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指掌病式圖說

元‧朱震亨著‧‧

2 条评论:

David168 说...

==大標題== 題丹溪重脩脈訣。
莊子曰,生非吾有也,乃天地之委和,性非吾有也,乃天地之委順,黃帝曰,人之
生也,懸命於天,受氣於地,氣以成形,理亦賦焉,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故肖天地之形,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故清陽之,七竅皆見於面,濁陰之二竅皆
出於下,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故三陽之脈,皆聚於背,三陰之脈聚於胸腹,況
乎脈者,天地之元性,男子之寸脈盛而尺脈弱者,肖乎天也,女子之尺脈盛,而寸
脈弱者,肖乎地也,秦越人乃以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三陽從天生,三陰從地
長,謬之甚矣。遂令百犬吠聲流至於今,千有餘年,莫有能正其謬者,獨先生以神
明之資,洞燭物理,乃推本律法混合天人而著論闢之,使千載之誤一旦昭明,豈不
韙哉。
歲在戊申門生龍丘葉英題。
==大標題== 脈訣指掌病式圖說 元 丹溪朱震亨著。
==論脈法配天地。
昔軒轅黃帝之體天治民也,使伶倫截嶰谷之竹作黃鍾律管,以候天之節氣,以觀其
太過,不及,修德以禳之命,岐伯取氣口作脈法,以候人之動氣,以察其太過,不
及,設九針藥石,以調之,故黃鍾之數九分,氣口之數亦九分,律法曰天地之數,
始於一,終於十,其一三五七九為陽,九者陽之成數也,其二四六八十為陰,十者
陰之成數也,黃鍾者陽聲之始也,陽氣之動也,故其數皆九,分寸之數,具於聲氣
之元,不可得而見,及斷竹為管吹之而聲和,候之而氣應,然後寸之數,始形焉,
此陽唱而陰和,男行而女隨,邵子曰,陰者陽之影,故脈之動也,陽得九分,而盛
陰得一寸,而弱其吻合於黃鍾者,以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故肖天地之形,且天地之
道,陽健而陰順,陽強而陰弱,陽明而陰晦,天不足西北,故西北傾而東南昂,人
肖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在上者,法乎天地不滿東南,故東南陷下而西北瓏起,人
肖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在下者法乎地,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故男子寸脈盛而
尺脈弱,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故女子尺脈盛而寸脈弱,肖天地之陰陽也,聲音
律呂無不然者,黃鍾者,氣之先兆,故能測天地之節候,氣口者,脈之要會,故能
知人命之死生,實為醫學之先維流注一身而變化萬端,皆欲取之三部九候之中,其
難也可知矣,世之俗醫誦高陽生之妄作,欲以治病求十全之效,其不殺人幾希矣,
凡我同志宜精,宜明,然以習俗久,姑從舊,以寸關尺分三部,詳列手圖於後。
==三部九候圖說。
三部者,從魚際至高骨一寸,名曰寸口,自寸至尺名尺澤,故曰尺中,寸後尺前名
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又云,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六分
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故三部共一寸九分。
==九候浮中沉。
一部分三候,三三為九候。
==學診例。
凡欲診脈,先調自氣,壓取病人,息以候其遲數,過與不及,所謂以我醫彼,智與
神會,則莫之敢違。
凡診脈須先識脈息兩字,脈者神也,息者氣也,脈不自動為氣使,然所謂長則氣治
,短則氣病也。
凡診脈須識人迎,氣口以辦內外因,其不與人迎氣口相應為不內外因,所謂關前一
分,人命之主。
凡診脈,須先識五藏,六經本脈,然後方識病脈,歲主藏害,氣候逆傳,陰陽有時
與脈為期,此之謂也。
凡診脈,須認取二十四字名狀與關前一分相符,推說證狀,與病者相應,使無差忒
庶可依原治療。
==手式寸尺內外圖說。
==右五藏所屬寸尺部位。
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右關內以候脾,外以候胃脘。
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心主,內以候腰。
釋曰,五藏六府,十二經絡,候之無踰三部,要之前布六經,乃候淫邪入自經絡而
及於藏府,後說五藏乃候七情內鬱,自藏府出而應於經內外之辨,熲然明白學診之
士,當自此始,外因雖自經絡而入,必及於藏府,須識五藏六府所在,內因鬱滿於
中,亦必外應於經,亦須循經說證,不可偏局執見,故經云,上竟上胸候中事也,
下竟下腰足中事也,不可不通。
==陰陽相乘,覆溢關格圖說。
難經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謂也。丹溪先生曰
:陰乘陽則惡寒,陽乘陰則發熱。
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太過不及
者,病遂上逆寸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陽之脈也;經曰,陰氣太盛,則陽氣不
得相營也,以陽氣不得營於陰,陰遂上出而溢於陽之分,為外關內格也,外關內格
,謂陽外閉而不下陰從內出而格拒其陽,此陰乘陽位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
,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太過不及者病遂下入尺為覆,
為內關外格,此陽乘陰之脈也;經曰,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以陰氣不得營
於陽,陽遂下陷而覆於尺之分,為內關外格,內關外格為陰內閉而不上陽,從外入
以格拒其陰,此陽乘陰位之脈也。故曰覆溢,而覆者如物之覆,由上而傾於下也,
溢者如水之溢,由下而逆於上也,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總論脈式。
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
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為停食頃俟定,乃診,師亦如之。
釋曰,停寧俟之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特平旦,學者知之。
經云,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形之盛衰,可以
參決死生之分。
釋曰,切脈動靜者,以脈之潮會必歸於寸口三部,診之左關前一分為人迎,以候六
淫外傷,為外所因;右關前一分為氣口,以候七情內鬱,為內所因,惟其所自用肯
經常為不內外因,三因雖分,猶乃未備,是以前哲類分二十四字,所謂七表八裏九
道,雖名狀不同,證候差別,皆以人迎一分而推之與三部相應而說,證則萬無一失
也。
==陳氏辯三藏本脈,息數尺度。
人之脈者,乃血之隧道也,非氣使則不能行,故血為脈,氣為息,脈息之名自是而
分呼吸者,氣之籥動應者,血之波瀾,其經以身寸度之計,十六丈二尺,一呼脈
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則六動,一動一寸,故一息
脈行六寸,十息六尺,百息六丈,二百息十二丈,七十息四丈二尺,計二百七十息
,漏水下二刻,盡十六丈二尺,營周一身,百刻之中得五十營,故曰,脈行陽二十
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也,息者以呼吸定之,一日計一萬三千五百息,呼吸進退既
遲於脈,故八息三分三毫三釐,方行一寸八,十三息三分三毫行一尺八,百三十三
息三分行一丈八,千三百三十三息行十丈餘六丈二尺,計五千一百六十七息,通計
一萬三千五百息方行盡一十六丈二尺,經絡氣周於一身,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者是
也;脈神也,陽也,陽行速,猶太陽之一日一周天,息氣也,陰也,陰行遲,猶太
陰之一月一周天,如是則應周天之常度,配四時之定序,春肝脈弦細而長,夏心脈
浮大而洪,長夏脾脈軟大而緩,秋肺脈浮濇而短,冬腎脈沉濡而滑,各以其時而候
,旺相休囚脈息無不及太過之患,故曰平人,以五藏六府皆稟氣於胃,故脈以胃氣
為本,氣以黃色為生,取其資成也,合本藏氣三分,參以弦洪緩濇沉,則為平脈,
若真藏脈見,則不從矣,參以形色廣加後說。
足厥陰肝脈,在左關上,弦細而長;足少陰腎脈,在左尺中,沉濡而滑;足太陰脾
脈,在右關上,沉軟而緩;足少陽膽脈,在左關上,弦大而浮;足陽明胃脈,在右
關中,浮長而滑;足太陽膀胱脈,在左尺中,洪滑而長;手厥陰心主包絡,在右尺
中,沉弦而敦;手少陰心脈,在左寸口,洪而微實;手太陰肺脈在右寸口,濇短而
浮;手少陽三焦脈,在右尺中,洪散而急;手陽明大腸脈,在右寸口,浮短而滑;
手太陽小腸脈,在左寸口,洪大而緊;此手足陰陽六經脈之常體,及其消息盈虛,
則變化不測,運動密移與天地參同,彼春之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
之動,脈與之應者,乃氣候之至脈也。
==素問六氣主合至脈。
十二月大寒至,二月春分為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令,經云,厥陰之至,其脈弦(一
云沉短而散)。
春分至,四月小滿為二之氣,少陰君火主令,經云,少陰之至,其脈鉤(一云緊細
而微)。
小滿至,六月大暑為三之氣,少陽相火主令,經云,少陽之至,大而浮(一云乍疏
乍數乍短乍長)。
大暑至,八月秋分為四之氣,太陰濕土主令,經云,太陰之至,其脈沉(一云緊大
而長)。
秋分至,十月小雪為五之氣,陽明燥金主令,經云,陽明之至,短而濇(一云浮大
而短)。
小雪至,十二月大寒為六之氣,太陽寒水主令,經云,太陽之至,大而長。
本脈至脈,雖識體狀,又須推尋六氣交變,南政北政,司天在泉,少陰之脈應與不
應,詳細而推知,萬無一失也。
已丑已未二太歲,太陰司天,少陰在左,少陽在右,故左肘脈不應
辰戍二歲太陰在泉,少陰在右,少陽在左,故右尺脈沉細不應。
已亥二歲,厥陰司天,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右手寸口脈沉細不應。
寅申二歲,厥陰在泉,太陽在右,少陰在左,左手尺脈沉細不應。
子午二歲,少陰司天,厥陰在左,太陰在右,兩手寸脈俱沉細不應。
卯酉二歲,少陰在泉,太陰在左,厥陰在右,故兩手尺脈俱沉細不應。
丑未二歲,太陰司天,少陰在左,少陽在右,兩手尺脈俱不應。
辰戍二歲,太陰在泉,少陽在左,少陰在右,左手寸口脈不應。
已亥二歲,厥陰司天,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左尺脈不應。
寅申二歲,厥陰在泉,少陰在左,太陽在右,左寸脈不應。
歲當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法當兩尺脈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太陽與少陰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歲當陽明在泉,少陰司天,法當兩寸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北政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法當兩寸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陽明與少陽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北政少陰司天,陽明在泉,法當兩尺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南政少陽在右,少陰在左,左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右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不
應,是謂左右交,經云,左右交者死。
南政少陽在左,少陰在右,右尺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
南政太陰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不
應,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
南政太陽在右,少陰在左,左尺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右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不
應,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
北政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
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
==辯七情鬱發五藏變病脈法。
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者,以候人之臟氣鬱發,與氣兼並過與不及,乘剋傳變必見於
脈者,以食氣入胃,淫精於脈,脈皆自胃氣出,故候於氣口,經曰,五臟皆稟於胃
,胃者五藏之本,藏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胃氣而至,邪氣勝胃氣衰則病甚,
胃氣絕真臟獨見則死;假如
 春肝,夏心,長夏脾,秋肺,冬腎。
脈弦, 洪, 濡,  濇, 沉   多胃少
曰肝, 心, 脾,  肺, 腎   病
但弦, 洪, 濡,  濇, 沉   無胃氣曰死。
天地草木無土氣不生,人無胃氣則死,胃氣者和緩不迫之狀也。
若其乘剋相勝,雖有胃氣。
而春,夏,長夏,秋,冬。
有濇,沉,弦, 洪,濡   脈微見者。
 秋,冬,春, 夏,長夏  必病。
 濇,沉,弦, 洪,濡   甚者為今病。
==辯五臟過不及之為病。
觀夫,太過不及脈之大要,迫近而散,不可失機審而調之,為上工矣。學者不可不
審察也。
春肝,  脈合弦細而長,太過則實強, 令善怒,忽忽眩冒巔疾。
夏心, 洪而微實, 來去皆盛, 身熱膚痛為浸淫。
長夏脾, 沉而濡長, 如水之流, 四肢不舉。
秋肺, 浮而短濇, 中堅傍虛, 逆氣背痛慍慍然。
