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

幹細胞

5 条评论:

David168 说...

霍維茲:細胞治療 醫療主流



以建構細胞凋亡模式研究,獲得2002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科學家羅伯霍維茲 (H. Robert Horvitz)昨天在台大醫學院「開講」,吸引爆滿的醫學生及醫師親灸大師風采;霍維茲預言:細胞治療將是本世紀最重要的醫學領域。同時也強調,基礎醫學研究無法立竿見影,必須長期耕耘,因此,政府支持遠比產業投資更重要。

癌症細胞是如何形成的?阿滋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腦神經細胞為何提前死亡?霍維茲的研究,對於這些疾病的了解、診斷、甚至治療的方向,都有極重要的貢獻,2002與英國科學家席尼布萊納(Sydney Brenner)、約翰薩爾斯頓(JohnE.Sulston)共獲諾貝爾桂冠。霍維茲在1993年即曾來台訪問,此次在其高足、台大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吳益群及跨世紀醫療促進會促成下,二度來訪。

57歲的霍維茲,在一條小小線蟲上,開創醫學大世界。1986年發現線蟲的兩個「死亡基因」ced-3、ced-4,帶動相關研究,證實人類身上也有「死亡基因」,進而發現,細胞該死不死、不該死卻早死時,就是引發退化性疾病或癌症的主因。但霍維茲提到,當時,這項研究十分冷僻,連很多科學家都不知道什麼是線蟲?長什麼樣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卻支持他們,投資了20年之久,才等到後來重大的成就。

因此,他強調,基礎生物研究不能靠產業界,必須靠政府去支持,因為產業界往往要看到立即成效,才會投資,但基礎研究必須要長期耕耘;而基礎生物研究和人類的健康、甚至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絕不能短視近利,政府應全方位地支持各種基礎生物研究。

霍維茲的細胞凋亡研究,也開啟本世紀醫療的革新,幹細胞治療已進入臨床階段。他表示,幹細胞治療應是未來醫療主流,而其注入體內後,能不能長期生存,細胞凋亡機制也是成功的關鍵。

與霍維茲同為麻省理工學院(MIT)校友的台大影像醫學部醫師曾文毅也指出,

21世紀是後基因體時代,幹細胞和基因治療將領風騷,而幹細胞治療更是可以量身打造的治療方式,不僅已是醫界研究的明星,藥廠更已爭相投入。

霍維茲今天還將出席國防醫學大學、三總及中研究合辦的研討會。

2005/03/05

David168 说...

基因治療實現長生不老

--------------------------------------------------------------------------------

西 方 醫 學 的 進 步 , 由 英 國 細 菌 學 家 弗 萊 明 ( Sir Alexander Fleming ) 於 一 九 二 八 年 發 現 了 抗 生 素 「 盤 尼 西 林 」 , 為 治 療 傳 染 病 的 方 法 帶 來 革 命 性 轉 變 , 至 一 九 五 四 年 美 國 科 學 家 為 病 人 成 功 進 行 首 宗 腎 臟 移 植 手 術 , 令 人 類 的 壽 命 得 以 延 長 。

踏 入 21 世 紀 , 大 勢 所 趨 , 一 直 偏 向 「 治 標 」 治 療 法 的 西 方 醫 學 界, 改 為 朝 「 治 本 」 的 方 向 進 發 。

近 年 來 基 因 工 程 的 發 展 , 似 乎 為 西 方 醫 學 提 供 了 答 案 。 預 計 未 來 三 、 五 十 年 , 除 了 大 部 分 疾 病 也 可 透 過 基 因 療 程 治 愈 , 還 可 改 變 人 自 身 的 基 因 , 達 致 身 體 內 外 常 保 青 春 ; 即 使 年 過 百 歲 , 只 消 改 變 了 令 人 老 化 的 基 因 , 不 但 臉 上 可 以 沒 有 皺 紋 , 而 且 還 活 力 充 沛 。 屆 時 , 「 長 生 不 老 」將 不 是 一 個 夢 想 , 而 是 可 以 實 現 的 事 實 。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0
什麼是臍帶血?
臍帶血就是「臍帶上血管內的血液」。臍帶上最大的一條為臍靜脈,一般所採集的臍帶血的來源就是這條血管。一般在產後都成為拋棄之物,自從1988年一位法國醫師利用臍血中幹細胞的再生性的特性,拯救了一位先天貧血的男孩後;到去年為止,全世界已有數千例的臍血救絕症的臨床診療,而臍血庫的收集及民間銀行也陸續成立。

臍帶血的神奇功能
臍帶血的功能來自它所含有豐富的「幹細胞」,而這些幹細胞的功用可以取代骨髓移植,作為許多血液、免疫或代謝異常的病症治療。「幹細胞」是一種尚未成熟的細胞,所以有機會發育成各種細胞,特別是血球細胞及淋巴球,因此,萬一孩子不幸罹患了與血液細胞相關的疾病時,便可以其他健康孩子的臍帶血進行移植。

目前被證實可以用臍帶血治療的疾病包括各種血癌、淋巴癌、貧血、地中海型貧血、黏多醣症、血液再生不良、先天性免疫不全及自體免疫疾病,也可以在癌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後,幫助病人造血系統的再生。

另外,對許多其它種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及腦退化疾病的效果也尚在研究中。

臍帶血與骨髓移植的比較
相較於廣為人知的骨髓移植,也是移植骨髓「幹細胞」。

目前骨髓移植的應用也非常廣,但是卻有很多困難,像是不易找到適合的骨髓,還有移植後的排斥反應等等,都是接受移植的患者很大的隱憂,

而臍帶血移植則有以下六大優勢:
1、純淨:較少受到放射線、病毒、藥物污染。
2、再生力強:幹細胞可塑性、分化能力強。
3、即時性:許多疾病治療時效相當重要,解凍馬上可用。
4、來源容易:臍血容易取得,不會對母親及新生兒造成傷害或痛苦,無需麻醉、抽髓手術,捐者無需住院影響工作或其他活動。
5、低排斥性: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較少或較溫和的排斥。
6、組織相容性大: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相容之要求比骨髓、週邊血幹細胞低。

生命是可貴的,母親生完孩子後,將原本要被丟棄的臍帶及胎盤中的血留下來,以近攝氏零下兩百度的低溫保存下來,待需要時,便可能救人一命時,何樂而不為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0
何謂臍帶血? 何謂臍帶血
何謂幹細胞
臍帶血之優點
臍帶血V.S骨髓
臨床應用
未來發展



臍帶血-未來生命的保障
胎盤是媽媽供應胎兒所需氧氣和養分的轉運中心,懷孕時,媽媽可以將氧氣和養分經由胎盤透過臍帶,將養份提供給胎兒,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就稱為臍帶血。過去在胎兒出生後,醫生會將連接在身上的臍帶剪斷,將臍帶和連接在另外一端的胎盤當作醫療廢棄物處理。以往大部分的民眾都不知道臍帶和胎盤裡面的血液~臍帶血,是一項寶貴的資源,現在由於科技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發現臍帶血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萬能細胞,可取代骨髓作為移植所需,使這些從前被視為醫療廢棄物的臍帶
血,有了新的用途。
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stem cell),這些幹細胞可以發育成血液和免疫系統的細胞,所以可以用來治療血液及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或是恢復癌症患者因為放射治療而損傷的造血系統,像是分化/增生為運送氧氣的紅血球;抵抗外來感染的白血球;協助凝血的血小板。
簡單地說,臍帶血是留存在新生兒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富有原始幹細胞,其功用與骨髓相當,可用於治療癌症、血液疾病,甚至先天代謝疾病。
目前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臍帶血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在未來甚至可以利用臍帶血幹細胞,培養出年輕的細胞取代我們身體老化受損細胞、組織、甚至是器官。因此我們若能將臍帶血細胞妥善冷凍保存,對於寶寶、父母、兄弟姊妹甚至全家人未來的健康將有極大的好處。


