膝支住臀部抬高,用細繩在髂前上棘線纏繞從前面拉緊結扎。先用銀針穿刺,次用火罐拔之,或可用三棱穿針穿刺。

功效:主治下身一切疾病。根据老蒙醫臨床經驗,對外傷造成的下肢癱瘓,在此脈穿刺拔罐,可奏良效。

觀察血色

觀察血色:放出血液,首先要審辯正血与病血。放出的血液出現紫黑色之花紋者,是正血与病血尚未分离之象,須立即止血飲湯藥分离后再行放血。如血質稀薄,色黃,气味濃,有白色泡沫,上結粘液、膿 汁樣物者為病血。

凡血色黑而粗糙,現紅黃色泡沫者為赫依血;血色黃而稀,有濃味者為希拉血;血色淡紅,稠而柔滑者為巴達干血;若色如朱砂樣鮮紅者為正血。

放血量

放血量:在病血放盡而正血出現時,即刻停止放血。但為制止五臟的疼痛,血症的刺痛,以及使逆溢之血納入脈道等三种情況下,雖是正血,亦可使其流出一些。若体質虛弱,及合并赫依之患者,雖為病血,也應截斷流血。如擴散熱、騷熱、關節腫脹等,多由病血或熱性黃水病引起,故應大量放血,以殺病勢。

如不屬于上列症狀,應多次少量放血;如血的泡沫上覆有紅色血皮者,應立即停止放血。体質虛弱,放出之血如水似膿者,應适當控制其出血量,若視此為膿水而大量放出,則更使正精虧損而誘發難以治愈的水腫病。

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包括血不出、無病血、出血不止、傷 口腫脹、昏厥、誘發赫依性病等六种情況。

(1)血不出:原因是身受寒冷、器械不利、飲食過飽、恐懼緊張、切口過小、皮膚与血管傷口錯位、結扎后立即放血、或放血后立即解開結扎等,都是血不外流的原因。

(2)無病血:主要由于熱邪熾盛而伏于脈道,以致阻障血路所致。可另換血管放血,或服藥將血引至皮膚。藥用木通、野菊花、苦參、當藥、查干榜嘎、拳參、巴沙嘎等分,共研細末,煎湯涼服。并在腹部溫罨及發汗等。

(3)出血不止:流血不止時,可在放血部位用涼水噴之,或壓迫包扎傷口。

(4)傷口腫脹:主要由于傷口過小,或刺傷骨膜、筋腱等所致。先予輕輕按摩后熱敷,或用血竭、松脂、膽石、滑石、紅花、苦參等分,共研細末,酒調敷貼。

(5)昏厥:如放血發生昏原者,多由過度恐懼緊張,赫依作祟,出血過多等所致。應立即止血,宜用沉香或檀香三味方燃煙熏治,飲糖水,赫依穴熱敷。用上法無效者,急用牛等動物熱鮮血灌服。

(6)放血誘發赫依性病:多見于赫依型体質者,身体衰弱者和陳熱病患者。治宜在赫依穴處涂擦黃油,進行按摩,令口含紅糖,另服紅糖酒、骨湯,以壓抑赫依勢頭。

放血完畢后,把扎結繩緩緩解開,傷口涂紫藥水, 敷以消毒紗布,予以包扎。做好傷口保護。為了免致惡血發生,術后避免激烈活動,并禁酒、濃茶二十一天。

放血的弊病

放血的弊病:放血施治,必須認真細致,如放血不當,其弊有四:

(1)不及:因出血量太少,以致病血不出,余邪遺留,導致肝臟痞塊、包如病、麻風、癤癰、索日亞等疾病,或病邪侵及胸部和四肢關節引起黃水病或膿瘍。

(2)太過:放血量過大則耗傷正精,誘發赫依,胃火衰敗,容易轉化成寒性痞、浮腫、水臌等疾病。

(3)逆行:指對非放血療法的适應症而用放血療法施治者,或飲食起居方面逆亂不當者。

(4)過失:為手術操作不當而造成的事故,如施術粗暴,刺破肌肉,損傷筋腱,或切斷動脈,以及中傷要害,危及患者生命,需加注意。

放血的优點:此法如應用得當,療效顯著,如能驅逐脈病,下瀉病血,止痛、消腫、去腐生新,根治膿液及黃水,使瘡色化濁轉鮮,即使少許的病气亦能肅清。并有過胖者減肥,消瘦者肥胖,驅病邪外達的各种优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2
專家名醫

