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7 条评论:

David168 说...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余嘗思歷代明醫。回骸起死。祛邪愈疾。非曰生而知之。必也祖述前聖之經。才高識妙。探微索隱。研究義理。得其旨趣。故無施而不可。且百病之急。無急于傷寒。或死或愈。止于六七日之間。十日以上。故漢張長沙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撰為傷寒論數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為醫門之規繩。治病之宗本。然自漢逮今。千有余年。唯王叔和得其旨趣。后人皆不得其門而入。是以其間少于注釋。闕于講義。自宋以來。名醫間有著述者。如龐安常作卒病論。朱肱作活人書。韓祗和作微旨。王實作証治。雖皆互有闡明之義。然而未能盡張長沙之深意。聊攝成公。家世儒醫性識明敏。記問該博。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証。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辯之。釋戰栗有內外之診。論煩躁有陰陽之別。譫語鄭聲。令虛實之灼知。四逆與厥。使淺深之類明。始于發熱。終于勞複。凡五十篇。目之曰明理論。所謂真得長沙公之旨趣也。使習醫之流。讀其論而知其理。識其証而別其病。胸次了然而無惑。顧不博哉。余家醫業五十載。究旨窮經。自幼迄老。凡古今醫書。無不涉獵。觀此書義理燦然。不能默默。因序其略。

歲在壬戌八月望日錦 山嚴器之序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5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發熱
傷寒發熱。何以明之。發熱者。謂怫怫然發于皮膚之間。 然散而成熱者是也。 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與煩躁相類而非。煩躁者在內者也。潮熱之熱。有時而熱。 不失其時。寒熱之熱。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于發熱。則無時而發也。有謂翕翕發 熱者。有謂蒸蒸發熱者。此則輕重不同。表裡之區別爾。所謂翕翕發熱者。謂若合 羽所覆。明其熱在外也。故與桂枝湯發汗以散之。所謂蒸蒸發熱者。謂若薰蒸之 蒸。明其熱在內也。故與調胃承氣湯攻下以滌之。其發熱屬表者。即風寒客于皮 膚。陽氣怫郁所致也。其發熱屬裡者。即陽氣下陷。入陰中所致也。觀其熱所從來。 而汗下之証明其辨焉。若熱先自皮膚而發者。知邪氣之在外也。若熱先自裡生 而發達于表者。知邪氣之在裡也。舉斯二者。為邪氣在表在裡而發熱也。惟其在 表在裡俱有發熱。故邪在半表半裡者。亦有發熱之証。何者。以表証未罷。邪氣傳 裡。裡未作實。是為半表半裡。其發熱者。或始自皮膚而漸傳裡熱或始自內熱而 外達于表。蓋邪氣在表發熱者。則表熱裡不熱也。邪氣在裡發熱者。則裡熱甚而 達于表也。其在半表半裡發熱者。則表裡俱發熱。而但熱又輕于純在表者也。經 雖雲。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然少陰病始得之。亦有反發 熱者。蓋亦屬其表也。特與麻黃細辛附子湯發汗者是已。發熱為陽。寒之常也。一 或陰陽俱虛與其下利新汗後。又皆惡其發熱也。經雲。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下利發熱亦死。內經雲。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陰陽 交。交者死也。斯亦發熱也。詎可與尋常發熱一概而論耶。醫者更當明辨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惡寒
傷寒惡寒。何以明之。惡寒者。風寒客于榮衛之中也。惟其風寒客于榮衛。則洒淅 然惡寒也。惟其榮衛之受風寒。則嗇嗇然不欲舒也。其惡寒者。非寒熱之寒也。又 非惡風也。且惡風者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室之內。幃帳之中。則坦然自舒也。 至于惡寒者。則不待風而寒。雖身大熱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熱之熱。謂寒熱更 作。熱至則寒無矣其惡寒雖發熱而不欲去衣也甚則至于向火被覆而猶不能 遏其寒也。所以然者。由陰氣上入陽中。或陽微。或風虛相搏之所致也。惡寒一切 屬表。雖裡証悉具。而微惡寒者。亦是表未解也。猶當先解其外。俟不惡寒為外解。 乃可攻裡也。經曰。發熱而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而惡寒者。發于陰也。謂如傷寒。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者。謂繼之以發熱。此則發于陽也。若惡寒而蜷。脈沉 細而緊者。此則發于陰也在陽者可發汗。在陰者可溫裡。惡寒雖悉屬表。而在表 者亦有虛實之別。若汗出而惡寒者。則為表虛。無汗而惡寒者。則為表實。表虛可 解肌。表實可發汗。又有止稱背惡寒者。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于胸中。而轉行 于背。內經曰。人身之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 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也。經所謂少 陰病一二日。口中和而背惡寒者。當灸之。處以附子湯者是矣。又或乘陰氣不足。 陽氣內陷入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 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是也。二者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內陷。又何 以明之也。且陰寒氣盛。豈又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陰病則曰口中潤。如陽氣內陷。 則熱爍津液為干。故于太陽病。則口燥舌干而渴也。二者均是背惡寒。要辨陰陽 寒熱不同者。亦于口中潤燥可知。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惡風
傷寒惡風。何以明之。黃帝針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 也。風邪中于衛也。則必惡風。何者。以風則傷衛。寒則傷榮。為風邪所中。于分肉不 溫而熱矣。皮毛不充而緩矣。腠理失其肥。則疏而不密。開闔失其司則泄而不固。 是以惡風也。是惡風惡寒二者。均為表証。其惡風則比之惡寒而輕也。惡寒者,嗇 嗇然增寒也。雖不當風。而自然寒矣。惡風者。謂常居密室之中。幃帳之內。則舒緩 而無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當風。淅淅然而惡者。此為惡風者也。惡寒則有屬于 陽者。有屬于陰者。及其惡風者。悉屬于陽。非若惡寒之有陰陽也。三陰之証。並無 惡風者以此也惡風雖悉在表。而發散又自不同。若無汗而惡風者。則為傷寒。當 發其汗。若汗出而惡風者。則為中風。當解其肌。裡証雖具。而惡風未罷者。尤當先 解其外也。又有發汗多亡陽。與其風濕皆有惡風之証。蓋以發汗。多漏不止則亡 陽。外不固。是以惡風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湯溫其經。而固其衛。風濕相搏。骨節疼 煩。濕勝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也。必以甘草附子湯散其濕而實其衛。由是 觀之。惡風屬乎衛者可知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寒熱
傷寒寒熱。何以明之。寒熱者。謂往來寒熱也。經曰。邪正分爭。往來寒熱者。言邪氣 之入也。而正氣不為之爭。則但熱而無寒也。乃有熱而寒者。謂其正氣與邪氣分 爭。于是寒熱作矣。爭則氣郁不發于外。而寒熱爭焉。爭甚則憤然而熱故寒已而 熱作焉。茲乃寒熱之理也。或謂寒熱者。陰陽爭勝也。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此陰陽 之爭也。何則。蓋以寒為陰。而熱為陽裡為陰而表為陽。邪之客于表者為寒。邪與 陽相爭。則為寒矣。邪之入于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矣;其邪在半表半裡; 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矣。表裡之不拘。內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 而寒熱且往且來也。是以往來寒熱屬半表半裡之証。邪居表多則多寒。邪居裡 多則多熱。邪氣半在表半在裡。則寒熱亦半矣。審其寒熱多少。見其邪氣淺深矣。 小柴胡湯。專主往來寒熱。而又立成諸加減法。亦為邪氣在半表半裡。未有定處。 往來不常。又寒熱如瘧。與夫發熱惡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熱加瘧者。作止有時者 也。及往來寒熱。則作止無時。或往或來。日有至于三五發者。甚者十數發。其與瘧 狀有以異也。至于發熱惡寒者。為發熱時寒並不見。惡寒時熱不見也。不若此熱 已而寒。寒已而熱者。雖然。應往來寒熱。屬半表半裡。當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 而結熱在裡。複往來寒熱者。亦可與大柴胡湯下之。不可不知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潮熱
傷寒潮熱。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一日一發。指時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必于日晡時發者。乃為潮 熱。陽明者。屬胃土。應時則王于四季。應日則王于未申。經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 所歸。無所複傳。蓋邪氣入胃。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若府庫之府焉。邪氣入于 胃。而不複傳。邪氣郁而為實熱。隨王而潮。是以日晡所發潮熱者。屬陽明也。惟其屬 陽明。故潮熱為可下之証。經曰。潮熱者實也。又曰。潮熱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 裡焉。又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即此觀之。潮熱屬于胃者。昭然可見焉。雖然。 潮熱為裡實可下之証。如或脈浮而緊。與其潮熱而利。或小便難。大便溏者。皆熱 未全入腑。猶帶表邪。當和解其外。外解已而小便利。大便硬者。乃可攻之。或謂潮 熱有屬太陽少陽者乎。少陽王于寅卯。太陽王于巳午。若熱于此時發者。為邪未 入胃。豈得謂之潮熱。必待日晡所發者。乃謂之潮熱。見其邪在胃也。遇疾值病。詳 而驗之。始見得真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自汗
傷寒自汗。何以明之。自汗者。謂不因發散而自然汗出者是也。內經曰。陽氣衛外而為固也。衛為陽。言衛護皮膚。肥實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汗者干之而出。邪 氣干於衛氣。氣不能衛固於外。則皮膚為之緩。腠理為之疏。由是而津液妄泄。 然潤。 然出。謂之自汗也。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風邪干於衛 也。太陽中 。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暑邪干於衛也。多汗出而濡。此其風濕甚者。 濕邪干於衛者也。是知衛氣固護津液。不令妄泄。必為邪氣干之而出也。風寒暑 濕之毒。為四時之氣。中人則為傷寒。風與暑濕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傷人。獨不 汗出。寒傷榮而不傷衛。衛無邪氣所干。則皮腠得以密。津液得以固。是以汗不出 也。及其寒漸入裡。傳而為熱。則亦使自汗出也。蓋熱則榮衛通。腠理開而汗泄矣。 然自汗之証。又有表裡之別焉。虛實之異焉。若汗出惡風。及微惡寒者。皆表未解 也。必待發散而後愈。至於漏不止而惡風。及發汗後惡寒者。又皆表之虛也。必待 溫經而後愈。諸如此。皆邪氣在表也。若汗出不惡寒者。此為表解而裡未和也。經 曰。陽明發熱汗出。此為越熱。又曰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又非若邪氣在表 而汗出之可緩也。傷寒自汗之証為常也,設或汗出發潤。與其出之如油或大如 貫珠。著身出而不流。皆為不治之証也。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潤。 然一時間許。 煩熱已而身涼和。乃為佳矣。此則陰陽氣和。水升火降。榮衛通流。邪氣出而解者 也。內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之謂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盜汗
傷寒盜汗。何以明之。盜汗者。謂睡而汗出者也。自汗則不論睡與不睡。自然而出也。及盜汗者。不睡則不能汗出。方其睡也。湊湊然出焉。覺則止而不複出矣。雜病 盜汗者。責其陽虛也。傷寒盜汗者。非若雜病之虛。是由邪氣在半表半裡使然也。 何者。若邪氣一切在表干於衛。則自然汗出也。此則邪氣侵行於裡。外連於表邪。 及睡則衛氣行於裡。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於表。 而汗止矣經曰。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又陽明病。當作裡實。而脈浮者。雲 必盜汗。是猶有表邪故也。又三陽合病。目合自汗。是知盜汗為邪氣在半表半裡 之間明矣。且自汗有為之虛者。有為之實者。其於盜汗之証。非若自汗有實者。悉 當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頭汗
傷寒頭汗。何以明之。頭者諸陽之會也。邪搏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于頭也。邪熱 內蓄。蒸發腠理。遍身汗出者。謂之熱越。若身無汗。則熱不得越。熱蒸于陽。故但頭 汗出也。何者。以三陰之經。皆上至頸胸中而還。不循于頭。獨諸陽脈上循于頭爾。 經曰。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為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又熱入血室。與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皆但頭 汗出也。俱是熱郁于內。而不得越者也。此數者。或吐或下。皆欲除其熱也。或謂頭 汗之証。悉屬陽明。而為裡熱也。而有不屬陽明。屬表者乎。且邪但在表者。則無頭 汗之証。必也寒濕相搏。與邪氣半在表半在裡者。乃有頭汗也。傷寒五六日。已發 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及傷寒 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皆邪氣半在表 半在裡。令頭汗出也。濕家但頭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相搏。令頭汗出也。茲 數者。皆邪氣所干。令頭額自然汗出。又不謂之逆。其小便不利。則惡見頭汗出也。 濕家下后。亦惡見頭汗出也。茲二者乃為頭汗之逆者也。何則。以小便不利而成 關格。若頭汗出陽脫也。經雲。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濕家下后。 若額上汗出。而微喘者。亦陽脫也。經雲。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 不止者亦死。脈經曰。陽氣上出。汗見于頭者。蓋陽脫也。則知可治而治。知其不可 治而不治。皆得十全之上者。在于明辨而審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手足汗
傷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諸陽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陽明之証 也。陽經邪熱。傳並陽明。則手足為之汗出。陽明為津液之主。病則自汗出。其有自 汗出者。有但頭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屬陽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 出者。謂之熱越。是熱外達者也。但頭汗出者。是熱不得越。而熱氣上達者也。及手 足汗出者。為熱聚于胃。是津液之旁達也。經曰。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必硬也。 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由此觀之。手足汗出。為熱聚于胃可 知矣。或謂熱聚于胃。而手足為之汗出。其寒聚于胃。而有手足汗出者乎。經曰。陽 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且熱聚 于胃。為可下之証。其寒聚于胃。為不可下。又何以明之。要明于此二者。必曰大便 初硬后溏。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是以不可下者也。若大便難譫語者。為陽明 証具。則是可下之証。臨病之際。宜須兩審。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無汗
傷寒無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湊泄之所為腠,文理縫會之中為理,津液為風暑濕氣所干。外湊皮腠者,則為自汗出,若寒邪中經,腠理致密,津液內滲,則無汗,無汗之由,又有數種,如傷寒在表,及邪行於裡,或水飲內蓄,與亡陽久虛,皆令無汗,其傷寒無汗,則腠理致密也。風中於衛,則腠理開而自汗,寒中於榮,則無汗,謂腠理閉也。經所謂太陽病惡風無汗而喘,及脈浮緊無汗,發熱,及不汗出而煩躁,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苦頭痛,鼻乾不得汗,脈浮無汗,而喘,與其剛痙無汗,是數者,皆寒邪在表而無汗者也。其邪氣行於裡,無汗者,為邪氣在表熏發腠理則汗出,邪氣內傳,不外熏發者則無汗,經所謂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發黃,及傷寒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與夫三陰為病,不得有汗,是數者皆邪行於裡而無汗者也。其水飲內蓄而無汗者,為水飲散而為津液,津液布滲而為汗,既水飲內蓄而不行,則津液不足而無汗,經所謂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是津液內滲而無汗者也。其陽虛無汗者,諸陽為津液之主,陽虛則津液虛少,故無汗。經所謂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痒,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狀,此以久虛故也。皆陽虛而無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為異哉,一或當汗而不汗,服湯一劑,病証仍在,至於服三劑而不汗者,死病也。又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黃帝謂陽脈之極也。死,茲二者以無汗為真病,詎可與其余無汗者同日而語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頭痛
傷寒頭痛。何以明之。頭痛謂邪氣外在經絡。上攻于頭所致也。難經曰。三陽經受 風寒。伏留而不去。則名厥頭痛。言三陽之經上于頭爾。然傷寒頭痛者。太陽專主 也。何者。以太陽之經起于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經所謂太陽受病者。頭項 痛。腰脊強。又曰七日病衰。頭痛少愈。雖然。陽明少陽亦有頭痛不若太陽之專主 也。蓋太陽為病屬表。而頭痛專為主表証雖有風寒之不同。必待發散而后已太 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傷寒也。麻黃湯主之。太陽 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桂枝湯主之雖有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 熱者。而與調胃承氣湯下之者又雲。若小便清者知熱不在裡。仍在表也。當與桂 枝湯以頭痛未去雖不大便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猶為在表。是知頭痛屬乎表者 明矣。頭痛一切屬三陽經也。而陰病亦有頭痛乎。太陰少陰二經之脈。皆上至頸 胸中而還。不上循頭。則多頭痛之証。惟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 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病亦有頭痛。經曰。干嘔吐涎沫者。吳茱萸湯主之者是矣。 夫頭者精明之府也。神明居之。小小邪氣作為頭痛者。必曰發散而可也。其或痛 甚。入連于腦。而手足寒者。又為真病。豈能發散而已哉。嗚呼。頭痛為外疾猶有不 可治者。又矧臟腑之疾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項強
傷寒項強。何以明之。太陽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臂內挾脊。抵腰中。經曰。太陽之病。項背強痛而惡寒。以太陽感受風寒。則經脈不 利。而項為之急。頸為之強爾。傷寒頸項強急者。太陽表証也。必發散而解之可也。 太陽病。項背強□ □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 □ 。無 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是皆發散之劑也。二者均是項背強而發散。又有輕重者。 蓋發熱汗出惡風者為表虛。表虛者可解肌。無汗惡風者為表實。表實者可發汗。 是以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湯方。是桂枝加麻黃葛根。又葛根湯方。亦是桂枝 湯中加麻黃葛根。深詳究之。無汗惡風為表實。正可發汗。則於桂枝湯中加葛根 麻黃為當矣。汗出惡風為表虛。表虛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湯中。但加葛根。而不加 麻黃也幾音殊。幾引頸之貌。幾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其頭 爾。項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幾案之幾而偃屈也。太陽傷寒項背強。其或太陽中 風。加之寒濕而成痙者。亦項強也。經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 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金匱耍略曰。太陽病其証項背強 □□ 然。脈反沉遲者。此為痙。桂枝加栝蔞湯主之。雖項背強。然太陽病表証。悉當 發散。又有結胸病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湯丸主之。臨病之際。 審其表裡。可汗可下。隨証投湯則萬全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頭眩
傷寒頭眩。何以明之 非毛而見其毛。眩非玄而見其玄。 為眼花。眩為眼黑。眩也運也冒也。三者形俱相近。有謂之眩運者有謂之眩冒者運為運轉之運。世謂之頭旋者是矣。冒為蒙冒之冒世謂之昏迷者是矣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 以少陽居表裡之間表邪所傳。漸行於裡。表中陽虛故時時目眩也。二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運眩冒者。以少陽與太陽並病。故眩者責其虛也。傷寒有起則頭眩與眩冒者。皆發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陽虛也故針經有曰上虛則眩。下虛則厥眩雖為虛。而風家亦有眩者。蓋風主運動故爾。傷寒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為陽明中風。是風亦主頭眩也。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命將難全。嗚呼。病勢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勢已深。雖神醫其能已之耶。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胸脅滿
傷寒胸脅滿。何以明之。胸脅滿者。謂胸膈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者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脹填滿也。非腹滿者也。邪氣自表傳裡。必先自胸膈。已次經心脅而入胃。邪氣入胃。為入府也。是以胸滿多帶表症。脅滿者。當半表半裡症也。經曰。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又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是胸滿屬表。而須發汗者也。蓋胸中至表猶近也。及脅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經曰。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又曰。胸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是知脅滿屬半表半裡明矣。大抵胸脅滿。以邪氣初入裡。未停留為實。氣郁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非涌吐則不可已。故華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則愈。是邪氣已收斂而不散漫者。則可吐之。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膈之上為高。越之為吐也。經曰。病在胸中當吐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則以梔子豉湯吐之。若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 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也。則以瓜蒂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劑。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客熱也。瓜蒂散吐胸中痰實宿寒也。若能審明藥劑之輕重。辨別邪氣之淺深。對症投湯。不為效者。未之有也。

David168 说...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心下滿
傷寒心下滿。何以明之。心下滿者。謂正當心下高起滿硬者是矣。不經下後而滿 者。則有吐下之殊。若下後心下滿者。又有結胸痞氣之別。經曰。病患手足厥冷。脈 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又曰。脈浮而大。 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攻之。茲二者。為不經汗下而 心下滿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氣之高下。高者則因而越之。下者則因而竭之。 要在泄其邪也。至於陽明病。雖心下硬滿。又未可攻。經曰。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 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邪氣自表傳裡。至於心下留結為實者。 則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為實者。則不可下。故有此戒也。又邪氣在表。未應 下而強下之。邪氣乘虛結於心下。實者硬滿而痛為結胸。虛者滿而不痛為虛痞。 經曰。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 己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 也。但滿而不痛者。此為虛痞。蓋實邪留結。則為硬為痛。虛邪留滯。則但滿而不硬 痛也。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明其邪實可知矣。 脈浮而緊。而反下之。邪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明其邪虛可知矣。病 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罷。醫反下 之。胃中空虛。客氣動隔。陽氣內陷。心中因硬。則為結胸。須陷胸湯丸攻之可也。傷 寒中風。醫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滿。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而複下之。其痞益甚。此 非結熱。但以胃中空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須諸瀉心湯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 滿硬。一為虛。一為實。凡投湯者大須詳審。結胸雖為實邪。眾皆共知。當用陷胸湯 丸下之。或脈浮大者。則不可下。下之則死。即是猶帶表邪。未全結實。下之重虛其 裡。邪深結則死。設或結胸形証悉具。而加之煩躁者。又為不治之疾。藥之所以能 勝邪者。必待胃氣施布。藥力始能溫。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氣。邪氣勝。胃氣絕者。湯 藥縱下胃氣不能施布。雖神丹其何能為效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8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腹滿
傷寒腹滿。何以明之。腹滿者。俗謂之肚脹是也。華佗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 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也。猶未全入裡 者。雖腹滿為裡証。故亦有淺深之別。經曰。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 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 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裡証已深。故腹滿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經曰。 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 急下之。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 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少陰病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諸如此者。皆為裡証 是也。雖曰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去之。然腹滿不減者。則為實也。若腹滿時減者。又為虛也。則不可下。經曰。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複如故。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滯。亦為之 脹。但比之實者。不至堅痛也。大抵腹滿屬太陰証也。陽熱為邪者。則腹滿而咽干。陰寒為邪者。則 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滿之候。 又發汗吐下之后。因而成腹滿者。皆邪氣乘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 發汗后腹脹滿者。濃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下后。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三者有當溫者。 有當下者。有當吐者。何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后腹滿當溫之。邪氣在表。因發散則 邪去。胃為津液之主。發汗亡陽。則胃氣虛而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是當 溫散可也。吐后腹滿可下之。邪氣在胸者。則可吐之。吐之邪去則安。若吐后邪氣 不去。加之腹脹滿者。是胸中之邪。下傳入胃。壅而為實。故生脹滿。當須下之可也。 下后腹滿可吐者。邪氣在表。未傳入腑。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虛而入。郁於胸中。而 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利者。腹為之滿。故當吐之可也。凡為醫者。要識邪氣所起 所在。審其所起。知邪氣之由來。觀其所在。知邪氣之虛實。發汗吐下之不瘥。溫補 針艾之適當。則十全之功。自可得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9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少腹滿
傷寒少腹滿者。何以明之。少腹滿者。臍下滿是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難經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其治在臍下。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胸中滿。心下滿。皆氣爾。即無物也。及腹滿者。又有燥屎為之者。至於少 腹滿者。非止氣也。必有物聚於此。而為之滿爾。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陽。清 陽歸之。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濁陰歸之。清者在上。而濁者在下。內經謂清陽出上 竅。濁陰出下竅。當出不出。積而為滿。是在上而滿者氣也。在下而滿者物也。所謂 物者。溺與血爾。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 是生脹滿。而硬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者。是邪實也。須大陷胸湯下 之。若但少腹硬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症。小便不利者。則是溺澀之症。經 曰。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滿者。為太陽隨經。瘀血在裡。太陽自入腑者也。經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氣湯主之。是少腹硬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滲之利之。參酌隨宜。可為上工。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0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煩熱
傷寒煩熱。何以明之。煩者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也。發熱者。怫怫然發於肌表。有 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煩而熱。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為熱所 煩。非若發熱而時發時止也。故謂之煩熱。經曰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曰。發汗已 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再與桂枝湯。又曰。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 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即此觀之。煩為表熱明矣。故又有煩疼。即是熱疼。又有煩渴。 即是熱渴也。以煩為熱。又何疑焉。至於胸中煩。心中煩。內虛煩。須皆以煩為熱。設 傷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與脈和大煩。 目重瞼內際黃者。又皆為欲解。所以言大煩者。以肌表大熱。則是邪熱欲去。泄達 於外也。故為欲解。內經曰。謹熟陰陽。以意調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1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9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虛煩
傷寒虛煩。何以明之。虛煩者。心中郁郁而煩也。有胸中煩。有心中煩。有虛煩。諸如 此者。皆熱也。若止雲煩者。表熱也。及其邪熱傳裡。故有胸中煩。心中煩。虛煩之別。 三者要在觀其熱所從來。審其虛實而治。為不同也。如不經發汗吐下而煩者。則 是傳經之熱。不作膈實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經曰。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者。 小柴胡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胸滿 心煩者。豬膚湯主之。是皆利解而徹熱者也。若因吐下發汗後而煩者。則是內陷 之煩。但多涌吐而已。發汗吐下後。虛劇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 者。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心煩 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丸藥大下後。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 主之。是皆取其吐而涌其熱者也。虛煩之狀。心中溫溫然欲吐。憒憒然無奈。欲嘔 不嘔。擾擾亂亂。是名煩也。非吐則不能已。經曰。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 煩也。宜梔子豉湯。脈乍結。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瓜蒂散。二者症均 是煩也。藥均是吐也。而又輕重之不同。吐下發汗後。邪氣乘虛而入為煩者。則謂 之虛煩。與梔子豉湯。則是吐劑之輕者。不因吐下發汗後。邪氣結於胸中。則為膈 實。與瓜蒂散。則是吐劑之重者。又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則是煩之實者也。與 調胃承氣湯下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則是煩之虛者也。與小建中湯補 之。煩為熱也。悸而複煩為虛者。以悸為虛。悸甚而煩。故為虛也。少陽之邪入腑者。 煩而悸。則為熱也。大抵先煩而悸者。是為熱也。先悸而煩者。是為虛也。內經曰。治 病必先求其本。誠哉是言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2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9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煩躁
傷寒煩躁。何以明之。煩為擾擾而煩。躁為憤躁之躁。合而言之。煩躁為熱也。析而分之。煩也躁也。有陰陽之別焉。煩、陽也。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者。躁為熱之甚者。經有煩疼、煩滿、煩渴、虛煩。皆以煩為熱也。有不煩而燥者。為怫怫然便作躁悶。此為 陰盛隔陽也。雖大躁欲于泥水中臥。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是矣。所謂煩躁者。謂先 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而迤邐複煩者也。