何謂幹細胞
幹細胞(stem cell)~廿一世紀醫學新視野
幹細胞(stem cells) 的研究,是近幾年來相當熱門的主題。它曾經被著名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選定為1999 年的「年度突破」。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增殖、自我修復及大量製造分化後代能力的細胞。幹細胞具有分化或轉變成其他的細胞的能力,這群細胞通常來自胚胎發育初期,在適當的環境之下,能夠轉變成特定的組織和器官,例如:血球細胞、心肌細胞、皮膚細胞、神經細胞等。
幹細胞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經過培養而不斷行細胞分裂,並分化成各式各樣的細胞,我們可以用正常人類胚胎發展過程來解釋此一現象。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單一細胞的受精卵,在受精幾小時後,此一細胞分裂成更多的同質完整潛能細胞(identical totipotent cells)。將其中的任何一個細胞置入婦女子宮內,都有發育成完整胎兒的潛能。約在受精後4天,歷經幾次細胞分裂週期後,這些完整潛能細胞開始特異化,形成中空球狀體,即胚囊(blastocyst)。胚囊包括外層細胞及內襯於其下的內細胞質塊(inner cell mass)。
外層細胞會繼續形成胎盤及其他支撐組織,作為胚胎在子宮內發育所需。而內細胞質塊的細胞則會發育成人體所有組織。但是單獨內細胞質塊存在時,並不能發育成胚胎或是構築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類個體,因為它們缺乏胎盤及支撐組織。內細胞質塊即具有豐富潛能(pluripotent)-它們可能發育成許多種類細胞而非全部細胞。豐富潛能幹細胞進一步分化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幹細胞,例如血液幹細胞(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皮膚幹細胞(製造各式皮膚細胞),這些更分化的細胞被稱為多重潛能幹細胞(multipotent stem cell)。
多重潛能幹細胞也可在兒童及成人的身上被發現,以血液幹細胞為例,它們除了存在於兒童及成人的骨髓外,極少數也可在血液循環中被發現。血液幹細胞隨時補充人體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扮演著健康維護者的重要角色。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0
臍帶血銀行簡介

國內目前的臍帶血銀行可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兩大系統。非營利性的臍帶血銀行,

以中華血液基金會於1998年首開風氣之先,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也在2002年成立。

非營利性臍帶血銀行儲存的臍帶血幹細胞主要用於研究,另外也用來作配對治療,它的經營理念,類似骨髓銀行,病患如果在親屬間無法尋找到適合的骨髓捐贈者時,可以在骨髓中心尋找適合的非親屬捐贈者。相同的,需要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也可以在非營利性的臍帶血銀行的臍帶血資料庫中進行配對,尋找適合的臍帶血。

營利性臍帶血銀行包括大展等六家。

主要是接受委託,採集新生兒的臍帶血加以處理後保存。臍帶血銀行的設備各有不同,有的純粹只作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甚至本身沒有臍帶血儲存設施,而是將採集來的臍帶血委託其他公司儲存,當然也有以以細胞醫療為主要技術的生技公司,在設備及技術上顯然要精良的多了,各家臍帶血銀行各有特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0
節錄自『媽媽寶寶 200期 140頁』

臍帶血銀行競爭激烈,新手父母們該如何為自己的寶貝選擇適合的臍帶血銀行呢?

除了預算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瞭解每一家臍帶血銀行的特點,

再從中挑選最適合您心意的臍帶血銀行。


臍帶血廠商/大展生命科技‧台灣尖端先進臍帶血珍藏中心‧生寶臍帶血銀行‧宏烽生技(股)公司‧再生緣生物科技(股)公司‧訊聯生物科技公司‧賦格臍帶血銀行

臍帶血市場的現況

  儲存臍帶血也可說是-項買賣行為,消費者付費購買臍帶血銀行的保存服務,以防未來需要使用到臍帶血時,可立即取得使用。
  目前臍帶血的市場,區分為公營和私營兩種,公營機構採取捐贈方式,私營機構則是自費保存自己孩子的臍帶血。

如何挑選臍帶血銀行

1.要求參觀儲存設備與廠房:如果廠商不願意允諾,基本上可直接將此家廠商剔除於名單中。

2.確定自有產權:如果產權不是廠商自有的,很可能因為產權問題而移動廠房,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增加臍帶血感染機率。

3.公証信託:透過具公信力的公証單位代為監督,一旦廠商面臨財務危機時,才能獲得應有的賠償與權利。

4.風險管理:參觀時,注意觀察該廠商是否有技術中心風險管理機制,如24小時專人監控與緊急通報系統等。

  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除了以上四點要特別注意外,公司是否有永續經營的理念和價格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依照您需求與預算,仔細評估,一定能選擇最適合您家寶貝的臍帶血銀行。


大展生命科技 特色與市場優勢

  臍帶血保存技術最大的差別在於硬體設備及技術服務。在品質保障及專業領先的堅持下,大展提供最完善環境設備,及目前無以取代的專業技術服務儲存方式除血量較少者外,一律分裝成l7管,16管可提供較多使用機會,第17管用來作品管。大展是全台唯一以『美國FDA』及『衛生署cGTP』規範為基準所建置的『臨床細胞暨組織工程中心』已正式完成,積極推展臍帶血保存業務。


  於2001年3月即通過ISO 9001 2000國際認證許可,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ISO認證之臍帶血銀行,也是唯-先通過ISO認證才開始營運的高品質專業臍帶血儲存公司。擁有國際級品質之硬體環境,及具有研發能力是大展最大優勢,並且不需其他相關機構協助解凍服務,如未來公司保存的臍帶血需應用於醫療時,大展公司將可負責獨立完成解凍程序。


  細胞免疫治療一直是主要研發項目,細胞免疫療法主要是引進日本RIKEN研究所的細胞毒殺細胞(CTL)和自然殺手細胞(NK)進行免疫治療之技術,並已獲得技術授權。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1
王玉祥/高雄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

骨髓移植技術近年不斷改進,而移植用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已不局限於骨髓,近年成功自周邊血液循環中及胎盤臍帶血中收集足量的造血幹細胞供移植用,幹細胞植入人體內,即能繁殖分化,滋生成各類血液細胞,用以治療多種血液疾病。


故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通稱,臨床再分為骨髓移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及臍帶血移植。


臍帶血內雖含淋巴免疫球,然而功能未臻成熟,故臍帶血移植較一般骨髓移植不易產生嚴重的「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此併發症常是幹細胞移植失敗的主因之一。因此,臍帶血移植配對成功率較骨髓移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來得寬鬆。


以往高齡病患或無法接受部分吻合的骨髓、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者,臍帶血移植亦屬可行。加上來源不虞匱乏,對被採集的捐贈者又絕無任何傷害,治療效果令人鼓舞。


但發展至今,距全球嘗試施行第一例臍帶血移植已35個年頭,距第一例成功移植治療先天性貧血孩童亦有16年之久,若能克服部分技術問題,包括臍帶血體外培養增殖及移植後骨髓功能及免疫力恢復較慢等障礙,預料將成為幹細胞移植的主流。


全球臍帶血庫藏迅速成長,美國紐約血液中心最先發展此項技術,執世界之牛耳,歐美其他國家亦普設臍帶血庫,2004年底全球已貯存100,000單位以上。


我國亦不甘後人,在1997年庫存臍帶血,多家臍帶血銀行已設立,冷藏及解凍技術不斷改進,胎兒出生後即收集臍帶血貯存以備後用,若非捐獻者,每年需繳交費用作長期貯藏。


胎兒時期造血器官不斷改變,初期是卵黃囊,隨後轉移至肝臟,最後定位在骨髓,因此胎兒血液循環中造血幹細胞含量較成年人高出許多。胎兒出生時,自臍靜脈中收取臍帶血,平均約60至100cc加入抗凝劑及培養液即可移植,或分離濃縮冷藏留待日後使用。


臍帶血每單位收集量有限,常不足以供成年患者作移植用,故目前多用於孩童。近來臍帶血體外培養增殖幹細胞技術已有進展,猶如牧養牲畜使之繁殖增多一般。以往臍帶血增殖培養技術往往只導致細胞總數增加,但多包含已分化的先期細胞,而幹細胞數反因消耗而減少,無助於幹細胞數增殖。


以往純利用加入各種生長細胞素以增殖,效果不彰,目前發現幹細胞增殖的分子生物學機制,觸發其特殊複製基因路徑,其中基因產物HoxB4蛋白有效使幹細胞增殖。若成功,料可普遍供成人病患作移植。另一研究發現,採用較緩和的調理療法,俗稱「迷你移植法」,可望縮短臍帶血移植後的恢復期。


臍帶血幹細胞亦可供基因治療及幹細胞治療,所謂幹細胞治療,就是利用胚胎幹細胞滋生出各類組織細胞,修補人體內已失去功能的細胞或補充其數量不足,現正積極研究去治療人類最常見的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疾病及脊髓傷害所造成的神經障礙症狀。


近十年研究顯示,此類幹細胞亦可治療血液疾病、糖尿病、免疫不全、自體免疫疾病、老年失智症、神經系統損傷、退化疾病,極具療效潛力。

所以,過去被視為廢物的臍帶血,在醫療發展上可是神通廣大的寶物呢!