冬腎, 沉而緊實, 有如彈石, 解脊痛少氣不能言。
不及則微虛, 令人胸痛引背,兩脹滿心煩。
來不盛去反盛, 上咳唾,下泄氣,九竅不通。
如鳥之啄, 名曰重強,呼吸少氣,下喘聲。
毛而微, 心懸如飢中清,脊中痛。
來去如數, 少腹滿小便變。
人之五臟配木火土金水,以養鬼神意魄志而生怒喜思憂恐故。
因怒, 則魂門弛張,木 氣奮激,肺金 乘之,脈弦濇,
喜, 神延融溢,火 赫羲,腎水 沉散,
思, 意舍不寧,土 凝結,肝木 弦弱,
憂, 魄戶不閉,金 濇聚,心火 洪短,
恐, 志室不遂,水 旋卻,脾土 沉緩。
此蓋五情,動以不正,侮所不勝,經所謂,不恒其德,恃其能乘而侮之,甚則所勝
來,復侮反受邪,此之謂也。凡怒則魂門弛張,木氣奮激,侮其脾土,甚則子金乘
其肝虛來復母,剋其肝木,是謂侮反受邪,肝脈反濇,濇者肺金也,是猶吳王夫
差之爭盟侮楚,精銳悉行,國內無備,越王勾踐乘其虛而伐之,遂以破吳,吳本侮
楚而越竟破之,侮反受邪,即此義也。
凡喜則神延融溢,火氣赫羲侮其肺金,甚則子水乘其心虛來復母,剋其心火,是
謂侮反受邪,心脈反沉,沉者腎水脈也,故喜甚有暴中之患而暴怒,亦有暴中之患
,皆此意也。
凡久思則意舍不寍,上氣凝結侮其腎水,甚則子木乘其脾土虛來復母,剋其脾土
,是謂侮反受邪,脾脈反弦,弦者肝脈也。
凡久憂則魂門不閉,金氣濇聚,侮其肝木,甚則子火乘其肺虛來復母,剋其肺金
,是謂侮反受邪肺脈反洪,洪者心火脈也。
凡多恐則志室不遂,水氣旋卻侮其胞絡之火,甚則子土乘其腎虛來復母,剋其腎
水,是謂每反受邪腎脈反濡,濡者脾土脈也。
凡悲則傷肺,故肺脈自虛,經曰,悲則氣消,脈虛心火來乘,金氣自虛故悲則淚下
,或因寒飲食之氣上逆,留於胸中,留而不去,久為寒中,或曰肺金乘肝木而為淚

凡驚則氣亂,驚則肝氣散亂乘其脾土,故小兒驚則瀉青,大人驚則面青者,肝血亂
而下降,故青其肝脈亦亂,一曰驚則肝氣乘心,大驚者心脈易位向裏,驚氣人心者
多尿血也。
傳授勝剋流變又當詳而論之,故經云,五臟受氣於其能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
其所生死,其所不勝,如
肝,心,脾,肺,腎
受氣於心,脾,肺,腎,肝。
傳之於脾,肺,腎,肝,心。
氣合於腎,肝,心,脾,肺。
至 肺,腎,肝,心,脾 而死。
則知肝死於肺,候之於秋庚日篤辛日,死餘圖於後。
肝 候於秋 ,庚 日篤,辛 日死,舌卷卵縮。
心 冬 ,壬 癸 面黑如黎。
脾 春 ,甲 乙 內滿唇反。
肺 夏 ,丙 丁 皮枯毛折。
腎 長夏,戊   已 齒長而枯髮無潤澤。
又如,甲乙,丙丁,戊已, 庚辛,壬癸 日
則,寅卯,已午,辰戌丑未,申酉,子亥 時死。
凡一日之中又分五時,以別死時之早晏,且脾病甲日,病篤乙日,死則死於寅卯時
,以脾屬土,日時俱屬木,重木剋土,故死於此時,此內傷藏病之傳次也,然暴病
卒發者,不必泥於傳次也,或傳化不以次入者,乃憂恐怒喜思驚,七情並傷於令不
得以,其次傳所以令人大病,此五臟傳變之指要,學者不可不知也。
==辯六淫外傷六經受病脈圖說。
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者,以候天之寒暑燥濕風熱,中傷於人,其邪自經絡而入,以
迎納之,故曰人迎;前哲方論謂,太陽為諸陽主,凡感邪則自太陽始,以此考尋經
意,似若不然,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包,濕喜傷脾,熱傷心,燥傷肺,
以暑熱一氣燥濕同源,故不別論,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入,濕當自陽明入,暑當
自三焦入,寒卻自太陽入,故經云,陰為之,主陽與正別於陽者,知病從來,此之
謂也,經云,修已俟,天所以立命也,由是古人調其臟氣而淫邪不入,故先七情而
後六淫,經云,學診之士,必先歲氣,故運氣又先之,以其次第也。
足太陽傷寒,左手尺中與人迎皆浮緊而盛,浮者足太陽脈也,緊者傷寒脈也,盛者
病進也,其證頭項腰脊痛,無汗,惡寒,不惡風。
足陽明傷濕,右手關上與人迎皆濇細而長,濇者足陽明脈也,細者傷濕脈也,長者
病襲也,其證關節疼痛,重痹而弱,小便澀秘,大便飧泄。
足少陽傷風,左手關上與人迎皆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脈也,浮者傷風脈也,散病
至也,其證身熱,惡風,自汗,項強,滿。
手少陽傷暑,左手尺中與人迎皆洪虛而數,洪者手少陽脈也,虛者傷暑脈也,數者
病增也,其證身熱,惡寒,頭痛狀如傷寒,煩渴。
足太陰傷濕,右手關上與人迎皆濡細而沉,濡者太陰脈也,細者濕脈也,沉者病著
也,其證身熱,腳弱,關節頭痛,冷痹,脹滿。
足少陰傷寒,左尺中與人迎皆沉緊而數,沉者足少陰脈也,緊者傷寒脈也,數者病
傳也,其證口燥,舌乾而渴,背惡寒反發熱,倦怠。
足厥陰傷風,左關上與人迎皆弦弱而急,弦者厥陰脈也,弱者風脈也,急者病變也
,其證自汗,惡風而倦,小腹急滿。
手厥陰心包傷暑,左手尺中與人迎皆沉弱而緩,沉者心包脈也,弱者傷暑也,緩者
病倦也,其證往來寒熱,狀如瘧,煩渴,眩暈,背寒,面垢。
此已上分布六經,感傷外部邪之脈也,除燥熱外,敘此四氣揭圖於左,以為宗兆,
使學者易見,不必再三伸問,若其傳變,自當依六經,別論詳究,所傷隨經說證對
證施治,以平為期,或熱燥傷心肺,亦當依經推明理例調治,如四氣兼並,六經交
錯,亦當隨其脈證審處別白,或先,或後,或合,或併在絡,在經,入表,入裏,
四時之動脈與之應,氣候以時自與脈期,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
,始之有經,從陰陽生,此之謂也。
吾嘗觀洛書圖,火七在西方,金九居南位者,則西南二方為燥熱之氣明矣,況乎離
為兵戈兌主殺伐平治之世,生氣流行,雨晹以時,兆民不安惡有斯氣,唯淆亂之世
,生氣消息燥熱逆行,五穀不登,山川焦枯,鬼神欠妥,災疹繁興,予目擊壬辰,
首亂已平,民中燥熱者多發熱,痰結,咳嗽,重以醫者不識時變,復投半夏,南星
,以益其燥熱,遂至嗽血,滑涎逆湧,咯吐不已,肌肉乾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則兩
寸脈不見,兩尺脈長至半臂,予於內外傷辨,言之備矣,今略具數語以足成書,為
六氣全圖。
==辯不內外因五用乖違病症。
察脈必以人迎氣口分內外,所因者乃學診之要道也,所以脈讚云,關前一分人迎主
之,然既有三因固不可盡詳而考之於理自備,且如疲極筋力盡神度量,飲食,饑飽
,叫呼走氣,房室勞逸,及金瘡踒折,虎狼,毒蟲,鬼,客忤鬼壓,溺水等外非
六淫,內非七情,內外不收,心屬不內外,雖漢論曰,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
傷於食,殊不知飲食入胃,能助發宿蘊其所應於氣口者,止由七情鬱發,因食助見
本非宿食能應氣口,且如
宿食 陽陰。
則脈浮大而微濇,數而滑實。
宿食不化 成瘕。
脈則沉緊, 沉重。
皆傷胃也。
宿食窒塞,則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此等名證何曾應於氣口
,又如疲極筋力,其脈弦數而實,筋痛則動皆傷肝也,凝思則滑,神耗則散,皆傷
心也,吟誦耗氣,氣濡而弱,叫呼走氣脈散而急,皆傷肺也;房勞失精,兩尺脈浮
散,男子遺精,女子半產,弦大而革,皆傷腎也,右件明文氣口何與,況藏寒蛔厥
脈自微浮及為腎滑;胃虛不食其脈必緩,亦有微濡;五飲停伏浮細而滑,久畜沉積
沉細而軟,形虛自汗脈皆微濡,揮霍變亂脈自沉伏,僵仆墜下脈則細滑,踒折傷損
瘀血在內,疝瘕,癥癖,並五內作痛,脈皆弦緊,中寒癥結,脈則遲濇,五積,六
聚,食飲,痰氣伏留不散,隧道節滯,脈皆促結;三消熱中尺中洪大,癲狂神亂關
上洪疾,氣實脈浮血實脈滑,氣血相搏脈亦沉實,婦人妊娠脈則和滑。
==辯祟脈,凡鬼祟附著之脈,兩手乍大乍小,乍長乍短,乍密乍疏,乍沉乍浮,
陽邪來,見脈則浮洪,陰邪來,見脈則沉緊;鬼疰客忤,三部皆滑洪大,嫋嫋沉沉
澤澤,但與病症不相應者,皆五尸鬼邪遁疰之所為也,又如遁尸尸疰,脈沉而不至
寸,或三部皆緊急,如診得此等脈,證雖與人迎氣口相應,亦當分數推尋三因交結
,四季料簡。所謂俾內俾外。不內不外。亦內亦外。亦不內外,脈理微玅,藝能難
精,學然後知所因,此之謂也,然形於朕兆墮於數義,未有不學而能者,未有學而
不成者,宜留心焉,人如忽見異像,驚惑眩亂,脈多失次,急虛,卒中,五藏閉絕
,脈不往來,譬如墮溺,脈不可察,與夫金瘡踒折,頓走血氣,脈亦無準,學者當
看外證,不必拘脈。
==辯脈體名狀。
浮者按之不足,舉之有餘,與人迎相應,則風寒在經,與氣口相應,則營血虛損。
沉者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與人迎相應,則寒伏陰經,與氣口相應,則血凝腹藏。
遲者應動極緩,按之盡牢,與人迎相應,則溫寒凝滯,與氣口相應,則虛冷沉積。
數者去來促急,一息數至,與人迎相應,則風燥熱煩,與氣口相應,則陰虛陽盛。
虛者遲大而軟,按之豁然,與人迎相應,則經絡傷暑,與氣口相應,則榮衛失本。
實者按舉有力,不疾不遲,與人迎相應,則風寒貫經,與氣口相應,則氣血壅脈。
緩者浮大而軟,去來微遲,與人迎相應,則風熱入藏,與氣口相應,則怒極傷筋。
緊者動轉無常,如紐簍-,與人迎相應,則經絡傷寒,與氣口相應,則臟腑作痛。
洪者來之至大,去之且長,與人迎相應,則寒壅諸陽,與氣口相應,則氣攻百脈。
細者指下尋之,來往如線,與人迎相應,則諸經中濕,與氣口相應,則五臟凝涎。
滑者往來流利,有如貫珠,與人迎相應,則風痰潮溢,與氣口相應,則涎飲凝滯。
濇者參五不調,如雨沾沙,與人迎相應,則風濕寒痹,與氣口相應,則津汗血枯。
弦者端緊徑急,如張弓弦,與人迎相應,則風走疰痛,與氣口相應,則飲積溢疼。
弱者按之欲絕,輕軟無力,與人迎相應,則風濕緩縱,與氣口相應,則筋絕痿弛。
結者往來遲緩,時止更來,與人迎相應,則陰散陽生,與氣口相應,則積阻氣節。
促者往來急數,時止復來,與人迎相應,則痰壅陽經,與氣口相應,則積留胃腑。
芤者中空傍實,如按慈蔥,與人迎相應,則邪壅吐衄,與氣口相應,則榮虛妄行。
微者極細而軟,似有若無,與人迎相應,則風暑自汗,與氣口相應,則微陽脫泄。
動者在關如豆,厥厥不行,與人迎相應 則寒疼冷痛,與氣口相應,則心驚膽寒。
伏者沉伏不出,著骨乃得,與人迎相應,則寒濕痼閉,與氣口相應,則凝思凝神。
長者往來流利,出於三關,與人迎相應,則微邪自愈,與氣口相應,則藏氣平治。
短者按舉似數,不及本部,與人迎相應,則邪閉經脈,與氣口相應,則積遏藏氣。
濡者按之不見,輕手乃得,與人迎相應,則寒濕散漫,與氣口相應,則飧泄緩弱。
革者沉伏實大,如按鼓皮,與人迎相應,則中風暑濕,與氣口相應,則半產脫精。
散者有陽無陰,按之滿指,與人迎相應,則淫邪脫泄,與氣口相應,則精血敗耗。
代者藏絕中止,餘藏代動,無問內外所因,得此必死。
==辯七表脈病證。
浮為在表,為風應人迎,為氣應氣口,為熱,為痛,為嘔,為脹,為痞,為喘,為
厥,為內結,為滿不食,浮大為鼻塞,浮緩為不仁,浮大長為風眩癲疾,浮滑疾為
宿食,浮大而濇為宿食滯氣,浮短為肺傷諸氣,浮滑為走刺為飲,浮細而滑為傷飲
,浮滑疾緊為百合病,浮數為大便堅小便數,浮緊為淋為癃閉。
芤主血,寸芤為吐血,微芤為衄血,關芤為大便出血為腸癰,尺芤為下焦虛,小便
出血。
滑為吐,為滿為欬為熱,為伏痰,為宿食,為蓄血,為經閉,為鬼奎,為血氣俱實
,滑散為癱緩,滑數為結熱,滑實為胃熱,和滑為妊娠,滑而大小不勻,必吐,為
病進,為泄痢,滑而浮大,小腹痛,弱則陰中痛,小便亦然。
實為熱,為嘔,為痛,為氣塞,為喘欬,為大便不禁,實緊為陰不勝,陽為胃寒,
為腰痛。
弦為寒,為痛,為飲,為瘧,為水氣,為中虛,為厥逆,為拘急,為寒癖,弦緊為
惡寒,為疝瘕,為癖,為瘀血,雙弦急痛,弦而鉤為下刺痛,弦長為積,隨左
右上下。
緊為寒,為痛頭骨肉等,為欬,為喘,為滿,浮緊為肺有水,緊滑為蛔動,為宿食
,為逆吐,緊急為遁尸,緊數為寒熱。
洪為脹,為滿,為痛,為熱,為煩,洪實為癲,洪緊為癰疽,為喘急,亦為脹,洪
大為祟,洪浮為陽邪來見。
==辯入裏脈病證。
微為虛,為弱,為衄,為嘔,為泄,為亡汗,為拘急,微弱為少氣,為中寒。
沉為在裏,為實,為水,為寒,為喘,為癥,為瘕,沉弱為寒熱,沉細為少氣,臂
不能舉,沉滑為風水,為下重,沉緊為上熱下冷,沉重而直前絕者為瘀血,沉重而
中散為寒食成瘕,沉重不至寸,徘徊絕者為遁尸,沉緊為懸飲,沉遲為痼冷,沉重
為傷暑發熱。
緩在下為風,為寒,為弱,為痹,為疼,為不仁,為氣不足,為眩暈,緩而滑為熱
中,緩而遲為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
濇為少血,為亡汗,熱氣不足,為逆冷,為下痢,為心痛,濇而緊為痹為寒濕,濇
細為大寒。
遲為寒,為痛,遲而濇為癥瘕咽酸,遲滑為脹,遲緩為寒。
伏為霍亂,為疝瘕,為水氣,為溏泄,為停痰,為宿食,為諸氣上衝,為惡膿貫肌

濡為虛,為痹,為自汗,為氣弱,為下重,濡而弱為內熱外冷,自汗,為小便難。
弱為虛,為風熱,為自汗。
==辯九道脈病症。
細為氣血俱虛,為病在內,為積,為傷濕,為後泄,為寒,為神勞,為憂傷過度,
為腹滿,細而緊為癥瘕積聚,為刺痛,細而滑為僵仆,為發熱,為嘔吐。
數為熱,為虛,為吐,為痛,為煩渴,為煩滿。
動為痛,為驚,為痹,為泄,為恐。
虛為寒,為虛,為腳弱,為食不消化,為傷暑。
促脈經並無文,釋曰,其促有五,一曰氣,二曰血,三曰飲,四曰食,五曰痰,但
藏熱則脈數,以氣血痰飲留滯不行,則止促,止促非惡脈也。
結為痰,為飲,為血,為積,為氣,釋曰,氣寒脈緩,則為結數,則為促,雖緩數
不同結,亦當如促脈分則可也。
散脈經無文,釋曰,六腑氣絕於內,則手足寒,上氣,五臟氣絕於內,則下利不禁
,甚者不仁,其脈皆散,散則不聚病亦危矣。
革為滿,為急,為虛寒相摶,婦人半產漏下,釋曰,革者,革也,固結不移之狀,
三部應之皆危脈也。
代者一藏絕,他藏代至,釋曰,代其死脈,不分三部,隨應皆是。
如前所說,凡例皆本聖經,學者當熟讀,令心開眼明,識取體狀,然後交結互究,
與夫六經外感,五臟內傷,參以四時旺相,依各部位推尋所因,必使了然不疑,方
為盡善,其如隨病分門,諸脈諸證,尤當參對詳審,如是精研,方可為醫門萬分之
一,否則倚傍聖教,欺妄取財,為含靈之臣賊,幸祈勉旃。
詩曰。
浮,芤,滑,實,弦,緊,洪,名為七表,屬陽宮;微,沉,緩,濇,遲,並伏,
濡,弱為陰八裏,同細,數,動,虛,促,結,散,代,革,同歸九道中,在經,
在府,並在藏,識得根源為上工。
==分關前關後陰陽詩。
掌後高骨號為關,傍骨關脈形宛然,次第推排寸關尺,配合天地人三元,關前為陽
名寸口,尺脈為陰在關後,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即吐兼頭痛,
關微即瀉腸中吼,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舌強,關數脾熱
並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關滑食注脾家咎,關前關後別陰陽,察得病源為國手。
==定息數詩。
先賢切脈論太素,週行一身五十度,晝則行陽自陰出,夜則行陰自陽入,晝夜各行
二十五,上合天度為常則,血榮氣衛定息數,一萬三千五百息,此是平人脈行度,
太過不及皆非吉,一息四至平無他,更加一至身安和,三遲二敗冷為甚,七數六極
熱生多,八脫九死十歸墓,十一十二魂已去,一息一至元氣敗,兩息一至死非怪,
我今括取作長歌,囑汝心通並意解。
