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具有醫療和預防疾病作用的物質,統稱“藥物”。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來防治疾病的藥物,通稱“中藥”,古代稱之為“本草”。未經精製的中藥習慣上稱為“中藥材”。它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三大類,其中以植物藥佔極大多數,這些藥物大多數是經過簡單加工,未製得成品。 【中藥的起源】中藥起源於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經驗和早期的醫療經驗。《淮南子‧修務訓》中云﹕“神農乃教民播種五穀…百草之滋味…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又如《史記‧補三皇本紀》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當推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末期(公元二世紀)。原書已佚,現有的各種版本是經明清以來的學者考訂、輯佚、整理而成。書中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37種,動物藥65種,礦物藥43種,其它20種。按性能和功效分為上、中、下三品。「上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藥120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下藥125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中藥的採收】一、植物類藥材1.根及根莖類:宜秋季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或春初長苗以前,此期間為多年生植物的休眠期,養分多貯藏在根及根莖部分,有用成分最高,品質最好。如丹參、天麻等。 2.根皮或樹皮類:普通以春、夏間較適宜,這時候植物生長旺盛,從根吸收的營養,充分在皮部供給生長,皮肉養分充足,並且皮部與木部容易剝落採取。惟採收樹皮要注意不可環剝,祗可縱剝側面部分,以保持植物的生長避免死亡。根皮則在秋季採收較適宜,挖取部分根而剝取根皮用之。如桑白皮等。 3.枝葉類:在植物生長充分旺盛、繁茂或開花時期採集,以割取其地上部分。如紫蘇葉、桑葉等。 4.花類:宜於含苞待放或花綻開時採收,以免香氣散失,並宜在晴天的早晨採摘,採後迅速陰乾或曬乾,保持最佳品質。如菊花、金銀花等。 5.種子類:宜在初熟至完熟間採收,以避免種子散落,不易收集。如決明子、望江南子等。 6.全草類:宜在植物生長充分茂盛或開花期間採收。多年生草本植物割取地上部分即可,一年生或較小植物則宜連根拔起全草,如益母草、澤蘭、蒲公英等。 二、動物類藥材應根據種類的不同,採集也應有所區別,如鹿茸一般在清明節後45~50天之間鋸取,此時鹿茸只有兩岔,品質最優。三、礦物類藥材包括礦石、鹽、硝等,一般全年皆可採收。【中藥的命名方法】以產地命名:如川芎、川烏等主產於四川﹔產於浙江的浙貝母;蘇合香原產於古蘇合國(伊朗)等。 按生長環境命名:如袪痰止咳藥沙參,宜生長於沙地,而功能如參,故名沙參;澤瀉因生長於水澤地旁,又有利水泄熱之功,故名澤瀉。 以形態命名:如烏頭,形似烏鴉之頭﹔﹔馬兜鈴,葉脫時果尚垂,狀如馬項之鈴﹔牛膝,其莖節膨大似牛之膝關節;冰片,為龍腦樹脂的結晶體,白瑩如冰,成薄片狀。 以顏色命名:藥材顏色紅者多冠以紅、赤、丹、朱,如紅花、丹參、朱砂等﹔黑色者有玄參;紫色者有紫草;金銀花,花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稱金銀花等。 以氣味命名:魚腥草有特殊的魚腥味;甘草具有甘味;酸棗仁有酸味﹔五味子因其皮肉酸、甘,核味辛、苦、鹹,五味俱全而得名。 以人名故事命名:如使君子,相傳有醫生名郭使君者,善用該藥治療小兒蟲積等疾患出名,後人稱此藥為使君子;何首烏,是何姓祖孫三代常服此藥,得高壽多子,年百歲而髮尤黑,故以功效為人名,又以人名為藥名。 以藥用部位命名:以根或根莖入藥的葛根、板藍根等;以莖枝入藥的桂枝、桑枝;以葉入藥的大青葉、桑葉;花入藥的紅花、菊花。 以功效命名:防風為治風要藥;益母草主治婦女病。
當您了解了中醫學上的一些專有名詞及中藥的一些基本概念後,在此引薦您進入中藥的世界,只有正確及充分了解它,才能確保您的生命與健康。*中藥的結合原則 西藥有所謂的「化學作用」的副作用,中藥中也有所謂的「化學作用」的副作用。但西藥在處理這些化學作用時,大都採取「迴避原則」,服用了這類藥,另類藥便停止服用;中藥則是採用「互補原則」,即是多種藥物結合在一起,以此藥來解或抑制另類藥物的作法。也因此,若對中藥的藥性不是很了解,是不能任意自行「配藥」服用的。*中藥和西藥的不同。 有人如此形容中藥和西藥間的不同:中藥是隨身量做的衣服,西藥則是大量訂做的製服。也就是說,中藥是針對各種不同病症及病患的不同體質來給藥,而西藥則只是針對病症來給藥。因而,中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大都小於西藥對人體的副作用。 中藥和西藥的另一不同在於:中藥在以提高病患的扺抗力,讓其自行殺滅病菌;而西藥則是以殺死病菌為己任。因而,中藥雖藥性緩慢卻有治本的功效;西藥則是藥性快速,卻只能治標。*中藥和偏方的不同 正統的中藥是經過中醫師診療後,根據病患的病症、體質來給藥;但偏方則屬於口傳的藥方,只針對病症下藥而沒有考慮到病患的體質問題,也因此,也許這服偏方甲人服用後有效,而乙人服用後卻引起過敏反應。因而,中藥的偏方最好不要隨意服用。*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 .溫服。中藥大都為溫服,冷服會讓胃覺得不適。 .服用中藥時有許多食物是禁忌之物,應切實遵守, 可避免藥效降低,或引起不良的反應。尤其是禁用 茶或牛奶配服。 .切實遵守中藥的服用時間。 .切實遵守中藥的每次服用劑量。*中藥無副作用嗎﹖ 如果是經過合格中醫加以療治過後所給予的中藥,正因它是對別針對病患的體質和病症而給藥,大多說來並不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不過,若是所謂的「成藥」及「偏方」,則須小心謹慎服用,因為這類藥物便和西藥相同,只是「對症下藥」,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副作用或不好的反應。*服用中藥時的忌口之物 一般說來,服用中藥時,有以下食物是須加以忌口,否則會減緩藥效,或引起不良的副作用:冰、西瓜、白蘿蔔、空心菜、南瓜、竹筍、糯米、辣椒、鴨肉、酸菜。*中西藥可以一同服用嗎﹖ 雖說中藥多為天然植物,但它的內容物多少還是帶有些天然的化學物質,因此,仍會和西藥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不良的化學反應。例如: .中藥中的石膏、海浮石、龍骨,若和西藥中的四環 素類抗生素一同服用,會影響療效。 .中藥中的烏梅、山楂、女貞子、五味子等,若和西 藥中的碳酸氫鈉、氨茶鹼同時服用,會降低療效。 .中藥中的烏梅、山楂、女貞子、五味子等,若和西 藥中的磺胺類藥一同服用,會加重尿結晶的形成, 損害腎臟的功能。 .中藥中的甘草、鹿茸若和西藥中的胰島素、口服降 血糖藥一同服用,會反使向糖升高。 .中藥中的甘草、鹿茸若和西藥中的利尿藥、降血糖 藥合用,會影響腎臟的功能,導致水腫。*中藥不可亂服用 據腎臟科醫師指出,有些腎臟病患者服用了某些中藥後,不但病情未見改善,反而還加重了病情。 這些會反讓腎臟病患病情加重的中藥為:防己、澤瀉、木通、鉤藤、丁香、草魚膽、馬兒鈴、苦參、補骨脂、土牛膝、苦楝根、蒼耳子、枳殼、枳實、芒硝、白頭翁、絲瓜絡、浮萍、金線草、夏枯草。*路邊的中藥吃不得 有不少民眾常在路邊購買一些「王祿仙」的中藥,總是在這些販夫走卒的舌燦蓮花下,買了好幾瓶試吃。 剛開始,覺得真是「仙藥」,真的是百病盡除,但時日一久,就吃出毛病來了:月亮臉、腸胃出血、青蛙腿、高血壓,甚至導致敗血症。 為何這些來路不明的藥起初的藥效神速,但到後來卻奪去人命呢﹖ 說穿了,其實就是在藥中加了所謂「美國仙丹」的類固醇。 類固醇,具有抑制炎性及過敏性反應的效果,對消炎、消腫、止痛退燒尤其效果,但長期服用後卻會帶來月亮臉、牛背、下肢腫脹的後遺症。 所以,要在此特別呼籲各位讀者:路邊的仙丹買不得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9 下午 04:26 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中藥理論,按照醫療、製劑、調劑的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性質,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在目前環境中,由於人力資源短缺,工資昂貴,導致一般中藥業者因炮製所需工資貴於藥材的本錢,而放棄應有的炮製步驟,此乃非患者之福。 【中藥炮製的目的及對藥物的影響】中藥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動物、礦物,絕大多數要經過加工炮製後才能應用。中藥炮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目的歸納如下: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性、提高療效、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便於調劑和製劑、保持藥物淨度,利於儲藏、有利於服用等。 炮製對藥物理化性質的影響,由於加熱、水浸及酒、醋、藥汁等輔料的處理,使某些藥物的理化性質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來,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轉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其浸出量也有增減,所有這一切,對中藥藥性與療效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正確合理的炮製才能確保中藥臨床的療效。 中藥炮製的方法一般可分為淨選切片、水製、火製、水火共製和其他製法五種:1.淨選、切片:去除非藥用部位及切製成一定大小之飲片,以利煎煮及調劑。 2.水製:用水處理藥材,使其達到潔淨,除去非藥用部分,便於切製,或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常用水製法有洗、泡、潤、漂等。 3.火製:有些藥材使用前需經加熱處理,稱之為火製法。主要包括炒、燙、炙、處、煨等。炒法依據受熱程度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炒碳三種。加輔料炒又分為麩炒、米炒、土炒等。 4.水火共製:將藥材通過水、火共同處理的方法稱為水火共製法。主要分為蒸、煮、燀等。 5.其它製法:如製霜、提淨、發酵、發芽等。 【中藥製劑在臨床上的應用】長期以來,中醫與中藥緊密相關,互為依存,共同發展。中藥製劑乃根據中醫臨床用藥要求和中藥藥料的性質,以及生產、儲藏、運輸、攜帶、服用等方面的需要,將中藥製備成適宜的劑型,並指導合理應用。因病有緩急,證有表裏,須因病施治,對證下藥,所以對劑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治療急性病,為使藥效迅速,宜用湯劑、茶包劑;有些疾病則需要藥物的持久或延緩作用,可用丸劑、散劑、膏藥。另外,為了適應給藥部位的特點和治療的需要,也要選用不同的劑型。如皮膚疾患一般可選硬膏、軟膏、糊劑等;而對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瘡、潰瘍等則用栓劑。至於針劑因國內法令中醫不准打針之規定,而未積極發展。 藥劑部中藥局長期以來與中醫部醫師密切配合,在臨床上開發多種效果不錯的藥品(吹喉散、天水茶包、青珠膏、金瘡膏、黃連滴劑等數十種)。今後中藥局秉持優良傳統精神,以現代的技術,良好之設備,配合正確的炮製與製劑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之中藥。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9:22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9:22 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0 中醫基礎理論是指導中醫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以及中醫養生和診療疾病的原則。中醫的理論基本上是以精、氣、神, 陰陽,五行學說、 臟腑辨證、氣血津液及經絡學等來說明為何人會生病,而生病要如何治療;便有四診、八綱來辨證,依據世人所熟知之李時珍所總結而著的《本草綱目》來處方。 《本草綱目》並不是中國最早記載藥物的書籍,更早的有《神農本草經》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編著的《經史証類備急本草》為止,可以說是緊緊地銜接著前進的。但在《經史証類備急本草》之後,卻沒有大的發展,他便決定以《經史証類備急本草》為基礎,而整合總結的。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達,人們把從前那種須要煎煮湯服的中藥材,製成現在人們所常見的科學中藥--亦即粉末,來口服,以免去煎煮所須等待的時間,亦提高了治療快速的成果。雖然不可否定科學中藥的安全性及方便性,但古法煎煮之法定有其微妙的功效是科學中藥無法做到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精、氣、神精 Vital Essence 維繫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質。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前者指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後者指來源於脾胃的水穀之精。精還有包括血、津液的廣泛的涵義,如清代《讀醫隨筆》說:“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五臟均可藏精,但統歸於腎,為生命之源。精充則化氣生神,人體健而少病;精氣衰少,則人體弱而多病。注意保精,在養生與防病治病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靈樞‧經脈》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男女兩性之精媾合,形成先天之精,然後化生為胚胎,孕育生命,發展為形體臟腑、經脈氣血。可見先天之精是在形體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質,在人出生之後,它仍不斷氣化,產生元氣,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先天之精依賴後天之精滋養與補充,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後天之精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穀精微。它充養形體血脈,促進生長發育,並使先天之精保持生殖功能。可見非先天之精無以立形體之基,非後天之精無以成形體之壯,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一般女子7歲左右,男子8歲左右,腎中精氣有所充盛,就出現齒更髮長的生理現象。女子14歲左右,男子16歲左右,腎中精氣不斷充盛,就產生了一種促進性腺發育成熟的物質,於是男子就產生精子,女子就按期排卵,月經來潮,從而具備了生殖能力,人也進入了青春期。隨著腎中精氣由充盈逐漸趨向衰退,性腺也逐漸衰退,生殖能力亦漸趨下降,以至消失,可見腎中精氣直接關係人的生長與衰老。精氣作為人的正氣,還有固護機體、抗禦外邪的作用,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道理。《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精的病理主要表現為虛證。精氣虧虛,則影響人的生殖功能,在男子可見陽痿、早泄,女子可見月經閉止。腎藏精,主骨生髓,髓通於腦,腎精虧損,不能生髓,則髓海空虛,可見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腎開竅於耳,腎精不充,則聽力衰退。腎與膀胱相表裏,腎精虧虛則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或氣化不及小便不利,或失於固攝小便失禁。大腸的通利依賴陰液的濡潤,腎精為陰液之源,精虧液少,可見大便乾結、排泄不暢。從養生來說,中醫歷來注重精、氣、神“三寶”,精能化氣,氣能生神,可見精是氣、神的物質基礎,故養生以保精為第一要義,只有積精全神,才能卻病延年。 精虧的治療,以滋填腎精為大法,選用多脂液的藥物,必要時用血肉有情之品。對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水穀精微不足以滋養與補充精虛者,可以通過調理脾胃以達到益精的目的,這就是中醫學所講的以後天(脾胃)補先天(腎)的道理。對於老年患者,健脾和胃,扶持後天尤為重要。此外,平時注意節制房事,對於保精十分重要。 氣 Vital Energy 中國古代哲學基本範疇之一,指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質。它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界萬物的生長化收藏,寒暑的更替,都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這些思想被引進中醫領域,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臟腑、諸竅、精、氣、血等都是由氣聚而成的有形之質,而元氣、宗氣、衛氣等無形之氣,則具有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等作用,如通過呼吸與自然界交換氣體,推動血與津液的運行輸佈,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並排出糟粕等。氣屬陽,有推動、營養、氣化、溫煦、固攝、防禦等作用。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升降出入為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氣的病理變化主要有氣虛、氣滯、氣陷等。 生成與分類 氣根據來源、作用、存在部位有不同名稱。從來源分類,有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區分。先天之氣,稱為元氣,又稱原氣、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物質與原動力,來源於先天父母,是由父母之精氣相合而成,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腎與命門,並通過三焦而運佈於全身。人出生之後,元氣不斷得到後天之氣的充養,使之不斷充盛。後天之氣包括水穀之氣與呼吸之氣。水穀之氣是飲食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後而形成的具有營養人體的精微物質。呼吸之氣是指經過肺臟呼吸作用而吸入人體的自然界之清氣,經人體利用後,由肺臟將濁氣排出體外。呼吸之氣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營養人體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水穀之氣與呼吸之氣相合,聚積於人體胸中而形成宗氣。宗氣聚於兩乳之間的“羶中”(又稱之為“氣海”)。宗氣走息道而行呼吸,凡語言、聲音與呼吸皆與宗氣有關,同時還有維持氣血運行,維持心臟運行血液,保持心臟搏動的力量與節律,維持肢體正常體溫與活動能力等作用。 從作用分類,又分營氣與衛氣。營氣,又稱“榮氣”,是與血液並行於脈中之氣,是水穀之氣被人體吸收後行於脈中而形成,具有營養人體各組織器官與化生血液的作用。衛氣,指運行於脈外的皮膚、肌肉之間的氣,具有護衛肌表,防禦外邪侵入,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組織器官,調節腠理的開合與汗液的排泄等作用。衛氣根於先天元氣,依賴後天水穀之氣的充養,依賴肺臟的宣發而佈達於皮毛、肌腠和周身各組織器官。 從所在部位分類,又分為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臟腑之氣,是構成各個臟腑實體並維持其正常功能作用的本原物質,存在於每個臟腑之中。分別稱之為肝氣、心氣、脾氣、肺氣、腎氣、膽氣、胃氣、大腸之氣、小腸之氣、膀胱之氣與三焦之氣等。經絡之氣,是指存在於經絡之中的氣,亦是維持經絡發揮正常功能作用的本原物質。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各有其氣。臟腑之氣與經絡之氣均來源於先天之氣,是元氣充盛於臟腑經絡而成。在生命過程中,又不斷得到後天之氣的充養。 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六類氣,統屬於“正氣”範圍。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行於脈中之營氣,運行於脈外則成為衛氣;脈外之衛氣行於脈中又成為營氣;營氣營養於臟腑,則成為臟腑之氣的一部分,等等。故有人身同一氣之說。 作用 人身之氣的作用,主要概括為五個方面:(1)推動作用。氣的運動推動人體中血液的運行與水液的正常代謝。(2)溫煦作用。氣對人體有溫養作用,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3)防禦作用。氣有護衛人體、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4)固攝作用。氣有防止血液及人體內正常存在的水液無故流失的作用,包括控制血液在脈道中正常循行,胃液、腸液及其他人身分泌液的正常分泌,以及汗液、尿液的正常排泄等。(5)氣化作用。指通過氣的運動,人體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指人體中精、氣、血、津液等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的各自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如:水液經過氣化作用轉化為汗液、尿液而排出體外;水穀之精氣經過氣化作用而化生為血液;精、血二者之間通過氣化作用以互相轉化等。 運動形式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其運動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種。升指上升,降指下降,出指外達,入指入內。由於氣的不斷升降出入,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也維持著自然界萬物的運動變化。《素問‧六微旨大論》曾說:“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生長壯老已,是包括人體在內的動物生命過程,生長化收藏是草木植物的生長過程。升降出入存在於萬物之中,是萬物變化之源。 主要病理表現與治則 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氣,統屬於正氣,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疾病的致病物質統稱為邪氣。人體內存在的食積、痰飲、水濕、蟲積、瘀血、內寒、內熱等致病因子,也屬於邪氣範疇。人所以患病,不外乎兩個方面,或者是正氣不足,或者是邪氣侵襲而停留於人體。因此,治療疾病採取攻、補等治法,無非用以扶持人體虛損之正氣,去除存在於人體的邪氣。 人身之氣的失常表現有多種多樣,概括而言,可分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等。氣虛是人身之氣不足,包括元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的不足,主要表現為臟腑虛弱、臟腑功能活動減弱,機體抗禦病邪能力下降。臨床症狀可見有氣短,乏力,語聲低微,舌胖質淡,脈弱無力等,治療應以補氣為大法。氣陷是以氣無力升舉為特點,是因氣不足而升舉之力減弱,多表現為臟器位置下移,且以脾氣不足為多見。臨床可表現為腹脹重墜,脫肛,子宮下垂,大小便滑泄等,並伴有氣虛的臨床症狀,治療應以補氣升陷為大法。氣滯是指體內之氣運行阻塞不暢,又稱為氣鬱或氣結。由於氣滯難行,臟腑功能有障礙,臨床表現以悶脹、疼痛為多見,特點為脹重於痛,時輕時重,時脹時消,或竄痛,尤以胸悶腹脹為多見,治療則以理氣、行氣為大法。氣逆是指人身之氣上逆而不得下行。臟腑之中,肺主肅降,胃主和降,肝主疏泄,其正常生理功能應以氣下降通暢為順。在疾病過程中,肺、胃、肝等臟腑功能遭受影響,產生氣反上逆的證候,如肺氣上逆的咳喘,胃氣上逆的呃逆、嘔吐等,治療應以降氣為大法。 與精、血、津液的關係 氣與精、血、津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之間關係密切。氣與精可以互相化生,精能化氣,氣能生精。氣與血之間,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統攝血液而使之不溢於脈外,並可化生血液;血則可以載氣而行,佈達全身,並可生氣。氣與津液之間,氣可推動津液運行與佈散,還可化生津液;而津液大量流失,又可使氣隨液失脫,損耗人身之氣。人身之氣充盛,是保持精、血、津液充盛並發揮其功能的重要條件。在治療精、血、津液病證時,往往注重調補人身之氣,如益氣生精、益氣養血、益氣攝血、益氣活血、益氣行水、益氣生津等常用治法。 神 , Mind 中醫中廣義的神指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狹義的神通常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神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使用很廣,《內經》中即多處提及,如“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神者,水穀之精氣也”、“神者,正氣也”、“血氣者,人之神”、“陰陽不測謂之神”。這些神的涵義,都圍繞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這個中心。或是從神的先天後天物質基礎,或是從功能活動、外在表現、變化特點等不同的角度對神進行歸納,神來自先天,然而又須不斷地得到後天飲食物的滋養與補充。神不能脫離人的形體而單獨存在。醫療實踐中通過對神的察識,可以辨別病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狀況,以及判斷疾病預後的好壞。 神的來源 中醫的神來自先天與後天兩個方面。《內經》中以“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來說明雙親之精通過遺傳給予後代,因此由遺傳而來的先天之精是產生神的根源。另外,神還需要不斷地得到後天水穀精微的滋養,即通過飲食來化生氣、血、精、津液給予補充,從而維持生命活動。這就是說,後天水穀精微不斷地充養先天之精,使人體的氣、血、精、津液充沛,臟腑功能良好,方能使神處於正常狀態。 神形關係 中醫的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它不能離開人體而單獨存在。一旦形體死亡,神也就隨之消失。所以,有形(有生命的人體)方能有神。中醫學強調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就是指形與神是人體不可分離的統一整體。形體健壯則精神旺盛,生命活動正常;形體衰弱則精神衰憊,生命活動異常。 神與精神意識和思維 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是神常用的涵義之一。中醫學認為這一含義下的神由心所主,即《內經》中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有時又稱為“心神”。在由心所主的神中,又可分出神、魂、魄、意、志等下屬概念,這些概念互有差別,並分屬於五臟。這是由於神的活動是建立在五臟功能活動的基礎之上,五臟功能不同,神的表現也就有所區別。以神配屬於心,魂配屬於肝,魄配屬於肺,意配屬於脾,志配屬於腎。在醫療實踐中,這種配屬關係有一定的意義。如精神意識逐漸成熟則產生魂,做夢、幻覺、夢遊等屬於魂的活動範圍,魂屬於肝。又如《內經》中認為“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志即認識,是人體在意念積存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人類特有的心理功能,而這一功能活動與腎氣的充沛與否有關,這些都對臨床辨證用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雖然上述精神活動各有不同,但主宰者是心,其中任何一種活動都是心神活動的組成部分,都屬神的範疇。心神可以統率和支配人去認識和處理外界事物,心神如有異常,則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動就會紊亂。 神的盛衰 中醫學常常用神的盛衰來判定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疾病的輕重轉歸(預後)。由於氣、血、精、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所以當人的精氣充盈,生命活動正常時神的表現也就旺盛,如面色紅潤光澤,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呼吸平和,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精神充沛,反應敏捷,動作靈活,肌肉豐滿等,亦稱“有神”。反之,如果人的氣、血、精、津液不足,臟腑功能失常,神也就表現為不足,可出現精神不振、健忘嗜睡、聲低懶言、倦怠無力、動作遲緩等表現,亦稱“少神”。如果神出現衰敗,表現為面色晦暗、視物不清、眼球呆滯、呼吸異常、神志不清、語言錯亂、反應遲鈍、動作失靈、骨瘦如柴等,此時應稱“失神”,標誌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在有神、少神、失神的表現中,以目光的表現最為突出。人的精神活動、健康狀況,往往可從目光中流露出來。此外,面部表現、言談舉止、聲息、外形、動作狀態以及舌象、脈象等,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神的盛衰。 在醫療實踐中,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法,以瞭解病人神的狀態(有神、少神、神志異常、失神、假神等),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與把握預後有重要意義。有神是精氣充足,血脈旺盛的表現,即使有病,也屬於正氣未傷的輕病。少神係因精氣不足或異常時所致,臨床最為常見,通過治療往往可以康復。神志異常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出現反常狀態,此時可伴有全身性的其他症狀,亦可有精神失常的表現,如癲、狂、癇等。失神是精虧、氣損、血耗的表現,屬於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假神”是病情危重之人在臨終前突然出現精神暫時的好轉,如面色紅艷、語言清晰,或能進食等假象,俗稱“回光返照”,預示病人的陰陽即將離絕,接近死亡。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而對立的事物、現象或屬性,如天地、上下,日月、水火、內外等。 就中醫而言︰ 向外、對人體有推動、溫煦、興奮、促進作用的物質或功能屬於陽; 向內、對人體有凝聚、滋潤、抑制作用的物質或功能屬於陰。 二、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 陰陽交感︰陰陽二氣之互相感應和交合。 2. 陰陽對立︰陰陽二氣之相互制約及消長。 3. 陰陽依存︰無陽則無陰可辨。 4. 陰陽消長平衡︰陽(陰)消陰(陽)長,或是陽(陰)長陰(陽)長,以達致平衡。 陰陽轉化︰在特定條件下陰陽兩氣可互相轉化。 陰陽學說是中醫古代辨症法的思想。 古人把這種學說運用於醫學領域,借以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辨症和治療,成為中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陰陽學說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著陰,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白天與黑夜,晴天與雨天,炎熱與寒涼,活動與靜止。此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單獨存在,正所謂沒有上,無所謂的下,沒有下,亦無所謂的上;右與左,寒與熱,虛與實等等。陰陽的雙方不是處於靜止不變,而是不斷地出現陽消陰長,陰消陽長,互為消長的運動變化過程中,如夏至秋及冬,氣候由熱逐漸變寒就是明証。這種學說應用於醫學,論述人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及治療變化,如體表與內臟,又如五臟屬陰,六腑屬陽;心有心陰,心陽之別等等。疾病是複雜多變,但均可用“陰陽失調”來說明。陰陽學說對疾病的診斷亦很重要,“八鋼辨症”中陰陽是總綱,以統領表里,寒熱,虛實。其中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在治療方面,不僅用以確立治療原則,而且也用來概括藥物的性味功能,如寒涼,滋潤的藥物屬陰,濕熱,燥烈的藥物屬陽;具有斂降的藥物屬陰,升散作用的藥物屬陽等等;根據病情的陰陽偏盛,偏衰情況,確定治療原則,再結合藥物的陰陽屬性和作用,正確選擇藥物,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陰和陽的統一體。所謂陰陽,是對一切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是對立統一的兩方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晝夜、男女、內外、動靜、升降、浮沈、快慢分屬陰陽。 類別 人體部位 組織結構 功能活動狀態 陽 上部、表、背 皮毛、六腑、氣 興奮、亢進 陰 下部、裏、腹 筋骨、五臟、血 抑制、衰退 事物的生成、變化以至消滅,都是由於事物內在聯繫的陰陽雙方運動的結果。陰陽雙方的內在聯繫和運動規律,主要是 [1]陰陽對立、[2]陰陽互根、[3]陰陽消長、 [4]陰陽轉化。 陰陽對立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相互制約和互相轉化。通過相互消長維持動態平衡。 陰陽互根是指事物或現象中對立著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陰依存于陽,陽依存于陰。雙方各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立的一方而單獨存在。“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陰陽消長是指事物對立著的兩個方面,不斷運動變化,一直處於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恆動之中。陰陽之間的消長關係,在一定限度內,保持著動態平衡,以維持事物的正常發展和變化。如果任何一方消得太快或者長得太多,超過正常限度,必然破壞陰陽相對平衡而導致疾病的出現。 陰陽轉化是指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對立面轉化,即陰可以轉為陽,陽也可以轉為陰,從而事物的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陰陽轉化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人體的病理變化,較人體生理更為錯綜複雜。疾病的發生,從總的方面看,是陰陽對立依存關係被破壞,人體失去正常的陰陽相對平衡狀態,而造成了陰陽偏盛或偏衰的結果,具體體現在人體正氣和致病病邪兩個方面。人體正氣有陽氣和陰精之分,致病病邪也分為陰邪和陽邪。陽邪致病,就會出現陽盛傷陰的熱症;陰邪致病,又會出現陰盛傷陽的寒症。陽氣虛衰不能制陰,則會出現虛寒症;陰精不足而不能制陽,則表現為虛熱症。 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是導致各種疾病內在變化的基本因素,所以治療疾病的原則,必然是從調整陰陽出發,補偏救弊,損其有餘、補其不足,促使陰平陽秘,恢復陰陽的正常狀態。 藥物是調節人體陰陽、戰勝疾病的重要武器。藥物的功能,主要靠它的氣(性)味、升降浮沈來體現;而藥物的氣味和升降浮沈又可以陰陽來概括。 1、氣。氣有寒熱溫涼四種。溫、熱屬陽,寒、涼屬陰。陽盛的熱症,要用寒涼的藥物以清熱。陰盛的寒症,要用溫熱的藥物以祛寒。陰虛的虛熱症,要用涼性滋潤的藥物以養陰。陽虛的虛寒症,要用溫熱的藥物以補陽。 2、味。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種。酸、苦、鹹的藥物,一般有湧泄的功能,屬陰;辛、甘的藥物大多具有發散的功能,屬陽。 3、升降浮沈。指藥物作用的趨向。升浮的藥物,主上行而向外,屬陽,沈降的藥物,主下行而走內,屬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我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用以說明人體的生理病理,并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如下的五行歸納表: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方位 氣候 發展過程 五色 五味 時令 臟 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血脈 喜 西 濕 化 黃 甘 長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鹹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剋 五行學說,以相生相剋的規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一個事物內部結構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茲生,迴圈無盡。 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復無窮的。 在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個方面。在相克的兩個方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 在五行系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而是密切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影響其他所有部分的狀態,同時也受五行整體的統一制約。在其任何二“行”之間,由於存在相生或相克的關係,所以總是處於不平衡的運動之中。然而從五行整體來看,生和克在總和中表現出相對的平衡。五行學說,一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自然界的運動如四時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運行,動植物的生老壯已,都在直觀形式上大量呈現周期迴圈。古人認識到“迴圈”是自然界普遍法則,把事物內部結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也看成迴圈性運動,綜合類比成一個(如圖)迴圈式動態平衡規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正常平衡協調下的生長和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生克相互為用的關係,稱為“制化”關係。它推動和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 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如果失去協調,便會引起事物的反常狀態。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兩種。相生的反常稱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兩種。 相乘屬於過度的相克,有乘虛侵犯的意思。相侮屬於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強淩弱的意思,是反過來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與相生的方向相反。 在此說明五行與人體五臟與自然萬物的關係: 五行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和變化而成。在《國語﹒鄭語》中有“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尚書﹒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間相互的內在的聯繫。 中醫根據五行的特性,來描述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洩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五行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即相互制約和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解釋五臟之間的關係,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和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係,可用五行相生來闡明。如腎(水)藏精,肝(木)藏血,腎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火)主血脈,又主神志,脾(土)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脾土,即火生土;脾(土)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金),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土)主氣,職司清肅,腎(水)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同樣,五行相剋的關係也用於五臟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金)氣清肅下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木)陽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滯,此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克也用於解釋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其他臟腑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關係,說明這些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中醫根據五行說來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如木克土,聯繫五臟,肝屬木,脾屬土,那麼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則。再如,肝色屬青,味屬酸,如有面色發青,喜食酸味等見症,一般可診斷肝經受病。像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總的說來中醫無論在診病、辯證、治療、用藥等各方面,都離不開五行說的。 五行生克關係,也用於精神對五臟功能的影響。《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係來調整情志,從而治療精神性病症。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五臟之間就是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共同維持整體的內環境穩定狀態,五行說以相生相剋論述五臟之間相互聯繫和協調平衡關係。當五臟之間正常的生克制化調節受到破壞,就會出現相乘相侮的現象,就是病理狀態。在臨床,用五行生克乘侮規律不僅能說明疾病的傳變,了解病情的預後;而且能調理各臟腑功能,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傳統中醫不僅認為人體自身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小宇宙,它還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應的關係,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與宇宙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係,恰好體現了“天人合一”觀。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發,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係,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2 氣 血 津 液 氣: 氣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它在人體臟腑組織的存在,是通過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反映出來的。氣分為四種;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元氣為人身之根本,元氣愈是充沛,臟腑就愈強盛,身體也就健康少病。若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損傷元氣,則臟腑氣衰,抗邪無力,發生病變。故治療相應注意培補元氣以固根本。宗氣有推動呼吸和行營血的功能,它由吸入之氣與脾胃消化得來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形成於肺而聚於胸中,幫助肺臟呼吸和貫心脈以行營血,因此,凡呼吸聲音的強弱以及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活動能力,都與之有關。若不足還可以引起血脈凝滯的病變。營氣是脾胃輸於肺中的一種精微物質,它進入脈道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份,隨血液運行周身。衛氣是人體陽氣的一部份,行於脈處,散佈全身,內而臟腑,外而皮毛筋骨,具有溫煦臟腑,腠理,皮毛和開合汗孔的作用,能保衛機表,抗御外邪。 血: 血液含有人體需要的豐富營養,與各臟腑都有一定關係,通過氣的推動,循著經脈運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到皮肉筋骨,都依賴血液的滋養而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血液充盛則身體強健,血液不足則身體虛弱。津液: 津液是指人體內正常水液而言,還包括唾液,胃液,腸液等分泌物。其中,清而稀薄的叫 “津”,濁而積厚的叫“液”。津的作用有二:一是散佈周身,滋潤充養臟腑,肌肉,經脈,皮膚等各組織;二是組成血液,不斷補充血液中的水份,以使血液能在周身運行不息。“液”的作用也有二,首先是填精補髓,凡骨腔裏的骨髓,腦海裏的腦髓都由液充養,其次是滑和關節,濡潤空竊,滋潤皮膚。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四診心法 醫生在診斷中要有目的、有次序的查詢病情,詢問的內容包含了:問姓名、年齡及職業等一般情況;問病發時的經過及現在的症狀;問以前的病例資料;問個人的生活情況;問家族的病史。 難經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可知四診以「望」為第一,在診斷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望診 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醫生運用視覺從病患之臉色、眼色、精神氣色及外貌形觀看出端倪。一般來說,健康人的神、色、形、態,都有其正常的表現,一旦有反常,便是變態。從中醫臨床經驗可得知,人體外部跟五臟六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存在,尤其是面部、舌部跟臟腑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醫生透過對患者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臟腑的病變,進而找出疾病的本質以增進治療效益。 望診的內容雖然可以區分為總體望診跟局部望診,但在運用之時,並不需要特別去區分,在此我們將討論到的項目有:望神、望色、望形態、舌診、望顏面、望頸項、望頭髮、望皮膚、望苗竅、望指紋、望二陰、望排出物。 問診,即向病人或其家屬有步驟、有目的地詢問病史。問診是詢問病人疾病的發生與經過,問清病人的主要痛苦與症狀,了解病人的體質、生活習慣等有關內容,以達到掌握重點,結合其他三診來診察疾病的目的,並為辨證蒐集有關的資料。 問診重點著重在現在症狀。現在症狀以十問歌為要點: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更添片語告兒科,麻豆經疳須佔驗。此十問可以說是現在病症治療的要點。茲將此十問區分如下:問寒熱、問汗、問頭身、問二便、問飲食與口味、問胸脅脘腹、問耳目、問渴飲、問睡眠、問婦女與小兒病 聞診 包括聽聲音、聞氣味兩方面。其中聲音包含了說話聲、腳步聲、動作聲、呼吸聲以及咳嗽聲等各類聲音。藉由判斷所聽到聲音的強弱及頻率是否正常來作為辨證的依據。而氣味則包括了口氣、汗氣、體臭、鼻氣及排出物氣味等。藉由氣味的濃厚來反映出病者身體的寒熱虛實狀況。 聞診的基本原理在於聲音和氣味都是由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所產生的,所以能反映出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 切診 的內容包括了脈診跟按診兩部分,兩者同樣是運用醫生的手,對病人體表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對病人的肌膚、手足、腹胸及其它部位的觸摸按壓。 藉由診脈,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也可以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常用的診脈部位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三種。醫生在診斷時須注意到時間、體位、指法等診脈的方法,然後依照脈像所顯示出來的病脈判斷出其所代表的病症。 而按診可分為觸、摸、壓按三類,各種手法是綜合運用的。藉由按診可以了解局部的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分、性質和病情的輕重等情況。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第一篇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四診的認識 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辨証的認識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常用保健穴位 中藥和方劑概述 常用方藥的功用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証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辨証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二)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內臟相關學說)的合稱。中醫據此可以說明內部的對立統一和人體內部的聯系。 陰陽既代表體內的「物質」與「機能」,亦代表機體「抑制」與「興奮」的兩種基本過程。陰陽失調(偏盛偏衰),實為疾病成因的主體。同時中醫學也用血氣來統括物質與機能,所言〝血〞的意義,包括血液與體液等物質,〝氣〞是指局部以至整體的機能。概括地說:一切亢進的(浮)、興奮的(實)、有熱性傾向的(熱)都歸「陽証」;潛伏的(裏)、衰弱的(虛)、有寒性傾向的(寒)都屬「陰証」。 五行,即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先賢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相生」和「相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調整本能。臨床上運用五行學說,主要也是解釋人體內臟的相互聯系及生理、病理複雜變化,從其正常和不正常情況下所反映的現象,作為推斷病情和確定治法的依據之一。 致病因素 1.內因 內因亦稱內傷,泛指內損臟氣的致病因素。包括: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此外亦有飲食所傷、痰瘀停積及蟲患等。 2.外因 外因是外來的病因刺激,通過皮膚和黏膜等特殊感受器,而感染各種傳染性的疾病。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淫)。 3.不內外因 疾病的發生,有意外損害,既不屬於內因和外因者,稱為不內外因。如房室傷、金刃傷、湯火傷、蟲獸傷和中毒等。 病因和診斷名稱 1)風:主要是指空氣的流動從而刺激機體表面皮膚黏膜,致令調節機能發生障礙,影響了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因而發生病變,如傷風咳嗽(外風),但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如頭目暈眩、腰足麻痹等,則屬「內風」。 2)火:是指炎烈、亢進、興奮的含義。凡是一種急性炎症的進行期,體溫上升嚴重,均可稱為〝火〞。 3)暑:是指由於夏令氣候炎熱刺激機體,因而誘發疾病。發病後呈現壯熱、口渴、疲勞多汗,或昏悶不醒、小便赤澀等。 4)濕:是指空氣中的濕度高,或體內新陳代謝機能與排泄機能障礙,蓄積或分泌著多餘的水液,因而發生病變。特徵為軀體有疲乏重痛感,大小便的排泄不調等証候。 5)燥:是指氣候乾燥或體液乾燥所致的病變。 6)寒:是由寒冷的氣候刺激機體,因而感發疾病。初期症狀為惡寒、發熱、頭項痛等,此謂感冒之「外寒」。又如機體受了病因的刺激後,機能受到明顯的抑制,興奮現象降低,因而呈現體溫不足(內寒)。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三)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是指人體本身的整體性和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 2.辨証施治: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 a)証: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b)辨証:是分析和辨別疾病的証候。 c)施治:是根據辨証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四)中醫如何診斷疾病 1.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收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a)望診: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徵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 b)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是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 c)問診:通過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d)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病人身軀上一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從而獲得辨証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2.辨証(舉例) a)八綱辨証:是各種辨証的總綱,為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証方法。 a1)表裏:是辨別疾病病位內外和病勢深淺的兩個綱領。 a2)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 a3)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盛。 a4)陰陽:是八綱辨証的總綱。在診斷上,可將一切疾病分為陰陽兩個 方面。 b)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c)經絡辨証:是運用經絡學原理,以推求疾病發生的原因、性質及其部位所屬証候的診斷方法。 d)氣血津液辨証:是根據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析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証候,用以指導臨床,診察病証。 (五)中醫如何治療疾病 八法:確定病証後,治療方向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方劑:根據治法、功用,可分為解表劑、清熱劑、補益劑、祛濕劑等 21類。 藥物:按其功用的共性,結合治法,可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理氣藥、 補血藥等20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第二篇 診斷學的基本理論和望診的認識 (一)診斷學的範圍與原則 中醫診斷學,是從整體出發,運用辨証的理論與方法,以識別病証,推斷病情,給防治疾病提供根據的一門學科,是臨床各科的基礎。 診斷,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對於疾病診斷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對疾病有所認識,才能對疾病進行防治。要正確地認識疾病,首先要注意三大原則。 1.審察內外 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生理機能對自然界一般的變化是能夠相適應的。當人體這個整體內在失調或自然界的變化超過限度,人體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時,便產生疾病。從人體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相應這些觀點出發,在認識疾病的時候,便不能只見到局部或只注意個人。這種觀點,在診斷學中成為〝審察內外〞的原則。這一原則對於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 人體皮肉脈筋骨、經絡與臟腑息息相關,而以臟腑為中心,以經絡通連內外。身體一旦發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的也可以顯現在某一個局部;內部可以牽連及外,外部的也可以傳變入裏。精神刺激可以影響臟腑功能,臟腑病變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動的改變。由此可見,人體每一病証的產生,無不體現整體的失調。例如眼病,不僅是眼球局部的病變,而且和經絡臟腑的疾病也有密切的關係,或由於肝經有熱,或因心火,或因肺熱,或因腎虛, ......原因很多,如果單從眼部診斷,往往不夠全面。 同時,人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時刻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外界環境起急劇變化,或人體機能對外界不能適應時,經絡臟腑功能就會失調而發生疾病。疾病的發生與變化,絕對不能孤立於自然界之外。要正確診斷疾病,就必須審察患者所處的外界環境(如季節、地方、其他生活條件和精神環境等。) 總之,診察疾病,首先要把疾病看成是病人整體的病變,既要審察其外,還要審察其內;並要把病人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加以審察。這是中醫診斷的原則。 2.辨証求因 辨証求因,也是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審察內外的方法基礎上,根據病人一系列的具體証候(包括病人自覺症狀和四診檢查所得),加以分析、綜合,求得疾病的本質和癥結所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確切的依據。 人體發生疾病,便會發生一些異常現象:如頭痛、發熱惡寒等。這些異常的現象,稱為〝症狀〞。症狀的出現,是人體有了病變的客觀反映。通過症狀,可以探求疾病的內在變化。因此,症狀是辨証的重要依據之一。但辨証的〝証〞字,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別的症狀,也不僅是表面的綜合症狀群。所謂証或証候,既包括四診檢查所得,又包括內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體地反映了疾病的特証、性質和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癥結。 例如:嘔吐這一病証,雖屬胃氣上逆而導致,但胃氣上逆不僅限於胃腑本身的病,有時卻由於肝氣橫逆侮胃而引起。欲求得肝氣橫逆之因,首先應辨出肝氣橫逆之証。如嘔吐而兼有情緒鬱怒、脅痛脹滿、吞酸吐酸、脈象弦而有力等,便可斷為肝氣犯胃的嘔吐証,治療便有所依據。 通過〝辨証〞來了解病情,求得病〝因〞,也是診斷的基本原則。 3.四診合參 既然診斷要根據審察內外和辨証求因的原則進行,診斷的方法,便要求對病人作周密的觀察與全面的了解。想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四診合參。 四診,就是望、聞、問、切。診斷必須要做到四者俱備,才能見病知源。不能錯誤地把四者割裂開來理解,以為最高明的醫生,無論甚麼病都能一望而知。 (二)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辨証。 四診:望診,是對病人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問診,是通過對病人或者其家屬的詢問,可以得知病人平時的健康狀態,發病原因,病情經過和病人平時的自覺症狀等。切診,是診察病人的脈候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以測知體內體外一切變化的情況。 八綱,即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四診所獲得的一切資料,須用八綱加以歸納分析;寒熱是分別疾病的屬性,表裏是分辨疾病病位與病勢的淺深;虛實是分別邪正的盛衰;而陰陽是區分疾病的總綱。它從總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別疾病屬陰屬陽,為治療指明總的方向。 辨証:包括病因、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証。諸種辨証既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範圍,又有相互聯系,並且,它們均是在八綱辨証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三)四診的認識 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影響及全身,內臟的病變,可以從五官四肢體表各個方面反映出來。所以通過四診等手段,診察疾病顯現在各個方面的症狀和體徵,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機,從而為辨証論治提供依據。 望、聞、問、切是調查了解疾病的四種方法,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在臨床運用時,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即所謂〝四診合參〞,這樣才能全面而系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四診方法,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十分重視機體臟腑生理、病理的客觀反映,並通過這些客觀反映了解其內在聯系。 1.望診 醫師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況及其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況,即是望診。 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以推斷體內的變化。健康人的神、色、形、態等都有其正常的表現,一有反常,便是病態。中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証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係更密切,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整體的病變,誠如《靈樞‧本臟篇》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A.望面色 望面色,是醫師觀察病人面部顏色與光澤。顏色就是色調變化,光澤則是明度變化。古人把顏色分為五種,即青、赤、黃、白、黑,稱為五色診。五色的變化,以面部表現最為明顯。 據陰陽五行和臟象學說的理論,五臟應五色是:青─肝;赤─心;黃─脾;白─肺;黑─腎。 B.面部與臟腑相關部位 面部的各部位分屬臟腑,是面部望診的基礎。色與部位結合起來,更能進一步了解病情。 C.常色與病色 常色: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面部的色澤,表示人體精神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功能的正常。 D.舌診 中醫舌診的臨床意義,在於做為辨証的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無論八綱、病因、臟腑、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等辨証方法,都以舌象為重要的辨証指標。 舌黏膜上皮薄而透明,其血液供應極為充足,舌乳頭變化極其靈敏,所以舌象是反映體內變化的非常靈敏的標尺。舌象的變化,能客觀地反映正氣盛衰、病邪深淺、邪氣性質、病情進退,可以判斷疾病轉歸和預後,可以指導處方用藥。 E.舌診的內容 舌診的內容主要分望舌質和舌苔兩方面。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質又分神、色、形、態四方面;望舌苔則分苔質、苔色兩方面。最後舌質和舌苔還要綜合診察。 舌診在辨証中佔居重要地位,舌通過經絡氣血與臟腑密切相聯,舌質可反映臟腑氣血的虛實,舌苔可辨別邪氣的淺深與胃氣的存亡,大抵氣病察苔、血病觀質。舌淡主虛寒,舌紅主熱証,青紫為寒(潤)、為熱(燥);白苔主表証、寒証、亦主裏,黃苔主裏証、熱証,黑苔則為寒(潤)、為熱(燥),此皆舌診常理,需結合舌之形態和苔之形質綜合判斷。 F.望目 目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係,望目不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義,而且可測知五臟的變化,甚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可起〝見微知著〞的作用。 G.目部的臟腑相關部位
