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Cummings JL, Cole G. Alzheimer disease. JAMA 2002;287:2335-2338. 2. Knopman DS, DeKosky ST, Cummings JL,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diagnosis of dementia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01;56:1143-1153. 3. Doody RS, Stevens JC, Beck C,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01;56:1154-1166. 4. Aisen PS. The potential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Neurology 2002;1:279-284. 5. Dewachter I, Leuven FV. Secretases as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prospects. Lancet Neurology 2002;1:409-416. 6. Crisby M, Carlson LA, Winblad B. Stati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Alz Dis Assoc Disord 2002;16:131-136. 7. Qiu C, Backman L, Winblad B,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on clinically diagnosed dementia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data from the Kungsholmen Project. Arch Neurol 2001;58:2034-2039. 8. Wilson RS, Mendes De Leon CF, Barnes LL, et al. Participation in cognitively stimulating activitie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JAMA 2002;287:742-748. 9. Scarmeas N, Levy G, Tang MX, et al. Influence of leisure activity on the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logy 2001;57:2236-2242. 10. 劉秀枝主編:失智症的治療與照護。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0年 秋。
相信有關X染色體功能的研究將會繼續有進展,目前就有些間接證據顯示X染色體與大腦功能有關。其中一個是來自英國的約4000對的雙胞胎研究(Twin Research 2004,7:54-61),雙胞胎在2到4歲時接受各種行為和認知的評估。同卵雙胞胎的基因是一模一樣的,但其基因的表現程度卻有所不同。如具有兩個X染色體的女性同卵雙胞胎,其較活躍的X染色體基因特性會因是來自父親或母親而不一樣。而男性同卵雙胞胎則沒有此現象。因此男性雙胞胎比女性雙胞胎在語言能力及社交行為上的表現較一致,表示這兩種知能可能與X染色體有關。
最近不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多運動(尤其是走路)可減少知能的減退或失智症。例如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The Nurses’ Health Study),追蹤18766位70到81歲的護士8到15年,發現每星期至少走1.5小時者比每星期走路少於38分鐘者的知能減退明顯為少。另一個夏威夷—亞洲研究(Honolulu-Asia Study)針對2257名71到93歲的男性居民追蹤7年,發現每天走路少於0.4公里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每天走3.2公里者多了77%。
67 条评论:
資歷:(1) 中華民國神經專科醫師證書
(2) 美國神經內科專科醫師證書
(3) 美國神經病理專科醫師證書
專長及研究興趣:
臨床神經學,神經病理,失智症,神經
心理測驗,老化研究
神經真奧妙
劉秀枝
一位63歲女性因嘴巴歪斜來看門診,診斷是左側顏面神經麻痺。
告訴她不用擔心,這是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不是中風,不用作
腦部電腦斷層。約85%的患者會在6個星期內會恢復。
另一位68歲男性也是嘴巴歪斜來門診,看來也是左側顏面神經麻
痺。但他還有複視,向左邊看時會看到兩個影像。醫生立刻作腦
部電腦斷層,發現他橋腦(腦幹的一部分)有小出血,剛好壓到左
側橋腦的第七對腦神經核,所以造成左側臉部麻痺(與左側顏面
神經麻痺之症狀相同),又因為血塊也壓迫到鄰近的第六對腦神
經核,所以左眼無法向外看,造成向左看時會看到雙影。
這兩位同樣是顏面麻痺,但一位是良性的貝爾氏麻痺,一位則是
不能掉以輕心的腦幹出血,所以同一症狀可能是不同的疾病。
有位36歲的先生開會時突然劇烈頭痛,隨即昏迷,被送急診,腦
部電腦斷層顯示瀰漫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及嚴重腦水腫,這種情
況大部分是腦血管的先天性微小動脈瘤破裂所造成的。
一位73歲的老太太因為左眼皮逐漸下垂,有複視及輕微頭痛的症
狀來看門診。醫師判斷為左側第三對腦神經麻痺,住院作腦部血