煩躁之由。又為不同。有邪氣在表而煩躁者。有邪氣在裡而煩躁者。有因火劫而煩躁者。有陽虛而煩躁者。有陰盛而煩躁者。皆不同也。經曰。當汗不汗。其人煩躁。太陽中風。脈浮而緊。不汗出而煩躁。大青龍湯主之者。是邪氣在表而煩躁者也。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也。是邪氣在裡而煩躁者也。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陽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人大汗出。大熱入胃。躁煩者。火劫令煩躁者也。陽微發汗。躁不得眠。與之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者。及發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者。陽虛煩躁者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者。陰盛而煩躁者也。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設或結胸症悉具。煩躁者死。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是數者。又皆為不治之症。嗚呼。煩躁為常有之疾。複有諸不治之症。臨病者之側。又當熟審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9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懊。何以明之。懊者懊惱之懊。者郁悶之貌。即心中懊懊惱惱。煩煩。郁郁然不舒暢。憤憤然無奈。比之煩悶而甚者。懊也。由下後表中陽邪乘虛內陷。郁而不發。結伏於胸心之間。故如是也。經曰。表未解。醫反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又曰。下之益煩。心中懊如飢。即是陽氣內陷。為諸懊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與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而不結胸。心中懊。飢不能食。但頭汗出。二者為邪熱郁於胸中。當須梔子豉湯吐之。以涌其結熱也。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與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發黃。二者為邪熱結於胃中。當須大承氣湯、茵陳湯攻之。以滌其內熱也。識諸此者。吐下之不瘥。湯劑之適當。則無不愈者。一或當汗反吐。療熱以溫。則變証百出。斑出黃生者多矣。其為醫者。請精究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9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舌上苔
傷寒舌上苔。何以明之。舌者心之官。法應南方火。本紅而澤。傷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澀。或黃或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也。邪氣在表者。舌上即無苔。及邪氣傳裡。津液結搏。則舌上生苔也。寒邪初傳。未全成熱。或在半表。或在半裡。或邪氣客於胸中者。皆舌上苔白而滑也。經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初傳入裡者也。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是邪氣在半表半裡者也。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是邪客於胸中者也。臟結宜若可下。舌上苔滑者。則雲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熱。猶帶表寒故也。及其邪傳為熱。則舌之苔。不滑而澀也。經曰。傷寒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大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熱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也。金匱要略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色黑者。又為熱之極也。黃帝針經曰。熱病口干舌黑者死。以心為君主之官。開竅於舌。黑為腎色。見於心部。心者火。腎者水。邪熱已極。鬼賊相刑。故知必死。觀其口舌。亦可見其逆順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5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39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衄血
傷寒衄者。何以明之。鼻中血出者是也。雜病衄者。責熱在裡。傷寒衄者。責熱在表。 何以言之。病源曰。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氣。開竅於鼻。血得熱則散。隨氣上從鼻中 出。則為衄。是雜病者。責在裡熱也。經曰。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宜麻黃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小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以此觀之。是傷寒衄者。責其表熱也。千金翼 曰。吐血有三種。一曰肺疽。二曰傷胃。三曰內衄。既吐血家謂之內衄。則其鼻中出 血者。可謂之外衄。是經絡之血妄行也。經絡熱盛。陽氣臃重。迫血妄行。出於鼻則為衄。

經曰。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又曰。陽盛則 欲衄。陰虛小便難。言衄為經中陽盛也。凡傷寒脈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 咽者。是欲衄也。經曰。陽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則衄。又有不應發汗而強發汗。因 致衄者。經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 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是也。衄家難為邪熱在經。而又不可發汗。經曰。衄 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 。不得眠。前雲桂枝湯麻黃湯治 衄者。非治衄也。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若邪氣不得發散。壅盛於經。逼迫於血。則 因致衄也。即非桂枝麻黃湯專治衄也。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是 經中之邪。隨血而散則解矣。故知衄者。不待桂枝湯麻黃湯發散之也。衄者若但 頭汗出。身無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黃帝又皆以為不治之疾。臨病之際。審而治 之。則不失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6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噦□
傷寒噦者。何以明之。噦者俗謂之咳逆者是也。□ (音噎)近於噦。□ 者但胸喉間氣。□ 塞不得下通,然而無聲也。若噦則吃吃然有聲者是也。噦者成金也。胃受疾故噦。噦也。□ 皆胃之疾。但輕重有差爾。虛寒相搏。反飲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 。言胃氣虛竭也。傷寒大吐大下之後。極虛複極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郁。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即是觀之噦、□ 皆胃疾可知矣。經曰。趺陽脈浮。則為氣□ 。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之過也。大抵妄下之後。胃虛氣逆。則成噦也。經曰。濕家若下之太早則噦。本虛攻其熱則噦。而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諸如此者。皆下之後。胃虛而噦者也。然□ 者正為水寒相搏。必曰小青龍湯去麻黃加附子而可矣。至於噦者。則又熱氣壅郁。氣不得通而成者也。輕者有和解之証。重者有攻下之候。經曰。有潮熱時時噦。與小柴胡湯者。即是和解之証也。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即可攻下之候也。傷寒至於噦。則病已極也。非若渴煩等輕緩之候。如太陽中風。以火劫發汗。陰陽俱虛竭。身體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干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是言其極也。又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是為真病。其若是者。雖有神醫之術。當斯脫絕之候。又何以措其手足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7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咳者。何以明之。咳者聲咳之咳。俗謂之嗽者是也。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之。使氣上而不下。逆而不收。沖擊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習習如梗。是令咳也。甚者續續不已。連連不止。坐臥不安。語言不竟。動引百骸。聲聞四近矣。咳之由來。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飲而咳者。有邪氣在半表半裡而咳者。雖同曰咳。而治各不同也。內經曰。肺之令人咳。何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寒氣。寒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主之。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者真武東加五味子細辛干姜主之。二者是停飲而咳者也。雖皆為水飲所作。而小青龍場所主。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者。又不可不知也。傷寒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咳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大棗生姜。加干姜五味子主之。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者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二者是邪氣自表傳裡而咳者。雖皆為邪氣傳裡。而小柴胡湯所主。為陽邪傳裡。動肺而咳者。四逆散所主。為陰邪傳裡。動肺而咳者。又不可不識也。表、寒也。裡、寒也。挾水飲則必動肺。

以形寒寒飲則傷肺故也。陽、邪也。陰、邪也。自表傳裡。則必動肺。以臟真高于肺故也。咳為肺疾。治之必發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發汗者。經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四肢厥逆冷。又曰。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中複堅。茲雖逆也。又脈散者。為心火刑于肺金。鬼賊相刑必死。臨病之側。可不察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8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其氣逆而上行,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滾肚,是為喘也。傷寒喘者,有邪氣在表,氣不利而喘者,有水氣之氣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枝加濃朴杏仁湯,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傷寒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喘者,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主之,是欲發散水寒也。經曰:喘而汗出者,與葛根黃芩黃連湯以利之,汗出而喘者,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以發之,二者如何而然也。且邪氣內攻,氣逆不利而喘者,因喘而汗出,見其邪氣在裡也。雖表未解,未可和之,若邪氣外盛壅遏,使氣不利而喘者,雖汗而喘不已,見其邪氣在表也。雖經汗下,亦可發之,此亦古人之奧義,傷寒止於邪氣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堅,設或腹滿而喘,則又為可下之証。經曰: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為因滿脹而喘矣。又或邪氣內盛,正氣欲脫,氣壅上逆,亦主喘也。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又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為命絕,皆為不治之喘也。省疾問病,更宜消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9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嘔吐
傷寒嘔吐,何以明之?嘔者有聲者也。俗謂之 。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乾嘔,而無乾吐。是以于嘔則曰食谷欲嘔。 及吐則曰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傷寒嘔。有責于熱者。有責于寒 者。至于吐家。則悉言虛冷也。經曰。太陰之為病。 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又曰。胃中虛冷故吐也。嘔家則不然。嘔有 熱者。有寒者。有停飲者。有胃脘有膿者。皆當明辨之。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與 其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大柴胡湯主之者。是邪熱為嘔者也。膈上有寒飲。干 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與其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是寒邪為嘔者 也。先嘔后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后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是停飲嘔者。嘔家 有癰膿。不須治。膿盡自愈。是胃脘有膿而嘔也。諸如此者。雖有殊別。大抵傷寒表 邪欲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是以半表半裡証。多雲嘔也。傷寒三日。三陽為盡。 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是知邪氣傳裡者。必致嘔也。 至于干姜附子湯証雲。不嘔不渴。為裡無熱。十棗湯証雲。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 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即此觀之。其嘔為裡熱明矣。嘔家之為病。氣逆者必散之。痰 飲者必下之。千金曰。嘔家多服生姜。此是嘔家聖藥。是要散其逆氣也。金匱要略 曰。嘔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則止。是要下其痰飲也。嘔多雖有陽明証。不可 攻者。謂其氣逆而未收斂為實也。其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已為 難治。蓋謂其虛寒之甚也。醫者必審其邪氣之虛實。疾症之逆順。為施藥丸。治則 當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0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悸者,何以明之?悸者心忪是也。築築踢踢然動,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種,一者氣虛也,二者停飲也。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桂五分,是氣虛而悸者也。飲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飲而悸者也。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為悸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則為悸也。又有汗下之後,正氣內虛,邪氣交擊,而令悸者,與氣虛而悸者,則又甚焉,太陽病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太陽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發汗,少陽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少陽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是數者,皆汗後挾邪者,與其氣虛而悸者,有以異也。或鎮固,或化散之,皆須定其氣浮也。又飲水過多,水飲不為宣布,留心下,甚者則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者?以水停心下,若水氣散,則無所不之,浸於肺則為喘為咳,傳於胃則為噦為□,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間,則為利下,不可緩之也。經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與茯苓甘草湯,後治其厥,不爾水漬於胃,必作利也。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其邪氣淺者乎,醫者可不深究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1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0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裡有熱也。傷寒之邪,自表傳至裡,則必有名証,隨其邪淺深而見焉,雖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傳經者,又有証形焉,太陽主氣,而先受邪,當一二日發,頭項痛而腰脊強者是矣。太陽傳陽明,則二三日發,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也。陽明傳少陽,則三四日發,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皆受病,為邪在表,而猶未作熱,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陽傳太陰經,邪氣漸入裡,寒邪漸成熱,當是時也。津液耗少,故腹滿而嗌乾,至五六日,太陰傳少陰,是裡熱又漸深也。當此之時,則津液為熱所搏,漸耗而乾,故口燥舌乾而渴,及至六七日,則少陰之邪,傳於厥陰,厥陰之為病,消渴,為裡熱已極矣。所謂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謂其熱能消水也。所以傷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飲水,為欲愈之候,以其傳經盡故也。是以厥陰病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是也。邪氣初傳入裡,熱氣散漫,未收斂成熱,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雖渴,欲得飲水,又不可多與之。若飲水過多,熱少不能消,故複為停飲諸疾,經曰,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勿多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使更與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証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又曰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於大渴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皆欲潤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瘥,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複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喘咳噎噦,乾嘔腫滿,下利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過傷,而診病之工,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David168 说...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振者,何以明之?振者森然若寒,聳然振動者是也。傷寒振者,皆責其虛寒也。至于欲汗之時,其人必虛,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振近戰也。而輕者為振矣。戰為正與邪爭,爭則為鼓栗而戰,振但虛而不至爭,故止聳動而振也。下後複發汗振寒者,謂其表裡俱虛也。亡血家發汗,則寒栗而振者,謂其血氣俱虛也。諸如此者,止于振聳爾,其振振欲擗地者,有身為振振搖者,二者皆發汗過多,亡陽經虛,不能自主持,故身為振搖也。又非若振栗之比,經曰,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太陽病,發汗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二湯者,皆溫經益陽,滋血助氣之劑,經虛陽弱得之,未有不獲全濟之功者。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1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戰栗
傷寒戰栗,何以明之?戰栗者。形相類而實非一也。合而言之。戰栗非二也。析而分 之。有內外之別焉。戰者身為之戰搖者是也。栗者心戰是也。戰之與栗。內外之診 也。昧者通以為戰栗也。通為戰栗。而不知有逆順之殊。經曰。胃無谷氣。脾澀不通。 口急不能言。戰而栗者。即此觀之。戰之與栗。豈不異哉。戰之與振。振輕而戰重也。 戰之與栗。戰外而栗內也。戰栗者。皆陰陽之爭也。傷寒欲解。將汗之時。正氣內實。 邪不能與之爭。則便汗出而不發戰也。邪氣欲出。其人本虛。邪與正爭。微者為振。 甚者則戰。戰退正勝而解矣。經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其人本虛。是以 發戰者是也。邪氣外與正氣爭則為戰。戰其愈者也。邪氣內與正氣爭則為栗。栗 為甚者也。經曰。陰中于邪。必內栗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方其 裡氣不守。而為邪中于正氣。正氣怯弱。故成栗也。戰者正氣勝。栗者邪氣勝也。傷 寒六七日。欲解之時。當戰而汗出。其有但心栗而鼓頷。身不戰者。已而遂成寒逆。 似此証多不得解。何者。以陰氣內盛。正氣太虛。不能勝邪。反為邪所勝也。非大熱 劑。與其灼艾。又焉得而御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1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四逆
傷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者是也。積涼成寒。積溫成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傷寒始者邪在皮膚。當太陽陽明受邪之時。則一身手足盡熱。當少陰太陰受邪之時。則手足自溫。是表邪漸緩而欲傳裡也。經曰。傷寒四五日。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是太陽之邪。傳之少陽也。傷寒脈浮。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是少陽之傳邪于太陰也。是知邪氣在半表半裡。則手足不熱而自溫也。至于邪傳少陰。為裡証已深。雖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溫。是四逆也。若至厥陰。則手足厥冷矣。經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實、芍藥、甘草。四者皆是寒冷之物。而專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虛寒之証也。又有四逆諸湯。亦治四逆手足寒。方用干姜、附子熱藥者。厥有旨哉。若手足自熱而至溫。從四逆而至厥者。傳經之邪也。四逆散主之。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溫者。是陰經受邪。陽氣不足。可用四逆湯溫之。大須識此。勿令誤也。四逆與厥相近而非也。經曰。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與厥有異也。吐利煩躁見四逆者死。是惡見其四逆也。診視之間。熟詳究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5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1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經曰。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謂陽氣內陷。熱氣逆伏。而手足為之冷也。經曰。傷寒一二日 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是知內陷 者。手足為厥矣。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 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發動其熱也。先熱而后厥者。熱伏于內也。先厥 而后熱者。陰退而陽氣得複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則是陽氣不足。而陰氣勝也。大 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進退之別。經曰。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 當複厥。不厥者自愈。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厥四日。厥少熱多。其病自愈。厥四日。 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病至厥陰。傳經盡也。 當是之時。陽氣勝陰。厥少熱多。其病則愈。若或陰氣反勝。陽不得複。厥多熱少。其 病則逆。厥為陰氣至也。熱為陽氣複也。至于下利。則曰先厥后發熱而利。必自止。 見厥複利。厥者複為熱。為陽氣得複。而利必自止。熱者便為厥。是陰氣還勝也。故複下利矣。諸陽受氣于胸中邪氣客 于胸中郁郁留結。則陽氣不得敷布。而手足為之厥。經曰。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 病在胸中。當吐之者是矣。厥為陰之盛也。若更加之惡寒而蜷者。陰氣之極也。則難可製。經曰。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 手足厥冷者。不治。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6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1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鄭聲
傷寒鄭聲。為邪音也。孔子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又曰。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 人殆。是謂鄭聲。為不正之音也。傷寒鄭聲者。則其聲如鄭衛之音。轉不正也。經曰。 虛則鄭聲。今汗后或病久。人聲轉者是也。以此為虛。從可知矣。又鄭聲者。重語也。 正為聲轉也。若聲重而轉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殊不知此。妄以重為重疊之語。 與譫語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熱脈數。煩渴便難而多言者為譫語。以身涼脈小。自 利不渴而多言者為鄭聲。如此則有失仲景之本意。兼鄭聲淫之語以正之。則鄭 聲不為重疊。正為不正也。況仲景之書。三百九十余証。曲盡傷寒形候。未有脫落 而不言者。若是鄭聲為多言。則于三陰門中。亦須條見。所以鄭聲別無証治者。是 不與譫語為類也。雖曰虛矣。止為正氣虛而不全。故使轉聲而不正也。明者鑒此。 幸詳究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7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2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譫語
傷寒譫語。何以明之。譫者謂呢喃而語也。又作 。謂妄有所見而言也。此皆真氣 昏亂。神識不清之所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則熱氣歸焉。傷寒胃中熱盛。上乘于 心。心為熱冒。則神昏亂而語言多出。識昏不知所以然。遂言無倫次而成譫妄之 語。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言差謬。有譫語者。有獨語者。有狂語者。有語言 不休者。有言亂者。此數者。見其熱之輕重也。譫語與獨語。雖間有妄錯之語。若與 人言有次。是熱未至于極者也。經曰。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是病獨 語未為劇也。狂語者熱甚者也。由神昏而無所見覺。甚則至于叫喊而言語也。言 語不休者。又其甚也。至于亂言者。謂妄言罵詈。善惡不避親疏。為神明已亂也。經 曰。諸逆發汗微者難瘥。劇者言亂。是難可複製也。譫語之由。又自不同。皆當明辨 之。有被火劫譫語者。有汗出譫語者。有下利譫語者。有下血譫語者。有燥屎在胃 譫語者。有三陽合病譫語者。有過經譫語者。有亡陽譫語者。經曰。大熱入胃中。水 竭躁煩。必發譫語。又腹滿微喘。口干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是因被火劫譫語 也。汗出譫語。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裡實 故也。是汗出譫語者也。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是下利譫語者也。 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是下血譫語者也。譫語有 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是謂燥屎在胃譫語者也。腹滿身重。 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是三陽合病譫語者也。過經譫語者熱也。當 以湯下之。是過經譫語者也。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 衛。是以有通津液后自愈。是亡陽譫語也。諸如此者。脈短則死。脈自和則愈。又身 微熱。脈浮大者生。逆冷脈沉細。不過一日死。實則譫語。氣收斂在內。而實者本病 也。或氣上逆而喘滿。或氣下奪而自利者。皆為逆也。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 利者亦死。謂其正氣脫絕也。能知虛實之診。能識逆從之要。治病療病。則不失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8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2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短氣
傷寒短氣。何以明之。短氣者。氣短而不能相續者是矣。似喘而非喘。若有氣上沖。 而實非氣上沖也。喘者張口抬肩。搖身滾肚。謂之喘也。氣上沖者。腹裡氣時時上 沖也。所謂短氣者。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 也。經所謂短氣者眾。實為難辨之証。愚醫莫識之。為治有誤者多矣。要識其短氣 之真者。氣急而短促。謂之氣短者是也。短氣有責為虛者。有責為實者。要當明辨 之。經曰。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此為短氣之虛 者也。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此為短氣之實者也。又有屬表。 又有屬裡者。要當審視之。經曰。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與其風 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主之者。是邪氣在表而 短氣者也。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與其太陽病。 醫反下之。短氣躁煩。心中懊 。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是 邪氣在裡而短氣者也。虛也。實也。在表也。在裡也。皆作短氣。又何以辨其虛實也。 大凡心腹脹滿而短氣者。邪在裡而為實也。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 大抵短氣為實。金匱要略曰。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又水停心下。亦令短氣。金匱 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微者短氣。即此觀之。短氣之由亦眾矣。必審其形候。使的而不惑。必審其邪氣。在表 裡之不瘥。隨症攻之。了無不愈者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9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2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搖頭
傷寒搖頭。何以明之。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陽之脈。皆上于頭。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陽脈不治。則頭為之搖。傷寒搖頭有三。皆所主不同也。有曰搖頭言者。裡痛也。以裡有痛者。語言則劇。欲言則頭為之戰搖也。有曰獨搖頭。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以風盛于上。風主動搖故也。裡痛非邪也。痛使之然。痙病非逆也。風使之然。至于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又謂之心絕。蓋心藏神。而為陰之本。陽根于陰。陰根于陽。陰陽相根。則榮衛上下相隨矣。絕則神去而陰竭。陽無根者。則不能自主持。故頭為之搖矣。王曰。滋苗者以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內絕其根。外作搖頭。又何疑焉。心絕者真病也。風痙裡痛者。邪氣也。觀其頭搖。又當明其臧否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0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2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傷寒螈 。何以明之。螈者筋脈急也。 者筋脈緩也。急者則引而縮。緩者則縱而 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者。名曰螈 。俗謂之搐者是也。黃帝內經曰。病筋脈相引 而急。名曰螈 。螈謂若契合之契也。行則緩。臥則緊。從則縱。 疾之縱者。謂若放 縱之縱也。以急為螈。以緩為 。理至明矣。螈 者。風疾也。而癲癇則螈 焉。傷寒 螈者。邪熱氣極也。熱盛則風搏並經絡。風主動。故四肢螈 而不寧也。故風溫 被火者。曰發微黃色。劇者如驚癇。時螈 。言其熱氣之劇盛也。傷寒病至于發螈 者。疾勢已過矣。多難可製。內經曰。太陽終者。戴眼反折。螈 絕汗乃出。大如貫 珠。著身不流。是見其螈 。為已過之疾也。又有四肢 習。為四肢動而不止。似螈 而無力。不得伸縮者也。此為肝絕。螈 之証雖難已。若能以祛風滌熱之劑。折 其大熱。則螈 亦有生者。若妄加灼火。或飲以發表之藥。則死不旋踵。經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1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2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不仁
傷寒不仁。何以明之。仁、柔也。不仁。謂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熱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謂不仁也。由邪氣壅盛。正氣為邪氣閉 伏。郁而不發。榮衛血氣虛少。不能通行。致斯然也。內經曰。榮氣虛則不仁。針經曰。 衛氣不行。則為不仁。經曰。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痺不仁。即是言之。知榮衛血氣虛少。不能通行。為不仁者明矣。經曰。諸乘寒者則為厥。郁冒不仁。言此 厥者。是正氣為寒氣所乘。為厥氣也。非四肢逆冷之厥也。何者。蓋以郁冒。為昏冒不仁。為不知痛痒。得不為尸厥之厥耶。經曰。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 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其乘寒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昔越人入虢診太子為尸厥。以郁 冒不仁為可治。刺之而得痊濟者。實神醫之診也。嗚呼。設或脈浮而洪。身汗如油。 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此又為命絕。雖越人其能起之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2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4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直視
傷寒直視。何以明之。直視者。視物而目精不轉動者是也。若目精轉者。非直視也。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目者心之使也。神所寓焉。肝之外候也。精神榮焉。針經曰。五臟六腑之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之睛。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睛。血之精為絡。氣之精為白睛。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與脈並為系。上屬于腦。五臟血氣充榮。則目和而明矣。傷寒目直視者。邪氣壅盛。冒其正氣。使神智不慧。藏精之氣不上榮于目。則目為之直視。傷寒至于直視。為邪氣已極。証候已逆。多難治。經曰。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則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不得眠。以肝受血而能視。亡血家肝氣已虛。目氣已弱。又發汗亡陽。則陰陽俱虛所致也。此雖錯逆。其未甚也。逮乎狂言。反目直視。又為腎絕。直視搖頭。又為心絕。皆臟氣脫絕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又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皆邪氣盛而正氣脫也。其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証。大便難。身微熱者。是非直視也。此為內實也。可用大承氣湯、大柴胡湯下之。直視為不治之疾。目中不了了。為可治之候。二者形証相近。其為工者。宜熟視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郁冒
傷寒郁冒。何以明之。郁為郁結而氣不舒也。冒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謂之昏迷 者是也。郁冒之來。皆虛極而乘寒。則有之矣。經曰。諸乘寒者則為厥。郁冒不仁。又 曰。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是知因虛乘寒。乃生郁冒。金匱要略曰。新產婦人有三 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亡血複汗。寒多故令郁冒。又曰。產婦郁冒。 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堅。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 即此觀之。郁冒為虛寒可知矣。又或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又為死 証。蓋謂其虛極而脫也。觀其郁冒。幸無忽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動氣
傷寒動氣。何以明之。動氣者。為築築然動于腹中者是矣。臟氣不治。隨臟所主。發 泄于臍之四旁。動跳築築然。謂之動氣。難經曰。肝內証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心內証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肺內証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腎內証臍下 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是臟氣不治。腹中氣候發動也。動氣應藏。是皆真氣虛。雖有 表裡攻發之証。即不可汗下。經曰。動氣左右。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 。是發汗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 雖有身熱。臥則欲蜷。是下之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沖。正 在心端。是發汗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 汗自泄。欲得水自灌。是下之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 苦煩。飲即吐水。是發汗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 鼻干。頭眩心悸。是下之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中大煩。 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下。是發汗而動腎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 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谷。心下痞。是下之而動腎氣者也。且脾內 証。當臍有動氣。經特曰臍之四旁動氣。不可汗下。獨不言脾候。當臍有動氣者。以 脾居中州。為胃以行津液。發汗吐下。獨先動脾。況脾家發動氣者。詎可動之也。所 以特不言之也。傷寒所以看外証為當者。蓋不在脈之可見。必待問之可得者。發 汗吐下。務要審諦。舉此動氣。類可知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5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6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自利
傷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經攻下。自然溏泄者。謂之自利也。傷寒自利多 種。須知冷熱虛實。消息投湯。無致失瘥。雜病自利。多責為寒。傷寒下利。多由協熱。 其與雜病有以異也。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利。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 是皆協熱。已又合病。皆作自利。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 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 者皆合病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裡。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六經以太陽陽明 為表。少陽太陰為在半表半裡。少陰厥陰為在裡。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 曰下利。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后已。故與葛根湯以汗之。太陽與少陽合病。為在半 表半裡者也。雖曰下利。必和解表裡之邪而后已。故與黃芩湯以散之。陽明少陰 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實而后已。故與承氣湯以 下之。是三者所以有異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 寒故也。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 白者。少陰病形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谷。此為有寒。發熱后重。泄色黃 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凡腹中痛。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 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 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 大為逆。而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皆溫臟止利之劑。又 有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皆溫劑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后已。 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余糧湯。複不止。當利其小便。是濕 在下焦。滲泄而聚利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與下利三 部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后至年月日複發。此數 者。皆腸胃有積結。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有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結伏 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寒凝內。久利泄溏。愈而複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 去利止。謂之通因通用。下利雖有表証。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 而胃虛也。故經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者是矣。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 奪之中。此為甚者。其或邪盛正虛。邪壅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何以言之。經曰。下 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下利 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死。少陰病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此數 者。皆邪壅正氣下脫而死者也。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 于內者。利下不禁。嗚呼。疾成而后藥。雖神醫不可為已。氣既脫矣。孰能治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6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筋惕肉
傷寒筋惕肉 。何以明之。傷寒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者。必然之証也。其于筋惕肉 。非常有之者。必待發汗過汗多汗。則有之矣。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 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故惕惕然而跳。 然而動也。太 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太 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動氣 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 。即是觀之。筋惕肉 。由發汗多亡 陽。陽虛可見矣。茲雖逆也。止于發汗亡陽而表虛。治以溫經益陽則可矣。或因吐 下發汗。表裡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但發汗后所可同也。經曰。傷寒吐下后。發 汗虛煩。脈甚微。七八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筋脈動惕者。久而成 痿。此為逆之甚者也。太陽病發汗。複下之后。表裡俱虛。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 黃。膚 者難治。茲為逆之甚者也。發汗吐下。庸可忽諸。