==六極脈(又名六絕脈皆死脈)。
雀啄連來四五啄,屋漏半日一點落,彈石來硬尋即散,搭指散滿如解索,魚翔似有
一似無,蝦遊靜中忽一躍,寄語醫家仔細看,六脈見一休下藥。
==辨男女左右手脈法圖序。
黃炎帝之拯民疾也,參天地究人事,以立脈法,嗟乎,脈者,先天之神也,故其晝
夜出入,莫不與天地等,夫神寤則出於心而見於眼,故脈晝行陽二十五度,寐則棲
於腎而息於精,故脈夜行陰亦二十五度,其動靜棲息皆與天地晝夜四時相合,且以
天道右旋而主乎生化,則男子先生右腎,右屬陽,為三魂降精氣,赤以鎮丹田,故
男子命脈在右手尺部,地道左旋主乎成物,則女子先生左腎,左屬陰,為七魄降真
氣,黑以鎮子宮,故女子命脈在左手尺部,若男子病右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不死
;若女子病左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亦不死,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故男子寸脈
盛,而尺脈弱,陽在寸,陰在尺也,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故女子尺脈盛,而寸
脈弱,陽在尺,陰在寸也,陽強陰弱天之道也,非反也,反之者病,故男得女脈為
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男左女右地之定位也,非
天也,蓋人立形於地,故從地化,楚人尚右者,夷道也,地道也,故男子左脈強而
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地以陽
為使,故人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陰陽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
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若反
者病脈也,男子以左尺為精腑,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
決死生者也;苟不知此,則男女莫辯而生死懵然矣,於是列圖於左,以詔來者,李
希范曰,近年以來,人心巇嶮,習俗刁薄,有兩手瑩淨,男子往往居幃帳之中,面
目蒙蔽,伸手求診,粗工受欺,遂致嗤笑,噫昔諸葛公,嘗以巾幗婦人之服,遺司
馬將軍,天下恥之,況乎甘心臥幃帳作婦人,以自欺耶,斯亦不足稱也矣。
==傍通五臟法,橫看。
==論五臟沉遲數應病詩。
左手心部。
浮數沉遲熱瞢騰,浮遲腹冷胃虛真,沉數狂言並舌強,沉遲氣短力難成( 生氣不
相接續)。
肝部。
浮數患風筋即抽,浮遲冷眼淚難收,沉數疾生常怒氣,沉遲不睡損雙眸。
腎部。
浮數勞熱小便赤,浮遲聽重濁來侵,沉數腰疼生赤濁,沉遲白濁耳虛鳴。
右手肺部。
浮數中風兼熱秘,浮遲冷氣瀉難禁,沉數風痰並氣喘,沉遲氣弱冷涎停。
脾部。
浮數齦宣並盜汗,浮遲胃冷氣虛膨,沉數熱多並口臭,沉遲腹滿脹堅生。
包絡部。
浮數精泄三焦熱,浮遲冷氣濁難任,沉數渴來小便數,沉遲虛冷小便頻。
==診脈截法斷病歌。
左右手脈。
心脈迢迢恰似弦,頭痛心熱數狂癲,男子騰空女騰跌,腎弦氣痛小腸連。
心脈頻頻來得實,其人煩悶氣喘疾,若還止絕更加臨,壬癸死之是端的。
心脈微微嘈似飢,瀉心補腎卻相宜,若共肝微能左癱,醫人調理不須疑。
心脈遲遲主嘔吐,沉加怒氣痛牽連,斯人偃息雖無事,醫者能調便與宣。
肝實眼翳能生癤,腹痛尤加腳手酸,更被醯酸來刺也,調和補藥便能安。
肝微內障甚筋攣,失血吞酸頭更旋,洪在大腸能泄利,腎微腳冷定相連。
肝經帶緩氣須疼,食拒心頭主刺酸,止代庚申辛酉死,醫人調理定難安。
肝脈浮洪偏眼赤,刺酸盜汗定相隨,數脈忽然潮熱至,斷然翻胃更無疑。
腎微經脈不調勻,腳疼衛氣不能升,帶下肝陰精不禁,肝微血敗小便頻。
腎緩腲疼尤腹痛,小便白濁色如霜,止代若遲時戊已,其人必定命傾亡。
腎洪白濁耳蟬鳴,腳熱尤加血不勻,虛熱瘖生虛又,沉腰浮主血虛人。
腎脈琴弦赤小便,頭旋腹痛數兼淋,血氣又來浮腹脹,肝微白濁帶相並。
右手。
肺緩虛邪鼻塞時,失聲颯颯好猜疑,緩脈浮遲能吐瀉,沉遲怒氣痛難支。
肺洪勞倦兼痰熱,潮熱尤兼吐瀉來,大數中風兼鼻塞,丙丁止代已焉哉。
肺脈弦來元主嗽,平時氣急喘呼呼,頭痛更加身發熱,十分重病也能甦。
肺實冷嗽胸中痛,倦勞寒熱不曾停,浮數大腸能秘結,浮遲冷痢更來侵。
脾脈浮洪水積儲,睡魔甜鬼每相如,倦怠更加潮熱至,其人脾困藥能除。
脾脈遲弦主冷凝,朝朝貪睡不曾停,浮在脈中應腹脹,沉弦有積腹中疼。
脾實口臭胃經熱,脾困寒熱又相侵,胃翻酸水頻頻吐,纔吃兒便逼心。
脾脈微微胃不生,終朝飲食拒人心,微濇脈來因腹脹,甲寅止代定歸真。
命門弦主渴來侵,濁帶加之更患淋,實脈轉筋兼帶濁,脈洪虛汗渴將臨。
命門微細小便頻,緩脈膀胱冷氣侵,沉緩腰疼浮緩渴,更兼遲緩小便生。
==診暴病歌。
兩動一止或三四,三動一止六七死,四動一止即八朝,以此推排但依次。
池氏曰,暴病者喜怒驚恐,其氣暴逆,致風寒暑濕所侵,病生卒暴,損動胃氣而絕
,即死不過日也,脈兩動而一止,乃胃氣相絕,猶三四日方死,三動一止而胃氣將
盡,猶將六七日穀氣絕盡方死,後倣此至若十五動而一止乃死,期在於一年也。
脈訣指掌圖終。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5 / 9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21 下午 05:41
格致餘論
元‧朱震亨著‧‧
建檔: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何威德技正

==大標題== 格致餘論序。
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深義,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
,相率以為局方之學問,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醫道隱晦,職此之由,可
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眾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遂取素問讀之三
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
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
猶慮學之未明,至四十歲復取而讀之,顧以質鈍,遂朝夕鑽研,決其所可疑,通其
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羅太無諱,知悌者為之師,因見河間戴人,東坦海藏諸書,始
悟濕熱相火為病甚多,又知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莫無以立方,有方無
論,無以識病,有論無方,何以模倣,夫假說問答,仲景之書也,而詳於外感。明
著性味,東垣之書也,而詳於內傷。醫之為書至是始備,醫之為道至是始明,由是
不能不致疑於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間南北,翕然而成,俗豈無其故哉,
徐而思之,濕熱相火,自王太僕注文,已成湮沒,至張李諸老,始有發明,人之一
身,陰不足而陽有餘,雖諄諄然見於素問,而諸老猶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
震亨不揣蕪陋,陳於編冊,并述金匱之治法,以證局方未備,間以已意附之於後,
古人以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餘論,未知其果是否耶,後之君子
幸改而正諸。
==大標題== 格致餘論 元 丹溪朱震亨著。
==中標題== 飲食色欲箴序。
傳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予每思之男女之欲,所關甚大,飲食之欲,於身
尤切,世之淪胥陷溺於其中者,蓋不少矣。苟志於道,必先於此究心焉,因作飲食
色欲二箴,以示弟姪,并告諸同志云。
==中標題== 飲食箴。
人身之貴,父母遺體,為口傷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飢渴洊興迺作,飲食以遂
其生睠,彼昧者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機甚微,饞涎所牽
,忽而不思病之成也,飲食俱廢,憂貽父母,醫禱百計,山野貧賤淡薄,是諳動作
不表,此身亦安,均氣同體,我獨多病,悔悟一萌,塵開鏡淨日,即飲食易之,象
辭養小失大,孟子所譏,口能致病,亦敗爾德,守口如瓶,服之無斁。
==中標題== 色欲箴。
惟人之生,與天地參,坤道成女,乾道成男,配為夫婦,生育攸寄。血氣方剛,惟
其時矣。成之以禮,接之以時,父子之親,其要在茲,睠彼昧者,徇情縱欲,惟恐
不及,濟以燥毒,氣陽血陰,人身之神,陰平陽祕,我體長春,血氣幾何,而不自
惜,我之所生,翻為我賊,女之耽兮,其欲實多,閨房之肅,門庭之和,士之耽兮
,其家自廢,既喪厥德,此身亦瘁,遠彼帷薄,放心乃收,飲食甘美,身安病瘳。
==中標題== 陽有餘陰不足論。
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何以
言之,天地為萬物父母,天大也,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居天之中,為陰,天之大
氣舉之日實也,亦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者也,人身
之陰氣,其消長視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
,是有形之後猶有待於乳哺,水穀以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以能成人,
而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於成,而古人之善於攝
養也。禮記注曰:惟五十然後養陰者,有以加。內經曰: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
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夫以陰氣之成止,
供給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虧矣。人之情欲無涯,此難成易虧之陰氣若之何而可
以供給也。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又曰: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觀虛與盛之所在,非吾之過。論主
閑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於心,心,君火也。
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翕然,而雖不交會,亦暗流
而疏泄矣,所以聖賢只是教人收心,養心,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
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四月屬已,五月屬午,為火大旺,火為肺金之夫
,火旺則金衰。六月屬未,為土大旺。土為水之夫,土旺則水衰。況腎水常藉肺金
為母,以補助其不足,故內經諄諄於資其化源也,古人於夏必獨宿而淡味,兢兢業
業於愛護也,保養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爾。內經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溫,
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火氣潛伏閉藏,以養其本然之真,而為來春發生升動之
本,若於此時恣嗜欲以戕賊,至春深之際,下無根本,陽氣輕浮,必有溫熱之病。
夫夏月火土之旺,冬月火氣之伏,此論一年之虛耳。若上弦前下弦後,月廓月空,
亦為一月之虛,大風大霧,虹霓飛電,暴寒暴熱,日月薄蝕,憂愁忿怒,驚恐悲哀
,醉飽勞倦,謀慮勤動,又皆為一日之虛,若病患初退,瘡痍正作,尤不止於一日
之虛。今日多有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仲景謂春夏劇,秋冬差,而脈
弦大者,正世俗所謂注夏病。若犯此四者之虛似難免,此夫當壯年便有老態,仰事
俯育,一切隳壞興言,至此深可驚懼,古人謂不見所欲,使心不亂。夫以溫柔之盛
於體,聲音之盛於耳,顏色之盛於目,馨香之盛於鼻,誰是鐵漢心不為之動也,善
攝生者,於此五箇月出居於外,苟值一月之虛,亦宜暫遠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
和,期無負敬身之教幸甚。
==中標題== 治病必求其本論。
病之有本,猶草之有根也,去葉不去根,草猶在也,治病猶去草,病在臟而治腑病
,在表而攻裏,非惟戕賊胃氣,抑且資助病邪,醫云乎哉。族叔祖年七十,稟甚壯
,形甚瘦,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應,予視之曰:病雖久而神不悴,小便澀少
而不赤,兩手脈俱澀而頗弦,自言鬲微悶,食亦減。因悟曰:此必多年沉積,僻在
胃腸,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鯉魚三年無一日缺,予曰:積痰在肺,肺為
大腸之臟,宜大腸之本不固也,當與澄其源而流自清,以茱萸,陳皮,青蔥,蔍苜
根,生薑煎濃湯,和以沙糖,飲一碗許,自以指探喉中,至半時辰吐痰半升許,如
膠,是夜減半次,早又飲又吐半升而利止,又與平胃散加白朮黃連,旬日而安,東
陽王仲延遇諸途來告曰:我每日食物必屈曲,自鬲而下且硬澀作微痛,它無所苦,
此何病?脈之右甚濇而關尤沉,左卻和。予曰:汙血在胃脘之口,氣因鬱而為痰,
此必食物所致,明以告我。彼亦不自覺,予又曰:汝去臘食何物為多,曰:我每日
必早飲點剁酒兩三盞,逼寒氣。為製一方,用韭汁半銀盞,冷飲細呷之,盡韭葉半
斤而病安,已而果然。又一鄰人,年三十餘,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瘡,或作或止,
夏初患自利,鬲上微悶,醫與治中湯兩帖,昏悶若死,片時而甦,予脈之兩手皆濇
,重取略弦似數。予曰:此下疳瘡之深重者,與當歸龍薈丸,去麝四帖而利減,又
與小柴胡去半夏,加黃連芍藥川芎生薑煎五六帖而安,彼三人者俱是濇脈,或弦或
不弦,而治法迥別,不求其本,何以議藥。