第三篇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一)聞、問、切診的認識 2.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 聽聲音是指診察病人的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腸鳴等各種聲響。嗅氣味是指嗅病人體內所發出的各種氣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氣味。 其基本原理在於各種聲音和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產生的,所以能反映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 聲音的發出,是肺、喉、會厭、舌、齒、唇、鼻等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肺是發聲的動力,肺主一身之氣,氣動則有聲;喉是發聲的機關,發聲必由喉出;其餘部分則對聲音起調節作用。聲音的異常變化主要與肺氣有關,但腎主納氣,必由腎間動氣上出於舌而後能發其聲,其他臟腑的病變亦可通過經絡影響於肺腎。 因此,聽聲音不僅可診察與發音有關器官的病變,還可根據聲音的變化,進一步診察體內各臟腑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新病小病,其聲多不變,惟有久病,痾疾,其聲乃變。 3.問診 問診是醫師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問診是臨床診察疾病的重要一項,在四診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對於疾病的很多情況,如病人的病史、自覺症狀、既往健康狀況和家族史等,只有通過問診才能獲得。了解上述方面的情況,可為醫師分析病情,判定病位,掌握病性,辨証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特別是對於那些只有自覺症狀而缺乏客觀體徵的疾病和因情志因素所致的疾病,問診就顯得更為重要。 問診時,醫師要首先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痛,然後再圍繞主要病痛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詢問,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全面了解。 問病人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則可了解發病的原因或誘因、疾病發展傳變的全過程和過去的治療情況及效果如何,亦有助於對疾病的診斷。而問現在症狀,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辨証的重要依據。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在總結前人問診要點的基礎上寫上《十問歌》,後人又將其略作修改補充為:〝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十問歌》內容言簡意賅,可作問診的參考。但在實際問診中,還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靈活而重點地詢問。 4.切診 切診分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兩者同是運用雙手對病員體表進行觸、摸、按壓、從而獲得重要辨証資料的一種診察方法。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對病體的肌膚、手足、胸腹及其他部位的觸摸按壓。 A.脈診 脈診以寸口診法為主,並以脈的位、數、形、勢分為二十八種脈象,以察知身體內部的病變。 脈象的形成,是與臟腑氣血具密切相關的。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中醫學認為肺屬宗氣,朝百脈,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脈,均匯聚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脾氣的統攝;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循環血量;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 脈之源始於胃,輸於脾,灌注於五臟六腑,經過五臟六腑的作用後從百脈又朝於肺,其間受臟腑病變的影響,能反映於寸口之脈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寸關尺分候臟腑,首見於《內經》。目前關於寸關尺分配臟腑,臨床可參考下列分配法: 左寸可候:心與心胞絡; 右寸可候:肺與胸中。 左關可候:肝與膽; 右關可候:脾與胃。 左尺可候:腎與膀脘; 右尺可候:腎與大腸。 但必須指出,寸關尺分配臟腑,其所候的是五臟六腑之氣,而不是臟腑之脈出於何部。 正常人的脈象是三部有脈,一息四至(相當於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正常變化。 B.按診 按診,就是用手直接觸摸或按壓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位、性質和病情的輕重等情況的一種診病方法。 按診的手法大致可分觸、摸、按三類。 觸是以手指或手掌輕輕接觸患者局部,如額部及四肢皮膚等,以了解涼熱、潤燥等情況。摸是以手撫摸局部,如腫脹部位等,以探明局部的感覺情況及腫物的形態、大小等。按是以手按壓局部,如胸腹和腫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無壓痛,腫塊的形態、質地,腫脹的程度、性質等等。 在臨床上,各種手法是綜合運用的,常常是先觸摸,後按壓,由輕到重,由淺入深,以了解病變的情況。 按診是切診的一部分,是四診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它在望、聞、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深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質等情況。對於胸腹部的疼痛、腫脹、痰飲、癥塊等病變,通過觸按,更可以充實診斷與辨証所必須的資料。 (二)辨証的認識 辨証,是在望、聞、問、切四診所得的基礎上進行診斷的辯証思維。這個思維的過程是在人體整體觀點,人與天地相應觀點,變動觀點等理論指導下,把四診所得的資料,在八綱初步分析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的分析與綜合,務期抓住疾病的本質,然後判斷出其証候名稱以及疾病的名稱,為論治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四診──八綱──辨証,是診斷疾病的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診斷學上的〝八綱〞也屬於辨証的範疇,但八綱辨証仍然末夠具體,八綱更為重要之處,在於說理,是辨証論治的核心理論。 辨証的方法有多種,都是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計有:病因辨証、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臟腑辨証、六經辨証、衛氣營血辨証與三焦辨証等。 其中病因辨証著重從病因角度去辨別証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証的基礎。六經辨証是外感病中〝傷寒〞病的辨証法;衛氣營血辨証是外感病中〝溫病〞的辨証法。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及臟腑辨証適應於雜病各科辨証。 但臟腑辨証是雜病辨証的重點辨証法,經絡辨証與氣血津液辨証可以看作是臟腑辨証互為補充的辨証方法。 (三)辨証的形式(部分) A.病因辨証 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六淫、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四個方面。臨床上沒有無原因的証候,任何証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機體所產生的某種病態反應。病因辨証,就是通過分析患者的這些病態反應(症狀、體徵),根據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來推求病者之病因所在,從而給治療提供依據。 六淫、疫癘是外感疾病的病因。六淫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者;疫癘則是傳染性極強的致病因素。 七情,即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証候均見於內傷雜病。其發病多由於外界的刺激,使精神發生變化,造成情志的過度興奮或抑制,從而損傷內臟,而成為各種疾患。七情致病,主要表現在陰陽氣血的變化,如暴喜傷陽,暴怒傷陰,氣鬱化火,氣逆血亂,並能直接傷及五臟,表現出五臟的証候。 飲食、勞倦和房室所傷,在詢問發病的情況。可以獲知其病情外,還可據其特定的臨床症狀,進行辨証。 外傷,指外受創傷,如金刃、跌打、獸類咬傷及毒蟲螫傷所引起的局部症狀及整體所反映的証候。 B.臟腑辨証 五臟,是肝、心、脾、肺、腎的合稱。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總稱。 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辨証方法,是臨床各科診斷基礎,是辨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臟腑辨証,包括臟病辨証、腑病辨証、臟腑兼病辨証三個部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第四篇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防治原則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研究和發展醫藥科學的最終目標。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對疾病的預防,並對於疾病的治療方法,豐富多采,既有內服藥物,又有針刺、艾灸、推拿、氣功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預防 預防,是在正常人群中提倡養生保健,並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疾病的頂防,在中醫學中有兩個部分;一是強調養生保健,一是提倡對疾病的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傳變和惡化。 未病先防的意義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關鍵在於機體的正氣是否強盛,機體的正氣是發生疾病的內在基礎。同時也提倡採取各種方法,如防止病邪侵犯人體,調養身體,提高正氣的抗病能力,以及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變的意義 未病先防的預防衛生工作,是防止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有效方法。但是,對於已經發病的患者,也宜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與傳變。具體措施應作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並且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療法則 治則,即治療疾病的總的法則。治療法則的確立,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証論治指導下,對疾病的現狀進行分析,定出的治療總則,以指導具體的立法、處方、用藥。 治則,共有六個方面:1.治病求本;2.扶正和袪邪;3.調整陰陽;4.調整臟腑;5.調理氣血;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以下側重介紹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兩方面。 治病求本的精神 治病求本,首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治病必求於本〞。治病求本,就是在錯縱複雜的臨床表現中,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並探取針對根本原因,落實正確的治本方法。治病求本,是幾千年來中醫臨床辨証論治一直遵循著的基本準則。 扶正和祛邪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邪正之間的熟勝熟負,決定著疾病的進退;邪正之間盛衰,決定著疾病的虛實變化。扶正和祛邪的兩大治則,是針對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而設。同時,扶正和祛邪兩法的運用,其目的在於改變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比對,恢復正氣,祛除邪氣,促使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以早日康復。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機體的正氣不足。由於機體的正氣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臟腑、經絡等組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狀態。因此,扶助正氣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機制在於:用藥物、針刺、艾灸、氣功以及食療、體育鍛鍊等方法去補充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修復被損傷的人體各種組織;恢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所以扶正的具體方法雖然很多,如補陰、壯陽、養氣、增液等,但均可統屬於補法的範圍。 2.祛邪 祛邪,即祛除體內的邪氣。由於各種病邪的性質特性不同,侵犯機體的部位不同,而在不同的祛邪方法。如發汗解表、辛散祛風、湧吐痰涎、攻下積滯以及消食、化積、祛瘀、利濕、逐水等治法。 (三)治法的由來 治法,是在辨清証候,審明病因、病機之後,有針對性地採取的治療方法。早在《內經》裏已載有許多治法的理論和具體方法。至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總結出一整套中醫辨証論治的體系,不僅在辨証方面有精確的論述,而且在治法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進一步作了充實和發展,大大豐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內容。其後,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制定了許多新的治法,並從理論上對治法作了進一步的論証和發揮,使中醫治法更加豐富多采,更能適應各種病証的治療要求。同時,歷代醫家鑑於治法內容的日益發展,多次作過分類歸納。 我們現在經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對於治法的歸類總結而來的。程氏在《醫學心悟》中說:〝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 (四)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証 1.汗法(解表法) 汗法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証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急性風濕熱等疾病。 2.下法(攻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攻逐體內積水的方法。適用於治療大便秘結,以及食物或藥物中毒等病証。 3.和法(和解法) 和法是一種調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熱和調整臟腑偏盛偏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胸脅疼痛、月經不調和痛經等証。 4.溫法(溫裏法) 溫法是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的方法。適用於消化功能減弱,以致機體能量代謝降低,熱量不足的証候,以及循環衰竭的病証。 5.清法(清熱法) 清法是清除熱邪的方法。清法的運用範圍較廣,尤其是治療溫熱疾病更為常用。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極期,或化膿性炎症。 6.消法(清導或消散法) 消法是消導食滯或者消散積滯腫塊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証和肝脾腫大、腫瘤等証。 7.補法(補益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機體各種功能和物質衰弱証候。 8.理氣法 理氣法是疏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治法。適用於治療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病証。 9.理血法 理血法是暢通血液,消散瘀血和止血的一種治法。適用治療痛經、血管內血栓形成、心絞痛,以及咯血、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証。 10.祛濕法 祛濕法是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或腹瀉;泌尿道炎、水腫等証。 11.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等証。 (五)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人體上下內外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絡,有網絡的涵義。 人體主要由十二組經脈溝通機體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十二經脈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臟一腑,從而加強了臟腑相互之間的聯繫。經脈有一定的循行徑路,而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把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裏和臟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而且也是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通過經絡的傳導,內臟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外表,表現於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孔竅。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連屬於筋肉、皮膚。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 (六)十四經脈名稱及循行部位 名稱循行部位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上肢前緣 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上肢中線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上肢後緣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下肢前緣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下肢中線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後緣 任脈前正中線 督脈後正中線 (七)經絡的生理功能 經氣 經絡的功能活動,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以及調節人體各部機能等方面。 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 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配合、相互聯繫,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實現的。 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以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則必須賴於經絡的傳注。 感應傳導作用 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覺傳遞和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傳導感應作用的表現。 調節機能平衡 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機體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衰的証候,即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實驗証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可對各臟腑機能產生調整作用, 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 (八)穴位功能與健康的關係 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人體的穴位很多,大體上可分為「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穴位各歸屬於某一組經脈,而每一組經脈又各棣屬於某一臟腑。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經絡穴位就成為傳遞疾病訊息和反映病變的途徑。因此,在體表的穴位上施以按壓,就可改善所屬臟腑的某些疾病。 穴位的作用與臟腑和經絡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証以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兩方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九)常用保健穴位 1.百會穴 取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之相交點。 功能: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平肝熄風。 刺激百會穴,可改善大腦微循環組織的供血供氧狀態,促進大腦細胞之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煥發,思維敏捷,頭腦聰穎,更可預防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症。 2.關元穴 取穴:在臍下3寸。 功能:培元固本、益氣補腎、調經納氣。 刺激關元穴,可培補人體元氣,強健體質,防止遺精遺尿,改善腎臟及膀胱輸布水液的功能,調節婦女月經,強腎補精; 預防性功能低下,並對習慣性流產也具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3.合谷穴 取穴:拇指關節橫紋與虎口邊緣相切,拇指尖到達之處。 功能:解表清熱、鎮痛安神、通絡止痛、理氣活血、調節汗液。 刺激合谷穴,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具美容顏的作用,促進腸道消化功能,增進食欲,緩解腹痛;培補氣血,保持月事正常,並對熱病無汗及多汗可達致雙重調節作用。孕婦禁用。 4.勞宮穴 取穴:掌中央,當第三掌骨間隙之中點處。 功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清熱益氣。 刺激勞宮穴,可增加對心臟的供血量,調節心血管功能,預防冠心病;延長睡眠時間,兼有清熱止嘔,清除口臭和補益氣血的功用,並有促進小兒消化功能,增進食欲。 5.足三里穴 取穴:在外膝眼(犢鼻)下3寸,距脛骨外側一橫指。 功能:調和氣血、強健脾胃、疏通經絡、降壓利水、寧心安神。 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和改善消化系統疾病,增進食欲,預防腿膝關節疼痛;益心臟,通利小便,消腫而降血壓,補氣活血、寧心安眠;此外對貧血所引起的頭暈及產婦血暈,圴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並能明目和預防中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第五篇 中藥和方劑概述 (一)中藥的性能及應用 性能概說 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糾正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上述基本治療作用,乃是因為各種藥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把藥物治病的多種多樣的性質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歸經等方面,統稱為藥物的性能。以下側重介紹藥性和藥味。 五氣和七味 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複驗証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概括。至於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繫。 五氣,就是寒、熱、溫、涼、平五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平性藥,是指藥性寒、熱之性不甚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 七味,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澀七種藥味。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麻黃、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如黨蔘、熟地、甘草等。 酸: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如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等。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如大黃、杏仁、槴子、蒼朮、黃柏等。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瓦楞子、芒硝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如豬苓、茯苓等。 澀:與酸味藥物相似。如龍骨、牡蠣、赤石脂等。 應用概說 藥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藥禁忌、劑量和服法等幾項主要內容。掌握這些知識與方法,按照病情、藥物和治療要求予以正確應用,對於充分發揮藥效和確保用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著重介紹藥物的配伍關係。 藥物的配伍 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的〝七情〞。 1. 單行:是指用單味藥治病。選用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 2. 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蓍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蓍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4.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和消除。 5.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 6.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蔘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蔘的補氣作用。 7. 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丁香和鬱金、人蔘和五靈脂、甘草和海藻、烏頭和貝母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2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二)方劑的由來 方劑,是在辨証審因決定治法之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原則,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証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方劑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中國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藥物並用於治療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單味藥。經過許多年代的醫療實踐,認識到用幾味藥配合起來治病的效果更好,於是逐漸形成了方劑。從現存最早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裏可以看到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藥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論論述。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確已建立了指導再實踐的基本理論。特別是東漢張仲景著述的《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融理、法、方藥於一體,後人尊為〝方書之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方劑和治法的關係 方劑是理、法、方、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藥配伍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才能準確而縝密地遣藥組方。 從中國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治法是在積累了相當醫療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來,是後於方藥形成的一種理論。但是,當治法已由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之後,就成為指導遣藥組方和運用成方的指導原則。例如,一個感冒病人,經過四診合參,審証求因,確定其為外感風寒所致的表寒証後,根據表証當用汗法,治寒當以溫熱藥的原則,決定用辛溫解表法治療,並且按法選用相應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選藥組成辛溫解表劑,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則,治法與辨証不符,組方與治法脫節,必然治療無效,甚至反使病情惡化。 由此可知,治法是指導遣藥組方的原則,方劑是體現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雖然我們常說〝方以藥成〞,卻又首先是〝方從法出,法隨証立〞,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為用,密不可分的。 (四)方劑的組成、劑型及用法 組成 方劑,是由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多味治病的基礎上開始形成,又經歷了從辨病施治到辨証論治相結合的過程,不斷發展成熟的。方劑是運用藥物治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應用上,由於所用藥物的種類多少和產生療效的快慢不同,概分為七類,簡稱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複方。七方是方劑組成的法則之一。 組成原則 每一首方劑的組成,固然必須根據病情,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但在配伍組成方面,還須要遵循嚴格的原則。一般而言,方劑的組成可分成君、臣、佐、使四類藥物,而每一方劑的具體藥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齊全,全視病証大小與治療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選藥物的功用來決定。 組成變化 方劑的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方從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組成,是遣藥組方必須遵循的原則。而具體藥物的選擇,配伍關係的安排,藥量大小的確定,以及劑型、服法的要求等等,都與病証的變化,體質的強弱,年齡的大小,四時氣候的不同,南北地土各異均有密切相關。 劑型 藥物配伍組成方劑,還必須研究適合病情需要或藥物特點的劑型,才能更好地符合治療要求和發揮藥效,隨著醫藥的發展,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創造了多種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膏劑、丹劑、酒劑、茶劑、藥露、錠劑、餅劑、條劑、線劑、灸劑、糖漿劑、片劑、沖服劑、針劑、膠囊劑等。 方劑的用法 方劑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1.煎法:煎法是指煎藥方法。包括:煎藥用具、煎藥用水、煎藥火候、煎藥方法。 2.服法:服藥是否合適,對療效有一定影響。服法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方法。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3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第六篇 常用方藥的功用 本篇選取了十六類方劑,以及三十六種臨床常用處方作為內容,其中列出各方的功用、主治和組成藥物。 (一)解表劑 1.香蘇散(辛溫解表) 功用:理氣解表。 主治:四時感冒。 組成:香附子方二錢 紫蘇葉錢半 舊陳皮八分 炙甘草一錢 2.桑菊飲(辛涼解表)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 組成:冬桑葉三錢 甘菊花一錢半 津桔梗二錢 北杏仁三錢 青連翹三錢 乾蘆根五錢 生甘草一錢半 薄荷葉八分後下 3.銀翹散(辛涼解表)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組成: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荊芥穗一錢半 淡豆豉二錢 津桔梗二錢 牛蒡子二錢半 生甘草一錢半 淡竹葉一錢半 乾蘆根五錢 薄荷葉八分後下 (二)和解劑 1.逍遙散(調和肝脾) 功用:疏肝解鬱,健脾和血。 主治:肝鬱血虛,而致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 組成:北柴胡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杭白芍四錢 貢白朮二錢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煨生薑二錢 薄荷葉一錢半 2.痛瀉要方(調和肝脾) 功用:補脾瀉肝。 主治: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後仍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弦而緩。 組成:炒白朮三錢 炒白芍四錢 舊陳皮一錢半 北防風二錢 (三)清熱劑 1.導赤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心養陰,利水通淋。 主治:心經熱盛。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於小腸,症見小便赤澀刺痛。 組成:生地黃五錢 關木通二錢 甘草梢一錢半 淡竹葉二錢 2.清胃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有積熱。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或口氣熱臭,口舌乾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 組成:川黃連一錢 生地黃五錢 牡丹皮二錢 當歸身二錢綠升麻一錢 (四)祛暑劑 1.六一散(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利濕。 主治:感受暑濕。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組成:飛滑石六錢 生甘草一錢半 2.新加香薷飲(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暑濕初起,形寒發熱,身重酸重,口渴而赤。 組成:香薷草二錢 川樸花一錢半 扁豆花三錢 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五)溫裏劑 1.理中丸(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1)中焦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2)陽虛失血。(3)胸痹由中焦虛寒所致者。 組成:川乾薑一錢半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2.小建中湯(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補虛,和裏緩急。 主治:虛勞裏急。腹中時痛,溫按則痛減,舌淡苔白,脈細弦而緩;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四肢痠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組成:飴糖一兩 杭白芍六錢 桂枝尖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六)補益劑 1.四君子湯(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食少或便溏,舌質淡,脈細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2.蔘苓白朮散(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或瀉,或吐,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苔白,質淡紅,脈細緩或虛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炒扁豆三錢 薏苡仁三錢 懷山藥二錢 湘蓮肉二錢 陽春砂八分 津桔梗一錢半 3.補中益氣湯(補氣)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淡白,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洪而虛。 (2)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証。 組成:北棉蓍五錢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舊陳皮一錢半 當歸身二錢半 綠升麻一錢 北柴胡一錢半 4.四物湯(補血) 功用:補血調血。 主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 組成:當歸身二錢半 熟地黃五錢 撫川芎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5.歸脾湯(補血)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1)心脾兩虛。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盜汗虛熱,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 (2)脾不統血。症見便血,以及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帶下。 組成:防黨蔘四錢 北棉蓍五錢 炒白朮二錢半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當歸身二錢半 雲茯神三錢 酸棗仁四錢 桂圓肉一錢半 遠志通一錢半 廣木香一錢半 6.六味地黃湯(補陰)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或虛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消渴,或虛火牙痛,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組成:熟地黃六錢 山茱萸一錢半 懷山藥三錢 福澤瀉三錢 牡丹皮二錢 白茯苓三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七)安神劑 1.天王補心丹(滋養安神) 功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主治:陰虧血少。虛煩少寐,心悸神疲,夢遺健忘,大便乾結,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組成:生地黃五錢 京玄蔘四錢 天門冬三錢 麥門冬三錢紫丹蔘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防黨蔘四錢 白茯苓三錢 酸棗仁四錢 五味子一錢半 柏子仁三錢 遠志通一錢半 津桔梗一錢半 2.甘麥大棗湯(滋養安神) 功用: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亦補脾氣。 主治:臟躁。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久頻作,舌紅苔少。 組成:生甘草二錢 淮小麥一兩 烏大棗六枚 (八)固澀劑 1.玉屏風散(固表止汗) 功用: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 組成:北棉蓍五錢 天於朮三錢 北防風二錢 2.完帶湯(固崩止帶) 功用:補中健脾,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鬱,濕濁下注。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面色淡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組成:防黨蔘三錢 貢白朮五錢 懷山藥五錢 泡蒼朮二錢舊陳皮一錢半 車前子三錢 杭白芍四錢 北柴胡三錢 黑荊芥一錢半 (九)理氣劑 1.半夏厚樸湯(行氣) 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脅滿悶,或嘔。 組成:清半夏三錢 川厚樸二錢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紫蘇葉一錢半 2.橘皮竹茹湯(降氣) 功用:降逆止嘔,益氣清熱。 主治:胃虛有熱,氣逆不降。呃逆或乾嘔。 組成:舊橘皮一錢半 乾竹茹二錢 防黨蔘三錢 切生薑二錢 炙甘草一錢 烏大棗三枚 (十)理血劑 1.丹參飲(活血祛瘀)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血瘀氣滯,心胃諸痛。 組成:紫丹參五錢 白檀香八分 春砂仁八分 2.槐花散(止血)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下氣。 主治:腸風臟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後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 組成:槐花米三錢 側柏葉三錢 炒荊芥一錢半 江枳殼二錢 (十一)治風劑 1.消風散(疏散外風) 功用: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有力。 組成:荊芥穗二錢 北防風一錢半 牛蒡子三錢 蟬蛻衣一錢半 泡蒼朮二錢 苦蔘根三錢 關木通一錢半 生石膏五錢 肥知母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生地黃五錢 胡麻仁三錢 生甘草一錢半 2.天麻鉤藤飲(平熄內風)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 組成:明天麻三錢 石決明八錢 生梔子三錢 枯條芩三錢 益母草三錢 川牛膝三錢 厚杜仲三錢 桑寄生四錢 夜交藤四錢 白茯苓三錢 雙鉤藤二錢後下 (十二)治燥劑 1.桑杏湯(輕宣潤燥) 功用:清宣溫燥。 主治:外感溫燥。身不甚熱,乾咳無痰,咽乾口渴,右脈數大。 組成:冬桑葉三錢 淡豆豉二錢 北杏仁二錢 北沙蔘三錢 浙貝母二錢 雪梨皮三錢 生梔皮一錢半 2.養陰清肺湯(滋陰潤燥) 功用:養陰清肺。 主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咽喉腫痛,初起發熱,或不發熱,鼻乾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 組成:生地黃五錢 粒麥冬三錢 京玄蔘三錢 牡丹皮二錢 川貝母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生甘草一錢半薄荷葉八分後下 (十三)祛濕劑 1.平胃散(燥濕和胃)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嘔吐惡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組成:泡蒼朮二錢 川厚樸一錢半 舊陳皮八分 生甘草一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2.二妙散(清熱祛濕)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走注,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組成:川黃柏三錢 泡蒼朮二錢 (十四)祛痰劑 1.二陳湯(燥濕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或頭眩心悸,和苔白潤,脈滑。 組成:清半夏三錢 化橘紅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炙甘草一錢半 2.溫膽湯(燥濕化痰) 功用: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寧,癲癇等証。 組成:清半夏三錢 乾竹茹一錢半 江枳實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炙甘草一錢半 2.半夏白朮天麻湯(治風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平肝熄息風。 主治:風痰上擾。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組成:清半夏二錢 明天麻二錢 貢白朮二錢半 白茯苓五錢 化橘紅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炙甘草一錢半 (十五)消導化積劑 保和丸(消食導滯)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一切食積。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組成:山楂粒二錢 建神曲三錢 萊菔子二錢 清半夏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青連翹三錢 (十六)癰瘍劑 五味消毒飲 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火毒結聚的癰瘡癤腫。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惡寒;各種疔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舌紅,苔黃,脈數。 組成:土銀花五錢 紫花地丁五錢 紫貝天葵三錢 蒲公英五錢 野菊花三錢 本篇所介紹的方藥和藥量祇作參考,病患者需經由醫師診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臟腑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裏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裏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五臟與形竅志液的關係 其華 其充(在體);主 開竅 在液 在志 面 血脈 舌 汗 喜;驚 爪 筋 目 淚 怒 唇;四白 肌;四肢 口 涎 思 毛 皮 鼻 涕 悲;憂 髮 骨;髓 耳;二陰 唾 恐 [五臟的相互關係] 1.心與肝:心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淩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2.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布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3.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份。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借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4.心與腎: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心腎相交”又稱”坎離相濟”,腎水必需上濟于心,以滋心陰,則心陽不亢;心火亦需下降于腎陽以資腎陽,則腎水不寒。而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稱“肝氣乘脾”可出現納差、腹脹、便溏等。 6.肝與肺:肝主升發,肺主肅降,升降相應,共同維持人體氣機調暢。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喘或痰中帶血等症。肺病及肝,則見咽乾鼻燥、咳嗽無痰。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水不涵木”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穀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少食、懶言、便溏、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濕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9.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五更泄瀉,食穀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膝酸軟、陽萎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滯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六腑是傳導飲食物的器官,它們既分工又協力,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過程。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腐熟,消化水穀;小腸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傳導糟粕;膀腕貯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發生病變,都足以影響飲食物的傳化,所以說六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 [六腑的相互關係] 臟與腑是表裏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裏,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裏是由經絡來聯繫,即臟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裏關係是:心與小腸相表裏;肝與膽相表裏;脾與胃相表裏;肺與大腸相表裏;腎與膀肮相表裏;心包與三焦相表裏。 1.心與小腸:經絡相通,互為表裏。心經有熱可出現口舌糜爛。若心經移熱於小腸,則可兼見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 2.肝與膽:膽寄於肝,臟腑相聯,經絡相通,構成表裏。膽汁來源於肝,若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到膽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膽汁的排泄失常,又會影響到肝。故肝膽症候往往同時並見,如脘腹脹痛、黃疽、脅痛、口苦等。 3.脾與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惡濕, 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為水穀之海,主消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主運化。二者燥濕相濟,升降協調,胃納脾化,互相為用,共同完成水穀的消化、吸收和運化。 胃氣以下行為順,胃氣和降,則食糜得以下行排泄。脾氣以上行為順,脾氣上升,精微物質得以上至頭目。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出現惡逆、嘔吐等症。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易現久泄、脫肛、子宮下脫等症。由於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在臨床治療上多脾胃並治。 4.肺與大腸:經絡相連,互為表裏。若肺氣肅降,則大腸氣機得以通暢,以發揮其傳導功能。反之,若大腸保持其傳導通暢,則肺氣才能清肅下降。例如:肺氣壅滯,失其肅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腸傳導阻滯,出現大便秘結。反之,大腸傳導阻滯,又可引起肺肅降失常,出現氣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瀉大腸,使熱從大腸下泄。反之,大腸阻滯,又可宣通肺氣,以疏利大腸的氣機。 5.腎與膀胱:經絡相通,互為表裏。在生理上一為水臟,一為水腑,共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以腎為主)。腎陽蒸化,使水液下滲膀肮,膀胱因腎陽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腎陽不足,可影響膀胱功能減弱而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膀胱濕熱,又可影響腎臟而出現腰痛、尿血等。 6.心包與三焦:經絡相通,互為表裏。例如,臨床上熱病中的濕熱合邪,稽留三焦,出現胸悶身重,尿少便溏,表示病在氣分。如果未能制止其發展,溫熱病邪,便由氣分入營分,由三焦內陷心包,而出現神昏、譫語等症。 內臟之間的聯繫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繫。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肺氣的輸布、肝氣的疏泄、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內臟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經絡 經絡是人體結構的一部分。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一方面來源於古代的人體解剖知識,但更多方面則來自古人長期的醫療實踐。最初人們只是在生產活動中因偶然機會,身體某一部位受到撞擊、擠壓或損傷的刺激後,局部或另一部分病痛得到解除,漸漸認識到刺激點的治療作用。以後經過長期體驗,刺激點的發現越來越多,進而認識到這些刺激點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著的,而有一定內在聯繫。當刺激某一點時,可以產生酸、脹、重、麻等感應,而且感應有時還會向一定的方向擴散傳導。許多點不但能夠治療某些體表的病,還能治療某些內臟疾病。這樣,通過反復實踐,不斷總結,最後把點與點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在體表有一定迴圈線路,並與內在臟腑密切聯繫,縱橫交錯,溝通上下內外的網路系統,即經絡系統。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聯絡的通路。經,有徑路的意思,無所不通;絡,有網羅的意思,錯綜聯絡。經是主幹,絡是分枝,互相貫串在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或深或淺地把五臟六腑、頭面、軀幹、四肢百骸等聯繫成為有機的整體。 經絡是“經”和“絡”的統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起著聯繫臟腑、溝通內外、調節各部分功能的作用。經絡的名相 。 經絡系統在大體上分經和絡兩個部分,經包括十二經脈(正經)、奇經八脈(沖、任、督、帶、陽蹻、陰蹻、陽維、陰維)等;絡可分為十五絡(十四經脈各出一支別絡,足太陰脾經在脅下別出的一支大絡)、孫絡(無名的小絡脈)等。 十二經脈是構成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路,十五絡順著本經之脈循行,把相互表裏的陰經和陽經溝通起來,成為十二經脈在四肢互相轉注的紐帶,它們參與十二經整體運行。奇經八脈既不屬絡臟腑,亦無表裏配偶,而具特殊的功能,故稱“奇經八脈”。在經絡系統中是以十二經脈為主體的。另外奇經八脈中以任督二脈尤為重要,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二經脈的每一經脈各有其所屬的臟腑,並以手足三陰三陽和所屬臟腑命名,屬臟的稱為陰經,屬腑的稱為陽經。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督脈:行于脊背,諸陽經皆交會於督脈,總督一身的陽經, 有總督一身陽氣的作用,故又稱之為"陽脈之海"。 任脈:行於胸腹正中線,全身陰經皆會于任脈,有總任全身陰氣的作用,故又稱之為"陰脈之海"。 [經絡的作用] 人體在正常狀態下,經絡的功能與作用是有規律的。《黃帝內經》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如果發生病變,它又能反映出相應的證候,掌握了它的規律,觀察它的變化,可做為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辨證施治的依據。 (一)生理方面應用 《黃帝內經》“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絡像一個網路系統,將氣血輸送,遍佈全身,並把五臟六腑、四肢關節、筋骨皮肉等聯系起來,人體臟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肉、血脈等組織與器官,才能夠進行有機的整體活動,主要是氣血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經絡的運行,才能輸布全身,以溫養濡潤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才能使它們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總的來說,它具有流通氣血,營養全身,調節機體功能,增強機體防禦外邪的作用。 (二)病理方面的應用 十二經脈各和臟腑相連,病邪會循著身體經絡而傳變,侵襲人體傳至臟腑,臟腑有病也會反映到經脈上來。外邪侵犯人體,經氣不能發揮其抗禦作用,病邪能夠通過經絡由體表傳入內臟。如感受風寒在表不解,可通過手太陰肺經傳入肺臟引起咳嗽、喘促、胸痛等肺的病症。反之,身體內部臟腑病變又可通過經絡反應到體表組織器官。如胃病齒痛,肝病脅痛,腎病腰痛,心火上炎舌部生瘡等,這都是本臟發病在其所屬經絡循行部位上的反映。 (三)診斷方面的應用 經絡循行路線有一定分屬的臟和腑,並有各自所循行的部位,因而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經絡的病證。 如頭痛,痛在前額連眉棱骨的屬陽明經,痛在後頭及頸項部的屬太陽經,痛在頭兩側的屬少陽經,痛在巔頂部的多屬厥陰經。這種診斷方法能按病人個別病情,結合經脈的分屬部位,進行分析辨證,以達至治療頭痛的最佳成效。此外,若臟腑出現毛病,其相關的經絡及一些經氣聚集的穴位上,可能會出現壓痛、結節或條狀物,有時穴位部位的皮膚亦會出現變化。如肝炎患者在肝俞穴有壓痛;消化道潰瘍疾患,在脾俞、胃俞等穴位上有反映等。“醫聖”張仲景所創立的六經辨證,就是在經絡學說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辨證體系,這辨證方法對中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四)治療方面 經絡系統的知識及其與臟腑的關係對指導中藥及穴位治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學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調和身體內的陰陽,以及恢復體內氣血的流通。主要通過針或灸對特定的經絡俞穴,給以輕重不同的刺激穴位,經氣可得以疏通,而達到調節周身各器官之間的平衡,以改善身體不平衡的狀態,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或調動與增強人體的抗病機能,以促進恢復健康。 經絡的辨證及歸經對中藥及穴位治療非常重要。從中藥治療的角度看,藥物對臟腑經絡有特定的選擇性,透過分經用藥,我們可針對病人失調的臟腑及經絡而選取藥物,有些藥更可用作引經,即將藥性及藥力引進特定臟腑及經絡,從而加強療效。如羌活、柴胡、白茫三種藥物都治頭痛,而太陽經頭痛多用羌活,少陽經頭痛多用柴胡,陽明經頭痛多用白正。通過臨床實踐,往往按經選藥或循經選穴進行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針灸的循經取穴,取本經穴可治他經病,取他經穴可治本經病,取一經穴可治多種病,取多經穴可治一經病,臨證可依據經絡學說的理論,結合臨床經驗,靈活運用。如額前部頭痛,屬陽明經失調的症狀,治療可選取手陽明經的合谷穴﹝在虎口食指掌骨的中點處﹞。又如胃痛,屬足陽明胃經失調的症狀,治療則可選取胃經的足三里穴﹝在脛骨前肌外橫指處﹞。如治肺部疾患的咳喘,可取尺澤、太淵等肺經穴,也可取與肺相表裏的合谷、曲池等大腸經穴。另外經絡對用藥上的指導意義也較重要。 總上所述,經絡廣泛地應用於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內、外、婦、兒各科,特別是在針灸方面更為重要。在臨床上不僅在各種疾病上用針灸治療,而且在外科手術中,用針刺麻醉亦很普遍,其他如穴位結紮、穴位注射等,解決了許多所謂“不治之症”。 [經脈走向規律和病候] 陰陽經脈之意義與色身經絡循行路徑(一)手太陰肺之脈: .起于中焦,下絡大腸 →橫出腋下→上肢內側前線→手大指次指出其端。上膈、屬肺 .循行部位病候──缺盆痛、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絡屬臟腑病証──肺脹滿、喘咳、瞀、煩心胸滿、汗出、中風、或少氣不足以息。.相關臟腑病証──小便數而欠、溺色變(影響腎代謝水液)。.本經脈痛証特點──肺失宣降、易感風寒、或肺氣不足之証。 (二)手陽明大腸之脈: .起于手食指之端→出合谷之間→上肢外側前線→肩→出柱骨→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脈,從缺盆→上頸貫頰→交人中左右→上挾鼻孔。.循行部位病候──齒痛、頸腫、喉痺、目黃、肩臑痛、大指次指不用。.絡屬臟腑病機──口乾。.虛証──陽明當熱,虛則寒慄不復。 .本經脈病証特點──陽明熱盛為主。 (三)足陽明胃之脈: .起于鼻→入上齒中→挾口環唇→下循頤後下廉→上耳前→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支者→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入氣街穴。.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在氣街與上條支脈相合→下肢外側前線→入足中指。.其支者→別跗上→入足大指→出其端。.循行病候──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痺、骭、膝腫、循膺乳氣街、伏兔、骭外、足跗上痛、中指不用。.歸屬臟腑──惡寒、發熱、癲狂、消谷善機、賁響腹脹。.相關臟腑──影響肝則惕然而驚,影響到脾、腹脹賁響。.病証特點──實熱証為主,兼有脾胃虛寒。 (四)足太陰脾之脈: .起于足大趾之端→趾內赤白肉際→上內踝下肢內側中線至內踝上8寸→ 交出足厥陰之前→下腳內側前線→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舌根散舌 下其支脈→從胃上膈→注心中。.其支脈→從胃上膈→注心中。.循經病候──舌強痛、心煩、心下急痛、強立膝股內腫厥足大趾不用。.歸屬臟腑──食則嘔、胃痛、腹脹、善噫、食不下、溏泄、水閉、 黃疸不能臥。.病証特點──脾運化水谷失常。 (五)手少陰心之脈: .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於小腸。.其支脈→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支脈→心系→上肺→出腋下→上肢內側後線→銳骨→小指之端。.循經病候──目黃、肋痛、臑內後痛厥,掌中熱。.歸屬臟腑──嗌干、心痛、渴而欲飲。.病証特點──心火亢盛,心血脈瘀阻。 (六)手太陽小腸之脈: .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肢外側後線→肩→入缺盆絡心 →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上循頸上頰→目銳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目內眥→斜絡于顴。.循經病候──嗌痛頷腫、肩似撥、臑似折、耳聾、目黃、 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厥。.病証特點──經脈氣血不暢、瘀阻為主,兼見熱証。 (七)足太陽膀胱之脈: .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支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1.5寸→抵腰中→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3寸→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挾脊3寸→過髀樞→下肢外後兼與上條支脈在膕相合 →外踝之後,至小趾外側。.循經病候──頭項肩病,脊痛,腰髀膕痛、目黃、淚出、鼽衄。.臟腑病証──痔、痿、狂、癲疾。.病証特點──表証、經脈不利、熱証。 (八)足少陰腎之脈: .起于足小趾之下→邪走足心→下肢內側後線→貫臀絡膀胱屬腎。.其支者→從腎上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肺出絡心,注胸中。.循經病候──心懸如飢,口熱、舌乾咽喉痛,心煩心痛,膝股內後廉痛, 足下熱痛。.歸屬臟腑──面如漆柴、咳唾血、喘、善恐、痿厥。.相關臟腑──黃疸、腸澼,濕熱下注之症。.病証特點──腎陰虛火旺,腎陽不足,下焦濕熱証。 (九)手厥陰心之脈: .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循胸出脅→腋下→上肢內側中線→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循經病候──手心熱、臂肘攣急、胸脅支滿。.歸屬臟腑──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心煩、心痛。.病証特點──心火擾於心包(外邪多見)。 (十)手少陽三焦之脈: .起于小指無名指之間→循手表腕→上肢外側中線→入缺盆→上項→耳上角→至眼外角。.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耳前→交頰→至目銳眥。.循經病候──耳聾、嗌腫、喉痺、目銳眥、頰、耳後痛、臑肘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病証特點──循經熱証為主。 (十一)足少陽膽之脈: .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至肩→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下加頰車→缺盆→貫膈絡肝屬膽→循肋→出氣街穴→繞毛際→橫入髀厭。.其支者,從缺盆下腋→循肋季脅→下合髀厭→下肢外側中淺→跗上→大趾之端。.循經病候──足熱、頭頜痛、目銳眥痛、腋下腫、馬刀挾癭、胸肋、髀、膝、外、踝、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歸屬臟腑──口苦、善太息、汗出振寒、瘧。.病証特點──膽汁外溢,半表半里証,經脈不利以胸肋部多見。 (十二)足厥陰肝之脈: .起于足大趾叢毛→足跗上廉→至內踝8寸以下為足太陰之前→8寸以上在下肢內側中線→繞陰器→抵小腹→屬肝絡膽→上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頑顙→連目系→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環唇口。.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循經病候──婦人少腹痛、嗌干、遺尿、癃閉、孤疝。.歸屬臟腑──胸滿、嘔逆、飧泄、疝。.相關臟腑──飧泄、遺尿、癃閉。.病証特點──肝鬱氣滯、肝乘脾、肝與腎症多見。胸脅、陰器、少腹經脈病証較突出。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修行者之脈凡夫身血氣方剛者,正經十二脈,五臟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機,身體情況旺盛,但奇經八脈較少浸及。依經絡學來說,一般均以內氣佈滿正經十二脈,有多餘之內氣,始絡溢入奇經八脈。而修行者內氣誘發起後,宜先行督脈(此點修淨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擾),後連任脈再轉沖脈(任脈旁左右兩脈)。蓋因此階段過程,小腹胞中契機雖誘起,但真氣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經絡上。督脈之重要性在於循行時,能貫通入腦及連通心臟,此兩部位係修行者須先調伏的重點。蓋因內氣由腦戶穴入腦後,可開發出般若智慧;另內氣通過心臟,行者始能進入微細息相,達有漏、無漏禪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無之呼吸間,才有能力使內氣遍滿全身。修佛禪行者任、督、沖脈等通達後,內氣再及於其餘奇經與正經十二脈,內氣佈滿全身所有經絡,始會走入中脈(在身體正中央),由會陰穴起最後通達頂輪梵穴。此點與某些修世間禪者狀況不同,蓋因修世間禪者,均以兩眉間之輪外連,雖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腦內心、意、識之修證,故不能斷其根本見、思惑諸煩惱,不能得漏盡通,亦不能了脫生死。修佛禪行者,用功較後階段,內氣由會陰穴起,通小腹胞中,經中脈過臍輪,破喉結過喉輪入腦,再破眉心內輪(不破時微細昏沉現起),達頭頂囟會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進,即能達梵穴輪。若有真修大乘佛禪行者,能破色身,則心能從梵穴輪出離色身。依《楞嚴經》聖教言,若行者想陰滅盡,意生身起,他往無礙,成就無量幻化三昧。一、奇經八脈名稱:脈有奇常,十二經脈者常也,何謂之奇?奇者不拘於常,謂之奇也。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故名奇經。奇經有八,八脈總歌訣:「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衽前督於後,衝起會陰腎同行。陽蹻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一)沖脈: 十二陰陽經之海 起源於會陰穴,陰陽相貫,故任與督脈必相交,下交於會陰之間,上則交於唇之上下也。 (二)督脈: 手足三陽脈之海 (三)任脈: 手足三陰脈之海 (四)陽維: 主一身之表,起於諸陽之會。 (五)陰維: 主一身之裡,起於諸陰之會。 (六)陽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陽。 (七)陰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陰。 (八)帶脈: 總束十二經及其他奇經七脈。 明代《醫經小學》中奇經八脈歌云:督脈: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裡上風府,過腦額鼻入斷交,為陽脈海都綱要。任脈:任脈起於中極底,上腹循咽承漿裡,陰脈之海衽所謂。沖脈:沖脈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口唇,女人成經為血室,脈並少陰之腎經,並任都本於會陰,三脈並起而異行。陽蹻:陽蹻起自足跟裡,循外踝上入風池。陰蹻:陰蹻內踝循喉嗌,本足陰陽脈別支。陰維:諸陰交起陰維脈,發足少陰築賓。陽維:諸陽會起陽維脈,太陽之金門穴。帶脈:周迴季脅間,會於維道足少陽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經絡的名相第一節 經絡之意義 「經」者有「徑」之意思,如路徑可通達各處,且是直行之幹線;「絡」者有「網」之意思,縱橫連結之網路,是橫出的旁枝;此絡網可將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等連結,進而或深或淺地將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頭面、軀幹、四肢等都連繫起來,用真氣來促進全身細胞生理的作用,顯現生命的現象。所言經絡者在修行者言,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五絡,以及很多絡脈和孫絡脈等總稱之名。吾人色身經絡的正經十二脈,是構成整體循環的主體,奇經八脈是調節十二經脈之作用。也可說前者為一般人皆具足之經脈,後者為修行者所開發出來之特有經脈。行者先開發出調節作用的八脈,進而導入正經十二脈,透過經別及經筋,連結一切脈絡,使氣行於全身。 第二節 十二經別、經筋之意義 所謂經別者是十二經脈分出後別行(另行走)的一部分,意即別行於正經脈,故簡稱經別,共有十二條經別。它的循行路線和分佈的部位,比一般的絡脈來得深來得長,所以和脈絡有所不同。其名稱係十二正經後加一個「別」字即得,如手太陽經別。十二經別走在互為表裡配對的陰經脈與陽經脈之間,起一種往來聯絡道路之作用;其循行部位多在肘、膝以上,臟腑、軀幹及頸項等處。經別循行至頸項以後,三陰經別與三陽經別相結合後,都走入陽經脈之原路,且上行至頭面部位。所謂經筋者是十二經脈與十二經別以外的筋肉表端之部分,由此可知十二經筋者,都偏重於行走筋肉部位,所以稱為經筋。十二經筋都起於四肢,終於頭身,且都走在較體表的層次,而不連結屬接至內臟;故有些經筋氣所到之處,並非經脈、經別所能到達的。如行者皮膚表面經筋走到之處,癢癢難耐,此是經筋行走到之功能。手、足三陰陽經筋相結合處:手三陰經筋(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由裡側循行至胸部相互結合;手三陽經筋(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由表側循行至頭角部相互結合;足三陰經筋(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由內側循行至少腹部相互結合;足三陽經筋(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由外側循行至面部相互結合。 第三節 十五絡之意義 絡者又稱絡脈,是由經脈分出來的呈網狀的大小分支,共有十五條。絡脈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經脈,網絡全身組織,運行營衛氣血。十五絡者係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的任、督兩脈所分出的絡脈外,再加上「脾之大絡」,則共合成十五絡也。全身十五絡均由一穴道與經脈相連,因此絡之命名即以此本身起點之穴道名稱來命名,其名稱如下:列缺絡─絡連手太陰肺經 通裡絡─絡連手少陰心經 內關絡─絡連手厥陰心包經 偏歷絡─絡連手陽明大腸經 支正絡─絡連手太陽小腸經 外關絡─絡連手少陽三焦經 公孫絡─絡連足太陰脾經 大鍾絡─絡連足少陰腎經 蠡溝絡─絡連足厥陰肝經 豐隆絡─絡連足陽明胃經 飛揚絡─絡連足太陽膀胱經 光明絡─絡連足少陽膽經 尾翳絡─絡連任脈 長強絡─絡連督脈 大包絡─脾之大絡 十五絡脈運行之方向,除任脈的尾翳絡、督脈的長強絡、脾經的大包絡,在軀幹部分循行外,其他十二絡都在手腕和足裸部順著本經之經脈方向循行,把相互表裡的陰經脈與陽經脈溝通起來,加強身體之聯繫。(待續)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經行路徑(3)—衝(沖)脈第三節、衝(沖)脈衝者街道也,為十二經之所注,猶如四通八達之路也。1.脈經穴道:衝脈起點橫骨穴,係接足少陰腎經內股鼠蹊之氣沖穴,至幽門共十一穴。在任脈中線左右各五分處,每一穴距離約一寸。自小腹下橫骨穴開始,上行大赫、氣穴(功穴)、四海,中注、盲俞(功穴)、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穴後至胸散佈任流行。2.循行路徑:衝脈起於腹氣之氣街,足陽明胃經後天之宗氣,並於先天之真氣,此先天之氣來自於胞中與腎氣(足少陰腎經),相並挾臍而上胸部。大氣至胸中而散開,再會合任、督兩脈充身懷,再分佈臟腑諸經絡。故知衝脈是五臟六腑之海,亦是十二經之海,與少陰腎經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也。3.疾病症候患衝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氣從小腹上沖、腹中脹急疼痛。 奇經衝脈經筋圖 奇經衝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起於少腹之內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挾臍左右上行並足少陰足陽明之脈 至胸中而散上挾咽別絡唇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經行路徑(2)—任脈第二節、任脈在腹中線,總統諸陰,謂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裡上行,猶衽在之於腹前也。1.脈經穴道:任脈二十四穴,會陰(功穴)潛伏兩陰間,曲骨(恥骨)之前中極(膀胱功穴)在,關元(小腸功穴)、石門(三焦功穴)、氣海邊,陰交、神闕(臍中、功穴)、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腑會穴、胃功穴)前,上脘、巨闕(功穴)連鳩尾,中庭、膻中(氣會穴、心包功穴)、玉堂連,紫宮、華蓋、循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端。2.循行路徑:任脈起於會陰穴,分本絡與分絡行經色身前之脈絡。(1)本絡路徑:由會陰起,上至毛際曲骨端,內行腹內入胞中,是為經絡之海。至關元穴與衝脈會,浮外循腹部上行,經咽喉十二重樓,別絡口唇承漿穴止。(2)別絡路徑:由會陰穴起,借經足陽明胃經上行至胃,反胃行至胃口,不通時有打呃現象,通則再上行至舌根、喉頭,經喉頭兩側上行入頤際。不交督脈而再循足陽明胃經,上循面臉入眼之睛明穴。3.疾病症候患任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遺尿、遺精、腹脹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各種疝氣病、女子易患帶下、女子小腹結塊等症。奇經任脈經筋圖 奇經任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出會陰之分上毛際循臍中央至膻中上喉嚨繞唇絡唇下承漿穴其支上頤循面入於目與督脈交