男,蒙古族。1938年生于內蒙古伊盟鄂托克旗。現任內蒙古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擔任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系蒙醫學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史學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華醫史雜志》編委、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叢書編委會副主編、高等醫藥院校蒙醫藥統編教材編審委員會副總編,內蒙古科協2屆委員,中華醫史學會內蒙古分會主任委員,內蒙古蒙醫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巴‧吉格木德30多年來長期從事蒙醫學基礎理論蒙醫學史、古印度醫學和蒙醫學文獻研究工作,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是系統研究蒙醫學史的第一人,發表了“蒙醫學史初探──古、近代蒙醫學史三個發展階段”、“伊希巴拉珠爾及其著作考略”等一系列在國內外有影響的論文30多篇,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出版數部學術專著,多次獲獎。出版的專著《蒙醫簡史》,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兩千多年的蒙醫學發展史;主編《高等教材──蒙醫學史》。專著《蒙醫簡史》一書在日本翻譯出版,獲日本國翻譯文化獎,為《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醫學卷》副主編,主編出版了《蒙醫學基礎理論》、《高等教材──蒙醫學基礎理論》;主持編審出版了《高等教材──蒙醫診斷學》等6部統編教材。參加編寫《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內蒙古醫學史略》《中國醫學通史》等多部著作。發表了“五元學說”、“人体三要素”等數篇論文并研究古印度醫學(Ayurveda)和蒙醫學文獻,到國內外收集了大量的古印度醫學和蒙醫學古籍,進行考究,發表了“蒙醫學古典著作考略”,“古印度醫學經典巨著《醫經八支》的研究”等多篇論文。目前,主持研究古印度醫學經典《醫經八支》、中蒙合作課題《醫學史琉璃鑒》的研究,中俄合作課題《蒙醫脈象診斷客觀化、自動化研究》等課題。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2
巴‧吉格木德

男,蒙古族。1938年生于內蒙古伊盟鄂托克旗。現任內蒙古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擔任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系蒙醫學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史學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華醫史雜志》編委、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叢書編委會副主編、高等醫藥院校蒙醫藥統編教材編審委員會副總編,內蒙古科協2屆委員,中華醫史學會內蒙古分會主任委員,內蒙古蒙醫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巴‧吉格木德30多年來長期從事蒙醫學基礎理論蒙醫學史、古印度醫學和蒙醫學文獻研究工作,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是系統研究蒙醫學史的第一人,發表了“蒙醫學史初探──古、近代蒙醫學史三個發展階段”、“伊希巴拉珠爾及其著作考略”等一系列在國內外有影響的論文30多篇,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出版數部學術專著,多次獲獎。出版的專著《蒙醫簡史》,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兩千多年的蒙醫學發展史;主編《高等教材──蒙醫學史》。專著《蒙醫簡史》一書在日本翻譯出版,獲日本國翻譯文化獎,為《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醫學卷》副主編,主編出版了《蒙醫學基礎理論》、《高等教材──蒙醫學基礎理論》;主持編審出版了《高等教材──蒙醫診斷學》等6部統編教材。參加編寫《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內蒙古醫學史略》《中國醫學通史》等多部著作。發表了“五元學說”、“人体三要素”等數篇論文并研究古印度醫學(Ayurveda)和蒙醫學文獻,到國內外收集了大量的古印度醫學和蒙醫學古籍,進行考究,發表了“蒙醫學古典著作考略”,“古印度醫學經典巨著《醫經八支》的研究”等多篇論文。目前,主持研究古印度醫學經典《醫經八支》、中蒙合作課題《醫學史琉璃鑒》的研究,中俄合作課題《蒙醫脈象診斷客觀化、自動化研究》等課題。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3
阿拉坦倉

男,蒙古族。1917年生于內蒙古庫倫旗。蒙醫婦、儿科專家、主任醫師,曾任內蒙古自治區第5屆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第2屆常務理事。為首批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定的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