轉引自聯合報94/2/16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1
國內外醫學界關於幹細胞的研究與發展,已有重大突破。6月18、19日兩日由台北榮民總醫院主辦,生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婦癌學會等學會所協辦的「2005幹細胞分化、細胞治療及組織工程研討會暨第九屆中華民國生物醫學材料及科技研討會」,會中醫界人士針對現今幹細胞技術與發現,做了完整說明。
  研討會中,又以幹細胞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主題,最受在場人士注目!來自美國洛杉磯希望之城國家癌症中心史竹枝教授所發表「胎兒骨髓分離幹細胞產生胰島素」,根據他的研究發現,骨髓與臍帶是幹細胞主要來源,只要分離技術純熟,再進行一系列”幹細胞療法”,即可有效治療、控制糖尿病,使病患同樣獲得根治的機會,而未來亦將廣泛發展應用於其它病症。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1
胎兒幹細胞 糖尿病曙光

吳慧芬/台北報導糖尿病是國人第4大死因,有百萬國人罹病,醫界從胎兒骨髓中分離出幹細胞,將其移植入體外人體的胰臟上,發現它能分泌胰島素,可望用來治療糖尿病。



幹細胞研討會今日在榮總進行,來自美國洛杉磯希望之城國家癌症中心教授史竹枝發表「胎兒骨髓分離幹細胞產生胰島素」研究,引發與會人員重視,認為這已為未來糖尿病治療,帶來根治的曙光。



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除出現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外。另可能引發視力衰退、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除口服藥物外,第1型及重度第2型糖尿病患者多需終身施打胰島素。



史竹枝的研究是從胎兒骨髓分離出具分泌胰島素能力的幹細胞,將其植入帶有人體胰臟組織的老鼠身上,經過連續4個月的觀察,這些外來的幹細胞,不僅能在人體胰臟組織中存活,還能源源不絕分泌胰島素。



史竹枝表示,幹細胞來源可以很多,胎兒是1種,人體骨髓、臍帶都是來源之1,若這種分離技術純熟,糖尿病患者也可望運用類似方式,從他人捐贈的骨髓、臍帶血,進行「幹細胞療法」,治療或控制糖尿病。



至於自體骨髓,是否也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史竹枝說,第1型糖尿病患胰臟本不具分泌胰島素功能,可能不適用,但第2型糖尿病患,未來可望運用這種方式治療,又可克服排斥問題。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種體外移植分泌的胰島素,是否具有調節血糖功能,若成效穩定,未來將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原本需一輩子依賴打針、吃藥的糖尿病患,可望藉由這種新式幹細胞療法,不必靠他人捐贈進行胰臟移植術,也能得到根治機會。



原文出處:中時電子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1
非親屬臍帶血移植 下月解禁

非親屬間臍帶血移植,被視為許多疾病的最後救命希望,衛生署已決定,最快5月將解除人體試驗限制,但未來開放為常規手術後,對施術院所、醫師資格、及適應症仍將有所規範。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表示,非親屬間臍帶血移植的規定,原則上與骨髓移植大同小異,醫師必須有2年以上的血液專科資格,具有10例以上骨髓移植、其中至少4例是非親屬間骨髓移植的經驗,且醫院必須找到合法的臍帶血來源,至於哪些病症適合這項新治療,將委由骨髓移植醫學會、血液病學會研擬,希望一個月後正式公告。



血液病學會秘書長邱宗傑表示,許多血液疾病在藥物治療無效後,以往第一選擇就是親屬間骨髓移植,之後發展出非親屬骨髓來源,近年來,臍帶血移植也成為治療選擇之一。



不過,由於國內非親屬臍帶血移植經驗缺乏,療效尚不確定,之前衛生署只開放親屬間的臍血移植,有些家長為了救治病兒,還特別懷孕生子,以便取得臍帶血,過程艱辛。



衛生署2年前開始核准非親屬間臍帶血移植的申請案,林口長庚醫院已成功治療十多名病患,台北榮總也有兩名成功案例,且有成人病例,患者多半罹患嚴重海洋性貧血及血癌,由於療效已達一定水準,衛生署才考慮解除人體試驗,讓更多患者受惠。



邱宗傑認為,對付血液疾病,原則上還是以藥物、化學治療為優先考量,即使需要進行骨髓移植,也以親屬的骨髓最佳,非親屬間臍帶血移植開放後,只是多一種選擇,並非每個血液疾患都需要。但對於患有先天性遺傳疾病的幼兒來說,需要的幹細胞數量少,加上親屬可能有相同的遺傳帶因,不易找到組織配對適合者,非親屬臍帶血移植可使他們多一線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試驗是由醫院專款補助,未來這種治療開放為常規手術,健保局尚未決定是否納入給付,

推估光移植的手術費即需150萬元以上,恐非每個病家負擔得起。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江東和表示,移植能否成功與疾病類型有關,像嚴重性海洋貧血,施行非親屬臍帶血移植,成功率就頗高。而且,與非親屬骨髓移植相較,非親屬間的臍帶血移植,排斥反應不那樣強,而臍帶血配對時,人類白血球抗原(HLA)6個只要4個符合即可,不像骨髓移植,至少要5個符合才行,因此較易取得移植來源,對無法等待的危急病患,可搶得救命時機。
轉引自聯合新聞網 2005 4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2
臍帶血移植擬列常規手術



記者王菁菁/台北報導

許多醫院過去須經專案申請,才能完成「非親屬臍帶血」移植手術,衛生署擬將臍帶血移植手術改列為常規手術,初期可能先朝開放重度地中海型貧血、重度複合式免疫不全兩種疾病,將於近日開會正式確定。

臍帶血移植術目前屬人體試驗,每例約百萬元移植費,需由醫院負擔,手術始終無法普及,一旦開放為常規手術,就能與健保商量納入給付範圍的可能性。衛生署醫事處將於近日邀集骨髓暨血液移植醫學會代表協商細節後再予開放。

包括台大、北榮及長庚醫院等,都曾進行多次臍帶血移植人體試驗,每次接近百萬的手術費用,也因人體試驗而得由醫院自行吸收,降低醫院進行試驗的速度,未來一旦開放為常規手術後,甚至納入健保,救人不再受限於經費難尋。

醫事處認為重度地中海型貧血、重度複合式免疫不全至今成功案例較多,初期朝向開放這兩種疾病為臍帶血移植適應症,未來針對醫院及操作人員的資格也會訂定施行細節,以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2
臍帶血移植 健保將給付

吳慧芬/台北報導透過專案申請,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已完成10例「非親屬臍帶血」移植手術,患者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對此,衛生署已原則同意將臍帶血移植術,開放為常規手術。



臍帶血移植術目前屬人體試驗,每例約百萬元移植費,需由醫院負擔,手術始終無法普及,如今衛生署開放為常規手術,健保將可望納入給付,可以挽救更多病人。



為免手術過於浮濫,衛生署醫事處後天將邀集骨髓暨血液移植醫學會等代表研商,訂施行細則,規範施行醫師、醫療院所限制條件再予開放。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表示,在長庚施術的這10例患者,9例為地中海型貧血病童,移植者脫離了仰賴輸血唯生的日子,另1例為重症複和免疫不全症男嬰,他原本幾無長大機會,透過移植,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林奏延說,臍帶血移植術開放為常規手術後,長庚可望進行更多海洋性貧血、重症複和免疫不全,甚至是「羅倫佐」罹患的腎上腺腦白質增生症移植術;列入常規以後,救人不再受限於經費難尋。



林奏延表示,高雄罹患腎上腺腦白質增生症的三兄弟赴美就醫,但其實,台灣就有此技術;未來這類病人可望不必遠赴國外,在台就能進行移植治療。

轉引自中時電子報 2005/3/22

David168 说...