==中標題== 濇脈論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晝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
脈行八百一十丈,此平人血氣運行之定數也,醫者欲知血氣之病與不病,非切脈不
足以得之,脈之狀不一,載於脈經者二十有四,浮沉芤滑,實弦緊洪,微緩濇遲,
伏濡弱數,細動虛促,結代革散,其狀大率多兼見,人之為病有四,曰寒曰熱,曰
實曰虛,故學脈者,亦必以浮沉遲數為之綱,以察病情,此不易之論也,然濇之見
固多虛寒,亦有痼熱為病者。醫於指下見有不足之氣象,便以為虛,或以為寒,孟
浪與藥,無非熱補,輕病為重,重病為死者多矣。何者人之所藉以為生者,血與氣
也。或因憂鬱,或因厚味,或因無汗,或因補劑,氣騰血沸,清化為濁,老痰宿飲
,膠固雜糅,脈道阻澀不能自行,亦見濇狀。若重取至骨,來似有力,且帶數。以
意參之於證驗之形氣,但有熱證當作痼熱可也,此論為初學者發,圓機之士必以為
贅,東陽吳子,方年五十,形肥味厚,且多憂怒,脈常沉濇。自春來得痰氣病,醫
認為虛寒,率與燥熱香竄之劑,至四月間兩足弱,氣上衝,飲食減,召我治之,予
曰:此熱鬱而脾虛,痿厥之證作矣,形肥而脈沉,未是死證,但藥邪大盛,當此火
旺,實難求生,且與竹瀝下白朮膏,盡二斤,氣降食進,一月後大汗而死,書此以
為諸賢覆轍戒。
==中標題== 養老論。
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後,精血俱耗,平居無事已有熱證何者?頭昏目眵,肌痒溺數,
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聵,健忘眩運,腸燥面垢,髮脫眼花,久坐兀睡,未
風先寒,食則易飢,笑則有淚,但是老境無不有此。或曰:局方烏附丹劑,多與老
人為宜,豈非以其年老氣弱下虛,理宜溫補。今子皆以為熱,烏附丹劑將不可施之
老人耶。余曉之曰:奚止烏附丹劑不可妄用,至於好酒膩肉,溼麵油汁,燒炙煨炒
,辛辣甜滑,皆在所忌,或曰:子何愚之甚耶,甘旨養老,經訓具在,為子為婦,
甘旨不及,孝道便虧,而吾子之言若是,其將有說以通之乎?願聞其略。予愀然應
之曰:正所謂道並行而不悖者,請詳言之。古者井田之法行,鄉閭之教興,人知禮
讓,比屋可封,肉食不及幼壯,五十纔方食肉,強壯恣饕,比及五十,疾已蜂起,
氣耗血竭,筋柔骨痿,腸胃雍閼,涎沫充溢,而況人身之陰,難成易虧,六七十後
,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欲飛越,因天生胃氣尚爾留連,又藉水穀之陰,故羈縻而
定耳,所陳前證皆是血少,內經曰:腎惡燥,烏附丹劑非燥而何,夫血少之人,若
防風半夏蒼朮香附,但是燥劑,且不敢多,況烏附丹劑乎。或者又曰:一部局方悉
是溫熱養陽,吾子之言無乃繆妄乎。予曰:局方用燥劑為劫溼病也,溼得燥則豁然
而收,局方用煖劑為劫虛病也,補腎不如補脾,脾得溫則易化而食味進,下雖暫虛
亦可少回,內經治法亦許用劫,正是此意。蓋為質厚而病淺者設,此亦儒者用權之
意,若以為經常之法,豈不大誤,彼老年之人,質雖厚,此時亦近乎薄,病雖淺,
其本亦易以撥,而可以劫藥取速效乎,若夫形肥者,血少形瘦者,氣實間或有可用
劫藥者,設或失手,何以取救,吾甯稍遲,計出萬全,豈不美乎,烏附丹劑其不可
輕餌也明矣,至於飲食尤當謹節,夫老人內虛脾弱,陰虧性急,內虛胃熱則易飢而
思食,脾弱難化則食已而再飽,陰虛難降則氣鬱而成痰,至於視聽言動皆成廢懶,
百不如意,怒火易熾,雖有孝子順孫,亦是動輒扼腕,況未必孝順乎,所以物性之
熱者,炭火製作者,氣之香辣者,味之甘膩者,其不可食也明矣。雖然腸胃堅厚,
福氣深壯者,世俗觀之,何妨奉養,縱口固快一時,積久必為災害,由是觀之多不
如少,少不如絕爽口,作疾厚味措毒,前哲格言猶在人耳,可不慎與,或曰:如子
之言,殆將絕而不與,於汝安乎。予曰: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況施於
所尊者哉,惟飲與食,將以養生,不以致疾,若以所養,轉為所害,恐非君子之所
謂孝與敬也,然則如之何則可,曰:好生惡死,好安惡病,人之常情,為子為孫,
必先開之以義理,曉之以物性,旁譬曲喻,陳說利害,意誠辭確,一切以敬慎行之
,又次以身先之,必將有所感悟,而無扞格之逆矣,吾子所謂絕而不與,施於有病
之時,尤是孝道,若無病之時,量酌可否以時而進,某物不食,某物代之,又何傷
於孝道乎,若夫平居閑話,素無開導,誘掖之言,及至飢腸已鳴,饞涎已動,飲食
在前,馨香撲鼻,其可禁乎。經曰:以飲食忠養之,忠之一字,恐與此意合,請勿
易看過,予事老母,固有愧於古者,然母年踰七旬,素多痰飲,至此不作,節養有
道,自謂有術,只因大便燥結,時以新牛乳豬脂和糜粥中進之,雖以暫時滑利,終
是膩物積多,次年夏時鬱為粘痰,發為瘡,連日作楚,寐興隕穫,為之子者,置
身無地,因此苦思而得節養之說,時進參朮等補胃補血之藥,隨天令加減,遂得大
腑不燥,面色瑩潔,雖覺瘦弱,終是無病,老境得安,職此之由也,因成一方,用
參朮為君,牛膝芍藥為臣,陳皮茯苓為佐,春加川芎,夏加五味黃芩麥門冬,冬加
當歸身,倍生薑,一日或一帖,或二帖,聽其小水纔覺短少,便進此藥,小水之長
如舊,即是卻病捷法,後到東陽,因聞老何安人,性聰敏,七十以後稍覺不快,便
卻粥數日,單進人參湯數帖而止,後九十餘無疾而卒,以其偶同,故筆之以求是正

==中標題== 慈幼論。
人生十六歲以前,血氣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將圓,惟陰長不足,腸胃尚脆而窄,
養之之道不可不慎,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體之服,帛溫軟甚於
布也,蓋下體主陰,得寒涼則陰易長,得溫煖則陰暗消,是以下體不與帛絹夾厚溫
煖之服,恐妨陰氣,實為確論,血氣俱盛,食物易消,故食無時,然腸胃尚脆而窄
,若稠粘乾硬,酸鹹甜辣,一切魚肉,木果溼麵,燒炙煨炒,但是發熱難化之物,
皆宜禁絕,只與乾柿熟菜白粥,非惟無病,且不縱口,可以養德,此外生栗味鹹,
乾柿性涼,可為養陰之助,然栗大補,柿大澀,俱為難化,亦宜少與,婦人無知,
惟務姑息,畏其啼哭,無所不與,積成痼疾,雖悔何及,所以富貴驕養,有子多病
,迨至成人,筋骨柔弱有疾,則不能忌口以自養,居喪則不能食素以盡禮,小節不
謹,大義亦虧,可不慎歟。至於乳子之母,尤宜謹節飲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動
中,乳脈便應,病氣到乳汁,必凝滯,兒得此乳疾,病立至,不吐則瀉,不瘡則熱
,或為口縻,或為驚搐,或為夜啼,或為腹痛,病之初來,其溺必甚少,便須詢問
,隨證調治,母安亦安,可消患於未形也,夫飲食之擇,猶是小可,乳母稟受之厚
薄,情性之緩急,骨相之堅脆,德行之善惡,兒能速肖,尤為關係,或曰可以已矣
,曰未也,古之胎教具在方冊,愚不必贅,若夫胎孕致病,事起茫昧,人多玩忽,
醫所不知,兒之在胎,與母同體,得熱則俱熱,得寒則俱寒,病則俱病,安則俱安
,母之飲食起居,尤當慎密,東陽張進士,次子二歲,滿頭有瘡,一日瘡忽自平,
遂患痰喘,予視之曰:此胎毒也,慎勿與解利藥,眾皆愕然,予又曰:乃母孕時所
喜何物?張曰:辛辣熱物是其所喜,因口授一方,用人參,連翹,芎,連,生甘草
,陳皮,芍藥,木通濃煎沸湯,入竹瀝。與之數日而安,或曰何以知之,曰:見其
精神昏倦,病受得深,決無外感,非胎毒而何,予之次女,形瘦性急,體本有熱,
懷孕三月,適當夏暑,口渴思水,時發小熱,遂教以四物湯,加黃芩,陳皮,生甘
草,木通,因懶於煎煮,數帖而止,其後此子二歲,瘡痍遍身,忽一日,其瘡頓愈
,數日遂成痎瘧,予曰:此胎毒也,瘡若再作,病必自安,已而果然,若於孕時,
確守前方,何病之有。又陳氏女,八歲時得癇病,遇陰雨則作,遇驚亦作,口出涎
沬,聲如羊鳴,予視之曰:此胎受驚也,其病深痼,調治半年病亦可安,仍須淡味
以佐藥功,與燒丹元,繼以四物湯,入黃連,隨時令加減,半年而安。
==中標題== 夏月伏陰在內論。
天地以一元之氣,化生萬物,根於中者曰神機,根於外者曰氣血,萬物同此一氣,
人靈於物,形與天地參而為三者,以其得氣之正而通也,故氣升亦升,氣浮亦浮,
氣降亦降,氣沉亦沉,人與天地同一籥,子月一陽生,陽初動也,寅月三陽生,
陽初出於地也,此氣之升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
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虛矣,經曰:夏月經滿,地氣溢滿,入經
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氣在肌肉,所以表實,表實者,裏必虛,世言夏月伏陰在
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其誤甚大,或日以手捫腹,明知其冷,非冷而
何,前人治暑病有三龍丸,大順散,桂苓丸,單煮良薑與縮脾飲,用草果等,皆行
溫熱之劑,何吾子不思之甚也,曰春夏養陽,王太僕謂春食涼,夏食寒,所以養陽
也。其意可見矣,若夫涼臺水館,大扇風車,陰水寒泉,果冰雪涼之傷,自內及外
,不用溫熱病,何由安詳,玩其意,實非為內伏陰而用之也,前哲又謂,升降浮沉
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若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甯免實實虛虛之患乎,
或曰:巳月純陽。於理或通,五月一陰,六月二陰,非陰冷而何,予曰:此陰之初
動於地下也,四陽浮於地上,燔灼焚燎,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孫真人製生脈散
,令人夏月服之,非虛而何。
==中標題== 豆瘡陳氏方論。
讀前人之書,當知其立言之意,苟讀其書,而不知其意,求適於用不可得也,豆瘡
之論,錢氏為詳,歷舉源流經絡,明分表裏虛實,開陳其施治之法,而又證以論辯
之言,深得著書垂教之體,學者讀而用之,如求方圓於規矩,較平直於準繩,引而
伸之,觸類而長之,可為無窮之應用也,今人不知致病之因,不求立方之意,倉卒
之際,據證檢方,漫爾一試,設有不應,并其書而廢之,不思之甚也,近因局方之
教久行,素問之學不講,抱疾談醫者,類皆喜溫而惡寒,喜補而惡解利,忽得陳氏
方論,皆燥熱補劑,其辭確其文簡,懽然用之,翕然信之,遂以為錢氏不及陳氏遠
矣,或曰:子以陳氏方為不足歟。曰:陳氏方誠一偏論。雖然亦可謂善求病情者,
其意大率歸重於太陰一經,蓋以手太陰屬肺,主皮毛也,足太陰屬脾,主肌肉。肺
金惡寒而易於感脾,胃土惡溼而無物不受,觀其用丁香官桂,所以治肺之寒也,用
附朮半夏,所以治脾之溼也,使其肺果有寒,脾果有溼,而兼有虛也,量而與之,
中病則止,何傷之有,今也不然,徒見其瘡之出,遲者,身熱者,泄瀉者,驚悸者
,氣急者,渴思飲者,不問寒熱虛實,率投木香散異功散,間有偶中,隨手獲效,
設或誤投,禍不旋踵,何者,古人用藥製方,有向導,有監制,有反佐,有因用,
若錢氏方,固未嘗廢,細辛丁香白朮參耆等,率有監制輔佐之藥,不專務於溫補耳
,然其用涼寒者多,而於輔助一法略開端緒,未曾深及,癡人之前不可說夢,錢氏
之慮至矣,亦將以候達者,擴充推廣而用,雖然渴者用溫藥,痒塌者用補藥,自陳
氏發之,迥出前輩,然其多用桂附丁香等燥熱,恐未為適中也,何者,桂附丁香輩
當有寒而虛,固是的當,虛而未必寒者,其為害當何如耶,陳氏立方之時,必有挾
寒而豆瘡者,其用燥熱補之固其宜也,今未挾寒而用一偏之方,甯不過於熱乎,予
嘗會諸家之粹,求其意而用之,實未敢據其成方也,試舉一二以證之,從子六七歲
,時患豆瘡,發熱微渴,自利,一小方脈視之,用木香散,每帖又增丁香十粒,予
切疑焉,觀其出遲,固因自利而氣弱,察其所下皆臭滯陳積,因腸胃熱蒸而下也,
恐非有寒而虛,遂急止之,已投一帖矣,繼以黃連解毒湯加白朮與十帖,以解丁香
之熱,利止瘡亦出,其後肌常有微熱,而手足生癰癤,與涼劑調補,踰月而安,又
一男子年十六七歲,發熱而昏,目無視,耳無聞,兩手脈皆豁大而略數,知其為勞
傷矣。時里中多發豆者,雖不知人,與藥則飲,與粥則食,遂教參耆當歸白朮陳皮
大料濃煎,與之飲,至三十餘帖,豆始出,又二十餘帖,則成濃泡,身無全膚,或
曰病勢可畏,何不用陳氏全方治之,余曰:此但虛耳。無寒也。只守前方,又數十
餘帖而安,後詢其病因,謂先四五日恐有出豆之病,遂極力樵採,連日出汗甚多,
若用陳氏全方,甯無後悔,至正甲申春,陽氣早動,正月間,邑間豆瘡不越一家,
卒投陳氏方,童幼死者百餘人,雖由天數,吾恐人事亦或未之盡也。
==中標題== 痛風論。
氣行脈外,血行脈內,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
則行遲而不及,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內傷於七情,外傷於六氣,則血氣之運,或遲
或速而病作矣,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溼地,
或扇取涼,或臥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汗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其行
於陰也,治法以辛熱之劑,流散寒溼,開發腠理,其血得行,與氣相和,其病自安
,然亦有數種,治法稍異,謹書一二以證予言。東陽傅文,年踰六十,性急作勞,
患兩腿痛甚,動則甚痛,予視之曰:此兼虛證,當補血溫血,病當自安,遂與四物
湯,加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薑研潛行散,熱飲三四十帖而安。又朱宅閫內
,年近三十,食味甚厚,性躁急,患痛風攣縮數月,醫禱不應,予視之曰:此挾痰
與氣,證當和血疏氣導痰,病自安。遂以潛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枳殼,通草
,陳皮,桃仁,薑汁煎,服半年而安,又鄰鮑六年二十餘,因患血痢,用澀藥取效
後,患痛風,叫號撼鄰,予視之曰:此惡血入經絡證,血受溼熱,久必凝濁,所下
未盡留滯,隨道所以作痛,經久不治,恐成偏枯,遂與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牛
膝,黃芩,陳皮,生甘草煎,入生薑研,潛行散入少,酒飲之,數十帖又與,刺委
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或曰:比見鄰人,用草藥研酒飲之,不過數帖,亦有安
者,如子之言,類皆經久取效,無乃太迂緩乎。予曰:此劫病草藥,石上采石絲為
之君,過山龍等佐之,皆性熱而躁者,不能養陰,卻能燥溼,病之淺者,溼痰得燥
則開,熱血得熱則行,亦可取效,彼病深而血少者,愈劫愈虛,愈劫愈深,若朱之
病是也,子以我為迂緩乎。
==中標題== 痎瘧論。
內經謂,夏傷於暑,秋傷於風,必有痎瘧,痎瘧,老瘧也,以其隔兩日一作,纏綿
不休,故有是名,前賢具有治法,然皆峻劑,有非稟受性弱,居養所移者,所宜用
也。惟許學士,方有用參耆等補劑,而又不曾深論,後學難以推測,因見近年以來
,五十歲以下之人,多是怯弱者,況嗜慾縱恣十倍於前,以弱質而得深病,最難為
藥,始悟常山烏梅砒丹等為劫痰之劑,若誤用之,輕病為重,重病必死,何者,夫