認識中藥 關注中藥 運用中藥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王付 河南中醫學院 長期以來,多數人認為中藥是沒有毒性的,這種認識流傳甚廣,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筆者結合臨床應用中藥體會,可以肯定地說:有極少數中藥毒性是非常明顯的,如砒霜、馬錢子等;有一部分中藥毒性是比較小的,如半夏、杏仁等;當然沒有毒性的中藥占絕大多數如人參、黃耆、百合、麥冬、鹿茸等。為了對中藥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公正、正確的認識與瞭解,使人們在運用中藥方面既不因中藥無毒而濫用,也不因中藥有毒畏而不用,為此我們擬將中藥應用分分類,並淺述其運用。正確認識中藥上、中、下三品 早在漢代以前,《神農本草經》就將中藥分為三類:一類上品,又稱上藥;二類中品,又稱中藥;三類下品,又稱下藥。人們通常認為上品是無毒中藥,中、下品是有毒中藥,無毒中藥是用來養生保健的,而有毒中藥則是用來治病的,筆者認為這種認識似有不盡全面。 一、審視《神農本草經》對中藥的分類 上品藥,《神農本草經》說:“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指出上品藥是無毒中藥,主要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從《神農本草經》收載上品藥分析,則知上品藥未必都是無毒中藥,未必都能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確有一些中藥毒性還是比較大的,如上品中所言丹沙即朱砂,其說“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朱砂主要含硫化汞(HgS),久服不僅不會“通神明不老”,還會引起汞中毒。《本草從新》曾明確指出,朱砂“獨用多用,令人呆悶。”《藥性論》論朱砂“有大毒。”《本經逢原》曾說“丹砂入火,則烈毒能殺人。”《中藥大辭典》對此也指出朱砂“不宜久服,多服。”即知朱砂不可久服,久服必傷人。 中品藥,《神農本草經》說:“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眾所周知,有毒中藥多用於治病祛疾,如雄黃、硫黃、水銀、防己等。而應用無毒中藥有兩種情況:一是祛邪治病,如石膏、乾薑等;一是滋養保健或與治病祛疾同時並存,如陽起石、百合、當歸、鼈甲等。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在應用時都要切中病情,不可盲目服用,尤其是有毒中藥更是不能久服多服。可《神農本草經》在中品藥中誤認為水銀“久服神仙不死”,對此李時珍於《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是以“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禽、獸、人”等16部分類)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本經》言其‘久服神仙’,甄權言其還丹元母,《抱樸子》以為長生之藥。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土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銀但不可食爾,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在臨床中有些毒性較小的中藥,可根據病情在特定的情況下或許可以服用一段時間,而水銀毒性比較大,治療病證雖然效果顯著,但不可久服多服,對此絕不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下品藥,如《神農本草經》說“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左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下品藥中大多數藥是有毒的如附子、烏頭、鉛丹、巴豆、大戟、甘遂、澤漆等;但也有少數下品藥是無毒的如連翹、大黃、白頭翁等。有毒中藥只能用來治病,而不能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或“強志,益力,通神”。可《神農本草經》在下經中言鉛丹可“久服,通神明”,言茛菪子可“久服,輕身,走及奔馬,強志,益力,通神。”眾所周知,鉛丹與茛菪子毒性比較大,是不能長期服用的。 《神農本草經》將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尤其是中品藥中既有屬於上品藥如鹿茸、鼈甲等,又有屬於下品藥如雄黃、水銀等。又,上品中有小毒藥如細辛,中品中也有小毒藥如防己;中品中有大毒藥如水銀,下品中也有大毒藥如大戟;下品中有無毒藥如連翹,中品中也有無毒藥如淫陽藿。可見,《神農本草經》給中藥分類在某些方面似有概念模糊不清。 二、中藥分類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從《神農本草經》給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得知,既有正確一面,也有不盡合理一面,如中品中百合、鹿茸、鼈甲、當歸等,其與上品滋補藥是沒有明顯區別的,此藥可以作為上品藥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筆者認為,認識與研究中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毒中藥,一類是無毒中藥。結合臨床運用中藥的體會,筆者認為中藥除了補益藥(如補氣、補血、滋陰、補陽藥)沒有毒性外,其他任何一類中藥,都可分為兩類,即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譬如解表藥中多數藥是沒有毒性的,如桂枝、生薑、薄荷等,但千萬不能說所有解表藥都是沒有毒性的,如麻黃具有解表作用,其成分主要是麻黃堿與僞麻黃堿等,若在辨證與用量等方面未能切中病變證機,則會出現中毒症狀;又如瀉下藥中多數藥是沒有毒性的,可巴豆具有瀉下作用,若用巴豆稍有不當,則會出現明顯中毒症狀;再如化痰藥中多數藥是有毒性的,可有的化痰藥則是沒有毒性的,如竹茹化痰,通常用量是6~12克,可在臨床中即使用到50克或100克,也不會出現中毒症狀。可見,從科學角度給中藥分類,只有從有毒與無毒角度分類,才能更有效地指導臨床合理應用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於此還要鄭重指出,臨床中運用有毒中藥只要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只會起到治療效果,而不會出現中毒症狀;而無毒中藥若未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則會引起諸多副作用。因此,無論是運用有毒中藥,還是運用無毒中藥,治療疾病都要切中病變證機,切不可盲目應用,若違背病變證機而用之,則會引起不良反應。正確認識無毒中藥、有毒中藥 一、認識無毒中藥 眾所周知,有毒中藥是用來治病的,而無毒中藥則是用來養生與保健的。但根據中藥性味、功用及主治,則知無毒中藥有的是用來治病的,如桂枝其中一個主要功用就是用來治療感冒(風寒)的,又如黃連其中一個主要功用是用來治療熱證的;而有的無毒則是用來養生與保健的,如生薑,大棗,粳米等。那麽無毒中藥能不能因無毒而隨意用來養生與保健呢?肯定地回答,無毒中藥也是不能隨意服用的。如桂枝雖無毒,可在運用時未能恰到好處,或因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則會出現辛熱助陽化熱,引起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副作用。又如黃連雖無毒,若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或隨意服用,不僅沒有治療作用,反而還會損傷脾胃陽氣,出現胃脘疼痛,不欲飲食等副作用。再如大黃雖無毒,若隨意服用或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則會引起寒傷脾胃,出現腹瀉或腹痛等副作用。對此必須懂得無毒中藥雖無毒,但若用之不當也會引起諸多副作用。可見,在運用無毒中藥時,切不可因中藥無毒而濫用、久用、多用。 二、認識有毒中藥 在臨床中,既然中藥有毒,為何還要用有毒中藥治病呢?用有毒中藥治病有沒有中毒反應?可以肯定地說,有毒中藥是完全可以用來治病的,尤其是有些毒性中藥在治病方面療效是非常肯定的:如溫熱藥附子、川烏等,其雖有毒,但治療大寒證則效果非常顯著;再如幹薑也是溫熱藥,因其沒有毒性,其治療大寒證遠遠沒有附子、烏頭效果顯著,正因為藥用有毒,才是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保證,此即“以毒攻毒”。對此,我們又知道部分西藥是沒有毒性的,而部分西藥是有毒性的,也可以說凡是沒有明顯毒性的西藥,其治療作用都是比較弱的,大多是治病的輔助藥,如維生素類,氨基酸類,葡萄糖類;凡是有毒西藥,其治療作用都是比較顯著的,如抗生素類、抗腫瘤類、止痛類等。可見,正因為西藥有毒或毒性大,才是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所在,假如用西藥稍有不當,則會出現諸多毒副作用。由此可以悟出一個道理,有毒中藥,正因為其有毒,才是治病祛邪,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保證。合理運用有毒中藥、無毒中藥 一、運用有毒中藥 從前所述,有毒中藥治病效果顯著,那麽又如何正確運用呢? 其一,在運用有毒中藥時,必須嚴格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精神,做到辨證準確,用藥合理,只有如此而用,才能避免中毒症狀,若未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不僅無益於治病,反而還會出現毒副作用。 其二,在運用有毒中藥時,必須審明病變證機而以法確定藥用劑量,假如在藥用劑量調配方面能夠恰到好處,用有毒中藥則不會出現中毒症狀。如治療急性腎炎,假如辨清病變證機是表虛風水證,以法用防己,調配劑量在3克(指成年人)左右,則能取得明顯治療作用,若用量在10克或超過15克以上,不僅沒有治病效果,反而還會進一步損傷腎功能。又,根據目前屢有報道中藥中毒現象,考慮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辨證未能審明病變證機而隨意用有毒中藥治病,二是用藥調配劑量未能恰到好處,三是誤認為中藥沒有毒性而不加辨證的濫用、久用、多用。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引起中毒症狀。由此而知,用有毒中藥一定要客觀、正確、合理,切不可隨意服用有毒中藥。 二、運用無毒中藥 有毒中藥在治病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些無毒中藥在治病方面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大黃雖無毒,可在治療熱結病證方面所起作用舉足輕重;再如黃連雖無毒,在治療心熱病證如心煩急躁等所起作用非常重要。可有些無毒中藥在治病方面是不明顯的,如大棗、山藥是補氣藥,其治療作用則是不顯著的;再如薄荷、菊花是辛涼解表藥,其治療風熱表證作用是比較弱的,僅用薄荷、菊花治療風熱表證則很難取得預期治療效果。同時還要明確指出,有明顯治療作用的無毒中藥是不能長期服用的,而沒有明顯治療作用的中藥也不能長期服用,如大棗、山藥雖沒有明顯治療作用,但不能長期服用,若久久服用,則會引起脾胃氣機壅滯,出現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又如薄荷、菊花雖沒有明顯治療作用,但也不可久用,若久用則會出現寒涼遏制脾胃陽氣,引起脘腹脹滿,飲食不佳等。 隨著人們對中藥認識的不斷深入,對有毒中藥、無毒中藥都要全面地、客觀地認識與瞭解,只有這樣,才能正確運用有毒中藥或無毒中藥,才能提高運用有毒中藥或無毒中藥治病效果。另外,還要知道,有毒中藥是藥,無毒中藥也是藥,有毒中藥能治病,無毒中藥也能治病,有毒v中藥若未能恰到好處用之,則會出現藥物中毒,甚至可危及生命;而無毒中藥若未能恰到好處用之,則會引起用藥不良反應,也會加劇病情,對此法當全面認識。 【 2004-09-22/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中醫學基礎:陰陽五行〕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陰陽五行綱要本院教授: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是人們把各種自然現象的觀察結果加以綜合分析和歸納,利用陰陽和五行學說作了最簡單的概括和說明,用以闡述自然界一切現象和事物間的關係,並且把它運用到醫學上,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作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本課程介紹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陰陽學說 陰陽這兩個字,初聽起來會覺得很玄妙,不容易理解,其實陰陽兩字有一定的內容,是可以理解的東西。古代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通過長期、各方面的觀察,認識到世界上各種事物無不存在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可以用“陰”、“陽”這兩個字來概括。例如:日屬陽,月就屬陰;天屬陽,地就屬陰;白天屬陽,黑夜就屬陰;火屬陽,水就屬陰。由於日光和火是熱的,月光和水是涼的,由此類推,就把熱性的事物屬陽,涼性的事物屬陰。火焰是動的,有向上的特性,因此一切運動的、向上的事物屬陽;水液是靜的,有向下的特性,因此一切靜止的、在下的事物屬陰。這就是陰陽的屬性。 陰陽所代表的,有具體的物質,有抽象的概念,所以陰陽所包括的含義和範圍是很廣泛的。 陰陽兩個方面不但是互相對立的,又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繫的,並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陽二方各自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沒有陰,就無所謂陽;沒有陽,也不可能有陰。這就是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互根。例如人體的各種功能活動(陽)都必須由體液(陰)供給它營養,否則就不能維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動;而功能活動(陽)又是產生營養物質(陰)的動力,沒有臟腑的功能活動(陽),飲食就不能變成人體可以利用的營養物質(陰)。此外,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互相轉化,例如在自然界,地面上的水(陰),經過蒸發可以變成氣體(陽);天上的水蒸氣(陽),遇到冷凝結成水(陰),又下降到地面上來,這就是陰陽的互相轉化。在臨床上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有些肺炎病人開始有高熱、煩躁、面紅、口乾,脈搏快而有力,這是一派陽證的表現,如果細菌毒力過強,身體的抵抗力不能適應,出現中毒性休克的時候,病人就從陽證向陰證轉化,出現手足冰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沉細而弱,血壓下降。反之,如原來是一個陰證病人,用了溫熱藥過多,病人會出現陽盛表現,轉化為陽證。 陰陽二者並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在不斷的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人體的生理活動如氣、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謝,都是在不斷的“陰消陽長”和“陰消陽長”的過程中保持相對平衡狀態,以維持人體的健康。如一方面有所偏盛或偏衰,則影響另一方面必然衰退或亢進,這就叫陰陽互為消長。例如:陽盛則陰衰,陽虛則陰盛,陰盛則陽衰,陰虛則陽亢。中醫就利用這些理論來解釋許多臨床現象。例如一般高熱病人(陽盛),多有體液消耗(陰虛);機體功能衰退(陽虛)的病人,多有怕冷表現(陰盛)等。 陰陽在人體生理上的應用:陰陽學說用於人體生理方面,主要是在表示身體各部分組織和器官,由於內、外、前、後、上、下等部位有屬性的不同,而用陰陽來說明。如身體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外部屬陽,內部屬陰;上部屬陽,下部屬陰;人體內臟中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屬陽。五臟雖都屬陰,五臟之中卻又可再分陰陽,如心肺的部位在上,所以屬陽臟,而肝腎在下,故屬陰臟。在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可見陰陽是一個機動的代名詞,它的含義可以隨著不同的對立面而改變。 陰陽在說明人體病理變化上的應用: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抗病機能──正氣,與致病因素──邪氣兩個方面,都可用陰陽來分析,病邪可分為陰邪與陽邪,陰邪致病,必致陰偏勝,出現寒勝症;陽邪致病,必致陽偏勝,出現實熱症。正氣可分為陽氣與陰液二方面,陽氣虛出現虛寒症,陰液虛出現虛熱症。因此,多種多樣的病理變化,都可用“陰陽失調”、“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來概括說明。 此外,機體的陰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程度,常可導致對方的不足,即所謂“陽損及陰”、“陰損及陽”,以致最後出現“陰陽兩虛”。例如有些慢性病,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由於陽氣虛弱而影響到陰液的生化不足;或由於陰液的虧損而影響到陽氣的生化無源,都是臨床常見的病理變化。 陰陽在疾病診斷上的應用:由於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病證,盡管它的臨床現象千變萬化,但總可用陰證和陽證兩大證型來進行概括和分析它的基本性質。在臨床上常用的八綱辨證,就以陰陽為總綱:表證、熱證、實證屬陽;里證、寒證、虛證屬陰。故《內經》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可見辨別陰陽在診斷上的重要性。 陰陽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應用:由於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是各種病理現象的基本表現,因此在我們診斷出了這病屬陰屬陽以後,就要調整陰陽,糾正其偏勝,使陰陽恢復到相對的平衡狀態,這就是治療的基本原則。如《內經》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所以在治療時我們對陽證用陰藥,即熱性病用寒涼藥,所謂:“熱者寒之”;對陰證用陽藥,即寒性病用溫熱藥,所謂:“寒者熱之”。此外還有:“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對於治療所用中藥的性味和功能,也可以用陰陽來進行概括。如以寒涼、滋潤的藥物屬陰,溫熱、燥烈的藥物屬陽;藥味酸苦鹹的屬陰,辛甘淡味的屬陽。藥物具有收斂、下降作用的屬陰,具有上升、發散作用的屬陽。一般陰藥都具有鎮靜退熱作用,能消除發熱和亢奮症狀;陽藥一般都具有興奮刺激作用,能促進功能,消除衰退症狀。由於藥物的作用,糾正了人體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情況,使它恢復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五行學說 五行在最初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五類物質──木、火、土、金、水。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古人發現這五類物質經過混合加工後,可以創造出各種新的物質來,因而就產生了以這五類物質作為宇宙間萬物的基礎的唯物概念。根據這個概念,古人就把一切事物和現象,按照不同的特性,都把它們歸納於五行之中,使五行就成為具體物質的抽象化的代名詞了。最後,五行學說發展成為一種事物的歸類方法和推演事物間相互聯繫及其變化的一種理論工具。五行學說對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影響,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例如我們常說要上街去買些“東西”,這“東西”兩字就來源於五行學說,東代表金,西代表木,古代人們認為一切物體差不多都由金和木兩種物質做成,因此就把“東西”二字作為一切物體的代名詞了。 五行學說的生剋規律: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剋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關係。相生規律:“生”有資生、助長、促進等含義,“相”是互相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互相資生、助長、促進的關係,即稱之為相生關係。有了這個相生的關係,才能使五行綿綿不絕的運動和生化。五行相生的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能生火。原來的意思,可能是見到鑽木取火,而且木本身又能燃燒起火,因此認為木能生火;一切物體被火燒後成為灰土,因此就認為火能生土;所有金屬都是從土地或礦石中提煉出來,因此認為土能生金;金屬器皿放置地上,受著溼氣會凝結成水珠,此外金屬遇高溫便熔化成為液體,因此說金能生水;一切樹木或植物如果沒有水灌溉,就要枯萎,必須有水分才能生長,因此說水能生木。 五行學說的相剋規律:“剋”含有克制、制約、克服的意思,相克就是相互克制、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了相克的關係,才可以使五行的任何一行都不致於過分亢進,而能保持一定的平衡。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克土。原始的認識,可能是古人見到樹木都生長在土地上面,吸取土地中的養分而使土受損失,使土地越來越貧瘠,所以認為木能克土;洪水來了,古人就用泥土築堤來阻擋它,所以說土能克水;水能使正在燃燒著的火熄滅,這就是水克火;一切金屬被火燒後會軟化或熔解,這就是火能克金;金屬的刀斧能砍伐樹木,因此說金能克木。 在五行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這兩方面關係,生我的是“母”,我生的是“子”,所以五行的相生關係,又叫“母子關係”。在五行相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兩方面的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五行的相克關係,又稱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 此外,還有所謂“相乘”和“相侮”關係,則屬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也就是持強凌弱。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克,它的規律和相克是一致的。例如,木氣太旺,便要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也即原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它的次序和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木克土,如木氣不足,土氣很旺,土就會反過來侮木。 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應用在祖國醫學中,作為一種說理的工具,應用十分廣泛,而且起著一定指導作用。它主要運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運用五行的各種個別的特性,以木、火、土、金、水為中心,把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人體的臟器組織,按照它們的個別特性、形態、功能以及表現等各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把它歸納於那一行中,分成了五大類,按類做系統的歸納,這樣就把各種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複雜現象,理出了一個頭緒來,從而可以說明人體內臟之間的關係、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繫,和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聯繫。例如肝臟性喜舒展條達柔和,故把肝比做木;心陽能溫熱全身,故把心比做火;脾能化生精微,故把脾比做土;肺氣清肅下降,故把肺比做金;腎藏精主水,故把腎比做水。 提到一項,就應該聯想到一系列的其他項目,例如講到“肝”,就可以聯繫到肝開竅於“目”,與體內的“筋”有關係,與情志的“怒”有關等。這一系列連鎖性的關係在臨床上很有實用價值。如目病治肝,療效很好;肝主筋,肝病常易動風抽痙,以和風吹動樹木時,使樹枝動搖來解釋;大怒容易傷肝是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的現象;肝屬目,旺於春季,所以肝陽病也好發於春季。因此,人體與四時、五氣、五味、五官、五體等的關係,可以運用五行學說來加以歸納,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2.運用五行生克的理論,來說明人體內部臟器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資生、促進、或相互制約、克制的關係。如從上表縱的方向看,就有五行生克的關係。如腎(水)之精可以養肝(木),肝(木)藏血可以接濟心(火),心(火)或命門之火可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穀的精微以充養肺(金),肺(金)清肅下行以滋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氣,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臨床上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例如肝氣鬱結,可以影響到脾胃而使之得病,這是木旺可以克土,例如有一種胃病有嘔吐酸水等症狀,就是木克土,肝犯胃的結果,治療時單治胃無效,必須同時抑制和疏泄肝氣。又如有些長期咳嗽的肺癆患者,表現為面色萎黃,肌肉瘦削,食欲不振等症,在治療時,中醫不治他的肺,而主要治療他的脾胃,這就是應用土能生金的理論,因脾胃是土,肺是金,所以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治療,不但可以使食欲恢復,形體好轉,就是肺部病灶和咳嗽也會好轉。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五行學說同是在反對神權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這個學說應用於祖國醫學最早見於《內經》。陰陽和五行學說雖說各有特點,但在實際應用時常須互相結合,互補不足,才能說明醫學上的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陰陽學說具有較高的原則性,它說明事物的矛盾對立和統一;而五行學說具有較大的特殊性,它說明事物內部的內在聯繫,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把問題說明得更為清楚。由於歷史的限制,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一種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有它一定的侷限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1 〔中醫學基礎:藏象〕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藏象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祖國醫學的藏象學說,是討論人體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識的學說。一部份和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識有相似的地方,但大部分是不相同的。 本課程介紹藏象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藏”,也可寫作臟,就是人體內部的臟器;“象”是某種現象的反映,能夠為人們所覺知的。藏、象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人體臟器的生理或病理的活動,反映在體表的現象。所以中醫藏象的主要內容,是研究正常和異常情況下人體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它們的特點。 臟腑 臟腑是五臟六腑的一個總稱,也是人體內部的主要器官,臟和腑有一定的區別。“臟腑”二字,古人寫作“藏府”,“藏”是隱藏的意思,如礦藏、庫藏;“府”是聚的意思,凡東西聚集起來的地方就叫做府。中醫認為五臟的功能最重要,它的作用是儲藏精氣,所以稱它為“藏”;六府的功能比較次要,它的作用是出納轉輸,所以稱它為“府”。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是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此外還有一個心包絡,它是心的外衛,在功能和病變上,也與心臟相一致,因此它與五臟往往相提並論。 五臟的生理功能 心 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我國最早的醫書《內經》上載稱:“心者,生之本。”說明心是人體生命的中樞,心臟的健康與否,關係到整個人體的安危。 心藏神:心總管人體的一切臟腑和四肢百骸,以及精神意識活動等,所以心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心能推動全身血液運行:心是全身血液運行的一種動力,血液能周流全身不息,全賴心的活動。 心與舌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心開竅於舌,某些心臟的病理變化,可以從舌頭的變化反映出來。如舌質發紅發紫,舌尖糜爛,表示心有熱;舌質淡白,表示心血不足等。 肝 肝為將軍之官:古人把肝比作一國的將軍,有防禦外侮,考慮對策,抵抗疾病侵犯人體的功能。 肝能藏血:人在休息靜臥時,血液歸於肝內貯藏著,當活動需要時,則又還復運行於臟腑經絡之中,因此肝能藏血,似乎有調節血量的作用。臨床上如有些因暴怒引起的吐血,就認為是由於“肝不藏血”所致,在治療時常於止血藥中加些平肝的藥物,往往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另外,肝本身也很需要血液來滋養,肝血不足能引起“肝陽”或“肝火”上亢。 肝能統率全身的筋:古人認為肝能統率一身的筋(筋約相當於現代所說的肌腱),所以肝和四肢關節的屈伸運動有密切關係,在臨床上遇到病人出現有四肢抽搐拘攣、角弓反張等症狀時,就認為是肝和筋的病變。 肝與目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肝開竅於目,肝的某些病理變化可從眼睛的變化上觀察出來。如臨床上急性發作的紅腫疼痛的眼睛毛病,多數屬於“肝火上升”;慢性發作的眼花目眩或兩眼乾燥,多數屬於“血不養肝”,治療時都是以治肝為主。 脾 脾是管理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脾屬於土,因為土是變化生長萬物的根本發源地,一切生物都依靠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來養活。脾也一樣,脾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脾健康時,能很好的消化吸收營養,再把它供給全身,如果脾的功能不良,就不能把飲食物很好的消化吸收,人就要逐漸消瘦虛弱,在臨床上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或肌膚腫脹等症狀,所以中醫稱脾是後天的根本。 脾能統率全身的血液:脾具有統攝血液在正常脈管內運行的功能,如果脾的功能不正常,血液就會不循常道,成為出血的病變,所以臨床上對一些慢性出血的病人用健脾方法來治療,療效很好。 脾與肌肉、四肢、以及口唇有密切關係:因為脾是管理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脾的功能良好,那麼養料吸收好,人的肌肉就豐滿,因而四肢舉動有力,口唇紅潤;若脾的功能不良時,養料吸收不好,就會出現肌肉瘦削,唇色蒼白,四肢舉動無力等症狀。 肺 肺管理一身之氣,並有呼吸的功能:這裡的氣一方面是指空氣,由呼吸吸入肺內;另一方面又指從脾吸收轉送到肺的水谷之氣,這兩種氣在肺部結合成為另一種“真氣”。“真氣”是人體功能活動的根本動力,人依靠它才能生存,真氣絕滅了,人也就死亡,所以是很重要的。 肺與鼻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肺開竅於鼻,因為鼻是呼吸出入的門戶,肺有病變,往往會影響到鼻,如感冒咳嗽時常會引起鼻塞。 肺與皮毛有關:皮毛是指肌表皮膚和汗毛毛竅而言。肺臟與肌表皮膚汗毛毛竅有很密切的關係,一般平時容易患傷風感冒的人,他的皮膚紋理一定很疏鬆,容易受風寒的侵襲,在感冒後會引起咳嗽氣急的症狀;另外在治療感冒咳嗽氣急的病人時,中醫在早期都是通過皮毛發汗的方法來治療,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都可說明肺與皮毛存在著內外的緊密關係。 肺與聲音有關:中醫認為肺是發音的器官,肺部有了病變,往往會影響到聲音,如一般傷風咳嗽,常見聲音嘶啞。 腎 腎能藏精。精有兩種。後天之精,是指飲食物經過脾的消化吸收後的營養物質,一部分供給全身的需要,另一部分就貯藏在腎內,以備人體不時的需要,這就是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指腎臟本身的精氣,它的作用有二,一是能夠生育繁殖後代,一是主宰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的生命過程。所以中醫稱呼腎是先天的根本。 腎與骨、骨髓有關:中醫認為骨和骨髓的充實與否,與腎氣的盛衰有很大關係。臨床上有些傴腰曲背不能伸直,二足軟弱不能站立的骨痿症,就是由於腎虧不能營養骨髓所引起,治療時要給以補腎的藥物。 腎與腦有關:由於腎與骨髓有關,而骨髓最後都要會合於腦,中醫稱腦為髓之海,因此腎與腦就間接地發生了關係。臨床上遇到腦力衰退,頭眩健忘病人,給以補腎藥物可以見效,理論根據就在這裡。 腎開竅於耳:這在臨床上也可以證明,例如腎虛的患者常伴有耳鳴的症狀,有些耳聾患者,給以補腎藥物,可以收效。可見腎與耳有密切關係。 心包絡 心包絡是心的外衛,其作用主要在保護心臟,使心不致直接受疾病的侵犯,因為古人認為心象一國的君主,不能受疾病侵犯,若侵犯到心,人就要死亡,所以有病都是心包在代替心受病。此外古人認為心包還能代替心臟行使某些職能,所以它的功能和心臟差不多。 五臟之間的關係 人體五臟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關係,五臟之間既是相互依存,相互助長,又是相互制約,相互克制的,這樣才保持人體正常的平衡狀態。古代醫家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就運用了五行學說,把五臟分屬於五行,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來說明臟與臟之間的關係,任何一個臟器發生了功能過於亢進或不足,都會引起克或被克的關係,而出現病態。例如肝木太過就要克制脾土,臨床上會出現腹痛泄瀉的症狀,治療時應該用克制肝木、充實脾土的藥,才能使偏勝糾正過來。又脾土的功能如果不足,不能制水,水就停留在體內不易運化出去,臨床上會出現水腫便溏的症狀,治療時要用健脾利水的藥,使脾恢復制水的功能,就可使病證消失。這些都是從五行生克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影響,從而應用於臨床實踐的。 六腑的生理功能 胃 胃能接受飲食。飲食物經口入胃,暫時停留,作為貯留場所,經過一段時間,它就排空了,以後又可再吃,好像永遠不會裝滿似的。所以中醫稱它為水谷之海,形容胃的容量好像海一樣可以接受許多東西而不會滿溢。胃有初步消化飲食物的功能:飲食物入胃後,經過胃的蠕動腐熟,可以起到初步的消化作用。 小腸 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分別清濁,食物在胃內經過初步消化後,進入小腸,小腸就進一步把清的和濁的分別開來。所謂清的是指飲食物中的精華部分,吸收後可供營養五臟,並貯藏起來;濁的是指糟粕無用的東西,把它傳入大腸去排泄,並把糟粕中的水分吸收歸於膀胱,所以小腸有病主要表現在小便和大便方面。 大腸 大腸是傳導的器官,起著傳遞轉輸的作用,在小腸中不被吸收的濁物,由大腸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膀胱 膀胱管理排泄小便。膀胱是貯藏小便的府庫,滿了就排出,臨床上如果出現小便失禁或小便不通,都與膀胱有關。另外,小便和津液(津液,一般指體內的正常水液,有時指水谷消化後含有營養物質的液體,有滋養全身的功能)也有一定關係。在大汗淋漓或劇烈吐瀉時,體內津液喪失甚多,則小便減少。反之,天冷無汗或大量飲水時,體內津液增多,小便也多。因而也有“膀胱主藏津液”之說。 三焦 由上、中、下三個部分組成。歷來對三焦的形態和功能有很多爭議。一般說來,三焦總的功用約有兩方面:(1)流通氣血:能使來自飲食物的精華部分如氣血、津液等,得以周流於肌膚和腑臟之間;(2)疏通水道:三焦能流通水液,將多餘的水分向下輸送到膀胱,好像行水的溝渠一樣。 膽 膽在人體的功能,主要是能決定人的思維活動和個性。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概念,對於做事縮手縮腳,優柔寡斷的人,就說他是膽小;對於做事有魄力,富有決斷力而勇敢的人,就認為這人膽大。可見膽和人的思想活動有一定關係。 六腑之間的關係 人體六腑之間,主要是一種傳化關係,飲食物由胃到小腸,再到大腸;三焦和小腸都可把津液輸送到膀胱。六腑之間,也和五臟之間一樣,存在著五行相生相克的關係。 五臟六腑的相互關係 五臟六腑都是相互配合,各成配偶關係,即肝配膽,脾配胃,心配小腸,肺配大腸,腎配膀胱,心包絡配三焦。它們二者不論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臟有病,必然會影響到它所配合的腑。所以在臟與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肝與膽的配合關係 膽附著在肝的下面,二者關係密切,肝膽有互相接濟的功能,所以肝有病往往影響到膽,在治療時,平肝的藥也可以瀉膽,瀉膽的藥也可以平肝,可以通用。在臨床上有些病人出現寒熱、脅痛、胸滿、口苦、嘔吐等症狀,不易分清是屬於肝還是屬於膽的病變,常通稱為肝膽經有熱,事實上細分的意義也不大,因為二者的治療基本上是一致的。 脾與胃的配合關係 胃主納食,消化飲食物,脾主運化,轉輸飲食物的精華,二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營養和吸收,輸送任務,缺一不可,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會互相影響。例如:胃如果有病,不能進食,脾就無從完成它轉輸精華的任務。脾有病,胃雖然能進食,也無法運化,只能傳送到腸子裡直接排泄掉,在臨床上就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心與小腸的配合關係 心有病變時,往往影響到小腸,也發生病變,如舌赤,舌尖糜破,一般屬於心火,但常伴有小便短赤,小便出血等小腸熱的症狀,所以在治療上要採用清心火利小便的方法,使心和小腸的熱,全部從小便下泄。 肺與大腸的配合關係 肺病可傳到大腸;通利大腸,也能治療肺部病變。在臨床上對於一些痰涎壅塞肺部的喘息症病人,在治療上用瀉下的藥物後,宣通肺氣,就能治癒。 腎與膀胱的配合關係 津液變成小便,要通過腎的氣化作用,才能下輸膀胱,得到正常的排泄。所以臨床上遇到小便不通,就可治以溫化腎和膀胱之氣,使氣化功能恢復,小便就通了。 心包絡與三焦的配合關係 三焦為臟腑的外衛,心包絡是心的外衛,共同起著保衛主要臟器的功能,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祖國醫學的臟象學說,主要是說明人體內部臟器的生理、病理特點,以及內部相互之間的聯繫;一部分內容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病理範疇。雖然不如解剖、生理、病理描述得那麼細緻而有系統,但是中醫的這些理論,主要是從臨床經驗觀察中得出的結論,因此對臨床實踐仍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中醫就是按這些指導原理診治疾病,而能收到很好的療效,所以值得進一步加以研究。 奇恆之腑 除五臟六腑以外,人體中還有一些臟器稱為“奇恆之腑”。這是因為它們的形狀象六腑而功能象五臟。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和女子胞六個,其中膽和六腑的膽是重複的;骨、腦、髓已在腎一節中提過;脈的功用主要是容納血液而使之周流全身,循環不息,為心所主管。現重點把女子胞作如下介紹。 女子胞即子宮,其功用為主月經及懷胎。關於月經的生理,在《內經》中就已有了很全面的記載,其大意是:女子在十四歲左右開始來月經,以後平均每月來一次,到四十九歲左右月經停止。對於這一過程,總的認識是:女子在幼年時,其腎氣一直都是充足的,因而不斷的生長發育,到了十四歲左右,已更充盛了,它使充脈和任脈(都是屬於奇經八脈,詳後“經絡”部分)與子宮的通道相通,並使其充滿血液,排出體外,就是月經。當經血排出後,充任二脈就變得空虛,需要體內血液逐漸的補充,約一個月後,充任二脈再度充滿血液,就可再來月經,這就是一個週期。如此一直延續到四十九歲左右,由於腎氣日趨衰退,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於是充任二脈也都衰退閉塞,月經也就停止。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1 〔中醫學基礎:經絡〕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經絡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生理、病理、診斷、治法各方面;特別是針灸療法是以經絡學說作為理論根據的。近年來已引起世界上很多醫學科學家的重視。 本課程介紹經絡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經絡的含義 “經”和“絡”的含義並不盡同。“經”有徑的意思,是一種氣血通行的道路;“絡”有網的意思,向網羅的錯綜聯繫,遍佈全身,是經與經之間的聯繫道路。所以經好比水道的分支,樹木的丫枝一樣。中醫認為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在人體的各部分組織、器官之間,有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的徑路就是經絡。經絡分佈在人體各個部分,就像水道溝渠一樣,有主幹,有分支;它內部發源於五臟六腑,外部通連著五官、四肢及肌膚、體表,在全身形成了一個經絡的大網,將人體各個不同的組織和器官網合在一起。在經絡中流行著人體的氣和血(指維持人體活動能力及營養的物質),“灌溉”五臟六腑及全身各部。所以經絡網能把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各個部分連成一體,以保證各部分的協調和統一。 正經和奇經 在人體有十二條“正經”,所謂正經是指這些經絡都與一定的內臟直接聯繫,並用該臟器的名稱來命名,如心經、肺經、大腸經、小腸經等。這十二經按陰陽的不同,又有三陰、三陽的區別,如太陰、少陰、厥陰總稱三陰;太陽、陽明、少陽總稱三陽。這三陰、三陽經除了通過軀幹以外,都在上下肢循行;循行在上肢的就稱為手三陰、手三陽經;循行在下肢的就稱足三陰、足三陽經。 除了正經以外,在人體還有八條“奇經”。奇經和正經不同,跟內臟並不發生直接的聯繫,它們交貫於十二經脈之間,相互起著調節作用,如果用比喻來說,十二經脈是“江河”,奇經八脈是“湖澤”。一般常把十二條正經加上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條奇經,合稱十四經,是人體的主要經絡。 經絡的作用 生理方面 經絡除有流行氣血、維持人的營養和活動功能外,還有一種“衛氣”在體表的經絡中運行,這種衛氣有保衛人體健康、抗御疾病侵犯的作用。所以經絡在正常情況下有抵抗外界致病因子侵入的功能。由於經絡把人體的內外、上下全部聯繫在一起,就保證了內外環境的統一和平衡。 病理方面 由於經絡的存在,就能把臟腑的疾病反映到體表來。如五臟內部的疾病,常在所屬經絡循形的部位上出現症狀,如肝病常見脅痛、腎病常見腰痛、心肺之病常見胸膺痛等,就是因為聯繫這些臟器的經絡經過這些部位,把病態反映出來。於是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反映出來的現象,診斷內臟的疾病。 臨床方面 不論是內、外、針灸、推拿各科,都要用經絡學說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其中尤以與針灸的關係最為密切。例如針灸治療咽喉痛和牙齒痛,可以針刺二手虎口部的合谷穴,常可立時止痛,這因為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線經過面部和齒齦部之故。按照經絡循行的路線,有時還可以上病下治,如針刺腳上的崑崙穴或內庭穴,可以治療某些頭痛病。又如,呼吸系統的疾病大都可以用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來治療,胃腸消化系統的疾病大都可以用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來治療,這是因為這些經絡與相應內臟有密切的聯繫之故。經絡學還可作為臨床症狀歸納和治療時的依據,如抽風的症狀,一般與筋有關,而肝主筋,所以這也反映了肝的病變,在治療取穴時,主要取足厥陰肝經的穴位來糾正肝經的反常現象,如行間、太沖等穴都可應用。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氣血津液〕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氣、血、津液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基礎。氣,是運動著的、看不見的精微物質,主要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即血液;津液,是體內一切水液的總稱。兩者都是液體狀態的物質,有濡養、滋潤的作用,屬於陰。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氣、血、津液運動變化的結果。 本課程介紹氣、血、津液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氣 氣的含義有二:一指流動而看不見且有營養作用的精微物質;二是指推動臟腑生理活動的動力。人體氣的來源有先天和後天之分,生來就有的腎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生後得到肺吸入的空氣和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氣(即後天之氣)不斷充養而成真氣(又稱元氣或正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真氣是其他各種氣的根本,它隨經脈不斷地運行全身而起到營養全身的作用。此外,它還有變化產生血液、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外邪的侵襲,推動臟腑組織等功能活動。由於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不同,氣在各部分的作用也各有特點,而有不同名稱。玆分述如下: 宗氣 居於胸中,上出喉嚨,以管理呼吸,下通心脈,以推動血液循環的運行。凡言語聲音、呼吸的強弱,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溫暖或寒涼,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臟腑之氣 真氣分佈於五臟六腑,就成為臟腑之氣,如脾有脾氣,才能運化、吸收;胃有胃氣,才能消化食物;肺有肺氣,才能呼吸;腎有腎氣,才能使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生殖。 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同流行於血脈中之氣。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轉化成血液,與血共行於血脈中,營養全身。由於營與血共同流行,二者的功能又基本相同,關係密切,因此,習慣上營與血常並稱。 衛氣 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它的性質慓悍滑利。慓悍,是形容它輕捷勇猛,力量很強;滑利,是形容它行動快速。它流行於血脈之外,敷佈全身。衛氣在內有溫養五臟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溫養肌肉、潤澤皮膚、開閉汗孔等作用。因此,它能保衛體表,抗衡外邪的侵襲。 氣在人體內是運行不息的,而且有一定的運行方向和運行規律,例如,肺氣和胃氣是以下行為順向,如向上行就成為逆向;而脾氣則是上行為順向,如向下行就為逆。所謂“順”就是氣的運行方向和規律正常,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也正常;所謂“逆”,就是氣的運行方向和規律失常,就會發生病理現象。例如:肺氣上逆就會引起咳嗽、氣喘;胃氣上逆就會引起噁心、嘔吐;脾氣下陷就會引起脫肛、裡急後重等症狀。氣如果運行不暢,會引起“氣滯”。氣滯的部位會發生脹悶或疼痛,疼痛的性質多是游走性,流竄不定。 血 中醫認為血也是來源於脾胃運化而來得水穀精氣,經過心和肺的作用,變化而成。血形成之後,依靠心和陽氣的推動流行於全身,有營養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的作用。前人有:“目受血而能視,掌受血而能握,足受血而能步”的說法。可見血液功能的重要。血液沿著脈管周流全身,依靠脾氣的統攝,使血在脈管內循環而行,才不致溢出血脈之外,稱為“脾統血”。血液還要依靠肝的貯藏調節,前人有“人臥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的說法,稱為“肝藏血”。 血和氣沿著經脈一起流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氣,稱為“氣為血之帥”。血的流行,主要靠氣的推動,氣的流動發生障礙,就要引起血液流動的淤滯,稱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不但能推動血的流行,同時又通過“脾氣”控制血液循行在經脈之中,稱為“氣能攝血”。氣又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稱之為“氣能生血”。大量出血必然使氣也有大量損耗,導致氣血兩虛,稱為“氣隨血脫”。 津液 津液,是體內一切水液的總稱。主要是指體液而言,但也包括汗液、唾液、胃液、腸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其中清而稀薄的叫“津”;濁而稠後的叫“液”。 津液的形成、輸佈和排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生理過程,與肺、脾、腎、胃、小腸、大腸、膀胱等臟腑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體內的津液,來源於飲食中進入胃的水液,通過脾的運化和轉輸,將胃中的津液上輸於肺並佈散到全身其他各個臟腑。在肺的津液通過肺氣的宣散和肅降功能,使水道得以通調,下輸膀胱。腎臟則對全身水氣進行氣化,把多餘的水液和廢物化為尿液,通過膀胱而排出體外。飲食物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也能吸收一部分水液,以調節人體水液的平衡,因此有“小腸主液,大腸主津”之說。 津液的作用是:(1)佈散全身,滋潤內臟、皮膚、粘膜、肌肉等。(2)滑利關節,分泌唾液和涕液、淚水等,以滋潤孔竅。(3)變化為汗液和尿液,同廢物一起排出體外。 綜上所述,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轉輸,離不開胃的受納,脾的運化功能。津液的佈散全身,化成汗液和尿液,都離不開肺的宣散和肅降功能,故稱“肺為水之上源”,而能通調水道。在津液的生成、代謝過程中,腎所起的作用最為重要。因為胃的受納、脾的運化、肺的宣肅,都需要腎氣的溫煦、推動,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體內的水液代謝,更離不開腎的“氣化”功能,故稱“腎為水臟”,“主一身之水液”。 由於肺、脾胃、腎等臟腑分別隸屬於上、中、下三焦,所以前人把體內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稱作三焦,把津液的生成、輸佈、排泄的代謝過程,可以統稱為“三焦氣化。”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病因〕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病因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病因學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生理、病理各方面。 本課程介紹病因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祖國醫學把一切致病因素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也就是外因與內因)。這種歸類方法,主要是根據發病因素的性質來分類的。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界的關係非常密切,人類經常要受到自然界的影響,如果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不正常,加上人的正氣不足,不能抵抗和適應這種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因而發生疾病,這就是外感六淫。此外,還有一些因素如刀槍創傷、跌撲損傷、蟲獸咬傷等也屬於外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不免有些情緒上的變化。中醫認為人類的精神活動和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的關係,過度的喜怒哀樂都可以致人於病,這就是內傷七情。此外,還有飲食不節、飢飽失時、房事不節、過分勞累等也都屬於內因範疇。 外因:六淫 人類時刻都和自然界密切接觸,自然界無論什麼變化,都和人類的生活甚至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人類不能脫離自然界而獨立存在,經常要受到各種自然變化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一般是按照四季的規律,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往復循環;但實際上卻並不這樣簡單,有時也可以變化多端,在氣候的正常遞變中,出現風雨晦明,霧露霜雪,陰晴旱澇等不同現象,而影響氣候的寒熱。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認為這些變化的產生,是由於“六氣”不斷運動的結果。這六種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正常功能是燥以乾之(燥能使萬物乾燥),暑以蒸之(暑能蒸發水分),風以動之(風能吹動飄蕩萬物),濕以潤之(濕能潤澤萬物),寒以堅之(寒能使一切物體變堅硬),火以溫之(火能使萬物溫暖)。這些變化,在一定限度以內,對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內是無害的。 這六種氣變化反常時,就會使四季的正常傳變發生混亂,如春應溫而仍寒,秋應涼而仍熱,或者夏未到而氣候已熱,冬未到而氣候已寒,這些反常現象對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對人可以成為致病因素。在六氣成為致病因素時,就稱它為“六淫”了,這是對人致病的外來主要因素。 風 風為外因六淫中的第一位,這是因風的特性搖蕩不定,多動善變,來急去驟,所以風最能使人生病,而且發病範圍最廣。在中醫最早的古書《內經》中說:“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始”。可見古人在很早就認識到風對人類致病的重要性。 風不但本身可作為一種致病因子,它還可以和其他五淫結合,共同侵犯人體。如風與寒合為風寒,風與暑合為暑風,風與濕合為風濕,風與燥合為風燥,風與火合為風火。由於風之善行,無孔不入,能引導其他五淫侵害人體,因此可使臨床現象千變萬化,多種多樣。單純感受風邪時,可表現惡風、發熱、汗出、頭痛等症,如果和其他外因相合為患時,還會兼見其他症狀:如與寒相合而侵犯人體時,可兼見惡寒、身疼、骨楚等;與熱相合為患時,可表現多種現象,如口乾、心煩、尿赤、便結等;與火相合時,可兼見目赤、咽痛等症。臨床必須仔細辨證,才不致被複雜多變的現象所迷惑。 寒 寒是一種寒冷的氣。四時之中,寒涼之氣隨時都可侵犯人體,但尤以冬季為多見。這種氣致病後產生的症狀,主要是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腰背強直和骨節疼痛,脈浮緊,舌苔薄白。如果寒氣深入而侵犯脾胃的時候,就會出現腸鳴、腹瀉、腹部冷痛而喜熱敷,脈沈遲,舌苔白膩等症。 暑 暑邪為病主要發生在夏天,如果這一年夏天特別炎熱,就容易發生暑病。一般暑病的主要表現是頭痛,身發高熱,口渴,多飲,心煩,自汗,脈息洪大而虛(陽暑)。另外一種暑病是由於暑天貪涼,如夜間露天睡覺,過分多吃冷飲,這種暑病叫陰暑。因為它所出現的症狀屬於陰寒症狀,如惡寒、頭痛、頭重或腹痛,嘔瀉,胸悶不思食等。 濕 自然界的氣候太潮濕,也能侵犯人體,成為一種致病因素,這就是濕邪。古人認為夏天的末一個月(即6月)是潮濕最盛的季節,中醫稱它為長夏。這時雨水最多,最容易發生濕病,平時如果多接觸霧露之氣,或時常汗出粘衣,不能及時脫換,或者經常坐臥濕地,在水中作業等,都可發生濕病。濕病引起的症狀有身體沈重、倦怠,肢體浮腫,關節疼痛,胸悶作惡,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或甚至出現黃疸、腹瀉等。 燥 一般在秋天氣候是比較乾燥的,乾燥如果太過,就可影響人體,發生疾病。因為外界氣候的乾燥,使人體的津液也要受到影響而缺少,以致發生燥病。燥病的主要症狀是咽部乾燥疼痛,咳嗽少痰,且不易咳出,病人口唇乾燥,常要喝水,大便乾結等。 火 火的概念,是熱的更進一步,由熱極而產生。它和暑有一定區別,因暑只指夏天炎熱的氣候。侵犯人體而致病;火的意義卻比較廣泛,除了指外界酷熱引起病變外,另外還有一個含義,意思就是一切外感的病,包括風、寒、暑、濕、燥所引起的病,到了疾病最嚴重的階段,都可能出現熱極化火的現象,出現抽搐,神志昏迷,說糊話,口唇乾燥發焦,面赤大汗,發高熱等症狀,中醫認為這是五氣化火的表現。化火後把人體的津液水分都消耗掉,所以是比較危急的症候。 癘氣 除六淫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不正常的邪氣,稱為“癘氣”,是由於特殊的氣候變化以及污穢濕濁等骯髒東西腐敗薰蒸而產生,尤其在兵荒馬亂時,衛生條件差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疫癘。疫病的特徵是發病很急,而且能相互傳染,蔓延得極快,彼此的症狀相似,類似今日的各種急性傳染病,古人認為這是由於人們自口鼻中吸入了這種癘氣的緣故。 外傷 還有一些因素如刀槍創傷,跌撲損傷,蟲獸咬傷等也屬於外因。由刀割槍傷及跌傷,可使局部發生破損、腫痛、出血或傷筋折骨,也能成為一種病痛,甚至發生生命危險。另外若被毒蟲、猛獸所咬,則不僅是體表受到直接的傷害,更重要的是能引起深淺不同的中毒,可以給人帶來很大的危害,這也屬於外因。 寄生蟲 中醫對血吸蟲病、瘧疾、腸道寄生蟲病等致病因素在很早就有所認識。如血吸蟲中醫稱為“水毒”、“蠱毒”;對山區流行的瘧疾,稱之為“瘴氣”;對腸道寄生蟲如蛔蟲(古書稱之為蚘蟲)、蟯蟲、滌蟲(古書稱之為寸白蟲)等也早有認識,並創用檳榔驅除滌蟲,使君子治蛔蟲,在臨床具有較好療效,沿用至今,仍有良好效果。 內因:七情 所謂“七情”,就是喜、怒、懮、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變化的總稱。把精神因素作為疾病的主要因子之一,是祖國醫學病因學說的獨特部分。中醫認為人類精神活動和疾病的發生有很密切的關係。人和周圍事物,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中,難免有情緒的變化,遇到高興的事,就會歡喜;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抑鬱;這些情緒變化在正常範圍以內,對人體影響不致太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疾病。要是一下受到的刺激太大,超過了正常限度,或者有長期的、持續不斷的刺激,就會影響到人體臟腑的正常生理活動而致病。中醫認為這種病是由內生的,所以稱之為內傷七情。 喜 喜笑在平時是高興的表現,一般是不會成病的;但是如果高興太過,喜笑得太劇烈,會使神氣消耗太多,損傷心臟的功能。《內經》說“喜笑過度則心氣受傷”,就是這個道理。平時我們也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笑得太猛烈的時候,笑完後會覺得一點力氣也沒有,發生癱了一樣的感覺。在俗話之中也有“樂極生悲”的說法,這就是符合中醫理論的。 怒 怒是人在氣憤時的一種情緒,中醫認為怒氣太盛,要傷肝臟。在《內經》中還說到大怒可使人發生昏厥的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有些人在發怒時,可以有面色蒼白,四肢發抖,甚至昏倒等情況。即使是一般不厲害的發怒,也會使人不想吃東西。可見怒氣對人體是很有影響的內因之一。 懮 懮是一種苦悶擔心的情緒,常使人意氣消沉,悶悶不樂。時間久了,就會使人身體逐漸衰弱。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憂慮惑擔心某一問題的時候,常常會食不知味,不想吃東西,中醫認為這是憂慮損傷脾胃的緣故。 思 思就是思考惑思慮的意思,在正常情況下,思考問題是不會引起什麼病變的,可是思慮過度,或經常考慮個人問題,患得患失,就會成病。這種病的症狀,一般有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多夢多眠,心跳氣短等。 悲 悲是一種傷感的情緒,精神痛苦是悲的主要因素。悲哀過度,中醫認為心和肺都會受到損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突然接到其最親近的人的死亡的消息時,會悲痛得昏倒而失去知覺的,俗話也有“悲痛欲絕”的說法,都可以說明悲痛過度會致病的。 恐 恐是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的意思,是一種精神過分緊張所引起的情緒,古人對它的描寫:“恐,如人將捕之”,“如臨深淵,如覆薄冰”。中醫認為,恐懼過度能夠傷害心和腎兩個臟器。 驚 驚是突然遇到非常的事變,以致精神緊張吃驚,例如突然聽到震耳的響聲,惑遇到危險的事物,都會發生驚駭。驚和恐不同,恐由內生,驚是外來,驚之來,常不能預知,所以會使人受驚以致神氣散亂。在臨床上由於受驚致病的人的表現,大多怕聽到聲音,睡覺的時候多做怪夢,而且時時要驚醒極叫。有些小孩受驚過度,會引起晚上發熱,神智呆鈍等現象,可見驚可以成為發病的重要誘因之一。 飲食不慎 古人在很早就已認識到飲食和疾病的關係,認為飲食不慎,不知節制,都可引起脾胃疾病。脾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脾胃受傷就要影響整個消化機能,甚至間接引起其他疾病,俗話有“病從口入”的說法,也說明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房事不節 房事不節是指色慾過度,使人體逐漸虛弱的意思。因為中醫認為房事過度會傷腎,而腎是先天的根本,腎虧就會產生頭暈、目眩、盜汗、心悸、腰酸、腿軟、神疲、乏力和遺精、帶下等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有節制。 疲勞過度 勞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一般日常的勞動並不會引起疾病,相反,會使氣血流暢,促進健康。但是過度的勞動,得不到適當休息,也會引起疾病,主要是損傷人的中氣。使人產生少氣乏力,懶於言語,聲低息微,疲勞嗜眠,食欲減退等症狀。中醫認為是由於“勞則氣耗”、“勞倦傷中”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勞逸結合。 此外,還有痰和瘀血,這些病理產物一旦生成,又可成為致病因素,或加重疾病的惡化。 痰的形成:主要由於肺、脾、腎等內臟的水液代謝功能失常,不能運化和輸佈津液,或因邪熱鬱火煎熬津液而成。由於脾在運化和輸佈津液的功能中起著主要的作用,故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痰的臨床特徵,可由於痰留在體內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的表現:痰留在肺,咳嗽、痰多、如急、慢性支氣管炎;痰留在心,即“、痰迷心竅”,出現心悸、神昏、癲狂、精神錯亂,如精神病;痰留在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痰上蒙頭部,頭暈目眩、噁心嘔吐,如耳源性眩暈;痰留四肢,四肢麻木,行動不便;痰留經絡皮下,如:瘰癘(頸淋巴結核),癭瘤(甲狀腺腫大或線瘤),痰核(指淋巴結腫大或皮下結節)。 