阿拉坦倉從事蒙醫臨床50多年,積累了丰富的醫療經驗,以擅長婦科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而著稱。尤其在皮膚病,小儿抽風症的治療方面有其獨到之處。1978年出版了臨床經驗集《蒙醫臨床經驗》一書,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3等獎;1980年編著出版了《包如病》一書。他撰寫的“其哈病治驗”等28篇蒙醫學術論文,在自治區蒙醫學術交流會上交流、發表于區內外雜志上。由于阿拉坦倉高超的醫術和認真負責的醫療作風,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譽,慕名前來求治的患者遍及內蒙古各地。他不但精于蒙醫醫療,而且熱心于蒙醫教學工作。承擔了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系,內蒙古蒙醫學院的部分蒙醫臨床課程和臨床實習指導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耐心細致,認真負責地講授,受到歷屆蒙醫學員們的一致好評。阿拉坦倉在蒙醫臨床醫療工作中成績卓著,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3
陳玉良

男,蒙古族。1943年生于內蒙古興安盟蒙醫世家。蒙醫血液病專家。現任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院主任醫師。內蒙古蒙醫職業學校副校長,內蒙古自治區第7屆政協委員。

陳玉良自幼跟父親學習蒙醫。1966年畢業于內蒙古醫學院,從事蒙醫臨床近40年,鑽研業務、潛心研究、保持蒙醫特色,近些年結合西醫先進技術,重點研究用蒙藥治療各類疑難疾病,并依据蒙醫獨特的科學論斷,研究、篩選、改進、完善蒙藥傳統方劑,運用于實踐,在治療各類血液病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

自80年代中期以來,在《內蒙古中醫藥》、《當代名老中醫臨床薈萃》等區內外刊物上發表“蒙藥治療虧血病的探討”、“蒙藥治療原發性(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80例臨床研究”、“蒙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32例臨床研究”、“蒙藥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7例臨床觀察”等27篇論文。“蒙醫虧血病的分型和辨証施治”一文,編入《臨床血液病學》第42章。經多年臨床研究實踐,研制了蒙藥“通拉嘎601”,于1986年至1989年主持內蒙古科委課題:《蒙藥通拉嘎601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AA)和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的研究》,1989年鑒定為達國內領先水平,治愈率分別達81.3%和88.8%。1991年此項科研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据近些年臨床研治,蒙藥“通拉嘎601”,不僅适用于“AA”、“ITP”,對各類過敏性紫癜亦有較高的治愈率,可達96%以上,并對惡性貧血也有一定的治愈率。撰寫的蒙藥治療各類血液病的論文和科研論文先后在國際第一次中日血液病學術研討會、六省一市第7屆血液病學術會議、中華醫學會第5屆全國再生障礙性貧血學術會議、第1屆和第2屆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交流,受到醫學界的關注和好評。在用蒙藥治療各類血液病方面提出了見解,填補了傳統蒙醫在血液病方面的空白。1993年入選《中國少數民族專家學者詞典》。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3
蘇榮扎布

男,蒙古族。1929年生于內蒙古鑲黃旗。蒙醫內科學教授。主任醫師。曾任內蒙古蒙醫學院院長,內蒙古自治區第5、6、7屆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在第5屆內蒙古自治區人代會上被選為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副主編,《中國中醫藥年鑒》編委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副理事長。是首批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定的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

蘇榮扎布從事蒙醫臨床醫療高等教育工作47年,在多年的實踐中積累了丰富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經驗,研制出了贊丹11味;術沙7味;扎索11味;滿納嘎烏日勒、冠心2號等臨床有效方劑,治療心血管疾病有獨特的療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和崇敬。先后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了“現代蒙醫理論体系的基本特點”等12篇具有重要學術价值的論文,受到同行們的极高贊譽。主編的《蒙醫實用內科學》共計45万字,1977年出版發行,1981年獲自治區科技成果2等獎,1988年獲全區普通高校优秀蒙文自編教材1等獎;編寫了我國第一部16万字的《蒙西醫結合心臟病學》,1980年出版發行,為蒙西醫結合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參考書;1979年組織編寫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在此卷中他撰寫了《蒙醫內科學》《蒙醫治療原則》等章節。1984年組織并擔任總編,編寫了第一套包括25門學科的蒙醫藥高等院校統編教材(64万字)已出版發行,為蒙醫藥高等教育事業填補了一項空白,是蒙醫歷史上的一大創舉,結束了蒙醫高等教育教材內容不統一,自編油印的歷史,對診斷標准的統一化,臨床教育的規范化,人才培養的正規化起到了划時代的重大作用,為蒙醫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主持完成了內蒙古科委的科研項目“蒙醫西拉烏順哈倫病”臨床研究課題三項。為蒙醫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全部精力,曾榮獲呼和浩特市“勞動模范”,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自治區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4
阿古拉