臍帶血移植 救血液重症



吳佩芬╱台北報導】去年八月八日林口長庚兒童醫院以兩名不同捐贈者的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到一名十歲、患有重症海洋性貧血的黃小弟身上,黃小弟不靠輸血活命,再過幾個月更可停抗排斥用藥。這是國內第一例以不同捐贈者的臍帶血治療重症海洋性貧血。



不易出現排斥現象
該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江東和受訪時說,黃小弟體重接近四十公斤,需要移植兩袋臍帶血才夠。這是繼台北榮總為一名十六歲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國中男生進行兩袋臍帶血移植後的案例。他說,由於臍帶血幹細胞比起骨髓幹細胞、周邊血幹細胞更原始,植入受贈者體內較不易出現排斥現象。
黃媽媽說,因為大兒子患了重症海洋性貧血,近十年來都無法好好睡覺,手術後提高體內血紅素數值,身體變得較健康。術前,醫師曾表示手術成功率才一半,但若不移植,其子要長期輸血,脾臟會因鐵質沉積至嚴重受損,需要切除,所以她決定賭一賭。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說,對於想移植幹細胞的病人,醫療人員通常會先詢問病患親友是否有條件符合捐贈者,若沒有,就須透過全球最大的慈濟骨髓資料庫來找捐贈者。若資料庫無法比對出符合條件的捐贈者,就要從民間臍帶血銀行尋找合適捐贈者。他說,病人只有不到一半機會能在慈濟骨髓資料庫找到符合條件捐贈者,臍帶血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臍帶血小檔案
來源:女性生產時將臍帶剪斷,取胎盤血液作冷凍保存。
作用:抽取臍帶血中的幹細胞進行移植,可治療惡性淋巴瘤、惡性骨髓瘤等重症。
保存:目前國內有8家臍帶血銀行提供收費的保存臍帶血服務。
費用:國內因還在臨床試驗階段,臍帶血幹細胞移植不能收費,全屬捐贈。
資料來源: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江東和
轉引自蘋果日報94.3.8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8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2
慈濟送至國外臍帶血 德國七歲ALD小男童移植成功



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臍帶血庫送往海外的第二例臍帶血,在去年九月二十七號送出,交給德國的移植中心,接受者是一名罹患〔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ALD〕的七歲男童,經過一百天的觀察後,新細胞已經在小病童身體裡順利長出,消息傳回台灣,令人振奮。



慈濟表示,過去這類疾病治療的唯一方法是骨髓幹細胞移植,而這起成功個案,確實帶給其他〔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患者希望。



慈濟表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多年來,一直與國際骨髓庫具有資料相互搜尋合作,原本德國是來申請骨髓幹細胞,但因找不到捐贈者只好改為搜尋臍帶血幹細胞,結果其中一筆臍帶血的白血球抗原與病童完全符合,所以移植非常成功,也沒有排斥的狀況。

(轉引自中廣新聞網94/2/1)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9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2
台灣的幹細胞研究將有重大突破!

當韓國一名長年癱瘓婦女接受幹細胞治療而站起來時,台灣生技產業也傳出好消息。生寶生物科技公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中心進行跨國合作,引進 UCLA 胚胎幹細胞衍生及由基因調控控制神經分化技術,預計一年內建立第一株台灣本土可應用於中樞神經損傷修復的胚胎幹細胞株。



美國 UCLA醫學中心范國平教授為國際知名的幹細胞研究專家,專長領域除了神經幹細胞研究之外,對於治療性的複製( therapeutic clone )亦有出色貢獻,他曾發表關於DNA 甲基化調控神經幹細胞分化技術的研究報告,這篇論文被刊登在 2003 年 10 月「 science 」期刊封面上,可說是當今從事神經幹細胞的頂尖科學家。


生寶章總與UCLA醫學中心范博士進行簽約

生寶與工研院合作研發神經幹細胞已兩年多,正積極利用人工神經導管,配合臍帶血與骨髓幹細胞誘導為神經細胞,目前已成功建立動物模式技術平台。


除了與本土研究團隊合作,生寶還引進國際新穎技術,利用胚胎幹細胞株,分化誘導為神經幹細胞,進而將這些神經幹細胞應用於神經損傷修復及神經系統相關疾病。藉此技術,生寶實驗室也將建立第一個以胚胎幹細胞做為藥物篩檢作業平台,有助於新藥的臨床實驗與開發。

范博士在席間講解這項最新技術

另外,生寶實驗室亦建構細胞組織工程的技術平台,包括了骨材、人工肝臟、人工腎臟等應用領域,將台灣幹細胞組織工程的發展帶入新紀元。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0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3
前言
幹細胞是指原始尚未完全分化的細胞,有潛力分化成各器官或組織的細胞,是新時代再生醫學的基礎。透過科學家對於幹細胞的研究,可發現治療許多重大疾病的潛能。自從英國科學家因複製羊〝桃莉〞發表研究技術報告 ,許多研究團隊相繼投入幹細胞的研究,進而培養各種具醫療潛力的組織細胞,或經由藥物測試及基因治療實驗後,用以治療中風、帕金森氏症、白血病、心臟病及不孕症等病人。
一、幹細胞的意義─
幹細胞的〝幹〞譯自英文(stem),意為樹幹或起源的意思,幹細胞即起源細胞。通常對那些能夠自我更新並同時能夠產生分化細胞稱為幹細胞。故幹細胞是一種主細胞,能夠轉變成如腦部、心臟、骨頭、肌肉等其它類型之細胞。

二、幹細胞的分類─
幹細胞又可分為胚胎幹細胞及組織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是所有組織細胞的起源。組織幹細胞可以看成是來源於胚胎幹細胞並逐步向終末細胞分化過程中,分化程度不同,分化潛能被相對限制的多階段幹細胞的總稱。如果把胚胎幹細胞看成樹的主幹,組織幹細胞則是由(主幹)分化而來的更多(樹枝)。所以組織幹細胞在細胞分化(樹)是很漫長,分化潛能被受到限制的階段,而不是一個點。

組嬂幹細胞(Adult stem cells):存在於各種組織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專能和多能幹細胞。在細胞的分化過程中,細胞往往由於高度分化而失去再分裂的能力,最終衰老死亡。機體在發展適應過程中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在各種組織中保留一部分,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細胞,稱之為組織幹細胞。

由上可知,人體是由胚胎幹細胞分化而來的數以億計的細胞和許多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組成。直到人體完全發育成熟後,幹細胞的自我複製和分化也沒有終止,而存在整個生命的始終。

三、幹細胞的醫療用途─
〈1〉由於幹細胞在正確誘導下能夠變為其它細胞類型,因此科學家可能得到以用此來取代因疾病或傷害造成的損壞的組織與器官。幹細胞的醫療運用包括治療糖尿病、中風、心臟、阿茲海默氏症等疾病。

〈2〉研究人員在幹細胞進行藥物測試,觀察藥物在人類組識可能發生療效與副作用,而不必在實驗室動物上進行實驗。

〈3〉幹細胞可以加以控制與集結,做為基因疾病的研究。

四、幹細胞研究存在的問題─
〈1〉組織幹細胞(除造血幹細胞和骨髓間質幹細胞外)來源比胚胎幹細胞更困難,成熟幹細胞含量極微,很難分離和純化且數量隨年齡增長而降低。
〈2〉在某些遺傳性缺陷疾病中,遺傳錯誤也會出現於病人的幹細胞中,這樣的幹細胞不適合移植。