瘀血是指全身血液運行不暢,局部血液停滯以及體內存在離經之血而言(即血液已離開血管,進入組織的瘀血)。瘀血的臨床特徵:疼痛固定,肝脾腫大;全身或局部有瘀斑,面色晦滯,唇舌青紫,舌有瘀斑,經行腹痛,產後惡露不止,伴腹痛陣作。多見於肝硬化、心絞痛等病。 綜上所述,中醫關於發病因素的認識,總不外內因、外因二類。當然這種分類方法看來還不能象現代醫學對病因分類分得那麼細緻。但是祖國醫學提出用這些病因來解釋發病機理的年代,是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科學儀器還不發達的時候,那時還不可能發現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更主要的是祖國醫學與現代醫學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因而,這種病因學說,對於中醫臨床診斷治療,如今還是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診法〕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診法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本課程介紹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有不少人對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誤解為只看舌苔和按脈息。其實不然,中醫是用望、聞、問、切的四種診法,並且還要把這四種診法綜合起來,結合八綱分析等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望診 望診是醫生用視覺來觀察病人全身的神氣、色澤、形態,使醫生在一接觸到病人的時候,就有一個初步印象。所以古人對望診特別重視,把它列為四診之首。 氣色 包括神氣和色澤。神氣表現了一個人的生命活動能力的情況,如有些病人神氣較好,這反映了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預後也就良好;相反,如果病情不太重,但是神氣已經萎靡,說明這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低弱,預後較差。看神氣的方法,難以用言詞表示,只能在臨診中逐步體會。舉例來說,好像一朵花,開放在山野里,必然神采煥發,等到移植到了花盆里,雖然仍舊鮮豔,卻已經失去大自然的本色了。看到病人有時面色鮮豔,而並不自然,很容易感覺到這種鮮豔和整體情況不相稱,顯然是不健康的。青、黃、赤、白、黑五色,相應地配合著肝、脾、心、肺、腎五臟的關係。例如見到青色,說明可能為“肝”病;見到白色,可能為“肺”病。這些還不太重要,顏色的光澤,才是最重要的。例如白顏色應該白得象鵝毛一樣有光澤,而不要像鹽一樣白得乾澀;黑顏色應該黑得像漆一樣光亮,而不要像泥土一樣黯淡。所以滋潤而明亮的色澤預後好,而枯槁晦滯的色澤則預後差。 形態 從形態和體態中,可以看出很多病情。一般來說,肥胖的人因形體過大而陽氣不易周佈,可能因痰溼阻滯而致中風;消瘦的人因形體不足,陰血過少,容易引起陰陽不平衡而致虛火亢盛。夏天如見病人穿很多衣服,說明病屬寒性;而冬天穿衣很少或常要掀被,說明病屬熱性,這對診斷疾病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面部口鼻 從面部的表情,可以看出病人是處於憂慮或悲傷中,還是開朗而無所顧慮的,這些反映著精神狀態的表情,可以使醫生預先判之是否有內因摻雜在病情中,對用藥有很大關係。觀察目睛的變化,例如眼目有紅絲屬熱,而眼目清淨就可能是寒,眼目乾燥可能有燥熱,眼目發黃有溼熱,則是全身發黃的預兆。鼻塞而流濁涕說明是外感風熱,但鼻塞流清涕屬外感風寒,這是從涕的清濁上可分寒熱。初病的人鼻孔煽張多是肺里有實熱壅塞;同樣情況見於久病的人,就有可能是肺虛,而近於危殆的情況。口唇紅腫而乾燥是極熱,唇呈過分的鮮紅色,卻說明是陰虛火旺的現象,這可分出虛與實的不同。口唇喎斜是中風,口閉而不能出聲是痙病。 舌和苔 望舌苔是望診中的重點。不能單看舌苔,同時還要觀察舌的質地。舌是指舌的本體,它反映了人的正氣,也就是五臟的虛實;而苔只是指舌面的苔垢,它反映了六淫外感的深淺。舌之有苔,好像大地上生長青草,故正常人每有一層微薄而溼潤的舌苔。如果邪氣侵入人體,舌苔的長厚就像草根得到穢濁而生長。如果正氣虛弱,反映在舌質上,會見到舌面光滑如鏡,而沒有舌苔,因為脾胃既缺乏生發之氣,又沒有足夠的養料,當然乾枯剝落,好像不毛之地一樣了。舌苔所以能夠反映出內在臟腑的變化,是因為它通過“胃氣”和內臟發生密切的關係,古人說,“五臟皆稟氣於胃”,所以藉舌和苔的變化,可觀察到內臟的寒熱虛實。 舌質 正常的舌質應該是紅色深淺適中而潤澤的。 1.淡紅舌 淡紅或近乎淡白色表示氣血均虛,若舌面乾而色又不榮澤,則是胃中津氣兩傷,不能上潤於舌。 2.紅舌 舌色鮮紅屬熱,在溫病為熱甚,在虛勞則為陰虛火旺;舌尖獨紅,為心火上炎;舌邊色紅,為肝膽有熱;舌心乾紅,為胃陰已傷;若光紅柔嫩無津液,稱為鏡面舌,是津液耗竭之象。總之,紅舌多表明為陰虛有熱,常伴有舌體瘦癟,舌面大都無苔,舌面上常可見到裂紋,有縱紋,橫裂,井紋裂,葉脈裂等。裂紋大體表示過去曾有津液耗損。 3.絳舌 絳為深紅色,絳舌多是邪已入營分,如初傳營分時,還兼有黃白苔,為氣分之邪未盡;若舌絳而光亮如鏡面,是胃陰已被灼乾,再進而舌絳不鮮,乾枯而痿,則腎陰亦乾涸。 4.紫舌 舌紫而腫大,多為酒毒沖心;紫舌不勻而色暗晦,或有紫色瘀斑瘀條,或有舌下靜脈充盈曲張均為瘀血蓄積;舌色青紫潤滑,是直中肝腎陰證。 5.藍舌 若光藍無苔,不論何脈,皆屬氣血極虧,病已危險;在溼痰、痰飲症中,亦有苔滿滑膩,中見藍色的,為飲邪化熱的現象。 舌苔 正常的舌苔多為薄白,苔根可略膩。 1.白苔 白苔多屬表徵,若薄白而滑,為外感風寒;若 白苔很厚而滑膩,說明胃中素來有寒,以致痰溼不能運化去除;若苔白如積粉,為瘟疫穢濁甚重。 2.黃苔 正常人吸煙多亦可見黃苔。若系外感病則黃苔屬裡證;黃苔尚潤,說明熱還未深,還沒有消耗津液;若苔黃而乾,說明邪熱已深,並且消耗津液,須根據病人體質用下法以保津液。 3.灰苔 即黑苔之輕者。 4.黑苔 常見為傷寒或溫熱病日久,熱邪傳里化火,熱極耗陰,以致舌苔由白轉黃,由黃轉黑,熱甚者甚至芒刺乾焦而裂;若舌黑而潤滑少苔,唇不燥,則為陽虛而陰寒盛;若舌黑似陽虛之光亮少苔,卻又似熱症之乾燥無津但無裂,屬腎水枯涸。 舌苔的有根無根,常說明病的輕重久暫。有根的苔,薄的必均勻鋪開,緊貼舌面,厚的必四周有薄苔,好似水墨畫由濃漸淡而至消失。有這種苔的病人,一般病還在早期,而且程度還淺。無根的苔,是厚苔一片,四周沒有薄苔,像剪紙一樣貼在舌面,或者像粘在上面的一塊,不是舌上所生似的。這種苔多半表示久病,初病時雖有胃氣而生苔,久病以後,胃氣已經耗竭,不能繼續生新苔,只剩舊苔浮在舌面。 看舌苔要注意的是,燈光下看到的黃苔,實際上常為白色;看苔以前吃過酸食、橄欖、橘子、枇杷之類有色食物,或有色藥片,都會使舌苔失去本色,表現變色。舌的形態也很重要,舌體胖大腫脹或有齒蹟,是氣虛或水溼重的現象;舌薄而瘦癟,或有血衰,或因內熱消耗。舌應柔和而軟,表示體內氣液充沛;強硬的舌是脈絡因病不能養舌,或者有風痰阻滯了經絡所致。 聞診 聞診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用耳來聽病人語音聲息,其次是用鼻來嗅病人氣味。 聽聲音 語音低微的多屬內傷虛證,而聲音響亮的多屬外感實證。吸氣粗而不平和,說明病屬實;而呼吸微弱或短促,多屬虛證。病人常發嘆息,說明情懷抑鬱,肝氣不舒。咳嗽時可聽痰聲,如以咳為主,沒有痰聲或很少痰聲的,治療主要在疏解肺受的外邪;如果喉中痰聲轆轆,因痰而咳,治療就要轉移到化痰為主。 嗅氣味 口中如有臭穢氣味,不是胃有宿食,就是肺癰;病人如兼咳吐膿痰,那當然就是肺癰的關係。大小便的氣味也有診斷意義,特別酸臭的大便,說明腸有積熱;大便腥臭,卻可能是腸寒現象。小便濁臭,說明膀胱有溼熱。 問診 問診是對目前的病情和既往的情況進行一番調查了解的工作,通過對病人或家屬的談話,可以了解到疾病的演變情況,病人的生活嗜好、性情、環境等等,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問的範圍可以很廣,但是總要掌握疾病的重點之後,再作詳細詢問。 起病和轉變情況 可以從病人的主要申訴中,對疾病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如病是急起的還是緩起的,是凶險的還是隱襲的。病在“表”的有頭痛、惡寒發熱,病在“裡”的有腹痛吐利、手足發冷或神昏狂躁等現象。還要聯繫以往情況,發現這次是新病還是舊病再發,還是舊病加上新病,是病由輕到重,還是由重轉輕。 寒熱 問病人怕冷(寒性)還是怕熱(熱性),重要的是病人說出寒熱的部位,在外表還是在內裡,如果病人說外表怕冷,而且有頭痛身疼、發熱等現象的為表寒。病人說內裡怕冷,以致背上也冷,伴有經常腹瀉的則可能是裡寒。問熱的情形,也差不多。 汗 要注意有汗無汗、汗的多少和出汗時間。有表 證的病人是從有汗無汗來分虛實,有汗是表虛,不能用發汗藥;無汗是表實,要用發汗藥。虛證的病人也會出汗,要區分屬陰虛還是陽虛。陰虛稱為盜汗,是睡著後出冷汗,醒後就止;陽虛稱為自汗,是稍一勞動就有氣急出汗,治法各異。 渴 口渴而飲水量多或喜飲冷的屬於裡熱,飲水量不多雖有口渴可由於溼熱,喜熱飲的屬於中寒,口雖渴而不喜飲水的屬於真陰不足。 飲食 問飲食口味,可以了解病人腸胃情況。中醫非常重視胃口,因為脾胃是後天的基礎。雖病而照常飲食,說明胃氣未傷。不欲飲食而大便秘結,並噯臭氣,這是胃腸裡有積滯。凡病人進食後症狀可減輕,多半屬虛證;如進食後反而症狀加劇,卻多半屬實證。病人喜歡吃熱的,多半屬寒證;喜歡吃冷的,多半屬熱證。 二便 問大小便的目的,主要在於分別是“寒、熱”,還是“虛、實”。同時注意顏色、形態和便時的感覺。大便秘結、艱難、色黃或黑、裡急後重、氣味熱臭,屬實屬熱;大便溏薄,而且有未消化的穀粒、色青或淡白、大便時毫無痛苦,屬虛屬寒。小便減少以致尿閉,小便黃色或紅茶色,小便時痛,小便帶血,屬實屬熱;小便量多,次數頻繁,小便雖少而色淡,屬虛屬寒。 睡眠 嗜寐多為陽虛,而失眠則多屬陽亢,不易入睡者為陰虛,徹夜不眠者則為肝火旺或心腎不交。時睡時醒則多為心脾二虧,亦有腸胃不和而致失眠的,須結合全面情況考慮。 胸腹 胸腹的症狀常是疼痛,就要辨別痛的性質。如發生暴急,多半屬實,如發生已久,多半屬虛;痛徐緩而無固定一處不變的多屬虛;痛劇烈而固定一處不變的多屬實;痛時喜用手按的多屬虛,痛時拒 用手按的多屬實。 月經 婦女由於生理上和男子不同,所以有些病要牽涉到月經、白帶、妊娠等。經期提前,而且月經赤紫成塊,多半屬熱;經期落後而且量少淡紅,多半屬寒。痛經在經期之前發生,多半屬實;痛經在經期之後發生,多半屬虛。一向月經正常,突然停經,繼而有嘔吐,喜吃酸物等就要考慮是否有孕。 過去健康情況 過去體質如何,屬寒體屬熱體,對選擇用藥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健康情況,如生過什麼病,有無慢性病,有無容易犯病的器官系統。對於小兒更須問清曾否出過痲疹,種過牛痘等,其他如飲食、起居、性情、嗜好以及工作環境等都須問及。 切診 切診是用手在病人一定部位上或按或叩或觸的診病方法,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例如診脈的形狀動態;按腹注意壓痛、軟硬、有無塊物;撫皮膚注意有無出汗、疼痛和局部發熱,以及四肢的冷熱等。切診的重點,還是在診脈。 脈診 診脈方法 病人的手掌向上平放,醫生則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順次按在手掌下第一橫紋後高骨內側(橈骨莖突)之橈動脈上。三指所壓部位,近腕側叫做“寸”部,近肘側叫做“尺”部,寸部和尺部之間,則叫做“關”部。然後用輕指力、重指力、不輕不重指力三種不同的指力去尋取脈象,就叫做“浮取”、“沉取”、“中取”。小兒的脈息和成年人不一樣,所以診小兒一般以察指紋為主。脈象可因運動或飲酒、洗浴等而影響,所以診脈之前,病人必須先有半小時左右的休息。 常見的脈象 脈象分類非常複雜,經歷代醫家整理,定為二十八脈,這裡又選最常用的做以下分類介紹。 浮脈:脈來浮在皮膚表面,手指輕著皮膚,就有感覺,一般見此脈大多屬表證。 沉脈:脈來沉行筋骨間,重按才有感覺,見此脈大多屬裡證。 遲脈:脈來遲慢,一呼一吸之間只有二、三次(正常脈四、五次。古人都用自己的呼吸來估計脈搏的速度,就診以前,醫生必須先自己安心定神,調整呼吸次數到均勻後,才能就診)。見此脈大多屬寒。 數(音速,頻速的意思)脈:脈來快速,一呼一吸之間有六、七次。這種脈屬熱。 以上四種脈象,浮沉是表現了脈的部位,從而反映了疾病的部位(表或裡)。遲數是表現了脈的速度,也從而反映了疾病的性質(寒或熱)。這四種脈象,又可從按脈的手指感覺有力或無力,來分辨虛或實,因此又有浮而有力,浮而無力;沉而有力,沉而無力;遲而有力,遲而無力;數而有力,數而無力等等不同脈象。 細脈:脈來細小如線而軟。見於氣衰血少的病症中。 大脈:脈來洪大,手指下有充滿豐盛的感覺,說明邪氣亢盛。 濡脈:脈來軟弱無力,輕取較顯,重按即無。見於虛證,尤多見於氣虛者。 弦脈:按脈時如有線勒手指,彷彿按在緊張的弓弦上,這種脈象多說明肝病氣鬱或寒痛。 滑脈:脈在手指下往來順利圓滑,好像珠子在圓盤中滑動。說明有痰,或邪氣盛,但正常早期妊娠時也可見這種脈象。 澀脈:脈來艱澀不順利,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多見於血虛或氣滯證。 細脈和大脈,表現了脈的形狀;濡脈、弦脈、滑脈和澀脈表現了脈的動態。這些是較常見的脈。此外還有長、短、緊、促、結、代、動、弱、微、緩、芤、革、牢、散、伏、疾等脈,就不詳細介紹了。 按診 按肌表 用手輕撫皮膚,可知有汗無汗,重手捫按,可知有無水腫(水腫時按皮膚有凹陷)。外科方面可以用以辨膿的有無及部位,如以手按患處,熱而軟的為有膿;不熱而堅硬的為無膿;輕按即痛,膿在淺表;重按才痛,膿在深部;按之陷而不起,為膿未成;按之陷而即起,為膿已成。 按手足 按四肢的溫涼可測知病人陽氣的存亡,在診斷預後上,有重要意義。有如手背上熱的為外感,手心裡熱的為內傷。其他如小兒高熱,指尖發冷的,應防驚厥;發熱咳嗽流涕,眼紅流淚,見到手指尖冷的,可能將出痲疹。 按胸腹 胸部診虛裡穴(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骨間)之跳動情況,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而不急,是宗氣積於胸中,此為正常;按之搏動微弱不應手者,屬於宗氣虛弱;搏動急速應手太過者,則為宗氣外泄。腹脹滿而按之堅實或拒按屬實,按之濡軟或喜按屬虛。腹痛拒按屬實,喜按屬虛。 總的來說,望、聞、問、切四診在診察病情,作出診斷中,都有它們獨特的作用,這四者之間,又必須配合應用,結合重點分析。例如脈和症狀相符的時候固然沒有問題,但是脈和症狀不相符時,就要考慮究竟應以脈為重,或以症狀為重。要能靈活掌握,還在於對中醫基本理論的領會和修養。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辨證〕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辨證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辨證學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診斷以及生理、病理各方面。 本課程介紹辨證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八綱辨證 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中醫基本理論體系之一,也是臨床實踐上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頭痛是一個簡單的症狀,但引起頭痛的原因,就可能有寒、熱、虛、實等等不同,而寒性頭痛的病人如果用了涼藥,就會引起更劇烈的發作。運用八綱來辨證論治,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獲得暫時性緩解的對症治療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陰陽 它是反映事物的對立的兩個方面。醫學上病態的動靜,病情的進退,精神的好壞等,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在診斷方面,陰陽是八綱的總綱,因它概括表、裡、寒、熱、虛、實。如表、熱、實可歸於陽,裡、寒、虛可歸於陰。由於陰陽可泛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動態的兩個屬性,所以一切病狀也可概括分別陰陽,從錯綜複雜的病情中,分為二大類型,便於提綱挈領。從人體來看,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皮膚為陽,筋骨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氣為陽,血為陰。以病情來看,則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病者身輕足暖,陰病者閉目懶言;脈之浮、大、滑、數為陽,脈之沉、微、細、澀為陰。這樣廣泛地從各個方面辨陰陽。凡病見陽證,為正氣旺、反應強。病見陰證,為抵抗力衰減的表現。對於重病,從陰陽可辨生死或預後。如張仲景說“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陰病見陽脈,表示裡面的邪有轉出表的現象,因此預後好。陽病見陰脈,表示表邪有陷入裡的傾向,預後不好。陰病見陽脈,即使重病也可挽回,而陽病見陰脈,即使病輕也不是佳兆。所以估計陰證預後的好壞,辨別有陽無陽十分重要。 表裡 表裡一方面指從人體的內外來定病變部位,另一方面指病情的輕重。六淫外邪侵入人體,首先侵犯皮毛經絡,表現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身疼等,屬表證。待病邪由表入里裡,進入臟腑,以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嘔吐、大小便不通、腹痛、腹瀉、厥逆等,則屬里證。病邪還在軀表,沒有混淆氣血,病情較輕,比較容易驅除,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使邪從表散。病邪一旦入裡,就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而要採用和解或攻瀉等法來驅除,如用發汗的方法,非但不能軀除外邪,反而傷了軀表的陽氣。表裡也可分別寒熱虛實。 表和裡的寒熱虛實表寒(怕冷) 虛(有汗) 實(無汗) 表熱(不怕冷) 虛(有汗) 實(無汗) 裡寒(口不渴,欲衣) 虛(脈無力而遲) 實(脈有力而遲) 裡熱(口渴 多飲,不欲衣) 虛(脈無力而數) 實(脈有力而數) 表裡同病 既有表證,又有里證的病,稱為表裡同病。例如惡寒、發熱、身疼和腹痛、腹瀉並存。那就要細心辨認,我們首先分清先有表證還是先有里證,哪個為主,而後按輕重緩急予以治療,或表裡同治。 半表半裡 它既不在表,又不在裡,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於脹滿,心煩嘔吐,口苦,厭食,咽乾,眼前眩暈,脈弦。治法既不能發汗,又不能攻瀉,而只能和解。 寒熱 中醫所說的寒熱,不一定從體溫表上測出,如病人畏寒,中醫認為是“表寒”,應該用溫性藥物發汗;如果當時用體溫表測出有熱度,因而就採用涼藥,那就會犯錯誤。 寒熱是辨別病情的兩種不同屬性,對於考慮用藥,決定用溫性還是涼性,有很大關係,因為寒性的病要用溫藥,而熱性病須用涼藥,這個原則在臨診上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寒證和熱證的辨別寒證 寒證 1.喜惡︰怕冷,比 一般人多穿衣或多蓋被,不喜飲水 1.怕熱︰比 一般人少穿衣或少蓋被,口渴多飲 2.二便︰大便溏薄,並有未 消化穀粒,小便清而長 2.大便祕結,或腹痛下利,小便短而赤 3.四肢︰手足厥逆或冷 3.四肢溫暖 4.舌苔︰色白而濕潤 4.色黃而乾燥 5.脈搏︰以遲為主 5.以數為主 1.喜惡 從病人對寒冷或溫暖的愛好或厭惡,來判斷是寒是熱。因為只有寒性的病人才會出現夏天多穿衣、不飲水,即使飲水也不喜歡涼水。熱性的病人才會冬天少穿衣、多飲水,而且喜比較涼的水。 2.二便 是指大小便的情況。熱性病人因各個方面功能亢進,並消耗水分較多,所以大便乾結,小便短而發紅。相反的,寒性病人因功能減低,消耗水分較少,所以大便不但不乾結,甚至會溏薄,或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小便清而長。 3.四肢 是人體一身陽氣匯總的地方,容易反映出寒熱 的情況。熱性病人較溫暖,而寒性病人即使在暖和 天氣仍可能四肢不暖。 4.舌苔 發黃,一般認為是熱性;白色可能是寒性。而苔面乾燥反映了水分的消耗,屬熱;苔面溼潤說明消耗水分,屬寒。溼證也會有黃膩而乾的舌苔出現,這就要結合臨床其他症狀一起考慮,再定寒熱。 5.脈搏 屬熱性見快(數脈),屬寒性見慢(遲脈)。一般綜合以上情況,就大體上可肯定寒或熱,但是寒熱症狀錯綜複雜,必須仔細體會。例如正常人在少飲或乾食後,小便自然是短而黃的,就不能說是患了熱證,但如果在多飲水後小便仍然短而色如紅茶,就肯定是熱性現象。同樣的,如果在少飲後,小便仍然清長,就可以肯定是寒性現象。 以上所講的是疾病的寒熱,還可見到體質的寒熱,這可以在少數正常人身上發現。 寒體:其實常是陽虛的體質,所謂“陽虛則外寒”,陽是指熱和力,陽氣不足影響運化和保暖,就會有各種機能減退現象,如面容蒼白,手足不溫暖,平時特別冷,精神倦怠,氣急短促,大便較溏薄,小便清長,時常感冒。 熱體:其實常是陰虛的體質,所謂“陰虛生內熱”。陰是指體內各種有形的液體,陰液不足以滋潤調劑,就會有虛性的亢進,例如易頭痛,牙痛,口瘡,便秘,痔瘡,小便發黃,怕熱等。 不同的體質在得病時,寒體的人易有寒性表現,熱體的人易有熱性表現,用藥時便要兼顧這些情況,寒體的人少用涼藥,熱體的人少用溫藥。 虛實 虛實是指病人正氣的盛衰。當正氣因各種原因而受損時,顯出不足的現象,就稱為虛,所謂“正氣奪則虛”當外邪侵入人體時,人體表現了有餘的抵抗力,稱為實,所謂“邪氣盛則實”。所以虛是不足,需要補充;實是有餘,需要排除。決定了虛實,就可確定治療上或攻或補的原則。因此,在臨診上,辨虛實比辨寒熱重要。古人認為人身氣血平衡就不致生病;只有在外邪侵入後才會有亢盛的現象,因此不講正氣實,只講邪氣實。相反的,正氣是因久病困纏或暴病打擊而致,有不足現象,外邪不會不足,因此不講邪氣虛而只講正氣虛。 弄清楚以上道理,再講如何辨別虛實,大體上可從這幾方面加以判斷:(1)病的新久:新病多半是邪實,需予驅除;而久病多半正氣受損屬虛,應予扶正。(2)形體的充實和瘦弱:形體瘦削不足,一般多表示正氣受到消耗,屬虛;相反,對形體充實強壯的病人,就少考慮虛,多考慮實。(3)脈的有力無力:這對判斷虛實很重要。病久使脈搏表現無力;新得的病卻大都表現為有力。其他:要結合症狀來區別,如腹瀉以前有腹痛,瀉後疼痛就止,表示痛是因腸內有積滯,一旦瀉去,痛就停止,這是“實”。如果瀉後仍痛,或者積滯未瀉盡,或者並非積滯作痛,可能是虛痛。以此類推到其他病症,如婦女的月經痛,在月經之前有腹痛,經血排出後痛止,說明是“實” ;如果每次在月經排出後仍痛,說明是虛痛。 在臨床實踐中,純虛純實的現象畢竟少見,總有虛中夾實,或實中夾虛的存在,這就要辨別何者為主。總之辨別虛實是攻邪或扶正的依據,如果邪氣偏盛,應以攻邪為主;正氣偏虛,應以扶正為主。攻補採用得當,才有利於病人戰勝疾病。最忌的是對虛的病人誤用攻瀉,對實的病人濫用滋補,因這必然要促使病情惡化,所以辨別虛實應當特別細緻。 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之三陽證與太明、少陰、厥陰之三陰證的總稱。區別六經證候最重要的是把繁雜的證狀分為陽證還是陰證。如病人正氣充實,病勢亢奮的、熱性的,稱為陽證;正氣趨向衰弱,病勢沈靜的、寒性的,稱為陰證。所以三陽證多屬實證、熱證;三陰證多屬虛證、寒證。 太陽病 為外感急性熱病的初期,病在體表,主要脈證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有汗或無汗,項背強,脈浮。又以出汗而脈浮緩為“中風”;無汗而脈浮緊為“傷寒”。 陽明病 為熱性病的高峰,此時病已在裡,主要脈證為身熱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閉,脈洪大。又以身大熱,汗大出,口渴,脈大,說明僅是熱邪彌漫於周身表裡,為“陽明經證”;而日晡潮熱,手足汗出,腹滿而痛且便秘,舌苔黃糙或焦黑,脈沉遲而實,說明熱邪已和腸中糟粕相結為“陽明腑證”。 少陽病 是邪正交戰於表裡之間,為半表半裡證,主要脈證為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目眩喜嘔,脈弦。 太陰病 是裡虛寒證,在三陰證中屬輕者,多因脾胃虛弱,為邪所侵,主要脈證為腹滿而痛,嘔吐泄瀉,飲食不下,脈弱。 少陰病 是全身虛寒證,病邪已深,病情亦重,主要脈證為但欲寐,惡寒,四肢厥冷,脈微細。 厥陰病 是正氣已衰,病情變化多趨極端,常見寒熱錯雜現象,主要症候為厥冷與發熱交替,不思飲食,心中煩熱,氣上沖心,或吐蚘,或泄瀉。 六經辨證規律,是對傷寒(並非現代的腸傷寒,亦非單指太陽病中狹義的傷寒,而系廣義的傷寒,即一切外感熱病)證候進行分析歸納,得出一個總的概念,以有利於掌握病情真象,指導臨床實踐。 衛氣營血辨證 衛氣營血的辨證是溫病的症候分類方法。可以說是表示病變深淺的四個不同層次,最淺的是衛分,次之是氣分,再次是營分,最深是血分。 衛分證 發熱,微惡寒,頭痛,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脈浮,屬表證。 氣分證 表證已解,但發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汗出,口渴,咳嗽,氣粗,舌苔由白轉黃,脈滑數或洪大,已入裡證。 營分證 神志昏迷,譫語或不語,肌膚灼熱,氣粗煩躁,眼紅,唇乾口燥,舌質紅降無苔,脈數。 血分證 斑疹透露,甚至見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或發生抽搐,舌乾而絳,脈細數。 六經、衛氣營血都是歸納症候的辨證方法,可用於一切外感疾病,再結合八綱辨證,便能測定當前病症的屬性和病所。雖說六經辨證為傷寒而設,衛氣營血辨證為溫熱病而設,但這二種歸類方法,既有共同點,又互相交錯,不能單取一種而廢置其他,只有理解了每種分類方法的基本精神和特點,及每種類型的主要脈證,臨床上才能全面考慮,權宜應用,從而掌握病情。 臟腑辨證 一切疾病總不外乎外感、內傷兩大類,一般外感病是以前述傷寒六經辨證及溫病衛血營血辨證為基礎,而內傷雜病則以臟腑辨證為主,由於五臟六腑是以一個密切聯繫的整體,五臟之間存在著生克制化關係,臟腑之間又是表裡關係,相互影響,往往引起疾病的複雜變化,因而臟腑辨證除指出病變的所在,更應分析其寒熱虛實,以及傳變規律,這樣才能得到正確診斷。現就臟腑的證候分類分別敘述於下。 心與小腸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心與小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病理症候 心 1.心藏神 1.心病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神情恍惚,記憶減退,失眠驚悸,神昏譫語,癲狂,喜笑不休等 2.心主血脈,心生血 2.心病可致血不循經脈而妄行,見諸出血症,生血不足 3.心開竅於舌 3.心熱則舌尖紅、碎、痛,心血虛則舌質淡白 4.汗為心之液 4.汗出過多,可致心液受損,心陽隨之外越而亡陽;心陰虛而心陽偏亢逼津液外溢而盜汗 5.心與小腸相表裡 5.心移熱於小腸,可見尿短赤,尿血等症 小腸 1.分別清濁 1.小腸有病則清濁不分,出現腹瀉、腹痛 2.主小便 2.小腸熱見尿血,或尿血赤澀,莖中痛。 總結上述心病所出現病病理有心悸驚惕、神昏譫語、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紅碎痛等。 心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心陰虛(心血虛) 症見面色蒼白無華、健忘少寐、多夢易醒、心悸、舌質淡紅少苔、脈細弱。若陰虛兼內熱時,則表現面色潮紅、五心煩熱、盜汗、舌質光紅、脈細數等。 2.心陽虛(心氣虛) 症見心悸氣短、虛弱乏力、畏寒、自汗、嗜睡、但睡而易醒、舌淡白、脈虛細而弱。 3.心火亢盛(心熱) 症見心悸不寐、煩熱、口乾、舌尖糜爛疼痛、小便黃赤、舌紅、脈數。 4·痰迷心竅 症見暈撲、昏迷不省人事、喉中有痰聲或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舌苔黃膩、脈滑數。 肝與膽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肝與膽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肝: 1.肝為將軍之官 1.肝用有餘則易怒頭暈 2.肝藏血 2.肝病不能藏血則血妄行 3.肝主筋 3.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而見筋攣強急,腳弓反張,指甲青或乾枯 4.肝開竅於目 4.肝火上衝見目赤腫痛,肝血不足目糊不清或兩目乾澀 5.肝主兩脅,足厥陰肝經繞陰器,過乳房 5.肝病則兩脅痛,陰囊縮痛,疝氣,乳房疾患 6.肝主風 6.肝風時見眩暈,舌麻,痙厥,卒中 7.肝與膽相表裡 7.肝火旺時可見頭兩側痛,耳聾,口苦,嘔吐苦水等膽的症狀 膽: 1.膽為中正之官 1.膽氣不足則優柔寡斷而膽怯 2.膽火依附於肝 2.膽火與肝火常相互影響,出現頭痛,目眩,口苦,脅痛等 總結上述肝病所出現病病理有易怒、脅痛、目赤腫痛、手足拘攣強直、角弓反張、指甲枯青、乳房疾患、陰痛,疝氣等。 肝病常用術語及其病理候: 1.肝氣 常由七情不舒而肝氣鬱結,兩脅竄痛、胸脘悶脹或牽引少腹,脈弦。 2.肝陽 肝陽上亢症見頭眩、目花、耳鳴、口苦。 3.肝火 症見頭痛劇烈,或目赤腫痛、眼屎甚多,或面紅善怒、便秘溺赤、苔黃、脈弦數有力。 4.肝風 症見頭目昏眩、眼瞼跳動、筋肉牽制,或麻木不仁、四肢抽搐痙攣、角弓反張,甚而可見中風之症,脈多弦數。 脾與胃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脾與胃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病理証候 脾: 1.脾主運化,具消化吸收與輸佈水穀精微之功能 1.脾病則消化不良,腹脹滿悶,大便溏泄,痰飲、浮腫等 2.脾統血 2.脾虛不能統血,則出現慢性便血,崩漏,鼻衄等 3.脾主肌肉和四肢 3.脾虛時見四肢肌肉消瘦,甚至四肢痿弱無力 4.脾氣宜升 4.脾氣下陷見腹瀉,飲食無味 胃: 1.胃主受納,消化水穀 1.胃病見積食胸悶,不思飲食,胃火旺盛見多食善飢而瘦 2.胃氣宜降 2.胃氣上逆見噁心,嘔吐,噯氣 總結脾胃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浮腫、痰飲、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噯氣、四肢痿弱無力等。 脾胃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脾胃陽虛 症見食後即欲瀉、納食亦少。 2.脾胃陰虛 症見舌質紅、大便乾燥、口淡無味,不飢不食。 3.胃強脾弱 即脾陽不足而胃陽顯得有餘。胃陽有餘,症見容易飢餓,脾陽不足,症見大便溏薄。 4.脾為溼困 症見脘腹脹滿、四肢及身重,舌苔厚膩。 5.脾虛生痰 脾虛不能運化水穀精微而化為痰,症見咳痰甚多、久久不癒,脈滑苔膩。 肺與大腸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肺與大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肺: 1.肺主氣 1.肺氣虛則少氣,不足以呼吸 2.肺主肅降 2.肺氣不降則咳嗽喘息 3.肺主皮毛 3.肺虛則不能固護外衛,易感受外邪 4.肺開竅於鼻,與聲音有關 4.肺受外邪出現鼻塞,流涕,噴嚏,不聞香臭,或見聲嘶失音 5.肺為水之水源,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5.肺氣不利,不能通調水道,可見小便不利,浮腫 6.肺與大腸相表裡 6.肺熱可見大便乾結,便血 大腸: 主排泄大便 大腸病時表現大便乾結,或滑泄 總結肺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咳嗽、氣喘、噴嚏、鼻塞、流涕、聲嘶失聲、小便不利等。 肺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肺陰不足 症見咽乾聲啞、乾咳少痰、舌紅、脈細數。 2.肺氣不足 症見面色蒼白、語音微弱、呼吸淺短、自汗畏寒、易於感冒咳喘、舌淡、脈軟。 3.風寒束肺 症見惡寒畏風、鼻流清涕、咳痰稀白、脈浮、苔薄白。 4.肺熱 症見面紅陣咳、鼻旁有熱瘡、痰黃稠如膿、苔黃,脈數。 腎與膀胱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腎與膀胱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腎: 1.腎為作強之官 1.腎氣衰則工作能力減退,行動遲緩無力,智力亦差,健忘 2.腎藏精,分二部分: 2.腎病可見: (1)藏五臟六腑之精 ?/font> (1)當其他四臟有病,久病必及於腎 (2)藏腎之精,即男女兩性之精氣 (2)病則出現遺精,滑精 3.腎主骨和齒 3.腎病則骨痿,表現為傴腰曲背不能伸直,腎病見牙齒疏稀動搖 4.腎開竅於耳,其華在髮 4.腎虛則耳鳴耳聾,頭髮枯槁脫落 5.腰為腎之府 5.腎病則腰部痠痛 6.腎主二陰,與大小便有關 6.腎病可見小便不利,遺尿,或尿閉,或見五更泄瀉 7.腎寄命門之火 7.命門之火不足,可見畏寒,四肢清冷,五更泄瀉,陽痿,滑精,早泄 膀胱: 膀胱調節津液,氣化則能出小便 膀胱病則小便不通利,或見淋濁 總結腎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腰脊痛、耳鳴耳聾、頭髮枯槁脫落、牙齒稀疏易搖、腿軟、陽痿、遺精、五更泄瀉、怕冷、健忘等。 腎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命門火衰 腎中之陽為生命之根本,故稱“命門之火”,如命門火衰,症見四肢冷、畏寒、倦怠嗜眠、腰痠腿軟、浮腫、陽痿、滑精、舌淡胖、脈沈細無力。 2.相火偏亢 一般認為相火屬於腎,寄於肝膽等臟腑,能溫養全身。如肝腎陰虧可致相火妄動偏亢,即症見多夢少眠、陽易舉、多夢遺。 3.腎陰虛 症見手足心熱,下午面顴升火、咽乾痛、音啞、盜汗、夢遺、舌剝或裂、脈細數。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3 〔中醫學基礎:中藥〕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等有關課程,也可作為中藥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參考) 中藥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中藥 中藥是祖國醫藥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藥是中醫治病的武器之一,它的基本理論與為中醫的基本理論,故與各科臨床有關。 本課程介紹中藥學綱要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等有關課程,也可作為中藥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參考。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中藥的命名 中藥的命名的來歷和意義,大體上有下列幾個來由。 1.以藥物的產地而命名 中藥既以植物占多數,由於生長或栽培的土壤和氣候的不同,往往影響藥效,所以祖國醫學在用藥上很重視藥物的產地,強調“道地藥材”,因此很多中藥的名字,就根據產地而起。如黨參因產於山西上黨縣而得名;川連、川貝母、川芎、川烏頭、川椒等都因產於四川而得名;廣木香、廣郁金、廣陳皮等都因產於廣東而得名;巴豆產於巴蜀,形狀如豆,因此稱為巴豆;阿膠是用山東東阿縣阿井的水煎熬黑驢皮而成透明膠塊,所以驢皮膠就稱為阿膠。 2.以藥物的形態而命名 牛膝因為它的莖節膨大象牛的膝關節而得名;人參因根部象人形而得名;白頭翁因莖葉都密生白毛,近根處又有白茸,狀如老人白髮而得名;其他如馬齒莧、龍眼、馬兜鈴等,也都因象形而得名。 3.以藥名的天然顏色而命名 白芷、白薇、白朮、青蒿、青黛、青皮、丹參、赤芍、紅花、紫草、玄參、黃連、黃芩、大黃、赭石等都因顏色而得名。 4.以藥物的氣味而命名 如木香、乳香、麝香、沉香、丁香、檀香等都因香氣而得名,酸棗仁、苦參、細辛、甘草等都因味而得名。 5.以藥物的生性而命名 如夏枯草每到夏至節後花穗枯萎,半夏的塊根成熟於仲夏,冬青的葉到冬天尚青,萬年青的葉四季常青而得名。 6.以藥物的治病功效而命名 如益母草用於婦產科病,合歡花、夜交藤用於失眠,伸筋草用以舒筋骨,莨菪能麻醉人,中毒後使人狂浪放蕩,大風子治大麻風等。 7.以藥物的使用部分而命名 植物藥中如金銀花、菊花、槐花、桑葉、竹葉、側柏葉、蘇葉、枇杷葉、葛根、瓜簍根、車前子、牛蒡子、陳皮、丹皮、桂枝、桑葉等都是因其應用的部位是花、葉、根、子、皮、枝等而得名。動物藥如羚羊角、犀角、獺肝、刺蝟皮等,也由應用部分而命名。 8.因傳說故事和最初採用的人名而命名 蛇床子是因蛇類喜臥在這種草的葉下產卵;牽牛子傳說田野人服這藥後病癒,牽牛以謝;使君子相傳潘洲郭使君治小兒病專用此藥而得名;杜仲相傳古人杜仲服此藥而流傳,因此把人名作為藥名。此外,也有沿用外國譯名的中藥名稱,如曼陀羅、訶黎勒等。 中藥的炮制 我國的藥物,大多是生藥,但有的因有毒性或性質劇烈,不能直接使用,有的則易於變質,不能久藏,有的則須除去雜質和不適用部分,方可使用。況同一藥物,由於生熟不同,作用亦就有差別。因此,就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這就是炮制。炮制的方法,按其目的而分,約有四類。 使藥物潔淨法 洗︰是洗去藥物的泥土和雜質。 漂︰有些海產藥物,或用鹽漬保存的藥物,在使用前多先水浸一段時間,反覆換水,以漂去鹹味或腥味,如海藻、昆布、鹽附子、肉蓯蓉等。 煮︰如朴硝多泥土雜質,以白蘿卜同煮後,冷卻,成為玄明粉,則質地純淨。 飛︰金石類藥亦多含雜質,置乳缽內與水同研,留其沈澱物則較純淨,如硃砂、滑石、礞石、海浮石等。 制劑法和服用法 切片或搗碎沈澱︰切片的藥,通常多用刀切,但忌鐵器的藥,如地黃用竹刀切,菖蒲用銅刀切。動物性的角質、骨質藥及植物中質堅的藥可用杵、研等法,使成碎粒或粉末,如犀角、虎骨、沉香。 乾燥︰藥物乾燥後,既便於切片、搗碎,又便於保存。除日曬外,還有烘和焙兩種,烘的火力弱(置烘房中),使其乾燥不致燒焦,如菊花、金銀花;焙是將藥置於瓦上或鍋上焙燥,使表面微微黃脆,如水蛭、虻蟲。 浸泡︰用水浸泡使藥物柔軟,易於切片,如枳殼、芍藥;置熱水浸泡,使皮尖易剝離如杏仁、桃仁。 蒸和蒸餾︰有些藥物蒸制後才易於切片,如茯苓、厚朴。含揮發油的藥,如銀花、薄荷用蒸餾法提制,成品稱為露。 鍛和淬︰是將藥物直接放於火內燒紅,或放置瓦上,間接火鍛,大都用於礦物及貝竅類藥物,如牡蠣、龍骨。或?後迅速投入冷水或醋中,稱淬法,如礞石、自然銅,淬後易於搗碎,且可緩和某些藥物的峻烈性。 制止或減低藥物毒性和副作用的方法 煨︰把藥物裹上溼紙或麵糊在火中煨熟,如肉豆蔻經煨後去油,可免嘔吐;生姜經煨後,其刺激性減輕,發散力減緩,而更長於溫中。 炒︰把藥物放鍋內拌炒,但因使用目的不同,加熱程度也有差別,如白朮、枳殼,只須炒黃;山渣、麥芽,大都炒焦;側柏、地榆則多炒炭。而山梔、穿山甲炒後可減緩藥性。常山用酒炒、黃連用姜汁炒可減輕其副作用。再有附子、乾姜在較強火力下,久炒至起煙,則藥物的毒性顯著減低。 去油︰巴豆、續隨子可用吸水紙包後壓榨去油,乳香、沒藥經炒後去油,可減低毒性或烈性。 改變藥物性能,提高療效法 炙和炒︰藥物用蜜涂後微火炙黃,更能甘緩補中,如蜜炙甘草、黃耆。骨質藥涂脂肪再炙黃,稱酥炙,如虎骨、鹿角,使易於鬆脆,增強滋養效力。藥物用酒炒,可加強通行血脈作用,如酒炒當歸;藥物用醋炒,可引藥入肝經,如醋炒香附;藥物用姜汁炒,可溫胃止嘔,如姜汁制半夏;藥物用鹽水炒,可入腎經,如鹽水炒黃柏。 發酵︰發酵可改變原來藥物的作用,如將大豆製成豆豉,將杏仁、辣蓼等製成神曲。 反覆蒸曬︰將藥物先蒸後曬,反覆再蒸曬,如生地蒸曬成熟地,何首烏蒸曬成制首烏,使補肝腎、補陰血的力量加強。 以上各類炮制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是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合制等三種基本方法。 中藥的藥性 中藥的性能和功用可用五味、四氣、升降浮沈的理論來說明。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味道,每一種味,在人體所起的作用上,各有一定程度的通性。《內經》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所以一般認為辛味有發散理氣的作用;酸味有收斂止澀的作用;甘味有緩和和調補的作用;苦味有燥溼瀉火的作用;鹹味有潤下軟堅的作用。此外,淡味實際上沒有味,但有滲利作用,因此不列入。 四氣︰是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這是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發生的反應而得出來得結論。如熱證用黃芩、黃連,就因為它能退熱,所以稱為寒性藥。寒證用乾姜、肉桂,是因為它能祛寒,所以稱為熱性藥。至於溫性和涼性,不過是在程度上比熱性和寒性略差一些。通常總稱為四氣。又有一些藥物性能和平,不發生寒熱溫涼的作用,所以不列入。 五味、四氣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各種藥物,不但氣味兼備,而且一氣之中,各有五味的區分,一味之內,又有四氣的不同,所以同一氣味,雖有通性,又各有不同的特性。還有某些藥物具有兩種以上的味,那它的作用範圍,也就相應擴大。 中藥的配伍︰兩味以上的藥物合用,叫做配伍。中藥多配伍成方劑,應用於臨床。配伍之目的,是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其療效、制止其不良作用,而對較複雜的證候,可以全面照顧。 有些性能相類的藥物,合用後互相助長療效,稱“相須”,如黃柏與知母,兩種以上功用不同的藥物合用後,能使療效更好的,稱“相使”,如款冬花和杏仁。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制,而足以減低或消除它的毒性或烈性的,稱“相畏”,如半夏畏生姜。一種藥物能牽制另一種藥物的療效,稱“相惡”,如生姜惡黃芩。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中毒反應,稱“相殺”,如綠豆殺巴豆毒。兩種藥物合用,可發生劇烈的副作用,稱“相反”,如烏頭反半夏。相惡、相反即屬於配伍禁忌。但近來有人報告適當運用相惡相反藥物的配合,可變“禁忌”為“相激”,從而對某些疑難雜症取得意外效果,但尚待進一步研究。藥物雖以配伍應用為多,但也有少數是獨用的,稱“單行”,如獨參湯、甘草湯等。 中藥的禁忌 用藥禁忌,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常識。 妊娠禁忌︰某些藥物具有滑胎、墮胎的流弊。但在這些藥物中,對於妊娠的危害性也因程度上不同,可分為禁用和慎用二類。禁用的大都毒性較強,如巴豆,牽牛、大橶、商陸、三棱、莪朮、水蛭、麝香等。慎用的包括了通經去瘀、行氣破滯兼滑利的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附子、肉桂等。慎用的藥物並非絕對不用,應根據病情的需要和孕婦情況而斟酌。 服藥禁忌銡︰通常稱為“忌口”,傳統的說法有甘草、桔梗、烏梅等忌豬肉,麥冬忌鯽魚,茯苓忌醋等。對於病人來說,更主要的是忌生冷、粘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至於皮膚病、外感咳嗽早期忌黃魚及海帶、毛筍,系飲食忌口,與中藥關係不大。自己保藏的中藥由於蟲蛀,其藥效的減少不過是蟲所食去的部分,去除蛀蟲及其卵糞,此中藥仍可食用,至於中藥一旦發霉則已變質變性,服用後反有害處,不論其價值多貴,以棄去為妥。 毒性中藥︰中藥裡如砒石、馬錢子、洋金花是一般所知有毒藥物,要慎用,但有些並非大毒中藥,若用量過多也可中毒,如苦杏仁由於可產生氫氰酸這樣劇毒物質,若成人服50~60個,小兒服7~10個,便可危及生命。又如黃藥子常用於治療甲狀腺病,若超過30G,就可能對肝臟產生毒性,出現黃疸與肝功能損害。 中藥真偽的鑑別 人參的偽品:華山參外形象人參,分佈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此藥為熱性,有毒,雖有藥效如溫中安神定咳喘,治虛寒腹瀉,但用量甚小,煎湯用0.3~0.9g,若以l g以上煎服即易中毒,中毒症狀主要為阿托品樣作用,如瞳孔放大,惡心嘔吐。 天麻的偽品︰天麻無毒,故可用至數十克亦無礙,真天麻的形狀是略長橢圓形,稍扁而彎曲,外表白色、或淡黃棕色,兩端鈍圓,下端略小。特徵︰上端有蒂即芽苞,俗名鶴哥嘴;底端有一個凹圓形疤痕,如肚臍。天麻整個外形很象燈籠辣椒。天麻的全部皮殼都有細皺紋,並有密密小點組成的橫環紋多條,每條環繞天麻一周,條與條之間有一定的間隔。質堅實而緊,以透明不空者為佳。天麻切斷後嗅之,有特殊的辛臊味。現因天麻培植不易,有將天麻煎湯用後再曬乾兜售,即使無效卻也無毒。亦有以茉莉根、芭蕉芋代天麻者宜應注意,因茉莉根有毒,一般作外用止痛,即使內服亦限於0.9~1.5g,超此劑且有麻醉作用,鑑別的方法是茉莉根沒有橫環紋,芭蕉芋沒有鸚哥嘴。 阿膠的代用品及偽品︰阿膠應用驢皮熬制成膠塊,真阿膠蘸水略磨,為甜味。現有用豬皮代用的,市售時注明係豬皮熬膠。亦有私用化工原料之膠塊偽充阿膠者,則其味臭,服之有毒,有時包裝精巧,不可不防。 中藥的煎法和服法 正確的煎藥與發揮中藥的作用有密切關係,如水量、火候和煎藥的時間要隨藥物的性質不同而有區別。解表藥和攻下藥用水宜少,火力要急,煎的時間宜短,因解表藥如荊芥、薄荷其主要成分為揮發油,久煎則性味失散,因而薄荷常在其他藥將煎好時,再放入1~2min.即可;攻下藥如大黃久煎後,瀉下力就會大大減弱。補養藥用水要多,須用文火緩煎,能使藥汁濃厚,服後藥力持久。一劑中藥放冷水2~4碗(視藥物多少而定,以水剛能淹沒藥物為準),沸滾半小時作為頭汁,再加1~2碗冷水,沸滾一刻鐘作為貳汁。含有澱粉的藥物,如茯苓、米仁、芡實、山藥等,用熱水煎會使藥物內的澱粉凝結,不易煎出,故以冷水為宜。若中藥煎乾甚至煎焦則不宜服用,因不但有效成分損失,有時由於改變了藥物的性質而起到不同的作用。這與有些中藥在炮制過程中需要將其妙焦甚至炒成炭是不同的,如焦山楂、炮姜炭、血餘炭等另有其幫助消化、收斂、止血止瀉等功用。吃煎焦的若係調理滋補藥尚無大礙,若用於治病的湯藥,服此煎焦的中藥則會耽誤治病的時機。服藥時間一般以頭汁於晨9時左右,貳汁於下午3時左右為好,亦可將此頭、貳兩煎藥汁混和後,於上、下午分二次服。急性病則不拘時間,補益藥則以空腹容易吸收,咽喉病宜緩慢含咽,或含漱後咽下,失眠者可放在臨睡前服。煎好後的中藥不宜保存,應當天服完,若在冬天可隔天服用,若天暖則恐藥汁變質反有害處。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3 〔中醫學基礎:方劑學綱要〕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方劑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方劑學是中醫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與臨床醫學凡涉及到藥方的應用有關。 本課程介紹方劑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方劑是醫生通過臨床實踐,掌握了藥物的藥性及其配伍組成的規律之後組合而成。醫生通過這種意識的藥物配伍,以達到藥物間的協同作用,並調和藥性的偏勝,這就是中醫方劑學獨具的特點。同時,方劑也是中醫診療理論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辨證而後論治,所以學習和運用方劑,還必須了解一些有關的方劑基礎知識。 方劑組成和配伍 中醫的方劑常用“君臣佐使”來解釋其組成和作用。君藥,是一方的主藥,也就是針對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臣藥,是指能協助和加強主要功效的藥物。佐藥,意義有二:一是能對主藥起監制作用;一是能協助主藥解除某些次要症狀。前者適用於毒性,或藥性太偏的情況,後者適用於兼症較多的病例。使藥,意義也有二:一是指引經藥(將主藥的作用引向有病的經絡,例如羌活是太陽引經藥,葛根是陽明引經藥);一種是指方劑中次要的藥物,而有調和諸藥的功用。如以桂枝湯為例: 桂枝湯 君─桂枝(發汗解營) 臣─芍藥(養陰和陰) 佐─甘草(協和諸藥,兼養中氣) 使─生姜、大棗(調和營衛) 實際上,君藥就是主藥,臣、佐、使藥都是輔助藥。主副藥的配合適當與否,和療效有很大關係。例如上面所舉桂枝湯中的桂枝,配麻黃能加強發汗;同芍藥合用,可謂和營衛,取微解表;同附子合用,則可回陽止汗。桂枝湯中再加重桂枝,就成為平衝逆的方子了。由此可見,同是一味桂枝,由於配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大不相同。 制劑的類型 中醫方劑的制劑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湯 把藥物加水煎湯,濾去渣滓,取其清汁服用的,叫“湯”劑。臨床上以湯劑應用最廣,因為吸收快,作用強,表裡上下,無所不達,兼有蕩滌的取意,所以一般急性病,更宜服用湯劑。 與湯劑相類似的還有煎劑和飲劑。“煎”劑是將湯藥去渣後重煎成濃汁,宜於一般滋補粘膩之物,必須久煎取其藥性醇厚而用。凡湯藥沒有劑量的限制,可以涼用或代茶頻飲的,稱為“飲”劑。飲劑和湯劑只是服法不同,所以也有以“飲”命名的。 丸 把藥物研細,或以水調,或以蜜和,或以糊做成的圓粒,稱為“丸”。丸藥融解得慢,使藥性滯留,吸收緩慢,宜於慢性病長期服用。但是也有用於熱病重症的,如安宮牛黃丸等,這是取其使用簡便,易於收藏,便於臨時取用。 散 把藥物研末,以供內服或外用的,稱為“散”。內服的散劑宜於舒理壅閉,外用的散藥則要調敷。此外,還有鼻嗅劑,也是一種散劑。 膏 把藥物煎熬成濃稠粘膠的,稱為“膏”。內服膏劑,是將藥物煎熬成濃汁,加冰糖、蜂蜜等收膏,供長期服用,適用於慢性病滋補之用。夏天容易變質,冬天最妥。外用膏藥,是用油類煎熬藥物,去渣加入黃丹、白蠟等收膏,然後加熱塗在紙或布上,常用於外科癰瘍等疾患,以及風寒溼痹痛等疾患。 丹 把藥物分別精鍊,但劑型不定,如至寶丹是丸狀,紫雪丹是粉狀,辟瘟丹是錠狀。多數是由礦物質經製煉而成。 醴 把藥物浸漬酒內飲服的,稱為“醴”,俗稱“藥酒”。常用於痹痛一類的病,藉酒之性,加強祛風活血之效,如虎骨木瓜酒。 露 把藥物放在甑內或壺內,經過蒸餾而取得的液體,稱為“露”。氣味淡薄,藥性也薄,一般只作為飲料,輔助治療,如金銀花露。 方劑的份量 我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由於歷史的變革,顯得相當複雜,現在還可看到麻黃、桂枝用幾兩的,如果依樣畫葫蘆地照抄,就會發生偏差。所以,用古方時要按藥物的比例,參酌現在常用份量加以修改。同時,還要結合地區和體質的差異,年齡的大小及病情的輕重不同,做適當調整,才不致有過輕過重的偏向,從而取得較理想的療效。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中醫學基礎:治則〕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也可作為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專業的參考) 治則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治則是中醫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與臨床醫學凡涉及到治療的內容有關。 本課程介紹治則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治則 治則就是治療的法則,其中包括治療的基本原則與治療的基本方法。 治療的基本原則 治病求本 一般認為中醫是針對症狀來治病,未必能找到病因。事實不然,雖然發熱是一個症狀,如按對症治療,那就都用涼藥;可是發熱可以由風寒、溫、暑、痰、食、陰虛、氣鬱、勞怯、蟲積等所引起,治療方法也就各不相同,陰虛發熱的病人用了寒涼藥,不但不能退熱,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所以必須強調辨証論治,透過症狀的現象來找到更基本的原因。 治有標本 對正常的人來說,人體為本,疾病為標,對有病的人來說,病因是本,見症是標。從病的先後來講,先患的病為本,繼起的病為標。從病的部位來講,病在內的是本,病在外的是標。那麼標本的劃分,究竟意義在哪裡呢?舉例來說,如脾胃虛而生溼熱,是脾虛為本,溼熱為標。致溼熱下流,引起膀胱氣化不利是標中之標。致氣化不利,逆而上行,引起喘逆,喘逆又是標中之標了。這樣從喘逆倒退算去,就可以逐步找到脾胃虛是本中本之本。也是治病求本的方法。 治有緩急 治病固應求其本,所以一般是治本為急,但有時標比本急,這時就將本暫且放下,先顧其標。如體虛的人久病是本。患的外感病卻是標,便需先治標。因為外感之邪,人體方淺,和氣血不相亂,這時急驅外邪容易消滅,等到邪氣漸深,與氣血相亂後再逐邪,同時就是保護了元氣,也就是治療須分緩急的道理。 治有輕重 有這樣一句話:“病重者其藥輕,病輕者其藥重”。這裡的病輕並非指病情,可能病情很兇急,但元氣未虧的,仍可說是輕病,須用重藥。而這裡的病重,可能病情倒並不凶險,而元氣微弱,如將枯的小草,要用小水漸漸沾潤,所以用藥須輕。可見判斷病的輕重,還在於元氣的盛衰。 總結以上所述,無論治病求本,治分標本,治分緩急和輕重,一切的著眼點都在於保護元氣。 治療須辨老幼體質 南方較溫暖,北方較寒冷;又由於有些人體質較弱,而有些人體質較強,在用藥就須考慮份量輕重,藥性寒熱。如北方人用發表藥可取麻黃、桂枝等,且分量須重些。南方人用發表藥多選桑葉、荊介等,而且份量不必過重。老年人較忌攻法,應為原來陰陽都嫌不足,再經攻下,容易傷陽或傷陰。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體質比較柔弱,一旦生病,比較多考慮攻中帶補;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體質比較堅強,一旦有病,往往就單用攻法。 治療用藥不可偏執 疾病症候有時變化多端,同一病在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應。即使在同一個人,起病和將癒又有很大差別。要是在用藥中間犯先入為主的成見,自己偶有幾次運用得效的“方”和“藥”,就到處運用。這樣對於“方”或“藥”的偏好固執,常會造成病人的損失。 虛實的治療要則 一般說,久病正氣虛的多用補法,這樣才體現了“補中自有攻意”,而急病邪氣重的多用攻法,這樣才體現了“借攻為補”。正氣虛的不能用攻,邪氣重的不能用補。急病至暴虛,也不能只顧到急病而攻邪,應先補其暴虛,故仍用峻補法。久病而有腹部節塊,就不能因病久須補,補後結塊愈補愈牢固,這時須緩攻才能收效。所以考慮虛實的治法,仍須從標本、緩急和輕重來衡量,才能發揮辨証論治的特色。 治療的基本方法(待續)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鴛鴦吧,meme104視訊,香港毛片,愛色吧成人影院女優美圖桌布,UT視訊聊天室,澀女郎女人網,九九愛成人影院8dgo視訊聊天網,快播網吧影院,至愛色美女基地MBOX視訊網,好男人網,七七色原網夏娃視訊聊天網,日本三級電影毛片,七七色成人網站夏娃視訊,v頻播放黃色一級毛片,瑞碧綜合網免費視訊聊天交友網,毛片群,伊人成人綜合22網showlive聊天網,免費毛片電影在線觀看,瑞碧綜合社區視訊交友戀愛ING,女生毛片網,8090碰在線視頻后宮電影院,Q色網址,愛薇兒,桃色激情站傻妹妹,后宮,483免費毛片快播,26uuu新地址網站打飛機專用網,免費毛片快播,QVOD十次啦中文網嘟嘟成人網,韓國毛片,家庭教師十次啦伊莉論壇,冰城網,十次啦中文網亞洲,桂林人論壇免費一片,桂林生活網,十次啦中文網站,濠濱論壇美女視訊,山崎毛片,十次啦中文綜合網伊莉論壇首頁,毛片早熟在線觀看,520快播56色農夫閣伊莉視頻影片區,毛片早熟快播,色56視頻eney伊莉論壇首頁,毛片早熟QVOD,色片段高清在線觀看85街官網,毛片MP免費觀看,最新色YY電影頻道ID85街,狼會所,愛90美女影院,熟女俱樂部熟女人妻,85ST,大奶妹色色網,性愛色小姐影院熟女人照片,85ST影城,馬色堂影院-713色吧影院熟女網交,85CC,騷老師AV-色18歐洲美女影院18hmm,go2av,鳳樓城,色18美女影院hi5交友,YY毛片,大棚歌舞色舞視頻快播洪爺,毛片3P,狼國情人網-狼國成人網開心洪爺影城,毛片3P下載,狼國成人網五月-毛片3P影音18h,洪爺情色網,玩家網論壇-狼國色人網寫真女星,色情市場,香港電影三級毛片-大色網AV網站寫真圖片,麗的情小遊戲,南美水族論壇-大香蕉社區寫真美女圖,麗的小遊戲,凱迪社區-大香蕉網在線視頻寫真美女,麗的娛樂網,女人毛片-伊人在線大香蕉壇蜜寫真集,女人毛片2014年在線觀看,天天擼大香蕉色視訊,色系軍團,527娛樂多人視頻聊天ING視訊聊天網,4S快播看毛片,色聊聊天記錄ING視訊側錄,三級毛片視頻,色聊聊天室下載國外免費視訊,三級毛片在線觀看,色聊語音聊天室下載金瓶梅視訊美女,29瓦特快播毛片,免費色聊聊天室網路視訊美女,日日毛片,色聊可視語音聊天室免費視訊軟體,無毒毛片網址,免費色聊表演聊天室UT視訊聊天交友,酷9倫理免費電影,微信色聊群或者聊天室聊天交友網站,手機視訊交友,淫淫網-國外聊天室色聊網路視訊交友,色色色情性交電影網,色聊語音聊天室美女視訊直播,天天好逼網情色網,午夜網址你懂的手機視訊交友應用,成人動漫網,午夜電影網你懂得后宮影音聊天網,免費成人電影圖片,午夜網站你懂得成人聊天室,17K色情成人在線電影下載,在線聊天室你懂的情色聊天室,嫂嫂成人影院,q秀聊天室吧麗的情色網,色情聊天室,歪歪色影院,q全球視頻聊天室
发表评论
7 条评论:
凡具有醫療和預防疾病作用的物質,統稱“藥物”。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來防治疾病的藥物,通稱“中藥”,古代稱之為“本草”。未經精製的中藥習慣上稱為“中藥材”。它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三大類,其中以植物藥佔極大多數,這些藥物大多數是經過簡單加工,未製得成品。
【中藥的起源】
中藥起源於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經驗和早期的醫療經驗。《淮南子‧修務訓》中云﹕“神農乃教民播種五穀…百草之滋味…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又如《史記‧補三皇本紀》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當推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末期(公元二世紀)。原書已佚,現有的各種版本是經明清以來的學者考訂、輯佚、整理而成。書中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37種,動物藥65種,礦物藥43種,其它20種。按性能和功效分為上、中、下三品。「上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藥120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下藥125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中藥的採收】
一、植物類藥材
1.根及根莖類:宜秋季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或春初長苗以前,此期間為多年生植物的休眠期,養分多貯藏在根及根莖部分,有用成分最高,品質最好。如丹參、天麻等。
2.根皮或樹皮類:普通以春、夏間較適宜,這時候植物生長旺盛,從根吸收的營養,充分在皮部供給生長,皮肉養分充足,並且皮部與木部容易剝落採取。惟採收樹皮要注意不可環剝,祗可縱剝側面部分,以保持植物的生長避免死亡。根皮則在秋季採收較適宜,挖取部分根而剝取根皮用之。如桑白皮等。
3.枝葉類:在植物生長充分旺盛、繁茂或開花時期採集,以割取其地上部分。如紫蘇葉、桑葉等。
4.花類:宜於含苞待放或花綻開時採收,以免香氣散失,並宜在晴天的早晨採摘,採後迅速陰乾或曬乾,保持最佳品質。如菊花、金銀花等。
5.種子類:宜在初熟至完熟間採收,以避免種子散落,不易收集。如決明子、望江南子等。
6.全草類:宜在植物生長充分茂盛或開花期間採收。多年生草本植物割取地上部分即可,一年生或較小植物則宜連根拔起全草,如益母草、澤蘭、蒲公英等。
二、動物類藥材
應根據種類的不同,採集也應有所區別,如鹿茸一般在清明節後45~50天之間鋸取,此時鹿茸只有兩岔,品質最優。
三、礦物類藥材
包括礦石、鹽、硝等,一般全年皆可採收。
【中藥的命名方法】
以產地命名:如川芎、川烏等主產於四川﹔產於浙江的浙貝母;蘇合香原產於古蘇合國(伊朗)等。
按生長環境命名:如袪痰止咳藥沙參,宜生長於沙地,而功能如參,故名沙參;澤瀉因生長於水澤地旁,又有利水泄熱之功,故名澤瀉。
以形態命名:如烏頭,形似烏鴉之頭﹔﹔馬兜鈴,葉脫時果尚垂,狀如馬項之鈴﹔牛膝,其莖節膨大似牛之膝關節;冰片,為龍腦樹脂的結晶體,白瑩如冰,成薄片狀。
以顏色命名:藥材顏色紅者多冠以紅、赤、丹、朱,如紅花、丹參、朱砂等﹔黑色者有玄參;紫色者有紫草;金銀花,花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稱金銀花等。
以氣味命名:魚腥草有特殊的魚腥味;甘草具有甘味;酸棗仁有酸味﹔五味子因其皮肉酸、甘,核味辛、苦、鹹,五味俱全而得名。
以人名故事命名:如使君子,相傳有醫生名郭使君者,善用該藥治療小兒蟲積等疾患出名,後人稱此藥為使君子;何首烏,是何姓祖孫三代常服此藥,得高壽多子,年百歲而髮尤黑,故以功效為人名,又以人名為藥名。
以藥用部位命名:以根或根莖入藥的葛根、板藍根等;以莖枝入藥的桂枝、桑枝;以葉入藥的大青葉、桑葉;花入藥的紅花、菊花。
以功效命名:防風為治風要藥;益母草主治婦女病。
當您了解了中醫學上的一些專有名詞及中藥的一些基本概
念後,在此引薦您進入中藥的世界,只有正確及充分了解
它,才能確保您的生命與健康。
*中藥的結合原則
西藥有所謂的「化學作用」的副作用,中藥中也有所
謂的「化學作用」的副作用。但西藥在處理這些化學作用
時,大都採取「迴避原則」,服用了這類藥,另類藥便停
止服用;中藥則是採用「互補原則」,即是多種藥物結合
在一起,以此藥來解或抑制另類藥物的作法。也因此,若
對中藥的藥性不是很了解,是不能任意自行「配藥」服用
的。
*中藥和西藥的不同。
有人如此形容中藥和西藥間的不同:中藥是隨身量做
的衣服,西藥則是大量訂做的製服。也就是說,中藥是針
對各種不同病症及病患的不同體質來給藥,而西藥則只是
針對病症來給藥。因而,中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大都小於西
藥對人體的副作用。
中藥和西藥的另一不同在於:中藥在以提高病患的扺
抗力,讓其自行殺滅病菌;而西藥則是以殺死病菌為己任。
因而,中藥雖藥性緩慢卻有治本的功效;西藥則是藥性快
速,卻只能治標。
*中藥和偏方的不同
正統的中藥是經過中醫師診療後,根據病患的病症、
體質來給藥;但偏方則屬於口傳的藥方,只針對病症下藥
而沒有考慮到病患的體質問題,也因此,也許這服偏方甲
人服用後有效,而乙人服用後卻引起過敏反應。因而,中
藥的偏方最好不要隨意服用。
*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
.溫服。中藥大都為溫服,冷服會讓胃覺得不適。
.服用中藥時有許多食物是禁忌之物,應切實遵守,
可避免藥效降低,或引起不良的反應。尤其是禁用
茶或牛奶配服。
.切實遵守中藥的服用時間。
.切實遵守中藥的每次服用劑量。
*中藥無副作用嗎﹖
如果是經過合格中醫加以療治過後所給予的中藥,正
因它是對別針對病患的體質和病症而給藥,大多說來並不
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不過,若是所謂的「成藥」及「偏方」
,則須小心謹慎服用,因為這類藥物便和西藥相同,只是
「對症下藥」,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副作用或不好的反應。
*服用中藥時的忌口之物
一般說來,服用中藥時,有以下食物是須加以忌口,
否則會減緩藥效,或引起不良的副作用:冰、西瓜、白蘿
蔔、空心菜、南瓜、竹筍、糯米、辣椒、鴨肉、酸菜。
*中西藥可以一同服用嗎﹖
雖說中藥多為天然植物,但它的內容物多少還是帶有
些天然的化學物質,因此,仍會和西藥中的化學物質產生
不良的化學反應。例如:
.中藥中的石膏、海浮石、龍骨,若和西藥中的四環
素類抗生素一同服用,會影響療效。
.中藥中的烏梅、山楂、女貞子、五味子等,若和西
藥中的碳酸氫鈉、氨茶鹼同時服用,會降低療效。
.中藥中的烏梅、山楂、女貞子、五味子等,若和西
藥中的磺胺類藥一同服用,會加重尿結晶的形成,
損害腎臟的功能。
.中藥中的甘草、鹿茸若和西藥中的胰島素、口服降
血糖藥一同服用,會反使向糖升高。
.中藥中的甘草、鹿茸若和西藥中的利尿藥、降血糖
藥合用,會影響腎臟的功能,導致水腫。
*中藥不可亂服用
據腎臟科醫師指出,有些腎臟病患者服用了某些中藥
後,不但病情未見改善,反而還加重了病情。
這些會反讓腎臟病患病情加重的中藥為:防己、澤瀉、
木通、鉤藤、丁香、草魚膽、馬兒鈴、苦參、補骨脂、土
牛膝、苦楝根、蒼耳子、枳殼、枳實、芒硝、白頭翁、絲
瓜絡、浮萍、金線草、夏枯草。
*路邊的中藥吃不得
有不少民眾常在路邊購買一些「王祿仙」的中藥,總
是在這些販夫走卒的舌燦蓮花下,買了好幾瓶試吃。
剛開始,覺得真是「仙藥」,真的是百病盡除,但時
日一久,就吃出毛病來了:月亮臉、腸胃出血、青蛙腿、
高血壓,甚至導致敗血症。
為何這些來路不明的藥起初的藥效神速,但到後來卻
奪去人命呢﹖
說穿了,其實就是在藥中加了所謂「美國仙丹」的類
固醇。
類固醇,具有抑制炎性及過敏性反應的效果,對消炎、
消腫、止痛退燒尤其效果,但長期服用後卻會帶來月亮臉、
牛背、下肢腫脹的後遺症。
所以,要在此特別呼籲各位讀者:路邊的仙丹買不得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9 下午 04:26
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中藥理論,按照醫療、製劑、調劑的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性質,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在目前環境中,由於人力資源短缺,工資昂貴,導致一般中藥業者因炮製所需工資貴於藥材的本錢,而放棄應有的炮製步驟,此乃非患者之福。
【中藥炮製的目的及對藥物的影響】
中藥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動物、礦物,絕大多數要經過加工炮製後才能應用。中藥炮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目的歸納如下: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性、提高療效、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便於調劑和製劑、保持藥物淨度,利於儲藏、有利於服用等。
炮製對藥物理化性質的影響,由於加熱、水浸及酒、醋、藥汁等輔料的處理,使某些藥物的理化性質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來,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轉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其浸出量也有增減,所有這一切,對中藥藥性與療效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正確合理的炮製才能確保中藥臨床的療效。
中藥炮製的方法一般可分為淨選切片、水製、火製、水火共製和其他製法五種:
1.淨選、切片:去除非藥用部位及切製成一定大小之飲片,以利煎煮及調劑。
2.水製:用水處理藥材,使其達到潔淨,除去非藥用部分,便於切製,或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常用水製法有洗、泡、潤、漂等。
3.火製:有些藥材使用前需經加熱處理,稱之為火製法。主要包括炒、燙、炙、處、煨等。炒法依據受熱程度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炒碳三種。加輔料炒又分為麩炒、米炒、土炒等。
4.水火共製:將藥材通過水、火共同處理的方法稱為水火共製法。主要分為蒸、煮、燀等。
5.其它製法:如製霜、提淨、發酵、發芽等。
【中藥製劑在臨床上的應用】
長期以來,中醫與中藥緊密相關,互為依存,共同發展。中藥製劑乃根據中醫臨床用藥要求和中藥藥料的性質,以及生產、儲藏、運輸、攜帶、服用等方面的需要,將中藥製備成適宜的劑型,並指導合理應用。因病有緩急,證有表裏,須因病施治,對證下藥,所以對劑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治療急性病,為使藥效迅速,宜用湯劑、茶包劑;有些疾病則需要藥物的持久或延緩作用,可用丸劑、散劑、膏藥。另外,為了適應給藥部位的特點和治療的需要,也要選用不同的劑型。如皮膚疾患一般可選硬膏、軟膏、糊劑等;而對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瘡、潰瘍等則用栓劑。至於針劑因國內法令中醫不准打針之規定,而未積極發展。
藥劑部中藥局長期以來與中醫部醫師密切配合,在臨床上開發多種效果不錯的藥品(吹喉散、天水茶包、青珠膏、金瘡膏、黃連滴劑等數十種)。今後中藥局秉持優良傳統精神,以現代的技術,良好之設備,配合正確的炮製與製劑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之中藥。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9:22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上午 09:22
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0
中醫基礎理論是指導中醫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以及中醫養生和診療疾病的原則。中醫的理論基本上是以精、氣、神, 陰陽,五行學說、 臟腑辨證、氣血津液及經絡學等來說明為何人會生病,而生病要如何治療;便有四診、八綱來辨證,依據世人所熟知之李時珍所總結而著的《本草綱目》來處方。
《本草綱目》並不是中國最早記載藥物的書籍,更早的有《神農本草經》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編著的《經史証類備急本草》為止,可以說是緊緊地銜接著前進的。但在《經史証類備急本草》之後,卻沒有大的發展,他便決定以《經史証類備急本草》為基礎,而整合總結的。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達,人們把從前那種須要煎煮湯服的中藥材,製成現在人們所常見的科學中藥--亦即粉末,來口服,以免去煎煮所須等待的時間,亦提高了治療快速的成果。雖然不可否定科學中藥的安全性及方便性,但古法煎煮之法定有其微妙的功效是科學中藥無法做到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精、氣、神
精 Vital Essence 維繫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質。
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前者指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後者指來源於脾胃的水穀之精。精還有包括血、津液的廣泛的涵義,如清代《讀醫隨筆》說:“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五臟均可藏精,但統歸於腎,為生命之源。精充則化氣生神,人體健而少病;精氣衰少,則人體弱而多病。注意保精,在養生與防病治病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靈樞‧經脈》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男女兩性之精媾合,形成先天之精,然後化生為胚胎,孕育生命,發展為形體臟腑、經脈氣血。可見先天之精是在形體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質,在人出生之後,它仍不斷氣化,產生元氣,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先天之精依賴後天之精滋養與補充,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後天之精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穀精微。它充養形體血脈,促進生長發育,並使先天之精保持生殖功能。可見非先天之精無以立形體之基,非後天之精無以成形體之壯,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
一般女子7歲左右,男子8歲左右,腎中精氣有所充盛,就出現齒更髮長的生理現象。女子14歲左右,男子16歲左右,腎中精氣不斷充盛,就產生了一種促進性腺發育成熟的物質,於是男子就產生精子,女子就按期排卵,月經來潮,從而具備了生殖能力,人也進入了青春期。隨著腎中精氣由充盈逐漸趨向衰退,性腺也逐漸衰退,生殖能力亦漸趨下降,以至消失,可見腎中精氣直接關係人的生長與衰老。精氣作為人的正氣,還有固護機體、抗禦外邪的作用,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道理。
《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精的病理主要表現為虛證。精氣虧虛,則影響人的生殖功能,在男子可見陽痿、早泄,女子可見月經閉止。腎藏精,主骨生髓,髓通於腦,腎精虧損,不能生髓,則髓海空虛,可見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腎開竅於耳,腎精不充,則聽力衰退。腎與膀胱相表裏,腎精虧虛則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或氣化不及小便不利,或失於固攝小便失禁。大腸的通利依賴陰液的濡潤,腎精為陰液之源,精虧液少,可見大便乾結、排泄不暢。