男,蒙古族,1940年出生于內蒙哲盟科左后旗。蒙醫薩病專家,蒙醫主任醫師。現任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院(所)副院(所)長,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自治區第7屆人大代表,內蒙古《蒙醫藥》雜志主編,曾任內蒙古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

阿古拉在近40年的蒙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中積累了丰富的經驗,在一些疑難病症的診治方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并進行了多項研究和探討,尤其對治療腦血管意外所致癱瘓。半身不遂等后遺症療效更顯著。1981年主持了《蒙醫治療薩症》(腦血管意外癱瘓)科研課題的研究,歷時5年的臨床研究,以蒙醫理論將“薩病”分為5种不同類型進行診斷和治療。根据舒通气血經絡的原理辨証施治,篩選出特效方劑“薩烏日勒”(治癱丸)等藥物療效顯著。該項研究成果榮獲1986年國家部級中醫藥科技成果乙級獎,并于1987年在上海召開的中醫國際學術交流會上進行了大會交流。多年來治愈薩病患者近千人,這些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及蒙古國、日本等地,1993年主持研究《蒙藥薩烏日勒治療老年缺血性中風》課題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科研項目。對消化性潰瘍病、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等也有較深的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臨床醫療中,潛心蒙醫學術研究,撰寫的35篇專業學術論文分別刊登在《蒙醫藥》《內蒙古科學技術成果選編》等雜志書刊上。主編的《蒙醫儿科學》講義,為內蒙古醫學院蒙醫專業選定教材。編著的《蒙西醫結合防治常見病》已出版發行,受到同行們的好評。還參加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老年病條目和高等院校蒙醫教材中診斷治療“薩病”的綜述部分編寫工作。多次受到單位及自治區先進個人的獎勵。1980年被評為自治區科普積极分子,1994年榮獲國家衛生部人事司等單位授予的邊遠地區优秀醫學科技工作者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4
白寶玉


男,蒙古族。1927年生于遼宁省阜新市。蒙醫主任醫師。曾出席自治區文教衛生群英會。曾任內蒙古自治區第5屆政協委員,自治區蒙醫學會2屆常務理事,自治區中蒙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揚和獎勵。

白寶玉自幼入寺院,學習蒙文和藏文。在40多年的蒙醫臨床實踐中,積累了丰富的醫療經驗,特別擅長于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療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他對食道癌患者進行了長期的觀察治療,取得了可喜的近期效果。曾多次受聘到內蒙古醫學院、呼倫貝爾盟衛生學校和白城地區衛生學校任教,教授蒙醫臨床課程,并編寫蒙醫各种講義。

他在臨床醫療的同時積极整理自己數十年來積累的經驗,先后在自治區蒙醫學術交流會上發表了“蒙醫基礎理論闡述”、“論蒙醫病症診斷”、“蒙醫防治高血壓病探討”等多篇學術論文,還編寫了《蒙醫生理學》《蒙醫病理學》兩部專著。承擔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中儿科部分的編寫,為蒙醫學術和臨床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4
包金山

男,蒙古族。1939年生于內蒙古哲盟科爾沁左翼后旗。是一個具有200余年歷史的包氏蒙古族整骨世家的第4代傳人。蒙醫整骨專家。現在內蒙古哲里木盟蒙醫整骨醫院党支部書記、副院長、工會主席、蒙醫骨傷科主任醫師。先后擔任內蒙古蒙醫學院骨外傷名譽主任,光明中醫函授大學中醫骨傷科學院顧問,《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編委委員,高等醫學院校蒙醫教材編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多次榮獲旗盟級勞動模范和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1992年榮獲哲盟首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蒙醫整骨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選為內蒙古自治區第8屆人大代表,自治區党委和政府授予了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1994年榮獲全區优秀党員稱號,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并獲國務院金獎;1995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优秀人才稱號。