David168 说...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熱入血室
傷寒熱入血室。何以明之。室者屋室也。謂可以停止之處。人身之血室者。榮血停 止之所。經脈留會之處。即沖脈是也。沖脈者。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于腎下。出于 氣沖。並足陽明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脈之海。王 曰。沖為血海。言 諸經之血。朝會于此。男子則營運生精。女子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內經曰。任脈 通。沖脈盛。月事以時下者是也。王 曰。陰靜海滿而去血。謂沖脈盛。為海滿也。即 是觀之。沖是血室可知矣。傷寒之邪。婦人則隨經而入。男子由陽明而傳。以沖之 脈。與少陰之絡起于腎。女子感邪。太陽隨經。便得而入沖之經。並足陽明。男子陽 明內熱。方得而入也。沖之得熱。血必妄行。在男子則下血譫語。在婦人則月水適 來。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者。斯蓋言男子。不止謂婦人而言也。婦人傷 寒。經水適來。與經水適斷者。皆以經氣所虛。宮室不辟。邪得乘虛而入。針經有言 曰。邪氣不得其虛。不能獨傷人者是矣。婦人熱入血室。有須治而愈者。有不須治 而愈者。又各不同也。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 涼和。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時經水適斷者。 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二者是須治而 愈是也。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 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是不須治而愈者也。譫語為病邪之甚者。何不須 治而愈耶。且胸脅滿。如結胸譫語。是邪氣留結于胸脅而不去者。必刺期門。隨其 實而瀉之。寒熱如瘧。發作有時者。是血結而不行者。須小柴胡湯散之。二者既有 留邪。必須治之可也。若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此則經水既來。以裡 無留邪。但不妄犯。熱隨血散。必自愈。經曰。血自下。下者愈。故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必自愈。所謂妄犯者。謂恐以譫語為陽明內實。攻之犯其胃氣也。此無胸脅之邪。 恐刺期門犯其中焦也。此無血結。恐與小柴胡湯犯其上焦也。小柴胡湯解散。則 動衛氣。衛出上焦。動衛氣是犯上焦也。刺期門則動榮氣。榮出中焦。動榮氣是犯 中焦也。脈經有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豈謂藥不謂針耶。此其是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8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發黃
傷寒發黃。何以明之。經曰。濕熱相交。民當病癉。癉者黃也。單陽而無陰者也。傷寒 至于發黃。為疾之甚也。濕也熱也。甚者則發黃。內熱已盛。複被火者。亦發黃也。邪 風被火熱。兩陽相熏灼。其身必發黃。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 黃。是由內有熱而被火。致發黃者也。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發黃。 是由陽明熱盛。致發黃者也。傷寒發汗已。身自為黃。所以然者。寒濕在裡不解故 也。以為不可下也。于寒濕中求之。是由寒濕致發黃者也。濕亦令黃也。熱亦令黃 也。其能辨之乎。二者非止根本有異。而色澤亦自不同。濕家之黃也。身黃如似熏 黃。雖黃而色暗不明也。至于熱盛之黃也。必身黃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著衣 正黃如柏。是其正黃色也。由是觀之。濕之與熱。豈不異哉。大抵黃家屬太陰。太陰 者脾之經也。脾者土。黃土色也。脾經為濕熱蒸之。則色見于外。必發身黃。經曰。傷 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者是矣。熱雖內盛。若已自 汗出。小便利者。則不能發黃必也。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 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黃家為熱盛。而治法亦自有殊。傷寒八九日。身如橘子 色。小便不利。少腹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此欲泄滌其熱也。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 柏皮湯主之。此欲解散其熱也。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 之。此欲解散其熱也。此數者。泄滌解散。乃治之不同。亦皆析火徹熱之劑也。一或 身黃脈沉結。少腹硬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為蓄血在下焦。使之黃也。必須 抵當湯下之而愈。黃家既是病之已極。是以有不治之者多矣。非止寸口近掌無 脈。鼻氣出冷。為不治之疾。又若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是為心絕。環口黧黑。柔 汗發黃。是為脾絕。皆不治之症。醫者更詳視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9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7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發狂
傷寒發狂。何以明之。狂者猖狂也。謂其不寧也。難經曰。狂之始發也。少臥不飢。而 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也。妄行走不休也。狂家所起。皆陽盛 致然。內經曰。陰不勝其陽。脈留薄疾並。乃狂也。又曰。邪入于陽則狂。邪入于陰則喑。難經曰。重陽者狂。重陰者 癲。脈經曰。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病源曰。陽邪並 于陽則狂。陰邪並于陰則癲。即諸經之狂為陽盛也。明矣。又陽明之病。惡人與火。 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 屋。其所上之處。皆非素能者。是謂陽邪並于陽明也。傷寒熱毒在胃。並于心臟。使 神不寧。而志不定。遂發狂也。傷寒至于發狂。為邪熱至極也。非大吐下則不能已。 又有熱在下焦。其人如狂者。經曰。熱入膀胱。其人如狂。謂之如狂。則未至于狂。但 臥起不安爾。其或狂言。目反直視。又為腎之絕。汗出輒複熱。狂言不能食。又為失 志死。若此則殆非藥石之所及。是為真病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0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霍亂
傷寒霍亂。何以明之。上吐而下利。揮霍而撩亂是也。邪在上焦者。但吐而不利。邪 在下焦者。但利而不吐。而若邪在中焦。胃氣不治。為邪所傷。使陰陽乖隔。遂上吐 而下利。若止嘔吐。而利經止。得之吐利。必也上吐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其 與但稱吐利者。有以異也。傷寒吐利者。邪氣所傷。霍亂吐利者。飲食所傷也。其有 兼傷寒之邪。內外不和者。加之頭痛發熱而吐利也。經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 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是霍亂兼傷寒者 也。霍亂頭痛發熱。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以其 中焦失治。陰陽乖隔。必有偏之者。偏陽則多熱。偏陰則多寒。許仁則曰。病有干霍 亂。有濕霍亂。干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雖霍 亂其則止于胃中水谷泄盡則止矣。所以死者少。及其干霍亂而死多者。以其上 不得吐。下不得利。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泄。壅閉正氣。關隔陰陽。煩擾悶亂。躁無所 安。喘脹干霍亂而死。嗚呼。食飲有節。起居有常者。豈得致霍亂耶。飲食自倍。腸胃 乃傷。喪身之由。實自致爾。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1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蓄血
傷寒蓄血。何以明之。蓄血者。在下焦結聚。結聚而不行。蓄積而不散者是也。血菀 于上。而吐血者。謂之薄厥。留于下而瘀者。謂之蓄血。此由太陽隨經。瘀熱在裡。血 為熱所搏。結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經曰。太陽病六七日。表証仍在。脈微而沉。 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 主之者是也。大抵看傷寒。必先觀兩目。次看口舌。然后自心下至小腹。以手攝按 之。覺有滿硬者。則當審而治之。如少腹覺有硬滿。便當問其小便。若小便不利者。 則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則是蓄血之証。可下瘀血。經曰。傷寒有 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 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皆須抵當丸下之愈。陽明 証。其人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蓄血之証。蓄血于下。所以如狂者。 經所謂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于下。所以喜忘者。內經曰。血並于下。亂 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則為蓄血証明矣。蓄血之証。又有輕重焉。如狂也。 喜忘也。皆蓄血之甚者。須抵當湯丸以下之。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結者。則為蓄血 之輕也。須桃仁承氣湯以利之。醫之妙者何也。在乎識形証。明脈息。曉虛實。知傳 變。其于形証之明者。眾人所共識。又何以見其妙。必也形証之參差。眾人所未識。獨先識之。乃所以為妙。且如病患 無表裡証。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 令已下。脈數不解。發熱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抵當湯主之。 當不大便。六七日之際。又無喜忘如狂之証。亦無少腹硬滿之候。當是之時。與承 氣湯下者多矣。獨能處以抵當湯下之者。是為醫之妙者也。若是者。何以知其有 蓄血也。且脈浮而數。浮則傷氣。數則傷血。熱客于氣則脈浮。熱客于血則脈數。因 下之后。浮數俱去則已。若下之后數去。其脈但浮者。則榮血間熱去。而衛氣間熱 在矣。為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也。及下之后。浮脈去而數不解者。則衛氣間熱去。而榮血間熱在 矣。熱氣合並。迫血下行。胃虛協熱。消谷善飢。 血至下焦。若下不止。則血得以去。泄必便膿血也。若不大便六七日。則血不得出 泄。必蓄在下焦為瘀血。是須抵當湯下之。此實疾証之奇異。醫法之玄微。能審諸此者。真妙醫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2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8
傷寒明理論
金.成無己著


--------------------------------------------------------------------------------

勞複
傷寒勞複。何以明之。勞為勞動之勞。複為再發也。是傷寒瘥后。因勞動再發者是 也。傷寒新瘥后。血氣未平。余熱未盡。勞動其熱。熱氣還經絡。遂複發也。此有二種。 一者因勞動外傷。二者因飲食內傷。其勞動外傷者。非止強力搖體。持重遠行之 勞。至于梳頭洗面則動氣。憂悲思慮則勞神。皆能複也。況其過用者乎。其飲食內 傷者。為多食則遺。食肉則複者也。內經曰。熱病已愈。而時有遺者何也。以熱甚而 強食之。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留薄。兩陽相合。故有所遺。經曰。病已瘥尚 微煩。設不了了者。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令微煩。損谷則愈。夫傷寒邪氣之傳。自表 至裡。有次第焉。發汗吐下。自輕至重。有等差焉。又其勞複則不然。見其邪氣之複 來也。必迎奪之。不待其傳也。經曰。大病瘥后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 食加大黃。且枳實梔子豉湯則吐之。豈待虛煩懊 之証。加大黃則下之。豈待腹 滿譫語之候。經曰。傷寒瘥后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以汗解之。脈沉實者。 以下解之。亦是便要折其邪也。蓋傷寒之邪。自外入也。勞複之邪。自內發也。發汗 吐下。隨宜施用焉。嗚呼。勞複也。食複也。諸勞皆可及。御內則死矣。若男女相易。則 為陰陽易。其不易自病者。謂之女勞複。以其內損真氣。外動邪熱。真虛邪盛。則不 可治矣。昔督郵顧子獻。不以華敷之診為信。臨死致有出舌數寸之驗。由此觀之。 豈不與后人為鑒誡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3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49
傷寒明理論
藥方論序
金.成無己著


--------------------------------------------------------------------------------

製方之體。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十劑是也。製方之用。大、小、緩、急、奇、耦、複七方 是也。是以製方之體。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氣味生成。而製方成焉。其寒、熱、溫、 涼、四氣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是 以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矣。主對治療。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參合 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宣攝變化。不可勝量。一千四百五十三病之方。悉自此 而始矣。其所謂君臣佐使者。非特謂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中藥一百二十種為 臣。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三品之君臣也。製方之妙。的與病相對。有毒無毒。 所治為病主。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擇其相須相使。製其相畏相 惡。去其相反相殺。君臣有序。而方道備矣。方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 臣。九佐使也。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則氣力不全。君一臣二。製之小也。君一臣三佐 五。製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製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製也。君二臣四。偶之製也。 君二臣三。奇之製也。君二臣六。偶之製也。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所謂遠近者。身之 遠近也。在外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陽。其氣為近。在內者身半以下。同地之陰。其氣 為遠。心肺位膈上。其臟為近。腎肝位膈下。其臟為遠。近而奇偶。製小其服。遠而奇 偶。製大其服。腎肝位遠。數多則其氣緩。不能速達于下。必劑大而數少。取其氣迅 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數少則其氣急。不能發散于上。必劑少而數多。取其氣 易散。可以補上也。所謂數者。腎一、肝三、脾五、心七、肺九。為五臟之常製。不得越者。 補上治上製以緩。補下治下製以急。又急則氣味濃。緩則氣味薄。隨其攸利而施 之。遠近得其宜矣。奇方之製。大而數少。以取迅走于下。所謂下藥不以偶。偶方之 製。少而數多。以取發散于上。所謂汗藥不以奇。經曰。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處 方之製。無逾是也。自評古諸方。歷歲浸遠。難可考評。惟張仲景方一部。最為眾方 之祖。是以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農之經。醫帙之中。特為樞要。參今法古。不越亳末。實乃大聖之所作也。一百一十二方之內。擇其醫門常用者方二十首。因 以方製之法明之。庶歲少發古人之用心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4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4 下午 05:50
傷寒明理論
諸藥方論
金.成無己著


--------------------------------------------------------------------------------

桂枝湯方
經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蓋桂枝湯,本專主太陽中風,其於腠理致密,榮衛邪實,津液榮固,寒邪所勝者,則桂枝湯不能發散,必也皮膚疏湊,又自汗,風邪干於衛氣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為輕,以發汗為重。是以發汗吐下後,身疼不休者,必與桂枝湯,而不與麻黃湯者,以麻黃湯專於發汗,其發汗吐下後,津液內耗,雖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須桂枝湯小和之也。桂味辛熱,用以為君,必謂桂猶圭也。宣道諸藥,為之先聘,是猶辛甘發散為陽之意,蓋發散風邪,必以辛為主,故桂枝所以為君也。芍藥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為臣佐者,內經所謂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藥為臣,而甘草為佐也。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二物為使者,內經所謂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棗為使者也。姜棗味辛甘,固能發散,而此又不特專於發散之用,以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姜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榮衛者也。麻黃湯所以不用姜棗者,謂專於發汗,則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用諸方者,請熟究之。

桂枝(君三兩去皮) 芍藥(臣佐三兩) 甘草(臣佐二兩炙) 大棗(使十二枚擘) 生姜(使三兩切)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使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証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麥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麻黃湯方
本草有曰: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實為寒邪在表,皮腠堅實,榮衛勝,津液內固之表實,非腹滿便難之內實也。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勝而中蘊,輕劑所以揚之,即麻黃葛根之輕劑耳,麻黃味甘苦,用以為君者,以麻黃為輕劑, 而專主發散。是以為君也。桂枝為臣者,以風邪在表又緩,而膚理疏者,則必以桂枝解其肌,是用桂枝為臣,寒邪在經,表實而腠密者,則非桂枝所能獨散,必專麻黃以發汗,是當麻黃為主,故麻黃為君,而桂枝所以為臣也。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辛苦者,是茲類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溫,用以為佐使者,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者榮之主也。傷寒榮勝衛固,血脈不利,是專味甘之物以緩之,故以甘草杏仁為之佐使,且桂枝湯主中風,風則傷衛,風邪並於衛,則衛實而榮弱,仲景所謂汗出惡風者,此為榮弱衛強者是矣。故桂枝湯佐以芍藥,用和榮也。麻黃湯主傷寒,寒則傷榮,寒邪並於榮,則榮實而衛虛,內經所謂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者是矣。故麻黃佐以杏仁,用利氣也。若是之論,實處方之妙理,製劑之淵微,該通君子,熟明察之,乃見功焉。

麻黃(君三兩去節) 桂枝(臣二兩去皮) 甘草(佐使二兩炙) 杏仁(佐使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 合,緩取微汗,並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大青龍湯方
青龍東方甲乙木神也。應春而主肝,專發主之令,為敷榮之主,萬物出甲開甲,則有兩歧,肝有兩葉,以應木葉,所以謂之青龍者,以發散榮衛兩傷之邪,是應肝木,之體耳,桂枝湯主中風,麻黃湯主傷寒,二者發散之純者也。及乎大青龍湯則不然,雖為發汗之劑,而所主又不一,必也中風脈浮緊,為中風見寒脈,是風寒兩傷也。傷寒脈浮緩,為傷寒見風脈,是風寒兩傷也。風兼寒,寒兼風,乃大青龍湯專主之也。見茲脈証,雖欲與桂枝湯解肌以祛風,而不能已其寒,則病不去,或欲以麻黃湯發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風,則病仍在,茲仲景所以特處大青龍湯,以兩解之,麻黃味甘溫,桂枝味辛熱,寒則傷榮,必以甘緩之,風則傷衛,必以辛散之,此風寒兩傷,榮衛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為發散之劑,表虛膚緩者,則以桂枝為主,此以表實腠理密,則以麻黃為主,是先麻黃後桂枝,茲麻黃為君,桂枝為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苦甘為助,佐麻黃以發表,大棗味甘溫,生姜味辛,溫辛甘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辛微寒,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陽,寒則傷陰,榮衛陰陽,為風寒兩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榮衛之氣俱和。是以石膏為使,石膏為重劑,而又專達肌表者也。大青龍湯,發汗之重劑也。非桂枝湯之所同,用之稍過,則又有亡陽之失。經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又曰: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即此觀之,劑之輕重可見矣。其用湯者,宜詳審之。

麻黃(君六兩去節) 桂枝(臣二兩去皮) 甘草(佐一兩炙) 杏仁(佐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佐三兩切) 大棗(佐十枚擘) 石膏(使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止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一作逆)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又溫粉方白朮 本 川芎 白芷(各等分)上搗羅為細末,每末一兩,入米粉三兩,和令勻,粉撲周身止汗,無 本亦得。

小青龍湯方
青龍象肝木之兩歧,而主兩傷之疾,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則為榮衛之兩傷,故以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則麻黃湯可以發,中風表不解,則桂枝湯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氣,則非麻黃湯所能發,桂枝湯所能散,乃須小青龍湯,始可祛除表裡之邪氣爾,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為君,桂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為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為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收逆氣,干姜味辛熱,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干姜細辛半夏為使,以散寒水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氣散行,則所傳不一,故又有增損之証。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半夏味辛溫,燥津液者也。去之則津液易複,栝蔞根味苦微寒,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液通行,是為渴所宜也。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水氣下行,漬入腸間,則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專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芫花味苦寒,酸苦為涌泄之劑,水去利則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溏。又曰: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噎為胃氣虛竭,麻黃發汗,非胃虛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熱,熱則溫其氣,辛則散其寒,而噎者為當,兩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氣。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水蓄在下焦不行,為小便不利,少腹滿,凡邪客於體者,在外者可汗之,在內者下之,在上者可涌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滲泄可也。發汗則非所當,故去麻黃,而茯苓味甘淡,專行津液。內經曰:熱淫於內,以淡滲之,滲溺行水,甘淡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喘為氣逆,麻黃發陽,去之則氣易順,杏仁味甘苦溫,加之以泄逆氣,金匱要略曰:其形腫者,故不內麻黃,乃內杏子,以麻黃發其陽,故喘逆形腫,標本之疾,加減所同,蓋其類矣。

麻黃(君三兩去節) 甘草(臣三兩炙) 桂枝(臣三兩去皮) 芍藥(佐三兩)五味子(佐半升) 北細辛(佐三兩) 干姜(使三兩) 半夏(使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大承氣湯方
承順也。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源,水谷會聚於胃,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郁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本草曰:通可去滯,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閉而不通,以湯蕩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是以承氣名之。王 曰:宜下必以苦,宜補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實苦寒,潰堅破結,則以苦寒為之主。是以枳實為君,濃朴味苦溫。內經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泄滿除燥,則以苦溫為輔。是以濃朴為臣,芒硝味咸寒。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人傷於寒,則為病熱,熱氣聚於胃,則謂之實,咸寒之物,以除消熱實,故芒硝為佐,大黃味苦寒。內經曰:燥淫所勝,以苦下之,熱氣內勝,則津液消而腸胃燥,苦寒之物,以蕩滌燥熱,故以大黃為使。是以大黃有將軍之號也。承氣湯下藥也,用之尤宜審焉,審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滿,則猶生寒熱,而病不除,況無滿實者,而結胸痞氣之屬,由是而生矣。是以脈經有曰:傷寒有承氣之戒,古人亦特謹之。

枳實(君五枚炙) 濃朴(臣半斤炙去皮) 芒硝(佐三合) 大黃(使四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大柴胡湯方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言所共知,至如峻緩輕重之劑,則又臨時消息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非峻劑則不能泄,大小承氣湯峻,所以泄堅滿者也。如不至大堅滿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又非承氣湯之可投,必也輕緩之劑攻之,大柴胡湯緩,用以逐邪熱也。經曰:傷寒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湯。又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証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可大柴胡下之則愈,是知大柴胡為下劑之緩也。柴胡味苦平微寒,傷寒至於可下,則為熱氣有餘,應火而歸心,苦先入心,折熱之劑,必以苦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味苦寒。王 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推除邪熱,必以寒為助,故以黃芩為臣,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涌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枳實芍藥為佐,半夏味辛溫,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者散也。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半夏生姜大棗為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於蕩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為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則十全之功可得矣。

柴胡(君半斤) 黃芩(臣三兩) 枳實(佐四枚炙) 芍藥(佐三兩)生姜(使五兩切) 半夏(使半升洗) 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方
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蕩滌以為利,其於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裡之劑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邪在半表半裡,則半成熟矣。熱氣內傳,攻之不可,則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以成徹然發表之劑,人參味甘溫,甘草味甘平,邪氣傳裡,則裡氣不治,甘以緩之。是以甘物為之助,故用人參甘草為佐,以扶正氣而複之也。半夏味辛微溫,邪初入裡,則裡氣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為之助,故用半夏為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裡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裡,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姜大棗為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邪氣自表未斂為實,乘虛而湊,則所傳不一,故有增損以御之,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煩者熱也。嘔者氣逆也。胸中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人參味甘為補劑,去之使不助熱也。半夏味辛為散劑,去之以無逆氣也。栝蔞實味苦寒,除熱必以寒,泄熱必以苦,加栝蔞實以通胸中郁熱。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津液不足則渴,半夏味辛性燥,滲津液物也。去之則津液易複,人參味甘而潤,栝蔞根味苦而堅,堅潤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宜通而塞為痛,邪氣入裡,裡氣不足,寒氣壅之,則腹中痛,黃芩味苦寒,苦性堅而寒中,去之則中氣易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裡氣得通,而痛自已。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大棗味甘溫,去之則硬漸散,咸以軟之,牡蠣味酸咸寒,加之則痞者消,而硬者軟。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堅腎則水益堅,黃芩味苦寒,去之則蓄水浸行。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茯苓味甘淡,加之則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不渴則津液足,去人參,以人參為主內之物也。外有微熱,則表証多,加桂以取汗,發散表邪也。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肺氣逆則咳,甘補中,則肺氣愈逆,故去人參大棗之甘,五味子酸溫,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氣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溫而干者熱,寒氣內淫,則散以辛熱,蓋諸咳皆本於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之,以正溫熱之功,識諸此者,小小變通,獨類而長焉。

柴胡(君半升) 黃芩(臣三兩) 人參(佐一兩) 甘草(佐三兩炙)半夏(佐半升洗) 生姜(使三兩切) 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梔子豉湯方
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傷寒之妙,雖有變通,終不越此數法也。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証,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郁於膈,則謂之膈實,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實邪者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豉湯吐之,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者也。梔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涌泄為陰,涌者吐之也。涌吐虛煩,必以苦為主。是以梔子為君,煩為熱勝也。涌熱者,必以苦,勝熱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梔予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証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所謂良矣。

梔子(君十四枚擘) 香豉(臣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渣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瓜蒂散方
華佗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証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於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証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涌泄為陰,分涌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涌吐而出矣。其於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峻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講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黃) 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大陷胸湯方
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於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系結之結,不能分解者也。諸陽受提於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於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因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正,結胸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勝熱,雖曰泄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咸寒。內經曰:咸味下泄為陰。又曰:咸以軟之,氣堅者,以咸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將軍也。蕩滌邪寇,除去不平,將軍之功也。陷胸滌熱。是以大黃為使,利藥之中,此為峻劑,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之,劑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邪,此奇方之製也。黃帝針經曰:結雖大,猶可解也。在傷寒之結,又不能久,非陷胸湯,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錢七) 芒硝(臣一升) 大黃(使六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未,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半夏瀉心湯方
凡陷胸湯攻結也。瀉心湯攻痞也。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為結胸,陷胸湯為直達之劑,塞而不通,否而不分為痞,瀉心湯為分解之劑,所以謂之瀉心者,謂瀉心下之邪也。痞與結胸,有高下焉,結胸者,邪結在胸中,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瀉心湯,黃連味苦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味辛溫,干姜味辛熱。內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干姜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甘草味甘平,大棗味甘溫,人參味甘溫,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欲通上下,交陰陽,必和其中,所謂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中氣得和,上下得通,陰陽得位,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大汗解矣。

黃連(君四兩) 黃芩(臣三兩) 半夏(佐半升洗) 干姜(佐三兩) 人參(使三兩) 甘草(使三兩炙)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茵陳蒿湯方
王 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涌泄為陰,酸以涌之,苦以泄之,泄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梔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故以梔子為臣,大黃味苦寒,宜補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攻之,故以大黃為使,苦寒相近,雖甚熱,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後,複得利而解矣。

茵陳蒿(君六兩) 梔子(臣十四枚擘) 大黃(使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去也。

白虎湯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熱甚於內者,以寒下之,熱甚於外者,以涼解之,其有中外俱熱,內不得泄,外不得發者,非此湯則不能解之也。夏熱秋涼,暑 之氣,得秋而止,秋之令曰處暑,是湯以白虎名之,謂能止熱也。知母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又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欲徹表熱,必以苦為主,故以知母為君,石膏味甘微寒,熱則傷氣,寒以勝之,甘以緩之,熱勝其氣,必以甘寒為助。是以石膏甘寒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熱氣內蘊,消燥津液,則脾氣燥,必以甘平之物緩其中,故以甘草粳米為之使,是太陽中 ,得此湯則頓除之,即熱見白虎而盡矣。立秋後不可服,以秋則陰氣平矣。白虎為大寒劑,秋王之時。若不能食,服之而氣噦逆不能食,成虛羸者多矣。(春沂雲立秋後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後人所加,)

知母(君六兩) 石膏(臣一斤碎) 甘草(使二兩炙) 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方
苓令也。號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腎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豬苓味甘平,甘雖甘也。終歸甘淡。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泄,水飲內蓄,須當滲泄之,必以甘淡為主。是以茯苓為君,豬苓為臣,白朮味甘溫,脾惡濕,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白朮為佐,澤瀉味咸寒。內經曰:咸味下泄為陰,泄飲導溺,必以咸為助,故以澤瀉為使,桂味辛熱,腎惡燥,水蓄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故以桂枝為使,多飲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外泄。是以汗潤而解也。