從養生來說,中醫歷來注重精、氣、神“三寶”,精能化氣,氣能生神,可見精是氣、神的物質基礎,故養生以保精為第一要義,只有積精全神,才能卻病延年。 精虧的治療,以滋填腎精為大法,選用多脂液的藥物,必要時用血肉有情之品。對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水穀精微不足以滋養與補充精虛者,可以通過調理脾胃以達到益精的目的,這就是中醫學所講的以後天(脾胃)補先天(腎)的道理。對於老年患者,健脾和胃,扶持後天尤為重要。此外,平時注意節制房事,對於保精十分重要。
氣 Vital Energy
中國古代哲學基本範疇之一,指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質。它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界萬物的生長化收藏,寒暑的更替,都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這些思想被引進中醫領域,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臟腑、諸竅、精、氣、血等都是由氣聚而成的有形之質,而元氣、宗氣、衛氣等無形之氣,則具有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等作用,如通過呼吸與自然界交換氣體,推動血與津液的運行輸佈,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並排出糟粕等。氣屬陽,有推動、營養、氣化、溫煦、固攝、防禦等作用。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升降出入為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氣的病理變化主要有氣虛、氣滯、氣陷等。
生成與分類 氣根據來源、作用、存在部位有不同名稱。從來源分類,有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區分。先天之氣,稱為元氣,又稱原氣、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物質與原動力,來源於先天父母,是由父母之精氣相合而成,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腎與命門,並通過三焦而運佈於全身。人出生之後,元氣不斷得到後天之氣的充養,使之不斷充盛。後天之氣包括水穀之氣與呼吸之氣。水穀之氣是飲食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後而形成的具有營養人體的精微物質。呼吸之氣是指經過肺臟呼吸作用而吸入人體的自然界之清氣,經人體利用後,由肺臟將濁氣排出體外。呼吸之氣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營養人體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水穀之氣與呼吸之氣相合,聚積於人體胸中而形成宗氣。宗氣聚於兩乳之間的“羶中”(又稱之為“氣海”)。宗氣走息道而行呼吸,凡語言、聲音與呼吸皆與宗氣有關,同時還有維持氣血運行,維持心臟運行血液,保持心臟搏動的力量與節律,維持肢體正常體溫與活動能力等作用。
從作用分類,又分營氣與衛氣。營氣,又稱“榮氣”,是與血液並行於脈中之氣,是水穀之氣被人體吸收後行於脈中而形成,具有營養人體各組織器官與化生血液的作用。衛氣,指運行於脈外的皮膚、肌肉之間的氣,具有護衛肌表,防禦外邪侵入,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組織器官,調節腠理的開合與汗液的排泄等作用。衛氣根於先天元氣,依賴後天水穀之氣的充養,依賴肺臟的宣發而佈達於皮毛、肌腠和周身各組織器官。
從所在部位分類,又分為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臟腑之氣,是構成各個臟腑實體並維持其正常功能作用的本原物質,存在於每個臟腑之中。分別稱之為肝氣、心氣、脾氣、肺氣、腎氣、膽氣、胃氣、大腸之氣、小腸之氣、膀胱之氣與三焦之氣等。經絡之氣,是指存在於經絡之中的氣,亦是維持經絡發揮正常功能作用的本原物質。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各有其氣。臟腑之氣與經絡之氣均來源於先天之氣,是元氣充盛於臟腑經絡而成。在生命過程中,又不斷得到後天之氣的充養。
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六類氣,統屬於“正氣”範圍。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行於脈中之營氣,運行於脈外則成為衛氣;脈外之衛氣行於脈中又成為營氣;營氣營養於臟腑,則成為臟腑之氣的一部分,等等。故有人身同一氣之說。
作用 人身之氣的作用,主要概括為五個方面:
(1)推動作用。氣的運動推動人體中血液的運行與水液的正常代謝。
(2)溫煦作用。氣對人體有溫養作用,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
(3)防禦作用。氣有護衛人體、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
(4)固攝作用。氣有防止血液及人體內正常存在的水液無故流失的作用,包括控制血液在脈道中正常循行,胃液、腸液及其他人身分泌液的正常分泌,以及汗液、尿液的正常排泄等。
(5)氣化作用。指通過氣的運動,人體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指人體中精、氣、血、津液等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的各自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如:水液經過氣化作用轉化為汗液、尿液而排出體外;水穀之精氣經過氣化作用而化生為血液;精、血二者之間通過氣化作用以互相轉化等。
運動形式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其運動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種。升指上升,降指下降,出指外達,入指入內。由於氣的不斷升降出入,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也維持著自然界萬物的運動變化。《素問‧六微旨大論》曾說:“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生長壯老已,是包括人體在內的動物生命過程,生長化收藏是草木植物的生長過程。升降出入存在於萬物之中,是萬物變化之源。
主要病理表現與治則 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氣,統屬於正氣,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疾病的致病物質統稱為邪氣。人體內存在的食積、痰飲、水濕、蟲積、瘀血、內寒、內熱等致病因子,也屬於邪氣範疇。人所以患病,不外乎兩個方面,或者是正氣不足,或者是邪氣侵襲而停留於人體。因此,治療疾病採取攻、補等治法,無非用以扶持人體虛損之正氣,去除存在於人體的邪氣。
人身之氣的失常表現有多種多樣,概括而言,可分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等。氣虛是人身之氣不足,包括元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的不足,主要表現為臟腑虛弱、臟腑功能活動減弱,機體抗禦病邪能力下降。臨床症狀可見有氣短,乏力,語聲低微,舌胖質淡,脈弱無力等,治療應以補氣為大法。氣陷是以氣無力升舉為特點,是因氣不足而升舉之力減弱,多表現為臟器位置下移,且以脾氣不足為多見。臨床可表現為腹脹重墜,脫肛,子宮下垂,大小便滑泄等,並伴有氣虛的臨床症狀,治療應以補氣升陷為大法。氣滯是指體內之氣運行阻塞不暢,又稱為氣鬱或氣結。由於氣滯難行,臟腑功能有障礙,臨床表現以悶脹、疼痛為多見,特點為脹重於痛,時輕時重,時脹時消,或竄痛,尤以胸悶腹脹為多見,治療則以理氣、行氣為大法。氣逆是指人身之氣上逆而不得下行。臟腑之中,肺主肅降,胃主和降,肝主疏泄,其正常生理功能應以氣下降通暢為順。在疾病過程中,肺、胃、肝等臟腑功能遭受影響,產生氣反上逆的證候,如肺氣上逆的咳喘,胃氣上逆的呃逆、嘔吐等,治療應以降氣為大法。
與精、血、津液的關係 氣與精、血、津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之間關係密切。氣與精可以互相化生,精能化氣,氣能生精。氣與血之間,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統攝血液而使之不溢於脈外,並可化生血液;血則可以載氣而行,佈達全身,並可生氣。氣與津液之間,氣可推動津液運行與佈散,還可化生津液;而津液大量流失,又可使氣隨液失脫,損耗人身之氣。人身之氣充盛,是保持精、血、津液充盛並發揮其功能的重要條件。在治療精、血、津液病證時,往往注重調補人身之氣,如益氣生精、益氣養血、益氣攝血、益氣活血、益氣行水、益氣生津等常用治法。
神 , Mind
中醫中廣義的神指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狹義的神通常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神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使用很廣,《內經》中即多處提及,如“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神者,水穀之精氣也”、“神者,正氣也”、“血氣者,人之神”、“陰陽不測謂之神”。這些神的涵義,都圍繞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這個中心。或是從神的先天後天物質基礎,或是從功能活動、外在表現、變化特點等不同的角度對神進行歸納,神來自先天,然而又須不斷地得到後天飲食物的滋養與補充。神不能脫離人的形體而單獨存在。醫療實踐中通過對神的察識,可以辨別病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狀況,以及判斷疾病預後的好壞。
神的來源
中醫的神來自先天與後天兩個方面。《內經》中以“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來說明雙親之精通過遺傳給予後代,因此由遺傳而來的先天之精是產生神的根源。另外,神還需要不斷地得到後天水穀精微的滋養,即通過飲食來化生氣、血、精、津液給予補充,從而維持生命活動。這就是說,後天水穀精微不斷地充養先天之精,使人體的氣、血、精、津液充沛,臟腑功能良好,方能使神處於正常狀態。
神形關係
中醫的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它不能離開人體而單獨存在。一旦形體死亡,神也就隨之消失。所以,有形(有生命的人體)方能有神。中醫學強調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就是指形與神是人體不可分離的統一整體。形體健壯則精神旺盛,生命活動正常;形體衰弱則精神衰憊,生命活動異常。
神與精神意識和思維 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是神常用的涵義之一。中醫學認為這一含義下的神由心所主,即《內經》中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有時又稱為“心神”。在由心所主的神中,又可分出神、魂、魄、意、志等下屬概念,這些概念互有差別,並分屬於五臟。這是由於神的活動是建立在五臟功能活動的基礎之上,五臟功能不同,神的表現也就有所區別。以神配屬於心,魂配屬於肝,魄配屬於肺,意配屬於脾,志配屬於腎。在醫療實踐中,這種配屬關係有一定的意義。如精神意識逐漸成熟則產生魂,做夢、幻覺、夢遊等屬於魂的活動範圍,魂屬於肝。又如《內經》中認為“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志即認識,是人體在意念積存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人類特有的心理功能,而這一功能活動與腎氣的充沛與否有關,這些都對臨床辨證用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雖然上述精神活動各有不同,但主宰者是心,其中任何一種活動都是心神活動的組成部分,都屬神的範疇。心神可以統率和支配人去認識和處理外界事物,心神如有異常,則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動就會紊亂。
神的盛衰
中醫學常常用神的盛衰來判定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疾病的輕重轉歸(預後)。由於氣、血、精、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所以當人的精氣充盈,生命活動正常時神的表現也就旺盛,如面色紅潤光澤,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呼吸平和,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精神充沛,反應敏捷,動作靈活,肌肉豐滿等,亦稱“有神”。反之,如果人的氣、血、精、津液不足,臟腑功能失常,神也就表現為不足,可出現精神不振、健忘嗜睡、聲低懶言、倦怠無力、動作遲緩等表現,亦稱“少神”。如果神出現衰敗,表現為面色晦暗、視物不清、眼球呆滯、呼吸異常、神志不清、語言錯亂、反應遲鈍、動作失靈、骨瘦如柴等,此時應稱“失神”,標誌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在有神、少神、失神的表現中,以目光的表現最為突出。人的精神活動、健康狀況,往往可從目光中流露出來。此外,面部表現、言談舉止、聲息、外形、動作狀態以及舌象、脈象等,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神的盛衰。
在醫療實踐中,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法,以瞭解病人神的狀態(有神、少神、神志異常、失神、假神等),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與把握預後有重要意義。有神是精氣充足,血脈旺盛的表現,即使有病,也屬於正氣未傷的輕病。少神係因精氣不足或異常時所致,臨床最為常見,通過治療往往可以康復。神志異常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出現反常狀態,此時可伴有全身性的其他症狀,亦可有精神失常的表現,如癲、狂、癇等。失神是精虧、氣損、血耗的表現,屬於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假神”是病情危重之人在臨終前突然出現精神暫時的好轉,如面色紅艷、語言清晰,或能進食等假象,俗稱“回光返照”,預示病人的陰陽即將離絕,接近死亡。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而對立的事物、現象或屬性,如天地、上下,日月、水火、內外等。
就中醫而言︰
向外、對人體有推動、溫煦、興奮、促進作用的物質或功能屬於陽;
向內、對人體有凝聚、滋潤、抑制作用的物質或功能屬於陰。
二、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 陰陽交感︰陰陽二氣之互相感應和交合。
2. 陰陽對立︰陰陽二氣之相互制約及消長。
3. 陰陽依存︰無陽則無陰可辨。
4. 陰陽消長平衡︰陽(陰)消陰(陽)長,或是陽(陰)長陰(陽)長,以達致平衡。
陰陽轉化︰在特定條件下陰陽兩氣可互相轉化。
陰陽學說是中醫古代辨症法的思想。
古人把這種學說運用於醫學領域,借以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辨症和治療,成為中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陰陽學說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著陰,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白天與黑夜,晴天與雨天,炎熱與寒涼,活動與靜止。此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單獨存在,正所謂沒有上,無所謂的下,沒有下,亦無所謂的上;右與左,寒與熱,虛與實等等。陰陽的雙方不是處於靜止不變,而是不斷地出現陽消陰長,陰消陽長,互為消長的運動變化過程中,如夏至秋及冬,氣候由熱逐漸變寒就是明証。這種學說應用於醫學,論述人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及治療變化,如體表與內臟,又如五臟屬陰,六腑屬陽;心有心陰,心陽之別等等。疾病是複雜多變,但均可用“陰陽失調”來說明。陰陽學說對疾病的診斷亦很重要,“八鋼辨症”中陰陽是總綱,以統領表里,寒熱,虛實。其中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在治療方面,不僅用以確立治療原則,而且也用來概括藥物的性味功能,如寒涼,滋潤的藥物屬陰,濕熱,燥烈的藥物屬陽;具有斂降的藥物屬陰,升散作用的藥物屬陽等等;根據病情的陰陽偏盛,偏衰情況,確定治療原則,再結合藥物的陰陽屬性和作用,正確選擇藥物,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陰和陽的統一體。所謂陰陽,是對一切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是對立統一的兩方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晝夜、男女、內外、動靜、升降、浮沈、快慢分屬陰陽。
類別 人體部位 組織結構 功能活動狀態
陽 上部、表、背 皮毛、六腑、氣 興奮、亢進
陰 下部、裏、腹 筋骨、五臟、血 抑制、衰退
事物的生成、變化以至消滅,都是由於事物內在聯繫的陰陽雙方運動的結果。陰陽雙方的內在聯繫和運動規律,主要是 [1]陰陽對立、[2]陰陽互根、[3]陰陽消長、 [4]陰陽轉化。
陰陽對立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相互制約和互相轉化。通過相互消長維持動態平衡。
陰陽互根是指事物或現象中對立著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陰依存于陽,陽依存于陰。雙方各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立的一方而單獨存在。“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陰陽消長是指事物對立著的兩個方面,不斷運動變化,一直處於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恆動之中。陰陽之間的消長關係,在一定限度內,保持著動態平衡,以維持事物的正常發展和變化。如果任何一方消得太快或者長得太多,超過正常限度,必然破壞陰陽相對平衡而導致疾病的出現。
陰陽轉化是指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對立面轉化,即陰可以轉為陽,陽也可以轉為陰,從而事物的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陰陽轉化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人體的病理變化,較人體生理更為錯綜複雜。疾病的發生,從總的方面看,是陰陽對立依存關係被破壞,人體失去正常的陰陽相對平衡狀態,而造成了陰陽偏盛或偏衰的結果,具體體現在人體正氣和致病病邪兩個方面。人體正氣有陽氣和陰精之分,致病病邪也分為陰邪和陽邪。陽邪致病,就會出現陽盛傷陰的熱症;陰邪致病,又會出現陰盛傷陽的寒症。陽氣虛衰不能制陰,則會出現虛寒症;陰精不足而不能制陽,則表現為虛熱症。
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是導致各種疾病內在變化的基本因素,所以治療疾病的原則,必然是從調整陰陽出發,補偏救弊,損其有餘、補其不足,促使陰平陽秘,恢復陰陽的正常狀態。
藥物是調節人體陰陽、戰勝疾病的重要武器。藥物的功能,主要靠它的氣(性)味、升降浮沈來體現;而藥物的氣味和升降浮沈又可以陰陽來概括。
1、氣。氣有寒熱溫涼四種。溫、熱屬陽,寒、涼屬陰。陽盛的熱症,要用寒涼的藥物以清熱。陰盛的寒症,要用溫熱的藥物以祛寒。陰虛的虛熱症,要用涼性滋潤的藥物以養陰。陽虛的虛寒症,要用溫熱的藥物以補陽。
2、味。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種。酸、苦、鹹的藥物,一般有湧泄的功能,屬陰;辛、甘的藥物大多具有發散的功能,屬陽。
3、升降浮沈。指藥物作用的趨向。升浮的藥物,主上行而向外,屬陽,沈降的藥物,主下行而走內,屬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1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我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用以說明人體的生理病理,并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如下的五行歸納表: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方位 氣候 發展過程 五色 五味 時令 臟 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血脈 喜
西 濕 化 黃 甘 長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鹹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剋
五行學說,以相生相剋的規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一個事物內部結構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
相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以次茲生,迴圈無盡。
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克也是往復無窮的。
在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個方面。在相克的兩個方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
在五行系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而是密切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影響其他所有部分的狀態,同時也受五行整體的統一制約。在其任何二“行”之間,由於存在相生或相克的關係,所以總是處於不平衡的運動之中。然而從五行整體來看,生和克在總和中表現出相對的平衡。五行學說,一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自然界的運動如四時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運行,動植物的生老壯已,都在直觀形式上大量呈現周期迴圈。古人認識到“迴圈”是自然界普遍法則,把事物內部結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也看成迴圈性運動,綜合類比成一個(如圖)迴圈式動態平衡規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正常平衡協調下的生長和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生克相互為用的關係,稱為“制化”關係。它推動和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
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如果失去協調,便會引起事物的反常狀態。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兩種。相生的反常稱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兩種。
相乘屬於過度的相克,有乘虛侵犯的意思。相侮屬於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強淩弱的意思,是反過來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與相生的方向相反。
在此說明五行與人體五臟與自然萬物的關係:
五行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和變化而成。在《國語﹒鄭語》中有“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尚書﹒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間相互的內在的聯繫。
中醫根據五行的特性,來描述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洩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五行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即相互制約和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解釋五臟之間的關係,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和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係,可用五行相生來闡明。如腎(水)藏精,肝(木)藏血,腎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火)主血脈,又主神志,脾(土)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脾土,即火生土;脾(土)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金),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土)主氣,職司清肅,腎(水)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同樣,五行相剋的關係也用於五臟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金)氣清肅下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木)陽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滯,此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克也用於解釋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其他臟腑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關係,說明這些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中醫根據五行說來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如木克土,聯繫五臟,肝屬木,脾屬土,那麼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則。再如,肝色屬青,味屬酸,如有面色發青,喜食酸味等見症,一般可診斷肝經受病。像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總的說來中醫無論在診病、辯證、治療、用藥等各方面,都離不開五行說的。
五行生克關係,也用於精神對五臟功能的影響。《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係來調整情志,從而治療精神性病症。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五臟之間就是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共同維持整體的內環境穩定狀態,五行說以相生相剋論述五臟之間相互聯繫和協調平衡關係。當五臟之間正常的生克制化調節受到破壞,就會出現相乘相侮的現象,就是病理狀態。在臨床,用五行生克乘侮規律不僅能說明疾病的傳變,了解病情的預後;而且能調理各臟腑功能,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傳統中醫不僅認為人體自身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小宇宙,它還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應的關係,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與宇宙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係,恰好體現了“天人合一”觀。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發,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係,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2
氣 血 津 液
氣: 氣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它在人體臟腑組織的存在,是通過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反映出來的。
氣分為四種;元氣,宗氣,營氣,衛氣。
元氣為人身之根本,元氣愈是充沛,臟腑就愈強盛,身體也就健康少病。若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損傷元氣,則臟腑氣衰,抗邪無力,發生病變。故治療相應注意培補元氣以固根本。
宗氣有推動呼吸和行營血的功能,它由吸入之氣與脾胃消化得來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形成於肺而聚於胸中,幫助肺臟呼吸和貫心脈以行營血,因此,凡呼吸聲音的強弱以及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活動能力,都與之有關。若不足還可以引起血脈凝滯的病變。
營氣是脾胃輸於肺中的一種精微物質,它進入脈道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份,隨血液運行周身。
衛氣是人體陽氣的一部份,行於脈處,散佈全身,內而臟腑,外而皮毛筋骨,具有溫煦臟腑,腠理,皮毛和開合汗孔的作用,能保衛機表,抗御外邪。
血: 血液含有人體需要的豐富營養,與各臟腑都有一定關係,通過氣的推動,循著經脈運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到皮肉筋骨,都依賴血液的滋養而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血液充盛則身體強健,血液不足則身體虛弱。
津液: 津液是指人體內正常水液而言,還包括唾液,胃液,腸液等分泌物。其中,清而稀薄的叫 “津”,濁而積厚的叫“液”。
津的作用有二:一是散佈周身,滋潤充養臟腑,肌肉,經脈,皮膚等各組織;二是組成血液,不斷補充血液中的水份,以使血液能在周身運行不息。
“液”的作用也有二,首先是填精補髓,凡骨腔裏的骨髓,腦海裏的腦髓都由液充養,其次是滑和關節,濡潤空竊,滋潤皮膚。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四診心法
醫生在診斷中要有目的、有次序的查詢病情,詢問的內容包含了:問姓名、年齡及職業等一般情況;問病發時的經過及現在的症狀;問以前的病例資料;問個人的生活情況;問家族的病史。
難經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可知四診以「望」為第一,在診斷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望診 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醫生運用視覺從病患之臉色、眼色、精神氣色及外貌形觀看出端倪。一般來說,健康人的神、色、形、態,都有其正常的表現,一旦有反常,便是變態。從中醫臨床經驗可得知,人體外部跟五臟六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存在,尤其是面部、舌部跟臟腑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醫生透過對患者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臟腑的病變,進而找出疾病的本質以增進治療效益。
望診的內容雖然可以區分為總體望診跟局部望診,但在運用之時,並不需要特別去區分,在此我們將討論到的項目有:望神、望色、望形態、舌診、望顏面、望頸項、望頭髮、望皮膚、望苗竅、望指紋、望二陰、望排出物。
問診,即向病人或其家屬有步驟、有目的地詢問病史。問診是詢問病人疾病的發生與經過,問清病人的主要痛苦與症狀,了解病人的體質、生活習慣等有關內容,以達到掌握重點,結合其他三診來診察疾病的目的,並為辨證蒐集有關的資料。
問診重點著重在現在症狀。現在症狀以十問歌為要點: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更添片語告兒科,麻豆經疳須佔驗。此十問可以說是現在病症治療的要點。茲將此十問區分如下:問寒熱、問汗、問頭身、問二便、問飲食與口味、問胸脅脘腹、問耳目、問渴飲、問睡眠、問婦女與小兒病
聞診 包括聽聲音、聞氣味兩方面。其中聲音包含了說話聲、腳步聲、動作聲、呼吸聲以及咳嗽聲等各類聲音。藉由判斷所聽到聲音的強弱及頻率是否正常來作為辨證的依據。而氣味則包括了口氣、汗氣、體臭、鼻氣及排出物氣味等。藉由氣味的濃厚來反映出病者身體的寒熱虛實狀況。
聞診的基本原理在於聲音和氣味都是由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所產生的,所以能反映出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
切診 的內容包括了脈診跟按診兩部分,兩者同樣是運用醫生的手,對病人體表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對病人的肌膚、手足、腹胸及其它部位的觸摸按壓。
藉由診脈,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也可以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常用的診脈部位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三種。醫生在診斷時須注意到時間、體位、指法等診脈的方法,然後依照脈像所顯示出來的病脈判斷出其所代表的病症。
而按診可分為觸、摸、壓按三類,各種手法是綜合運用的。藉由按診可以了解局部的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分、性質和病情的輕重等情況。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第一篇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四診的認識 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辨証的認識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常用保健穴位 中藥和方劑概述 常用方藥的功用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証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辨証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二)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內臟相關學說)的合稱。中醫據此可以說明內部的對立統一和人體內部的聯系。
陰陽既代表體內的「物質」與「機能」,亦代表機體「抑制」與「興奮」的兩種基本過程。陰陽失調(偏盛偏衰),實為疾病成因的主體。同時中醫學也用血氣來統括物質與機能,所言〝血〞的意義,包括血液與體液等物質,〝氣〞是指局部以至整體的機能。概括地說:一切亢進的(浮)、興奮的(實)、有熱性傾向的(熱)都歸「陽証」;潛伏的(裏)、衰弱的(虛)、有寒性傾向的(寒)都屬「陰証」。
五行,即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先賢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相生」和「相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調整本能。臨床上運用五行學說,主要也是解釋人體內臟的相互聯系及生理、病理複雜變化,從其正常和不正常情況下所反映的現象,作為推斷病情和確定治法的依據之一。
致病因素
1.內因
內因亦稱內傷,泛指內損臟氣的致病因素。包括: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此外亦有飲食所傷、痰瘀停積及蟲患等。
2.外因
外因是外來的病因刺激,通過皮膚和黏膜等特殊感受器,而感染各種傳染性的疾病。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淫)。
3.不內外因
疾病的發生,有意外損害,既不屬於內因和外因者,稱為不內外因。如房室傷、金刃傷、湯火傷、蟲獸傷和中毒等。
病因和診斷名稱
1)風:主要是指空氣的流動從而刺激機體表面皮膚黏膜,致令調節機能發生障礙,影響了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因而發生病變,如傷風咳嗽(外風),但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如頭目暈眩、腰足麻痹等,則屬「內風」。
2)火:是指炎烈、亢進、興奮的含義。凡是一種急性炎症的進行期,體溫上升嚴重,均可稱為〝火〞。
3)暑:是指由於夏令氣候炎熱刺激機體,因而誘發疾病。發病後呈現壯熱、口渴、疲勞多汗,或昏悶不醒、小便赤澀等。
4)濕:是指空氣中的濕度高,或體內新陳代謝機能與排泄機能障礙,蓄積或分泌著多餘的水液,因而發生病變。特徵為軀體有疲乏重痛感,大小便的排泄不調等証候。
5)燥:是指氣候乾燥或體液乾燥所致的病變。
6)寒:是由寒冷的氣候刺激機體,因而感發疾病。初期症狀為惡寒、發熱、頭項痛等,此謂感冒之「外寒」。又如機體受了病因的刺激後,機能受到明顯的抑制,興奮現象降低,因而呈現體溫不足(內寒)。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4
(三)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是指人體本身的整體性和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
2.辨証施治: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
a)証: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b)辨証:是分析和辨別疾病的証候。
c)施治:是根據辨証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四)中醫如何診斷疾病
1.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收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a)望診: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徵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
b)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是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
c)問診:通過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d)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病人身軀上一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從而獲得辨証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2.辨証(舉例)
a)八綱辨証:是各種辨証的總綱,為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証方法。
a1)表裏:是辨別疾病病位內外和病勢深淺的兩個綱領。
a2)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
a3)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盛。
a4)陰陽:是八綱辨証的總綱。在診斷上,可將一切疾病分為陰陽兩個
方面。
b)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c)經絡辨証:是運用經絡學原理,以推求疾病發生的原因、性質及其部位所屬証候的診斷方法。
d)氣血津液辨証:是根據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析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証候,用以指導臨床,診察病証。
(五)中醫如何治療疾病
八法:確定病証後,治療方向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方劑:根據治法、功用,可分為解表劑、清熱劑、補益劑、祛濕劑等
21類。
藥物:按其功用的共性,結合治法,可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理氣藥、
補血藥等20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第二篇 診斷學的基本理論和望診的認識
(一)診斷學的範圍與原則
中醫診斷學,是從整體出發,運用辨証的理論與方法,以識別病証,推斷病情,給防治疾病提供根據的一門學科,是臨床各科的基礎。
診斷,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對於疾病診斷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對疾病有所認識,才能對疾病進行防治。要正確地認識疾病,首先要注意三大原則。
1.審察內外
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生理機能對自然界一般的變化是能夠相適應的。當人體這個整體內在失調或自然界的變化超過限度,人體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時,便產生疾病。從人體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相應這些觀點出發,在認識疾病的時候,便不能只見到局部或只注意個人。這種觀點,在診斷學中成為〝審察內外〞的原則。這一原則對於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
人體皮肉脈筋骨、經絡與臟腑息息相關,而以臟腑為中心,以經絡通連內外。身體一旦發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的也可以顯現在某一個局部;內部可以牽連及外,外部的也可以傳變入裏。精神刺激可以影響臟腑功能,臟腑病變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動的改變。由此可見,人體每一病証的產生,無不體現整體的失調。例如眼病,不僅是眼球局部的病變,而且和經絡臟腑的疾病也有密切的關係,或由於肝經有熱,或因心火,或因肺熱,或因腎虛, ......原因很多,如果單從眼部診斷,往往不夠全面。
同時,人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時刻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外界環境起急劇變化,或人體機能對外界不能適應時,經絡臟腑功能就會失調而發生疾病。疾病的發生與變化,絕對不能孤立於自然界之外。要正確診斷疾病,就必須審察患者所處的外界環境(如季節、地方、其他生活條件和精神環境等。)
總之,診察疾病,首先要把疾病看成是病人整體的病變,既要審察其外,還要審察其內;並要把病人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加以審察。這是中醫診斷的原則。
2.辨証求因
辨証求因,也是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審察內外的方法基礎上,根據病人一系列的具體証候(包括病人自覺症狀和四診檢查所得),加以分析、綜合,求得疾病的本質和癥結所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確切的依據。
人體發生疾病,便會發生一些異常現象:如頭痛、發熱惡寒等。這些異常的現象,稱為〝症狀〞。症狀的出現,是人體有了病變的客觀反映。通過症狀,可以探求疾病的內在變化。因此,症狀是辨証的重要依據之一。但辨証的〝証〞字,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別的症狀,也不僅是表面的綜合症狀群。所謂証或証候,既包括四診檢查所得,又包括內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體地反映了疾病的特証、性質和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癥結。
例如:嘔吐這一病証,雖屬胃氣上逆而導致,但胃氣上逆不僅限於胃腑本身的病,有時卻由於肝氣橫逆侮胃而引起。欲求得肝氣橫逆之因,首先應辨出肝氣橫逆之証。如嘔吐而兼有情緒鬱怒、脅痛脹滿、吞酸吐酸、脈象弦而有力等,便可斷為肝氣犯胃的嘔吐証,治療便有所依據。
通過〝辨証〞來了解病情,求得病〝因〞,也是診斷的基本原則。
3.四診合參
既然診斷要根據審察內外和辨証求因的原則進行,診斷的方法,便要求對病人作周密的觀察與全面的了解。想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四診合參。
四診,就是望、聞、問、切。診斷必須要做到四者俱備,才能見病知源。不能錯誤地把四者割裂開來理解,以為最高明的醫生,無論甚麼病都能一望而知。
(二)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辨証。
四診:望診,是對病人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問診,是通過對病人或者其家屬的詢問,可以得知病人平時的健康狀態,發病原因,病情經過和病人平時的自覺症狀等。切診,是診察病人的脈候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以測知體內體外一切變化的情況。
八綱,即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四診所獲得的一切資料,須用八綱加以歸納分析;寒熱是分別疾病的屬性,表裏是分辨疾病病位與病勢的淺深;虛實是分別邪正的盛衰;而陰陽是區分疾病的總綱。它從總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別疾病屬陰屬陽,為治療指明總的方向。
辨証:包括病因、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証。諸種辨証既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範圍,又有相互聯系,並且,它們均是在八綱辨証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三)四診的認識
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影響及全身,內臟的病變,可以從五官四肢體表各個方面反映出來。所以通過四診等手段,診察疾病顯現在各個方面的症狀和體徵,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機,從而為辨証論治提供依據。
望、聞、問、切是調查了解疾病的四種方法,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在臨床運用時,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即所謂〝四診合參〞,這樣才能全面而系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四診方法,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十分重視機體臟腑生理、病理的客觀反映,並通過這些客觀反映了解其內在聯系。
1.望診
醫師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況及其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況,即是望診。
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以推斷體內的變化。健康人的神、色、形、態等都有其正常的表現,一有反常,便是病態。中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証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係更密切,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整體的病變,誠如《靈樞‧本臟篇》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A.望面色
望面色,是醫師觀察病人面部顏色與光澤。顏色就是色調變化,光澤則是明度變化。古人把顏色分為五種,即青、赤、黃、白、黑,稱為五色診。五色的變化,以面部表現最為明顯。
據陰陽五行和臟象學說的理論,五臟應五色是:青─肝;赤─心;黃─脾;白─肺;黑─腎。
B.面部與臟腑相關部位
面部的各部位分屬臟腑,是面部望診的基礎。色與部位結合起來,更能進一步了解病情。
C.常色與病色
常色: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面部的色澤,表示人體精神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功能的正常。
D.舌診
中醫舌診的臨床意義,在於做為辨証的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無論八綱、病因、臟腑、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等辨証方法,都以舌象為重要的辨証指標。
舌黏膜上皮薄而透明,其血液供應極為充足,舌乳頭變化極其靈敏,所以舌象是反映體內變化的非常靈敏的標尺。舌象的變化,能客觀地反映正氣盛衰、病邪深淺、邪氣性質、病情進退,可以判斷疾病轉歸和預後,可以指導處方用藥。
E.舌診的內容
舌診的內容主要分望舌質和舌苔兩方面。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質又分神、色、形、態四方面;望舌苔則分苔質、苔色兩方面。最後舌質和舌苔還要綜合診察。
舌診在辨証中佔居重要地位,舌通過經絡氣血與臟腑密切相聯,舌質可反映臟腑氣血的虛實,舌苔可辨別邪氣的淺深與胃氣的存亡,大抵氣病察苔、血病觀質。舌淡主虛寒,舌紅主熱証,青紫為寒(潤)、為熱(燥);白苔主表証、寒証、亦主裏,黃苔主裏証、熱証,黑苔則為寒(潤)、為熱(燥),此皆舌診常理,需結合舌之形態和苔之形質綜合判斷。
F.望目
目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係,望目不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義,而且可測知五臟的變化,甚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可起〝見微知著〞的作用。
G.目部的臟腑相關部位
第三篇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一)聞、問、切診的認識
2.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
聽聲音是指診察病人的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腸鳴等各種聲響。嗅氣味是指嗅病人體內所發出的各種氣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氣味。
其基本原理在於各種聲音和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產生的,所以能反映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
聲音的發出,是肺、喉、會厭、舌、齒、唇、鼻等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肺是發聲的動力,肺主一身之氣,氣動則有聲;喉是發聲的機關,發聲必由喉出;其餘部分則對聲音起調節作用。聲音的異常變化主要與肺氣有關,但腎主納氣,必由腎間動氣上出於舌而後能發其聲,其他臟腑的病變亦可通過經絡影響於肺腎。
因此,聽聲音不僅可診察與發音有關器官的病變,還可根據聲音的變化,進一步診察體內各臟腑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新病小病,其聲多不變,惟有久病,痾疾,其聲乃變。
3.問診
問診是醫師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問診是臨床診察疾病的重要一項,在四診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對於疾病的很多情況,如病人的病史、自覺症狀、既往健康狀況和家族史等,只有通過問診才能獲得。了解上述方面的情況,可為醫師分析病情,判定病位,掌握病性,辨証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特別是對於那些只有自覺症狀而缺乏客觀體徵的疾病和因情志因素所致的疾病,問診就顯得更為重要。
問診時,醫師要首先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痛,然後再圍繞主要病痛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詢問,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全面了解。
問病人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則可了解發病的原因或誘因、疾病發展傳變的全過程和過去的治療情況及效果如何,亦有助於對疾病的診斷。而問現在症狀,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辨証的重要依據。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在總結前人問診要點的基礎上寫上《十問歌》,後人又將其略作修改補充為:〝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十問歌》內容言簡意賅,可作問診的參考。但在實際問診中,還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靈活而重點地詢問。
4.切診
切診分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兩者同是運用雙手對病員體表進行觸、摸、按壓、從而獲得重要辨証資料的一種診察方法。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對病體的肌膚、手足、胸腹及其他部位的觸摸按壓。
A.脈診
脈診以寸口診法為主,並以脈的位、數、形、勢分為二十八種脈象,以察知身體內部的病變。
脈象的形成,是與臟腑氣血具密切相關的。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中醫學認為肺屬宗氣,朝百脈,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脈,均匯聚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脾氣的統攝;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循環血量;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
脈之源始於胃,輸於脾,灌注於五臟六腑,經過五臟六腑的作用後從百脈又朝於肺,其間受臟腑病變的影響,能反映於寸口之脈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寸關尺分候臟腑,首見於《內經》。目前關於寸關尺分配臟腑,臨床可參考下列分配法:
左寸可候:心與心胞絡; 右寸可候:肺與胸中。
左關可候:肝與膽; 右關可候:脾與胃。
左尺可候:腎與膀脘; 右尺可候:腎與大腸。
但必須指出,寸關尺分配臟腑,其所候的是五臟六腑之氣,而不是臟腑之脈出於何部。
正常人的脈象是三部有脈,一息四至(相當於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正常變化。
B.按診
按診,就是用手直接觸摸或按壓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位、性質和病情的輕重等情況的一種診病方法。
按診的手法大致可分觸、摸、按三類。
觸是以手指或手掌輕輕接觸患者局部,如額部及四肢皮膚等,以了解涼熱、潤燥等情況。摸是以手撫摸局部,如腫脹部位等,以探明局部的感覺情況及腫物的形態、大小等。按是以手按壓局部,如胸腹和腫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無壓痛,腫塊的形態、質地,腫脹的程度、性質等等。
在臨床上,各種手法是綜合運用的,常常是先觸摸,後按壓,由輕到重,由淺入深,以了解病變的情況。
按診是切診的一部分,是四診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它在望、聞、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深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質等情況。對於胸腹部的疼痛、腫脹、痰飲、癥塊等病變,通過觸按,更可以充實診斷與辨証所必須的資料。
(二)辨証的認識
辨証,是在望、聞、問、切四診所得的基礎上進行診斷的辯証思維。這個思維的過程是在人體整體觀點,人與天地相應觀點,變動觀點等理論指導下,把四診所得的資料,在八綱初步分析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的分析與綜合,務期抓住疾病的本質,然後判斷出其証候名稱以及疾病的名稱,為論治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四診──八綱──辨証,是診斷疾病的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診斷學上的〝八綱〞也屬於辨証的範疇,但八綱辨証仍然末夠具體,八綱更為重要之處,在於說理,是辨証論治的核心理論。
辨証的方法有多種,都是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計有:病因辨証、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臟腑辨証、六經辨証、衛氣營血辨証與三焦辨証等。
其中病因辨証著重從病因角度去辨別証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証的基礎。六經辨証是外感病中〝傷寒〞病的辨証法;衛氣營血辨証是外感病中〝溫病〞的辨証法。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及臟腑辨証適應於雜病各科辨証。
但臟腑辨証是雜病辨証的重點辨証法,經絡辨証與氣血津液辨証可以看作是臟腑辨証互為補充的辨証方法。
(三)辨証的形式(部分)
A.病因辨証
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六淫、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四個方面。臨床上沒有無原因的証候,任何証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機體所產生的某種病態反應。病因辨証,就是通過分析患者的這些病態反應(症狀、體徵),根據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來推求病者之病因所在,從而給治療提供依據。
六淫、疫癘是外感疾病的病因。六淫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者;疫癘則是傳染性極強的致病因素。
七情,即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証候均見於內傷雜病。其發病多由於外界的刺激,使精神發生變化,造成情志的過度興奮或抑制,從而損傷內臟,而成為各種疾患。七情致病,主要表現在陰陽氣血的變化,如暴喜傷陽,暴怒傷陰,氣鬱化火,氣逆血亂,並能直接傷及五臟,表現出五臟的証候。
飲食、勞倦和房室所傷,在詢問發病的情況。可以獲知其病情外,還可據其特定的臨床症狀,進行辨証。
外傷,指外受創傷,如金刃、跌打、獸類咬傷及毒蟲螫傷所引起的局部症狀及整體所反映的証候。
B.臟腑辨証
五臟,是肝、心、脾、肺、腎的合稱。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總稱。
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辨証方法,是臨床各科診斷基礎,是辨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臟腑辨証,包括臟病辨証、腑病辨証、臟腑兼病辨証三個部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第四篇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防治原則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研究和發展醫藥科學的最終目標。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對疾病的預防,並對於疾病的治療方法,豐富多采,既有內服藥物,又有針刺、艾灸、推拿、氣功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預防
預防,是在正常人群中提倡養生保健,並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疾病的頂防,在中醫學中有兩個部分;一是強調養生保健,一是提倡對疾病的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傳變和惡化。
未病先防的意義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關鍵在於機體的正氣是否強盛,機體的正氣是發生疾病的內在基礎。同時也提倡採取各種方法,如防止病邪侵犯人體,調養身體,提高正氣的抗病能力,以及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變的意義
未病先防的預防衛生工作,是防止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有效方法。但是,對於已經發病的患者,也宜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與傳變。具體措施應作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並且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療法則
治則,即治療疾病的總的法則。治療法則的確立,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証論治指導下,對疾病的現狀進行分析,定出的治療總則,以指導具體的立法、處方、用藥。
治則,共有六個方面:1.治病求本;2.扶正和袪邪;3.調整陰陽;4.調整臟腑;5.調理氣血;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以下側重介紹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兩方面。
治病求本的精神
治病求本,首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治病必求於本〞。治病求本,就是在錯縱複雜的臨床表現中,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並探取針對根本原因,落實正確的治本方法。治病求本,是幾千年來中醫臨床辨証論治一直遵循著的基本準則。
扶正和祛邪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邪正之間的熟勝熟負,決定著疾病的進退;邪正之間盛衰,決定著疾病的虛實變化。扶正和祛邪的兩大治則,是針對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而設。同時,扶正和祛邪兩法的運用,其目的在於改變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比對,恢復正氣,祛除邪氣,促使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以早日康復。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機體的正氣不足。由於機體的正氣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臟腑、經絡等組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狀態。因此,扶助正氣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機制在於:用藥物、針刺、艾灸、氣功以及食療、體育鍛鍊等方法去補充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修復被損傷的人體各種組織;恢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所以扶正的具體方法雖然很多,如補陰、壯陽、養氣、增液等,但均可統屬於補法的範圍。
2.祛邪
祛邪,即祛除體內的邪氣。由於各種病邪的性質特性不同,侵犯機體的部位不同,而在不同的祛邪方法。如發汗解表、辛散祛風、湧吐痰涎、攻下積滯以及消食、化積、祛瘀、利濕、逐水等治法。
(三)治法的由來
治法,是在辨清証候,審明病因、病機之後,有針對性地採取的治療方法。早在《內經》裏已載有許多治法的理論和具體方法。至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總結出一整套中醫辨証論治的體系,不僅在辨証方面有精確的論述,而且在治法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進一步作了充實和發展,大大豐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內容。其後,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制定了許多新的治法,並從理論上對治法作了進一步的論証和發揮,使中醫治法更加豐富多采,更能適應各種病証的治療要求。同時,歷代醫家鑑於治法內容的日益發展,多次作過分類歸納。
我們現在經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對於治法的歸類總結而來的。程氏在《醫學心悟》中說:〝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
(四)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証
1.汗法(解表法)
汗法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証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急性風濕熱等疾病。
2.下法(攻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攻逐體內積水的方法。適用於治療大便秘結,以及食物或藥物中毒等病証。
3.和法(和解法)
和法是一種調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熱和調整臟腑偏盛偏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胸脅疼痛、月經不調和痛經等証。
4.溫法(溫裏法)
溫法是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的方法。適用於消化功能減弱,以致機體能量代謝降低,熱量不足的証候,以及循環衰竭的病証。
5.清法(清熱法)
清法是清除熱邪的方法。清法的運用範圍較廣,尤其是治療溫熱疾病更為常用。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極期,或化膿性炎症。
6.消法(清導或消散法)
消法是消導食滯或者消散積滯腫塊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証和肝脾腫大、腫瘤等証。
7.補法(補益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機體各種功能和物質衰弱証候。
8.理氣法
理氣法是疏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治法。適用於治療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病証。
9.理血法
理血法是暢通血液,消散瘀血和止血的一種治法。適用治療痛經、血管內血栓形成、心絞痛,以及咯血、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証。
10.祛濕法
祛濕法是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或腹瀉;泌尿道炎、水腫等証。
11.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等証。
(五)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人體上下內外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絡,有網絡的涵義。
人體主要由十二組經脈溝通機體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十二經脈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臟一腑,從而加強了臟腑相互之間的聯繫。經脈有一定的循行徑路,而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把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裏和臟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而且也是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通過經絡的傳導,內臟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外表,表現於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孔竅。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連屬於筋肉、皮膚。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