包金山自幼跟隨父親學習祖傳包氏蒙醫整骨,后又進內蒙古醫學院學習蒙醫,1963年畢業。30多年來,勤奮鑽研,理論聯系實際,用蒙、漢、日、英文把几千年來無文字記載的獨特的祖傳蒙醫整骨術編寫成了內容丰富、技術資料詳實的一百多万字的論著,促進了蒙醫學整骨術的發展,先后出版著作7部,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54篇,在國內、國際學術會上宣讀論文16篇,在世界范圍內擴大了蒙醫整骨術的宣傳和知名度,為祖國和蒙古族贏得了榮譽。主持負責的《祖傳整骨》《治療小儿肱骨踝上骨折100例》《用現代科學對祖傳蒙醫整骨術的研究》等科研項目分別獲自治區科技成果進步3等獎,盟科技成果進步2等獎和“烏蘭夫基金會”銅獎;《祖傳整骨》于1993年獲首屆“生命力杯”世界傳統醫學优秀成果獎;《祖傳秘方旭日圖烏日勒》于1995年獲得哲盟科技新成果獎,有7篇論文被評為优秀論文;有3篇論文評為自治區自然科學优秀論文2等獎;首屆中華儿女傳統醫學國際青年學術优秀獎;首屆“醫圣杯”國際优秀獎。

他先后治愈了慕名而來的國內外十多個民族的數以万計的骨傷病人,為祖國醫學園地培養与傳授了300余名蒙醫整骨技術人才。并提出了具有祖傳整骨的科學新觀點,即“三診六則八結合四關系”,在蒙醫骨傷學科上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5
海中乃

男,蒙古族。1938年生于內蒙古科左中旗。現任內蒙古蒙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蒙醫主任醫師。曾任錫盟蒙醫研究所內科主任,錫盟蒙醫學會副秘書長、副理事長;錫盟中醫學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蒙醫學院蒙醫系副主任,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理事等職務。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海中乃30多年來從事蒙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潛心研究蒙醫學,并与現代醫學新知識、新技術有机地結合,主編了《蒙醫臨床治療常規》和《蒙醫辨証施治綱要》后者于1995年獲國際傳統醫學超人杯2等獎,主持研究的科研項目《蒙藥沙棘五味散治療慢性气管炎》于1977年獲內蒙古科技大會优秀成果獎,1986年獲錫盟科技進步3等獎。《蒙醫藥治療銀屑病的研究》于1979年獲錫盟科技成果2等獎,《蒙藥治療牛皮癬》于1986年獲錫盟科技成果3等獎,主持研究的《酸馬奶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于1987年獲自治區科技進步3等獎;主持研制的“蒙醫針刺電動模型”獲自治區科技成果2等獎。參加編寫的《名老蒙醫經驗匯編》獲北方10省區优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并在學術刊物發表了“蒙醫澈格治療冠心病225例療效觀察”、“蒙醫對大黃的應用和認識”、“《四部醫典》系統論思想初探”等數篇論文。多年從事蒙醫臨床工作,擅長于內科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肝膽病以及皮膚病等疑難病症的治療。為蒙醫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极作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5
金 玉

男,蒙古族。1939年出生于內蒙古赤峰敖漢旗。蒙醫婦科學專家。現任內蒙古蒙醫學院副院長、蒙醫婦科學教授;兼區內蒙古高等學校蒙文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高等醫藥院校蒙醫藥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當代中西醫名醫大辭典》編委;內蒙古民族教育學會哲盟分會常務理事,哲盟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副理事長。