三日一作,陰受病也,作於子午卯酉日,少陰瘧也,作於寅申巳亥日,厥陰瘧也,
作於戌丑未日,太陰瘧也,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涼臺水閣,陰木冷地,他人揮
扇,泉水澡浴,汗不得泄,鬱而成痰,其初感也,胃氣尚強,全不自覺,至於再感
,懵然無知,又復恣意飲食,過分勞動,竭力房事,胃氣大傷,其病乃作,深根固
蔕,宜其難愈,病者欲速愈,甘辛峻劑,醫者欲急利,遽便將投,殊不知感風感暑
,皆外邪也,當以汗解,所感既深,決非一二升汗可除,亦有胃氣少回,已自得汗
,不守禁忌,又復觸冒,舊邪未去,新邪又感,展轉沉滯,其病愈深,況來求治者
,率皆輕試速效劫病之藥,胃氣重傷,吾知其難免於禍矣,由是甘為遲鈍,範我馳
驅,必先以參朮陳皮芍藥等補劑,輔以本經之藥,惟其取汗,若得汗而體虛,又須
重用補劑以助之,俟汗出通身,下過委中,方是佳兆,仍教以澹飲食,省出入,避
風就溫,遠去帷薄,謹密調養,無有不安,若感病極深,雖有大汗所感之邪,必自
臟。傳出至腑,其發也,必亂而失期,亦豈是佳兆,故治此病,春夏為易,秋冬為
難,易非有他,也以汗之,難為優劣也。或曰:古方用砒丹烏梅常山得效者,不為
少子,以為不可用乎,予曰:腑受病者淺,一日一作,間一日一作者,是胃氣尚強
,猶可與也,彼三日一作者,病已在臟矣,在臟者難治,以其外感猶可治也,而可
用劫藥以求速效乎,前歲憲僉詹公,稟其壯,形甚強,色甚蒼,年近六十二,月得
痎瘧,召我視之,知其飫於醲肥者,告之曰:須遠色,食淡調理,浹月得大汗乃安
,公不悅,一人從旁曰:此易耳,數日可安,與劫藥三五帖,病退旬日,後又作,
又與又退,綿延至冬,病猶未除,又來求治,予知其久得藥,痰亦少,惟胃氣未完
,又天寒汗未透,遂以白朮粥和丸,與二斤,令其遇飢時且未食,取一二百丸以熱
湯下,只與白粥調養,盡此藥,當大汗而安,已而果然,如此者甚多,但藥略有加
減,不必盡述。
==中標題==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凡言治國者,多借醫為諭,仁哉,斯言也,真氣,民也,病邪,賊盜也,或有盜賊
,勢須剪除而後已,良相良將,必先審度兵食之虛實,與時勢之可否,然後動,動
涉輕妄,則吾民先困於盜,次困於兵,民困而國弱矣。行險僥倖,小人所為,萬象
森羅,果報昭顯,其可不究心乎,請舉一二以為凡例,永康呂親,形瘦色黑,平生
喜酒,多飲不困,年近半百,且有別館,忽一日大惡寒,發戰,且自言渴,卻不飲
,予診其脈,大而弱,惟右關稍實略數,重取則濇,遂作酒熱,內鬱不得外泄,由
表熱而不虛也,黃耆一物,以乾葛湯煎與之,盡黃耆二兩,乾葛一兩,大得汗,次
早安矣。又葉先生患滯下,後甚逼迫,正合承氣證,予曰:氣口虛,形雖實而面黃
稍白,此必平昔食過飽而胃受傷,寧忍一兩日辛苦,遂與參朮陳皮芍藥等補藥十餘
帖,至三日後胃氣稍完,與承氣兩帖而安,苟不先補完胃氣之傷,而遽行承氣,吾
恐病安之後,寧免瘦憊乎。又一婢,色紫稍肥,性沉多憂,年近四十,經不行三月
矣,小腹當中有一氣塊,初起如栗,漸如炊餅,予脈之,兩手皆濇,重取卻有,試
令按其塊,痛甚,捫之高半寸,遂與千金消石丸,至四五次,彼忽自言乳頭黑,且
有汁,恐有娠,予曰:非也,濇脈無孕之理,又與三五帖,脈之稍覺虛豁,予悟曰
:藥太峻矣,令止前藥,與四物湯,倍加白朮,佐以陳皮至三十帖,候脈完,再與
消石丸,至四五次,忽自言塊消一暈,便令莫服,又半月,經行痛甚,下黑血半升
,內有如椒核數十粒,乃塊消一半,又來索藥,以消餘塊,余曉之曰:勿性急,塊
巳開矣,不可又攻,若次月,經行當盡消矣,次月經行下少黑血塊,又消一暈,又
來問藥,余曰:但守禁忌,至次月必消盡,巳而果然。大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
之,病邪輕而藥力重,則胃氣受傷,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穀肉菜果相
宜,蓋藥石皆是偏勝之氣,雖參耆輩,為性亦偏,況攻擊之藥乎,此婦胃氣自弱,
好血亦少,若塊盡而卻藥,胃氣之存者幾希矣,議論至此,醫云乎哉。
==中標題== 治病先觀形色然後察脈問證論。
經曰:診脈之道,觀人勇怯,肌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凡人之形,長不及
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蒼,薄不及厚,而況肥人濕
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氣虛,黑者腎氣足,形色既殊,臟腑亦異,外證雖同,治法
迥別,所以肥人貴脈浮,瘦人貴脈沉,躁人疑脈緩,緩人疑脈躁,以其不可一概觀
也。試陳一二,可以例推,東陽陳兄,露筋,體稍長,患體虛而勞,頭痛甚,至有
決別之言,余察其脈弦而大帶數,以人參白朮為君,川芎陳皮為佐,至五六日未減
,眾皆訝之,以藥之不對也,余曰藥力有次第矣,更少俟一二宿當自安,忽其季來
,問曰:何不少加黃耆,予不答,又經一宿,忽自言病頓愈,予脈之覺指下稍盛
,又半日,病者言膈上滿,不覺飢,視其腹紋巳隱矣,予曰:夜來藥中莫加黃耆否
?曰:然,止與三帖。遂速與二陳湯,加厚朴枳殼黃連以瀉其衛,三帖而安,又浦
江義門鄭兄,年二十餘,秋間大發熱,口渴妄言,妄見病邪鬼,七八日後召我治
,脈之兩手,洪數而實,視其形肥,面赤帶白,卻喜露筋,脈本不實,涼藥所致,
此因勞倦成病,與溫補藥自安,曰柴胡七八帖矣,以黃耆附子湯,冷與之飲,三帖
後困倦鼾睡,微汗而解,脈亦稍軟,繼以黃耆白朮湯,至十日脈漸收歛而小,又與
半月而安,夫黃耆補氣藥也,此兩人者,一則氣虛,一則氣實,便有宜不宜存焉,
可不審乎。
==中標題== 大病不守禁忌論。
病而服藥,須守禁忌,孫真人千金方言之詳矣,但不詳言所以守禁忌之由,敢陳其
略,以為規戒,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人之所賴以為生者也,若謀慮神勞,動
作形苦,嗜欲無節,思想不遂,飲食失宜,藥餌違法,皆能致傷,既傷之後,須用
調補,恬不知怪,而乃恣意犯禁,舊染之證,與日俱積,吾見醫將日不暇給,而傷
敗之,胃氣無復完全之望,去死近矣,予族叔,形色俱實,痎瘧,又患痢,自恃強
健能食,絕無忌憚,一日召我曰:我雖病,卻健而能食,但苦汗出耳。汝能止此汗
否?予曰:痎瘧,非汗出不能愈也,可慮者,正在健與能食耳,此非痢也,胃熱善
消,脾病不化,食積與病勢已甚矣,此時節擇飲食以養胃氣,省出入以避風寒,候
汗透而安。叔曰:世俗謂無飽死痢,我今能食,何謂可慮?余曰:痢而能食者,知
胃氣未病也,故言不死,非謂恣食不節擇者,不從所言,恣口大嚼,遇渴又多啖水
果,如此者月餘後,雖欲求治,不可著手矣,淹淹又月餘而死。內經以驕恣不倫於
理為不治之病,信哉,又周其姓者,形色俱實,患痢,善食而易飢,大嚼不擇者五
日矣,予責之曰:病中當調補自養,豈可滋味戕賊,遂教之只用蘿蔔喫粥耳,少與
調治半月而安。
==中標題== 虛病痰病有似邪崇論。
血氣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氣兩虧,痰客中焦,
妨礙升降不得運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職,視聽言動皆有虛妄,以邪治之,其人必
死吁哉,冤乎誰執其咎,憲幕之子,傅兄年十七八,時暑月,因大勞而渴,恣飲梅
漿,又連得大驚三四次,妄言妄見病邪鬼,診其脈兩手皆虛,弦而帶沉數,予曰
:數為有熱,虛弦是大驚,又梅酸之漿,鬱於中脘,補虛清熱,導去痰滯,病乃可
安,遂與人參,白朮,陳皮,茯苓,芩,連等濃煎湯,入竹瀝薑汁,與旬日,未效
,眾皆尤藥之不審,余脈之,知其虛之未完,與痰之未導也。仍與前方,入荊瀝,
又旬日而安。外弟,歲一日,醉飽後亂言,妄語妄見,詢之係伊亡兄附體,言生前
事甚的,乃叔在邊叱之曰:非邪,食腥與酒太過,痰所為耳,灌鹽湯一大碗,吐痰
一二升,汗因大作,困睡一霄而安。又金氏婦,壯年暑月赴筵,婦乃姑,詢其坐次
失序,遂赧然自愧,因成此病,言語失倫,其中又多間一句曰:奴奴不是,脈皆數
而弦,余曰:此非邪,乃病也,但與補脾清熱導痰,數日當自安,其家不信,邀數
巫者噴水而咒之,旬餘而死,或問曰:病非邪而邪治之,何遽至於死。余曰:暑月
赴宴,外境蒸熱,辛辣適口,內境鬱熱,而況舊有積痰加之,愧悶其痰與熱,何可
勝言,今乃驚以法尺,是驚其神而血不寧也。噴以法水,是審其體密,其膚使汗不
得泄也。汗不泄則蒸熱內燔,血不得寧,則陰消而陽不能獨立也,不死何俟。或曰
:外臺祕要有禁咒一科,庸可廢乎。予曰:移精變氣,乃小術耳,可治小病,若內
有虛邪,外有實邪,當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然符水氣,膈上熱痰一
呷涼,胃熱得之,豈不清快,亦可居安,若內傷而虛,與冬嚴寒,符水下咽,必冰
胃而致害,彼鬱熱在上,熱邪在表,須以汗解,率得清冷,膚腠固密,熱何由解,
必致內攻,陰陽離散,血氣乖爭,去死為近。
==中標題== 面鼻得冷則黑論。
諸陽聚於頭,則面為陽中之陽,鼻居面中央,而陽明起於額中,一身之血運到面鼻
陽部,皆為至清至精之血矣。酒性善行而喜升,大熱而有峻急之毒,多酒之人,酒
氣熏蒸,面鼻得酒,血為極熱,熱血得冷,為陰氣所搏,汗濁凝結滯而不行,宜其
先為紫,而後為黑色也,須用融化滯血,便之得流,滋生新血,可以運化,病乃可
愈,予為酒製四物湯,加炒片茯苓,陳皮,生甘草,酒紅花,生薑煎調,五靈脂末
飲之,氣弱者加酒黃耆,無有不應者。
==中標題== 胎自墮論。
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損,不足榮養,其胎自墜,或勞怒傷情,內火便動,
亦能墜胎,推原其本,皆因於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
墯,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至三箇月左右必墯,診其脈,左手大而
無力,重取則濇,知其少血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
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而生,因而思之,墯於內熱而
虛者,於理為多,日熱日虛,當分輕重,好生之工,幸毋輕視。
==中標題== 難產論。
世之難產者,往往見於鬱悶安佚之人,富貴奉養之家,若貧辛苦者,無有也,方書
止有瘦胎飲一論,而其方為湖陽公主作也,實非極至之言,何者見有此方,其難自
若,予族妹,苦於難產,後遇胎孕,則觸而去之,余甚憫焉,視其形肥而勤於針指
,搆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與湖陽公主相反,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耗其氣使
和平故易產,今形肥知其氣虛,久坐知其不運,而其氣愈弱,久坐胞胎,因母氣不
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而易產,今其有孕至五六箇月,遂於大全方紫蘇
飲,加補氣藥,與十數帖,因得男而甚快,後遂以此方,隨母之形色性稟,參以時
令加減與之,無不應者,因名其方曰:大達生散。
==中標題== 難產胞損淋瀝論。
常見尿胞,因收生者不謹,以致破損,而得淋瀝病,遂為廢疾,一日有徐姓婦,壯
年得此,因思肌肉破傷在外者,且可補完,胞雖在腹,恐亦可治,遂診其脈虛甚,
曰難產之由,多是氣虛,難產之後,血氣尤虛,試與峻補,因以參朮為君,芎歸為
臣,桃仁陳皮黃耆茯苓為佐,而煎以豬羊胞中湯,極飢時飲之,但劑率用一兩,至
一月而安,蓋是氣血驟長,其胞自完,恐稍遲緩,亦難成功。
==中標題== 胎婦轉胞病論。
轉胞病,胎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味厚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
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思胞為胎所墯,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起
,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
之兩手似濇,重取則弦,然左手稍和,余曰:此得之憂患,濇為血少氣多,弦為有
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則胞之所避而就下,故墜
。遂以四物湯,加參朮半夏陳皮生甘草生薑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俟
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早亦然,如是與八帖安,此法未為的確恐偶中耳。後又歷
用數人亦效,未知果如何耶,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且舉自滿全羸瘦,且舉空減,
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
==中標題== 乳硬論。
乳房,陽明所經,乳頭厥陰所屬,乳子之母,不知調養,怒忿所逆,鬱悶所遏,厚
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故熱甚而
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焮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核,於
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癤,治法
悚厥陰之滯,以青皮清陽明之熱,細研石膏行汗。濁之血,以生甘草之節消腫導毒
,以瓜蔞子或加沒藥,青橘葉,皂角刺,金銀花,當歸,或湯或散,或加減隨意消
息,然須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兩三壯於腫處,其效尤揵。彼庸工喜於自衒,便
用針刀引惹拙痛,良可哀憫,若夫不得於舅姑,憂怒鬱悶,昕夕積累,脾氣消阻,
肝氣橫逆,遂成隱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數十年後方為瘡陷,名曰妳岩,以其
瘡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於始生之際,便能消釋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後
施之以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予族姪婦,年十八時,曾得此病,察其形脈稍實,但
性急躁,伉儷自諧,所難者,後姑耳,遂以本草單方,青皮湯,間以加減四物湯,
行以經絡之劑,月而安。
==中標題== 受胎論。
成胎以精血之後,先分男女者,褚澄之論,愚切惑焉,後閱李東垣之方,有曰:經