(六)十四經脈名稱及循行部位
名稱循行部位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上肢前緣
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上肢中線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上肢後緣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下肢前緣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下肢中線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後緣
任脈前正中線
督脈後正中線
(七)經絡的生理功能
經氣
經絡的功能活動,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以及調節人體各部機能等方面。
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
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配合、相互聯繫,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實現的。
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以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則必須賴於經絡的傳注。
感應傳導作用
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覺傳遞和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傳導感應作用的表現。
調節機能平衡
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機體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衰的証候,即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實驗証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可對各臟腑機能產生調整作用,
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
(八)穴位功能與健康的關係
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人體的穴位很多,大體上可分為「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穴位各歸屬於某一組經脈,而每一組經脈又各棣屬於某一臟腑。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經絡穴位就成為傳遞疾病訊息和反映病變的途徑。因此,在體表的穴位上施以按壓,就可改善所屬臟腑的某些疾病。
穴位的作用與臟腑和經絡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証以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兩方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5
(九)常用保健穴位
1.百會穴
取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之相交點。
功能: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平肝熄風。
刺激百會穴,可改善大腦微循環組織的供血供氧狀態,促進大腦細胞之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煥發,思維敏捷,頭腦聰穎,更可預防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症。
2.關元穴
取穴:在臍下3寸。
功能:培元固本、益氣補腎、調經納氣。
刺激關元穴,可培補人體元氣,強健體質,防止遺精遺尿,改善腎臟及膀胱輸布水液的功能,調節婦女月經,強腎補精;
預防性功能低下,並對習慣性流產也具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3.合谷穴
取穴:拇指關節橫紋與虎口邊緣相切,拇指尖到達之處。
功能:解表清熱、鎮痛安神、通絡止痛、理氣活血、調節汗液。
刺激合谷穴,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具美容顏的作用,促進腸道消化功能,增進食欲,緩解腹痛;培補氣血,保持月事正常,並對熱病無汗及多汗可達致雙重調節作用。孕婦禁用。
4.勞宮穴
取穴:掌中央,當第三掌骨間隙之中點處。
功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清熱益氣。
刺激勞宮穴,可增加對心臟的供血量,調節心血管功能,預防冠心病;延長睡眠時間,兼有清熱止嘔,清除口臭和補益氣血的功用,並有促進小兒消化功能,增進食欲。
5.足三里穴
取穴:在外膝眼(犢鼻)下3寸,距脛骨外側一橫指。
功能:調和氣血、強健脾胃、疏通經絡、降壓利水、寧心安神。
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和改善消化系統疾病,增進食欲,預防腿膝關節疼痛;益心臟,通利小便,消腫而降血壓,補氣活血、寧心安眠;此外對貧血所引起的頭暈及產婦血暈,圴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並能明目和預防中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第五篇 中藥和方劑概述
(一)中藥的性能及應用
性能概說
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糾正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上述基本治療作用,乃是因為各種藥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把藥物治病的多種多樣的性質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歸經等方面,統稱為藥物的性能。以下側重介紹藥性和藥味。
五氣和七味
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複驗証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概括。至於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繫。
五氣,就是寒、熱、溫、涼、平五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平性藥,是指藥性寒、熱之性不甚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
七味,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澀七種藥味。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麻黃、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如黨蔘、熟地、甘草等。
酸: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如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等。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如大黃、杏仁、槴子、蒼朮、黃柏等。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瓦楞子、芒硝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如豬苓、茯苓等。
澀:與酸味藥物相似。如龍骨、牡蠣、赤石脂等。
應用概說
藥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藥禁忌、劑量和服法等幾項主要內容。掌握這些知識與方法,按照病情、藥物和治療要求予以正確應用,對於充分發揮藥效和確保用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著重介紹藥物的配伍關係。
藥物的配伍
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的〝七情〞。
1. 單行:是指用單味藥治病。選用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
2. 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蓍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蓍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4.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和消除。
5.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
6.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蔘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蔘的補氣作用。
7. 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丁香和鬱金、人蔘和五靈脂、甘草和海藻、烏頭和貝母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2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二)方劑的由來
方劑,是在辨証審因決定治法之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原則,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証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方劑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中國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藥物並用於治療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單味藥。經過許多年代的醫療實踐,認識到用幾味藥配合起來治病的效果更好,於是逐漸形成了方劑。從現存最早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裏可以看到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藥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論論述。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確已建立了指導再實踐的基本理論。特別是東漢張仲景著述的《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融理、法、方藥於一體,後人尊為〝方書之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方劑和治法的關係
方劑是理、法、方、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藥配伍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才能準確而縝密地遣藥組方。
從中國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治法是在積累了相當醫療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來,是後於方藥形成的一種理論。但是,當治法已由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之後,就成為指導遣藥組方和運用成方的指導原則。例如,一個感冒病人,經過四診合參,審証求因,確定其為外感風寒所致的表寒証後,根據表証當用汗法,治寒當以溫熱藥的原則,決定用辛溫解表法治療,並且按法選用相應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選藥組成辛溫解表劑,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則,治法與辨証不符,組方與治法脫節,必然治療無效,甚至反使病情惡化。
由此可知,治法是指導遣藥組方的原則,方劑是體現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雖然我們常說〝方以藥成〞,卻又首先是〝方從法出,法隨証立〞,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為用,密不可分的。
(四)方劑的組成、劑型及用法
組成
方劑,是由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多味治病的基礎上開始形成,又經歷了從辨病施治到辨証論治相結合的過程,不斷發展成熟的。方劑是運用藥物治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應用上,由於所用藥物的種類多少和產生療效的快慢不同,概分為七類,簡稱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複方。七方是方劑組成的法則之一。
組成原則
每一首方劑的組成,固然必須根據病情,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但在配伍組成方面,還須要遵循嚴格的原則。一般而言,方劑的組成可分成君、臣、佐、使四類藥物,而每一方劑的具體藥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齊全,全視病証大小與治療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選藥物的功用來決定。
組成變化
方劑的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方從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組成,是遣藥組方必須遵循的原則。而具體藥物的選擇,配伍關係的安排,藥量大小的確定,以及劑型、服法的要求等等,都與病証的變化,體質的強弱,年齡的大小,四時氣候的不同,南北地土各異均有密切相關。
劑型
藥物配伍組成方劑,還必須研究適合病情需要或藥物特點的劑型,才能更好地符合治療要求和發揮藥效,隨著醫藥的發展,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創造了多種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膏劑、丹劑、酒劑、茶劑、藥露、錠劑、餅劑、條劑、線劑、灸劑、糖漿劑、片劑、沖服劑、針劑、膠囊劑等。
方劑的用法
方劑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1.煎法:煎法是指煎藥方法。包括:煎藥用具、煎藥用水、煎藥火候、煎藥方法。
2.服法:服藥是否合適,對療效有一定影響。服法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方法。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3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6
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第六篇 常用方藥的功用
本篇選取了十六類方劑,以及三十六種臨床常用處方作為內容,其中列出各方的功用、主治和組成藥物。
(一)解表劑
1.香蘇散(辛溫解表)
功用:理氣解表。
主治:四時感冒。
組成:香附子方二錢 紫蘇葉錢半 舊陳皮八分 炙甘草一錢
2.桑菊飲(辛涼解表)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
組成:冬桑葉三錢 甘菊花一錢半 津桔梗二錢 北杏仁三錢 青連翹三錢 乾蘆根五錢 生甘草一錢半 薄荷葉八分後下
3.銀翹散(辛涼解表)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組成: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荊芥穗一錢半 淡豆豉二錢 津桔梗二錢 牛蒡子二錢半 生甘草一錢半 淡竹葉一錢半 乾蘆根五錢 薄荷葉八分後下
(二)和解劑
1.逍遙散(調和肝脾)
功用:疏肝解鬱,健脾和血。
主治:肝鬱血虛,而致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
組成:北柴胡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杭白芍四錢 貢白朮二錢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煨生薑二錢 薄荷葉一錢半
2.痛瀉要方(調和肝脾)
功用:補脾瀉肝。
主治: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後仍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弦而緩。
組成:炒白朮三錢 炒白芍四錢 舊陳皮一錢半 北防風二錢
(三)清熱劑
1.導赤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心養陰,利水通淋。
主治:心經熱盛。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於小腸,症見小便赤澀刺痛。
組成:生地黃五錢 關木通二錢 甘草梢一錢半 淡竹葉二錢
2.清胃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有積熱。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或口氣熱臭,口舌乾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
組成:川黃連一錢 生地黃五錢 牡丹皮二錢 當歸身二錢綠升麻一錢
(四)祛暑劑
1.六一散(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利濕。
主治:感受暑濕。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組成:飛滑石六錢 生甘草一錢半
2.新加香薷飲(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暑濕初起,形寒發熱,身重酸重,口渴而赤。
組成:香薷草二錢 川樸花一錢半 扁豆花三錢 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五)溫裏劑
1.理中丸(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1)中焦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2)陽虛失血。(3)胸痹由中焦虛寒所致者。
組成:川乾薑一錢半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2.小建中湯(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補虛,和裏緩急。
主治:虛勞裏急。腹中時痛,溫按則痛減,舌淡苔白,脈細弦而緩;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四肢痠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組成:飴糖一兩 杭白芍六錢 桂枝尖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六)補益劑
1.四君子湯(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食少或便溏,舌質淡,脈細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2.蔘苓白朮散(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或瀉,或吐,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苔白,質淡紅,脈細緩或虛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炒扁豆三錢 薏苡仁三錢 懷山藥二錢 湘蓮肉二錢 陽春砂八分 津桔梗一錢半
3.補中益氣湯(補氣)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淡白,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洪而虛。
(2)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証。
組成:北棉蓍五錢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舊陳皮一錢半 當歸身二錢半 綠升麻一錢 北柴胡一錢半
4.四物湯(補血)
功用:補血調血。
主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
組成:當歸身二錢半 熟地黃五錢 撫川芎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5.歸脾湯(補血)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1)心脾兩虛。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盜汗虛熱,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
(2)脾不統血。症見便血,以及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帶下。
組成:防黨蔘四錢 北棉蓍五錢 炒白朮二錢半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當歸身二錢半 雲茯神三錢 酸棗仁四錢 桂圓肉一錢半
遠志通一錢半 廣木香一錢半
6.六味地黃湯(補陰)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或虛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消渴,或虛火牙痛,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組成:熟地黃六錢 山茱萸一錢半 懷山藥三錢 福澤瀉三錢 牡丹皮二錢 白茯苓三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七)安神劑
1.天王補心丹(滋養安神)
功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主治:陰虧血少。虛煩少寐,心悸神疲,夢遺健忘,大便乾結,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組成:生地黃五錢 京玄蔘四錢 天門冬三錢 麥門冬三錢紫丹蔘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防黨蔘四錢 白茯苓三錢 酸棗仁四錢 五味子一錢半 柏子仁三錢
遠志通一錢半 津桔梗一錢半
2.甘麥大棗湯(滋養安神)
功用: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亦補脾氣。
主治:臟躁。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久頻作,舌紅苔少。
組成:生甘草二錢 淮小麥一兩 烏大棗六枚
(八)固澀劑
1.玉屏風散(固表止汗)
功用: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
組成:北棉蓍五錢 天於朮三錢 北防風二錢
2.完帶湯(固崩止帶)
功用:補中健脾,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鬱,濕濁下注。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面色淡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組成:防黨蔘三錢 貢白朮五錢 懷山藥五錢 泡蒼朮二錢舊陳皮一錢半 車前子三錢 杭白芍四錢 北柴胡三錢 黑荊芥一錢半
(九)理氣劑
1.半夏厚樸湯(行氣)
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脅滿悶,或嘔。
組成:清半夏三錢 川厚樸二錢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紫蘇葉一錢半
2.橘皮竹茹湯(降氣)
功用:降逆止嘔,益氣清熱。
主治:胃虛有熱,氣逆不降。呃逆或乾嘔。
組成:舊橘皮一錢半 乾竹茹二錢 防黨蔘三錢 切生薑二錢 炙甘草一錢 烏大棗三枚
(十)理血劑
1.丹參飲(活血祛瘀)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血瘀氣滯,心胃諸痛。
組成:紫丹參五錢 白檀香八分 春砂仁八分
2.槐花散(止血)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下氣。
主治:腸風臟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後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
組成:槐花米三錢 側柏葉三錢 炒荊芥一錢半 江枳殼二錢
(十一)治風劑
1.消風散(疏散外風)
功用: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有力。
組成:荊芥穗二錢 北防風一錢半 牛蒡子三錢 蟬蛻衣一錢半 泡蒼朮二錢 苦蔘根三錢 關木通一錢半 生石膏五錢 肥知母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生地黃五錢 胡麻仁三錢 生甘草一錢半
2.天麻鉤藤飲(平熄內風)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
組成:明天麻三錢 石決明八錢 生梔子三錢 枯條芩三錢 益母草三錢 川牛膝三錢 厚杜仲三錢 桑寄生四錢 夜交藤四錢 白茯苓三錢 雙鉤藤二錢後下
(十二)治燥劑
1.桑杏湯(輕宣潤燥)
功用:清宣溫燥。
主治:外感溫燥。身不甚熱,乾咳無痰,咽乾口渴,右脈數大。
組成:冬桑葉三錢 淡豆豉二錢 北杏仁二錢 北沙蔘三錢 浙貝母二錢 雪梨皮三錢 生梔皮一錢半
2.養陰清肺湯(滋陰潤燥)
功用:養陰清肺。
主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咽喉腫痛,初起發熱,或不發熱,鼻乾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
組成:生地黃五錢 粒麥冬三錢 京玄蔘三錢 牡丹皮二錢 川貝母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生甘草一錢半薄荷葉八分後下
(十三)祛濕劑
1.平胃散(燥濕和胃)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嘔吐惡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組成:泡蒼朮二錢 川厚樸一錢半 舊陳皮八分 生甘草一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2.二妙散(清熱祛濕)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走注,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組成:川黃柏三錢 泡蒼朮二錢
(十四)祛痰劑
1.二陳湯(燥濕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或頭眩心悸,和苔白潤,脈滑。
組成:清半夏三錢 化橘紅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炙甘草一錢半
2.溫膽湯(燥濕化痰)
功用: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寧,癲癇等証。
組成:清半夏三錢 乾竹茹一錢半 江枳實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炙甘草一錢半
2.半夏白朮天麻湯(治風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平肝熄息風。
主治:風痰上擾。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組成:清半夏二錢 明天麻二錢 貢白朮二錢半 白茯苓五錢 化橘紅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炙甘草一錢半
(十五)消導化積劑
保和丸(消食導滯)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一切食積。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組成:山楂粒二錢 建神曲三錢 萊菔子二錢 清半夏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青連翹三錢
(十六)癰瘍劑
五味消毒飲
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火毒結聚的癰瘡癤腫。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惡寒;各種疔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舌紅,苔黃,脈數。
組成:土銀花五錢 紫花地丁五錢 紫貝天葵三錢 蒲公英五錢 野菊花三錢
本篇所介紹的方藥和藥量祇作參考,病患者需經由醫師診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臟腑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裏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裏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五臟與形竅志液的關係
其華
其充(在體);主
開竅
在液
在志
面
血脈
舌
汗
喜;驚
爪
筋
目
淚
怒
唇;四白
肌;四肢
口
涎
思
毛
皮
鼻
涕
悲;憂
髮
骨;髓
耳;二陰
唾
恐
[五臟的相互關係]
1.心與肝:心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淩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2.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布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3.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份。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借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4.心與腎: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心腎相交”又稱”坎離相濟”,腎水必需上濟于心,以滋心陰,則心陽不亢;心火亦需下降于腎陽以資腎陽,則腎水不寒。而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稱“肝氣乘脾”可出現納差、腹脹、便溏等。
6.肝與肺:肝主升發,肺主肅降,升降相應,共同維持人體氣機調暢。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喘或痰中帶血等症。肺病及肝,則見咽乾鼻燥、咳嗽無痰。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水不涵木”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穀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少食、懶言、便溏、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濕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9.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五更泄瀉,食穀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膝酸軟、陽萎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滯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六腑是傳導飲食物的器官,它們既分工又協力,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過程。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腐熟,消化水穀;小腸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傳導糟粕;膀腕貯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發生病變,都足以影響飲食物的傳化,所以說六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
[六腑的相互關係]
臟與腑是表裏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裏,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裏是由經絡來聯繫,即臟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裏關係是:心與小腸相表裏;肝與膽相表裏;脾與胃相表裏;肺與大腸相表裏;腎與膀肮相表裏;心包與三焦相表裏。
1.心與小腸:經絡相通,互為表裏。心經有熱可出現口舌糜爛。若心經移熱於小腸,則可兼見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
2.肝與膽:膽寄於肝,臟腑相聯,經絡相通,構成表裏。膽汁來源於肝,若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到膽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膽汁的排泄失常,又會影響到肝。故肝膽症候往往同時並見,如脘腹脹痛、黃疽、脅痛、口苦等。
3.脾與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惡濕, 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為水穀之海,主消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主運化。二者燥濕相濟,升降協調,胃納脾化,互相為用,共同完成水穀的消化、吸收和運化。
胃氣以下行為順,胃氣和降,則食糜得以下行排泄。脾氣以上行為順,脾氣上升,精微物質得以上至頭目。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出現惡逆、嘔吐等症。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易現久泄、脫肛、子宮下脫等症。由於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在臨床治療上多脾胃並治。
4.肺與大腸:經絡相連,互為表裏。若肺氣肅降,則大腸氣機得以通暢,以發揮其傳導功能。反之,若大腸保持其傳導通暢,則肺氣才能清肅下降。例如:肺氣壅滯,失其肅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腸傳導阻滯,出現大便秘結。反之,大腸傳導阻滯,又可引起肺肅降失常,出現氣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瀉大腸,使熱從大腸下泄。反之,大腸阻滯,又可宣通肺氣,以疏利大腸的氣機。
5.腎與膀胱:經絡相通,互為表裏。在生理上一為水臟,一為水腑,共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以腎為主)。腎陽蒸化,使水液下滲膀肮,膀胱因腎陽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腎陽不足,可影響膀胱功能減弱而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膀胱濕熱,又可影響腎臟而出現腰痛、尿血等。
6.心包與三焦:經絡相通,互為表裏。例如,臨床上熱病中的濕熱合邪,稽留三焦,出現胸悶身重,尿少便溏,表示病在氣分。如果未能制止其發展,溫熱病邪,便由氣分入營分,由三焦內陷心包,而出現神昏、譫語等症。
內臟之間的聯繫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繫。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肺氣的輸布、肝氣的疏泄、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內臟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7
經絡
經絡是人體結構的一部分。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一方面來源於古代的人體解剖知識,但更多方面則來自古人長期的醫療實踐。最初人們只是在生產活動中因偶然機會,身體某一部位受到撞擊、擠壓或損傷的刺激後,局部或另一部分病痛得到解除,漸漸認識到刺激點的治療作用。以後經過長期體驗,刺激點的發現越來越多,進而認識到這些刺激點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著的,而有一定內在聯繫。當刺激某一點時,可以產生酸、脹、重、麻等感應,而且感應有時還會向一定的方向擴散傳導。許多點不但能夠治療某些體表的病,還能治療某些內臟疾病。這樣,通過反復實踐,不斷總結,最後把點與點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在體表有一定迴圈線路,並與內在臟腑密切聯繫,縱橫交錯,溝通上下內外的網路系統,即經絡系統。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聯絡的通路。經,有徑路的意思,無所不通;絡,有網羅的意思,錯綜聯絡。經是主幹,絡是分枝,互相貫串在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或深或淺地把五臟六腑、頭面、軀幹、四肢百骸等聯繫成為有機的整體。
經絡是“經”和“絡”的統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起著聯繫臟腑、溝通內外、調節各部分功能的作用。經絡的名相 。
經絡系統在大體上分經和絡兩個部分,經包括十二經脈(正經)、奇經八脈(沖、任、督、帶、陽蹻、陰蹻、陽維、陰維)等;絡可分為十五絡(十四經脈各出一支別絡,足太陰脾經在脅下別出的一支大絡)、孫絡(無名的小絡脈)等。
十二經脈是構成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路,十五絡順著本經之脈循行,把相互表裏的陰經和陽經溝通起來,成為十二經脈在四肢互相轉注的紐帶,它們參與十二經整體運行。奇經八脈既不屬絡臟腑,亦無表裏配偶,而具特殊的功能,故稱“奇經八脈”。在經絡系統中是以十二經脈為主體的。另外奇經八脈中以任督二脈尤為重要,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二經脈的每一經脈各有其所屬的臟腑,並以手足三陰三陽和所屬臟腑命名,屬臟的稱為陰經,屬腑的稱為陽經。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督脈:行于脊背,諸陽經皆交會於督脈,總督一身的陽經,
有總督一身陽氣的作用,故又稱之為"陽脈之海"。
任脈:行於胸腹正中線,全身陰經皆會于任脈,有總任全身陰氣的作用,故又稱之為"陰脈之海"。
[經絡的作用]
人體在正常狀態下,經絡的功能與作用是有規律的。《黃帝內經》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如果發生病變,它又能反映出相應的證候,掌握了它的規律,觀察它的變化,可做為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辨證施治的依據。
(一)生理方面應用
《黃帝內經》“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絡像一個網路系統,將氣血輸送,遍佈全身,並把五臟六腑、四肢關節、筋骨皮肉等聯系起來,人體臟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肉、血脈等組織與器官,才能夠進行有機的整體活動,主要是氣血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經絡的運行,才能輸布全身,以溫養濡潤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才能使它們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總的來說,它具有流通氣血,營養全身,調節機體功能,增強機體防禦外邪的作用。
(二)病理方面的應用
十二經脈各和臟腑相連,病邪會循著身體經絡而傳變,侵襲人體傳至臟腑,臟腑有病也會反映到經脈上來。外邪侵犯人體,經氣不能發揮其抗禦作用,病邪能夠通過經絡由體表傳入內臟。如感受風寒在表不解,可通過手太陰肺經傳入肺臟引起咳嗽、喘促、胸痛等肺的病症。反之,身體內部臟腑病變又可通過經絡反應到體表組織器官。如胃病齒痛,肝病脅痛,腎病腰痛,心火上炎舌部生瘡等,這都是本臟發病在其所屬經絡循行部位上的反映。
(三)診斷方面的應用
經絡循行路線有一定分屬的臟和腑,並有各自所循行的部位,因而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經絡的病證。
如頭痛,痛在前額連眉棱骨的屬陽明經,痛在後頭及頸項部的屬太陽經,痛在頭兩側的屬少陽經,痛在巔頂部的多屬厥陰經。這種診斷方法能按病人個別病情,結合經脈的分屬部位,進行分析辨證,以達至治療頭痛的最佳成效。此外,若臟腑出現毛病,其相關的經絡及一些經氣聚集的穴位上,可能會出現壓痛、結節或條狀物,有時穴位部位的皮膚亦會出現變化。如肝炎患者在肝俞穴有壓痛;消化道潰瘍疾患,在脾俞、胃俞等穴位上有反映等。“醫聖”張仲景所創立的六經辨證,就是在經絡學說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辨證體系,這辨證方法對中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四)治療方面
經絡系統的知識及其與臟腑的關係對指導中藥及穴位治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學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調和身體內的陰陽,以及恢復體內氣血的流通。主要通過針或灸對特定的經絡俞穴,給以輕重不同的刺激穴位,經氣可得以疏通,而達到調節周身各器官之間的平衡,以改善身體不平衡的狀態,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或調動與增強人體的抗病機能,以促進恢復健康。
經絡的辨證及歸經對中藥及穴位治療非常重要。從中藥治療的角度看,藥物對臟腑經絡有特定的選擇性,透過分經用藥,我們可針對病人失調的臟腑及經絡而選取藥物,有些藥更可用作引經,即將藥性及藥力引進特定臟腑及經絡,從而加強療效。如羌活、柴胡、白茫三種藥物都治頭痛,而太陽經頭痛多用羌活,少陽經頭痛多用柴胡,陽明經頭痛多用白正。通過臨床實踐,往往按經選藥或循經選穴進行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針灸的循經取穴,取本經穴可治他經病,取他經穴可治本經病,取一經穴可治多種病,取多經穴可治一經病,臨證可依據經絡學說的理論,結合臨床經驗,靈活運用。如額前部頭痛,屬陽明經失調的症狀,治療可選取手陽明經的合谷穴﹝在虎口食指掌骨的中點處﹞。又如胃痛,屬足陽明胃經失調的症狀,治療則可選取胃經的足三里穴﹝在脛骨前肌外橫指處﹞。如治肺部疾患的咳喘,可取尺澤、太淵等肺經穴,也可取與肺相表裏的合谷、曲池等大腸經穴。另外經絡對用藥上的指導意義也較重要。
總上所述,經絡廣泛地應用於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內、外、婦、兒各科,特別是在針灸方面更為重要。在臨床上不僅在各種疾病上用針灸治療,而且在外科手術中,用針刺麻醉亦很普遍,其他如穴位結紮、穴位注射等,解決了許多所謂“不治之症”。
[經脈走向規律和病候]
陰陽經脈之意義與色身經絡循行路徑
(一)手太陰肺之脈:
.起于中焦,下絡大腸
→橫出腋下→上肢內側前線→手大指次指出其端。
上膈、屬肺
.循行部位病候──缺盆痛、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絡屬臟腑病証──肺脹滿、喘咳、瞀、煩心胸滿、汗出、
中風、或少氣不足以息。
.相關臟腑病証──小便數而欠、溺色變(影響腎代謝水液)。
.本經脈痛証特點──肺失宣降、易感風寒、或肺氣不足之証。
(二)手陽明大腸之脈:
.起于手食指之端→出合谷之間→上肢外側前線→肩→出柱骨
→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脈,從缺盆→上頸貫頰→交人中左右→上挾鼻孔。
.循行部位病候──齒痛、頸腫、喉痺、目黃、肩臑痛、大指次指不用。
.絡屬臟腑病機──口乾。
.虛証──陽明當熱,虛則寒慄不復。
.本經脈病証特點──陽明熱盛為主。
(三)足陽明胃之脈:
.起于鼻→入上齒中→挾口環唇→下循頤後下廉→上耳前→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支者→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入氣街穴。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在氣街與上條支脈相合
→下肢外側前線→入足中指。
.其支者→別跗上→入足大指→出其端。
.循行病候──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痺、骭、膝腫、循膺乳氣街、
伏兔、骭外、足跗上痛、中指不用。
.歸屬臟腑──惡寒、發熱、癲狂、消谷善機、賁響腹脹。
.相關臟腑──影響肝則惕然而驚,影響到脾、腹脹賁響。
.病証特點──實熱証為主,兼有脾胃虛寒。
(四)足太陰脾之脈:
.起于足大趾之端→趾內赤白肉際→上內踝下肢內側中線至內踝上8寸→
交出足厥陰之前→下腳內側前線→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舌根散舌
下其支脈→從胃上膈→注心中。
.其支脈→從胃上膈→注心中。
.循經病候──舌強痛、心煩、心下急痛、強立膝股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歸屬臟腑──食則嘔、胃痛、腹脹、善噫、食不下、溏泄、水閉、
黃疸不能臥。
.病証特點──脾運化水谷失常。
(五)手少陰心之脈:
.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於小腸。
.其支脈→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支脈→心系→上肺→出腋下→上肢內側後線→銳骨→小指之端。
.循經病候──目黃、肋痛、臑內後痛厥,掌中熱。
.歸屬臟腑──嗌干、心痛、渴而欲飲。
.病証特點──心火亢盛,心血脈瘀阻。
(六)手太陽小腸之脈:
.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肢外側後線→肩→入缺盆絡心
→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循頸上頰→目銳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抵鼻→目內眥→斜絡于顴。
.循經病候──嗌痛頷腫、肩似撥、臑似折、耳聾、目黃、
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厥。
.病証特點──經脈氣血不暢、瘀阻為主,兼見熱証。
(七)足太陽膀胱之脈:
.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支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1.5寸→抵腰中→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3寸→貫臀→入膕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挾脊3寸→過髀樞→下肢外後兼與上條支脈在膕相合
→外踝之後,至小趾外側。
.循經病候──頭項肩病,脊痛,腰髀膕痛、目黃、淚出、鼽衄。
.臟腑病証──痔、痿、狂、癲疾。
.病証特點──表証、經脈不利、熱証。
(八)足少陰腎之脈:
.起于足小趾之下→邪走足心→下肢內側後線→貫臀絡膀胱屬腎。
.其支者→從腎上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肺出絡心,注胸中。
.循經病候──心懸如飢,口熱、舌乾咽喉痛,心煩心痛,膝股內後廉痛,
足下熱痛。
.歸屬臟腑──面如漆柴、咳唾血、喘、善恐、痿厥。
.相關臟腑──黃疸、腸澼,濕熱下注之症。
.病証特點──腎陰虛火旺,腎陽不足,下焦濕熱証。
(九)手厥陰心之脈:
.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
下膈、歷絡三焦→循胸出脅→腋下→上肢內側中線→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循經病候──手心熱、臂肘攣急、胸脅支滿。
.歸屬臟腑──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心煩、心痛。
.病証特點──心火擾於心包(外邪多見)。
(十)手少陽三焦之脈:
.起于小指無名指之間→循手表腕→上肢外側中線→入缺盆→上項
→耳上角→至眼外角。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耳前→交頰→至目銳眥。
.循經病候──耳聾、嗌腫、喉痺、目銳眥、頰、耳後痛、
臑肘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病証特點──循經熱証為主。
(十一)足少陽膽之脈:
.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至肩→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下加頰車→缺盆→貫膈絡肝屬膽
→循肋→出氣街穴→繞毛際→橫入髀厭。
.其支者,從缺盆下腋→循肋季脅→下合髀厭→下肢外側中淺
→跗上→大趾之端。
.循經病候──足熱、頭頜痛、目銳眥痛、腋下腫、馬刀挾癭、胸肋、
髀、膝、外、踝、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歸屬臟腑──口苦、善太息、汗出振寒、瘧。
.病証特點──膽汁外溢,半表半里証,經脈不利以胸肋部多見。
(十二)足厥陰肝之脈:
.起于足大趾叢毛→足跗上廉→至內踝8寸以下為足太陰之前→8寸以上在
下肢內側中線→繞陰器→抵小腹→屬肝絡膽→上膈→布脅肋→循喉嚨之
後→上頑顙→連目系→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環唇口。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循經病候──婦人少腹痛、嗌干、遺尿、癃閉、孤疝。
.歸屬臟腑──胸滿、嘔逆、飧泄、疝。
.相關臟腑──飧泄、遺尿、癃閉。
.病証特點──肝鬱氣滯、肝乘脾、肝與腎症多見。胸脅、陰器、
少腹經脈病証較突出。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修行者之脈
凡夫身血氣方剛者,正經十二脈,五臟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機,身體情況旺盛,但奇經八脈較少浸及。依經絡學來說,一般均以內氣佈滿正經十二脈,有多餘之內氣,始絡溢入奇經八脈。而修行者內氣誘發起後,宜先行督脈(此點修淨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擾),後連任脈再轉沖脈(任脈旁左右兩脈)。蓋因此階段過程,小腹胞中契機雖誘起,但真氣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經絡上。
督脈之重要性在於循行時,能貫通入腦及連通心臟,此兩部位係修行者須先調伏的重點。蓋因內氣由腦戶穴入腦後,可開發出般若智慧;另內氣通過心臟,行者始能進入微細息相,達有漏、無漏禪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無之呼吸間,才有能力使內氣遍滿全身。
修佛禪行者任、督、沖脈等通達後,內氣再及於其餘奇經與正經十二脈,內氣佈滿全身所有經絡,始會走入中脈(在身體正中央),由會陰穴起最後通達頂輪梵穴。此點與某些修世間禪者狀況不同,蓋因修世間禪者,均以兩眉間之輪外連,雖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腦內心、意、識之修證,故不能斷其根本見、思惑諸煩惱,不能得漏盡通,亦不能了脫生死。
修佛禪行者,用功較後階段,內氣由會陰穴起,通小腹胞中,經中脈過臍輪,破喉結過喉輪入腦,再破眉心內輪(不破時微細昏沉現起),達頭頂囟會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進,即能達梵穴輪。若有真修大乘佛禪行者,能破色身,則心能從梵穴輪出離色身。依《楞嚴經》聖教言,若行者想陰滅盡,意生身起,他往無礙,成就無量幻化三昧。
一、奇經八脈名稱:
脈有奇常,十二經脈者常也,何謂之奇?奇者不拘於常,謂之奇也。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故名奇經。奇經有八,八脈總歌訣:「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衽前督於後,衝起會陰腎同行。陽蹻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
(一)沖脈: 十二陰陽經之海 起源於會陰穴,陰陽相貫,故任與督脈必相交,下交於會陰之間,上則交於唇之上下也。
(二)督脈: 手足三陽脈之海
(三)任脈: 手足三陰脈之海
(四)陽維: 主一身之表,起於諸陽之會。
(五)陰維: 主一身之裡,起於諸陰之會。
(六)陽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陽。
(七)陰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陰。
(八)帶脈: 總束十二經及其他奇經七脈。
明代《醫經小學》中奇經八脈歌云:
督脈: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裡上風府,過腦額鼻入斷交,為陽脈海都綱要。
任脈:任脈起於中極底,上腹循咽承漿裡,陰脈之海衽所謂。
沖脈:沖脈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口唇,女人成經為血室,脈並少陰之腎經,並任都本於會陰,三脈並起而異行。
陽蹻:陽蹻起自足跟裡,循外踝上入風池。
陰蹻:陰蹻內踝循喉嗌,本足陰陽脈別支。
陰維:諸陰交起陰維脈,發足少陰築賓。
陽維:諸陽會起陽維脈,太陽之金門穴。
帶脈:周迴季脅間,會於維道足少陽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經絡的名相
第一節 經絡之意義
「經」者有「徑」之意思,如路徑可通達各處,且是直行之幹線;「絡」者有「網」之意思,縱橫連結之網路,是橫出的旁枝;此絡網可將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等連結,進而或深或淺地將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頭面、軀幹、四肢等都連繫起來,用真氣來促進全身細胞生理的作用,顯現生命的現象。所言經絡者在修行者言,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五絡,以及很多絡脈和孫絡脈等總稱之名。
吾人色身經絡的正經十二脈,是構成整體循環的主體,奇經八脈是調節十二經脈之作用。也可說前者為一般人皆具足之經脈,後者為修行者所開發出來之特有經脈。行者先開發出調節作用的八脈,進而導入正經十二脈,透過經別及經筋,連結一切脈絡,使氣行於全身。
第二節 十二經別、經筋之意義
所謂經別者是十二經脈分出後別行(另行走)的一部分,意即別行於正經脈,故簡稱經別,共有十二條經別。它的循行路線和分佈的部位,比一般的絡脈來得深來得長,所以和脈絡有所不同。其名稱係十二正經後加一個「別」字即得,如手太陽經別。十二經別走在互為表裡配對的陰經脈與陽經脈之間,起一種往來聯絡道路之作用;其循行部位多在肘、膝以上,臟腑、軀幹及頸項等處。經別循行至頸項以後,三陰經別與三陽經別相結合後,都走入陽經脈之原路,且上行至頭面部位。
所謂經筋者是十二經脈與十二經別以外的筋肉表端之部分,由此可知十二經筋者,都偏重於行走筋肉部位,所以稱為經筋。十二經筋都起於四肢,終於頭身,且都走在較體表的層次,而不連結屬接至內臟;故有些經筋氣所到之處,並非經脈、經別所能到達的。如行者皮膚表面經筋走到之處,癢癢難耐,此是經筋行走到之功能。
手、足三陰陽經筋相結合處:手三陰經筋(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由裡側循行至胸部相互結合;手三陽經筋(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由表側循行至頭角部相互結合;足三陰經筋(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由內側循行至少腹部相互結合;足三陽經筋(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由外側循行至面部相互結合。
第三節 十五絡之意義
絡者又稱絡脈,是由經脈分出來的呈網狀的大小分支,共有十五條。絡脈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經脈,網絡全身組織,運行營衛氣血。十五絡者係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的任、督兩脈所分出的絡脈外,再加上「脾之大絡」,則共合成十五絡也。全身十五絡均由一穴道與經脈相連,因此絡之命名即以此本身起點之穴道名稱來命名,其名稱如下:
列缺絡─絡連手太陰肺經 通裡絡─絡連手少陰心經
內關絡─絡連手厥陰心包經 偏歷絡─絡連手陽明大腸經
支正絡─絡連手太陽小腸經 外關絡─絡連手少陽三焦經
公孫絡─絡連足太陰脾經 大鍾絡─絡連足少陰腎經
蠡溝絡─絡連足厥陰肝經 豐隆絡─絡連足陽明胃經
飛揚絡─絡連足太陽膀胱經 光明絡─絡連足少陽膽經
尾翳絡─絡連任脈 長強絡─絡連督脈
大包絡─脾之大絡
十五絡脈運行之方向,除任脈的尾翳絡、督脈的長強絡、脾經的大包絡,在軀幹部分循行外,其他十二絡都在手腕和足裸部順著本經之經脈方向循行,把相互表裡的陰經脈與陽經脈溝通起來,加強身體之聯繫。(待續)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經行路徑(3)—衝(沖)脈
第三節、衝(沖)脈
衝者街道也,為十二經之所注,猶如四通八達之路也。
1.脈經穴道:
衝脈起點橫骨穴,係接足少陰腎經內股鼠蹊之氣沖穴,至幽門共十一穴。在任脈中線左右各五分處,每一穴距離約一寸。自小腹下橫骨穴開始,上行大赫、氣穴(功穴)、四海,中注、盲俞(功穴)、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穴後至胸散佈任流行。
2.循行路徑:
衝脈起於腹氣之氣街,足陽明胃經後天之宗氣,並於先天之真氣,此先天之氣來自於胞中與腎氣(足少陰腎經),相並挾臍而上胸部。大氣至胸中而散開,再會合任、督兩脈充身懷,再分佈臟腑諸經絡。故知衝脈是五臟六腑之海,亦是十二經之海,與少陰腎經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也。
3.疾病症候
患衝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氣從小腹上沖、腹中脹急疼痛。
奇經衝脈經筋圖
奇經衝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起於少腹之內胞中
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
其浮於外者挾臍左右上行
並足少陰足陽明之脈 至胸中而散
上挾咽
別絡唇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1 下午 12:58
奇經八脈經行路徑(2)—任脈
第二節、任脈
在腹中線,總統諸陰,謂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裡上行,猶衽在之於腹前也。
1.脈經穴道:
任脈二十四穴,會陰(功穴)潛伏兩陰間,曲骨(恥骨)之前中極(膀胱功穴)在,關元(小腸功穴)、石門(三焦功穴)、氣海邊,陰交、神闕(臍中、功穴)、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腑會穴、胃功穴)前,上脘、巨闕(功穴)連鳩尾,中庭、膻中(氣會穴、心包功穴)、玉堂連,紫宮、華蓋、循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端。
2.循行路徑:
任脈起於會陰穴,分本絡與分絡行經色身前之脈絡。
(1)本絡路徑:由會陰起,上至毛際曲骨端,內行腹內入胞中,是為經絡之海。至關元穴與衝脈會,浮外循腹部上行,經咽喉十二重樓,別絡口唇承漿穴止。
(2)別絡路徑:由會陰穴起,借經足陽明胃經上行至胃,反胃行至胃口,不通時有打呃現象,通則再上行至舌根、喉頭,經喉頭兩側上行入頤際。不交督脈而再循足陽明胃經,上循面臉入眼之睛明穴。
3.疾病症候
患任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遺尿、遺精、腹脹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各種疝氣病、女子易患帶下、女子小腹結塊等症。
奇經任脈經筋圖
奇經任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起於少腹之內胞中
出會陰之分
上毛際
循臍中央至膻中
上喉嚨
繞唇
絡唇下承漿穴
其支上頤循面入於目
與督脈交
認識中藥 關注中藥 運用中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王付 河南中醫學院
長期以來,多數人認為中藥是沒有毒性的,這種認識流傳甚廣,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筆者結合臨床應用中藥體會,可以肯定地說:有極少數中藥毒性是非常明顯的,如砒霜、馬錢子等;有一部分中藥毒性是比較小的,如半夏、杏仁等;當然沒有毒性的中藥占絕大多數如人參、黃耆、百合、麥冬、鹿茸等。為了對中藥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公正、正確的認識與瞭解,使人們在運用中藥方面既不因中藥無毒而濫用,也不因中藥有毒畏而不用,為此我們擬將中藥應用分分類,並淺述其運用。
正確認識中藥上、中、下三品
早在漢代以前,《神農本草經》就將中藥分為三類:一類上品,又稱上藥;二類中品,又稱中藥;三類下品,又稱下藥。人們通常認為上品是無毒中藥,中、下品是有毒中藥,無毒中藥是用來養生保健的,而有毒中藥則是用來治病的,筆者認為這種認識似有不盡全面。
一、審視《神農本草經》對中藥的分類
上品藥,《神農本草經》說:“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指出上品藥是無毒中藥,主要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從《神農本草經》收載上品藥分析,則知上品藥未必都是無毒中藥,未必都能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確有一些中藥毒性還是比較大的,如上品中所言丹沙即朱砂,其說“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朱砂主要含硫化汞(HgS),久服不僅不會“通神明不老”,還會引起汞中毒。《本草從新》曾明確指出,朱砂“獨用多用,令人呆悶。”《藥性論》論朱砂“有大毒。”《本經逢原》曾說“丹砂入火,則烈毒能殺人。”《中藥大辭典》對此也指出朱砂“不宜久服,多服。”即知朱砂不可久服,久服必傷人。
中品藥,《神農本草經》說:“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眾所周知,有毒中藥多用於治病祛疾,如雄黃、硫黃、水銀、防己等。而應用無毒中藥有兩種情況:一是祛邪治病,如石膏、乾薑等;一是滋養保健或與治病祛疾同時並存,如陽起石、百合、當歸、鼈甲等。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在應用時都要切中病情,不可盲目服用,尤其是有毒中藥更是不能久服多服。可《神農本草經》在中品藥中誤認為水銀“久服神仙不死”,對此李時珍於《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是以“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禽、獸、人”等16部分類)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本經》言其‘久服神仙’,甄權言其還丹元母,《抱樸子》以為長生之藥。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土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銀但不可食爾,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在臨床中有些毒性較小的中藥,可根據病情在特定的情況下或許可以服用一段時間,而水銀毒性比較大,治療病證雖然效果顯著,但不可久服多服,對此絕不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下品藥,如《神農本草經》說“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左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下品藥中大多數藥是有毒的如附子、烏頭、鉛丹、巴豆、大戟、甘遂、澤漆等;但也有少數下品藥是無毒的如連翹、大黃、白頭翁等。有毒中藥只能用來治病,而不能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或“強志,益力,通神”。可《神農本草經》在下經中言鉛丹可“久服,通神明”,言茛菪子可“久服,輕身,走及奔馬,強志,益力,通神。”眾所周知,鉛丹與茛菪子毒性比較大,是不能長期服用的。
《神農本草經》將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尤其是中品藥中既有屬於上品藥如鹿茸、鼈甲等,又有屬於下品藥如雄黃、水銀等。又,上品中有小毒藥如細辛,中品中也有小毒藥如防己;中品中有大毒藥如水銀,下品中也有大毒藥如大戟;下品中有無毒藥如連翹,中品中也有無毒藥如淫陽藿。可見,《神農本草經》給中藥分類在某些方面似有概念模糊不清。
二、中藥分類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從《神農本草經》給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得知,既有正確一面,也有不盡合理一面,如中品中百合、鹿茸、鼈甲、當歸等,其與上品滋補藥是沒有明顯區別的,此藥可以作為上品藥用來“輕身益氣”與“不老延年”。筆者認為,認識與研究中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毒中藥,一類是無毒中藥。結合臨床運用中藥的體會,筆者認為中藥除了補益藥(如補氣、補血、滋陰、補陽藥)沒有毒性外,其他任何一類中藥,都可分為兩類,即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譬如解表藥中多數藥是沒有毒性的,如桂枝、生薑、薄荷等,但千萬不能說所有解表藥都是沒有毒性的,如麻黃具有解表作用,其成分主要是麻黃堿與僞麻黃堿等,若在辨證與用量等方面未能切中病變證機,則會出現中毒症狀;又如瀉下藥中多數藥是沒有毒性的,可巴豆具有瀉下作用,若用巴豆稍有不當,則會出現明顯中毒症狀;再如化痰藥中多數藥是有毒性的,可有的化痰藥則是沒有毒性的,如竹茹化痰,通常用量是6~12克,可在臨床中即使用到50克或100克,也不會出現中毒症狀。可見,從科學角度給中藥分類,只有從有毒與無毒角度分類,才能更有效地指導臨床合理應用有毒中藥與無毒中藥。於此還要鄭重指出,臨床中運用有毒中藥只要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只會起到治療效果,而不會出現中毒症狀;而無毒中藥若未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則會引起諸多副作用。因此,無論是運用有毒中藥,還是運用無毒中藥,治療疾病都要切中病變證機,切不可盲目應用,若違背病變證機而用之,則會引起不良反應。
正確認識無毒中藥、有毒中藥
一、認識無毒中藥
眾所周知,有毒中藥是用來治病的,而無毒中藥則是用來養生與保健的。但根據中藥性味、功用及主治,則知無毒中藥有的是用來治病的,如桂枝其中一個主要功用就是用來治療感冒(風寒)的,又如黃連其中一個主要功用是用來治療熱證的;而有的無毒則是用來養生與保健的,如生薑,大棗,粳米等。那麽無毒中藥能不能因無毒而隨意用來養生與保健呢?肯定地回答,無毒中藥也是不能隨意服用的。如桂枝雖無毒,可在運用時未能恰到好處,或因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則會出現辛熱助陽化熱,引起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副作用。又如黃連雖無毒,若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或隨意服用,不僅沒有治療作用,反而還會損傷脾胃陽氣,出現胃脘疼痛,不欲飲食等副作用。再如大黃雖無毒,若隨意服用或未能按病情而多次服用,則會引起寒傷脾胃,出現腹瀉或腹痛等副作用。對此必須懂得無毒中藥雖無毒,但若用之不當也會引起諸多副作用。可見,在運用無毒中藥時,切不可因中藥無毒而濫用、久用、多用。
二、認識有毒中藥
在臨床中,既然中藥有毒,為何還要用有毒中藥治病呢?用有毒中藥治病有沒有中毒反應?可以肯定地說,有毒中藥是完全可以用來治病的,尤其是有些毒性中藥在治病方面療效是非常肯定的:如溫熱藥附子、川烏等,其雖有毒,但治療大寒證則效果非常顯著;再如幹薑也是溫熱藥,因其沒有毒性,其治療大寒證遠遠沒有附子、烏頭效果顯著,正因為藥用有毒,才是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保證,此即“以毒攻毒”。對此,我們又知道部分西藥是沒有毒性的,而部分西藥是有毒性的,也可以說凡是沒有明顯毒性的西藥,其治療作用都是比較弱的,大多是治病的輔助藥,如維生素類,氨基酸類,葡萄糖類;凡是有毒西藥,其治療作用都是比較顯著的,如抗生素類、抗腫瘤類、止痛類等。可見,正因為西藥有毒或毒性大,才是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所在,假如用西藥稍有不當,則會出現諸多毒副作用。由此可以悟出一個道理,有毒中藥,正因為其有毒,才是治病祛邪,取得治療效果的根本保證。
合理運用有毒中藥、無毒中藥
一、運用有毒中藥
從前所述,有毒中藥治病效果顯著,那麽又如何正確運用呢?