〈3〉除非使用自體幹細胞,因選體幹細胞很難改變其全部的遺傳背景,選體幹細胞的免疫排斥反應還沒有解決。

〈4〉科學家們需要尋找幹細胞的最佳來源和人工誘導的定向分化技術。

五、展望─
成功的用人類胚胎培育胚胎幹細胞後利用這種可發育成體內其它多種類型細胞的幹細胞,來取代由於衰老、外傷或疾病而損壞的組織,由幻想開始成為可望達到現實。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的建立,不但為人類生物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實驗模型,更重要的是它可分化為人體內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甚至可以發育為完整的器官,對臨床移植至各種組織缺損或器官功能衰退,無疑是一種新的治療途徑。
這表示透過幹細胞的研究與實驗,其成果將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突破,這意味著醫學的革命性時刻刻已經到來,它必將帶動臨床醫學或基礎醫學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很多病人能夠從此獲得更高的生命質量和壽命。幹細胞此種前景無限的研究很可能帶來一個再生醫學的全新時代,故有科學家預測,二十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二十一世紀將是細胞治療的時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1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3
幹細胞的醫學:
  幹細胞以來源的不同及其原始性分類,分為胚胎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骨髓幹細胞、周邊血管幹細胞。『幹細胞』顧名思義就是所有細胞分化的源頭,它能往下分化成身體各器官或各種特殊細胞的功能。而且其越原始,如胚胎幹細胞,則其分化能力也就愈強。而原始的胚胎幹細胞最可行的取得方式,就是試管嬰兒的囊胚培養技術加上細胞核轉殖術;而臨床上最容易取得的幹細胞,就是臍帶血幹細胞,所以現代的產科醫師有了新的使命及義務,即是在生產時為新生命保留其一生中極珍貴的臍帶血。
幹細胞的現在的治療應用
1. 取代骨髓移植:
  因是人體造血及免疫功能的來源,在治療疾病上可替代骨髓移植,治療包括癌症、白血病及貧血還有許多重大疾病。
2. 複製療法、基因療法:
  未來可能利用臍帶血複製療,修護損傷的細胞,治療如中風、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或基因療法可將特殊基因轉植幹細胞,再以此治療疾病。

幹細胞的未來運用
1.心臟疾病
  取代心臟壞死細胞:以新生心肌細胞取代心臟壞死細胞來治療心臟衰竭,取代手術療法。慕羅海樂(Murohara)於2001年採用人類臍帶血的幹細胞,分離並培養出血管內膜幹細胞進行治療用缺血性心臟病,成功的新生小血管及微血管等血管網路。幹細胞用於治療療急性心肌梗塞,可以長出新的心肌細胞、小動脈、及微血管,可以減少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68%、減少梗塞區40%、減少心臟擴大26%。

2.神經疾病
  取代神經壞死細胞:以神經幹細胞重建中樞神經。麥通(Mitome)於2001年以神經幹細胞成功的長入腦部,在長出腦部的間膠細胞。劉素(Su Liu)於2000年採用胚胎幹細胞治療動物之脊髓損傷。傑森(Janson)於2001年以週邊血管幹細胞,進行脊髓腔植入,成功治療人類的側索硬化性萎縮症。布然斯克(Buzanska)於2003年從人類臍帶血培養出神經幹細胞,並嘗試性成功的移植鑲入腦組織。

3.內分泌疾病
  取代壞死或不足的內分泌細胞。例如運用胰臟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最新的研究如:魯曼斯基(Lumelsky)於2001年從胚胎幹細胞中分化出胰臟幹細胞,菱本(Suzuki)於2002年從血液幹細胞中分離出胰臟幹細胞。史戴波特(Steptoe)於 2003年以血液幹細胞成功的治療動物的先天性糖尿病。

4.骨骼疾病:
  間葉幹細胞取代壞死或成形不良的骨細胞或軟骨細胞。傑斯特遜(Justesen)於2001年以自體的幹細胞或基因改造的幹細胞治療先天或後的骨骼疾病,甚至骨骼疏鬆症。而骨髓幹細胞臨床上已經運用於軟骨重建,已經有10年以上的歷史了。

5.血液疾病:
  臍帶血幹細胞的移植可以取代骨髓移植。日本於1997 到 2001, 477人次進行臍帶血幹細胞的移植治療,其中66人為非癌症治療。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一年約400人次的血幹細胞的移植。日本到2001年的非自體的臍帶血幹細胞移植中, 3年的存活且無任何病痛的比率在癌症治療是35.2 %、在非癌症治療是33.6 % 。一般於治療海洋性及鐮刀型貧血,非自體的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無病存活率分別為79%及90%

  在取代骨髓移植上,目前可利用臍帶血來治療的疾病有:如再生不良貧血、重症地中海貧血等紅血球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等惡性腫瘤,如先天性胰島功能不良、黏多醣症等先天代謝失常或免疫不全疾病等,六十多種疾病可用臍帶血幹細胞來治療

David168 说...

台北榮總

成功建立「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

主講人:教研部 李光申李光申醫師

幹細胞是一種具多重分化能力與自我增生能力的細胞,存在於少數的成人組織、臍帶血、胎兒組織與胚胎之中。其中,在人類骨髓中不僅存有造血幹細胞,亦存有另一類具有多重分化潛能的間葉系幹細胞,雖然間葉系幹細胞在成人骨髓中存在的比率較造血幹細胞為低,但相較於造血幹細胞及大部分成體幹細胞,間葉系幹細胞具有極佳的體外增生及分化之能力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在何橈通主任的帶領下,成立幹細胞研究群,積極持續投入幹細胞相關之研究工作。成員之一的主治醫師李光申成功建立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的技術平台,應用獨特技術可以自人類臍帶血與骨髓中分離出具多重分化能力的間葉系幹細胞,並且經由實驗證明可以在體外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神經細胞,及肝臟細胞;從人類臍帶血中分離純化出來之間葉系幹細胞,其分化能力和源自骨髓的間葉系幹細胞相同,不僅如此,其體外增殖能力較骨髓中之間葉系幹細胞更為優越;以上結果已在國際期刊「血液學」雜誌 (Blood) 發表。被分化的間葉系幹細胞不僅在實驗室中被證明有其功能性,在許多動物實驗中,使用間葉系幹細胞治療各種疾病的效果;未來,間葉系幹細胞可進一步應用於細胞治療、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之發展,並可作為新藥開發之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運用此平台技術所分離出來的間葉系幹細胞,不論是來自臍帶血或骨髓,皆能分化成為肝臟細胞,這些分化的肝臟細胞在體外都能夠製造白蛋白,表現解毒酵素,並進行尿素循環分解含氮廢物。以上研究發現已發表於國際知名「肝臟學」期刊 (Hepatology) 之中。

成體幹細胞能夠在適當的培養條件下,分化成為不同的組織與器官的細胞,李光申 醫師為證明間葉系幹細胞之可塑性,將取自人類骨髓中的間葉系幹細胞以子宮內移植之方式,移植到懷孕母鼠子宮內的胎鼠;研究結果顯示,在小鼠出生後,能在體內來自三個胚層的各種組織中找到這些植入的間葉系幹細胞,此系列研究成果在美國骨科研究學會上得到青年研究學者獎,
醫師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台灣醫師。

綜結上述,21世紀是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時代,間葉系幹細胞必然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此領域之基礎研究亦將愈發重要。盼望間葉系幹細胞能早日應用於臨床治療,以造福人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3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3
2006/01/25
台北榮民總醫院宣佈,該院已成功建立「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技術平台」,從臍帶血或骨髓取出的間葉系幹細胞,可在體外大量分化、複製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肝臟細胞及神經細胞,為將來醫療及新藥研發提供一個重要基礎。

幹細胞具有多重分化及自我增生能力,也是近幾年來全球醫界爭相投入的研究領域。然而,胚胎幹細胞涉及法律及倫理問題,加上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被踢爆研究數據造假醜聞,科學家對胚胎幹細胞的態度已有所保留。

相反的,間葉系幹細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台北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何橈通表示,間葉系幹細胞具有極佳的體外增生及分化能力,加上取自骨髓及臍帶血,而非胚胎,較無倫理及法律上的爭議,前景看好。

台北榮總三、四年前成立幹細胞研究群,積極投入幹細胞相關的研究工作。該研究群成員之一的骨科部醫師李光申,成功建立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的技術平台,且經實驗證明可在體外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神經細胞及肝臟細胞,將來應可臨床應用在骨質疏鬆症、整形復健、中風、心肌梗塞、自體免疫疾病及肝臟疾病等治療。

李光申表示,他們從產房取得臍帶血後,找出所要的間葉系幹細胞,置於內含胎牛血清及生長因子的培養皿中培養。

最令李光申驚喜的是神經細胞的出現。他強調,間葉系幹細胞屬中胚層細胞,而神經細胞則為外胚層細胞,型態不同,如今能從間葉系幹細胞培養出神經細胞來,顯見間葉系幹細胞具有「跨胚層分化能力」,意義非凡。