茯苓(君十八銖) 豬苓(臣十八銖去皮) 白朮(佐十八銖) 澤瀉(使一兩六銖) 桂枝(使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理中丸方
心肺在膈上為陽,腎肝在膈下為陰,此上下臟也。脾胃應土,處在中州,在五臟曰孤臟,屬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獨治在中,一有不調,此丸專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參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緩中益脾,必以甘為主。是以人參為君,白朮味甘溫。內經曰:脾惡濕,甘勝濕,溫中勝濕,必以甘為助。是以白朮為臣,甘草味甘平。內經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先甘劑。是以甘草為佐,干姜味辛熱,喜溫而惡寒者胃也。胃寒則中焦不治。內經曰: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必先辛劑。是以干姜為使,脾胃居中,病則邪氣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又有諸加減焉。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氣壅而不泄,則築然動,白朮味甘補氣,去白朮則氣易散,桂辛熱,腎氣動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腎氣。經曰:以辛入腎,能泄奔豚氣故也。吐多者去白朮,加生姜,氣上逆者則吐多,朮甘而壅,非氣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嘔家多服生姜,此是嘔家聖藥,生姜辛散,是於吐多者加之,下多者還用朮,氣泄而不收,則下多,朮甘壅補,使正氣收而不泄也。或曰濕勝則濡泄,朮專除濕,是於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飲聚則悸,茯苓味甘,滲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朮,津液不足則渴,朮甘以補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參,虛則痛,本草曰:補可去弱,即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能散也。腹滿者去白朮,加附子。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朮甘壅補,於腹滿者則去之,附子味辛熱,寒氣壅郁腹為之滿,以熱勝寒,以辛散滿,故加附子。內經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此之謂也。

人參(君) 白朮(臣) 甘草(佐炙) 干姜(使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 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四逆湯方
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陰寒加之,陽氣不相順接,是致手足不溫,而成四逆也。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干姜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干姜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製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製大其服,此之謂也。

甘草(君二兩) 干姜(臣一兩半) 附子(使一枚生用去皮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真武湯方
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屬腎,用以治水焉,水氣在心下,外帶表而屬陽,必應發散,故治以真武湯,青龍湯主太陽病,真武湯主少陰病,少陰腎水也。此湯可以和之,真武之名得矣。茯苓味甘平,白朮味甘溫,脾脾惡,腹有水氣,則脾不治,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滲水緩脾,必以甘為主,故以茯苓為君,白朮為臣,芍藥味酸微寒,生姜味辛溫。內經曰:濕淫所勝,佐以酸辛,除濕正氣,是用芍藥生姜酸辛為佐也。附子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溫經散溫。是以附子為使也。水氣內漬,至於散則所行不一,故有加減之方焉。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干姜,咳者水寒射肺也。肺氣逆者,以酸收之,五味子酸而收也。肺辛寒,以辛潤之,細辛干姜辛而潤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專滲泄者也。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藥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嘔者去附子,加生姜,氣上逆則嘔,附子補氣,生姜散氣,兩不相損,氣則順矣。增損之功,非大智孰能貫之。

茯苓(君三兩) 白朮(臣二兩) 芍藥(佐三兩) 生姜(佐二兩切) 附子(使一枚泡去皮臍作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建中湯方
內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位在上,腎處在下,左右上下,四臟居焉,脾者土也。應中央,處四臟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榮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榮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是以建中名焉,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建脾者,必以甘為主,故以膠飴為君,甘草為臣,桂辛熱,辛、散也,潤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藥為佐,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黃帝針經曰:榮出中焦,衛出上焦是矣。衛為陽,不足者益之必以辛,榮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榮衛通。是以姜棗為使,或謂桂枝湯解表,而芍藥數少,建中湯溫裡,而芍藥數多,殊不知二者遠近之製,皮膚之邪為近,則製小其服也。桂枝湯芍藥佐桂枝同用散,非與建中同體爾,心腹之邪為遠,則製大其服也。建中湯芍藥佐膠飴以建脾,非與桂枝同用爾。內經曰:近而奇偶,製小其服,遠而奇偶,製大其服,此之謂也。

膠飴(君一升) 甘草(臣一兩炙) 桂枝(佐三兩去皮) 芍藥(佐六兩) 大棗(使十二枚擘) 生姜(使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脾約丸方
約者結約之約,又約束之約也。內經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其脾為約,麻仁味甘平,杏仁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杏仁,潤物也。本草曰:潤可去枯,脾胃乾燥,必以甘潤之物為之主。是以麻仁為君,杏仁為臣,枳實味苦寒,濃朴味苦溫,潤燥者必以甘,甘以潤之,破結者必以苦,苦以泄之,枳實濃朴為佐,以散脾之結約,芍藥味酸微寒,大黃味苦寒酸,苦涌泄為陰,芍藥大黃為使,以下脾之結燥,腸潤結化,津液還入胃中,則大便軟,小便少而愈矣。

麻子仁(君一兩) 杏仁(臣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枳實(佐半斤炙) 濃朴(佐一尺炙去皮) 大黃(使一斤去皮) 芍藥(使半斤)
上六味,蜜和丸,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抵當湯方
人之所有者,氣與血也。氣為陽氣,流而不行者則易散,以陽病易治故也。血為陰血,蓄而不行者則難散,以陰病難治故也。血蓄於下,非大毒峻劑,則不能抵當其甚邪,故治蓄血曰抵當湯,水蛭味咸苦微寒。內經曰:咸勝血,血蓄於下,勝血者,必以咸為主,故以水蛭為君,虻虫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結不行,破血者必以苦為助。是以虻虫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則肝氣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散血緩急。是以桃仁為佐,大黃味苦寒,濕氣在下,以苦泄之,血亦濕類也。蕩血通熱。是以大黃為使,四物相合,而方劑成,病與藥對,藥與病宜,雖苛毒重疾,必獲全濟之功矣。

水蛭(君三十個炙熬) 虻虫(臣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佐三十個去皮熬) 大黃(使三兩去皮酒洗)
上四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未利再服,

David168 说...

0動則為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
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短氣躁煩,心中懊農,陽氣內陷,心下因鞭,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
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42、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
下至少腹,鞭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43、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44、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湯主之。
45、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
4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
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47、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48、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49、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50、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
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
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51、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52、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53、病在陽,應以汗解之,若反以冷水潠之,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
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身熱皮粟不解,
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熱被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
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
54、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5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56、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傷
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57、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58、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59、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60、發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61、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62、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
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63、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64、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下利清榖,當溫其裡,宜四逆湯。
65、傷寒若汗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汗惡風,大渴,舌
上乾躁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66、發汗已,脈浮數,小便不利,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67、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68、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
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69、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70、傷寒脈結代,心頭悸,炙甘草湯主之。
71、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
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72、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73、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74、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
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75、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
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76、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77、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78、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農,梔子豉湯主之。若
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豉湯主之。
81、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乾薑湯主之。
82、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83、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
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
故也。
84、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8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8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苦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87、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核桃承氣湯。
88、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
少腹當鞭滿,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
宜下之以抵當湯。
89、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鞭滿,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
狂者,血證諦,屬抵當湯。
90、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
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91、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
92、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93、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94、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95、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榖不化,腹中雷鳴,心中痞鞭而滿
,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
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96、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鞭,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
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97、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
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
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若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
湯。
98、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煩,小便不利者,五苓
散主之。
9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中痞鞭,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
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
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100、傷寒發熱,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鞭,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101、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
得吐,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
102、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
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眼,此為逆也。
103、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104、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
當發其汗而不可下也。
105、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眼動,振振欲擗地者,真
武湯主之。
106、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煩躁,必發譫語
,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
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鞭,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
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107、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
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108、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
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
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
麻黃各半湯。
109、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
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110、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為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
婢湯。
111、傷寒,無大熱,口躁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12、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吐,或小便不利,少腹滿
,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113、傷寒,心中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
欲解也。
114、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115、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
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116、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117、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11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119、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以?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其本
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
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問曰:病有
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以?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問曰:
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
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120、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自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
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
汗出也。」
121、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
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122、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123、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
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124、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全篇
125、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12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127、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128、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129、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130、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
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131、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
惡寒,二日即止,此為陽明病也。」。
132、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
胃中乾躁,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33、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
,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發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煩實
,大便難是也。」
134、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自汗出。
135、陽明病,脈遲,汗出多,發熱,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136、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137、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
,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裡,亡津液,大便因鞭也。
138、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139、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
,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榖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
140、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41、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
人參湯主之。
142、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143、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
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144、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鞭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145、跌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鞭,其脾為約,麻
仁丸主之。
146、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14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148、陽明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149、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農而煩,胃中又躁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鞭,後必塘,
不可攻之,若有躁屎者,宜大承氣湯。
150、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鞭,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
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
,雖不能食,但初頭鞭後必塘,未定成鞭,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鞭,乃可
攻之,宜大承氣湯。
151、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
,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
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
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152、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鞭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鞭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
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鞭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
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鞭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
氣者,慎不可攻也。
153、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
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濇者,裡
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154、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
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依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滑者生
,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155、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鞭故也,以
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鞭,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
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156、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鞭不可攻之,當須自欲
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157、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158、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躁屎也,宜大承氣湯。
15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160、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
故也,宜大承氣湯。
161、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農,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
梔子豉湯主之。
162、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163、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
也 。



164、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鍼,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
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農,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
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小便故也。
165、脈浮而大,心下反鞭,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
便鞭,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166、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榖疸,雖下之,腹
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167、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
鞭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榖不別故也。
168、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
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鞭,不
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若小便不利,渴者,宜五苓散。
169、陽明病,心下鞭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170、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171、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172、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
然汗出則愈。
173、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174、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175、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鞭,
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176、病人無表裡證,發熱六七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
則消榖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
必脅熱便膿血也。
177、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熱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
濕中求之。
178、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179、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180、傷寒,身黃發熱,梔子蘗皮湯主之。
181、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182、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
183、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184、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
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185、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鞭者,為陽明病也。
186、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7、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188、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五
六日吐之者,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189、食榖欲嘔,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190、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榖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
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榖,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91、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
必噦。
192、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193、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
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194、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
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
195、傷寒吐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196、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197、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
裡實,久則譫語。
198、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
,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199、汗出譫語者,必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
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200、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若能食者,但鞭爾。
201、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202、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203、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204、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205、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
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
,病過十日,脈續弦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
加噦者不治。
206、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20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
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20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
209、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210、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不止。
211、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榖者,四逆湯主之。
212、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戍上。
































辨少陽病證脈並治全篇
21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21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者悸而驚。
21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
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21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
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
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217、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218、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21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220、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221、陽明病,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22、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
汗出而解。
223、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
,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
,柴胡湯不中與也。
224、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
桂枝湯主之。
225、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
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226、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227、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鞭,脈沉
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
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細,不得為
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228、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
湯主之。
229、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230、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
,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231、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嘔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232、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
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23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中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
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
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
23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
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
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235、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
當鞭,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
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236、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237、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238、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
,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239、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
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240、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
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241、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
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
。(一云臟府相連,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
24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全篇
24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自利益甚。
244、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245、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246、傷寒本自寒格,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
人參湯主之。
247、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榖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
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248、下利清榖,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249、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
枝湯。
250、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251、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2、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253、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
實痛者,桂枝大黃湯主之。
254、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
氣弱,易動故也。
255、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
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
也。
256、太陰中風,四肢煩痛,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
257、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258、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259、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26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261、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262、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263、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
雖煩下利,必自愈。
26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
26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266、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267、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268、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
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269、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
也。
270、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
,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
四逆湯。
271、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
臥寐者死。
272、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
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273、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
皮膚,熱在骨髓也。
274、少陰病,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275、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炙少陰七壯。
276、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277、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278、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279、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280、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炙之。
281、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282、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283、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284、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
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285、少陰病,欬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6、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287、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
之。
288、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
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289、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29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291、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292、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293、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294、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295、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9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97、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298、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299、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300、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301、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302、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全篇
303、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304、厥陰病,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
305、傷寒厥而心下悸,以飲水多,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
入胃,必作利也。
306、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蚘厥也。蚘
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非為臟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
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
久利。
307、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炙厥陰,厥不還者死。
308、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
茱萸生薑湯。
309、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310、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諸四逆厥者,不可
下之,虛家亦然。
311、傷寒五六日不大便,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12、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
五日,故知自愈。
313、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
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314、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
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315、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
須吐之,宜瓜蒂散。
316、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317、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炙之。

318、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
除者,必便膿血,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
退,故為進也。


319、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
,食以索餅,若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
,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
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
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320、傷寒脈遲六七日,厥而下利,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
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2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322、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
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323、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324、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325、下利脈數而渴,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326、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
327、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328、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329、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330、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331、發熱而厥,七日下利,為難治。
332、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榖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
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333、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334、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335、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也。

336、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炙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
冷,時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337、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38、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339、乾嘔吐涎沬,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340、嘔家有癰膿血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341、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342、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辨合病併病脈證并治全篇
243、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44、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345、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346、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347、三陽合病,脈浮大弦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348、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
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349、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
惡寒。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
,陽氣佛鬱在表,當解之以汗。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佛鬱不得越,當汗不汗
,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
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濇故知也。
350、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
宜大承氣湯。
351、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有結胸,心下痞鞭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352、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鞭,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353、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鞭,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David168 说...

辨差後勞復食復陰陽病脈證并治全篇
354、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子五六枚。
355、傷寒差已,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356、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357、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358、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359、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榖,脾胃氣尚弱,不能消榖,故令
微煩,損榖則愈。
360、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孿,熱上衝胸
,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昆散主之。


辨壞病脈證并治
361、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鍼,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
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362、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
沉弦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鍼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
何逆,以法治之。
363、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
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
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
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364、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
陽則陰獨,復加燒鍼,因胸煩,面色青黃,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365、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孿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
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
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小與調胃承氣
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鍼者,四逆湯主之。
366、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
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
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者兩脛孿,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
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
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
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367、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368、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
泄利不止,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369、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側轉者,柴胡
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370、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痛,與禹餘糧丸。
371、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372、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373、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374、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
375、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
376、太陽傷寒者,加溫鍼必驚也,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
從少腹上衝心者,先炙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
377、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378、脈浮熱甚,反炙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故咽燥而吐血。
379、微數之脈,甚不可炙,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
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380、榮氣微者,加燒鍼,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381、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下,必重而痺,名火逆
也。
382、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數,數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數者,發熱脈浮,
解之當汗出愈。
383、傷寒脈浮,醫以火逼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
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384、火逆下之,因燒鍼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辨溫病脈證并治全篇
385、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痺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
欲下利。
38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
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
,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
日,再逆促命期。



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全篇
387、傷寒所致太陽病,痙,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388、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
者,痙病也。
389、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
390、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39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392、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393、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394、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395、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
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396、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侯,其人小便不利,大
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397、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398、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399、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
所致也。
400、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
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
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401、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
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402、風濕相搏,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
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403、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404、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
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
下之則淋甚。
405、太陽中暍者,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全篇
406、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407、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
,又利不止,復更發熱也。」
408、傷寒其脈微濇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
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
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409、下利後當便鞭,鞭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
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410、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
主之。
411、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412、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榖,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
之。
413、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冷者,四逆湯主之。
414、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415、惡寒脈微而復利,利不止亡陽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416、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榖氣故
醫宗金鑒 - 傷寒心法要訣
--

醫宗金鑒 三十六卷

傷寒心法要訣

傷寒一證, 仲景論中立三百九十七法, 一百一十三方, 神明變化, 可
謂既詳且盡矣. 其治雜證也, 則有『金匱要略』分門別類, 包舉賅括
, 無非示人以規矩準繩, 欲其觸類傍通, 以應變於無窮也. 但其辭旨
古奧, 義薀幽深, 條目繁多, 未易領會, 人多苦之. 茲特撮其要旨,
編為歌訣, 俾學者便於熟讀默記, 融會貫通, 然後再玩味全書, 則易
讀易解, 有會心之樂, 而無望洋之嘆矣. 由此登堂入室, 將見二千年
來大法微言, 昭如日月, 不致塵封 , 庶幾於斯道不無小補云爾.

傷寒傳經, 從陽化熱從陰化寒原委

1. 六經為病盡傷寒, 氣同病異豈期然, 推其形藏原非一, 因從類化
故多端. 明諸水火相勝義, 化寒變熱理何難, 漫言變化千般狀, 不外
陰陽表裡間.

【註】六經, 謂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也. 為病盡傷
寒, 謂六經為病, 盡傷寒之變化也. 氣同, 為天之六氣, 感人為病同
也. 病異, 謂人受六氣生病異也. 豈期然, 謂不能預先期其必然之寒
熱也. 推其形藏原非一, 謂推原其人形之厚薄, 藏之虛實非一也. 因
從類化故多端, 謂人感受邪氣雖一, 因其形藏不同, 或從寒化, 或從
熱化, 或從虛化, 或從實化, 故多端不齊也. 明諸水火相勝義, 謂水
勝則火滅, 火勝則水乾也. 化寒變熱理何難, 謂邪至其經, 或從陰化
為寒, 或從陽變為熱, 即水火相勝從化之理, 何難明也. 漫言變化千
般狀二句, 謂傷寒變化千般, 總不外乎陰陽表裡間也.

太陽風邪傷衛脈證

2. 中風傷衛脈浮緩, 頭項強痛惡寒風, 病即發熱汗自出, 鼻鳴乾嘔
桂枝功.

【註】中風, 病名也. 傷衛, 謂風傷衛也. 脈浮緩, 謂中風脈也. 頭
痛項強, 惡寒惡風, 發熱汗自出, 鼻鳴乾嘔, 謂中風證也. 桂枝功,
謂桂枝湯功能治中風虛邪也. 詳太陽上篇.

太陽寒邪傷營脈證

3. 傷寒傷營脈浮緊, 頭疼身痛惡寒風, 無汗而喘巳未熱, 嘔逆麻黃湯
發靈.

【註】傷寒, 病名也. 傷營, 謂寒傷營也. 脈浮緊, 謂傷寒脈也. 頭
疼身痛, 惡寒惡風, 無汗而喘, 或巳發熱, 或未發熱, 嘔逆, 謂傷寒
證也. 麻黃湯發, 謂傷寒實邪, 當與麻黃湯發汗最靈也. 詳太陽中篇.

風寒營衛同病脈證

4. 中風浮緊遍身痛, 頭疼發熱惡寒風, 乾嘔無汗兼煩躁; 傷寒身重乍
時輕, 浮緩嘔逆無汗喘, 頭疼發熱惡寒風, 煩躁而無少陰證, 營衛同
病大青龍.

【註】中風謂風傷衛之病也. 頭疼發熱, 惡風惡寒, 乾嘔, 中風之證
也. 浮緊, 寒傷營之脈也. 身疼痛, 寒傷營之證也. 今以中風之病而
得傷寒之脈與證, 更兼不汗出之表實內熱之煩躁也. 傷寒, 謂寒傷營
之病也. 身重不痛, 乍有輕時, 風傷衛之證也. 浮緩, 風傷衛之脈也.
嘔逆無汗而喘, 頭疼發熱, 惡寒惡風, 寒傷營之證也. 是以傷寒之病
而得中風之脈與證, 更兼太陽無汗內熱之煩躁也. 而無少陰證, 謂無
身重但欲寐之證也. 營衛同病, 謂風寒中傷營衛同病也. 二證皆無汗
實邪, 故均以大青龍湯發之. 詳太陽下篇.

誤服三湯致變救逆

5. 傷寒酒病桂勿與, 嘔吐不巳血膿鮮, 尺遲服麻致漏汗, 惡風肢急小
便難, 微弱汗風青龍發, 厥惕悸眩熱仍然, 身??振振欲擗地, 桂加附
子真武痊.

【註】傷寒, 謂傷寒無汗之實邪也. 酒病, 謂病酒狀似中風也. 桂勿
與, 謂皆勿與桂枝湯也. 誤與傷寒, 則表氣愈固, 裡氣更逆, 嘔吐不
巳也. 誤與酒病, 則濕熱內釀, 傷營吐血膿也. 此皆誤用桂枝湯之變
證, 當隨其變證治之可也. 尺遲, 謂傷寒尺中脈遲也. 服麻, 謂服麻
黃湯發汗, 遂致汗出不止, 名曰漏汗也. 肢急, 四肢拘急也. 小便難,
謂小便少而難也. 傷寒脈證, 當用麻黃湯發汗, 若尺中脈遲, 是營氣
不足, 不可發汗, 若誤發之, 則致漏汗惡風, 四肢拘急, 小便難等變
證也. 當以桂枝加附子湯救逆可也. 微弱, 謂大青龍證脈微弱也. 汗
風, 謂大青龍證自汗惡風也. 大青龍證脈不浮緊, 若浮緩而微弱反汗
出, 是大青龍脈證未具也. 誤以大青龍發之, 致其人厥冷筋惕, 心悸
頭眩, 熱仍不退, 身肉?? 動也. 振振欲擗地, 謂聳動不已, 不能興起
欲墮於地也. 此皆誤與大青龍湯發汗之變證, 當以真武湯救逆可也.
詳太陽篇.

三陽受病傳經欲癒脈證

6. 傷寒一日太陽病, 欲吐煩躁數急傳, 陽明少陽證不見, 脈靜身和為
不傳.

【註】傷寒一日太陽受病, 二日陽明受病, 三日少陽受病, 此其傳經
之常也. 若初病頗欲吐, 煩躁脈數急者, 謂邪盛傳經而不解也. 二,
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 脈靜身無所苦者, 謂邪衰不傳, 欲自癒矣.

陽明表病脈證

7. 葛根浮長表陽明, 緣緣面赤額頭疼, 發熱惡寒而無汗, 目痛鼻乾臥
不寧.

【註】太陽未罷, 又傳陽明, 太陽表邪怫鬱, 陽明肌熱, 為陽明經表
病也. 葛根表陽明, 謂葛根湯主治陽明表病也. 浮長, 謂陽明之表脈
也. 緣緣面赤連額頭疼, 發熱惡寒無汗, 目痛鼻乾臥不得寧, 皆謂陽
明經之表證也. 用葛根湯解兩經之邪也. 詳陽明篇. 陽明熱病脈證 8.
白虎煩渴熱陽明, 汗出身熱脈長洪, 不惡寒兮反惡熱, 合柴兼見少陽
經.

【註】太陽已罷, 而傳陽明不傳少陽, 亦未入腑, 其熱漸深, 表裡俱
熱, 為陽明經熱病也. 白虎熱陽明, 謂白虎湯主治陽明熱病也. 脈長
洪, 謂陽明之熱脈也. 煩躁口渴, 引飲汗出身熱, 不惡寒反惡熱, 皆
謂陽明經熱病之證也. 用白虎湯解陽明表裡俱熱也. 陽明未罷, 又傳
少陽, 亦陽明熱病也. 合柴, 謂白虎合小柴胡湯, 治陽明經熱證, 兼
見少陽經弦脈, 寒熱往來, 口苦耳聾, 目眩而嘔, 胸脅痛之病也. 詳
陽明少陽篇.

陽明腑病脈證

9. 胃實脈大腑陽明, 大便難兮脾約同, 蒸蒸潮熱濈濈汗, 滿痛始可議
三承.

【註】脈大腑陽明, 謂熱邪入腑, 陽明當脈大也. 曰胃實, 曰大便難,
曰脾約, 謂腑病受邪之不同也. 脾約者, 太陽陽明也. 胃實者, 正陽
陽明也. 大便難者, 少陽陽明也. 皆為可之下證, 不無輕重之別. 然
必蒸蒸潮熱, 身肢濈濈然汗出, 或滿或痛, 始可議其微、 甚, 以三承
氣湯、麻仁丸下之可也. 詳陽明篇.

陽明慎汗慎下

10. 陽明表證反有汗, 桂枝加葛中風傳. 熱證無汗亡津液, 燥渴仍從
白虎痊. 胃實汗熱原應下, 惡寒浮緩表為先. 欲知定硬識失氣, 不轉
微濇下之冤. 舌滑尿白小便數, 便硬休攻導自安. 小便數多知便硬,
無苦數少是津還.

【註】陽明表證應無汗, 反有汗, 是從風邪傳來, 仍從表治, 宜用桂
枝加葛根湯. 陽明熱證應有汗, 反無汗, 是或吐, 或汗, 或下亡其津
液, 若無燥渴, 則從表治, 若有燥渴, 仍從熱治, 宜用白虎湯. 胃實
自汗潮熱, 原應下之, 若有惡寒浮緩之表, 宜先解表, 表解已, 乃可
攻之. 欲知大便硬定未定, 當稍與小承氣湯, 轉失氣者, 己成定硬,
當與大承氣湯攻之. 若不轉矢氣者, 未成定硬, 攻之必溏, 勿更與也.
若脈微濇者, 亦不可下, 下之則冤死也. 舌滑, 尿白, 裡熱微也, 雖
小便數、 大便硬, 其熱遠在廣腸, 亦不可下, 用蜜煎豬膽導法自可安
也. 凡小便數多, 知大便必硬, 雖大便硬而無或滿、 或痛之苦, 當審
其小便日幾行, 日減數少, 是津液還於胃中, 慎不可攻, 不久必自大
便出也. 詳陽明篇.

少陽脈證

11. 往來寒熱胸脅滿, 脈弦目眩而耳聾, 口苦默默不欲食, 心煩喜嘔
少陽經, 或渴或咳身微熱, 或脅硬痛腹中疼, 或悸不嘔尿不利, 舌胎
滑白小柴宗.

【註】脈弦, 謂少陽病脈也. 往來寒熱胸脅滿, 目眩耳聾, 口苦默默
不欲食, 心煩喜嘔, 少陽經主證也. 或渴, 或咳身微熱, 或脅硬痛,
腹中疼, 或悸不嘔, 尿不利, 舌胎滑白者, 皆少陽或有之證也. 均宜
小柴胡湯主之, 隨證加減治之可也. 詳少陽篇.

少陽病用柴胡湯加減法

12. 胸煩不嘔去參夏, 加蔞若渴半易根, 腹痛去芩加芍藥, 心悸尿秘
苓易芩, 脅下痞硬棗易蠣, 不渴微熱桂易參, 咳去參棗加乾味, 小柴
臨證要當斟.

【註】少陽經主證, 宜小柴胡湯主治也. 其或有之證, 務要臨證斟酌
加減可也. 若胸中煩而不嘔, 去半夏, 人參, 加栝蔞實. 若渴者, 以
半夏易栝蔞根. 若腹中痛, 去黃芩加白芍.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去黃芩. 若脅下痞硬, 加牡蠣去大棗.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 去
人參加桂枝微汗之. 若咳者, 去人參, 大棗, 加乾薑, 五味子. 義詳
少陽篇小柴胡湯下.

少陽禁汗吐禁下

13. 少陽三禁要詳明, 汗譫吐下悸而驚, 甚則吐下痢不止, 水漿不入
命難生.

【註】三禁, 謂少陽禁吐、 禁汗、禁下也. 若誤發汗, 則生譫語, 若
誤吐下, 則心悸而驚. 少陽經, 即有心下硬, 不可下, 下之甚, 則下
痢不止. 即有胸中滿, 不可吐, 吐之甚, 則水漿不入, 變成危候, 命
難生也. 詳少陽篇.