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精不勝血
,感者成女,此確論也。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坤陰陽之青性也,左右
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父精母血,因感而會精之施也,血能攝精成其
子,此萬物資始於乾元也,血成其胞,此萬物資生於坤元也,陰陽交媾,胎孕乃凝
,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岐,一達於左,一達於右,精勝其血則
陽為之,主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
女形成,或曰:分男分女吾知之矣。男不可為父,女不可為母,與男女之兼形者,
又若何而分之耶,余曰:男不可為父,得陽氣之虧者也,女不可為母,得陰氣之塞
者也,兼形者,由陰為駁氣所乘而成其類不一,以女男有二,一則遇男為妻,遇
女為夫,一則可妻而不可夫,其有女具男之全者,此又駁之甚者,或曰駁氣所乘,
獨見於陰,而所乘之形又若是之不同耶。予曰:陰體及虛,駁氣易於乘也,駁氣所
乘,陰陽相混,無所為主,不可而左,不可屬右,受氣於兩岐之間,隨所得駁氣之
輕重而成之,故所兼之形有不可得而同也。
==中標題== 人迎氣口論。
六陽六陰,脈分屬左右,手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在左主血,肺大腸脾胃命門三焦,
在右主氣,男以氣成胎,故氣為之主,女以血成胎,故血為之主,若男子久病,氣
口充於人迎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女子久病,人迎充於氣口者,有胃氣也,
病雖重可治,反此者逆,或曰人迎在左,氣口在右,男女所同,不易之位也,脈法
讚曰:左大順男,右大順女,何子言之悖耶,曰:脈經一部,王叔和諄諄於教醫者
,此左右以醫者為主,而言若主於病者,奚止千里之謬。
==中標題== 春宣論。
春,蠢也。陽氣升浮,草木萌芽,蠢然而動,前哲謂春時人氣在頭,有病宜吐,又
曰:傷寒大法,春宜吐。宣之為言揚也,謂吐之法自上出也,今之世俗,往往有瘡
痍者,膈滿者,蟲積,以為不於春時宣瀉,以毒藥不可愈也,醫者遂用牽牛,巴豆
,大黃,枳殼,防風輩為丸,名之曰,春宣丸,於二月三月服之,得下利而止,於
初瀉之時,臟腑得通,時暫輕快,不知氣升在上,則在下之陰甚弱,而用利藥戕賊
其陰,其害何可勝言,況仲景用承氣湯等下藥,必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轉失氣
下,逼迫而無表證者,方行此法,可下之證未悉具,猶須遲以待之,泄利之藥,其
可輕試乎,余伯考,形肥骨瘦,味厚性沉,五十歲輕於聽信,忽於三月半,贖春宣
丸一帖,服之下兩三行,每年率以為常,至五十三歲時,七月初炎熱之甚,無病暴
死,此豈非妄認春宣為春瀉而致禍耶,自上召下曰宣,宣之一字,吐也明矣。張子
和先生巳詳論之,昔賢豈妄言哉,詳之審訂無疑,後之死者,又有數人愚,故表而
出之,以為後人之戒。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6 / 9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21 下午 05:41
==中標題== 醇酒宜冷飲論。
醇酒之性,大熱大毒,清香美味,既適於口,行氣和血,亦宜於體,由是飲者不自
覺其過於多也,不思肺屬金性畏火,其體脆,其位高,為氣之主,腎之母,木之夫
,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飲,過於肺入於胃,然後漸溫,肺先得
溫,中之寒可以補氣,一益也。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二益也,冷酒行遲,傳
化以漸,不可恣飲,三益也。古人終日百拜,不過三爵,既無酒病,亦免酒禍,今
余稽之於禮,經則曰:飲齊視冬時飲其酒也。視,猶比也,冬時,寒也。參之內經
則曰:熱因寒用,厥旨深矣。今則不然,不顧受傷,只圖取快,蓋熱飲有三樂存焉
,膈滯通快,喉舌辛美,蓋行可多,不知酒性喜升,氣必隨之,痰鬱於上,溺澀於
下,肺受賊邪,金體必燥,恣飲寒涼,其熱內鬱,肺氣得熱,必大傷耗,其始也病
淺,或嘔吐,或自汗,或瘡痍,或鼻查,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發散而去之,若
其久也,為病深矣。為消,為渴,為內疸,為肺痿,為內痔,為鼓脹,為失明或喘
哮,為勞嗽,為癲癇,亦為難明之病,倘非具眼,未易處治,可不謹乎。或曰:人
言一盞冷酒,須二盞血乃得。行酒不可冷飲明矣。余曰:此齊東之語耳,今參之於
經,證之以理,發之為規,戒子以為迂耶。
==中標題== 癰疽當分經絡論。
六陽經六陰經之分布周身,有多氣少血者,有少氣多血者,有多氣多血者,不可一
概論也,若夫要害處,近虛怯薄處,前哲已曾論及,惟分經之言未聞也,何則?諸
經惟少陽厥陰經之生癰疽,理宜預防,以其多氣少血,其血本少,肌肉難長,瘡久
未合,必成死證,其有不思本經少血,遽用驅毒利藥,以伐其陰分之血,禍不旋踵
矣。請述一二成敗之跡,以告來者,余從叔父,平生多慮,質弱神勞,年近五十,
忽左膊外側廉上,起一小紅腫,大約如栗,予視之曰:慎勿輕視,且生與人參大料
作湯,得二三斤為好,人未之信,謾進小帖,數服未解而止,旬餘,值大風拔木,
瘡上起一道紅如線,繞至背胛,直抵右肋,予曰:必大料人參,少加當歸,川芎,
陳皮,白朮等補劑與之,後與此方兩月而安。又東陽李兄,年踰三十,形瘦膚厚,
連得憂患,又因作勞,且過於色,忽左腿外側廉上一紅腫,其大如栗,一醫問其大
腑堅實,與承氣兩帖下之,不效,又一醫教與大黃硃,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帖
,半月後召予視之,曰:事去矣。又一李兄,年四十餘而面稍白,神甚勞,忽下
生一紅腫如桃,一人教用神劑,眾笑且排於是,流氣飲,十宣散,雜而進之,旬餘
,召予視之。予曰:非惟不與補藥,抑且多得解利,血氣俱憊矣。巳而果然,或曰
:太陽經非多血少氣者乎,何臀癰之生,初無甚苦,往往間有不救者,吾子其能治
之乎?予曰:臀居小腹之後,而又在其下,此陰中之陰也。其道遠,其位僻,雖曰
多血,氣運不到,氣既不到,血亦罕來,中年之後,不可生癰,纔有痛腫,參之脈
證,但見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若用尋常驅熱拔毒紓氣之藥,虛
虛之禍,如指諸掌。
==中標題== 脾約丸論。
成無巳曰:約者,結約之約。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
數而大便硬,故曰脾約,與此丸,以下脾之結,燥腸潤結,化津流入胃,大便利,
小便少而愈矣。愚切有疑焉,何者?既曰約,脾弱不能運也,脾弱則土虧矣,必脾
氣之散,脾血之耗也。原其所由,久病大下,大汗之後,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
傷元氣,又傷於脾而成此證,傷元氣者,肺金受火氣無所攝傷,脾者,肺為脾之子
,肺耗則液竭,必竊母氣以自救,金耗則木寡於畏,土欲不傷,不可得也。脾失轉
輸之令,肺失傳送之官,宜大便秘而難下,小便數而無藏蓄也。理宜滋養陰血,使
孤陽之火不熾,而金行清化,木邪有制,脾土清健而運行,精液乃能入胃,則腸潤
而通矣。今以大黃為君,枳實厚朴為臣,雖有芍藥之養血,麻仁杏仁之溫潤為之佐
,使用之熱甚而氣實者,無有不安,愚恐西北二方,地氣高厚,人稟壯實者可用,
若用於東南之人,與熱雖盛而血氣不實者,雖得暫通,將見脾愈弱而腸愈燥矣。後
之欲用此方者,須知在西北以開結為主,在東南以潤燥為主,慎勿膠柱而調瑟。
==中標題== 鼓脹論
心肺,陽也,居上,肝腎,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屬土。經曰:飲食入胃
,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
成天地交之泰,是為無病之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
,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穀不能運化,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
地不交之否,於斯時也,清濁相混,隨道壅塞,氣化濁血,瘀鬱而為熱,熱留而久
,氣化成濕,濕熱相生脹滿,經曰: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侶於
鼓,其病膠固,難以治療,又名曰蠱,若蟲侵蝕,有蠱之義,驗之治法,理宜補脾
,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鹽味
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無有不安,醫不察病起於虛,急於作效,衒能希賞,
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之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
。真氣傷矣。去死不遠,古方惟禹餘糧丸,又名石中黃丸,又名紫金丸,制肝補脾
,殊曰切當,亦須隨證,亦須順時加減用之,余友俞仁叔,儒而醫,連得家難,年
五十得此疾,自制禹餘糧丸服之,予診其脈,弦濇而數緊,此丸新製,煆之火邪尚
存,溫熱之藥太多,宜自加減,不可執方,俞曰:今人不及古人,此方不可加減
,服之一月,口鼻見血色,骨立而死。又楊兄年近五十,性嗜好酒,病瘧半年,患
脹病,自察必死,來求治,診其脈弦而濇重,則大瘧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狀
,予教以參朮為君,當歸川芎芍藥為臣,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生甘草些少,作
濃湯飲之,一日定三次,彼亦嚴守戒忌,一月後瘧因汗而愈,又半年小便長而脹愈
,中間稍有加減,大意只是補氣行濕。又陳氏年四十餘,性嗜酒,大便時見血,於
春間患脹,色黑而腹大,其形如鬼,診其脈數而濇重似弱,予以四物湯,加黃連,
黃芩,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作湯與之,近一年而安,一補氣,一補血
,餘藥大率相出入皆獲安,以保天壽,或曰氣無補法,何子補氣而獲安,果有說以
通之乎,予曰:氣無補法,世俗之言也,以氣之為病,痞悶壅塞,以難於補,恐增
病勢,不思正氣虛者,不能運行邪滯,所著而不出,所以為病,經曰:壯者氣行則
愈,怯者著而成病。苟或氣怯不用補法,氣何由行。或曰:子之藥審則審矣,何效
之遲也?病者久在床枕,必將厭子之迂而求速效者矣。予曰:此病之起,或三五年
,或十餘年,根深矣,勢篤矣,欲求速效,自求禍耳,知王道者,能治此病也。或
曰:脹病將終,不可與利藥耶。予曰:灼知其不因於虛,受病亦淺,脾胃尚壯,積
滯不痼,而又有可下之證,亦宜略與疏導,若授張子和濬川散,禹功丸,為例,行
迅攻之策,實所不敢。
==中標題== 疝氣論。
疝氣之甚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痛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
經也,或有形,或無形,或有聲,或無聲,有形無爪,有聲如蛙,自素問以下,歷
代名醫皆以為寒,蓋寒主收引,經絡得寒,故引不行,所以作痛,理固然也。有得
寒而無疝者,又必有說以通之可也,予嘗屢因門戶雪上有霜,沒臍之水,踼冰徒涉
,不曾病此,以予素無熱在內也,因而思之,此證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
寒氣外束,濕熱之邪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未備,或曰厥陰一經
,其道遠,其位卑,鬱積濕熱,何由而致,予曰:大勞則火起於筋,醉飽則火起於
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本經火積之久,母能生子虛,濕氣便盛,
厥陰屬木,係於肝,為將軍之官,其性急速,火性且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大
暴也,愚見有用烏頭梔子等分,作湯用之,其效亦敏,後因此方隨證與形加減用之
,無有不應,然濕熱又須分多少而始治,但濕者腫多,病是也,又有挾虛而發者
,當以參為用,而以疏導藥佐之,診其脈有甚沉緊,而大豁無力者是也,其痛亦輕
,惟覺重墜牽引耳。
==中標題== 秦桂丸論
無子之因,多起於婦人,醫者不求其因起於何處,遍閱古方,惟秦桂丸,其辭確,
其意專,用藥溫熱,近乎人情,欣然授之,銳然服之,甘受燔灼之禍,猶且懵然不
悔,何者陽精之施也,陰血能攝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婦人之無
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攝精也,血之少也,固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須補其陰血
,使無虧欠,乃可推其有餘,以成胎孕,何乃輕用熱劑煎熬,臟腑血氣沸騰,禍不
旋踵矣。或曰春氣溫和則萬物發生,冬氣寒凜則萬物消殞,非秦桂丸之溫熱,何由
得子臟溫暖而成胎耶。予曰:詩言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氣血不乖,平則陰陽不
爭,今得此藥,經血轉紫黑,漸成衰少,或先或後,始則飲食驟進,久則口苦而乾
,陰陽不平,血氣不和,疾病蜂起,焉能成胎,縱使成胎,生子亦多病而不壽,以
秦桂丸之能耗損天真之陰也,戒之慎之,鄭廉使之子年十六,求醫曰:我生七箇月
,患淋病,五日七日必一發,其發也大痛,捫地叫天,水道方行,狀如漆和粟者,
約一盞許,然後定診其脈,輕則濇,重則弦,視其形瘦而稍長,其色青而蒼,意其
父必因多服下部藥,遺熱在胎,留於子之命門而然,遂以紫雪和黃柏,細末丸,梧
子大,晒十分乾,而與二百丸作一服,率以熱湯下,以食物壓之,又經半日,痛大
作,連腰腹,水道乃行,下如漆和粟者一大碗許,其病減十分之八,後張子忠以陳
皮一兩,桔梗木通各半兩,作一帖與之,又下漆粟者一合許,遂安,父得燥熱,且
能病子,況母得之者乎,余書此以證東垣紅絲瘤之事。
==中標題== 惡寒非寒病惡熱非熱病論。
經曰:惡寒戰慄皆屬於熱。又曰:禁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炎月,若
遇風霜,重綿在身,自覺凜凜,戰慄禁慄,動搖之貌,如喪神守,惡寒之甚。原病
式曰:病熱甚而反覺自冷,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有得熱藥而少愈者