他們先以四氯化碳破壞小鼠的肝臟,使之出現類似猛爆性肝炎的肝衰竭;發病24小時後,再將人類的間葉系幹細胞移植到脾臟。

觀察發現,未經任何處置的猛爆性肝炎小鼠,只能存活短短六天;反觀移植間葉系幹細胞的小鼠則活得好好的,目前已活超過三個月。

透過螢光染色,他們從小鼠肝臟找到人類白蛋白,顯示移植到脾臟的間葉系幹細胞順利進入肝臟裡面,並在其中製造出血液白蛋白,進而達到治療猛爆性肝炎的積極目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4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3
羊水廢物利用 取幹細胞可治病
間葉系幹細胞可分化肌肉、軟骨、脂肪及血液等細胞 醫療價值高

2004.06.25


--------------------------------------------------------------------------------

【本報台北訊】國泰醫院研究發現,孕婦的羊水有間葉系幹細胞,這種幹細胞可分化出肌肉、軟骨、脂肪及血液等細胞,非常有醫療價值。由於羊水取得容易,又不妨礙胎兒成長,將可解決幹細胞來源不足的問題。這項獨創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六月號的「人類生殖雜誌」(Human Reproduction)。


國泰醫院產前遺傳診斷中心主任蔡明松與新竹食品工業研究所博士黃效民合作,用獨創的二階段培養法,成功把羊水中的間葉系幹細胞分離出來,它具有胎兒時期萬能性幹細胞的分化潛力,也是全球醫界從未想過的新培養方式,深獲國際肯定。 經過半年的努力,羊水培養幹細胞的創意發想人蔡明松表示,從原本要被丟棄的羊水中,順利培養出間葉系幹細胞,並證實它具有多分化潛能幹細胞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羊水來源豐富不虞匱乏,未來可望成為取得幹細胞的新主流。


他表示,間葉系幹細胞在早期的胚胎分化中,扮演器官形成、發育及修復的重要角色,但隨著胎兒的成長,其含量會漸漸減少,但在成人的個體中仍潛伏於各器官,擔任修復及再生的工作。


他指出,羊水中含有胎兒皮膚、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各器官發育所脫落的細胞,他當時研究推測,其中可能也含有各胚層脫落下來的幹細胞,於是他從施行羊膜穿刺(在妊娠十六到十八之間)的羊水著手,因為這時期的羊水中,應該會比成人個體中存有更多更早期的間葉系幹細胞。


現今間葉系幹細胞的來源,以成人骨髓為主,但成人骨髓得來不易,且成人幹細胞比胚胎幹細胞及胎兒幹細胞,在疾病的治療潛力上較差,所以尋找其他較早期間葉系幹細胞的來源,是醫學界努力的目標。


目前醫界取得幹細胞有三大來源,分別為胚胎、骨髓及臍帶血,其中以胚胎幹細胞最具分化潛力。但要拿到胚胎幹細胞,不是孕婦出現流產、死胎,就是把胚胎直接殺掉,引發許多爭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5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6:44
2002.4.17

間葉系幹細胞 胎盤可取得

〔國際新聞中心駱文森╱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十六日以頭版頭條報導,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由高橋恆夫教授領導的細胞工程研究部門,從胎盤發現的特殊幹細胞培養並成長出骨骼及神經細胞。讀賣指出,這是世界上首次從胎盤發現間葉系幹細胞的例子,東大醫研所這項研究的意義重大。

 報導說,此一研究成果將於十八日起在京都舉行的「日本再生醫療學會」正式發表。

 讀賣新聞指出,由於可以有效利用向來都被丟棄的胎盤,未來將有利神經性重症帕金森氏症或骨腫瘤等的治療;同時將來也可能為建立「再生醫療銀行」開創一條大道,為人類廣泛提供再生治療所需的細胞組織。

 再生醫療是指利用人的細胞或基因造出身體組織或臟器,以供治療之用的醫療技術。以往「種子」細胞多取自受精卵胚性幹細胞(ES),國際上對此研究亦多有進展。但這種有可能複製人的受精卵做為實驗材料的研究,已招致有關生命倫理的爭論。

 報導指出,可以成長為骨骼或神經等的「間葉系幹細胞」,以往僅知存在於骨髓之中。高橋教授領導的東大醫研所細胞工程研究部門發現,胎盤內的絨毛部分也有「間葉系幹細胞」。高橋教授等利用可促成神經細胞成長的藥劑,將此幹細胞加以培養,二十四小時之後,約三成幹細胞長成為神經細胞;也檢測出顯示骨骼形成的鈣質。

 可成長為骨骼與神經所需間葉系幹細胞,由骨髓取得為日本國內研究之主要趨勢,但是由於來源材料不足,造成困難。

 讀賣新聞指出:東大醫研所發現可使用胎盤中的「間葉系幹細胞」,由於胎盤原本就一直被當做無用之物而丟棄,既無生命倫理問題,若將胎盤中的幹細胞儲存起來,只要白血球的類型(HLA)相符,亦可提供給任何需要的病患。

 高橋教授說,這項研究成果若經動物實驗與臨床應用證實有效與安全,各地臍帶血銀行將可廣泛提供重病患者所需的醫療材料。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6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3 上午 06:02
幹細胞治中風 慈濟展開人體實驗
【記者薛桂文/報導】

腦中風高居國人死因第三位,也是造成殘障的重要原因,但至今缺乏有效治療;為此,花蓮慈濟醫院研究以移植自體幹細胞來治療慢性期的中風,已有初步成效,最近將進行全球首次人體實驗,據說已有上千人登記參與。

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中風會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而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所以目前多半只能靠復健,改善失能狀況;但醫界近年來努力發展細胞療法,利用幹細胞再生神經細胞,已讓中風治療出現一線曙光。

他表示,一種名為「顆粒白血球刺激因子(G-CSF)」的藥物,原本用於骨髓捐贈者,使其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跑到周邊血液,以修補受傷組織;而根據慈濟研究,這種藥物用在中風急性期的患者身上,也有修補腦神經細胞的功用。

慈濟的初步研究蒐集了10名缺血性中風患者,其發病時間都在7天內,其中7人連續5天注射G-CSF,另3人未注射;經一年多追蹤,7名患者原本半邊偏癱,有6人行動力已明顯改善,而未用藥的3人則無顯著恢復。

不過,國內多數中風癱瘓患者,發病多已逾半年,為了解這種藥對陳舊型中風的療效,林欣榮也完成動物實驗,以G-CSF注入中風逾兩周的老鼠體內,結果這些偏癱老鼠行動力恢復達原來八成以上,因成效良好,衛生署已同意慈濟進行人體試驗。

慈濟醫院神經科主任徐偉成指出,急性期的中風患者,細胞因缺氧、大量壞死,會釋出一種蛋白質,將周邊血液的幹細胞吸引到腦部,修補受損細胞;但陳舊型中風患者已無這種能力,所以必須直接將幹細胞注射到腦部去,才有作用。

根據慈濟的計畫,未來將選中風半年到五年的患者為對象,先將G-CSF注入其體內,使周邊血液中的幹細胞增加,再抽血萃取出幹細胞,經電腦立體定位的外科手術,將數百萬到上億顆的幹細胞,注射到腦部受傷部位,進行修補。

由於這將是全球首次以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慢性期中風,慈濟第一階段只打算進行6例人體試驗,觀察其安全性;但目前已有一、兩千人登記當受試者,其中不乏海外病患,顯示中風患者對有效治療的期望之殷。

徐偉成說,這種療法的幹細胞取自患者體內,沒有排斥問題,而採直接植入,也不怕幹細胞到處亂跑;且成人的造血幹細胞不像胚胎或臍帶血的幹細胞原始,分化能力也較弱,較不虞失控,長出腫瘤等病態細胞,安全性較高。

不過,這種細胞療法較適於第一次缺血性中風(或稱腦梗塞)、半邊偏癱的患者,若是出血性腦中風,或已昏迷、全身癱瘓患者,恐不適用;而據統計,國人腦中風約45%是腦出血,55%為腦梗塞,未來可嘗試細胞療法者應不在少數。