少陽可吐可汗可下

14. 胸滿熱煩梔子豉, 痞硬衝喉瓜蒂平, 發熱惡寒肢煩痛, 微嘔支結
柴桂寧. 鬱鬱微煩嘔不止, 心下痛硬大柴攻. 誤下柴胡證仍在, 復與
柴胡振汗生.

【註】上言其禁, 恐失宜也; 此言其可, 貴變通也. 胸滿煩熱, 太陽
少陽輕邪也, 宜梔子豉湯湧之. 胸滿痞硬, 氣上衝喉不得息者, 太陽
, 少陽重邪也, 宜瓜蒂散吐之. 發熱惡寒, 四肢煩疼微嘔, 心下支結,
太陽, 少陽表證也, 宜柴胡桂枝湯, 微汗兩解之. 鬱鬱微煩, 嘔不止,
心下痛硬, 少陽, 陽明表裡證也, 宜大柴胡湯緩攻兩解之. 誤下不致
變逆, 柴胡證仍在者, 復與柴胡湯以和解之, 若解則必蒸蒸振汗出而
解, 以下後虛故也. 詳太陽、少陽篇.

三陽合病併病

15. 合病兩三經同病, 併病傳歸併一經. 二陽合病滿喘發, 自痢葛根
嘔半同. 太少痢芩嘔加半, 明少弦負順長生, 滑數宿食大承氣, 三陽
合病腹膨膨, 口燥身重而譫語, 欲眠合目汗蒸蒸, 遺尿面垢參白虎,
浮大汗下禁當應. 二陽併病汗不徹, 面赤怫鬱大青龍, 表罷潮熱手足
汗, 便難譫語大承攻. 太少頭項痛眩冒, 心下痞硬如結胸, 禁汗吐下
惟宜刺, 譫驚不食痢多凶.

【註】一經未罷, 又傳一經, 二經, 三經同病, 而不歸併一經者, 謂
之合病. 二經, 三經同病, 而後歸併一經自病者, 謂之併病. 二陽,
謂太陽, 陽明也. 太陽則有頭痛, 發熱, 惡寒, 無汗, 陽明則有肌熱
, 惡熱, 心煩, 不眠之證, 相合同病也. 滿喘, 謂二陽合病當下痢不
下痢, 更加胸滿而喘, 宜麻黃湯發之. 自痢, 謂二陽合病當有之證,
宜葛根湯也. 嘔半, 謂二陽合病, 不下痢但加嘔者, 宜葛根湯加半夏
也. 同, 謂二證同用葛根一方也. 太少, 謂太陽, 少陽合病也. 太陽
則有頭痛發熱, 惡寒無汗; 少陽則有寒熱往來, 口苦耳聾, 目眩胸脅
痛之證, 相合同病也. 痢芩, 謂太陽, 少陽合病當自下痢, 宜與黃芩
湯也. 嘔加半, 謂太陽, 少陽合病不自痢, 但加嘔者, 宜黃芩湯加半
夏也. 若不嘔痢而見太陽, 少陽之證, 非合病也; 宜用柴胡桂枝湯兩
解之. 明少, 謂陽明, 少陽兩經之證同見下痢合病也. 弦負, 弦為少
陽木脈, 木勝則土負, 負則死也. 順長生, 長為陽明土脈, 土盛則本
不能災為順, 順則生也. 滑數, 謂陽明, 少陽合病, 下痢黏穢者, 脈
必滑數, 是宿食也, 宜大承氣湯; 嘔酸苦者, 宜大柴胡湯. 三陽, 謂
太陽、 陽明, 少陽合病也. 腹膨膨, 謂腹脹滿也. 口燥, 謂口中乾燥
也. 身重, 謂身重難轉側也. 譫語, 謂妄亂言也. 欲眠, 謂喜睡也.
合目汗蒸蒸, 謂合目出熱汗也. 遺尿, 謂失尿不知也. 面垢, 謂面似
有油垢也. 此皆三陽熱盛, 津液枯竭之證, 設使脈浮, 禁不可汗, 脈
大亦不可下, 惟宜用白虎加人參, 益氣生津清熱可也. 若未經汗下,
津液未傷, 三陽合病, 輕證惟宜柴葛解肌湯, 清解三陽可也. 二陽,
謂太陽陽明併病也. 汗不徹, 謂邪在太陽, 發汗未徹, 又傳陽明也.
面赤, 謂邪猶怫鬱於太陽, 陽明之表, 未併陽明之腑, 宜大青龍湯解
兩經之熱也. 表罷, 謂太陽證罷也. 潮熱, 手足汗, 大便難, 譫語,
謂已歸併陽明腑也, 宜大承氣湯, 攻陽明實熱也. 太少, 謂太陽, 少
陽併病也. 頭頸強痛, 目眩昏冒, 心下痞硬, 如結胸證, 謂太陽少陽
二經之證尚未歸併, 其邪未定—禁不可汗下, 惟宜刺大椎、肝腧, 肺
腧, 以瀉其熱也. 若誤發汗, 則必發譫語. 若誤吐下, 則必心煩而驚,
水漿不入, 下痢不止. 變此惡候, 命多凶也. 義詳合病併病篇.

三陰受病傳經欲癒脈證

16. 傷寒三日二陽盡, 熱微煩躁入陰傳, 其人能食而不嘔, 脈小尿清
為不傳.

【註】傷寒三日, 三陽受邪為盡, 三陰當受邪, 其人身熱雖微, 而煩
躁者, 謂邪去陽入陰不解也. 若其人反能食而不嘔, 脈靜小, 小便清,
謂邪未入於陰為不傳, 欲自癒也.

太陰陰邪脈證

17. 太陰陰邪沉遲脈, 吐食腹滿有時疼, 手足自溫痢不渴, 理中湯主
悸加苓, 腹滿去朮加附子, 吐多去朮加薑生, 雖吐下多還用朮, 渴欲
得水倍朮寧, 欲作奔豚朮易桂, 乾薑寒倍參腹疼.

【註】太陰陰邪, 謂邪從陰化之寒證也. 脈沉遲, 太陰陰邪脈也. 吐
食, 腹滿時痛, 太陰裡寒證也. 手足自溫, 邪入陰也. 自痢不渴, 臟
無熱也, 宜理中湯主之. 若心下悸, 加茯苓. 腹滿, 去朮加附子. 吐
多, 去朮加生薑. 唯吐若下痢多, 還用白朮. 若渴欲得飲水, 仍倍加
朮. 若臍下欲作奔豚, 去朮易桂. 中寒倍加乾薑. 腹痛倍加人參. 詳
太陰篇.

太陰陽邪脈證

18. 陽邪嗌乾腹滿痛, 誤下時痛大實疼, 大承桂枝加芍大, 脈弱芍大
當審行.

【註】陽邪, 謂太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 嗌乾, 謂咽乾太陰熱也. 腹
滿痛, 太陰有餘證也. 誤下, 謂誤下邪陷太陰當分輕重也. 時痛, 謂
腹有時痛, 有時不痛, 宜桂枝加芍藥湯和之. 大實痛, 謂腹大滿痛,
無時不痛, 宜桂枝加大黃湯下之. 兼陽明胃實, 以大承氣湯下之. 若
脈弱即當行大黃芍藥, 宜斟酌減之, 以其人胃氣弱易動也. 詳太陰篇.

太陰陽明表裡同病

19. 腹滿時減復如故, 此是寒虛氣上從, 腹滿不減不大便, 轉屬陽明
乃可攻.

【註】腹滿時減, 減復如故, 謂腹時滿時不滿, 而減復如常, 此為太
陰寒邪寒虛之氣上逆之滿, 乃可溫之證也, 宜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
湯. 腹滿不減, 謂常常而滿, 終日不減, 或不大便, 此為轉屬陽明實
熱內壅之滿, 乃可攻之證也, 宜大承氣湯. 詳太陰篇. 少陰陰邪脈證
20. 少陰陰邪脈沉細, 背寒欲寐口中和, 咽痛腹痛骨節痛, 厥痢清穀
四逆瘥.

【註】少陰陰邪, 謂邪從陰化之寒證也. 脈沉細, 少陰陰邪之脈也.
背寒, 謂背惡寒, 陽氣虛也. 欲寐, 謂但欲寐, 陰氣盛也. 口中和,
口中不乾燥也. 咽痛腹痛, 下痢清穀, 寒盛於中也. 骨節疼痛, 四肢
厥冷, 寒淫於外也, 宜四逆湯, 溫中散寒也. 詳少陰篇.

少陰陽邪脈證

21. 少陰陽邪沉細數, 口燥咽乾大承湯, 少陰心煩不得臥, 黃連阿膠
是主方.

【註】陽邪, 謂少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 少陰病但欲寐, 陰邪則脈沉
細無力, 陽邪則脈加數而有力矣. 始病即口燥咽乾, 水不上升, 熱之
甚也. 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瀉陽救陰也. 少陰病但欲寐, 二、 三日已
上變生心煩不得眠, 是陽邪乘陰, 陰不能靜也, 宜黃連阿膠湯, 清陽
益陰也. 詳少陰篇.

少陰太陽表裡同病

22. 少陰脈沉反發熱 , 麻黃附子細辛湯, 若二三日無裡證, 減辛加草
用之良.

【註】少陰病脈沉, 為陰寒之證, 當無熱, 今反發熱, 是兼有太陽表
也. 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急溫而散之. 若二、 三日熱仍不解, 亦無裡
寒吐痢之證, 去細辛易甘草, 緩溫而和之. 詳少陰篇. 厥陰篇.

厥陰陰邪脈證

23. 厥陰陰邪微細厥, 膚冷臟厥躁難安, 囊縮舌短胎滑黑, 四逆當歸
四逆先, 少滿痛厥薑萸入, 蚘厥靜而復時煩, 得食而嘔蚘聞臭, 煩因
蚘動烏梅圓.

【註】厥陰陰邪, 謂邪從陰化之寒證也. 微細, 厥陰陰邪脈也. 厥,
謂四肢厥冷也. 膚冷, 謂肌膚冷也. 臟厥, 謂寒陰臟厥也. 躁難安,
謂煩躁無有安時也. 囊縮, 謂外腎為寒收引縮入腹也, 婦人則乳縮陰
收也. 舌短, 謂舌縮短也. 胎滑黑, 謂舌胎不乾而色黑也. 四逆, 謂
四逆湯也. 當歸四逆, 謂當歸四逆湯也. 先者, 謂先服當歸四逆湯也.
少滿痛, 謂少腹滿按之痛心也. 厥, 謂厥冷也. 薑萸入, 謂當歸四逆
湯加入吳茱萸、 生薑也. 蚘厥, 謂厥而吐蚘也. 靜而復時煩, 謂煩時
止時煩也. 得食而嘔蚘聞臭, 謂嘔因蚘聞食臭而始嘔也. 煩因蚘動,
謂煩因蚘動而始煩也. 烏梅圓蚘厥, 謂宜用烏梅丸也. 詳厥陰篇.

厥陰陽邪脈證

24. 陽邪熱厥厥而熱, 消渴熱氣撞心疼, 煩滿囊縮舌焦捲, 便硬尚任
大承攻, 四逆不分四逆散, 咳加薑味下痢同, 悸加桂枝腹痛附, 下重
薤白秘尿苓.

【註】陽邪, 謂厥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 厥, 謂手足寒也. 厥而復熱,
熱而復厥, 是為熱厥. 厥微熱微, 厥深熱深也. 消渴, 謂飲水多而小
便少也. 熱氣上撞心疼, 是火挾木邪而逆也. 煩滿, 謂少腹煩滿也.
囊縮, 謂外腎為熱灼, 筋縮入腹也. 舌焦捲, 謂舌胎乾焦而捲也. 便
硬, 謂大便硬, 尚可任攻, 宜大承氣湯. 四逆, 謂四肢厥冷也. 不分,
謂寒熱之厥, 疑似不分也, 宜四逆散, 疏達厥陰. 其厥不回, 再審寒
熱可也. 或咳加生薑, 五味子. 下痢亦加, 故曰同也. 心下悸加桂枝.
腹痛加附子. 瀉痢下重加薤白. 秘尿不利加茯苓. 詳少陰厥陰篇.

少陰厥陰外熱裡寒脈證

25. 少陰裡寒外熱證, 面赤身反不惡寒, 厥痢清穀脈微絕, 通脈四逆
主之先, 痢止參加脈不出, 蔥入面色赤炎炎, 腹痛加芍咽桔梗, 嘔加
聖藥用薑鮮.

【註】少陰裡寒外熱之證, 面赤不惡寒, 格陽外熱也. 四肢厥冷, 下
痢清穀, 脈微欲絕, 陰極裡寒也, 宜通脈四逆湯主之. 服四逆湯下痢
止, 脈仍不出加人參, 面色赤者加蔥, 腹痛加芍藥, 咽痛加桔梗, 嘔
加生薑. 詳少陰篇.

兩感

26. 一日太陽少陰病, 頭痛口乾渴而煩. 二日陽明太陰病, 滿不欲食
身熱譫. 三日少陽厥陰病, 耳聾囊縮厥逆寒, 水漿不入神昏冒, 六日
氣盡命難全.

【註】兩感者, 臟腑表裡同病也. 一日, 頭痛、 太陽也; 口乾煩渴,
少陰也. 二日, 身熱譫語, 陽明也; 腹滿不欲食, 太陰也. 三日, 耳
聾, 少陽也; 囊縮而厥, 厥陰也. 傳經之邪其為病也漸, 兩感之邪其
為病也速. 蓋因陽邪酷烈, 正不能御, 所以三日後水漿不入, 六腑之
氣欲絕, 昏不知人, 五臟之神已敗, 而不即死者, 賴有胃氣未盡耳,
故又三日其氣乃盡而死. 張潔古製大羌活湯, 以羌, 獨, 芩, 連輩,
辛甘以散太陽之表, 苦寒以清少陰之熱, 施之於表裡不急者, 固為得
法也. 若夫一日則頭痛口乾煩渴, 二日則身熱譫語腹滿不欲食, 三日
則耳聾囊縮而厥, 水漿不入, 昏不知人, 傳變如此迅速, 恐用大羌活
湯平緩之劑, 反失機宜, 當遵仲景治有先後之說, 審其表裡孰急, 隨
證治之, 猶或可活. 故於此證初病, 一日表裡俱熱者, 依少陰病得之
二, 三日, 口燥咽乾之法, 用大承氣湯重劑以瀉陽邪之烈; 表裡俱寒
者, 依少陰病始得之, 反發熱脈沉之法, 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以解陰
邪之急. 二日表裡俱實者, 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 腹滿時減, 減不足
言之法, 用大承氣湯攻之; 表裡虛者, 依三陽合病, 腹滿身重, 面垢
譫語之法, 用大劑白虎加人參湯清之. 三日表裡熱者, 依厥深熱亦深
之法, 用大承氣湯下之; 表裡寒者, 依脈微欲絕手足厥寒之法, 用當
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溫之. 緩則不及事矣, 其間頗有得生者, 後之
學者其留意焉.

汗下失宜致變壞證

27. 太陽三日已發汗, 若吐若下若溫針, 不解致逆成壞證, 觀其脈證
犯何經, 難辨陰陽六經證, 重困垂危莫可憑, 惟用獨參煎冷服, 鼻上
津津有汗生.

【註】太陽病三日, 巳發汗不解, 若吐, 若下, 若溫針, 苟或相當即
成解證. 如其不當, 不但病不解, 或因而致逆變成壞證, 當觀其脈證,
知犯何經之逆. 如汗後亡陽, 渴躁譫語, 下後寒中, 結胸痞硬, 吐後
內煩腹滿, 溫針後黃, 衄, 驚, 狂之類, 隨證治之可也. 甚或脈微欲
絕, 神昏不能言, 循衣摸床, 叉手冒心等, 重因垂危, 難辨陰陽, 六
經莫可憑之證, 此時此際, 惟用人參煎湯, 徐徐冷服, 以待其機. 倘
得鼻上津津有汗, 則為可生之兆也.

表證

28. 表證宜汗太陽經, 無汗發熱惡寒風, 頭項強痛身體痛, 若出自汗
表虛明.

【註】表證, 謂寒邪在表, 無汗發熱, 惡寒惡風, 頭項強痛, 身體痛
也. 太陽經主表, 故曰表證. 有是證無汗者, 皆屬表實. 雖有是證,
若自汗出者, 皆屬表虛, 未可輕汗, 即有風邪, 只宜桂枝湯解肌可也.
表實無汗, 重者麻黃湯主之. 輕者麻桂各半湯主之. 時有汗時無汗者,
桂枝二麻黃一湯主之. 表實躁熱甚者, 三黃石膏湯主之; 微者, 大青
龍湯主之. 不躁有熱者, 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 以上表證, 不必悉具,
亦不論日之多寡, 但見有頭痛惡寒一, 二證, 即為表未罷, 雖有裡證,
當先解表. 表解已, 乃可攻之, 臨證者不可不詳辨也. 詳太陽篇.

裡證

29. 裡證宜下不大便, 惡熱潮熱汗蒸蒸, 燥乾譫語滿硬痛, 便溏為虛
不可攻.

【註】裡證, 謂熱邪內結, 不大便, 惡熱潮熱, 自汗蒸蒸, 口燥舌乾
譫語, 腹滿硬痛也. 陽明腑主裡, 故曰裡證. 裡實者, 有脾約, 有胃
實, 有大便難, 三者均為可下之證, 然不無輕重之別. 三承氣湯、 脾
約丸, 量其可者而與之, 庶乎無過也. 若便溏為裡虛, 即有是證不可
攻也. 論中有急下數證, 不待便實而下之者, 是下其熱也, 非下其結
也. 義詳陽明少陰篇.

陽證

30. 陽證身輕氣高熱, 目睛了了面唇紅, 熱煩口燥舌乾渴, 指甲紅兮
小便同.

【註】陽證, 謂陽熱之證也. 不論三陰、 三陽, 凡見是證者, 均為陽
熱有餘也. 陽主動, 故身輕也. 陽氣盛, 故氣高而喘也. 陽主熱, 故
口鼻氣熱也. 陽主寤, 故目睛了了而不眠也. 目睛不了了, 亦有熱極
朦朧似不了了, 然必目赤多眵, 非若陰證之不了了而神短無光也. 陽
氣熱, 故身熱, 面唇紅, 指甲紅也. 陽熱入裡, 故心煩, 口燥, 舌乾
而渴, 小便紅也. 表實者, 三黃石膏湯發之. 裡實者, 三承氣湯下之.
表裡不實而熱盛者, 白虎解毒等湯清之可也. 詳三陽篇.

陰證

31. 陰證身重息短冷, 目不了了色不紅, 無熱欲臥厥吐痢, 小便白兮
爪甲青.

【註】陰證, 謂陰寒之證也. 不論三陰, 三陽, 凡見是證者, 均為陰
寒不足也. 陰主靜, 故身重也. 陰主寐, 故目不了了但欲臥也. 陽氣
虛寒, 故息短口鼻氣冷也. 陰淫於外, 故面無紅色, 四肢厥冷爪甲青
也. 陰邪入內, 故嘔吐, 下痢清穀, 小便清白也. 以上皆三陰寒證,
臨證者以附子、 四逆、理中、吳茱萸等湯, 擇其宜而與之可也. 詳三
陰篇.

陽盛格陰

32. 陽盛格陰身肢厥, 惡熱煩渴大便難, 沉滑爪赤小便赤, 汗下清宜
陰自完.

【註】經曰: 陽氣太盛, 陰氣不得相營也. 不相營者, 不相入也. 既
不相入, 則格陰於外, 故曰陽盛格陰也. 其外證雖身肢厥冷, 頗似陰
寒, 而內則煩渴, 大便難, 小便赤, 惡熱不欲近衣, 爪甲赤, 脈沉滑,
一派陽實熱證. 汗下清三法得宜, 則陽得以消, 陰得以完全也. 表實
無汗, 三黃石膏湯. 裡實不便, 三承氣湯. 熱盛無表裡證, 宜解毒白
虎湯.

【集註】劉完素曰: 蓄熱內甚, 脈須疾數, 以其極熱蓄甚而脈道不利,
反致脈沉細欲絕, 俗未明造化之理, 反謂傳為寒極陰毒者. 或始得之,
陽熱暴甚, 而便有此證候者; 或兩感熱甚者, 通宜解毒加大承氣湯下
之. 後熱稍退而未癒者, 黃連解毒湯調之. 或微熱未除者, 涼膈散調
之. 或失下熱極, 以至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 若急下之, 則殘陰暴絕
必死, 蓋陽後竭而然也. 不下亦死, 宜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 養陰退
陽, 積熱漸以消散, 則心胸再暖而脈漸以生也.

陰盛格陽

33. 陰盛格陽色淺赤, 發熱不渴厥而煩, 下痢尿清爪青白, 浮微通脈
復陽還.

【註】經曰: 陰氣太盛, 陽氣不得相營也. 不相營者, 不相入也. 既
不相入, 則格陽於外, 故曰陰盛格陽也. 色淺赤, 謂面色見浮淺之紅
赤色也. 其外證面赤發熱而煩, 頗類陽熱, 其內則不渴, 下痢清穀,
小便清白, 爪甲青白, 四肢厥冷, 脈浮微欲絕, 一派陰寒虛證. 宜通
脈四逆湯冷服之, 從其陰而復其陽也. 痢止脈不出, 加倍人參. 下痢
無脈, 宜白通加豬膽汁人尿湯. 厥煩欲死, 宜吳茱萸湯.

陽毒

34. 陽毒熱極失汗下, 舌捲焦黑鼻煤煙, 昏噤發狂如見鬼, 咽疼唾血
赤雲斑. 六七日前尚可治, 表裡俱實黑奴丸, 熱盛解毒裡實下, 表實
三黃石膏煎.

【註】陽毒, 謂陽熱至極之證也. 失汗下, 謂應汗不汗, 應下不下,
失其汗下之時也. 熱毒炎炎不巳, 故舌捲焦黑, 鼻內生煤煙也. 熱毒
內攻乘心, 故神昏噤慄, 發狂如見鬼神, 咽疼唾血也. 熱毒外薄肌膚,
故發赤色如錦雲之斑也. 六, 七日前, 謂日淺毒未深入, 故尚可治.
表裡俱實, 謂有是證, 無汗不大便者, 宜黑奴丸兩解之. 無表裡實證
熱盛者, 宜黃連解毒湯, 兼燥渴者, 合白虎湯清之. 裡實不便者, 宜
解毒承氣湯下之. 表實無汗者, 宜三黃石膏湯發之. 陰毒

35. 陰毒寒極色青黑, 咽痛通身厥冷寒, 重強身疼如被杖, 腹中紋痛
若石堅, 或嘔或痢或煩躁, 或出冷汗溫補先, 無汗還陽退陰汗, 急灸
氣海及關元.

【註】陰毒, 謂陰寒至極之證也. 血脈受陰毒邪, 故面色青黑也. 陰
毒內攻於裡, 故咽痛腹中絞痛也. 陰毒外攻於表, 故厥冷通身, 重強
疼痛如被杖也, 獨陰無陽不化, 故陰凝腹若石之堅硬也. 或嘔吐、 或
下痢, 或煩躁, 或冷汗出, 皆陽虛不足或有之證, 均以溫補為先, 宜
四逆湯倍加人參. 若有是證, 其人無汗, 宜還陽散, 退陰散, 溫而汗
之, 使寒毒散而陽伸也. 凡遇此證, 俱宜急灸氣海, 關元二, 三百壯,
隨服藥餌, 未有不生者也.

醫宗金鑒 三十七卷

表熱裡熱陰熱陽熱

1. 發熱無時熱翕翕, 炊籠騰越熱蒸蒸, 表熱尿白裡熱赤, 外需麻桂內
涼承, 燥乾煩渴為陽熱, 厥痢外熱屬陰經, 陽熱宜清白虎輩, 陰熱四
逆與白通.

【註】發熱無時熱翕翕, 謂發熱無休止之時, 若合羽外復之表熱也.
炊籠騰越熱蒸蒸, 謂發熱如炊籠蒸蒸內越之裡熱也. 表熱, 熱不在裡,
故尿白也; 裡熱, 故尿赤也. 外需麻桂, 謂表熱無汗宜麻黃湯, 有汗
宜桂枝湯. 內涼承, 謂裡熱輕者宜涼膈散, 重者宜三承氣湯. 發熱兼
口燥, 舌乾, 煩渴者, 為陽經之熱也. 發熱兼厥冷, 下痢清穀者, 屬
陰經之熱也. 陽熱宜清, 白虎解毒輩也. 陰熱宜溫, 四逆白通湯也.


【按】翕翕, 蒸蒸發熱, 俱有汗, 二證相類. 若以翕翕之表熱, 誤為
蒸蒸之裡熱, 下之則逆; 若以蒸蒸裡熱, 誤為翕翕表熱, 汗之轉傷.
翕翕之汗熱雖同蒸蒸, 捫之自溫, 不似蒸蒸之汗熱、 捫之自有熱氣透
手也. 其間或有疑似難辨, 又當審小便之白赤, 舌胎之潤燥, 自可決
也.

惡寒背惡寒辨

2. 惡寒表裡陰陽辨, 發熱有汗表為虛, 發熱無汗表實證, 實以麻黃虛
桂枝. 無熱惡寒發陰裡, 桂枝加附頗相宜, 背寒口和陰附子, 口燥渴
陽白虎需.

【註】惡寒一證, 有表裡, 陰陽之辨. 發熱惡寒發於陽表也, 有汗宜
桂枝湯, 無汗宜麻黃湯. 無熱惡寒發於陰裡也, 有汗宜桂枝加附子湯,
無汗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背惡寒口和, 謂口中不燥而和也; 陰, 謂屬
少陰也, 宜附子湯. 背惡寒口燥渴, 謂口中燥而湯也; 陽, 謂屬陽明
也, 宜白虎加人參湯.

【按】陰陽二經, 惡寒雖同, 其身有熱無熱則異也, 一則汗之, 一則
溫之. 少陰、 陽明之背惡寒雖同, 其口中和、口中不和則異也, 一則
溫之, 一則清之. 惡寒雖屬輕微之證, 仲景立法可辨, 他可類推矣.
惡風

3. 風寒相因相離少, 三陽俱有惡寒風, 惡風屬陽法從表, 三陰惡寒
無惡風.

【註】風寒二者, 大率多相因而少相離, 有寒時不皆無風, 有風時不
皆無寒, 故三陽俱有惡寒惡風同見也. 惡風與惡寒均表病也 , 法當
從表; 然風屬陽, 寒屬陰, 故三陰經證有惡寒而無惡風也.

頭痛

4. 三陽頭痛身皆熱, 無熱吐沫厥陰經, 不便尿紅當議下, 尿白猶屬
表未清.