,何也?予曰: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鬱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尤甚
,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熱如此,誰敢以寒涼與之
,非殺之而何。予曰:古人遇戰慄之證,有以大承氣下燥糞而愈者。惡寒戰慄明是
熱證,但有虛實之分耳。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
,精神外馳,嗜慾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
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可也,或曰:惡寒非寒,宜用寒藥。惡寒非
熱,宜用補藥。甚駭耳目,明示我之法可乎。予曰:進士周本道,年踰三十,得惡
寒病,服附子數日而病甚,求予治,診其脈弦而緩,予以江茶入薑汁,香油些少
,吐痰一升許,減綿大半,周甚喜。予曰:未也,燥熱巳多,血傷亦深,須淡食以
養胃,內觀以養神,則水可生,而火可降,彼勇於仕進,一切務外,不守禁忌。予
曰:若多與補血,涼熱亦可稍安,內外不靜,腎水不生,附毒必發,病安後,官於
婺城,巡夜胃寒,非附子不可療,而性怕生薑,只得以豬腰子作片,煮附子與三帖
而安。予曰:可急歸,知其附毒易發,彼以為,半年後果發背而死。又司丞叔,
平生腳自踝以下常覺熱,冬不可加綿於上,常自言曰:我稟質壯,不怕冷。予曰:
此足三陰之虛,宜早斷欲事,以補養陰血,庶乎可免。笑而不答。年方五十,患痿
半年而死。觀此二人,治法蓋可知矣,或曰傷寒病,惡寒惡熱者,亦是虛耶。予曰
:若病傷寒者,自外入內,先賢論之詳矣。
==中標題== 經水或紫或黑論。
經水者,陰血也,陰必從陽,故其色紅,稟火色也。血為氣之配,氣熱則熱,氣寒
則寒,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凝則凝,氣滯則滯,氣清則清,氣濁則濁,往往見
有成塊者,氣之凝也。將行而痛者,氣之滯也。來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色淡者
亦虛也,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紫者氣之熱也,黑者熱之甚也,人但見其紫者黑
者。作痛成塊者,率指為風冷,而行溫熱之劑,禍不旋踵矣。良田病源論,月水諸
病,皆曰風冷乘之,宜其相習而成俗也,或曰黑北方水之色也,紫淡於黑,非冷而
何,予曰:經曰:亢則害,承乃制。熱甚者必兼水化,所熱則紫甚則黑也。況婦人
性執而見鄙,嗜欲加倍,臟腑厥陽之火,無日不起,非熱而何,若夫風冷必須外得
,設或有之,蓋千百而一二者也。
==中標題== 石膏論。
本草藥之命名,固有不可曉者,中間亦多有意義。學者不可以不察,以色而名者,
大黃,紅花,白前,青黛,烏梅之類是也。以形而名者,人參,狗脊,烏頭,貝母
,金鈴子之類是也。以氣而名者,木香,沉香,檀香,麝香,茴香之類是也。以質
而名者,厚朴,乾薑,茯苓,生熟地黃之類是也。味而名者,甘草,苦參,淡竹葉
,龍膽草,苦酒之類是也。以能而名者,百合,當歸,升麻,防風,滑石之類是也
。以時而名者,半夏,茵陳,冬葵,寅雞,夏枯草之類是也。以石膏火煆細研,醋
調封丹,爐其固密甚於脂。苟非有膏,焉能為用,此兼質與能而得名,正與石脂同
意。閻孝忠妄以方解石為石膏,況石膏其味甘而辛,本陽明經藥,陽明主肌肉,其
甘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頭,又入手太陰手少陽,
彼方解石者,止有體重質堅性寒而巳,求其所謂有膏而可為三經之主治者焉在哉?
醫欲責效,不亦難乎。
==中標題== 脈大必病進論。
脈血之所為屬陰,大,洪之別名,火之象屬陽,其病得之於內傷者,陰虛為陽所乘
,故脈大當作虛治之,其病得之於外傷者,邪客於經脈亦大,當作邪勝治之。合二
者而觀之,皆病證方長之勢也,謂之病進,不亦宜乎,海藏云:君侵臣之事也。孰
為是否,幸有以教之。
==中標題== 生氣通天論病因章句辯。
禮記曰:一年視離經。謂離析經理,在乎章句之絕,內經生氣通天論,病因四章,
第一章,論因於寒,欲如運樞,以下三句與上文意不相屬,皆衍文也。體若燔炭,
汗出而散,兩句當移在此,夫寒邪初客於肌表,邪鬱而為熱,有似燔炭,得汗則解
,此仲景麻黃湯之類是也,第二章,論因於暑,暑者,君火為病,火主動則散,故
自汗煩渴而多言也。第三章,論因於濕,濕者,土濁之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
而氣清,其體虛。故聰明得而係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
物,以蒙冒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大筋軟短者,熱傷血不能養筋,故
為拘攣,小筋弛長者,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因於濕,首如裹。各三字為句
,濕熱不攘以下各四字為句,文正而意明,第四章,論因於氣,為腫,下文不序病
證,蓋是脫簡,四維相代二句,與上文意不相屬,亦衍文也。王太僕曰:暑熱濕氣
三病,皆以為發於傷寒之毒,次第相仍,輾轉生病,五通為一章,余有疑焉,暑
病不治,伏而生熱,熱久生濕,濕久氣病,蓋有之矣。內經止有冬傷於寒不即病,
至夏有熱病之言,未聞寒毒伏藏,至夏發於暑病,至於濕病,亦蒙上文之熱,謂反
濕其首,望濕物裹之,望除其熱,當以因於濕,首為句,如裹濕又為句,則濕首之
濕,裹濕之濕,皆人為也,與上下文列言寒暑之病,因文義舛乖,不容於不辯,或
曰先賢言溫濕寒濕風濕矣。未聞有所謂濕熱病者攻之。內經亦無有焉,吾子乃無失
之迂妄耶。予曰: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內經發明濕熱,此為首出,至
真大要論曰:濕上甚而熱。其間或言濕而熱在中者,或曰熱而濕在中者,此聖人愛
人,論道之極致,使天下後世不知濕熱之治法者。太僕啟之也。君其歸取原病式,
熟讀而審思之,幸甚。
==中標題== 太僕章句。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於濕首(句),如裹濕(句),熱不攘(句),大筋軟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
,弛長為痿。
因於氣為腫(云云)。
==中標題== 新定章句。
因於寒,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於暑,汗煩喘喝,靜則多言。
因於濕(句),首如裹(句),濕熱不攘(句),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
,弛長為痿。
因於氣為腫(云云)。
==中標題== 倒倉論。
經曰:腸胃為巿,以其無物不有,而穀為最多,故謂之倉,若積穀之室也。倒者,
傾去積舊而滌濯,使之潔淨也。胃居中屬土,喜容受而不能自運者也,人之飲食,
過適口之物,寧無過量而傷積之乎,七情之偏,五味之後,寧無傷於沖和之德乎。
糟粕之餘,停痰瘀血互相糾纏,日積月深,鬱結成聚,甚者如核桃之穰,諸般奇形
之蟲,中宮不清矣。土德不和矣。誠於中,形於外,發為難瘓,為勞瘵,為蠱脹,
為癩疾,為無名奇病,先哲製為萬病丸,溫白丸等劑,攻補兼施,寒熱並用,期中
病情,非不工巧,然不若倒倉之為便捷也。以黃牡牛擇肥者,買一二十斤,長流水
煮麋爛,融入湯中為液,以布濾,由滓取淨汁,再入鍋中,文火熬成琥珀色,則成
矣。每飲一鍾,少時又飲,如此者,積數十鍾,寒月則重湯,溫而飲之。病在上者
,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下俱多,全在活法而為之緩
急多寡也,須先置一室,明快而不通風者,以安病人。視所出之物可盡,病根則止
,吐利後,或渴,不得與湯,其小便必長,取以飲病者,名曰輪迴酒,與一二碗,
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滌濯餘垢,睡一二日,覺飢甚乃與粥淡食之,待三日後,
始與少菜羹,自養半月,覺精神渙發,形體輕健,沉痾悉安矣。甚後須五年忌牛肉
。吾師許文懿,始病心痛,用藥燥熱香辛,如丁附桂薑輩,治數十年而足攣痛甚,
且惡寒而多嘔,甚而至於靈砂黑鍚黃芽歲丹,繼之以艾火十餘萬,又雜治數年而痛
甚,自分為癈人矣。眾工亦技窮矣。如此者又數年,因其煩渴惡食者一月,以通聖
散與半月餘,而大腑逼迫後重,肛門熱氣如燒,始時下積滯如五色爛錦者,如柏燭
油凝者,近半月而病似退,又半月而略思穀,而兩足難移,計無所出,至次年三月
,遂作此法,節節如應,因得為全人,次年再得一男,又十四年以壽終其餘。與藥
一婦人,久年腳氣吐利而安,又鎮海萬戶蕭伯善公,以便濁而精不禁,親與試之有
效。又臨海林兄,患久嗽吐紅,發熱消瘦,眾以為瘵,百方不應,召予視之,脈兩
手弦數,日輕夜重,計無所出,亦因此而安,時冬月也。第二年得一子。牛,坤土
也,黃,土之色也,以順為德而效法乎,健以為功者,牡之用也,肉者,胃之樂也
,熟而為液無形之物也,橫散入肉絡,由腸胃而滲透肌膚,毛竅爪甲無不入也,積
聚久則形質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以為栖泊之窠臼,阻礙津液氣血,薰蒸燔灼
成病,自非剖腸刮骨之神妙,熟能去之,又豈合勾銖兩之丸散,所能竅犯其藩墻戶
牖乎,竊詳肉液之散,溢腸胃受之,其厚皆倍於前,有似乎腫,其回薄曲折處,非
復向時之舊,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其浮茌陳朽,皆推逐蕩漾,順流而下
,不可停留。表者因吐而汗,清道者自吐而涌,濁道者自泄而去,凡屬滯礙,一洗
而定。牛肉全重厚和順之性,盎然渙然,潤澤枯槁,補益虛損,寧無精神渙發之樂
乎,正似武王克商之後,散財發粟以賬殷民之仰望也,其方出於西域之異人,人於
中年後,亦行一二次,亦卻疾養壽之一助也。
==中標題== 相火論。
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
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
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
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天主生物,故恒於動,人有此生,亦恒於動,
其所以恒於動,皆相火之為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也
,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
。心胞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
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雖出於木,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龍,非蟄海,
非附於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為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
相火,人而同乎天也,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東垣以為元氣之賊,又曰:火與
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然則如之何而可以使之無勝負也。曰:周子曰:神發知
矣。五性感物而萬事出,有知之後,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謂之動者,即
內經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
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君火之氣,經以暑與濕言之,相火之氣
,經以火言之,蓋表其暴悍酷烈有甚於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氣之賊。周子又
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
焉。此善處乎火者,人心聽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靜,彼五火之動皆中節,相火
惟有裨補造化,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耳,何賊之有,或曰:內經相火注曰:少陰少
陽矣。未嘗言及厥陰太陽,而吾子言之何邪。曰:足太陽少陰東垣嘗言之矣。治以
炒蘗,取其味辛,能瀉水中之火是也。戴人亦言: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胞絡,都
無異此。歷指龍雷之火也,予亦備述天人之火,皆生於動,如上文所云者,實推廣
二公之意。或曰:內經言火不一,往往於六氣見之,言臟腑者未之見也。二公豈它
有所耶,子龍為我言之乎。經曰: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之動而為變者。岐伯
歷舉病機一十九條,而屬火者五,此非相火之為病之出於臟腑者乎。攷諸內經,少
陽病為瘛瘲,太陽病時昡仆,少陰病瞀暴瘖,鬱冒不知人,非諸熱瞀瘛之屬火乎,
少陽病,惡寒鼓慄,膽病振寒。少陰病,洒淅惡寒,振慄。厥陰病,洒淅振寒,非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之屬火乎,少陽病,嘔逆,厥氣上行。膀胱病,衝頭痛,太陽
病,厥氣上衝胸,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少陰痛,氣上衝胸,嘔逆。非諸逆衝
上之屬火乎,少陽病,妄。太陽病,妄。膀胱病,狂顛,非諸躁狂越之屬火乎
。少陽病,胕腫善驚。少陰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非諸病胕腫疼酸驚駭之
屬乎。又原病式文曰:諸風掉眩,屬於肝火之動也。諸氣膹鬱,病痿,屬於肝火之
升也。諸濕腫滿,屬於脾火之勝也。諸痛痒瘡瘍,屬於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為病
,出於臟腑者然也,注文未之發耳,以陳無擇之通敏,且以暖熾論君火日用之火,
言相火而又不曾深及,宜乎後之人不無聾瞽也,悲夫。
==中標題==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論。
肺主氣,其脈居右寸,脾胃命門三焦,各以氣為變化運用,故皆附焉。心主血,其