金玉在几十年的臨床、教學實踐中編寫了12万字的《蒙醫婦科》教材,先后編著了《蒙醫婦科》《邱大夫治療瘋病經驗總結》并參加《高等醫藥院校蒙醫藥教材》《名老蒙醫經驗選編》(副主任委員)等專著的編寫,都已出版發行。在他指導下,蒙醫學院先后籌建了蒙醫診斷、五种療法及基礎理論實驗室。在學術研究工作中精益求精,一貫堅持“蒙醫藥遺產的挖掘、整理、提高”,發表“論蒙醫婦科病的治療要求”、“蒙醫學辨証与治療概況”、“論蒙醫傳統療術科研的敘述”等多篇論文,還承擔了自治區科研課題《蒙醫治療功血》《蒙醫震腦術及臨床研究》等。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投入蒙醫藥學的發展和建設,成為蒙醫婦科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2 上午 07:55
羅布桑

男,蒙古族。1932年出生于內蒙古赤峰阿魯科爾沁旗。曾任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系主任。蒙藥學專家,現任內蒙古醫學院教授,內蒙古自治區蒙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藥學會內蒙古分會常務理事,內蒙古科協第3屆委員,第7、8全國政協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為首批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定的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

羅布桑37年來堅守教學第一線,在我國蒙藥本草學研究与品种考証,炮制法的改進,蒙醫教學質量的提高,教材建設,以及在文獻的整理等方面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多次到內蒙古各地和西藏、青海、吉林、山西、甘肅等地實地考察蒙藥資源。采集七千多份藥用植物標本。積累了丰富的蒙藥辨認、采集、鑒別、炮制加工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掌握了蒙藥藥用植物分類的科學知識。編寫的《蒙醫傷科簡編》于1979年出版,并獲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4等獎。擔任自治區高等醫藥院校蒙醫教材編委會副總編,對25門教材進行了編審定稿,并任《蒙藥學》、《蒙藥炮制學》的主編。《蒙藥炮制學》被評為國家教委普通高等學校优秀蒙文教材1等獎和省級优秀教材獎。《蒙藥學》被評為省級高校自編优秀蒙文教材1等獎和自治區优秀蒙文圖書2等獎,并在第2屆世界傳統醫藥大會上榮獲國際金杯特等獎。從1973年以來,出版著作13部,撰著《蒙藥志》上冊獲國際优秀成果獎,《內蒙古植物藥志》《名詞術語分類詞典》(中蒙醫藥名稱),《四部醫典注釋──塔吉德》《蒙藥材標准》《內蒙古中草藥》獲自治區科研成果4等獎。內蒙古植物志1~8卷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2等獎和自治區科技進步1等獎。參加編寫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中的《蒙藥學》條目以及《蒙藥鑒定學》《蒙醫醫療手冊》蒙藥部分的編寫工作,著作均已出版。并有30篇論文在省級以上雜志上發表,其中3篇論文獲自治區自然科學优秀論文1、2等獎和优秀獎。承擔著自治區《蒙藥學數据庫研究》課題,為該課題的負責人。

David168 说...

武紹新

男,蒙古族。1933年生于內蒙古赤峰市宁城縣。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蒙醫主任藥師。擔任中國民族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委會委員,內蒙古民族民間醫藥學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藥學會常務理事,蒙藥分會主任委員,內蒙古《蒙醫藥》雜志副主編,《中華本草》蒙藥分卷主編,曾任內蒙古蒙醫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武紹新長期從事蒙藥和蒙醫理論研究,醫療、科研40余年。擅長蒙醫內科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婦科,并致力于蒙醫文獻整理和蒙醫藥研究工作。總結多年的醫療、教學經驗撰寫了“蒙古源流与蒙醫學的形成發展”、“內蒙古蒙醫學2000年展望”等論文。并編著了《蒙藥學講義》《蒙醫成方選》(上、下冊)等四部專著,約100余万字。主持編寫編譯了《內蒙古藥材》《國家新藥典民族藥》《內蒙古藥用植物志》《內蒙古蒙藥材標准》《碧光琉璃醫鑒》《醫宗要旨》《訶黎勒晶珠醫藥學鑒》《月光醫經》等書。承擔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蒙醫藥部分,《中華本草》蒙藥卷的編纂。

武紹新工作業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內蒙古衛生廳、院(所)先進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獲內蒙古人民政府2項科技成果獎,獲國家民委、勞動人事部、中國科協、內蒙古科協授予的“榮譽証書”,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优秀獎及証書,內蒙古語言文字委員會頒發的“學用蒙古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