【註】三陽, 謂太陽、陽明、少陽也. 頭痛身皆熱, 謂三陽頭痛身皆
熱也. 三陽經頭痛, 法當從三陽治也. 厥陰頭痛, 則多厥而無熱, 嘔
吐涎沫, 是厥陰挾寒邪上逆也, 宜吳茱萸湯溫而降之. 三陽頭痛, 若
不大便, 小便紅赤, 為裡實熱, 法當議下, 宜承氣湯. 若小便清白,
即不大便, 為裡熱未實, 表尚未清, 法當先從表治也. 三陰經無頭痛
, 惟厥陰有頭痛, 以其脈與督脈上會於巔也. 三陰經無發熱, 厥陰少
陰亦有發熱, 謂之反發熱, 以其臟有相火, 陰盛格陽於外也.

項強

5. 項背几几強太陽, 脈浮無汗葛根湯, 有汗桂枝添葛入 , 脈沉栝蔞
桂枝方. 結胸項強如柔痙, 大陷胸丸下必康, 但見少陽休汗下, 柴胡
去半入蔞良.

【註】項強, 太陽病也. 項背強, 太陽、陽明病也. 几几, 拘強而甚
之貌也. 脈浮屬二陽之表脈也. 若無汗是從傷寒傳來, 宜葛根湯;有
汗是從中風傳來, 宜桂枝加葛根湯. 脈沉, 謂邪已入胸裡也, 宜栝蔞
桂枝湯. 結胸, 謂結胸病也, 項強如柔痙, 謂項強背反張, 有汗如柔
痙之狀也, 宜大陷胸丸. 但見少陽, 謂太陽、少陽併病之項強. 休汗
下, 謂邪入少陽, 不可更汗下也, 宜柴胡湯去半夏加栝蔞主之. 良,
好也. 栝蔞桂枝湯方在『金匱要略』.

身痛

6. 身痛未汗表實證, 汗後身疼屬表虛, 桂加生薑參芍藥, 尺遲血少
建中耆, 少陰沉厥附子治 , 厥陰汗痢四逆醫, 風濕盡痛難轉側, 掣
引煩疼桂附宜.

【註】身痛, 未汗屬表實證, 宜麻黃湯. 汗後身疼, 屬表虛證, 宜桂
枝新加湯, 即桂枝湯倍生薑, 芍藥加人參也. 曰桂加, 即桂枝湯加此
也. 尺遲血少建中耆, 謂身痛尺中脈遲, 是血少營氣不足也, 雖未經
汗, 不可發汗, 直建中湯加黃耆以補營血也. 少陰, 謂身痛見少陰沉
脈, 四肢厥冷也. 附子治, 謂宜附子湯治也. 厥陰, 謂身痛見厥陰厥
逆, 汗出不止, 下痢清穀也. 四逆醫, 謂以四逆湯醫也. 風濕, 謂風
濕身痛也. 盡痛難轉側, 是濕則令人一身盡痛不能轉側. 掣引煩疼,
是風則令人筋脈牽引, 煩疼不寧也. 桂附宜, 謂宜以桂枝附子湯也.

David168 说...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7 / 5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1/18 下午 12:24
煩躁不眠懊??

7. 躁身不靜煩心擾, 不躁難眠作熱觀, 懊?? 煩甚無冷病, 惟躁陰陽
表裡看. 諸煩無論三法後, 便軟梔竹等湯煎, 便硬白虎三承氣, 躁同
陰見便屬寒.

【註】身為熱動而不安謂之躁, 心為熱擾而不寧謂之煩. 煩則擾於內
, 躁則動於外, 故有心煩而無身煩, 有身躁而無心躁也. 大抵煩屬陽
, 躁屬陰. 若懊?? 心中反覆顛倒, 煩不得眠, 不與躁同見者, 皆無
冷病, 當作熱觀也. 惟躁則不然, 當分表裡陰陽取治. 故太陽有不汗
出而煩躁, 謂之在表, 大青龍證也. 陽明有心下硬之煩躁, 謂之在陽
, 白虎湯證也. 三陰有吐痢手足厥之煩躁, 謂之在陰, 四逆輩證也.
諸煩, 謂煩不眠懊?? 也. 無論三法後, 謂不論巳經, 未經, 汗, 吐
, 下三法之前後也. 但大便不硬者, 以竹葉石膏, 溫膽, 梔子豉等湯
主治可也. 便硬者, 量其熱之深淺, 以白虎、三承氣湯主治可也. 躁
同陰見, 謂躁同三陰證見, 便屬陰寒之躁, 宜四逆、理中、吳茱萸湯
主治可也.

自汗頭汗

8. 自汗熱越多急下, 更兼熱痢不休凶, 頭汗熱蒸不得越, 黃濕水火
血皆成.

【註】自汗在太陽, 謂之風邪, 桂枝湯證也. 在陽明, 謂之熱越, 白
虎湯證也. 若大熱蒸蒸汗出過多, 則宜調胃承氣湯, 急下其熱, 救其
津也. 若更兼發熱下痢不休, 內外兩脫, 故凶也. 頭汗出, 躋頸而還
, 則為熱不得外越, 上蒸於首也. 或因黃鬱未發, 或因濕家誤下, 或
因水結胸蒸, 或因火劫熱迫, 或因陽明蓄血, 或因熱入血室, 皆令成
之, 則當分門施治可也.

手足汗

9. 手足濈濈然汗出, 便硬尿利本當攻, 寒中汗冷尿不利, 攻之固瘕
瀉澄清.

【註】胃主四肢為津液之主, 今熱聚於胃, 蒸其津液, 傍達於四肢,
故手足濈濈然汗出, 且小便自利, 胃中津液必乾, 大便必硬, 本當攻
也. 若中寒胃陽土虛, 脾不約束, 津液橫溢, 四肢猶如陰盛淫雨滂沱
, 故汗出而冷也. 陽虛失運, 中寒不化, 故小便不利也. 今雖便硬而
手足汗出, 非為熱越者比, 慎不可攻, 攻之必變生, 固瘕泄瀉澄清不
止也.

潮熱時熱

10. 午後一發為潮熱, 無休發熱汗蒸蒸, 時熱自汗無裡證, 先時與藥
桂枝稱.

【註】潮熱, 陽明腑證也. 陽明王於申酉, 故潮熱發於午後, 如潮信
之不失, 因名之曰潮熱, 可下之證也. 無休發熱汗蒸蒸, 謂發無休止
之時, 熱氣透手溱溱有汗, 名曰蒸蒸發熱, 亦屬陽明內實, 可下之證
也. 時熱自汗者, 謂發熱時輕時重而有自汗也, 似潮熱而次數, 似蒸
蒸而休止. 潮熱蒸蒸之熱, 則必兼有可下之證. 時熱時止之熱, 則必
不兼可下之證, 故曰: 無裡證也. 因其無裡證, 熱而有汗, 知風邪留
連在表不已, 故用桂枝主治. 然必先其發熱汗出之時與桂枝湯也, 蓋
桂枝不為時熱自汗者設, 而為時熱自汗有表無裡證者設也. 上處重在
無裡證, 非謂凡有時熱自汗, 皆可服桂枝湯也.

譫語鄭聲

11. 譫語為實聲長壯, 亂言無次數更端, 鄭聲為虛音短細, 頻言重複
更呢喃. 同陽經見均屬熱, 同陰經見總為寒, 陽無可攻當清解, 陰不
能溫清補痊.

【註】言語心主之也. 心氣實熱而神有餘, 則發為譫語. 譫語為實,
故聲長而壯, 亂言無次數數更端也. 心氣虛熱而神不足 , 則發為鄭
聲. 鄭聲為虛, 故音短而細, 只將一言重複呢喃也. 蓋神有餘, 則能
機變而亂言. 神不足, 則無機變而只守一聲也. 凡譫語, 鄭聲與陽經
同見者, 均屬熱證, 可以攻之; 與陰經同見者, 總為寒證, 可以溫之
. 若雖與陽經同見, 而無可攻之證, 不可攻之, 當清解也; 與陰經同
見而無可溫之證, 不可溫之, 當清補也.

渴證

12. 三法傷津胃燥乾, 陽往乘陰渴亦然, 渴欲飲水少少與, 莫使停留
飲病乾. 太陽五苓尿不利, 陽明白虎飲連連, 少陽證具心煩渴, 小柴
去半粉加添.

【註】渴病, 多因或汗、 或吐、或下三法傷其津液, 致令胃中乾燥,
故引飲也. 陽邪往乘三陰, 太陰則嗌乾, 少陰則口燥, 厥陰則消渴.
渴在三陰, 陽邪亦屬熱傷津液, 故曰渴亦然也. 三陰之渴, 治法詳於
三陰經內. 凡渴欲飲水者, 當少少與之, 以滋胃乾, 胃和則癒, 若恣
意與飲之, 不但渴不能癒致水停留為病也. 太陽之渴用五苓散者, 以
水停下焦, 小便不利故也. 陽明之渴用白虎者, 以胃熱飲水連連不巳
也. 少陽寒熱往來等證巳具, 心煩渴者, 用小柴胡湯以和解, 去半夏
以避燥, 加花粉以生津液也.

舌胎

13. 舌心外候本澤紅, 紅深赤色熱為輕, 外紅內紫為熱重, 滑白寒表
少陽經, 沉遲細緊臟寒結, 乾薄氣液兩虛空, 黃黑胎潤裡熱淺, 焦乾
刺裂熱深明, 黑滑若與三陰見, 水來剋火百無生.

【註】舌者心之外候, 色應紅澤為無病也. 若初感內外紅深, 則為有
熱. 外紅內紫, 則為熱甚. 舌胎滑白, 則為表寒. 其胎漸厚, 則為傳
少陽經也. 熱者宜辛涼汗之, 寒者宜辛溫汗之. 在少陽者為胸中有寒
, 丹田有熱也, 小柴胡湯兩解之. 胸中指表也, 淺也; 丹田指裡也,
深也, 非直指胸中丹田, 謂半裡之熱未成, 半表之寒猶在. 故舌白一
證, 有寒有熱也. 若其胎滑厚與陰證脈同見, 乃臟虛寒結, 以理中加
枳實溫而開之. 若其胎乾薄與陽證同見, 乃氣虛液竭, 以白虎加人參
清而補之. 若白胎漸變黃色, 此為去表入裡, 其熱尚淺, 表不罷者,
宜三黃石膏湯; 己入裡者, 涼膈散. 如焦乾黑色, 或芒刺裂紋, 此為
裡熱己深, 宜梔子金花湯, 兼滿痛者, 大承氣湯. 紅, 火色也; 黑,
水色也. 與三陽證見, 為熱極反兼勝己之化, 清之下之, 尚可治也.
若與三陰證見, 則為水來剋火, 百無一生. 治者以生薑擦之, 其黑色
稍退, 急用附子理中; 四逆輩救之可生.

胸脅滿痛

14. 邪氣傳裡必先胸, 由胸及脅少陽經, 太陽脈浮惟胸滿, 過經不解
有陽明. 乾嘔潮熱胸脅滿, 大柴加消兩解行. 心腹引脅硬滿痛, 乾嘔
尿秘十棗攻.

【註】邪氣傳裡必先自胸, 若脈浮惟胸滿而不及脅者, 仍屬太陽表分
也, 宜麻黃湯. 因胸及脅而皆滿者, 屬少陽經也, 宜小柴胡湯. 若十
餘日不解, 而胸脅滿, 兼乾嘔潮熱者, 是少陽兼有陽明也, 宜大柴胡
湯加芒硝兩解之. 若表己解, 心下及腹引脅, 滿硬而痛, 乾嘔小便不
利者, 是停飲內實也, 宜十棗湯攻之.

嘔證

15. 嘔病因何屬少陽? 表入裡拒故為殃, 太陽之嘔表不解, 食穀欲嘔
在胃陽, 太陰有吐而無嘔, 厥陰涎沫吐蚘長, 少陰嘔痢有水氣, 飲嘔
相因是水鄉.

【註】嘔病諸經皆有, 因何屬少陽也? 因表邪入裡, 裡氣拒格, 上逆
作嘔, 故為殃屬少陽也, 宜小柴胡湯. 心下硬而煩, 或不大便, 宜大
柴胡湯. 表不解之嘔屬太陽也, 宜柴桂湯. 食穀欲嘔, 屬胃陽;胃陽
, 陽明也. 屬中寒, 宜吳茱萸湯; 得湯更嘔屬表熱, 宜葛根加半夏湯
. 嘔吐涎沫, 或嘔吐蚘, 屬厥陰也. 宜吳茱萸湯; 吐蚘者, 宜烏梅丸
. 嘔而下痢, 是有水氣, 屬少陰也, 宜真武湯. 飲而嘔, 嘔而飲, 飲
嘔相因不已, 是停水也, 宜五苓散.

往來寒熱如瘧寒熱

16. 往來寒熱少陽證, 寒熱相因小柴胡, 如瘧寒熱三五發, 太陽麻桂
等湯除.

【註】寒而熱, 熱而寒, 寒熱相因不已, 故名曰往來寒熱, 為少陽主
證, 宜小柴胡湯. 寒熱而有作止之常, 一日一次, 或隔日一次, 謂之
瘧, 屬雜病也. 寒熱而無作止之常, 日三、五發, 謂之如瘧, 屬太陽
經未盡之表邪也, 宜麻桂各半湯. 若熱多寒少, 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若有汗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若無汗亦宜麻桂各半湯. 此皆治太陽未盡
之微邪法也.

目眩耳聾

17. 少陽目眩神自正, 諸逆昏亂不能生, 重暍耳聾濕溫汗, 不語面色
變身青.

【註】目眩者, 目黑不明也; 耳聾者, 耳無所聞也, 皆少陽經主證,
非死候也. 其目之明, 其耳之聰, 神自完整. 若因三法失宜, 致諸變
逆壞證, 目眩而神昏言亂, 乃神散氣脫之候, 故曰不能生也. 若因誤
發濕溫家汗而不能言語, 耳聾無聞, 身青面色變者, 名曰重暍, 亦死
證也.

腹滿痛

18. 腹滿時痛不足證, 腹滿大痛有餘名. 誤下邪陷太陰裡, 汗熱便硬
轉陽明.

【註】腹滿時痛為不足, 桂枝加芍藥湯, 不癒, 用理中湯. 腹滿大痛
為有餘, 桂枝加大黃湯. 此皆誤下邪陷太陰之裡證也. 若潮熱自汗,
大便硬, 則為太陰之邪轉屬陽明也, 宜大承氣湯.

吐證

19. 中寒吐食不能食, 不渴而厥吐寒虛, 得食吐渴火為逆, 飲吐相因
水病居.

【註】中寒吐食, 謂中寒吐食不能食也. 凡不渴而厥吐, 是寒虛吐也
, 宜理中、吳茱萸輩. 凡渴而得食即吐, 是火吐也, 熱實宜黃連解毒
湯. 熱虛宜乾薑黃連黃芩湯, 或竹葉石膏湯. 渴而飲, 飲而吐, 吐而
復渴, 水逆病也, 宜五苓散.

熱痢寒痢

20. 熱痢尿紅渴黏穢, 寒痢澄清小便白, 理中不應宜固澀, 仍然不應
利之瘥.

【註】自痢不渴者, 屬太陰寒也. 下痢欲飲水者, 以有熱故也. 此以
渴辨寒熱也. 小便黃赤, 穢氣稠黏者, 皆熱痢也. 小便清白, 澄徹清
穀, 皆寒痢也. 熱痢有表證, 輕者升麻葛根湯, 重者葛根湯汗之. 有
裡證者, 量以三承氣湯下之. 無表裡證, 輕者宜黃芩湯, 重者宜葛根
黃連黃芩湯清之. 寒痢宜理中湯溫而補之. 若服理中湯不應者, 此屬
下焦滑脫, 宜赤石脂禹餘糧湯固澀. 仍然不應, 此為清濁不分, 水走
大腸, 宜五芩散或豬苓湯利之, 可瘥也.

但欲寐

21. 行陰嗜臥無表裡, 呼醒復睡不須驚, 風溫脈浮熱汗出, 多眠身重
息鼾鳴.

【註】行陰欲寐嗜臥, 少陰證也. 若欲寐嗜臥無表裡證, 身和脈小,
知已解也. 然解後之睡, 呼之則醒, 醒而又睡, 是陰氣來復, 非陰盛
困陽, 不須驚也. 風溫亦欲寐多眠, 則有脈浮發熱, 汗出身重, 鼻息
鼾鳴之別也.

陰陽咽痛

22. 咽痛乾腫為陽熱, 不乾不腫屬陰寒, 陽用甘桔等湯治, 陰用甘桔
附薑攢.

【註】咽痛一證, 寒熱皆有. 咽乾腫痛, 為三陽熱證, 宜甘桔, 半夏
, 苦酒, 豬膚等湯調治. 不乾不重而痛, 為三陰寒證, 宜四逆湯加桔
梗主治也.

氣上衝

23. 氣撞吐蚘厥陰本, 無蚘陽表桂枝湯, 少腹急引燒?? 散, 衝喉難
息瓜蒂良.

【註】氣撞吐蚘, 謂厥陰本證也. 無蚘, 謂氣撞不吐蚘, 乃邪猶在陽
表也, 宜桂枝湯. 少腹急引, 謂氣上衝, 更少腹引陰急痛, 乃陰陽易
病也, 宜燒?? 散. 衝喉難息, 謂氣上衝喉, 胸滿難以布息, 乃寒實
在胸也, 宜瓜蒂散.

饑不欲食

24. 饑不欲食吐蚘厥, 下後不食屬陽明, 懊?? 頭汗梔子豉, 厥緊心
煩邪在胸.

【註】饑不欲食吐蚘厥, 謂厥陰本證也. 下後饑不能食屬陽明也. 陽
明病則懊??, 心中煩甚, 頭上汗出, 是熱在胃中, 宜梔子豉湯湧之.
厥陰病則吐蚘, 厥逆, 脈微, 今不微而緊更心煩者, 非寒虛邪, 是寒
實邪, 而在胸中宜瓜蒂散吐之.

手足厥逆

25. 太陰手足溫無厥, 少陰厥冷不能溫, 厥陰寒厥分微甚, 熱厥相因
辨淺深.

【註】太陰經無厥逆, 而有手足自溫. 少陰經有寒厥, 而無熱厥. 厥
陰經有寒、熱二厥. 寒厥者, 只寒而不熱也. 熱厥者, 由熱而厥, 由
厥而熱, 熱厥相因無休歇也. 當辨陰陽淺深, 以當歸四逆、承氣等湯
施治可也. 詳厥陰篇.

少腹滿痛

26. 少腹滿而按之痛, 厥逆尿白冷膀胱, 不厥血蓄小便利, 小便不利
水為殃.

【註】少腹滿按之痛, 若四肢厥冷, 小便清白者, 是冷結膀胱, 宜當
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不厥冷, 小便自利者, 是血蓄膀胱 , 宜桃
仁承氣湯. 小便不利者, 是水蓄膀胱, 宜五苓散. 若大小便不利者,
是水熱蓄結, 宜八正散.

神昏狂亂蓄血發狂

27. 神昏胃熱重陽狂, 三黃三承白解湯. 蓄血發狂小便利, 少腹硬痛
屬太陽, 陽明蓄血大便黑, 其人如狂而喜忘, 桃仁承氣抵當治, 須識
作汗奄然狂.

【註】神昏胃熱, 謂神昏是胃經熱極乘心也. 重陽狂, 謂熱入於陽則
狂亂也. 三黃, 謂三黃石膏湯, 治神昏狂亂表實無汗者也. 三承, 謂
三承氣湯, 治神昏狂亂裡實不便者也. 白解湯, 謂白虎解毒湯, 治神
昏狂亂, 無表裡證而熱極者也. 太陽蓄血發狂, 則少腹硬痛, 小便自
利. 若小便不利, 是水熱蓄也, 非血蓄也. 陽明血蓄如狂, 則喜忘,
大便黑. 若大便不黑, 是熱極也, 非血蓄也. 蓄血輕者, 桃仁承氣湯
, 重者抵當湯, 擇而用之可也. 然發狂證, 亦有陽盛陰虛之人, 作汗
將解之時, 奄然發狂, 濈然汗出而解者, 當須識之, 不可以藥也.

循衣摸床

28. 循衣摸床有二因, 太陽火劫熱傷陰, 小便利生不利死, 陽明熱極
熱彌深, 皆緣三法失成壞, 脈實堪下弱難禁, 虛實陰陽難辨處, 獨參
六味可回春.

【註】循衣摸床, 危惡之證也. 一因太陽火劫取汗, 致陽盛傷陰. 陰
若未竭, 則小便利, 多生; 陰若已竭, 則小便難, 多死. 一因陽明熱
極, 汗, 吐, 下三法失宜, 致成壞證. 其熱彌深, 脈實者, 堪下則可
治; 脈弱者, 不堪下則難治. 此已成危惡壞證, 往往陰陽虛實, 醫莫
能辨, 無下手處, 當以大劑獨參, 六味, 乾生地黃湯, 時時與之, 每
獲生也.

太陽陽邪停飲

29. 太陽陽邪有水逆, 消渴發熱汗出煩, 小便不利水入吐, 脈浮而數
五苓攢.

【註】太陽陽邪, 有水逆消渴之病, 謂太陽中風, 有渴欲飲水, 水入
即吐者, 名曰水逆; 飲水多而小便少者, 名曰消渴. 發熱汗出, 風邪
也. 煩, 熱也. 小便不利, 水入則吐, 飲停也. 浮數, 風熱脈也. 均
宜五苓散, 多服暖水, 令微汗出, 外解太陽, 內利停水則癒. 若不能
飲暖水, 欲飲冷水者, 是熱盛也, 以五苓散加寒水石, 石膏, 滑石可
也. 詳太陽上篇.

太陽陰邪停飲

30. 太陽陰邪有水氣, 傷寒無汗熱烘烘, 主證乾嘔咳微喘, 外發內散
小青龍, 小便不利少腹滿, 下痢除麻共入苓, 噎麻易附喘加杏, 渴加
花粉減半平.

【註】太陽陰邪有水氣, 謂太陽傷寒表不解, 發熱無汗, 兼有乾嘔而
咳微喘, 飲病之主證, 宜以小青龍湯, 外發寒邪, 內散寒飲, 則可癒
也.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 或下痢, 或噎, 或喘, 或渴, 此飲病或有之
證, 亦以小青龍湯主之. 小便不利, 少腹滿, 是水停下焦, 大便下痢
, 是水走大腸, 俱除麻黃, 共入茯苓, 專滲痢也. 噎為內寒之甚, 以
麻黃易附子, 散內寒也. 喘氣上逆, 加杏仁以降逆也. 渴加花粉, 減
去半夏, 以避燥生津也. 詳太陽下篇.

少陰陽邪停飲

31. 少陰陽邪有停飲, 六七日反不得眠, 下痢而渴咳而嘔, 小便不利
豬苓煎.

【註】少陰陽邪有停飲, 謂少陰陽邪熱證, 兼有停飲病也. 少陰病當
欲寐, 至六、七日反心煩不得眠, 是少陰熱也, 下痢而渴, 咳嘔, 小
便不利, 是水飲停也. 以豬苓湯去其熱、 而利其水可也. 詳少陰篇.


少陰陰邪停飲

32. 少陰陰邪有水氣, 腹痛四肢重沉疼, 小便不利自下痢, 或咳或嘔
真武平. 咳加乾薑辛味共, 小便若利去茯苓, 嘔去附子生薑倍, 痢去
芍藥入乾寧.

【註】少陰陰邪有水氣, 謂少陰陰寒兼有水氣病也. 飲病主證, 謂腹
痛, 四肢沉重疼痛, 大便自利, 小便不利, 宜真武湯溫中利水也. 飲
病或有之證, 或咳, 或小便利, 或嘔, 或下痢. 咳加生薑, 細辛, 五
味子. 小便若利去茯苓. 嘔, 去附子倍加生薑. 痢, 去芍藥入乾薑也
.

喘急短氣

33. 喘息喝喝數張口, 短氣似喘不抬肩, 促難布息為實證, 短不續息
作虛觀, 內因飲病或痰熱, 外因陰陽表裡看, 直視神昏汗潤髮, 脈微
肢厥命難全.

【註】喘息, 氣急喝喝而數張口, 抬肩, 欠肚者, 喘也. 短氣, 則似
喘非喘, 而不張口抬肩也. 二證皆胸中氣病. 肺主氣, 故屬肺也. 無
論喘急, 短氣, 若氣促壅塞不能布息, 為有餘之實證. 若氣短空乏不
能續息, 為不足之虛證. 內因, 謂飲冷傷肺, 或因痰熱也. 外因, 謂
形寒傷表, 表主皮毛, 肺之合也, 皮毛受邪, 其次及膚, 及肌, 及胸
, 及腹入胃, 皆令病喘, 當審陰陽表裡, 從化主治可也. 喘急, 短氣
, 兼直視神昏, 汗出潤髮, 脈微四肢厥冷, 皆死候也. 與三陰寒證同
見, 是為陰喘, 宜四逆加杏仁, 五味子, 虛者倍加人參. 與三陽熱證
同見, 是為陽喘, 宜白虎, 葛根黃芩黃連湯. 與太陽表證同見, 是為
表喘, 無汗者麻黃湯, 兼煩躁者大青龍湯, 有汗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 與陽明裡證同見, 是為裡喘, 宜大承氣湯, 兼結胸者, 宜大陷胸丸
. 若兼水氣, 表實者, 小青龍湯, 表虛者及小便不利, 均宜五芩散加
葶藶子. 裡實者, 宜葶藶大棗湯, 兼腹脅硬痛者, 宜十棗湯. 裡寒者
, 宜真武湯. 若脈微細, 口鼻氣短喘乏, 而無陰陽表裡證, 此氣虛喘
也, 宜保元湯加五味子, 杏仁. 若喘而唾痰稠黏, 喉間漉漉有聲, 此
痰喘也, 重者宜瓜蒂散、礞石滾痰丸, 輕者二陳加苦葶藶子, 蘇子之
類也.

心下悸

34. 築築惕惕心動悸, 怔怔忡忡不自安, 飲多尿少為停水, 厥冷汗後
是虛寒.

【註】心下築築惕惕、 怔怔忡忡, 謂悸病之狀也. 飲水多而小便少,
水停心下之悸也, 宜茯苓甘草湯, 或五苓散. 厥冷為寒, 宜真武湯.
汗後為虛, 宜小建中湯. 或不因汗後, 是虛之甚也, 宜炙甘草湯.

戰振慄

35. 戰身聳動慄心??, 振雖聳動比戰輕, 故振責虛因無力, 慄戰相交
邪正爭, 此證若生三法後, 虛其中外逆而成, 不逆因和而作解, 正勝
邪卻戰汗平.

【註】戰, 謂身抖聳動也. 慄, 謂心內發?? 也. 振, 亦聳動, 比之
於戰則無力也. 所以論中曰: 振振者, 皆責其虛也. 慄, 邪氣為之也
. 戰, 正氣為之也. 邪正相交故爭也. 此證若生於汗, 吐,下之後,是
虛其中外而致逆也. 若不致逆, 邪因以衰, 正因以和而作解, 則為正
勝邪卻, 戰慄汗出而平也.