其一,在運用有毒中藥時,必須嚴格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精神,做到辨證準確,用藥合理,只有如此而用,才能避免中毒症狀,若未能切中病變證機而用之,不僅無益於治病,反而還會出現毒副作用。
其二,在運用有毒中藥時,必須審明病變證機而以法確定藥用劑量,假如在藥用劑量調配方面能夠恰到好處,用有毒中藥則不會出現中毒症狀。如治療急性腎炎,假如辨清病變證機是表虛風水證,以法用防己,調配劑量在3克(指成年人)左右,則能取得明顯治療作用,若用量在10克或超過15克以上,不僅沒有治病效果,反而還會進一步損傷腎功能。又,根據目前屢有報道中藥中毒現象,考慮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辨證未能審明病變證機而隨意用有毒中藥治病,二是用藥調配劑量未能恰到好處,三是誤認為中藥沒有毒性而不加辨證的濫用、久用、多用。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引起中毒症狀。由此而知,用有毒中藥一定要客觀、正確、合理,切不可隨意服用有毒中藥。
二、運用無毒中藥
有毒中藥在治病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些無毒中藥在治病方面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大黃雖無毒,可在治療熱結病證方面所起作用舉足輕重;再如黃連雖無毒,在治療心熱病證如心煩急躁等所起作用非常重要。可有些無毒中藥在治病方面是不明顯的,如大棗、山藥是補氣藥,其治療作用則是不顯著的;再如薄荷、菊花是辛涼解表藥,其治療風熱表證作用是比較弱的,僅用薄荷、菊花治療風熱表證則很難取得預期治療效果。同時還要明確指出,有明顯治療作用的無毒中藥是不能長期服用的,而沒有明顯治療作用的中藥也不能長期服用,如大棗、山藥雖沒有明顯治療作用,但不能長期服用,若久久服用,則會引起脾胃氣機壅滯,出現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又如薄荷、菊花雖沒有明顯治療作用,但也不可久用,若久用則會出現寒涼遏制脾胃陽氣,引起脘腹脹滿,飲食不佳等。
隨著人們對中藥認識的不斷深入,對有毒中藥、無毒中藥都要全面地、客觀地認識與瞭解,只有這樣,才能正確運用有毒中藥或無毒中藥,才能提高運用有毒中藥或無毒中藥治病效果。另外,還要知道,有毒中藥是藥,無毒中藥也是藥,有毒中藥能治病,無毒中藥也能治病,有毒v中藥若未能恰到好處用之,則會出現藥物中毒,甚至可危及生命;而無毒中藥若未能恰到好處用之,則會引起用藥不良反應,也會加劇病情,對此法當全面認識。
【 2004-09-22/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中醫學基礎:陰陽五行〕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陰陽五行綱要
本院教授: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是人們把各種自然現象的觀察結果加以綜合分析和歸納,利用陰陽和五行學說作了最簡單的概括和說明,用以闡述自然界一切現象和事物間的關係,並且把它運用到醫學上,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作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本課程介紹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陰陽學說
陰陽這兩個字,初聽起來會覺得很玄妙,不容易理解,其實陰陽兩字有一定的內容,是可以理解的東西。古代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通過長期、各方面的觀察,認識到世界上各種事物無不存在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可以用“陰”、“陽”這兩個字來概括。例如:日屬陽,月就屬陰;天屬陽,地就屬陰;白天屬陽,黑夜就屬陰;火屬陽,水就屬陰。由於日光和火是熱的,月光和水是涼的,由此類推,就把熱性的事物屬陽,涼性的事物屬陰。火焰是動的,有向上的特性,因此一切運動的、向上的事物屬陽;水液是靜的,有向下的特性,因此一切靜止的、在下的事物屬陰。這就是陰陽的屬性。
陰陽所代表的,有具體的物質,有抽象的概念,所以陰陽所包括的含義和範圍是很廣泛的。
陰陽兩個方面不但是互相對立的,又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繫的,並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陽二方各自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沒有陰,就無所謂陽;沒有陽,也不可能有陰。這就是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互根。例如人體的各種功能活動(陽)都必須由體液(陰)供給它營養,否則就不能維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動;而功能活動(陽)又是產生營養物質(陰)的動力,沒有臟腑的功能活動(陽),飲食就不能變成人體可以利用的營養物質(陰)。此外,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互相轉化,例如在自然界,地面上的水(陰),經過蒸發可以變成氣體(陽);天上的水蒸氣(陽),遇到冷凝結成水(陰),又下降到地面上來,這就是陰陽的互相轉化。在臨床上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有些肺炎病人開始有高熱、煩躁、面紅、口乾,脈搏快而有力,這是一派陽證的表現,如果細菌毒力過強,身體的抵抗力不能適應,出現中毒性休克的時候,病人就從陽證向陰證轉化,出現手足冰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沉細而弱,血壓下降。反之,如原來是一個陰證病人,用了溫熱藥過多,病人會出現陽盛表現,轉化為陽證。
陰陽二者並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在不斷的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人體的生理活動如氣、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謝,都是在不斷的“陰消陽長”和“陰消陽長”的過程中保持相對平衡狀態,以維持人體的健康。如一方面有所偏盛或偏衰,則影響另一方面必然衰退或亢進,這就叫陰陽互為消長。例如:陽盛則陰衰,陽虛則陰盛,陰盛則陽衰,陰虛則陽亢。中醫就利用這些理論來解釋許多臨床現象。例如一般高熱病人(陽盛),多有體液消耗(陰虛);機體功能衰退(陽虛)的病人,多有怕冷表現(陰盛)等。
陰陽在人體生理上的應用:陰陽學說用於人體生理方面,主要是在表示身體各部分組織和器官,由於內、外、前、後、上、下等部位有屬性的不同,而用陰陽來說明。如身體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外部屬陽,內部屬陰;上部屬陽,下部屬陰;人體內臟中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屬陽。五臟雖都屬陰,五臟之中卻又可再分陰陽,如心肺的部位在上,所以屬陽臟,而肝腎在下,故屬陰臟。在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可見陰陽是一個機動的代名詞,它的含義可以隨著不同的對立面而改變。
陰陽在說明人體病理變化上的應用: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抗病機能──正氣,與致病因素──邪氣兩個方面,都可用陰陽來分析,病邪可分為陰邪與陽邪,陰邪致病,必致陰偏勝,出現寒勝症;陽邪致病,必致陽偏勝,出現實熱症。正氣可分為陽氣與陰液二方面,陽氣虛出現虛寒症,陰液虛出現虛熱症。因此,多種多樣的病理變化,都可用“陰陽失調”、“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來概括說明。
此外,機體的陰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程度,常可導致對方的不足,即所謂“陽損及陰”、“陰損及陽”,以致最後出現“陰陽兩虛”。例如有些慢性病,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由於陽氣虛弱而影響到陰液的生化不足;或由於陰液的虧損而影響到陽氣的生化無源,都是臨床常見的病理變化。
陰陽在疾病診斷上的應用:由於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病證,盡管它的臨床現象千變萬化,但總可用陰證和陽證兩大證型來進行概括和分析它的基本性質。在臨床上常用的八綱辨證,就以陰陽為總綱:表證、熱證、實證屬陽;里證、寒證、虛證屬陰。故《內經》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可見辨別陰陽在診斷上的重要性。
陰陽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應用:由於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是各種病理現象的基本表現,因此在我們診斷出了這病屬陰屬陽以後,就要調整陰陽,糾正其偏勝,使陰陽恢復到相對的平衡狀態,這就是治療的基本原則。如《內經》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所以在治療時我們對陽證用陰藥,即熱性病用寒涼藥,所謂:“熱者寒之”;對陰證用陽藥,即寒性病用溫熱藥,所謂:“寒者熱之”。此外還有:“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對於治療所用中藥的性味和功能,也可以用陰陽來進行概括。如以寒涼、滋潤的藥物屬陰,溫熱、燥烈的藥物屬陽;藥味酸苦鹹的屬陰,辛甘淡味的屬陽。藥物具有收斂、下降作用的屬陰,具有上升、發散作用的屬陽。一般陰藥都具有鎮靜退熱作用,能消除發熱和亢奮症狀;陽藥一般都具有興奮刺激作用,能促進功能,消除衰退症狀。由於藥物的作用,糾正了人體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情況,使它恢復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五行學說
五行在最初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五類物質──木、火、土、金、水。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古人發現這五類物質經過混合加工後,可以創造出各種新的物質來,因而就產生了以這五類物質作為宇宙間萬物的基礎的唯物概念。根據這個概念,古人就把一切事物和現象,按照不同的特性,都把它們歸納於五行之中,使五行就成為具體物質的抽象化的代名詞了。最後,五行學說發展成為一種事物的歸類方法和推演事物間相互聯繫及其變化的一種理論工具。五行學說對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影響,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例如我們常說要上街去買些“東西”,這“東西”兩字就來源於五行學說,東代表金,西代表木,古代人們認為一切物體差不多都由金和木兩種物質做成,因此就把“東西”二字作為一切物體的代名詞了。
五行學說的生剋規律: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剋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關係。相生規律:“生”有資生、助長、促進等含義,“相”是互相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互相資生、助長、促進的關係,即稱之為相生關係。有了這個相生的關係,才能使五行綿綿不絕的運動和生化。五行相生的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能生火。原來的意思,可能是見到鑽木取火,而且木本身又能燃燒起火,因此認為木能生火;一切物體被火燒後成為灰土,因此就認為火能生土;所有金屬都是從土地或礦石中提煉出來,因此認為土能生金;金屬器皿放置地上,受著溼氣會凝結成水珠,此外金屬遇高溫便熔化成為液體,因此說金能生水;一切樹木或植物如果沒有水灌溉,就要枯萎,必須有水分才能生長,因此說水能生木。
五行學說的相剋規律:“剋”含有克制、制約、克服的意思,相克就是相互克制、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了相克的關係,才可以使五行的任何一行都不致於過分亢進,而能保持一定的平衡。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克土。原始的認識,可能是古人見到樹木都生長在土地上面,吸取土地中的養分而使土受損失,使土地越來越貧瘠,所以認為木能克土;洪水來了,古人就用泥土築堤來阻擋它,所以說土能克水;水能使正在燃燒著的火熄滅,這就是水克火;一切金屬被火燒後會軟化或熔解,這就是火能克金;金屬的刀斧能砍伐樹木,因此說金能克木。
在五行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這兩方面關係,生我的是“母”,我生的是“子”,所以五行的相生關係,又叫“母子關係”。在五行相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兩方面的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五行的相克關係,又稱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
此外,還有所謂“相乘”和“相侮”關係,則屬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也就是持強凌弱。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克,它的規律和相克是一致的。例如,木氣太旺,便要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也即原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它的次序和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木克土,如木氣不足,土氣很旺,土就會反過來侮木。
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應用在祖國醫學中,作為一種說理的工具,應用十分廣泛,而且起著一定指導作用。它主要運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運用五行的各種個別的特性,以木、火、土、金、水為中心,把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人體的臟器組織,按照它們的個別特性、形態、功能以及表現等各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把它歸納於那一行中,分成了五大類,按類做系統的歸納,這樣就把各種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複雜現象,理出了一個頭緒來,從而可以說明人體內臟之間的關係、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繫,和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聯繫。例如肝臟性喜舒展條達柔和,故把肝比做木;心陽能溫熱全身,故把心比做火;脾能化生精微,故把脾比做土;肺氣清肅下降,故把肺比做金;腎藏精主水,故把腎比做水。
提到一項,就應該聯想到一系列的其他項目,例如講到“肝”,就可以聯繫到肝開竅於“目”,與體內的“筋”有關係,與情志的“怒”有關等。這一系列連鎖性的關係在臨床上很有實用價值。如目病治肝,療效很好;肝主筋,肝病常易動風抽痙,以和風吹動樹木時,使樹枝動搖來解釋;大怒容易傷肝是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的現象;肝屬目,旺於春季,所以肝陽病也好發於春季。因此,人體與四時、五氣、五味、五官、五體等的關係,可以運用五行學說來加以歸納,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2.運用五行生克的理論,來說明人體內部臟器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資生、促進、或相互制約、克制的關係。如從上表縱的方向看,就有五行生克的關係。如腎(水)之精可以養肝(木),肝(木)藏血可以接濟心(火),心(火)或命門之火可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穀的精微以充養肺(金),肺(金)清肅下行以滋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氣,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臨床上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例如肝氣鬱結,可以影響到脾胃而使之得病,這是木旺可以克土,例如有一種胃病有嘔吐酸水等症狀,就是木克土,肝犯胃的結果,治療時單治胃無效,必須同時抑制和疏泄肝氣。又如有些長期咳嗽的肺癆患者,表現為面色萎黃,肌肉瘦削,食欲不振等症,在治療時,中醫不治他的肺,而主要治療他的脾胃,這就是應用土能生金的理論,因脾胃是土,肺是金,所以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治療,不但可以使食欲恢復,形體好轉,就是肺部病灶和咳嗽也會好轉。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五行學說同是在反對神權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這個學說應用於祖國醫學最早見於《內經》。陰陽和五行學說雖說各有特點,但在實際應用時常須互相結合,互補不足,才能說明醫學上的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陰陽學說具有較高的原則性,它說明事物的矛盾對立和統一;而五行學說具有較大的特殊性,它說明事物內部的內在聯繫,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把問題說明得更為清楚。由於歷史的限制,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一種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有它一定的侷限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4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1
〔中醫學基礎:藏象〕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藏象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祖國醫學的藏象學說,是討論人體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識的學說。一部份和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識有相似的地方,但大部分是不相同的。
本課程介紹藏象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藏”,也可寫作臟,就是人體內部的臟器;“象”是某種現象的反映,能夠為人們所覺知的。藏、象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人體臟器的生理或病理的活動,反映在體表的現象。所以中醫藏象的主要內容,是研究正常和異常情況下人體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它們的特點。
臟腑
臟腑是五臟六腑的一個總稱,也是人體內部的主要器官,臟和腑有一定的區別。“臟腑”二字,古人寫作“藏府”,“藏”是隱藏的意思,如礦藏、庫藏;“府”是聚的意思,凡東西聚集起來的地方就叫做府。中醫認為五臟的功能最重要,它的作用是儲藏精氣,所以稱它為“藏”;六府的功能比較次要,它的作用是出納轉輸,所以稱它為“府”。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是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此外還有一個心包絡,它是心的外衛,在功能和病變上,也與心臟相一致,因此它與五臟往往相提並論。
五臟的生理功能
心
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我國最早的醫書《內經》上載稱:“心者,生之本。”說明心是人體生命的中樞,心臟的健康與否,關係到整個人體的安危。
心藏神:心總管人體的一切臟腑和四肢百骸,以及精神意識活動等,所以心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心能推動全身血液運行:心是全身血液運行的一種動力,血液能周流全身不息,全賴心的活動。
心與舌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心開竅於舌,某些心臟的病理變化,可以從舌頭的變化反映出來。如舌質發紅發紫,舌尖糜爛,表示心有熱;舌質淡白,表示心血不足等。
肝
肝為將軍之官:古人把肝比作一國的將軍,有防禦外侮,考慮對策,抵抗疾病侵犯人體的功能。
肝能藏血:人在休息靜臥時,血液歸於肝內貯藏著,當活動需要時,則又還復運行於臟腑經絡之中,因此肝能藏血,似乎有調節血量的作用。臨床上如有些因暴怒引起的吐血,就認為是由於“肝不藏血”所致,在治療時常於止血藥中加些平肝的藥物,往往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另外,肝本身也很需要血液來滋養,肝血不足能引起“肝陽”或“肝火”上亢。
肝能統率全身的筋:古人認為肝能統率一身的筋(筋約相當於現代所說的肌腱),所以肝和四肢關節的屈伸運動有密切關係,在臨床上遇到病人出現有四肢抽搐拘攣、角弓反張等症狀時,就認為是肝和筋的病變。
肝與目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肝開竅於目,肝的某些病理變化可從眼睛的變化上觀察出來。如臨床上急性發作的紅腫疼痛的眼睛毛病,多數屬於“肝火上升”;慢性發作的眼花目眩或兩眼乾燥,多數屬於“血不養肝”,治療時都是以治肝為主。
脾
脾是管理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脾屬於土,因為土是變化生長萬物的根本發源地,一切生物都依靠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來養活。脾也一樣,脾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脾健康時,能很好的消化吸收營養,再把它供給全身,如果脾的功能不良,就不能把飲食物很好的消化吸收,人就要逐漸消瘦虛弱,在臨床上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或肌膚腫脹等症狀,所以中醫稱脾是後天的根本。
脾能統率全身的血液:脾具有統攝血液在正常脈管內運行的功能,如果脾的功能不正常,血液就會不循常道,成為出血的病變,所以臨床上對一些慢性出血的病人用健脾方法來治療,療效很好。
脾與肌肉、四肢、以及口唇有密切關係:因為脾是管理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脾的功能良好,那麼養料吸收好,人的肌肉就豐滿,因而四肢舉動有力,口唇紅潤;若脾的功能不良時,養料吸收不好,就會出現肌肉瘦削,唇色蒼白,四肢舉動無力等症狀。
肺
肺管理一身之氣,並有呼吸的功能:這裡的氣一方面是指空氣,由呼吸吸入肺內;另一方面又指從脾吸收轉送到肺的水谷之氣,這兩種氣在肺部結合成為另一種“真氣”。“真氣”是人體功能活動的根本動力,人依靠它才能生存,真氣絕滅了,人也就死亡,所以是很重要的。
肺與鼻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肺開竅於鼻,因為鼻是呼吸出入的門戶,肺有病變,往往會影響到鼻,如感冒咳嗽時常會引起鼻塞。
肺與皮毛有關:皮毛是指肌表皮膚和汗毛毛竅而言。肺臟與肌表皮膚汗毛毛竅有很密切的關係,一般平時容易患傷風感冒的人,他的皮膚紋理一定很疏鬆,容易受風寒的侵襲,在感冒後會引起咳嗽氣急的症狀;另外在治療感冒咳嗽氣急的病人時,中醫在早期都是通過皮毛發汗的方法來治療,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都可說明肺與皮毛存在著內外的緊密關係。
肺與聲音有關:中醫認為肺是發音的器官,肺部有了病變,往往會影響到聲音,如一般傷風咳嗽,常見聲音嘶啞。
腎
腎能藏精。精有兩種。後天之精,是指飲食物經過脾的消化吸收後的營養物質,一部分供給全身的需要,另一部分就貯藏在腎內,以備人體不時的需要,這就是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指腎臟本身的精氣,它的作用有二,一是能夠生育繁殖後代,一是主宰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的生命過程。所以中醫稱呼腎是先天的根本。
腎與骨、骨髓有關:中醫認為骨和骨髓的充實與否,與腎氣的盛衰有很大關係。臨床上有些傴腰曲背不能伸直,二足軟弱不能站立的骨痿症,就是由於腎虧不能營養骨髓所引起,治療時要給以補腎的藥物。
腎與腦有關:由於腎與骨髓有關,而骨髓最後都要會合於腦,中醫稱腦為髓之海,因此腎與腦就間接地發生了關係。臨床上遇到腦力衰退,頭眩健忘病人,給以補腎藥物可以見效,理論根據就在這裡。
腎開竅於耳:這在臨床上也可以證明,例如腎虛的患者常伴有耳鳴的症狀,有些耳聾患者,給以補腎藥物,可以收效。可見腎與耳有密切關係。
心包絡
心包絡是心的外衛,其作用主要在保護心臟,使心不致直接受疾病的侵犯,因為古人認為心象一國的君主,不能受疾病侵犯,若侵犯到心,人就要死亡,所以有病都是心包在代替心受病。此外古人認為心包還能代替心臟行使某些職能,所以它的功能和心臟差不多。
五臟之間的關係
人體五臟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關係,五臟之間既是相互依存,相互助長,又是相互制約,相互克制的,這樣才保持人體正常的平衡狀態。古代醫家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就運用了五行學說,把五臟分屬於五行,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來說明臟與臟之間的關係,任何一個臟器發生了功能過於亢進或不足,都會引起克或被克的關係,而出現病態。例如肝木太過就要克制脾土,臨床上會出現腹痛泄瀉的症狀,治療時應該用克制肝木、充實脾土的藥,才能使偏勝糾正過來。又脾土的功能如果不足,不能制水,水就停留在體內不易運化出去,臨床上會出現水腫便溏的症狀,治療時要用健脾利水的藥,使脾恢復制水的功能,就可使病證消失。這些都是從五行生克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影響,從而應用於臨床實踐的。
六腑的生理功能
胃
胃能接受飲食。飲食物經口入胃,暫時停留,作為貯留場所,經過一段時間,它就排空了,以後又可再吃,好像永遠不會裝滿似的。所以中醫稱它為水谷之海,形容胃的容量好像海一樣可以接受許多東西而不會滿溢。胃有初步消化飲食物的功能:飲食物入胃後,經過胃的蠕動腐熟,可以起到初步的消化作用。
小腸
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分別清濁,食物在胃內經過初步消化後,進入小腸,小腸就進一步把清的和濁的分別開來。所謂清的是指飲食物中的精華部分,吸收後可供營養五臟,並貯藏起來;濁的是指糟粕無用的東西,把它傳入大腸去排泄,並把糟粕中的水分吸收歸於膀胱,所以小腸有病主要表現在小便和大便方面。
大腸
大腸是傳導的器官,起著傳遞轉輸的作用,在小腸中不被吸收的濁物,由大腸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膀胱
膀胱管理排泄小便。膀胱是貯藏小便的府庫,滿了就排出,臨床上如果出現小便失禁或小便不通,都與膀胱有關。另外,小便和津液(津液,一般指體內的正常水液,有時指水谷消化後含有營養物質的液體,有滋養全身的功能)也有一定關係。在大汗淋漓或劇烈吐瀉時,體內津液喪失甚多,則小便減少。反之,天冷無汗或大量飲水時,體內津液增多,小便也多。因而也有“膀胱主藏津液”之說。
三焦
由上、中、下三個部分組成。歷來對三焦的形態和功能有很多爭議。一般說來,三焦總的功用約有兩方面:(1)流通氣血:能使來自飲食物的精華部分如氣血、津液等,得以周流於肌膚和腑臟之間;(2)疏通水道:三焦能流通水液,將多餘的水分向下輸送到膀胱,好像行水的溝渠一樣。
膽
膽在人體的功能,主要是能決定人的思維活動和個性。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概念,對於做事縮手縮腳,優柔寡斷的人,就說他是膽小;對於做事有魄力,富有決斷力而勇敢的人,就認為這人膽大。可見膽和人的思想活動有一定關係。
六腑之間的關係
人體六腑之間,主要是一種傳化關係,飲食物由胃到小腸,再到大腸;三焦和小腸都可把津液輸送到膀胱。六腑之間,也和五臟之間一樣,存在著五行相生相克的關係。
五臟六腑的相互關係
五臟六腑都是相互配合,各成配偶關係,即肝配膽,脾配胃,心配小腸,肺配大腸,腎配膀胱,心包絡配三焦。它們二者不論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臟有病,必然會影響到它所配合的腑。所以在臟與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肝與膽的配合關係
膽附著在肝的下面,二者關係密切,肝膽有互相接濟的功能,所以肝有病往往影響到膽,在治療時,平肝的藥也可以瀉膽,瀉膽的藥也可以平肝,可以通用。在臨床上有些病人出現寒熱、脅痛、胸滿、口苦、嘔吐等症狀,不易分清是屬於肝還是屬於膽的病變,常通稱為肝膽經有熱,事實上細分的意義也不大,因為二者的治療基本上是一致的。
脾與胃的配合關係
胃主納食,消化飲食物,脾主運化,轉輸飲食物的精華,二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營養和吸收,輸送任務,缺一不可,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會互相影響。例如:胃如果有病,不能進食,脾就無從完成它轉輸精華的任務。脾有病,胃雖然能進食,也無法運化,只能傳送到腸子裡直接排泄掉,在臨床上就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心與小腸的配合關係
心有病變時,往往影響到小腸,也發生病變,如舌赤,舌尖糜破,一般屬於心火,但常伴有小便短赤,小便出血等小腸熱的症狀,所以在治療上要採用清心火利小便的方法,使心和小腸的熱,全部從小便下泄。
肺與大腸的配合關係
肺病可傳到大腸;通利大腸,也能治療肺部病變。在臨床上對於一些痰涎壅塞肺部的喘息症病人,在治療上用瀉下的藥物後,宣通肺氣,就能治癒。
腎與膀胱的配合關係
津液變成小便,要通過腎的氣化作用,才能下輸膀胱,得到正常的排泄。所以臨床上遇到小便不通,就可治以溫化腎和膀胱之氣,使氣化功能恢復,小便就通了。
心包絡與三焦的配合關係
三焦為臟腑的外衛,心包絡是心的外衛,共同起著保衛主要臟器的功能,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祖國醫學的臟象學說,主要是說明人體內部臟器的生理、病理特點,以及內部相互之間的聯繫;一部分內容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病理範疇。雖然不如解剖、生理、病理描述得那麼細緻而有系統,但是中醫的這些理論,主要是從臨床經驗觀察中得出的結論,因此對臨床實踐仍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中醫就是按這些指導原理診治疾病,而能收到很好的療效,所以值得進一步加以研究。
奇恆之腑
除五臟六腑以外,人體中還有一些臟器稱為“奇恆之腑”。這是因為它們的形狀象六腑而功能象五臟。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和女子胞六個,其中膽和六腑的膽是重複的;骨、腦、髓已在腎一節中提過;脈的功用主要是容納血液而使之周流全身,循環不息,為心所主管。現重點把女子胞作如下介紹。
女子胞即子宮,其功用為主月經及懷胎。關於月經的生理,在《內經》中就已有了很全面的記載,其大意是:女子在十四歲左右開始來月經,以後平均每月來一次,到四十九歲左右月經停止。對於這一過程,總的認識是:女子在幼年時,其腎氣一直都是充足的,因而不斷的生長發育,到了十四歲左右,已更充盛了,它使充脈和任脈(都是屬於奇經八脈,詳後“經絡”部分)與子宮的通道相通,並使其充滿血液,排出體外,就是月經。當經血排出後,充任二脈就變得空虛,需要體內血液逐漸的補充,約一個月後,充任二脈再度充滿血液,就可再來月經,這就是一個週期。如此一直延續到四十九歲左右,由於腎氣日趨衰退,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於是充任二脈也都衰退閉塞,月經也就停止。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5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1
〔中醫學基礎:經絡〕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經絡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生理、病理、診斷、治法各方面;特別是針灸療法是以經絡學說作為理論根據的。近年來已引起世界上很多醫學科學家的重視。
本課程介紹經絡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經絡的含義
“經”和“絡”的含義並不盡同。“經”有徑的意思,是一種氣血通行的道路;“絡”有網的意思,向網羅的錯綜聯繫,遍佈全身,是經與經之間的聯繫道路。所以經好比水道的分支,樹木的丫枝一樣。中醫認為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在人體的各部分組織、器官之間,有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的徑路就是經絡。經絡分佈在人體各個部分,就像水道溝渠一樣,有主幹,有分支;它內部發源於五臟六腑,外部通連著五官、四肢及肌膚、體表,在全身形成了一個經絡的大網,將人體各個不同的組織和器官網合在一起。在經絡中流行著人體的氣和血(指維持人體活動能力及營養的物質),“灌溉”五臟六腑及全身各部。所以經絡網能把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各個部分連成一體,以保證各部分的協調和統一。
正經和奇經
在人體有十二條“正經”,所謂正經是指這些經絡都與一定的內臟直接聯繫,並用該臟器的名稱來命名,如心經、肺經、大腸經、小腸經等。這十二經按陰陽的不同,又有三陰、三陽的區別,如太陰、少陰、厥陰總稱三陰;太陽、陽明、少陽總稱三陽。這三陰、三陽經除了通過軀幹以外,都在上下肢循行;循行在上肢的就稱為手三陰、手三陽經;循行在下肢的就稱足三陰、足三陽經。
除了正經以外,在人體還有八條“奇經”。奇經和正經不同,跟內臟並不發生直接的聯繫,它們交貫於十二經脈之間,相互起著調節作用,如果用比喻來說,十二經脈是“江河”,奇經八脈是“湖澤”。一般常把十二條正經加上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條奇經,合稱十四經,是人體的主要經絡。
經絡的作用
生理方面
經絡除有流行氣血、維持人的營養和活動功能外,還有一種“衛氣”在體表的經絡中運行,這種衛氣有保衛人體健康、抗御疾病侵犯的作用。所以經絡在正常情況下有抵抗外界致病因子侵入的功能。由於經絡把人體的內外、上下全部聯繫在一起,就保證了內外環境的統一和平衡。
病理方面
由於經絡的存在,就能把臟腑的疾病反映到體表來。如五臟內部的疾病,常在所屬經絡循形的部位上出現症狀,如肝病常見脅痛、腎病常見腰痛、心肺之病常見胸膺痛等,就是因為聯繫這些臟器的經絡經過這些部位,把病態反映出來。於是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反映出來的現象,診斷內臟的疾病。
臨床方面
不論是內、外、針灸、推拿各科,都要用經絡學說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其中尤以與針灸的關係最為密切。例如針灸治療咽喉痛和牙齒痛,可以針刺二手虎口部的合谷穴,常可立時止痛,這因為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線經過面部和齒齦部之故。按照經絡循行的路線,有時還可以上病下治,如針刺腳上的崑崙穴或內庭穴,可以治療某些頭痛病。又如,呼吸系統的疾病大都可以用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來治療,胃腸消化系統的疾病大都可以用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來治療,這是因為這些經絡與相應內臟有密切的聯繫之故。經絡學還可作為臨床症狀歸納和治療時的依據,如抽風的症狀,一般與筋有關,而肝主筋,所以這也反映了肝的病變,在治療取穴時,主要取足厥陰肝經的穴位來糾正肝經的反常現象,如行間、太沖等穴都可應用。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6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氣血津液〕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氣、血、津液學說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基礎。氣,是運動著的、看不見的精微物質,主要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即血液;津液,是體內一切水液的總稱。兩者都是液體狀態的物質,有濡養、滋潤的作用,屬於陰。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氣、血、津液運動變化的結果。
本課程介紹氣、血、津液學說的最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氣
氣的含義有二:一指流動而看不見且有營養作用的精微物質;二是指推動臟腑生理活動的動力。人體氣的來源有先天和後天之分,生來就有的腎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生後得到肺吸入的空氣和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氣(即後天之氣)不斷充養而成真氣(又稱元氣或正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真氣是其他各種氣的根本,它隨經脈不斷地運行全身而起到營養全身的作用。此外,它還有變化產生血液、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外邪的侵襲,推動臟腑組織等功能活動。由於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不同,氣在各部分的作用也各有特點,而有不同名稱。玆分述如下:
宗氣
居於胸中,上出喉嚨,以管理呼吸,下通心脈,以推動血液循環的運行。凡言語聲音、呼吸的強弱,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溫暖或寒涼,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臟腑之氣
真氣分佈於五臟六腑,就成為臟腑之氣,如脾有脾氣,才能運化、吸收;胃有胃氣,才能消化食物;肺有肺氣,才能呼吸;腎有腎氣,才能使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生殖。
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同流行於血脈中之氣。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轉化成血液,與血共行於血脈中,營養全身。由於營與血共同流行,二者的功能又基本相同,關係密切,因此,習慣上營與血常並稱。
衛氣
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它的性質慓悍滑利。慓悍,是形容它輕捷勇猛,力量很強;滑利,是形容它行動快速。它流行於血脈之外,敷佈全身。衛氣在內有溫養五臟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溫養肌肉、潤澤皮膚、開閉汗孔等作用。因此,它能保衛體表,抗衡外邪的侵襲。
氣在人體內是運行不息的,而且有一定的運行方向和運行規律,例如,肺氣和胃氣是以下行為順向,如向上行就成為逆向;而脾氣則是上行為順向,如向下行就為逆。所謂“順”就是氣的運行方向和規律正常,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也正常;所謂“逆”,就是氣的運行方向和規律失常,就會發生病理現象。例如:肺氣上逆就會引起咳嗽、氣喘;胃氣上逆就會引起噁心、嘔吐;脾氣下陷就會引起脫肛、裡急後重等症狀。氣如果運行不暢,會引起“氣滯”。氣滯的部位會發生脹悶或疼痛,疼痛的性質多是游走性,流竄不定。
血
中醫認為血也是來源於脾胃運化而來得水穀精氣,經過心和肺的作用,變化而成。血形成之後,依靠心和陽氣的推動流行於全身,有營養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的作用。前人有:“目受血而能視,掌受血而能握,足受血而能步”的說法。可見血液功能的重要。血液沿著脈管周流全身,依靠脾氣的統攝,使血在脈管內循環而行,才不致溢出血脈之外,稱為“脾統血”。血液還要依靠肝的貯藏調節,前人有“人臥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的說法,稱為“肝藏血”。
血和氣沿著經脈一起流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氣,稱為“氣為血之帥”。血的流行,主要靠氣的推動,氣的流動發生障礙,就要引起血液流動的淤滯,稱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不但能推動血的流行,同時又通過“脾氣”控制血液循行在經脈之中,稱為“氣能攝血”。氣又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稱之為“氣能生血”。大量出血必然使氣也有大量損耗,導致氣血兩虛,稱為“氣隨血脫”。
津液
津液,是體內一切水液的總稱。主要是指體液而言,但也包括汗液、唾液、胃液、腸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其中清而稀薄的叫“津”;濁而稠後的叫“液”。
津液的形成、輸佈和排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生理過程,與肺、脾、腎、胃、小腸、大腸、膀胱等臟腑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體內的津液,來源於飲食中進入胃的水液,通過脾的運化和轉輸,將胃中的津液上輸於肺並佈散到全身其他各個臟腑。在肺的津液通過肺氣的宣散和肅降功能,使水道得以通調,下輸膀胱。腎臟則對全身水氣進行氣化,把多餘的水液和廢物化為尿液,通過膀胱而排出體外。飲食物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也能吸收一部分水液,以調節人體水液的平衡,因此有“小腸主液,大腸主津”之說。
津液的作用是:(1)佈散全身,滋潤內臟、皮膚、粘膜、肌肉等。(2)滑利關節,分泌唾液和涕液、淚水等,以滋潤孔竅。(3)變化為汗液和尿液,同廢物一起排出體外。
綜上所述,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轉輸,離不開胃的受納,脾的運化功能。津液的佈散全身,化成汗液和尿液,都離不開肺的宣散和肅降功能,故稱“肺為水之上源”,而能通調水道。在津液的生成、代謝過程中,腎所起的作用最為重要。因為胃的受納、脾的運化、肺的宣肅,都需要腎氣的溫煦、推動,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體內的水液代謝,更離不開腎的“氣化”功能,故稱“腎為水臟”,“主一身之水液”。
由於肺、脾胃、腎等臟腑分別隸屬於上、中、下三焦,所以前人把體內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稱作三焦,把津液的生成、輸佈、排泄的代謝過程,可以統稱為“三焦氣化。”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7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病因〕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病因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病因學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生理、病理各方面。
本課程介紹病因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祖國醫學把一切致病因素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也就是外因與內因)。這種歸類方法,主要是根據發病因素的性質來分類的。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界的關係非常密切,人類經常要受到自然界的影響,如果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不正常,加上人的正氣不足,不能抵抗和適應這種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因而發生疾病,這就是外感六淫。此外,還有一些因素如刀槍創傷、跌撲損傷、蟲獸咬傷等也屬於外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不免有些情緒上的變化。中醫認為人類的精神活動和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的關係,過度的喜怒哀樂都可以致人於病,這就是內傷七情。此外,還有飲食不節、飢飽失時、房事不節、過分勞累等也都屬於內因範疇。
外因:六淫
人類時刻都和自然界密切接觸,自然界無論什麼變化,都和人類的生活甚至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人類不能脫離自然界而獨立存在,經常要受到各種自然變化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一般是按照四季的規律,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往復循環;但實際上卻並不這樣簡單,有時也可以變化多端,在氣候的正常遞變中,出現風雨晦明,霧露霜雪,陰晴旱澇等不同現象,而影響氣候的寒熱。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認為這些變化的產生,是由於“六氣”不斷運動的結果。這六種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正常功能是燥以乾之(燥能使萬物乾燥),暑以蒸之(暑能蒸發水分),風以動之(風能吹動飄蕩萬物),濕以潤之(濕能潤澤萬物),寒以堅之(寒能使一切物體變堅硬),火以溫之(火能使萬物溫暖)。這些變化,在一定限度以內,對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內是無害的。
這六種氣變化反常時,就會使四季的正常傳變發生混亂,如春應溫而仍寒,秋應涼而仍熱,或者夏未到而氣候已熱,冬未到而氣候已寒,這些反常現象對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對人可以成為致病因素。在六氣成為致病因素時,就稱它為“六淫”了,這是對人致病的外來主要因素。
風
風為外因六淫中的第一位,這是因風的特性搖蕩不定,多動善變,來急去驟,所以風最能使人生病,而且發病範圍最廣。在中醫最早的古書《內經》中說:“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始”。可見古人在很早就認識到風對人類致病的重要性。
風不但本身可作為一種致病因子,它還可以和其他五淫結合,共同侵犯人體。如風與寒合為風寒,風與暑合為暑風,風與濕合為風濕,風與燥合為風燥,風與火合為風火。由於風之善行,無孔不入,能引導其他五淫侵害人體,因此可使臨床現象千變萬化,多種多樣。單純感受風邪時,可表現惡風、發熱、汗出、頭痛等症,如果和其他外因相合為患時,還會兼見其他症狀:如與寒相合而侵犯人體時,可兼見惡寒、身疼、骨楚等;與熱相合為患時,可表現多種現象,如口乾、心煩、尿赤、便結等;與火相合時,可兼見目赤、咽痛等症。臨床必須仔細辨證,才不致被複雜多變的現象所迷惑。
寒
寒是一種寒冷的氣。四時之中,寒涼之氣隨時都可侵犯人體,但尤以冬季為多見。這種氣致病後產生的症狀,主要是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腰背強直和骨節疼痛,脈浮緊,舌苔薄白。如果寒氣深入而侵犯脾胃的時候,就會出現腸鳴、腹瀉、腹部冷痛而喜熱敷,脈沈遲,舌苔白膩等症。
暑
暑邪為病主要發生在夏天,如果這一年夏天特別炎熱,就容易發生暑病。一般暑病的主要表現是頭痛,身發高熱,口渴,多飲,心煩,自汗,脈息洪大而虛(陽暑)。另外一種暑病是由於暑天貪涼,如夜間露天睡覺,過分多吃冷飲,這種暑病叫陰暑。因為它所出現的症狀屬於陰寒症狀,如惡寒、頭痛、頭重或腹痛,嘔瀉,胸悶不思食等。
濕
自然界的氣候太潮濕,也能侵犯人體,成為一種致病因素,這就是濕邪。古人認為夏天的末一個月(即6月)是潮濕最盛的季節,中醫稱它為長夏。這時雨水最多,最容易發生濕病,平時如果多接觸霧露之氣,或時常汗出粘衣,不能及時脫換,或者經常坐臥濕地,在水中作業等,都可發生濕病。濕病引起的症狀有身體沈重、倦怠,肢體浮腫,關節疼痛,胸悶作惡,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或甚至出現黃疸、腹瀉等。
燥
一般在秋天氣候是比較乾燥的,乾燥如果太過,就可影響人體,發生疾病。因為外界氣候的乾燥,使人體的津液也要受到影響而缺少,以致發生燥病。燥病的主要症狀是咽部乾燥疼痛,咳嗽少痰,且不易咳出,病人口唇乾燥,常要喝水,大便乾結等。
火
火的概念,是熱的更進一步,由熱極而產生。它和暑有一定區別,因暑只指夏天炎熱的氣候。侵犯人體而致病;火的意義卻比較廣泛,除了指外界酷熱引起病變外,另外還有一個含義,意思就是一切外感的病,包括風、寒、暑、濕、燥所引起的病,到了疾病最嚴重的階段,都可能出現熱極化火的現象,出現抽搐,神志昏迷,說糊話,口唇乾燥發焦,面赤大汗,發高熱等症狀,中醫認為這是五氣化火的表現。化火後把人體的津液水分都消耗掉,所以是比較危急的症候。
癘氣
除六淫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不正常的邪氣,稱為“癘氣”,是由於特殊的氣候變化以及污穢濕濁等骯髒東西腐敗薰蒸而產生,尤其在兵荒馬亂時,衛生條件差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疫癘。疫病的特徵是發病很急,而且能相互傳染,蔓延得極快,彼此的症狀相似,類似今日的各種急性傳染病,古人認為這是由於人們自口鼻中吸入了這種癘氣的緣故。
外傷
還有一些因素如刀槍創傷,跌撲損傷,蟲獸咬傷等也屬於外因。由刀割槍傷及跌傷,可使局部發生破損、腫痛、出血或傷筋折骨,也能成為一種病痛,甚至發生生命危險。另外若被毒蟲、猛獸所咬,則不僅是體表受到直接的傷害,更重要的是能引起深淺不同的中毒,可以給人帶來很大的危害,這也屬於外因。
寄生蟲
中醫對血吸蟲病、瘧疾、腸道寄生蟲病等致病因素在很早就有所認識。如血吸蟲中醫稱為“水毒”、“蠱毒”;對山區流行的瘧疾,稱之為“瘴氣”;對腸道寄生蟲如蛔蟲(古書稱之為蚘蟲)、蟯蟲、滌蟲(古書稱之為寸白蟲)等也早有認識,並創用檳榔驅除滌蟲,使君子治蛔蟲,在臨床具有較好療效,沿用至今,仍有良好效果。
內因:七情
所謂“七情”,就是喜、怒、懮、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變化的總稱。把精神因素作為疾病的主要因子之一,是祖國醫學病因學說的獨特部分。中醫認為人類精神活動和疾病的發生有很密切的關係。人和周圍事物,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中,難免有情緒的變化,遇到高興的事,就會歡喜;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抑鬱;這些情緒變化在正常範圍以內,對人體影響不致太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疾病。要是一下受到的刺激太大,超過了正常限度,或者有長期的、持續不斷的刺激,就會影響到人體臟腑的正常生理活動而致病。中醫認為這種病是由內生的,所以稱之為內傷七情。
喜
喜笑在平時是高興的表現,一般是不會成病的;但是如果高興太過,喜笑得太劇烈,會使神氣消耗太多,損傷心臟的功能。《內經》說“喜笑過度則心氣受傷”,就是這個道理。平時我們也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笑得太猛烈的時候,笑完後會覺得一點力氣也沒有,發生癱了一樣的感覺。在俗話之中也有“樂極生悲”的說法,這就是符合中醫理論的。
怒
怒是人在氣憤時的一種情緒,中醫認為怒氣太盛,要傷肝臟。在《內經》中還說到大怒可使人發生昏厥的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有些人在發怒時,可以有面色蒼白,四肢發抖,甚至昏倒等情況。即使是一般不厲害的發怒,也會使人不想吃東西。可見怒氣對人體是很有影響的內因之一。
懮
懮是一種苦悶擔心的情緒,常使人意氣消沉,悶悶不樂。時間久了,就會使人身體逐漸衰弱。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憂慮惑擔心某一問題的時候,常常會食不知味,不想吃東西,中醫認為這是憂慮損傷脾胃的緣故。
思
思就是思考惑思慮的意思,在正常情況下,思考問題是不會引起什麼病變的,可是思慮過度,或經常考慮個人問題,患得患失,就會成病。這種病的症狀,一般有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多夢多眠,心跳氣短等。
悲
悲是一種傷感的情緒,精神痛苦是悲的主要因素。悲哀過度,中醫認為心和肺都會受到損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突然接到其最親近的人的死亡的消息時,會悲痛得昏倒而失去知覺的,俗話也有“悲痛欲絕”的說法,都可以說明悲痛過度會致病的。
恐
恐是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的意思,是一種精神過分緊張所引起的情緒,古人對它的描寫:“恐,如人將捕之”,“如臨深淵,如覆薄冰”。中醫認為,恐懼過度能夠傷害心和腎兩個臟器。
驚
驚是突然遇到非常的事變,以致精神緊張吃驚,例如突然聽到震耳的響聲,惑遇到危險的事物,都會發生驚駭。驚和恐不同,恐由內生,驚是外來,驚之來,常不能預知,所以會使人受驚以致神氣散亂。在臨床上由於受驚致病的人的表現,大多怕聽到聲音,睡覺的時候多做怪夢,而且時時要驚醒極叫。有些小孩受驚過度,會引起晚上發熱,神智呆鈍等現象,可見驚可以成為發病的重要誘因之一。
飲食不慎
古人在很早就已認識到飲食和疾病的關係,認為飲食不慎,不知節制,都可引起脾胃疾病。脾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脾胃受傷就要影響整個消化機能,甚至間接引起其他疾病,俗話有“病從口入”的說法,也說明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房事不節
房事不節是指色慾過度,使人體逐漸虛弱的意思。因為中醫認為房事過度會傷腎,而腎是先天的根本,腎虧就會產生頭暈、目眩、盜汗、心悸、腰酸、腿軟、神疲、乏力和遺精、帶下等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有節制。
疲勞過度
勞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一般日常的勞動並不會引起疾病,相反,會使氣血流暢,促進健康。但是過度的勞動,得不到適當休息,也會引起疾病,主要是損傷人的中氣。使人產生少氣乏力,懶於言語,聲低息微,疲勞嗜眠,食欲減退等症狀。中醫認為是由於“勞則氣耗”、“勞倦傷中”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勞逸結合。
此外,還有痰和瘀血,這些病理產物一旦生成,又可成為致病因素,或加重疾病的惡化。
痰的形成:主要由於肺、脾、腎等內臟的水液代謝功能失常,不能運化和輸佈津液,或因邪熱鬱火煎熬津液而成。由於脾在運化和輸佈津液的功能中起著主要的作用,故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痰的臨床特徵,可由於痰留在體內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的表現:痰留在肺,咳嗽、痰多、如急、慢性支氣管炎;痰留在心,即“、痰迷心竅”,出現心悸、神昏、癲狂、精神錯亂,如精神病;痰留在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痰上蒙頭部,頭暈目眩、噁心嘔吐,如耳源性眩暈;痰留四肢,四肢麻木,行動不便;痰留經絡皮下,如:瘰癘(頸淋巴結核),癭瘤(甲狀腺腫大或線瘤),痰核(指淋巴結腫大或皮下結節)。