脈居左寸,肝膽腎膀胱,皆精血之隧道筦庫,故亦附焉。男以氣成胎,則氣為之主
,女挾血成胎,則血為之主。男子久病,右脈充於左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
女子久病,左脈充於右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反此者虛之甚也,或曰:左心
小腸肝膽腎膀胱右,肺大腸脾胃命門三焦,男女所同,不易之位也。脈法贊曰:左
大順男,右大順女,吾子之言,非惟左右,例置似以大為充,果有說以通之乎?曰
:大,本病脈也。今以大為順,蓋有充足之義,故敢以充言之。脈經一部,諄諄於
教,為醫者爾。此左右當以醫者為言,若主於病,奚止於千里之謬。或曰:上文言
肝心出左,脾肺出右,左主司官,右主司府,下文言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皆以病
人之左右而為言,何若是之相反耶。曰:脈經第九篇之第五章,上文大浮數動長滑
沉濇弱弦短微,此言形狀之陰陽,下文關前關後等語,又言部位之陰陽,陰附陽,
陽附陰,皆言血氣之陰陽,同為論脈之陰陽,而所指不同若此,上下異文,何足疑
乎,讚曰:陰病治官非治血乎,陽病治胕非治氣乎,由此參考,或恐於經意有合。
==中標題== 茹淡論。
或曰:內經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古者年五十食肉,子今
年邁七十矣。盡卻鹽醯,豈中道乎?何子之神茂而色澤也。曰:味有出於天賦者,
有成於人為者,天之所賦者,若穀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此內
經所謂味也。人之所謂者,皆烹飪調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此吾子所疑
之味也。今鹽醯之卻,非真茹淡者。大麥與栗之鹹,粳米山藥之甘,蔥薤之辛,之
類皆味也。子以為淡乎,安於沖和之味者,心之收,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為安者
,欲之縱火之勝也,何疑之有,內經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非天賦之味乎。
陰之五官,傷在五味,非人為之味乎,聖人防民之具於是,為備凡人飢則必食,彼
粳米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屬陰而最補者也。惟可與菜同進,經以菜為充者,
恐於飢時頓食,或慮過多,因致胃損,故以菜助其充足,取其疏通而易化,此天地
生物之仁也。論語曰: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傳曰:賓主終日百拜,而酒三行以避
酒禍。此聖人施教之意也。蓋穀與肥鮮同進,厚味得穀為助,其積之也久,寧不助
陰火而致毒乎,故服食家在卻穀者,則可不卻穀而服食,未有不被其毒者。內經謂
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彼安於厚味者,未之思爾,或又問精不
足者,補之以味,何不言氣補,曰味陰也,氣陽也,補精以陰,求其本也。故補之
以味,若甘草,白朮,地黃,澤瀉,五味子,天門冬之類皆味之厚者也,經曰:虛
者補之。正此意也。上文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夫為勞倦所傷,氣之虛,故不足。
溫者,養也。溫存以養。使氣自充,氣完則形完矣。故言溫不言補,經曰:勞者溫
之。正此意也。彼為局方者不知出此。凡諸虛損證,悉以溫熱佐輔補藥,名之曰溫
補,不能求經旨者也。
==中標題== 吃逆論。
吃病,氣逆也。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而作聲之名也。書曰:火炎上。內經曰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又謂火,氣之賊也。古方悉以胃
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
補虛,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則木氣侮之矣。此土敗木賊也,陰為火所
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乘之,故直衝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也。虛之甚也,
病人見此似為死證,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敢陳其說。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
多怒,七月炎暑,大飢索飯,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
以冷水調生蜜飲之甚快,滯下亦漸緩,如此者五七日,召予視,脈稍大不數,遂令
止蜜水,渴時但令以人參白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
甚發吃,予知其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然滯下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
如此者三日,吃猶未止,眾皆尤藥之未當,將以薑附飲之。予曰:補藥無速效,附
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飯多得無寒乎?予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
多疑,待以日數,力到當自止。又四日而吃止,滯下亦安。又陳擇仁,年近七十,
厚味之人也。有久喘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吃作。召
予視,脈皆大豁,眾以為難。予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朮湯下大補丸,以
補血。至七日而安,此二人者,虛之為也。又一女子,年踰笄,性躁,味厚,暑月
因大怒而吃作,每作則舉身跳動,神昏不知人,問之,乃知暴病,視其形氣俱實,
遂以人參蘆煎湯飲一碗,大吐頑痰數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人參入手太陰,補陽
中之陰者也,蘆則反爾,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經曰
:怒則氣逆,氣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吃大作而神昏,參蘆喜吐,痰盡氣降而
火衰,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麻黃發汗,節能止汗,穀屬金,糠之性熱,麥屬
陽,麩之性涼,先儒謂,物物具太極,學者其可不觸類而長引而伸之乎。
==中標題== 房中補益論
或問千金方有房中補益法,可用否?予應之曰:傳曰:吉凶悔吝,生乎動。故人之
疾病,亦生於動,其動之極也,病而死矣。人之有生,心為火居上,腎為水居下,
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巳,故生意存焉,水之體靜,火之體動,動
易而靜難,聖人於此未嘗忘言也,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養心,皆所以防此火
之動於妄也。醫者立教,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動於妄也。蓋相火
藏於肝腎陰分,君火不妄動,相火惟有稟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燄,飛走之狂
勢也哉。易兌取象於少女,兌,說也。遇少男。艮為咸,咸無心之感也,艮,止也
。房中之法,有艮止之義焉。若艮而不止,徒有戕賊,何補益之有,竊詳千金之意
,彼壯年貪縱者,水之體,非向日之靜也。故著房中之法為補益之助,此可用於質
壯心靜,遇敵不動之人也。苟無聖賢之心,神仙之骨,未易為也。女法水,男法火
,水能制火,一樂於與一樂於,取此自然之理也。若以房中為補,殺人多矣。況中
古以下,風俗日偷,資稟日薄,說夢向癡,難矣哉。
==中標題== 天氣屬金說。
邵子曰:天依地,地依天,天地自相依附,內經曰:大氣舉之也。夫自清濁肇分,
天以氣運於外而攝水,地以形居中而浮水者也,是氣也,即天之謂也。自其無極者
觀之。故曰:大氣至清至剛至健,屬乎金者也。非至剛不能攝此水,非至健不能運
行無息,以舉地之重,非至清其剛健不能長,上古而不老。或曰:子以天氣為屬金
者,固易卦取象之義,何至遂以屬金言之乎。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善言大者,
必有譬於小,願明以告我。曰:天生萬物,人為貴,人形象天,可以取譬,肺主氣
,外應皮毛,內經謂陽為外衛,非皮毛乎?此天之象也。其包裹骨肉腑臟於其中,
此地之象也。血行於皮裏肉腠,晝夜周流無端,此水之象也,合三者而觀,非水浮
地,天攝水,地懸於中乎。聖人作易,取金為氣之象,厥有旨哉。
==中標題== 張子和攻擊注論
愚閱張子和書,惟務攻擊,其意以為正氣不能自病,因為邪所客,所以為病也。邪
去正氣自安,因病有在上,在中,在下,深淺之不同,立為汗吐下三法以攻之,初
看其書,將謂醫之法盡於是矣。後因思內經有謂之虛者,精氣虛也。謂之實者,邪
氣實也。夫邪所客,必因正氣之虛,然後邪得而客之,苟正氣實,邪無自入之理。
由是於子和之法,不能不致疑於其間,又思內經有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
離決,精氣乃絕。又思仲景有言,病當汗解,診其尺脈濇,當與黃耆建中湯補之,
然後汗之。於是以子和之書,非子和之筆也,馳名中土,其法必有過於朋輩者,何
其書之所言,與內經仲景之意,若是之不同也。於是決意於得名師以為之依歸,發
其茅塞,遂遊江湖,但聞某處有某名醫,便往拜而問之,連經數郡,無一人焉。後
到定城,始得原病式東垣方稿,乃大悟子和之孟浪然,終未得的,然之議論,將謂
江浙間無可為師者,泰定乙丑夏,始得聞羅太無并陳芝岩之言,遂住拜之,蒙叱罵
者五七次,趑趄三閱月,始得降接,因觀羅先生治一病僧,黃瘦倦怠,羅公診其病
,因乃蜀人出家,時其母在堂,及遊浙,右經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
歸無腰纏,徒爾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時僧二十五歲,羅令其隔壁泊宿,每日
以牛肉豬肚甘肥等,煮糜爛與之,凡經半月餘,且時以熨喻之言勞之。又曰:我與
鈔十錠,作路費,我不望報,但欲救汝之死命爾。察其形稍甦,與桃仁承氣,一日
三帖下之,皆是血塊痰積方止。次日只與熟菜稀粥將息,又半月,其人遂如故,又
半月餘,與鈔十錠遂行,因大悟,攻擊之法,必其人充實,稟質本壯,乃可行也。
否則邪去而正氣傷,小病必重,重病必死。羅每日有求醫者,來必令其診視脈狀,
回稟羅,但臥聽口授,用某藥治某病,以某藥監某藥,以某藥為引經,往來一年半
,並無一定之方,至於一方之中,自有攻補兼用者,亦有先攻後補者,有先補後攻
者,又大悟,古方治今病,焉能吻合,隨時取中,其此之謂乎。是時羅又言,用古
方治今病,正如拆舊屋揍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經匠氏之手,其可用乎,由是又
思許學士釋微論曰:予讀仲景書,用仲景之法,然未嘗守仲景之方,乃為得仲景之
心也。遂取東垣方稿,手自抄錄,乃悟治病人,當如漢高祖蹤秦暴,周武王蹤商之
後,自非發財散粟,與三章之法,其受傷之氣,惓憊之人,何由而平復也,於是定
為,陰易乏,陽易亢,攻擊宜詳審,正氣須保護,以局方為戒哉。
終。

鄭淳璇 说...

網絡色情視頻聊天室直播,色色五夜天,聖魔聊天室
色情視頻聊天室,色AV電影,SM聖魔聊天室
色情遊戲裸聊,性視頻電影在線觀看,性聊天QQ群
情色自拍,聊天交友網站,色情免費電影,線上性聊天網
UT視訊正妹,3級愛情片,性話題網聊女的QQ記錄
MFC視訊網,人妻小說黃色片網址,成都美女性上門服務QQ
日本視訊網站,開心色色網,北京性夥伴伴侶QQ網
華夏視訊網,我要播播性交網,廣州美女性上門服務QQ
免費情色影片,開心情色站,百性閣官網
傻妹妹情色網,交友ING,獸皇影片及圖片,性保健品官網
情色電影,UT,成人片免費電影網,中年女性視頻聊天室
UT聊天,情色圖片,台灣一對一視頻聊天室
5278影片論壇,情色電影,台灣一對一聊天室
波多野結衣,情色動漫,擼出來爽爽影院
s383live視訊,情色網站,去擼擼電影網年輕女孩
視頻色情表演,情色論壇,一起擼擼電影網
網絡色情聊天室,大中華情色網,就擼擼電影網
色情艷舞聊天室,黃色性交圖片小說,愛情電影網倫理
情色論壇,網絡聊天室,成人動漫色情片下載-好看電影網倫理
情色漫畫,想聊,97ai蜜桃色小說-2008tv電影網倫理
麗的情色,天涯社區,蜜桃色小說-51人人看電影網
情色網,免費裸聊聊天室,色情三級小說網-色姐妹成人網
做愛聊天室,成人性愛圖片,色姐妹電影
成人聊天室極品騷女誘惑艷舞,成人小說網站,90後個性網
王朝聊天室,歐美成人色圖,90後文學網
破解視頻聊天室,春色激情網,擼管必看電影
情色文學,裸聊門,色五月美女圖,日韓電影播播擼擼射
免費視頻裸聊網站,piqiyi綜合電影,啪啪堂在線視頻
QQ裸聊,快播性愛電影片大全,快播色成人之美網站
情色裸聊女的QQ,美女色情人體圖片,3D成人影視下載
免費裸聊網,歐美辦公室色情美女圖,3D成人影視論壇
激情裸聊,激情明星色情成人網,3D成人影片
成人dvd,免費小說,伊人情色亞洲色圖片,3D成人片下載
裸聊網,奇米第四色亞洲黃色小說,3D版成人片
成人卡通網,視頻裸聊,婷婷亞洲色圖-3D成人之美女遊戲下載
成人情色論壇,裸聊網站,春宮亂倫小說-3D成人之美女動漫遊戲
激情視頻聊天室,性愛小說網站,3D成人之美女在線玩
韓國裸聊視頻,妞妞色圖,大咪瞇中文娛樂網
韓國美少女裸聊視頻,快播色網,性生活娛樂網
韓國女主播樸妮嘜視頻區,亞洲黃色網,擼客綜合網
韓國主播裸聊視頻,5252b色播電影,日本AV電影在線觀看
痴漢成人網,裸聊視頻,色情情色成人網-u影魅力情色
裸聊QQ視頻截圖,天天色圖片,日本AV電影種子下載
不用下載的裸聊視頻,色色娛樂,日本AV劇情電影
同城聊天室視頻聊,PPS愛頻道,全色自由網
午夜聊天室,糖豆網,全色資源網-做愛寫真裸體圖
裸聊視頻種子,AV妹妹色播,6185俺去也理論快播
成人情色裸聊網站,9911情色網,度娘潮播網
真人秀聊天視頻網站,泰國色三級片視頻,俺去也的最新地址
CF美女角色裸身視頻,美女淫色圖,最新的俺去也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