呃逆噦噫

36. 呃逆今名?? 古名, 不似噦噦胃裡聲,?? 聲格格連聲作, 原夫臍
下氣來衝, 頗類噯噫情自異, 均屬氣逆治能同. 虛熱橘皮竹茹治, 二
便不利利之寧, 氣不歸原宜都氣, 寒虛丁萸附理中, 痞硬下痢生薑瀉
, 痞硬噫氣代赭功.

【註】今之名曰呃逆, 即古之名曰?? 也.?? 者, 氣噎結有聲也. 世
有以噦呃逆者, 蓋不知噦噦之聲, 聲從胃裡出口, 不似?? 之格格連
聲, 氣從臍下來自衝脈, 出口作聲也. 呃逆頗類噯氣噫氣. 噯氣者,
因飽食太急, 比時作噯, 轉食氣也. 噫氣者, 因過食傷食, 越時作噫
, 食臭氣也, 故曰情自異也. 但均屬氣逆為病, 故曰治能同也. 呃逆
之病, 胃氣虛竭也. 兼熱者, 以橘皮竹茹湯加柿蒂主之. 兼大便不利
, 以三承氣湯主之. 兼小便不利, 以二苓散湯主之. 兼腎虛不能攝衝
脈之氣歸原, 以都氣湯加牛膝主之. 兼寒虛, 太陰手足溫, 以丁萸理
中湯主之, 少陰手足厥, 更加附子. 兼痞硬下痢, 以生薑瀉心湯主之
. 兼痞硬噫氣, 以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結胸

37. 按之滿硬不痛痞, 硬而滿痛為結胸, 大結從心至少腹, 小結心下
按方疼. 熱微頭汗為水結, 漱水不嚥血結名, 瘀衄未盡經適斷, 內實
沈大審的攻, 抵當桃仁大小陷, 誤攻浮大命多傾, 不實浮滑小陷證,
藏結悉具躁煩凶.

【註】傷寒下之太早則成痞硬, 中風下太早則成結胸, 均為表邪乘虛
入裡. 硬滿按之而痛, 為結胸實邪也. 硬滿按之不痛, 為痞硬虛邪也
. 大結, 謂大結胸, 從心下至少腹, 硬滿而痛, 手不可近者, 宜大陷
胸湯攻之. 小結, 謂小結胸, 微結心下, 按之方痛, 不按不疼也, 宜
小陷胸湯開之. 身有微熱, 頭自汗出, 兼有是證者, 為水結胸也, 宜
大陷胸丸攻之. 漱水不欲嚥, 兼有是證者, 為血結胸也, 血瘀不成衄
解, 或衄未盡, 或婦人經來適斷, 皆能成之, 宜抵當丸, 或桃仁承氣
湯攻之. 內實證實可攻也, 沉大脈實可攻也, 審其的當, 則用抵當,
仁承氣, 大陷胸湯丸以攻之. 審若不內實, 脈浮滑或脈浮大是未的也
, 乃小陷胸證, 不可攻也, 誤攻之, 定然凶也. 藏結, 謂狀如結胸,
舌胎白滑, 脈浮而細也. 悉具, 謂結胸通腹, 兩脅皆硬滿痛也, 此證
加之煩燥, 凶死可知.

痞硬

38. 陽證痞硬為熱痞, 大黃黃連瀉心寧, 汗出惡寒寒熱痞, 附子瀉心
兩收功. 誤下少陽發熱嘔, 痞滿半夏瀉心能. 虛熱水氣痞下痢, 心煩
乾嘔腹雷鳴, 虛熱水氣生薑瀉, 痞急氣逆甘草靈. 桂枝表解乃攻痞,
五芩煩渴利尿通.

【註】傷寒下早則成痞硬, 中風下早則成結胸, 此其常也. 然論中中
風下早未嘗無痞硬, 傷寒下早亦有結胸. 大抵從虛化者多為痞硬, 從
實化者多結胸也. 陽證心下痞硬為熱痞, 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若陽證
汗出惡寒, 為寒熱痞, 宜附子瀉心湯. 誤下少陽發熱而嘔, 心下痞滿
, 為嘔逆痞, 宜半夏瀉心湯. 陽證誤下, 心下痞硬, 下痢, 心煩乾嘔
, 腹中雷嗚, 脅下有水氣, 致小便不利, 為虛熱水氣痞, 宜生薑瀉心
湯. 若有是證, 脅下無水氣, 其痞急益甚, 為虛熱客氣上逆之痞, 宜
甘草瀉心湯. 凡有痞者, 有無汗惡寒之表, 宜桂枝湯表解已, 乃可以
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也. 若有痞者, 與瀉心湯, 痞不解其人煩渴, 小
便不利, 先以五苓散, 小便利後, 乃可與諸瀉心湯治痞也. 發黃 39.
濕熱發黃頭汗出, 小便不利渴陽明. 素有寒濕發汗後, 黃從陰化太陰
經. 陽色鮮明陰色暗 , 太陽血蓄並狂生. 表實麻翹赤小豆, 茵陳裡
實梔子清. 陰黃茵陳四逆主, 便溏尿秘茵五苓. 環口黧黑柔汗死, 體
若煙燻陽絕徵.

【註】陽明病應遍身有汗, 謂之熱越. 今頭汗出, 身無汗, 是熱不得
越也. 渴而引飲, 小便不利, 是停水也. 熱與濕瘀, 從土而化, 外薄
肌肉, 謂之濕熱發黃也. 或其人素有寒濕, 為表邪遏鬱, 或巳成黃,
又經發汗, 傳入太陰, 從陰而化, 謂之濕寒發黃也. 陽明屬陽, 故其
色明亮. 太陰屬陰, 故其色晦暗也. 太陽蓄血亦有發黃, 多與狂病並
生, 法當從蓄血治也. 表實無汗發黃者, 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
裡實不便者, 宜茵陳蒿湯下之. 無表裡證熱盛者, 宜梔子柏皮湯清之
. 陰證發黃者, 宜茵陳四逆湯溫之. 若大便溏, 小便秘, 發黃者, 宜
茵陳五苓散利之. 環口黧黑柔汗者, 陰黃死證也. 柔汗、謂冷汗也
. 身體枯燥如煙燻者,陽黃死證也.

疹斑

40. 傷寒疹斑失汗下, 感而即出時氣然. 表邪覆鬱營衛分, 外泛皮脈
痧疹斑. 痧白疹紅如膚粟, 斑紅如豆片連連. 紅輕赤重黑多死, 淡紅
稀暗是陰寒. 未透升麻消毒治, 熱盛三黃石膏煎, 巳透青黛消斑飲 ,
雙解痧疹法同前.

【註】傷寒發斑, 疹, 痧, 皆因汗下失宜, 外邪復鬱, 內熱泛出而成
也. 惟時氣傳染, 感而即出, 亦由疫之為病烈而速也. 發於衛分則為
痧, 衛主氣, 故色白如膚粟也. 發於營分則為疹斑 , 營主血, 故色
紅膚淺為疹, 深重為斑. 斑形如豆, 甚則成片連屬. 斑疹之色紅者輕
, 赤者重, 黑者死, 此以熱之深淺驗死生也. 若其色淡紅而稀暗者,
皆因邪在三陽, 巳成斑疹入裡, 邪從陰化, 或過服冷藥所致, 是為陰
斑, 陰痧, 陰疹, 法當從陰寒主治也. 斑出未透, 表熱輕者, 宜升麻
葛根湯, 合消毒犀角飲治之. 表熱重者, 宜三黃石膏湯發之. 巳透用
青黛消斑飲, 加減清之. 痧疹初起, 表裡不清, 用雙解散先通表裡 ,
餘法同前治之可也.

衄血

14. 陽明衄血熱在裡, 太陽衄血熱瘀經, 太陽頭痛目瞑兆, 陽明漱水
不嚥徵. 衄後身涼知作解, 不解升麻犀角清. 未嚥表實麻黃汗, 裡熱
犀角苓連同.

【註】陽明衄血熱在裡也. 太陽衄血熱瘀經也. 太陽失汗則有頭痛目
瞑之兆, 陽明失下則有漱水不欲嚥之徵. 衄血之後, 身涼脈靜, 知作
解也. 若仍不解, 知衄未盡, 熱留於營也. 無汗表熱, 宜升麻葛根合
犀角地黃湯清解之; 欲作衄未衄者, 表實宜麻黃湯汗之, 裡熱宜犀角
地黃湯加芩連清之. 若表實裡熱者, 則又當合二方兩解之.

吐血

42. 傷寒吐血多因逆, 下厥上竭少陰經, 三陽熱盛宜清解, 血瘀胸滿
痛當攻, 暴吐腐臭內潰死, 過多血脫面無紅, 犀角桃仁宜揀用, 救脫
聖愈及養榮.

【註】傷寒吐血, 皆因失汗, 失下, 火逆, 以致邪熱熾盛, 沸騰經血
故也. 若血從口鼻耳目而出, 小便難, 此為強發少陰汗, 名曰下厥上
竭, 為難治也. 三陽熱盛吐血, 宜升麻葛根合犀角地黃湯, 熱甚加芩
連清解可也. 若血瘀則胸滿或痛, 當以桃仁承氣合犀角地黃湯攻之.
若暴吐腐臭之血, 名曰內潰, 內潰者死. 若吐血過多, 面唇無紅色,
名曰血脫. 救脫, 輕者以聖愈湯, 重者以人參養榮湯.

大小便膿血

43. 熱在膀胱小便血, 八正導赤利之佳, 熱瘀裡急下膿血, 黃連白頭
與桃花.

【註】陽經之熱, 下注膀胱, 傷其營分, 熱少血多, 瘀成血蓄. 熱多
血少, 熱迫血行, 血不得蓄, 而走下竅, 故尿血也, 以八正散, 導赤
散利而清之. 陰經之熱, 轉迫陽明, 傷其營分, 瘀則血蓄, 喜忘如狂
. 不蓄則便血, 熱腐則便膿. 便膿熱鬱, 裡急下重, 所必然也. 輕者
宜黃連阿膠湯, 重者白頭翁湯清之, 滑脫者, 桃花湯濇之可也.

頤毒

44. 傷寒發頤耳下腫, 失於汗下此毒生, 高腫焮紅痛為順, 反此神昏
命必傾. 毒伏未發脈亦隱, 冷汗淋漓肢若冰, 煩渴不便指甲紫, 頗似
三陰了了輕.

【註】傷寒頤毒, 皆因汗下失宜, 毒熱挾少陽相火上攻而成也. 若其
人陽氣素盛, 則高腫焮紅疼痛, 易於成膿, 故為順也, 宜連翹敗毒散
攻之. 或其人陽氣素虛, 或服冷藥過多, 遏鬱毒熱伏藏在裡, 內攻神
昏, 外毒漫腫, 肉色不變, 不疼木硬, 則命必危也. 毒伏未發之前,
往往似三陰亡陽之證, 脈隱不見, 冷汗淋漓, 肢冷若冰, 但身輕目睛
了了, 煩渴不大便, 指甲紅紫為異, 此毒發始, 臨治不可忽也.

狐惑

45. 古名狐惑近名疳, 狐蝕肛陰惑唇咽, 病後餘毒斑疹後, 癖疾痢後
也同然, 面眥赤白黑不一, 目不能閉喜貪眠, 潮熱聲啞腐穢氣, 能食
堪藥治多全.

【註】狐惑, 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 近時惟以疳呼之. 下疳即狐
也, 蝕爛肛陰;牙疳即惑也, 蝕咽腐齦, 脫牙穿腮破唇. 毒因傷寒病
後, 餘毒與濕?? 之為害也. 或生斑疹之後, 或生癖疾下痢之後, 其
為患亦同也. 其證則面色目眥或赤或白或黑, 時時不一 , 喜睡目不
能閉, 潮熱聲啞, 腐爛之處, 穢氣燻人. 若胃壯能食, 堪受攻病重藥
, 或病之勢緩, 治多全也.

百合

46. 百合百脈合一病, 如寒似熱藥無靈, 飲食起居皆忽忽, 如神若鬼
附其形. 脈數溺時輒頭痛, 溺時不痛淅淅風, 溺時快然但頭眩, 六四
二十病方寧.

【註】百合病者, 謂傷寒過期, 留連不解, 不分經絡百脈, 悉合為一
病也. 如寒似熱, 諸藥無靈, 欲飲不能飲, 欲食不能食, 欲臥不能臥
, 欲行不能行, 精神忽忽, 如神若鬼附其形體, 而莫知所適從也. 如
脈數、溺尿時輒頭痛者, 六十日乃癒. 若溺尿時頭不痛, 惟淅淅然惡
風寒者, 四十日乃癒. 若溺時快然, 但頭眩者, 二十日乃癒. 故曰:
六四二十日病方寧也.

熱入血室

47. 婦人傷寒同一治, 胎產經來熱入室, 晝日明了夜譫妄, 小柴生地
牡丹皮, 無汗加麻有汗桂, 汗後不解再加枝. 寒熱如瘧加麻桂, 中寒
薑附不須疑, 渴熱白虎花粉葛, 瘀血桃仁承氣俱. 產後胎前雖多證,
不外陰陽表裡醫.

【註】婦人傷寒, 與男子治法同也. 惟產後經來, 邪熱乘虛而入血室
, 另有治法. 熱入血室之證, 書日明了, 夜則譫語妄見鬼狀, 宜小柴
胡湯加生地丹皮. 若無汗則為表實, 加麻黃汗之. 有汗則為表虛, 加
桂枝解之. 若有發熱惡寒之表, 巳經發汗, 雖無汗不加麻黃, 再加桂
枝以解之, 不可復用麻黃也. 若有如瘧之寒熱, 加麻黃桂枝兩解之.
若厥而下痢, 則為中寒, 去黃芩加薑, 附, 不須疑也. 若發熱煩渴,
則為裡熱, 去半夏合白虎, 或加花粉葛根. 胸脅少腹或滿硬、或作痛
, 則為瘀血, 宜合桃仁承氣湯攻之. 產後胎前雖有多證, 不能盡述,
總不外陰陽表裡之治, 在臨證者以意消息之耳.

食復勞復

48. 新癒臟腑皆不足, 營衛腸胃未通和, 多食過勞復生熱, 枳實梔子
大黃瘥. 浮汗沉下小柴解, 燥嘔竹葉石膏合, 氣虛補中益氣主, 陰虧
六味倍參多.

【註】新癒之後, 臟腑氣血皆不足, 營衛未通, 腸胃未和, 惟宜白粥
靜養. 若過食胃弱難消, 因復煩熱, 名曰食復. 若過勞役復生熱煩,
名曰勞復. 勞復者, 宜枳實梔子豉湯汗之. 食復者, 宜枳實梔子豉加
大黃湯下之. 脈浮有表者, 宜枳實梔子豉湯以汗解之. 脈沉有裡者,
宜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以下解之. 若無表裡證者, 宜小柴胡湯以和解
之. 口燥煩渴喜嘔者, 宜竹葉石膏湯主之. 若內傷氣虛勞復者, 宜補
中益氣湯主之. 若犯內事陰虧者, 宜六味生乾地黃湯, 氣少者, 倍加
人參湯主之.

房勞復陰陽易

49. 房勞復與陰陽易, 二病情異證則同. 病後犯色復自病, 病傳不病
易之名. 男女俱主燒?? 散, 少腹急痛引陰中, 身重少氣頭眩暈, 拘
攣熱氣上衝胸.

【註】男女新癒交接, 因而復病, 名曰房勞復. 男女新癒交接, 病男
傳不病之女病女傳不病之男, 名曰陰陽易, 即交易之義也. 犯是病者
, 男以女之?? 襠, 女以男之?? 襠燒灰, 白湯或酒, 日三服之則癒.
少腹急痛牽引陰中, 身重少氣, 頭目眩暈, 四肢拘攣, 熱氣衝胸, 是
其證也.

醫宗金鑒 三十八卷

類傷寒五證

停痰 傷食 腳氣 虛煩 內癰

1. 相類傷寒有五證, 頭疼發熱惡風寒, 停痰頭項不強痛, 胸滿難息
氣衝咽. 傷食惡食身無痛, 痞悶失氣噫作酸, 腳氣腳膝脛腫痛, 或為
乾枯大便難. 虛煩微熱無表裡, 內癰能食審疼緣, 肺癰喘咳胸引痛,
唾黏腥臭吐膿涎, 胃癰當胃痛難近, 腸癰腫痛少腹堅, 身皮甲錯腹中
急, 便數似淋證中看.

【註】類傷寒五證, 初病之時, 皆與太陽表證相類. 一曰停痰, 但胸
滿不得息氣, 上衝咽, 頭項不強痛, 與傷寒異耳. 一曰傷食, 但身無
痛, 心下痞悶, 失氣, 噫氣, 作酸, 吞酸, 與傷寒異耳. 一曰腳氣,
但病起自腳, 腳膝兩脛腫痛, 或乾枯腫痛, 名曰乾腳氣, 大便硬難,
與傷寒異耳一曰虛煩, 惟發熱而煩, 無表裡證, 與傷寒異耳. 一曰內
癰, 其狀頗類傷寒, 但飲食如故, 有癰痛之處, 與傷寒異耳. 胸中隱
痛, 或喘或咳, 吐唾腥黏, 是肺癰也. 當胃作痛, 手不可近, 是胃癰
也. 少腹重痛, 便數似淋, 身皮甲錯 , 是腸癰也.

同傷寒十二證

冬溫 寒疫 瘟疫

2. 春溫夏熱秋清涼, 冬氣冷冽令之常, 傷之四時皆正病, 非時有氣
疫為殃. 應冷反溫冬溫病, 應溫反冷寒疫傷, 瘟疫長幼相傳染, 須識
歲氣汗攻良.

【註】冬病傷寒, 春病傷風, 夏病暑病, 秋病瘧疾, 皆四時正令之常
病也. 若春應暖而反寒, 夏應熱而反涼, 秋應涼而反熱, 冬應寒而反
溫,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疫為殃也. 冬應冷反溫而病傷寒者, 名曰冬
溫. 春應溫反寒而病傷寒者, 名曰寒疫. 若一時之氣不正, 長幼皆病
, 互相傳染, 名曰瘟疫. 凡治此病, 須識歲氣太過不及, 六淫勝復,
人之強弱, 臟之寒熱, 量其輕重, 或汗或攻. 輕以劉完素之雙解散,
重以李杲之二聖救苦丸, 隨證施治可也.

溫病 熱病

3. 冬傷於寒春病溫, 夏日熱病早虧陰, 脈浮頭疼發熱渴, 不惡寒兮
是所因. 無汗河間兩解法, 有汗清下早當尋, 失治昏狂諸熱至, 無證
隨經以意神.

【註】經曰: 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 至夏為熱病. 熱病者, 皆傷寒之
類也. 冬傷於寒, 謂冬傷正令微寒未即病也. 早虧陰, 謂冬不藏精之
人, 或辛苦之人, 汗出內外失其固密, 在冬則早巳損傷腎臟陰氣, 陽
熱獨治, 所以至春一感微邪, 即引內熱, 炎炎之勢, 不能巳矣. 故病
而即渴不惡寒也. 初病無汗有表證者, 從劉完素兩解湯治法可也. 有
汗內熱盛者, 或清或攻, 急瀉其陽而救其陰, 若因循失治, 昏狂諸熱
證至, 則緩不及事也. 無證, 謂表裡無證, 當隨六經以意消息治之,
自可痛神也.

風溫

4. 風溫原自感春風, 誤汗灼熱汗津生, 陰陽俱浮難出語, 身重多眠
息鼾鳴, 誤下直視失溲少, 被火發黃瘛瘲驚, 威蕤桂枝參白虎, 一逆
引曰再命終.

【註】冬傷於寒不即病者, 復感春寒, 名曰溫病; 復感春風, 名曰風
溫. 風溫有汗, 不可汗也. 若誤汗之, 益助火邪, 則身熱如火, 自汗
津津不止, 言語難出, 身重多眠, 鼻息鼾鳴也. 風溫陰陽脈俱浮, 不
可下也. 若誤下之, 熱陷膀胱, 竭其津液, 則直視失溲, 小便少也.
風濕熱盛, 若誤以火燻蒸強汗, 火旺津亡, 則發黃色, 瘛瘲驚癇也.
風溫之證, 不可汗下, 主以葳蕤湯. 若脈虛汗多, 主以桂枝合人參白
虎湯. 一逆引日再命終, 謂一逆尚可引日, 若汗而又下, 下而又火,
則為再逆, 是促命期也.

溫瘧

5. 溫瘧得之冬中風, 寒氣藏於骨髓中, 至春邪氣不能發, 遇暑爍髓
消肌形, 或因用力腠發泄, 邪汗同出故熱生, 衰則氣復寒後作, 證同
溫熱治相同.

【註】經曰: 溫瘧得之冬中於風, 寒氣藏於骨髓之中, 至春陽氣尚微
, 邪氣不能自出, 因值大暑, 爍腦髓消肌肉, 腠理發泄, 或有所用力
, 邪氣與汗同出, 出則陰虛而陽盛, 故熱生也. 衰則氣復入, 入則陽
虛而陰盛, 故後作寒也. 其證同溫熱, 治亦相同也.

濕溫

6. 溫復傷濕濕溫病, 身重胸滿及頭疼, 妄言多汗兩脛冷, 白虎湯加
蒼朮苓.

【註】溫病復傷於濕, 名曰濕溫. 其證則身重胸滿, 頭疼妄言, 多汗
兩脛逆冷, 宜白虎湯加蒼朮、茯苓、溫、濕兩治法也.

中暍 溫毒 風濕

7. 溫病中暍溫毒病, 證同溫熱熱尤炎. 傷濕汗出當風立, 風濕發熱
重疼牽.

【註】中暍, 即中暑也. 溫熱之病復中於暑, 名曰溫毒證; 治同乎溫
熱, 但熱尤盛也. 傷濕之病復感於風, 名曰風濕;其證發熱身重, 疼
痛牽掣也, 治法已詳於身痛矣. 中暍詳在暑門.

痙證

8. 痙證反張搖頭噤, 項強拘急轉側難, 身熱足寒面目赤, 須審剛柔
治法全.

【註】風濕寒之邪合而為痙, 其證則背反張, 搖頭口噤, 項強拘急,
轉側艱難, 身熱足寒, 面目赤色也. 須審剛柔治之可痊也. 風濕盛者
, 則有汗為柔痙. 風寒盛者, 則無汗為剛痙. 均以小續命湯主之, 剛
痙去附子, 柔痙去麻黃. 表實者去參, 附, 加羌活, 獨活. 裡實者去
參, 附, 加芒硝, 大黃. 甚者則以葛根湯, 桂枝加葛根湯發之. 此治
痙之大略也, 詳在痙門.

易癒生證

9. 神清色澤亮音聲, 身輕膚潤脈和洪, 忽然口噤難言躁, 脈即停伏
戰汗寧, 飲多消散知釀汗, 能食脈浮表還平, 子得午解陽來濟, 午得
子解是陰從.

【註】易癒之病, 取於神則神清, 取於色則色澤, 取於聲則音長, 取
於體則身輕, 取於皮則膚潤, 取於脈則和洪, 皆一脈不死之證, 故曰
生證也. 若有如是之生證, 忽然口噤不語, 煩躁而甚, 六脈停伏, 宜
謹察之, 非變凶也, 乃邪正交爭, 生戰汗之候, 為將癒之兆也. 凡傷
寒渴者, 多陽證易癒, 若忽然飲多尋常, 消散無停, 知釀汗而作解也
. 傷寒多不能食, 若忽然能食且脈浮, 知胃和邪還於表而作解也. 若
不即解者, 陰陽未得其時也, 子時得之午時必解, 陽濟陰生而解也,
午時得之子時必解, 陰從陽化而解也.

難治死證

10. 傷寒死證陽見陰, 大熱不止脈失神, 陰毒陽毒六七日, 色枯聲敗
死多聞. 心絕煙燻陽獨留, 神昏直視及搖頭. 環口黧黑腹滿痢, 柔汗
陰黃脾敗由. 肺絕脈浮而無胃, 汗出如油喘不休. 唇吻反青肢冷汗,
舌捲囊縮是肝憂. 面黑齒長且枯垢, 溲便遺失腎可愁. 水漿不入脈代
散, 呃逆不已命難留. 大發風溫而成痙, 濕溫重暍促命終. 強發少陰
動經血, 口鼻目出厥竭名. 汗後狂言不食熱, 脈躁陰陽交死形. 厥冷
不及七八日, 膚冷而躁暫難寧, 此病名之曰藏厥, 厥而無脈暴出凶,
厥而下痢當不食, 反能食者名除中.

【註】病有生死, 治有難易. 生病不藥可癒, 死病雖藥莫救. 何則?
以陰陽邪正有盛衰也, 正盛邪衰則生, 陰盛陽衰則死. 傷寒陽證, 見
浮大數動滑之陽脈, 則易癒而生, 見沉微濇弱弦之陰脈, 則難治而死
. 故陰病見陽脈者生, 陽病見陰脈者死也. 大熱不止, 邪盛脈失神正
虛, 正虛邪盛, 故死也. 陰毒陽毒, 亢極不生化也; 色枯聲敗內外兩
奪也, 故均主死. 形若煙燻, 神昏直視搖頭者, 此陽邪獨留, 攻心而
絕也. 環口黧黑, 腹滿下痢不止, 柔汗陰黃者, 此為脾絕也. 脈但浮
無胃, 汗出如油, 喘息不休者, 此為肺絕也. 唇吻反青, 四肢冷汗,
舌捲囊縮, 此為肝絕也. 面黑齒長枯垢, 溲便遺失者, 此為腎絕也.
水漿不入, 生無所賴也. 脈代散, 真氣衰散也. 呃逆無休, 元氣不藏
也. 誤發風溫之汗, 因而成痙, 誤發濕溫之汗, 名曰重暍, 皆促人命
也. 強發少陰汗, 動其經血, 從口鼻目出, 名曰下厥上竭. 以上皆死
之候也. 汗後狂言不食, 仍復發熱, 不為汗衰, 脈躁疾者, 名曰陰陽
交, 死之形也. 厥逆不回, 至七、八日即通, 身膚冷而躁, 無暫寧時
者, 名為藏厥, 為陰邪盛極, 真陽飛越也. 凡厥逆而甚者, 多無脈,
服四逆、白通等湯, 脈微續者, 真陽漸復也, 脈暴出者, 回光反照也
. 凡厥逆多下痢, 當不能食, 今反能食, 名曰除中. 中者, 胃也. 除
者, 去也, 謂胃氣已去, 即反能食, 亦無補於胃也. 故仲景曰: 除中
者死. 凡諸病人不能食, 忽然大能食而即死者, 亦此類也.