瘀血是指全身血液運行不暢,局部血液停滯以及體內存在離經之血而言(即血液已離開血管,進入組織的瘀血)。瘀血的臨床特徵:疼痛固定,肝脾腫大;全身或局部有瘀斑,面色晦滯,唇舌青紫,舌有瘀斑,經行腹痛,產後惡露不止,伴腹痛陣作。多見於肝硬化、心絞痛等病。
綜上所述,中醫關於發病因素的認識,總不外內因、外因二類。當然這種分類方法看來還不能象現代醫學對病因分類分得那麼細緻。但是祖國醫學提出用這些病因來解釋發病機理的年代,是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科學儀器還不發達的時候,那時還不可能發現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更主要的是祖國醫學與現代醫學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因而,這種病因學說,對於中醫臨床診斷治療,如今還是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8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診法〕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診法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本課程介紹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有不少人對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誤解為只看舌苔和按脈息。其實不然,中醫是用望、聞、問、切的四種診法,並且還要把這四種診法綜合起來,結合八綱分析等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望診
望診是醫生用視覺來觀察病人全身的神氣、色澤、形態,使醫生在一接觸到病人的時候,就有一個初步印象。所以古人對望診特別重視,把它列為四診之首。
氣色
包括神氣和色澤。神氣表現了一個人的生命活動能力的情況,如有些病人神氣較好,這反映了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預後也就良好;相反,如果病情不太重,但是神氣已經萎靡,說明這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低弱,預後較差。看神氣的方法,難以用言詞表示,只能在臨診中逐步體會。舉例來說,好像一朵花,開放在山野里,必然神采煥發,等到移植到了花盆里,雖然仍舊鮮豔,卻已經失去大自然的本色了。看到病人有時面色鮮豔,而並不自然,很容易感覺到這種鮮豔和整體情況不相稱,顯然是不健康的。青、黃、赤、白、黑五色,相應地配合著肝、脾、心、肺、腎五臟的關係。例如見到青色,說明可能為“肝”病;見到白色,可能為“肺”病。這些還不太重要,顏色的光澤,才是最重要的。例如白顏色應該白得象鵝毛一樣有光澤,而不要像鹽一樣白得乾澀;黑顏色應該黑得像漆一樣光亮,而不要像泥土一樣黯淡。所以滋潤而明亮的色澤預後好,而枯槁晦滯的色澤則預後差。
形態
從形態和體態中,可以看出很多病情。一般來說,肥胖的人因形體過大而陽氣不易周佈,可能因痰溼阻滯而致中風;消瘦的人因形體不足,陰血過少,容易引起陰陽不平衡而致虛火亢盛。夏天如見病人穿很多衣服,說明病屬寒性;而冬天穿衣很少或常要掀被,說明病屬熱性,這對診斷疾病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面部口鼻
從面部的表情,可以看出病人是處於憂慮或悲傷中,還是開朗而無所顧慮的,這些反映著精神狀態的表情,可以使醫生預先判之是否有內因摻雜在病情中,對用藥有很大關係。觀察目睛的變化,例如眼目有紅絲屬熱,而眼目清淨就可能是寒,眼目乾燥可能有燥熱,眼目發黃有溼熱,則是全身發黃的預兆。鼻塞而流濁涕說明是外感風熱,但鼻塞流清涕屬外感風寒,這是從涕的清濁上可分寒熱。初病的人鼻孔煽張多是肺里有實熱壅塞;同樣情況見於久病的人,就有可能是肺虛,而近於危殆的情況。口唇紅腫而乾燥是極熱,唇呈過分的鮮紅色,卻說明是陰虛火旺的現象,這可分出虛與實的不同。口唇喎斜是中風,口閉而不能出聲是痙病。
舌和苔
望舌苔是望診中的重點。不能單看舌苔,同時還要觀察舌的質地。舌是指舌的本體,它反映了人的正氣,也就是五臟的虛實;而苔只是指舌面的苔垢,它反映了六淫外感的深淺。舌之有苔,好像大地上生長青草,故正常人每有一層微薄而溼潤的舌苔。如果邪氣侵入人體,舌苔的長厚就像草根得到穢濁而生長。如果正氣虛弱,反映在舌質上,會見到舌面光滑如鏡,而沒有舌苔,因為脾胃既缺乏生發之氣,又沒有足夠的養料,當然乾枯剝落,好像不毛之地一樣了。舌苔所以能夠反映出內在臟腑的變化,是因為它通過“胃氣”和內臟發生密切的關係,古人說,“五臟皆稟氣於胃”,所以藉舌和苔的變化,可觀察到內臟的寒熱虛實。
舌質
正常的舌質應該是紅色深淺適中而潤澤的。
1.淡紅舌
淡紅或近乎淡白色表示氣血均虛,若舌面乾而色又不榮澤,則是胃中津氣兩傷,不能上潤於舌。
2.紅舌
舌色鮮紅屬熱,在溫病為熱甚,在虛勞則為陰虛火旺;舌尖獨紅,為心火上炎;舌邊色紅,為肝膽有熱;舌心乾紅,為胃陰已傷;若光紅柔嫩無津液,稱為鏡面舌,是津液耗竭之象。總之,紅舌多表明為陰虛有熱,常伴有舌體瘦癟,舌面大都無苔,舌面上常可見到裂紋,有縱紋,橫裂,井紋裂,葉脈裂等。裂紋大體表示過去曾有津液耗損。
3.絳舌
絳為深紅色,絳舌多是邪已入營分,如初傳營分時,還兼有黃白苔,為氣分之邪未盡;若舌絳而光亮如鏡面,是胃陰已被灼乾,再進而舌絳不鮮,乾枯而痿,則腎陰亦乾涸。
4.紫舌
舌紫而腫大,多為酒毒沖心;紫舌不勻而色暗晦,或有紫色瘀斑瘀條,或有舌下靜脈充盈曲張均為瘀血蓄積;舌色青紫潤滑,是直中肝腎陰證。
5.藍舌
若光藍無苔,不論何脈,皆屬氣血極虧,病已危險;在溼痰、痰飲症中,亦有苔滿滑膩,中見藍色的,為飲邪化熱的現象。
舌苔
正常的舌苔多為薄白,苔根可略膩。
1.白苔
白苔多屬表徵,若薄白而滑,為外感風寒;若
白苔很厚而滑膩,說明胃中素來有寒,以致痰溼不能運化去除;若苔白如積粉,為瘟疫穢濁甚重。
2.黃苔
正常人吸煙多亦可見黃苔。若系外感病則黃苔屬裡證;黃苔尚潤,說明熱還未深,還沒有消耗津液;若苔黃而乾,說明邪熱已深,並且消耗津液,須根據病人體質用下法以保津液。
3.灰苔
即黑苔之輕者。
4.黑苔
常見為傷寒或溫熱病日久,熱邪傳里化火,熱極耗陰,以致舌苔由白轉黃,由黃轉黑,熱甚者甚至芒刺乾焦而裂;若舌黑而潤滑少苔,唇不燥,則為陽虛而陰寒盛;若舌黑似陽虛之光亮少苔,卻又似熱症之乾燥無津但無裂,屬腎水枯涸。
舌苔的有根無根,常說明病的輕重久暫。有根的苔,薄的必均勻鋪開,緊貼舌面,厚的必四周有薄苔,好似水墨畫由濃漸淡而至消失。有這種苔的病人,一般病還在早期,而且程度還淺。無根的苔,是厚苔一片,四周沒有薄苔,像剪紙一樣貼在舌面,或者像粘在上面的一塊,不是舌上所生似的。這種苔多半表示久病,初病時雖有胃氣而生苔,久病以後,胃氣已經耗竭,不能繼續生新苔,只剩舊苔浮在舌面。
看舌苔要注意的是,燈光下看到的黃苔,實際上常為白色;看苔以前吃過酸食、橄欖、橘子、枇杷之類有色食物,或有色藥片,都會使舌苔失去本色,表現變色。舌的形態也很重要,舌體胖大腫脹或有齒蹟,是氣虛或水溼重的現象;舌薄而瘦癟,或有血衰,或因內熱消耗。舌應柔和而軟,表示體內氣液充沛;強硬的舌是脈絡因病不能養舌,或者有風痰阻滯了經絡所致。
聞診
聞診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用耳來聽病人語音聲息,其次是用鼻來嗅病人氣味。
聽聲音
語音低微的多屬內傷虛證,而聲音響亮的多屬外感實證。吸氣粗而不平和,說明病屬實;而呼吸微弱或短促,多屬虛證。病人常發嘆息,說明情懷抑鬱,肝氣不舒。咳嗽時可聽痰聲,如以咳為主,沒有痰聲或很少痰聲的,治療主要在疏解肺受的外邪;如果喉中痰聲轆轆,因痰而咳,治療就要轉移到化痰為主。
嗅氣味
口中如有臭穢氣味,不是胃有宿食,就是肺癰;病人如兼咳吐膿痰,那當然就是肺癰的關係。大小便的氣味也有診斷意義,特別酸臭的大便,說明腸有積熱;大便腥臭,卻可能是腸寒現象。小便濁臭,說明膀胱有溼熱。
問診
問診是對目前的病情和既往的情況進行一番調查了解的工作,通過對病人或家屬的談話,可以了解到疾病的演變情況,病人的生活嗜好、性情、環境等等,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問的範圍可以很廣,但是總要掌握疾病的重點之後,再作詳細詢問。
起病和轉變情況
可以從病人的主要申訴中,對疾病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如病是急起的還是緩起的,是凶險的還是隱襲的。病在“表”的有頭痛、惡寒發熱,病在“裡”的有腹痛吐利、手足發冷或神昏狂躁等現象。還要聯繫以往情況,發現這次是新病還是舊病再發,還是舊病加上新病,是病由輕到重,還是由重轉輕。
寒熱
問病人怕冷(寒性)還是怕熱(熱性),重要的是病人說出寒熱的部位,在外表還是在內裡,如果病人說外表怕冷,而且有頭痛身疼、發熱等現象的為表寒。病人說內裡怕冷,以致背上也冷,伴有經常腹瀉的則可能是裡寒。問熱的情形,也差不多。
汗
要注意有汗無汗、汗的多少和出汗時間。有表
證的病人是從有汗無汗來分虛實,有汗是表虛,不能用發汗藥;無汗是表實,要用發汗藥。虛證的病人也會出汗,要區分屬陰虛還是陽虛。陰虛稱為盜汗,是睡著後出冷汗,醒後就止;陽虛稱為自汗,是稍一勞動就有氣急出汗,治法各異。
渴
口渴而飲水量多或喜飲冷的屬於裡熱,飲水量不多雖有口渴可由於溼熱,喜熱飲的屬於中寒,口雖渴而不喜飲水的屬於真陰不足。
飲食
問飲食口味,可以了解病人腸胃情況。中醫非常重視胃口,因為脾胃是後天的基礎。雖病而照常飲食,說明胃氣未傷。不欲飲食而大便秘結,並噯臭氣,這是胃腸裡有積滯。凡病人進食後症狀可減輕,多半屬虛證;如進食後反而症狀加劇,卻多半屬實證。病人喜歡吃熱的,多半屬寒證;喜歡吃冷的,多半屬熱證。
二便
問大小便的目的,主要在於分別是“寒、熱”,還是“虛、實”。同時注意顏色、形態和便時的感覺。大便秘結、艱難、色黃或黑、裡急後重、氣味熱臭,屬實屬熱;大便溏薄,而且有未消化的穀粒、色青或淡白、大便時毫無痛苦,屬虛屬寒。小便減少以致尿閉,小便黃色或紅茶色,小便時痛,小便帶血,屬實屬熱;小便量多,次數頻繁,小便雖少而色淡,屬虛屬寒。
睡眠
嗜寐多為陽虛,而失眠則多屬陽亢,不易入睡者為陰虛,徹夜不眠者則為肝火旺或心腎不交。時睡時醒則多為心脾二虧,亦有腸胃不和而致失眠的,須結合全面情況考慮。
胸腹
胸腹的症狀常是疼痛,就要辨別痛的性質。如發生暴急,多半屬實,如發生已久,多半屬虛;痛徐緩而無固定一處不變的多屬虛;痛劇烈而固定一處不變的多屬實;痛時喜用手按的多屬虛,痛時拒
用手按的多屬實。
月經
婦女由於生理上和男子不同,所以有些病要牽涉到月經、白帶、妊娠等。經期提前,而且月經赤紫成塊,多半屬熱;經期落後而且量少淡紅,多半屬寒。痛經在經期之前發生,多半屬實;痛經在經期之後發生,多半屬虛。一向月經正常,突然停經,繼而有嘔吐,喜吃酸物等就要考慮是否有孕。
過去健康情況
過去體質如何,屬寒體屬熱體,對選擇用藥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健康情況,如生過什麼病,有無慢性病,有無容易犯病的器官系統。對於小兒更須問清曾否出過痲疹,種過牛痘等,其他如飲食、起居、性情、嗜好以及工作環境等都須問及。
切診
切診是用手在病人一定部位上或按或叩或觸的診病方法,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例如診脈的形狀動態;按腹注意壓痛、軟硬、有無塊物;撫皮膚注意有無出汗、疼痛和局部發熱,以及四肢的冷熱等。切診的重點,還是在診脈。
脈診
診脈方法
病人的手掌向上平放,醫生則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順次按在手掌下第一橫紋後高骨內側(橈骨莖突)之橈動脈上。三指所壓部位,近腕側叫做“寸”部,近肘側叫做“尺”部,寸部和尺部之間,則叫做“關”部。然後用輕指力、重指力、不輕不重指力三種不同的指力去尋取脈象,就叫做“浮取”、“沉取”、“中取”。小兒的脈息和成年人不一樣,所以診小兒一般以察指紋為主。脈象可因運動或飲酒、洗浴等而影響,所以診脈之前,病人必須先有半小時左右的休息。
常見的脈象
脈象分類非常複雜,經歷代醫家整理,定為二十八脈,這裡又選最常用的做以下分類介紹。
浮脈:脈來浮在皮膚表面,手指輕著皮膚,就有感覺,一般見此脈大多屬表證。
沉脈:脈來沉行筋骨間,重按才有感覺,見此脈大多屬裡證。
遲脈:脈來遲慢,一呼一吸之間只有二、三次(正常脈四、五次。古人都用自己的呼吸來估計脈搏的速度,就診以前,醫生必須先自己安心定神,調整呼吸次數到均勻後,才能就診)。見此脈大多屬寒。
數(音速,頻速的意思)脈:脈來快速,一呼一吸之間有六、七次。這種脈屬熱。
以上四種脈象,浮沉是表現了脈的部位,從而反映了疾病的部位(表或裡)。遲數是表現了脈的速度,也從而反映了疾病的性質(寒或熱)。這四種脈象,又可從按脈的手指感覺有力或無力,來分辨虛或實,因此又有浮而有力,浮而無力;沉而有力,沉而無力;遲而有力,遲而無力;數而有力,數而無力等等不同脈象。
細脈:脈來細小如線而軟。見於氣衰血少的病症中。
大脈:脈來洪大,手指下有充滿豐盛的感覺,說明邪氣亢盛。
濡脈:脈來軟弱無力,輕取較顯,重按即無。見於虛證,尤多見於氣虛者。
弦脈:按脈時如有線勒手指,彷彿按在緊張的弓弦上,這種脈象多說明肝病氣鬱或寒痛。
滑脈:脈在手指下往來順利圓滑,好像珠子在圓盤中滑動。說明有痰,或邪氣盛,但正常早期妊娠時也可見這種脈象。
澀脈:脈來艱澀不順利,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多見於血虛或氣滯證。
細脈和大脈,表現了脈的形狀;濡脈、弦脈、滑脈和澀脈表現了脈的動態。這些是較常見的脈。此外還有長、短、緊、促、結、代、動、弱、微、緩、芤、革、牢、散、伏、疾等脈,就不詳細介紹了。
按診
按肌表
用手輕撫皮膚,可知有汗無汗,重手捫按,可知有無水腫(水腫時按皮膚有凹陷)。外科方面可以用以辨膿的有無及部位,如以手按患處,熱而軟的為有膿;不熱而堅硬的為無膿;輕按即痛,膿在淺表;重按才痛,膿在深部;按之陷而不起,為膿未成;按之陷而即起,為膿已成。
按手足
按四肢的溫涼可測知病人陽氣的存亡,在診斷預後上,有重要意義。有如手背上熱的為外感,手心裡熱的為內傷。其他如小兒高熱,指尖發冷的,應防驚厥;發熱咳嗽流涕,眼紅流淚,見到手指尖冷的,可能將出痲疹。
按胸腹
胸部診虛裡穴(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骨間)之跳動情況,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而不急,是宗氣積於胸中,此為正常;按之搏動微弱不應手者,屬於宗氣虛弱;搏動急速應手太過者,則為宗氣外泄。腹脹滿而按之堅實或拒按屬實,按之濡軟或喜按屬虛。腹痛拒按屬實,喜按屬虛。
總的來說,望、聞、問、切四診在診察病情,作出診斷中,都有它們獨特的作用,這四者之間,又必須配合應用,結合重點分析。例如脈和症狀相符的時候固然沒有問題,但是脈和症狀不相符時,就要考慮究竟應以脈為重,或以症狀為重。要能靈活掌握,還在於對中醫基本理論的領會和修養。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9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2
〔中醫學基礎:辨證〕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辨證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辨證學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關係到中醫診斷以及生理、病理各方面。
本課程介紹辨證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八綱辨證
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中醫基本理論體系之一,也是臨床實踐上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頭痛是一個簡單的症狀,但引起頭痛的原因,就可能有寒、熱、虛、實等等不同,而寒性頭痛的病人如果用了涼藥,就會引起更劇烈的發作。運用八綱來辨證論治,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獲得暫時性緩解的對症治療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陰陽
它是反映事物的對立的兩個方面。醫學上病態的動靜,病情的進退,精神的好壞等,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在診斷方面,陰陽是八綱的總綱,因它概括表、裡、寒、熱、虛、實。如表、熱、實可歸於陽,裡、寒、虛可歸於陰。由於陰陽可泛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動態的兩個屬性,所以一切病狀也可概括分別陰陽,從錯綜複雜的病情中,分為二大類型,便於提綱挈領。從人體來看,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皮膚為陽,筋骨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氣為陽,血為陰。以病情來看,則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病者身輕足暖,陰病者閉目懶言;脈之浮、大、滑、數為陽,脈之沉、微、細、澀為陰。這樣廣泛地從各個方面辨陰陽。凡病見陽證,為正氣旺、反應強。病見陰證,為抵抗力衰減的表現。對於重病,從陰陽可辨生死或預後。如張仲景說“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陰病見陽脈,表示裡面的邪有轉出表的現象,因此預後好。陽病見陰脈,表示表邪有陷入裡的傾向,預後不好。陰病見陽脈,即使重病也可挽回,而陽病見陰脈,即使病輕也不是佳兆。所以估計陰證預後的好壞,辨別有陽無陽十分重要。
表裡
表裡一方面指從人體的內外來定病變部位,另一方面指病情的輕重。六淫外邪侵入人體,首先侵犯皮毛經絡,表現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身疼等,屬表證。待病邪由表入里裡,進入臟腑,以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嘔吐、大小便不通、腹痛、腹瀉、厥逆等,則屬里證。病邪還在軀表,沒有混淆氣血,病情較輕,比較容易驅除,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使邪從表散。病邪一旦入裡,就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而要採用和解或攻瀉等法來驅除,如用發汗的方法,非但不能軀除外邪,反而傷了軀表的陽氣。表裡也可分別寒熱虛實。
表和裡的寒熱虛實
表寒(怕冷) 虛(有汗)
實(無汗)
表熱(不怕冷) 虛(有汗)
實(無汗)
裡寒(口不渴,欲衣) 虛(脈無力而遲)
實(脈有力而遲)
裡熱(口渴 多飲,不欲衣) 虛(脈無力而數)
實(脈有力而數)
表裡同病
既有表證,又有里證的病,稱為表裡同病。例如惡寒、發熱、身疼和腹痛、腹瀉並存。那就要細心辨認,我們首先分清先有表證還是先有里證,哪個為主,而後按輕重緩急予以治療,或表裡同治。
半表半裡
它既不在表,又不在裡,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於脹滿,心煩嘔吐,口苦,厭食,咽乾,眼前眩暈,脈弦。治法既不能發汗,又不能攻瀉,而只能和解。
寒熱
中醫所說的寒熱,不一定從體溫表上測出,如病人畏寒,中醫認為是“表寒”,應該用溫性藥物發汗;如果當時用體溫表測出有熱度,因而就採用涼藥,那就會犯錯誤。
寒熱是辨別病情的兩種不同屬性,對於考慮用藥,決定用溫性還是涼性,有很大關係,因為寒性的病要用溫藥,而熱性病須用涼藥,這個原則在臨診上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寒證和熱證的辨別
寒證 寒證
1.喜惡︰怕冷,比 一般人多穿衣或多蓋被,不喜飲水 1.怕熱︰比 一般人少穿衣或少蓋被,口渴多飲
2.二便︰大便溏薄,並有未 消化穀粒,小便清而長 2.大便祕結,或腹痛下利,小便短而赤
3.四肢︰手足厥逆或冷 3.四肢溫暖
4.舌苔︰色白而濕潤 4.色黃而乾燥
5.脈搏︰以遲為主 5.以數為主
1.喜惡
從病人對寒冷或溫暖的愛好或厭惡,來判斷是寒是熱。因為只有寒性的病人才會出現夏天多穿衣、不飲水,即使飲水也不喜歡涼水。熱性的病人才會冬天少穿衣、多飲水,而且喜比較涼的水。
2.二便
是指大小便的情況。熱性病人因各個方面功能亢進,並消耗水分較多,所以大便乾結,小便短而發紅。相反的,寒性病人因功能減低,消耗水分較少,所以大便不但不乾結,甚至會溏薄,或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小便清而長。
3.四肢
是人體一身陽氣匯總的地方,容易反映出寒熱
的情況。熱性病人較溫暖,而寒性病人即使在暖和
天氣仍可能四肢不暖。
4.舌苔
發黃,一般認為是熱性;白色可能是寒性。而苔面乾燥反映了水分的消耗,屬熱;苔面溼潤說明消耗水分,屬寒。溼證也會有黃膩而乾的舌苔出現,這就要結合臨床其他症狀一起考慮,再定寒熱。
5.脈搏
屬熱性見快(數脈),屬寒性見慢(遲脈)。一般綜合以上情況,就大體上可肯定寒或熱,但是寒熱症狀錯綜複雜,必須仔細體會。例如正常人在少飲或乾食後,小便自然是短而黃的,就不能說是患了熱證,但如果在多飲水後小便仍然短而色如紅茶,就肯定是熱性現象。同樣的,如果在少飲後,小便仍然清長,就可以肯定是寒性現象。
以上所講的是疾病的寒熱,還可見到體質的寒熱,這可以在少數正常人身上發現。
寒體:其實常是陽虛的體質,所謂“陽虛則外寒”,陽是指熱和力,陽氣不足影響運化和保暖,就會有各種機能減退現象,如面容蒼白,手足不溫暖,平時特別冷,精神倦怠,氣急短促,大便較溏薄,小便清長,時常感冒。
熱體:其實常是陰虛的體質,所謂“陰虛生內熱”。陰是指體內各種有形的液體,陰液不足以滋潤調劑,就會有虛性的亢進,例如易頭痛,牙痛,口瘡,便秘,痔瘡,小便發黃,怕熱等。
不同的體質在得病時,寒體的人易有寒性表現,熱體的人易有熱性表現,用藥時便要兼顧這些情況,寒體的人少用涼藥,熱體的人少用溫藥。
虛實
虛實是指病人正氣的盛衰。當正氣因各種原因而受損時,顯出不足的現象,就稱為虛,所謂“正氣奪則虛”當外邪侵入人體時,人體表現了有餘的抵抗力,稱為實,所謂“邪氣盛則實”。所以虛是不足,需要補充;實是有餘,需要排除。決定了虛實,就可確定治療上或攻或補的原則。因此,在臨診上,辨虛實比辨寒熱重要。古人認為人身氣血平衡就不致生病;只有在外邪侵入後才會有亢盛的現象,因此不講正氣實,只講邪氣實。相反的,正氣是因久病困纏或暴病打擊而致,有不足現象,外邪不會不足,因此不講邪氣虛而只講正氣虛。
弄清楚以上道理,再講如何辨別虛實,大體上可從這幾方面加以判斷:(1)病的新久:新病多半是邪實,需予驅除;而久病多半正氣受損屬虛,應予扶正。(2)形體的充實和瘦弱:形體瘦削不足,一般多表示正氣受到消耗,屬虛;相反,對形體充實強壯的病人,就少考慮虛,多考慮實。(3)脈的有力無力:這對判斷虛實很重要。病久使脈搏表現無力;新得的病卻大都表現為有力。其他:要結合症狀來區別,如腹瀉以前有腹痛,瀉後疼痛就止,表示痛是因腸內有積滯,一旦瀉去,痛就停止,這是“實”。如果瀉後仍痛,或者積滯未瀉盡,或者並非積滯作痛,可能是虛痛。以此類推到其他病症,如婦女的月經痛,在月經之前有腹痛,經血排出後痛止,說明是“實”
;如果每次在月經排出後仍痛,說明是虛痛。
在臨床實踐中,純虛純實的現象畢竟少見,總有虛中夾實,或實中夾虛的存在,這就要辨別何者為主。總之辨別虛實是攻邪或扶正的依據,如果邪氣偏盛,應以攻邪為主;正氣偏虛,應以扶正為主。攻補採用得當,才有利於病人戰勝疾病。最忌的是對虛的病人誤用攻瀉,對實的病人濫用滋補,因這必然要促使病情惡化,所以辨別虛實應當特別細緻。
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之三陽證與太明、少陰、厥陰之三陰證的總稱。區別六經證候最重要的是把繁雜的證狀分為陽證還是陰證。如病人正氣充實,病勢亢奮的、熱性的,稱為陽證;正氣趨向衰弱,病勢沈靜的、寒性的,稱為陰證。所以三陽證多屬實證、熱證;三陰證多屬虛證、寒證。
太陽病
為外感急性熱病的初期,病在體表,主要脈證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有汗或無汗,項背強,脈浮。又以出汗而脈浮緩為“中風”;無汗而脈浮緊為“傷寒”。
陽明病
為熱性病的高峰,此時病已在裡,主要脈證為身熱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閉,脈洪大。又以身大熱,汗大出,口渴,脈大,說明僅是熱邪彌漫於周身表裡,為“陽明經證”;而日晡潮熱,手足汗出,腹滿而痛且便秘,舌苔黃糙或焦黑,脈沉遲而實,說明熱邪已和腸中糟粕相結為“陽明腑證”。
少陽病
是邪正交戰於表裡之間,為半表半裡證,主要脈證為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目眩喜嘔,脈弦。
太陰病
是裡虛寒證,在三陰證中屬輕者,多因脾胃虛弱,為邪所侵,主要脈證為腹滿而痛,嘔吐泄瀉,飲食不下,脈弱。
少陰病
是全身虛寒證,病邪已深,病情亦重,主要脈證為但欲寐,惡寒,四肢厥冷,脈微細。
厥陰病
是正氣已衰,病情變化多趨極端,常見寒熱錯雜現象,主要症候為厥冷與發熱交替,不思飲食,心中煩熱,氣上沖心,或吐蚘,或泄瀉。
六經辨證規律,是對傷寒(並非現代的腸傷寒,亦非單指太陽病中狹義的傷寒,而系廣義的傷寒,即一切外感熱病)證候進行分析歸納,得出一個總的概念,以有利於掌握病情真象,指導臨床實踐。
衛氣營血辨證
衛氣營血的辨證是溫病的症候分類方法。可以說是表示病變深淺的四個不同層次,最淺的是衛分,次之是氣分,再次是營分,最深是血分。
衛分證
發熱,微惡寒,頭痛,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脈浮,屬表證。
氣分證
表證已解,但發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汗出,口渴,咳嗽,氣粗,舌苔由白轉黃,脈滑數或洪大,已入裡證。
營分證
神志昏迷,譫語或不語,肌膚灼熱,氣粗煩躁,眼紅,唇乾口燥,舌質紅降無苔,脈數。
血分證
斑疹透露,甚至見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或發生抽搐,舌乾而絳,脈細數。
六經、衛氣營血都是歸納症候的辨證方法,可用於一切外感疾病,再結合八綱辨證,便能測定當前病症的屬性和病所。雖說六經辨證為傷寒而設,衛氣營血辨證為溫熱病而設,但這二種歸類方法,既有共同點,又互相交錯,不能單取一種而廢置其他,只有理解了每種分類方法的基本精神和特點,及每種類型的主要脈證,臨床上才能全面考慮,權宜應用,從而掌握病情。
臟腑辨證
一切疾病總不外乎外感、內傷兩大類,一般外感病是以前述傷寒六經辨證及溫病衛血營血辨證為基礎,而內傷雜病則以臟腑辨證為主,由於五臟六腑是以一個密切聯繫的整體,五臟之間存在著生克制化關係,臟腑之間又是表裡關係,相互影響,往往引起疾病的複雜變化,因而臟腑辨證除指出病變的所在,更應分析其寒熱虛實,以及傳變規律,這樣才能得到正確診斷。現就臟腑的證候分類分別敘述於下。
心與小腸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心與小腸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功能 病理症候
心
1.心藏神 1.心病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神情恍惚,記憶減退,失眠驚悸,神昏譫語,癲狂,喜笑不休等
2.心主血脈,心生血 2.心病可致血不循經脈而妄行,見諸出血症,生血不足
3.心開竅於舌 3.心熱則舌尖紅、碎、痛,心血虛則舌質淡白
4.汗為心之液 4.汗出過多,可致心液受損,心陽隨之外越而亡陽;心陰虛而心陽偏亢逼津液外溢而盜汗
5.心與小腸相表裡 5.心移熱於小腸,可見尿短赤,尿血等症
小腸
1.分別清濁 1.小腸有病則清濁不分,出現腹瀉、腹痛
2.主小便 2.小腸熱見尿血,或尿血赤澀,莖中痛。
總結上述心病所出現病病理有心悸驚惕、神昏譫語、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紅碎痛等。
心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心陰虛(心血虛)
症見面色蒼白無華、健忘少寐、多夢易醒、心悸、舌質淡紅少苔、脈細弱。若陰虛兼內熱時,則表現面色潮紅、五心煩熱、盜汗、舌質光紅、脈細數等。
2.心陽虛(心氣虛)
症見心悸氣短、虛弱乏力、畏寒、自汗、嗜睡、但睡而易醒、舌淡白、脈虛細而弱。
3.心火亢盛(心熱)
症見心悸不寐、煩熱、口乾、舌尖糜爛疼痛、小便黃赤、舌紅、脈數。
4·痰迷心竅
症見暈撲、昏迷不省人事、喉中有痰聲或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舌苔黃膩、脈滑數。
肝與膽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肝與膽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肝:
1.肝為將軍之官 1.肝用有餘則易怒頭暈
2.肝藏血 2.肝病不能藏血則血妄行
3.肝主筋 3.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而見筋攣強急,腳弓反張,指甲青或乾枯
4.肝開竅於目 4.肝火上衝見目赤腫痛,肝血不足目糊不清或兩目乾澀
5.肝主兩脅,足厥陰肝經繞陰器,過乳房 5.肝病則兩脅痛,陰囊縮痛,疝氣,乳房疾患
6.肝主風 6.肝風時見眩暈,舌麻,痙厥,卒中
7.肝與膽相表裡 7.肝火旺時可見頭兩側痛,耳聾,口苦,嘔吐苦水等膽的症狀
膽:
1.膽為中正之官 1.膽氣不足則優柔寡斷而膽怯
2.膽火依附於肝 2.膽火與肝火常相互影響,出現頭痛,目眩,口苦,脅痛等
總結上述肝病所出現病病理有易怒、脅痛、目赤腫痛、手足拘攣強直、角弓反張、指甲枯青、乳房疾患、陰痛,疝氣等。
肝病常用術語及其病理候:
1.肝氣
常由七情不舒而肝氣鬱結,兩脅竄痛、胸脘悶脹或牽引少腹,脈弦。
2.肝陽
肝陽上亢症見頭眩、目花、耳鳴、口苦。
3.肝火
症見頭痛劇烈,或目赤腫痛、眼屎甚多,或面紅善怒、便秘溺赤、苔黃、脈弦數有力。
4.肝風
症見頭目昏眩、眼瞼跳動、筋肉牽制,或麻木不仁、四肢抽搐痙攣、角弓反張,甚而可見中風之症,脈多弦數。
脾與胃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脾與胃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功能 病理証候
脾:
1.脾主運化,具消化吸收與輸佈水穀精微之功能 1.脾病則消化不良,腹脹滿悶,大便溏泄,痰飲、浮腫等
2.脾統血 2.脾虛不能統血,則出現慢性便血,崩漏,鼻衄等
3.脾主肌肉和四肢 3.脾虛時見四肢肌肉消瘦,甚至四肢痿弱無力
4.脾氣宜升 4.脾氣下陷見腹瀉,飲食無味
胃:
1.胃主受納,消化水穀 1.胃病見積食胸悶,不思飲食,胃火旺盛見多食善飢而瘦
2.胃氣宜降 2.胃氣上逆見噁心,嘔吐,噯氣
總結脾胃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浮腫、痰飲、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噯氣、四肢痿弱無力等。
脾胃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脾胃陽虛
症見食後即欲瀉、納食亦少。
2.脾胃陰虛
症見舌質紅、大便乾燥、口淡無味,不飢不食。
3.胃強脾弱
即脾陽不足而胃陽顯得有餘。胃陽有餘,症見容易飢餓,脾陽不足,症見大便溏薄。
4.脾為溼困
症見脘腹脹滿、四肢及身重,舌苔厚膩。
5.脾虛生痰
脾虛不能運化水穀精微而化為痰,症見咳痰甚多、久久不癒,脈滑苔膩。
肺與大腸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肺與大腸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肺:
1.肺主氣 1.肺氣虛則少氣,不足以呼吸
2.肺主肅降 2.肺氣不降則咳嗽喘息
3.肺主皮毛 3.肺虛則不能固護外衛,易感受外邪
4.肺開竅於鼻,與聲音有關 4.肺受外邪出現鼻塞,流涕,噴嚏,不聞香臭,或見聲嘶失音
5.肺為水之水源,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5.肺氣不利,不能通調水道,可見小便不利,浮腫
6.肺與大腸相表裡 6.肺熱可見大便乾結,便血
大腸:
主排泄大便 大腸病時表現大便乾結,或滑泄
總結肺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咳嗽、氣喘、噴嚏、鼻塞、流涕、聲嘶失聲、小便不利等。
肺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肺陰不足
症見咽乾聲啞、乾咳少痰、舌紅、脈細數。
2.肺氣不足
症見面色蒼白、語音微弱、呼吸淺短、自汗畏寒、易於感冒咳喘、舌淡、脈軟。
3.風寒束肺
症見惡寒畏風、鼻流清涕、咳痰稀白、脈浮、苔薄白。
4.肺熱
症見面紅陣咳、鼻旁有熱瘡、痰黃稠如膿、苔黃,脈數。
腎與膀胱
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證候見表。
腎與膀胱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功能 病理證候
腎:
1.腎為作強之官 1.腎氣衰則工作能力減退,行動遲緩無力,智力亦差,健忘
2.腎藏精,分二部分: 2.腎病可見:
(1)藏五臟六腑之精 ?/font> (1)當其他四臟有病,久病必及於腎
(2)藏腎之精,即男女兩性之精氣 (2)病則出現遺精,滑精
3.腎主骨和齒 3.腎病則骨痿,表現為傴腰曲背不能伸直,腎病見牙齒疏稀動搖
4.腎開竅於耳,其華在髮 4.腎虛則耳鳴耳聾,頭髮枯槁脫落
5.腰為腎之府 5.腎病則腰部痠痛
6.腎主二陰,與大小便有關 6.腎病可見小便不利,遺尿,或尿閉,或見五更泄瀉
7.腎寄命門之火 7.命門之火不足,可見畏寒,四肢清冷,五更泄瀉,陽痿,滑精,早泄
膀胱:
膀胱調節津液,氣化則能出小便 膀胱病則小便不通利,或見淋濁
總結腎病所出現的主要證候有腰脊痛、耳鳴耳聾、頭髮枯槁脫落、牙齒稀疏易搖、腿軟、陽痿、遺精、五更泄瀉、怕冷、健忘等。
腎病常用術語及其證候:
1.命門火衰
腎中之陽為生命之根本,故稱“命門之火”,如命門火衰,症見四肢冷、畏寒、倦怠嗜眠、腰痠腿軟、浮腫、陽痿、滑精、舌淡胖、脈沈細無力。
2.相火偏亢
一般認為相火屬於腎,寄於肝膽等臟腑,能溫養全身。如肝腎陰虧可致相火妄動偏亢,即症見多夢少眠、陽易舉、多夢遺。
3.腎陰虛
症見手足心熱,下午面顴升火、咽乾痛、音啞、盜汗、夢遺、舌剝或裂、脈細數。
(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0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3
〔中醫學基礎:中藥〕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等有關課程,也可作為中藥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參考)
中藥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中藥
中藥是祖國醫藥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藥是中醫治病的武器之一,它的基本理論與為中醫的基本理論,故與各科臨床有關。
本課程介紹中藥學綱要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等有關課程,也可作為中藥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參考。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中藥的命名
中藥的命名的來歷和意義,大體上有下列幾個來由。
1.以藥物的產地而命名
中藥既以植物占多數,由於生長或栽培的土壤和氣候的不同,往往影響藥效,所以祖國醫學在用藥上很重視藥物的產地,強調“道地藥材”,因此很多中藥的名字,就根據產地而起。如黨參因產於山西上黨縣而得名;川連、川貝母、川芎、川烏頭、川椒等都因產於四川而得名;廣木香、廣郁金、廣陳皮等都因產於廣東而得名;巴豆產於巴蜀,形狀如豆,因此稱為巴豆;阿膠是用山東東阿縣阿井的水煎熬黑驢皮而成透明膠塊,所以驢皮膠就稱為阿膠。
2.以藥物的形態而命名
牛膝因為它的莖節膨大象牛的膝關節而得名;人參因根部象人形而得名;白頭翁因莖葉都密生白毛,近根處又有白茸,狀如老人白髮而得名;其他如馬齒莧、龍眼、馬兜鈴等,也都因象形而得名。
3.以藥名的天然顏色而命名
白芷、白薇、白朮、青蒿、青黛、青皮、丹參、赤芍、紅花、紫草、玄參、黃連、黃芩、大黃、赭石等都因顏色而得名。
4.以藥物的氣味而命名
如木香、乳香、麝香、沉香、丁香、檀香等都因香氣而得名,酸棗仁、苦參、細辛、甘草等都因味而得名。
5.以藥物的生性而命名
如夏枯草每到夏至節後花穗枯萎,半夏的塊根成熟於仲夏,冬青的葉到冬天尚青,萬年青的葉四季常青而得名。
6.以藥物的治病功效而命名
如益母草用於婦產科病,合歡花、夜交藤用於失眠,伸筋草用以舒筋骨,莨菪能麻醉人,中毒後使人狂浪放蕩,大風子治大麻風等。
7.以藥物的使用部分而命名
植物藥中如金銀花、菊花、槐花、桑葉、竹葉、側柏葉、蘇葉、枇杷葉、葛根、瓜簍根、車前子、牛蒡子、陳皮、丹皮、桂枝、桑葉等都是因其應用的部位是花、葉、根、子、皮、枝等而得名。動物藥如羚羊角、犀角、獺肝、刺蝟皮等,也由應用部分而命名。
8.因傳說故事和最初採用的人名而命名
蛇床子是因蛇類喜臥在這種草的葉下產卵;牽牛子傳說田野人服這藥後病癒,牽牛以謝;使君子相傳潘洲郭使君治小兒病專用此藥而得名;杜仲相傳古人杜仲服此藥而流傳,因此把人名作為藥名。此外,也有沿用外國譯名的中藥名稱,如曼陀羅、訶黎勒等。
中藥的炮制
我國的藥物,大多是生藥,但有的因有毒性或性質劇烈,不能直接使用,有的則易於變質,不能久藏,有的則須除去雜質和不適用部分,方可使用。況同一藥物,由於生熟不同,作用亦就有差別。因此,就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這就是炮制。炮制的方法,按其目的而分,約有四類。
使藥物潔淨法
洗︰是洗去藥物的泥土和雜質。
漂︰有些海產藥物,或用鹽漬保存的藥物,在使用前多先水浸一段時間,反覆換水,以漂去鹹味或腥味,如海藻、昆布、鹽附子、肉蓯蓉等。
煮︰如朴硝多泥土雜質,以白蘿卜同煮後,冷卻,成為玄明粉,則質地純淨。
飛︰金石類藥亦多含雜質,置乳缽內與水同研,留其沈澱物則較純淨,如硃砂、滑石、礞石、海浮石等。
制劑法和服用法
切片或搗碎沈澱︰切片的藥,通常多用刀切,但忌鐵器的藥,如地黃用竹刀切,菖蒲用銅刀切。動物性的角質、骨質藥及植物中質堅的藥可用杵、研等法,使成碎粒或粉末,如犀角、虎骨、沉香。
乾燥︰藥物乾燥後,既便於切片、搗碎,又便於保存。除日曬外,還有烘和焙兩種,烘的火力弱(置烘房中),使其乾燥不致燒焦,如菊花、金銀花;焙是將藥置於瓦上或鍋上焙燥,使表面微微黃脆,如水蛭、虻蟲。
浸泡︰用水浸泡使藥物柔軟,易於切片,如枳殼、芍藥;置熱水浸泡,使皮尖易剝離如杏仁、桃仁。
蒸和蒸餾︰有些藥物蒸制後才易於切片,如茯苓、厚朴。含揮發油的藥,如銀花、薄荷用蒸餾法提制,成品稱為露。
鍛和淬︰是將藥物直接放於火內燒紅,或放置瓦上,間接火鍛,大都用於礦物及貝竅類藥物,如牡蠣、龍骨。或?後迅速投入冷水或醋中,稱淬法,如礞石、自然銅,淬後易於搗碎,且可緩和某些藥物的峻烈性。
制止或減低藥物毒性和副作用的方法
煨︰把藥物裹上溼紙或麵糊在火中煨熟,如肉豆蔻經煨後去油,可免嘔吐;生姜經煨後,其刺激性減輕,發散力減緩,而更長於溫中。
炒︰把藥物放鍋內拌炒,但因使用目的不同,加熱程度也有差別,如白朮、枳殼,只須炒黃;山渣、麥芽,大都炒焦;側柏、地榆則多炒炭。而山梔、穿山甲炒後可減緩藥性。常山用酒炒、黃連用姜汁炒可減輕其副作用。再有附子、乾姜在較強火力下,久炒至起煙,則藥物的毒性顯著減低。
去油︰巴豆、續隨子可用吸水紙包後壓榨去油,乳香、沒藥經炒後去油,可減低毒性或烈性。
改變藥物性能,提高療效法
炙和炒︰藥物用蜜涂後微火炙黃,更能甘緩補中,如蜜炙甘草、黃耆。骨質藥涂脂肪再炙黃,稱酥炙,如虎骨、鹿角,使易於鬆脆,增強滋養效力。藥物用酒炒,可加強通行血脈作用,如酒炒當歸;藥物用醋炒,可引藥入肝經,如醋炒香附;藥物用姜汁炒,可溫胃止嘔,如姜汁制半夏;藥物用鹽水炒,可入腎經,如鹽水炒黃柏。
發酵︰發酵可改變原來藥物的作用,如將大豆製成豆豉,將杏仁、辣蓼等製成神曲。
反覆蒸曬︰將藥物先蒸後曬,反覆再蒸曬,如生地蒸曬成熟地,何首烏蒸曬成制首烏,使補肝腎、補陰血的力量加強。
以上各類炮制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是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合制等三種基本方法。
中藥的藥性
中藥的性能和功用可用五味、四氣、升降浮沈的理論來說明。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味道,每一種味,在人體所起的作用上,各有一定程度的通性。《內經》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所以一般認為辛味有發散理氣的作用;酸味有收斂止澀的作用;甘味有緩和和調補的作用;苦味有燥溼瀉火的作用;鹹味有潤下軟堅的作用。此外,淡味實際上沒有味,但有滲利作用,因此不列入。
四氣︰是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這是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發生的反應而得出來得結論。如熱證用黃芩、黃連,就因為它能退熱,所以稱為寒性藥。寒證用乾姜、肉桂,是因為它能祛寒,所以稱為熱性藥。至於溫性和涼性,不過是在程度上比熱性和寒性略差一些。通常總稱為四氣。又有一些藥物性能和平,不發生寒熱溫涼的作用,所以不列入。
五味、四氣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各種藥物,不但氣味兼備,而且一氣之中,各有五味的區分,一味之內,又有四氣的不同,所以同一氣味,雖有通性,又各有不同的特性。還有某些藥物具有兩種以上的味,那它的作用範圍,也就相應擴大。
中藥的配伍︰兩味以上的藥物合用,叫做配伍。中藥多配伍成方劑,應用於臨床。配伍之目的,是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其療效、制止其不良作用,而對較複雜的證候,可以全面照顧。
有些性能相類的藥物,合用後互相助長療效,稱“相須”,如黃柏與知母,兩種以上功用不同的藥物合用後,能使療效更好的,稱“相使”,如款冬花和杏仁。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制,而足以減低或消除它的毒性或烈性的,稱“相畏”,如半夏畏生姜。一種藥物能牽制另一種藥物的療效,稱“相惡”,如生姜惡黃芩。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中毒反應,稱“相殺”,如綠豆殺巴豆毒。兩種藥物合用,可發生劇烈的副作用,稱“相反”,如烏頭反半夏。相惡、相反即屬於配伍禁忌。但近來有人報告適當運用相惡相反藥物的配合,可變“禁忌”為“相激”,從而對某些疑難雜症取得意外效果,但尚待進一步研究。藥物雖以配伍應用為多,但也有少數是獨用的,稱“單行”,如獨參湯、甘草湯等。
中藥的禁忌
用藥禁忌,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常識。
妊娠禁忌︰某些藥物具有滑胎、墮胎的流弊。但在這些藥物中,對於妊娠的危害性也因程度上不同,可分為禁用和慎用二類。禁用的大都毒性較強,如巴豆,牽牛、大橶、商陸、三棱、莪朮、水蛭、麝香等。慎用的包括了通經去瘀、行氣破滯兼滑利的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附子、肉桂等。慎用的藥物並非絕對不用,應根據病情的需要和孕婦情況而斟酌。
服藥禁忌銡︰通常稱為“忌口”,傳統的說法有甘草、桔梗、烏梅等忌豬肉,麥冬忌鯽魚,茯苓忌醋等。對於病人來說,更主要的是忌生冷、粘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至於皮膚病、外感咳嗽早期忌黃魚及海帶、毛筍,系飲食忌口,與中藥關係不大。自己保藏的中藥由於蟲蛀,其藥效的減少不過是蟲所食去的部分,去除蛀蟲及其卵糞,此中藥仍可食用,至於中藥一旦發霉則已變質變性,服用後反有害處,不論其價值多貴,以棄去為妥。
毒性中藥︰中藥裡如砒石、馬錢子、洋金花是一般所知有毒藥物,要慎用,但有些並非大毒中藥,若用量過多也可中毒,如苦杏仁由於可產生氫氰酸這樣劇毒物質,若成人服50~60個,小兒服7~10個,便可危及生命。又如黃藥子常用於治療甲狀腺病,若超過30G,就可能對肝臟產生毒性,出現黃疸與肝功能損害。
中藥真偽的鑑別
人參的偽品:華山參外形象人參,分佈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此藥為熱性,有毒,雖有藥效如溫中安神定咳喘,治虛寒腹瀉,但用量甚小,煎湯用0.3~0.9g,若以l g以上煎服即易中毒,中毒症狀主要為阿托品樣作用,如瞳孔放大,惡心嘔吐。
天麻的偽品︰天麻無毒,故可用至數十克亦無礙,真天麻的形狀是略長橢圓形,稍扁而彎曲,外表白色、或淡黃棕色,兩端鈍圓,下端略小。特徵︰上端有蒂即芽苞,俗名鶴哥嘴;底端有一個凹圓形疤痕,如肚臍。天麻整個外形很象燈籠辣椒。天麻的全部皮殼都有細皺紋,並有密密小點組成的橫環紋多條,每條環繞天麻一周,條與條之間有一定的間隔。質堅實而緊,以透明不空者為佳。天麻切斷後嗅之,有特殊的辛臊味。現因天麻培植不易,有將天麻煎湯用後再曬乾兜售,即使無效卻也無毒。亦有以茉莉根、芭蕉芋代天麻者宜應注意,因茉莉根有毒,一般作外用止痛,即使內服亦限於0.9~1.5g,超此劑且有麻醉作用,鑑別的方法是茉莉根沒有橫環紋,芭蕉芋沒有鸚哥嘴。
阿膠的代用品及偽品︰阿膠應用驢皮熬制成膠塊,真阿膠蘸水略磨,為甜味。現有用豬皮代用的,市售時注明係豬皮熬膠。亦有私用化工原料之膠塊偽充阿膠者,則其味臭,服之有毒,有時包裝精巧,不可不防。
中藥的煎法和服法
正確的煎藥與發揮中藥的作用有密切關係,如水量、火候和煎藥的時間要隨藥物的性質不同而有區別。解表藥和攻下藥用水宜少,火力要急,煎的時間宜短,因解表藥如荊芥、薄荷其主要成分為揮發油,久煎則性味失散,因而薄荷常在其他藥將煎好時,再放入1~2min.即可;攻下藥如大黃久煎後,瀉下力就會大大減弱。補養藥用水要多,須用文火緩煎,能使藥汁濃厚,服後藥力持久。一劑中藥放冷水2~4碗(視藥物多少而定,以水剛能淹沒藥物為準),沸滾半小時作為頭汁,再加1~2碗冷水,沸滾一刻鐘作為貳汁。含有澱粉的藥物,如茯苓、米仁、芡實、山藥等,用熱水煎會使藥物內的澱粉凝結,不易煎出,故以冷水為宜。若中藥煎乾甚至煎焦則不宜服用,因不但有效成分損失,有時由於改變了藥物的性質而起到不同的作用。這與有些中藥在炮制過程中需要將其妙焦甚至炒成炭是不同的,如焦山楂、炮姜炭、血餘炭等另有其幫助消化、收斂、止血止瀉等功用。吃煎焦的若係調理滋補藥尚無大礙,若用於治病的湯藥,服此煎焦的中藥則會耽誤治病的時機。服藥時間一般以頭汁於晨9時左右,貳汁於下午3時左右為好,亦可將此頭、貳兩煎藥汁混和後,於上、下午分二次服。急性病則不拘時間,補益藥則以空腹容易吸收,咽喉病宜緩慢含咽,或含漱後咽下,失眠者可放在臨睡前服。煎好後的中藥不宜保存,應當天服完,若在冬天可隔天服用,若天暖則恐藥汁變質反有害處。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1 / 6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2/12 上午 06:43
〔中醫學基礎:方劑學綱要〕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
方劑學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方劑學是中醫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與臨床醫學凡涉及到藥方的應用有關。
本課程介紹方劑學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方劑是醫生通過臨床實踐,掌握了藥物的藥性及其配伍組成的規律之後組合而成。醫生通過這種意識的藥物配伍,以達到藥物間的協同作用,並調和藥性的偏勝,這就是中醫方劑學獨具的特點。同時,方劑也是中醫診療理論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辨證而後論治,所以學習和運用方劑,還必須了解一些有關的方劑基礎知識。
方劑組成和配伍
中醫的方劑常用“君臣佐使”來解釋其組成和作用。君藥,是一方的主藥,也就是針對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臣藥,是指能協助和加強主要功效的藥物。佐藥,意義有二:一是能對主藥起監制作用;一是能協助主藥解除某些次要症狀。前者適用於毒性,或藥性太偏的情況,後者適用於兼症較多的病例。使藥,意義也有二:一是指引經藥(將主藥的作用引向有病的經絡,例如羌活是太陽引經藥,葛根是陽明引經藥);一種是指方劑中次要的藥物,而有調和諸藥的功用。如以桂枝湯為例:
桂枝湯 君─桂枝(發汗解營)
臣─芍藥(養陰和陰)
佐─甘草(協和諸藥,兼養中氣)
使─生姜、大棗(調和營衛)
實際上,君藥就是主藥,臣、佐、使藥都是輔助藥。主副藥的配合適當與否,和療效有很大關係。例如上面所舉桂枝湯中的桂枝,配麻黃能加強發汗;同芍藥合用,可謂和營衛,取微解表;同附子合用,則可回陽止汗。桂枝湯中再加重桂枝,就成為平衝逆的方子了。由此可見,同是一味桂枝,由於配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大不相同。
制劑的類型
中醫方劑的制劑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湯
把藥物加水煎湯,濾去渣滓,取其清汁服用的,叫“湯”劑。臨床上以湯劑應用最廣,因為吸收快,作用強,表裡上下,無所不達,兼有蕩滌的取意,所以一般急性病,更宜服用湯劑。
與湯劑相類似的還有煎劑和飲劑。“煎”劑是將湯藥去渣後重煎成濃汁,宜於一般滋補粘膩之物,必須久煎取其藥性醇厚而用。凡湯藥沒有劑量的限制,可以涼用或代茶頻飲的,稱為“飲”劑。飲劑和湯劑只是服法不同,所以也有以“飲”命名的。
丸
把藥物研細,或以水調,或以蜜和,或以糊做成的圓粒,稱為“丸”。丸藥融解得慢,使藥性滯留,吸收緩慢,宜於慢性病長期服用。但是也有用於熱病重症的,如安宮牛黃丸等,這是取其使用簡便,易於收藏,便於臨時取用。
散
把藥物研末,以供內服或外用的,稱為“散”。內服的散劑宜於舒理壅閉,外用的散藥則要調敷。此外,還有鼻嗅劑,也是一種散劑。
膏
把藥物煎熬成濃稠粘膠的,稱為“膏”。內服膏劑,是將藥物煎熬成濃汁,加冰糖、蜂蜜等收膏,供長期服用,適用於慢性病滋補之用。夏天容易變質,冬天最妥。外用膏藥,是用油類煎熬藥物,去渣加入黃丹、白蠟等收膏,然後加熱塗在紙或布上,常用於外科癰瘍等疾患,以及風寒溼痹痛等疾患。
丹
把藥物分別精鍊,但劑型不定,如至寶丹是丸狀,紫雪丹是粉狀,辟瘟丹是錠狀。多數是由礦物質經製煉而成。
醴
把藥物浸漬酒內飲服的,稱為“醴”,俗稱“藥酒”。常用於痹痛一類的病,藉酒之性,加強祛風活血之效,如虎骨木瓜酒。
露
把藥物放在甑內或壺內,經過蒸餾而取得的液體,稱為“露”。氣味淡薄,藥性也薄,一般只作為飲料,輔助治療,如金銀花露。
方劑的份量
我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由於歷史的變革,顯得相當複雜,現在還可看到麻黃、桂枝用幾兩的,如果依樣畫葫蘆地照抄,就會發生偏差。所以,用古方時要按藥物的比例,參酌現在常用份量加以修改。同時,還要結合地區和體質的差異,年齡的大小及病情的輕重不同,做適當調整,才不致有過輕過重的偏向,從而取得較理想的療效。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中醫學基礎:治則〕
(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也可作為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專業的參考)
治則綱要
本院教授: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
--------------------------------------------------------------------------------
治則是中醫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與臨床醫學凡涉及到治療的內容有關。
本課程介紹治則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針灸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治則
治則就是治療的法則,其中包括治療的基本原則與治療的基本方法。
治療的基本原則
治病求本
一般認為中醫是針對症狀來治病,未必能找到病因。事實不然,雖然發熱是一個症狀,如按對症治療,那就都用涼藥;可是發熱可以由風寒、溫、暑、痰、食、陰虛、氣鬱、勞怯、蟲積等所引起,治療方法也就各不相同,陰虛發熱的病人用了寒涼藥,不但不能退熱,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所以必須強調辨証論治,透過症狀的現象來找到更基本的原因。
治有標本
對正常的人來說,人體為本,疾病為標,對有病的人來說,病因是本,見症是標。從病的先後來講,先患的病為本,繼起的病為標。從病的部位來講,病在內的是本,病在外的是標。那麼標本的劃分,究竟意義在哪裡呢?舉例來說,如脾胃虛而生溼熱,是脾虛為本,溼熱為標。致溼熱下流,引起膀胱氣化不利是標中之標。致氣化不利,逆而上行,引起喘逆,喘逆又是標中之標了。這樣從喘逆倒退算去,就可以逐步找到脾胃虛是本中本之本。也是治病求本的方法。
治有緩急
治病固應求其本,所以一般是治本為急,但有時標比本急,這時就將本暫且放下,先顧其標。如體虛的人久病是本。患的外感病卻是標,便需先治標。因為外感之邪,人體方淺,和氣血不相亂,這時急驅外邪容易消滅,等到邪氣漸深,與氣血相亂後再逐邪,同時就是保護了元氣,也就是治療須分緩急的道理。
治有輕重
有這樣一句話:“病重者其藥輕,病輕者其藥重”。這裡的病輕並非指病情,可能病情很兇急,但元氣未虧的,仍可說是輕病,須用重藥。而這裡的病重,可能病情倒並不凶險,而元氣微弱,如將枯的小草,要用小水漸漸沾潤,所以用藥須輕。可見判斷病的輕重,還在於元氣的盛衰。
總結以上所述,無論治病求本,治分標本,治分緩急和輕重,一切的著眼點都在於保護元氣。
治療須辨老幼體質
南方較溫暖,北方較寒冷;又由於有些人體質較弱,而有些人體質較強,在用藥就須考慮份量輕重,藥性寒熱。如北方人用發表藥可取麻黃、桂枝等,且分量須重些。南方人用發表藥多選桑葉、荊介等,而且份量不必過重。老年人較忌攻法,應為原來陰陽都嫌不足,再經攻下,容易傷陽或傷陰。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體質比較柔弱,一旦生病,比較多考慮攻中帶補;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體質比較堅強,一旦有病,往往就單用攻法。
治療用藥不可偏執
疾病症候有時變化多端,同一病在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應。即使在同一個人,起病和將癒又有很大差別。要是在用藥中間犯先入為主的成見,自己偶有幾次運用得效的“方”和“藥”,就到處運用。這樣對於“方”或“藥”的偏好固執,常會造成病人的損失。
虛實的治療要則
一般說,久病正氣虛的多用補法,這樣才體現了“補中自有攻意”,而急病邪氣重的多用攻法,這樣才體現了“借攻為補”。正氣虛的不能用攻,邪氣重的不能用補。急病至暴虛,也不能只顧到急病而攻邪,應先補其暴虛,故仍用峻補法。久病而有腹部節塊,就不能因病久須補,補後結塊愈補愈牢固,這時須緩攻才能收效。所以考慮虛實的治法,仍須從標本、緩急和輕重來衡量,才能發揮辨証論治的特色。
治療的基本方法(待續)
(引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鴛鴦吧,meme104視訊,香港毛片,愛色吧成人影院
女優美圖桌布,UT視訊聊天室,澀女郎女人網,九九愛成人影院
8dgo視訊聊天網,快播網吧影院,至愛色美女基地
MBOX視訊網,好男人網,七七色原網
夏娃視訊聊天網,日本三級電影毛片,七七色成人網站
夏娃視訊,v頻播放黃色一級毛片,瑞碧綜合網
免費視訊聊天交友網,毛片群,伊人成人綜合22網
showlive聊天網,免費毛片電影在線觀看,瑞碧綜合社區
視訊交友戀愛ING,女生毛片網,8090碰在線視頻
后宮電影院,Q色網址,愛薇兒,桃色激情站
傻妹妹,后宮,483免費毛片快播,26uuu新地址網站
打飛機專用網,免費毛片快播,QVOD十次啦中文網
嘟嘟成人網,韓國毛片,家庭教師十次啦
伊莉論壇,冰城網,十次啦中文網亞洲,桂林人論壇
免費一片,桂林生活網,十次啦中文網站,濠濱論壇
美女視訊,山崎毛片,十次啦中文綜合網
伊莉論壇首頁,毛片早熟在線觀看,520快播56色農夫閣
伊莉視頻影片區,毛片早熟快播,色56視頻
eney伊莉論壇首頁,毛片早熟QVOD,色片段高清在線觀看
85街官網,毛片MP免費觀看,最新色YY電影頻道ID
85街,狼會所,愛90美女影院,熟女俱樂部
熟女人妻,85ST,大奶妹色色網,性愛色小姐影院
熟女人照片,85ST影城,馬色堂影院-713色吧影院
熟女網交,85CC,騷老師AV-色18歐洲美女影院
18hmm,go2av,鳳樓城,色18美女影院
hi5交友,YY毛片,大棚歌舞色舞視頻快播
洪爺,毛片3P,狼國情人網-狼國成人網開心
洪爺影城,毛片3P下載,狼國成人網五月-毛片3P影音
18h,洪爺情色網,玩家網論壇-狼國色人網
寫真女星,色情市場,香港電影三級毛片-大色網AV網站
寫真圖片,麗的情小遊戲,南美水族論壇-大香蕉社區
寫真美女圖,麗的小遊戲,凱迪社區-大香蕉網在線視頻
寫真美女,麗的娛樂網,女人毛片-伊人在線大香蕉
壇蜜寫真集,女人毛片2014年在線觀看,天天擼大香蕉
色視訊,色系軍團,527娛樂多人視頻聊天
ING視訊聊天網,4S快播看毛片,色聊聊天記錄
ING視訊側錄,三級毛片視頻,色聊聊天室下載
國外免費視訊,三級毛片在線觀看,色聊語音聊天室下載
金瓶梅視訊美女,29瓦特快播毛片,免費色聊聊天室
網路視訊美女,日日毛片,色聊可視語音聊天室
免費視訊軟體,無毒毛片網址,免費色聊表演聊天室
UT視訊聊天交友,酷9倫理免費電影,微信色聊群或者聊天室
聊天交友網站,手機視訊交友,淫淫網-國外聊天室色聊
網路視訊交友,色色色情性交電影網,色聊語音聊天室
美女視訊直播,天天好逼網情色網,午夜網址你懂的
手機視訊交友應用,成人動漫網,午夜電影網你懂得
后宮影音聊天網,免費成人電影圖片,午夜網站你懂得
成人聊天室,17K色情成人在線電影下載,在線聊天室你懂的
情色聊天室,嫂嫂成人影院,q秀聊天室吧
麗的情色網,色情聊天室,歪歪色影院,q全球視頻聊天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