醫師認為,細胞療法對慢性期中風的療效雖仍待驗證,但對急性期的腦梗塞而言,目前搶救黃金時間,須在發病6小時內施打抗凝血劑或血栓溶解劑,而細胞療法則可將搶救時間延長達7天,有助於減少殘障失能的後遺症。

【2006/02/13 民生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7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5 上午 07:44
王炯琅(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幹細胞是生命形成過程中最原始的細胞,科學家經過漫長的摸索終於發現,人類疾病的最佳解藥就在人體中;美國國家衛生院認為,幹細胞在許多退化性疾病的治療上,特別是細胞與組織修復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預言,幹細胞治療將來可能成為醫學的主流。

神經退化 心臟壞死 幹細胞有解

幹細胞療法潛能無限,可用來治療如老年失智症、心臟病、神經退化性疾病、肝臟疾病、骨骼退化性關節炎等許多疾病。

◆老人失智症:患者對於過去的回憶或是陳年往事記憶猶新,但是對於最近發生的事情或是記憶卻不清楚,這是最典型的老人失智症症狀,因應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大腦內神經元細胞的再生與修復,是目前正紅的幹細胞醫學研究。

◆心臟病:即冠狀動脈長期受到血脂肪、膽固醇或一些雜質沉積,造成動脈血管的阻塞,當血管阻塞達90%以上時,血氧無法順利通過血管,供給心肌血液及氧氣時,便會突然發作心肌梗塞,會造成缺氧部分組織的壞死。

目前許多需換心的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必須等待相當長的時間,如果幹細胞醫學發展成功的話,這些困境就可迎刃而解。目前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從骨髓裡面培育出心肌細胞,使心臟能長出好的、新的心肌細胞,預估十年內將會有重大突破。

預防遺傳性疾病 還可抗衰老

◆基因診斷:基因診斷的目的在於預防遺傳性疾病,例如:血友病、色盲、地中海型貧血等,所以未來若進行懷孕前或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診斷,就可避免發生像「羅倫佐」一家的小腦白化萎縮症悲劇。如果胚胎發生異常可及早發現,避免不健康的新生兒出生。

◆抗衰老:決定生物壽命的關鍵在於染色體尾端的端粒,只要每經過一次染色體複製分裂,端粒的長度就會變短,所幸人體內又有一種端粒酉每可修復端粒的長度,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端粒酉每的修復功能會逐漸減弱,端粒的長度也隨之變短,等長度短到一定程度時,代表死亡已近。所以若是能找到減緩染色體端粒縮短的秘密,人類壽命就可繼續延長下去。

抑制癌細胞 破解肥胖基因

◆抗癌:癌細胞是分裂後端粒不會變短的細胞,所以能無限複製繁殖下去,如果可以破解染色體端粒複製的秘密,進而發展出藥物可以限制癌細胞端粒的生長,就可以縮短癌細胞端粒長度,失去無限制複製的能力,癌細胞因而死亡。

◆肥胖治療:人類之所以會發胖,原因在於脂肪細胞的分裂,因為脂肪細胞不易死亡,這也是為什麼減肥後容易復胖的原因。一旦脂肪細胞不斷的分裂、增生、成長後,減肥就會成為艱辛的過程。

由於幹細胞是掌握細胞分裂、增生的秘密,如果可以找出抑止脂肪細胞成長、分化的奧秘,研究如何抑制脂肪幹細胞的活性,或許可以找出如何有效抑制肥胖的秘密。

成體幹細胞 救命新工具

幹細胞是21世紀的醫學顯學,但其倫理道德的爭議也隨之而起,所幸目前在成體幹細胞的研究獲得相當大的進展,不僅來源豐富且取得容易,又減少了倫理道德上的爭議。科學家又發現,除了胚胎之外,人體其他組織內也含有幹細胞,稱為成體幹細胞,例如脂肪幹細胞即是。

成體幹細胞的研究不僅沒有胚胎幹細胞研究有倫理上的爭議,還可以橫向分裂,例如脂肪幹細胞可以成功分裂為神經細胞、心臟細胞、肝臟細胞等,未來人體身上的脂肪或許可以成為救命的工具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8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3/20 上午 10:06
幹細胞是生命形成過程中最原始的細胞,科學家經過漫長的摸索終於發現,人類疾病的最佳解藥就在人體中;美國國家衛生院認為,幹細胞在許多退化性疾病的治療上,特別是細胞與組織修復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預言,幹細胞治療將來可能成為醫學的主流。

  幹細胞療法潛能無限,可用來治療如老年失智症、心臟病、神經退化性疾病、肝臟疾病、骨骼退化性關節炎等許多疾病。



  ◆老人失智症:患者對於過去的回憶或是陳年往事記憶猶新,但是對於最近發生的事情或是記憶卻不清楚,這是最典型的老人失智症症狀,因應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大腦內神經元細胞的再生與修復,是目前正紅的幹細胞醫學研究。



  ◆心臟病:即冠狀動脈長期受到血脂肪、膽固醇或一些雜質沉積,造成動脈血管的阻塞,當血管阻塞達90%以上時,血氧無法順利通過血管,供給心肌血液及氧氣時,便會突然發作心肌梗塞,會造成缺氧部分組織的壞死。目前許多需換心的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必須等待相當長的時間,如果幹細胞醫學發展成功的話,這些困境就可迎刃而解。目前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從骨髓裡面培育出心肌細胞,使心臟能長出好的、新的心肌細胞,預估十年內將會有重大突破。



預防遺傳性疾病 還可抗衰老



  ◆基因診斷:基因診斷的目的在於預防遺傳性疾病,例如:血友病、色盲、地中海型貧血等,所以未來若進行懷孕前或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診斷,就可避免發生像「羅倫佐」一家的小腦白化萎縮症悲劇。如果胚胎發生異常可及早發現,避免不健康的新生兒出生。



  ◆抗衰老:決定生物壽命的關鍵在於染色體尾端的端粒,只要每經過一次染色體複製分裂,端粒的長度就會變短,所幸人體內又有一種端粒酉每可修復端粒的長度,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端粒酉每的修復功能會逐漸減弱,端粒的長度也隨之變短,等長度短到一定程度時,代表死亡已近。所以若是能找到減緩染色體端粒縮短的秘密,人類壽命就可繼續延長下去。



抑制癌細胞 破解肥胖基因



  ◆抗癌:癌細胞是分裂後端粒不會變短的細胞,所以能無限複製繁殖下去,如果可以破解染色體端粒複製的秘密,進而發展出藥物可以限制癌細胞端粒的生長,就可以縮短癌細胞端粒長度,失去無限制複製的能力,癌細胞因而死亡。



  ◆肥胖治療:人類之所以會發胖,原因在於脂肪細胞的分裂,因為脂肪細胞不易死亡,這也是為什麼減肥後容易復胖的原因。一旦脂肪細胞不斷的分裂、增生、成長後,減肥就會成為艱辛的過程。



  由於幹細胞是掌握細胞分裂、增生的秘密,如果可以找出抑止脂肪細胞成長、分化的奧秘,研究如何抑制脂肪幹細胞的活性,或許可以找出如何有效抑制肥胖的秘密。



成體幹細胞 救命新工具



  幹細胞是21世紀的醫學顯學,但其倫理道德的爭議也隨之而起,所幸目前在成體幹細胞的研究獲得相當大的進展,不僅來源豐富且取得容易,又減少了倫理道德上的爭議。科學家又發現,除了胚胎之外,人體其他組織內也含有幹細胞,稱為成體幹細胞,例如脂肪幹細胞即是。