匯方

桂枝湯 小建中湯 當歸建中湯 黃耆建中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
新加湯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桂枝加附子湯 芍
藥甘草湯 桂枝甘草湯

11. 桂枝芍藥草薑棗, 加飴歸耆日建中, 加葛根湯加乾葛, 新加倍芍
加參稱. 當歸四逆歸通細, 更加吳萸薑用生, 加附子湯加附子, 去桂
去芍兩名興.

【註】桂枝湯,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也. 依本方倍芍藥加
飴糖, 名小建中湯, 更加當歸, 名當歸建中湯, 更加黃耆, 名黃耆建
中湯. 依本方加葛根, 名桂枝加葛根湯. 依本方倍芍藥加人參, 名桂
枝新加湯. 依本方加當歸, 通草, 細辛, 名當歸四逆湯, 更加吳茱萸
, 生薑, 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依本方加附子, 名桂枝加附子
湯. 依本方去桂枝, 名芍藥甘草湯. 依本方去芍藥, 名桂枝甘草湯.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苓桂朮甘湯 茯苓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12. 桂枝去芍加苓朮, 苓桂朮甘去棗薑, 茯苓甘草生薑桂, 加棗除薑
除薑大棗湯.

【註】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即桂枝, 甘草, 生薑, 大棗, 茯苓
, 白朮也, 依本方減去大棗, 生薑, 即苓桂朮甘湯也. 茯苓甘草湯,
即茯苓, 甘草, 桂枝, 生薑也, 依本方加大棗減生薑, 即茯苓桂枝甘
草大棗湯也.

葛根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13. 葛根桂枝加麻葛, 合麻桂麻各半湯, 桂二麻一麻減半, 桂二越一
桂倍方.

【註】葛根湯, 即桂枝湯加麻黃, 葛根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 即桂枝
湯, 麻黃湯二方合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 即桂枝湯合減一半麻黃湯
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 即越婢湯合加一倍桂枝湯也.

麻黃湯 大青龍湯 越婢湯 越婢加附子湯 越婢加半夏湯

14. 麻黃麻桂甘草杏, 加膏薑棗大青龍, 越婢大青減桂杏, 加附加半
風水清.

【註】麻黃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也. 依本方加石膏, 生薑,
大棗, 名大青龍湯. 依大青龍湯減桂枝, 杏仁, 名越婢湯, 治風水病
之肌熱者. 若陽虛惡寒, 加附子, 名越婢加附子湯. 喘咳上氣. 加半
夏, 名越婢加半夏湯. 當分別而施治也.

麻黃加朮湯 三拗湯 麻杏石甘湯

15. 麻黃加朮風濕痛, 三拗去桂喘寒風, 加膏麻杏石甘劑, 外寒內熱
喘收功.

【註】麻黃加朮湯, 即麻黃湯加白朮也, 治風濕在表身痛. 麻黃湯去
桂枝, 名三拗湯, 治風寒表實而喘. 三拗湯加石膏, 名麻杏石甘湯,
治內熱表寒無汗而喘.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16. 麻黃附子細辛湯, 減辛加草甘草方, 兩感太陽少陰證, 能發表水
裡寒涼.

【註】麻黃附子細湯, 即此三味也. 去細辛加甘草, 名麻黃附子甘草
湯. 不但能發兩感太陽, 少陰表熱裡寒之證, 且能發太陽, 少陰表水
裡寒之腫也.

小青龍湯 附子湯 真武湯

17 .桂芍乾薑辛半味, 麻黃甘草小青龍, 附子朮附參苓芍, 真武無
參有薑生.

【註】小青龍湯, 桂枝, 白芍, 乾薑, 細辛, 半夏, 五味子, 麻黃,
甘草也. 附子湯, 白朮, 附子, 人參, 茯苓, 白芍也. 真武湯, 即附
子湯除去人參加生薑也.

乾薑附子湯 白通湯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 理中湯 桂枝人參湯 附子理中湯 治中湯

18. 薑附加蔥白通劑, 更加尿膽治格陽, 加草四逆蔥通脈, 加參茯苓
四逆方. 理中參朮乾薑草, 加桂桂枝人參湯. 加附名曰附子理, 加入
青陳治中湯.

【註】乾薑, 附子, 名曰乾薑附子湯. 依本方加蔥, 名曰白通湯, 更
加人尿、豬膽汁, 名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依本方加甘草, 名四逆湯
, 更加蔥白, 名通脈四逆湯. 依四逆湯方, 加人參, 茯苓, 名茯苓四
逆湯, 溫中利水.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名理中湯. 依理中湯方
加桂枝, 名桂枝人參湯. 依理中湯方加附子, 名附子理中湯. 依理中
湯方加青皮, 陳皮, 名治中湯, 溫中理氣.

五苓散 春澤湯 五茯甘露飲 蒼附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 胃苓湯

19. 五苓停水尿不利, 內蓄膀胱外太陽, 二苓澤朮桂分用, 虛渴加參
春澤湯, 甘露寒水膏滑入, 蒼附內寒附子蒼, 茵陳發黃小便澀, 食瀉
合胃胃苓方.

【註】五苓散, 即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也. 治水停小便不
利, 少腹滿, 則為內蓄膀胱. 若不兼太陽頭痛, 惡寒, 發熱, 自汗之
表, 則不用桂枝而用肉桂, 故曰桂分用也. 治諸虛飲渴, 加人參, 名
春澤湯. 治水停內熱. 加寒水石, 滑石, 石膏, 名五茯甘露飲. 治水
停內寒, 加附子、蒼朮, 名蒼附五苓散. 治內瘀濕熱, 小便不利, 發
黃, 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 治停水傷食泄瀉. 合平胃散名胃苓湯.

梔子鼓湯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梔子
豉加大黃湯 梔子乾薑湯 梔子厚朴湯

20. 梔鼓加草加生薑, 枳實梔豉加大黃, 去豉梔子乾薑入, 枳朴梔子
厚朴湯.

【註】梔子、淡豆鼓, 名梔子豉湯. 加甘草名梔子甘草豉湯, 加生薑
名梔子生薑豉湯, 加枳實名枳實梔子豉湯. 依枳實梔子豉方加大黃,
名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 去豉加乾薑, 名梔子乾薑湯. 去豉加枳實厚
朴, 名梔子厚朴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梔子柏皮湯 茵陳蒿湯

21. 麻黃連翹赤小豆, 梓皮杏草棗生薑, 梔子柏皮茵陳草, 茵陳蒿湯
茵梔黃.

【註】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即麻黃, 連翹, 赤小豆, 生梓白皮, 杏仁
, 甘草, 大棗, 生薑也. 如無梓皮, 以茵陳代之. 梔子柏皮湯, 即梔
子, 黃柏, 甘草也, 此方當有茵陳. 茵陳蒿湯, 即茵陳梔子大黃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生薑瀉心
湯 旋復代赭石湯

22. 大黃黃連瀉心浸, 附子煮汁大連芩, 甘草芩連乾半棗, 半夏同上
更加參, 生薑瀉心生薑入, 復赭薑棗半甘參.

【註】大黃黃連瀉心湯, 即大黃, 黃連, 滾湯浸而服也. 附子, 謂附
子瀉心湯也, 附子煎汁, 大黃, 黃連, 黃芩, 浸而對服. 甘草瀉心湯
, 即甘草, 黃芩, 黃連, 乾薑, 半夏, 大棗也. 半夏瀉心湯, 即同上
方加人參也. 生薑瀉心湯, 即半夏瀉心方再加生薑也. 旋覆代赭石湯
, 即旋覆花, 代赭石, 甘草, 半夏, 大棗, 生薑, 人參也.

十棗湯 白散方 調胃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陷胸丸 小陷胸湯

23. 十棗莞花甘遂戟, 白散桔貝巴霜俱, 調胃大黃芒硝草, 大陷去草
八遂須, 為丸更加杏葶蜜, 小陷連半栝蔞實.

【註】十棗湯, 即十枚大棗, 芫花, 甘遂, 大戟也. 白散, 即桔梗,
貝母, 巴豆霜也. 調胃承氣湯, 即大黃, 芒硝, 甘草也. 大陷胸湯,
即調胃承氣湯去甘草加甘遂些須也. 大陷胸丸, 即大陷胸湯加杏仁,
苦葶藶子、蜜也. 小陷胸湯, 即黃連, 半夏, 栝蔞實也.

小承氣湯 大承氣湯 麻仁丸 桃仁承氣湯 抵當湯丸 三一承氣湯
黃龍湯

24. 小承大黃同枳朴, 加硝即是大承方. 麻仁小承麻杏芍, 桃仁調胃
桂枝長. 抵當湯丸分微甚, 俱用桃黃小蛭. 三承合一名三一, 加參
歸桔黃龍湯.

【註】小承氣湯, 即大黃, 枳實, 厚朴也. 依本方加芒硝, 即大承氣
湯, 麻仁丸, 即小承氣湯方加麻仁, 杏仁, 芍藥也. 桃仁承氣湯, 即
調胃承氣湯加桃仁, 桂枝也. 抵當湯丸, 分病之微甚, 俱用桃仁, 大
黃, 水蛭, 蟲四味也. 三承, 謂大承氣, 小承氣, 調胃承氣. 三方
合為一方, 名曰三一承氣湯. 依三一承氣方, 再加人參, 當歸, 桔梗
, 名曰黃龍湯.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桂枝湯

25. 小柴芩半人參草, 大柴芩半枳芍黃. 小柴胡加芒硝入, 合桂柴胡
桂枝湯.

【註】小柴胡湯, 即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也. 大柴胡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枳實, 芍藥, 大黃也. 柴胡加芒硝湯, 即小柴胡
湯方加芒硝也. 柴胡桂枝湯, 即桂枝湯, 小柴胡湯, 二方合為一方也
.

豬苓湯 白虎湯 竹葉石膏湯

26. 豬苓二苓膠滑澤, 白虎膏知甘草粳. 竹葉石膏除知母, 加參半竹
麥門冬.

【註】豬苓湯, 即豬苓,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也. 白虎湯, 即石
膏、知母、甘草、粳米也. 竹葉石膏湯, 即白虎湯除知母, 加人參,
竹葉, 半夏, 麥門冬也.

灸甘草湯.

27. 汗下煩悸小建治, 水悸茯苓甘草君, 虛悸肺痿灸甘草, 地阿桂酒
麥酸參.

【註】汗下後虛煩而悸, 宜小建中湯治之. 心下悸, 若飲水多小便少
, 謂之水悸, 宜茯苓甘草湯. 若因汗下後, 謂之虛悸, 宜炙甘草湯,
即炙草, 生地, 阿膠, 桂枝, 麥冬, 酸棗仁, 人參, 生薑, 大棗, 酒
煎也. 肺痿用麻仁可也.

桃花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黃芩湯 白頭翁湯

28. 桃花乾薑石脂糯, 石脂禹量固脫功, 黃芩甘草芍大棗, 連柏秦皮
白頭翁.

【註】桃花湯, 即乾薑、赤石脂、糯米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 即此二
味也. 黃芩湯, 即黃芩, 甘草, 白芍, 大棗也. 白頭翁湯, 即黃連,
黃柏, 秦皮, 白頭翁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 乾薑黃連黃芩湯 黃連湯 黃連阿膠湯

29. 葛根連芩湯甘草, 乾薑連芩湯人參, 連參桂草乾半棗, 連膠芩芍
卵黃新.

【註】葛根黃連黃芩湯, 即此三味加甘草也. 乾薑黃連黃芩湯, 即此
三味加人參也. 黃連湯, 即黃連, 人參, 桂枝, 甘草, 乾薑, 半夏,
大棗也. 黃連阿膠湯, 即黃連, 阿膠, 黃芩, 白芍, 雞子黃也.

四逆散 吳茱萸湯 烏梅丸

30. 柴芍枳草四逆散, 人參薑棗吳茱萸. 烏梅參歸連柏細, 椒薑桂附
苦酒需.

【註】四逆散, 即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也. 吳茱萸湯, 即人參,
生薑, 大棗, 吳茱萸也. 烏梅丸, 即烏梅, 人參, 當歸, 黃連, 黃柏
, 細辛, 川椒, 乾薑, 桂枝, 附子為末, 苦酒為丸也. 傷寒附法傷寒
傳變大法, 已詳『傷寒論注』及『心法要訣』中矣. 然近世治四時傷
寒者, 咸用河間兩解等法, 每多神效, 誠治斯證之捷法也. 今復採雙
解散, 防風通聖散諸經驗名方, 編為歌訣, 附於心法之後, 俾後之學
者, 知所變通, 庶幾於傷寒一證, 經權常變, 有所遵循, 而無遺法云
.

雙解散完素解利初法

31. 雙解通聖合六一, 四時溫熱正傷寒, 兩許為劑蔥薑豉, 汗下兼行
表裡宜, 強者加倍弱減半, 不解連進自然安, 若因汗少麻倍入, 便硬
硝黃加倍添.

【註】名曰雙解散者, 以其能發表攻裡, 即防風通聖散, 六一散二方
合劑也. 河間製此, 解利四時冬溫春溫, 夏熱秋熱, 正令傷寒. 凡邪
在三陽表裡不解者, 以兩許為劑, 加蔥, 薑, 淡豆豉煎服之, 候汗下
兼行, 表裡即解. 形氣強者, 兩半為劑, 形氣弱者, 五錢為劑. 若初
服因汗少不解, 則為表實, 倍加麻黃以汗之. 因便硬不解, 則為裡實
, 倍加硝黃以下之, 連進二, 三服, 必令汗出下利而解也. 今人不知
其妙, 以河間過用寒涼, 仲景傷寒初無下法, 棄而不用, 深可惜也.
不知其法神捷, 莫不應手取效, 從無寒中痞結之變, 即有一、二不解
者, 非未盡法之善, 則必已傳陽明, 故不解也. 防風通聖散詳在後.

河間解利後法

32. 汗下已通仍不解, 皆因不徹已傳經, 內熱煩渴甘露飲, 甚用白虎
解毒清, 有表熱煩柴葛解, 表實大熱三黃寧, 裡熱尿赤涼天水, 胃實
不便大柴承.

【註】服雙解散, 汗下已通而仍不解者, 皆因汗之不徹, 或已傳經治
之不及也. 若表已解而裡有微熱煩渴者, 用桂苓甘露飲, 以和太陽之
裡. 若內熱太甚, 大熱, 大煩, 大渴者, 用白虎湯和黃連解毒湯, 以
清陽明之裡. 若表未解又傳陽明, 身熱而煩, 用柴葛解肌湯, 以解兩
陽之邪. 若表實無汗, 大熱而煩, 用三黃石膏湯以清表裡之熱. 若裡
有熱, 尿赤而澀者, 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以清利之. 若胃實潮熱不大便
有微表者, 用大柴胡湯下之, 無表者三承氣湯下之. 桂苓甘露飲, 白
虎湯, 大柴胡湯, 三承氣湯, 已詳傷寒要訣. 六一散, 涼膈散, 詳在
『雜病要訣』.

防風通聖散

33. 防風通聖治風熱, 鬱在三焦表裡中, 氣血不宣經絡壅, 梔翹芩薄
草歸芎, 硝黃芍朮膏滑石麻黃桔梗共防荊, 痢減硝黃嘔薑半, 自汗麻
去桂枝增.

【註】此方治一切風火之邪, 鬱於三焦表裡經絡, 氣血不得宣通. 初
感發熱頭痛, 膚疹傳經, 斑黃抽搐, 煩渴不眠, 便秘尿澀, 皆可服之
, 功效甚奇, 用之自知其妙也.

柴葛解肌湯

34. 四時合病在三陽, 柴葛解肌柴葛羌, 白芷桔芩膏芍草, 痢減石膏
嘔半薑.

【註】此方陶華所製, 以代葛根湯. 凡四時太陽, 陽明, 少陽合病輕
證, 均宜以此湯增減治之. 增減者, 謂如無太陽證者, 減羌活, 無少
陽證者, 減柴胡也. 即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桔梗, 赤芍, 石膏
, 黃芩, 甘草也. 下痢減石膏, 以避裡虛也. 嘔加半夏, 生薑, 以降
裡逆也.

黃連解毒湯 梔子金花湯 三黃石膏湯

35. 陽毒熱極疹斑嘔, 煩渴呻吟譫語狂, 下後便軟熱不已, 連芩梔柏
解毒湯, 裡實便硬當攻下, 梔子金花加大黃, 表實膏麻蔥豆豉, 下痢
除膏入葛良.

【註】陽毒熱極等證, 或下後便軟, 壯熱不已, 宜黃連解毒湯, 即黃
連, 黃芩, 黃柏, 梔子也. 若裡實便硬當攻下者, 宜加大黃, 名梔子
金花湯. 若表實無汗, 當發汗者, 宜加石膏, 麻黃, 淡豆豉, 蔥白,
名三黃石膏湯. 下痢者, 減石膏加葛根, 避裡不實也.

消毒犀角飲

36. 消毒犀角表疹斑, 毒壅咽喉腫痛難, 犀角牛蒡荊防草, 熱盛加薄
翹芩連.

【註】消毒犀角飲, 即消毒飲之防風, 荊芥, 牛蒡子, 甘草, 加犀角
也. 熱盛加連翹, 薄荷, 黃芩, 黃連也.

消斑青黛飲

37. 消斑青黛消斑毒, 參虎柴犀梔地元, 黃連熱實減參去, 苦酒加入
大黃煎.

【註】消斑青黛飲, 即青黛. 參虎, 謂人參白虎湯, 即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柴胡, 犀角, 山梔, 生地, 元參, 黃連, 用苦酒與水煎
也. 熱甚便實者, 減去人參加大黃可也.

普濟消毒飲

38. 普齊大頭天行病, 無裡邪熱客高巔, 芩連薄翹柴升桔, 蠶草陳勃
蒡藍元.

【註】普濟消毒飲, 治天行傳染, 大頭瘟疫, 無裡可下者, 是其邪熱
客於高巔. 即黃芩, 黃連, 薄荷, 連翹, 柴胡, 升麻, 桔梗, 殭蠶,
甘草, 陳皮, 馬勃, 牛蒡子, 板藍根, 元參也.

連翹敗毒散

39. 連翹敗毒散發頤, 高腫焮紅痛可除, 花粉連翹柴胡蒡, 荊防升草
桔羌獨, 紅花蘇木芎歸尾, 腫面還加芷漏蘆, 腫堅皂刺穿山甲, 便燥
應添大黃疏.

【註】連翹敗毒散, 治時毒發頤, 高腫焮紅疼痛之陽證也. 即連翹,
天花粉, 柴胡, 牛蒡子, 荊芥, 防風, 升麻, 甘草, 桔梗, 羌活, 獨
活, 紅花, 蘇木, 川芎, 歸尾. 兩頤連面皆腫, 加白芷漏蘆. 腫堅不
消, 加皂刺, 穿山甲. 大便燥結, 加酒炒大黃.

都氣湯 橘皮竹茹湯

40. 呃逆腎虛都氣湯, 六味肉桂五味方, 橘皮竹茹虛熱主, 橘竹參草
棗生薑.

【註】都氣湯, 即六味地黃湯加肉桂、五味子也. 橘皮竹茹湯, 即橘
紅, 竹茹, 人參, 甘草, 大棗, 生薑也.

葳蕤湯

41. 風溫浮盛葳蕤湯, 羌麻葛芷青木香, 芎草石膏葳蕤杏, 裡實熱甚
入硝黃.

【註】風溫初起, 六脈浮盛, 表實壯熱汗少者, 宜葳蕤湯, 以發表風
邪也. 即羌活, 麻黃, 葛根, 白芷, 青木香, 川芎, 甘草, 石膏, 葳
蕤, 杏仁也. 裡實熱甚多汗者, 加芒硝, 大黃, 以攻裡熱也.

桂枝白虎湯

42. 風溫虛熱汗出多, 難任葳蕤可奈何, 須是鼾睡而燥渴, 方宜桂枝
虎參合.

【註】風溫初起脈浮有力, 汗少壯熱, 宜與葳蕤湯. 若脈虛身熱汗多
, 難用葳蕤湯者, 合與桂枝白虎加人參湯. 如不鼾睡, 口中和而不燥
不渴, 身熱汗多脈浮盛者, 乃亡陽之證, 非風溫也, 即桂枝白虎加人
參湯亦不可用也.

瀉心導赤各半湯

43. 越經無證如醉熱, 脈和導赤各半湯, 芩連梔子神參麥, 知滑犀草
棗燈薑.

【註】越經, 病名也. 無證, 謂無表裡證也. 無表裡證, 脈和而身熱
不解, 形如醉人者, 是越經證也. 宜瀉心導赤各半湯治之, 即黃連,
黃芩, 梔子, 茯神, 人參, 麥冬, 知母, 滑石, 犀角, 甘草, 燈心,
生薑, 大棗也.

大羌活湯

44. 兩感傷寒病二經, 大羌活湯草川芎, 二防二朮二活細, 生地芩連
知母同.

【註】兩感, 傷寒病名也. 二經, 謂一日太陽少陰, 二日陽明太陰,
三日少陽厥陰同病也. 張潔古製大羌活湯治之, 即甘草, 川芎, 防風
, 防己, 蒼朮, 白朮, 羌活, 獨活, 細辛, 生地, 黃芩, 黃連, 知母
也. 詳在『傷寒要訣』.

還陽散 退陰散 黑奴丸

45. 陰毒還陽硫黃末, 退陰炮烏乾薑均. 陽毒黑奴小麥疸, 芩麻硝黃
釜灶塵.

【註】還陽散, 即石硫黃末, 每服二錢, 新汲水調下. 良久寒熱汗不
出, 再服之, 汗出癒. 退陰散, 即炮變色川烏, 微炒乾薑, 等分為末
, 每服一錢, 鹽湯滾數沸服, 四肢不溫, 連服三次即溫. 熱服若吐,
冷服亦可. 黑奴丸, 即小麥成黑疸者, 名曰小麥奴, 黃芩, 麻黃, 芒
硝, 大黃, 釜底煤灶突煙樑上塵也. 為末, 蜜丸, 重四錢, 新汲水下
. 服後若渴欲飲冷水者, 令恣意飲之, 須臾自當寒振汗出, 腹響微痢
而解也. 若不渴者, 恐是陰極似陽, 服之反為害耳.

九味羌活湯

46. 九味羌活即沖和, 四時不正氣為. 潔古製此代麻桂, 羌防蒼細
芷芎合, 生地早芩喘加杏, 無汗加麻有桂多, 胸滿去地加枳桔, 煩渴
知膏熱自瘥.

【註】此湯即沖和湯. 張潔古製此以代麻黃, 桂枝二湯. 即羌活, 防
風, 蒼朮, 細辛, 白芷, 川芎, 生地, 甘草, 黃芩也. 喘加杏仁. 無
汗加麻黃. 有汗加桂枝. 胸膈滿悶, 去生地加枳殼, 桔梗, 快膈氣也
. 煩渴引飲加知母, 石膏, 熱自瘥也.

十神湯

47 十神外感寒氣病, 功在溫經利氣殊, 升葛芎麻甘草芍, 薑蔥香附
芷陳蘇.

【註】此湯即升麻, 葛根, 川芎, 麻黃, 甘草, 芍藥, 香附, 白芷,
陳皮, 蘇葉, 生薑, 蔥白也, 能外發寒邪, 內舒鬱氣, 故曰寒氣病.
較之他劑, 有溫經利氣之功殊也.

人參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 倉廩散

48. 人參敗毒虛感冒, 發散時毒疹痢良, 參苓枳桔芎草共, 柴前薄荷
與獨羌, 時毒減參加翹蒡, 血風時疹入荊防, 表熱噤痢加倉米, 溫熱
芩連實硝黃.

【註】人參敗毒散, 治氣虛感冒時氣之病. 即枳殼, 桔梗, 川芎, 茯
苓, 人參, 甘草, 柴胡, 前胡, 薄荷, 獨活, 羌活也. 時毒, 謂受四
時不正之氣, 或腫兩腮兩頤, 或咽喉腫痛, 依本方減人參加牛蒡, 連
翹治之. 時疹, 謂初病即有之疹. 血風, 謂遍身騷癢之疹. 俱依本方
減人參, 加荊芥, 防風治之, 名荊防敗毒散. 表熱無汗, 噤口痢疾,
依本方加倉米治之, 名倉廩散. 溫病, 熱病熱甚, 俱加黃連, 黃芩.
胃實便硬, 俱加芒硝, 大黃也.

五積散

49. 內傷生冷外感寒, 五積平胃半苓攢, 麻桂枳桔歸芎芍, 薑芷加附
逐陰寒, 腹痛嘔逆吳萸入, 有汗除麻桂枝添, 虛加參朮除枳桔, 婦人
經痛艾醋煎.

【註】五積散, 即蒼朮, 陳皮, 厚朴, 甘草, 半夏, 茯苓, 麻黃, 官
桂, 枳殼, 桔梗, 當歸, 川芎, 白芍, 乾薑, 白芷也. 表重用桂枝.
裡重用官桂. 陰寒肢冷加附子. 腹痛嘔逆加吳茱萸. 有汗除去麻黃加
桂枝. 氣虛加人參, 白朮, 除去枳桔. 婦人經痛加艾葉, 醋煎服之.

升麻葛根湯

50. 升葛芍草表陽明, 下痢斑疹兩收功, 麻黃太陽無汗入, 柴芩同病
少陽經.

【註】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即升麻葛根湯也. 陽明表邪不解,
或數下痢, 及斑疹不透者, 均宜主之. 若兼太陽無汗之表證, 入麻黃
. 若兼少陽口苦耳聾, 寒熱往來, 半表裡之證, 加柴胡, 黃芩也.

二聖救苦丹

51. 初起時疫溫熱病, 救苦汗吐下俱全, 熱實百發而百中, 大黃皂角
水為丸.

【註】此丹即大黃四兩, 皂角二兩為末, 水為丸也. 每服三錢, 無根
水下. 弱者, 老者, 幼者, 量減服之. 此藥施治於初起時疫, 傳染傷
寒, 溫病熱病, 熱盛形氣俱實者, 百發百中. 服後或汗, 或吐, 或下
, 三法俱全, 其病立解.

溫膽湯

52. 傷寒病後液津乾, 虛煩嘔渴不成眠, 乃是竹葉石膏證, 膽經飲熱
此方先, 口苦嘔涎煩驚悸, 半苓橘草枳竹煎, 氣虛加參渴去半, 再加
麥粉熱芩連.

【註】傷寒病後燥渴虛煩, 乃竹葉石膏湯證, 非溫膽湯證, 詳在傷寒
要訣. 若少陽膽經飲熱, 則口苦、嘔煩、驚悸, 是溫膽湯證也, 即半
夏, 茯苓, 橘皮, 甘草, 枳實, 竹茹也. 形氣俱虛, 或因汗, 吐, 下
後及氣虛者, 均加人參. 渴去半夏加麥冬, 花粉, 以生津也. 有熱加
黃芩, 黃連, 以清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