  成體幹細胞的研究不僅沒有胚胎幹細胞研究有倫理上的爭議,還可以橫向分裂,例如脂肪幹細胞可以成功分裂為神經細胞、心臟細胞、肝臟細胞等,未來人體身上的脂肪或許可以成為救命的工具呢!(張芃整理)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2006-02-15 04:00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9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3/25 上午 09:44
950325
國人生育率下降,國內的臍帶血銀行爭破頭,競邀名人代言儲存寶寶的臍帶血,消費者可能不知道,日後轉換業者的空間有限,而且醫院對各家業者有不同評價,行政院衛生署持保留態度,臍帶血移植仍是一項很昂貴且只有少數醫院能進行的手術。 目前臍帶血銀行的收費行情是儲存二十到二十五年,一次付清的全部費用是新台幣六到八萬元,如果採用年繳方式,一開始要支付採血與分離的技術費用,另外每年支付冷凍保存費五千到八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業者之間採用不同的採血、分 離、篩檢及保存技術與設備,例如有的業者是儲存臍帶 血的血清,一袋可能只能二、三十西西,有的業者是儲 存全部的臍帶血,血量多時就可能超過一百西西。 如果消費者要與甲業者解約,想要改存乙業者處, 乙業者不見得會接受,迄今就有民眾想轉換臍帶血銀行 ,被原先的業者告知東扣西扣,退費所剩無幾,又被另 一家業者告知儲存規格不符,無法擔保品質,恕難受理 ,結果民眾只好繼續儲存,或捐出做為研究用途。

各家醫院和不同的臍帶血銀行建立產學合作研究關 係,截至目前為止,台大醫院是醫界龍頭,但是,臍帶血移植的成果卻落後於長庚兒童醫院,台大醫院考慮與其他業者合作。 長庚在臍帶血移植治療先天免疫不全、重症海洋性 貧血症等疾病,獲得不錯成效。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 延表示,業者所提供的臍帶血是送到美國去進行組織配 對,這項比對方式有獨到之處,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目前只有四、五家醫院有能力執行臍帶血手術,有經驗的台灣醫師仍是少數,
成功執行最多臍帶血移植的長庚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江東和就指出,他的經驗是累積在同一家臍帶血銀行的合作上,如果突然換別家業者,無法信任,必需要重新摸索,一切重來, 衛生署已將臍帶血移植列為常規手術,但是,適用項目仍有限制,對於各醫院提送的擴大臍帶血移植計畫,抱持保守態度。

衛生署醫處事專委王炯琅指出,原因就是各醫院的手術成效不一,而且臍帶血移植的相關手術也有相當大的差距。 臍帶血一袋血費用可從二十八萬到七十萬元不等,目前仍未列入健保給付,以全民健保的財務窘況看來,未來臍帶血移植即使列入給付,範圍也相當有限;更重要的是,如果民眾儲存的臍帶血並不理想,儲存費用和龐大的醫療費用都是白費。

因此,醫界人士主張,現在衛生署已建立細胞組織優良試驗室操作規範 (GLP),未來應比照醫院評鑑,定期查驗及評鑑臍帶血業者,做為民眾選擇參考。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0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9 上午 04:52
小鼠胚胎幹細胞 培育出人造肝臟


日本岡山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用小鼠胚胎幹細胞培育出「生物人造肝臟」,這種人造肝臟植入肝功能衰竭的小鼠體內後,可使小鼠肝臟功能恢復正常。

據日本媒體報導,岡山大學小林直哉等研究人員將小鼠的胚胎幹細胞與肝細胞增殖因子及肝臟血管內皮細胞放在一起培養,使胚胎幹細胞能高效地分化為肝細胞。再用聚乙烯等材料制成邊長1.5公分的正方形袋狀容器,袋壁塗上促進毛細血管生長的物質,並將胚胎幹細胞分化得到的肝細胞注入袋狀容器內,就製成了「生物人造肝臟」。

研究人員將這種人造肝臟植入切除了90%的肝臟組織、患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小鼠體內,並進行對比實驗。經過1周左右,植入人造肝臟的10隻小鼠,肝臟開始合成肝臟特有的蛋白質,並恢復了解毒功能,血糖濃度也恢復正常。兩周的實驗結束後,有9隻小鼠存活了下來;而未植入人造肝臟的對比組10隻小鼠全部在4天內死亡。

據研究小組估算,用上述方法製成25公分見方的 「生物人造肝臟」就可滿足治療人類肝功能衰竭的需要。但是,使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涉及生命倫理問題,所以這樣的方法應用到人體還需較長時間。

【2006/11/09 民生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1 / 32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1 下午 02:02
海膽基因近似人類

新藥曙光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6.11.11 02:06 am


最新一期「科學」期刊報導,科學家已完成海膽基因定序,發現這種全身棘刺的小球球和人類關係出奇親近,先前已完成定序的果蠅和人類基因只有百分之四十相同,海膽竟達百分之七十,而且身懷動物裡最精密的天然免疫系統。

解開海膽基因密碼,益處不少。海膽有些基因和人類的癌症、肌肉萎縮症、遺傳性杭丁頓氏症(癡呆、身體不由自主的晃動)等疾病有關連,可以協助專家研發新藥。

完成海膽基因定序的是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以加州紫色海膽為樣本,確定其兩萬三千三百個基因。

第一個發現是,海膽和人類基因關係親密的程度,超過基因只有百分之四十與人類相同的果蠅。

第二是海膽長壽,可活百歲或百歲以上,其精密冠於所有動物的天然免疫系統可能要記一大功。人類的免疫系統大多是後天養成,必須學習辨識外敵,學習驅敵。海膽的免疫系統則天生認得並攻擊對牠有害的細菌或病毒。這套免疫系統如何作用來抵抗傳染病,能給科學家很好的啟發。

海膽外表簡單,沒有耳朵,也沒有眼睛,但有主管味覺、嗅覺、聽覺、視覺及平衡的基因。但定序團隊裡的布朗大學生物學教授維索爾說:「我研究海膽卅一年,現在才曉得牠們一直在看著我。」

有些視覺基因藏在海膽管足裡,協助處理感覺資訊,和人類運用視覺的方式大不相同。科學家說,不少海膽在一千公尺深海活動,如何運用視覺基因也值得研究。

David168 说...

孕婦羊水 養出幹細胞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美國科學家在幹細胞研究達成重大突破,首次發現孕婦的羊水可為幹細胞的豐富來源,從這些細胞可培育出肌肉、骨骼、脂肪、血管、神經和肝臟細胞。由於羊水的取得不會傷害孕婦和胎兒,免除了由胚胎取得幹細胞造成胚胎死亡的道德爭議。


威克森林 (Wake Forest)大學和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經過七年研究,在科學期刊「自然生技」 (Nature Biotech-nolog)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羊水幹細胞不但容易取得,而且可以快速的大量培養,本來丟棄不用的羊水,成為取得幹細胞的另一途徑。


幹細胞對開發帕金森氏症、艾茲海默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臟病和中風的新療法極為重要,但由於胚胎取得幹細胞會殺死胚胎,引發道德爭議,反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美國總統布希甚至斥之「謀殺」。


以胚胎為幹細胞來源是因為懷孕最初幾天生成的胚胎幹細胞,能夠轉變為人體220多種細胞的任何一種,醫學界希望用這些原始細胞來修補受損器官。


科學家表示,從孕婦捐出的羊水取得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的前景一樣看好。研究小組以七年時間確定發現的細胞真的是幹細胞,能用來產生對治療非常寶貴的各種細胞。他們把培養出來的神經細胞注入腦部退化的老鼠體內,發現老鼠的腦細胞開始生長,修補受損部分,培養出來的骨骼和肝臟細胞也具良好功能。


過去雖然也有從羊水取得幹細胞的研究,例如瑞士科學家赫斯特普去年已把羊水幹細胞變成可培植心臟瓣膜的心臟細胞,但這是首次研究顯示羊水幹細胞具有廣泛用途。


威克森林大學生育醫學研究所和羊水幹細胞計畫資深研究員艾塔拉說:「我們希望羊水幹細胞可成為組織修復以及再造器官的來源。」


科學家也曾胎盤取得幹細胞,但臍帶幹細胞較難取得,用途也較有限。未來科學家可在孕婦做完羊乳膜穿刺檢查後,或生產後由胎盤取得,儲藏起來供日後所需。


由於有關胚胎的道德爭議,布希政府嚴格限制補助幹細胞研究工作,但包括演員米高福克斯在內的不少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支持幹細胞研究,因受傷癱瘓的「超人」主角克里斯多福李維在去世前幾天拍攝的錄影帶,也推崇幹細胞為「醫療的未來」。雖然目前研究人員仍不確知由羊水幹細胞能培育多少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初步臨床實驗也要等數年之後,但羊水可望成為和胚胎比美的幹細胞來源。


【2007/01/08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