管攝影,發現其腦血管有微小動脈瘤,因逐漸變大而壓迫到旁邊
的第三對腦神經。神經外科醫師立刻安排開刀把此動脈瘤夾住,
以免其破裂。
同樣是腦血管的微小動脈瘤,一個是破裂而造成昏迷,一個是壓
迫旁邊的神經而及早發現,能在破裂之前加以處理,因而保住了
性命。所以同一種疾病可以用不同的症狀來表現。
一位患有高血壓的58歲的女性突然在左側肢體輕微無力,電腦斷
層顯示右側大腦的基底核有小量出血,積極復健,並治療高血
壓,血塊自行吸收,3個月後完全恢復,看不出曾經中風。
一位長期高血壓的73歲男性突然左側肢體無力,接著昏迷,被送
到急診室。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右腦有大量出血,由基底核往外擴
張到腦室,造成嚴重腦水腫,經急救後終至不治。
一樣是高血壓所引起的典型腦出血,但因大小不同,疾病嚴重程
度迥異,預後也不同。所以同一疾病常有不同的預後。
神經系統的疾病是很複雜而奧妙的。當神經科醫師遇到病人時
(圖一),需根據他的主訴及病史,對病人作重點且有關的神經學
檢查(如知能評估、肌腱反射、肌肉力量等等),以決定他的神經
疾病的病灶在神經解剖學上的定位是何處(比如是在大腦、腦
幹、脊髓神經、脊髓、腦神經、週邊神經或肌肉等),及疾病的
緩急輕重,接著根據醫師的臨床經驗及專業知識作初步的鑑別診
斷後,再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的實驗室檢查(如電腦斷層、腦
波、肌電圖等),以確定診斷,找出病因,對症治療,並且評估
其預後。所以神經科醫師的腦海內對每位病人都有這一個流程,
環環相扣。只是有的病典型、明顯、簡單,思考的流程短而快,
不需要實驗室檢查。有些疾病錯綜複雜,每一步驟都需詳細推
敲,反覆思索,或病情急轉直下,需當機立斷,甚至需多科會
診,如會診神經外科或精神科醫師等。
既然同一症狀可能是不同疾病,同一疾病可以用不同的症狀來表
現,而同一疾病也常有不同的預後,所以如果有人打電話問:
「我母親右手發麻,請問是什麼病,要不要緊?」你就知道神經
科醫師要絞多少腦汁才膽敢回答這問題了
為壓力找出口─偷得浮生半日閒
劉秀枝
六、七個小時的門診連續看下來,精疲力竭,口乾舌燥,腦子脹
得滿滿的,思慮明顯遲緩,變得沒有耐心,講話也大聲起來,警
覺到自己近來的工作實在太累,需要休息了。於是星期三的下午
休假半日,和一位已退休的同學搭公車到陽明山上的擎天崗。公
車上只坐了四、五位乘客,一路青山環繞,雲淡風清。山上空氣
清新,芒草隨風搖曳,全身好不舒暢,心情跟著飛揚起來。這位
同學個性安靜,卻熟悉陽明山的小徑路道,走在她身後,跟著分
枝拂葉,真是自在愉悅。半天徜徉後,擠著公車下山,遠望山下
萬家燈火,知道明天日程依舊繁重,竟也不覺得焦躁。
回想20年前,我在舊金山大學醫學院作研究員時,當時的神經外
科主任是舉世聞名的開腦瘤大師,他每星期二開刀,星期三總是
休假。一大早在家裏聽完他的住院醫師在電話上向他報告病人的
病情後,他就去林間跑步了。當時想不透,怎麼會開了一個大刀
後,竟然第二天就不看病人,而不怕出問題?如今我才了解固然
是他的住院醫師能幹、負責、可靠,另一方面也是經年累月的重
大壓力需要適時的紓解,才能繼續負荷重任,以維持身心平衡。
因為我也到了那位神經外科主任的年紀,開始感受、了解到壓力
的效應了。
門診,不乏有病人因為突然遇到重大壓力,無法承受,而心煩氣
躁,或忿忿不平。有些人明明是焦慮、憂鬱,問他可是工作或生
活上有壓力?他卻說,工作一向就是這樣忙,最近並沒有特別繁
重,不覺得有特別的壓力。但壓力是慢慢累積的,而且年歲漸
長,體力及承受力逐漸不如前,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般,難免就會在一夕間崩潰。
適度的壓力是必需的,也是健康的。它作用於我們大腦的視丘─
腦下垂體及交感神經系統,讓我們釋放出腎上腺素及類固醇,因
此使人能夠很快的活躍起來,充滿朝氣,或在期限內完成工作,
或應付考試等。
但是長期處於壓力下時,因腎上腺素及類固醇的持續釋放,使我
們的器官(尤其是心血管及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隨時都在準
備應付突發狀況。久了之後,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降低,容易感
染,傷口癒合能力差,增加罹患消化性潰瘍之機會,促使動脈硬
化,血壓上升及心肌梗塞,並造成腦部海馬迴的萎縮,記憶力減
退,容易焦慮,憂鬱,以致工作出錯、發生車禍等等意外。隨著
年齡的增加,對壓力的處理與適應上,更是有雪上加霜的趨勢。
當然每個人承受壓力的程度不同,對壓力的反應也不一,但卻都
會受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當覺得挫折感無法消除,環境無能改
變,沒有外來的援手,或看不到有改善的希望時,壓力所造成的
身心傷害更明顯。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與壓力相處呢?不要把所有時間及精力都放在
工作上,要多與家人及朋友相處互動;平時就應有宗教或精神上
的寄託;吃得健康,適度運動,好好照顧自己;找出工作的意義
(不只是為了糊口);努力工作,但要量力,了解自己的極限而不
超越;凡事養成正面思考及樂觀的態度。發覺自己有受不了的情
況時,適時放下工作,休息個半天一日,放鬆身心,才會更有精
力衝刺。不要以為自己多重要而拼命的做,你累倒了,事情馬上
有人搶著做,恐怕也不會做的比你差。天下沒有不可替代之人,
只有自己的健康是無法替代的。
知能存款與失智
劉秀枝
高教育程度或多動腦是公認的預防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最有
效的方法。支持此論點的證據除了有流行病學上阿茲海默症的發
生率,美國的修女長期追蹤研究,老鼠海馬迴神經細胞的再生實
驗,還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灌流研究。
一般而言,阿茲海默症患者兩側的頂葉及顳葉腦灌流會減少,其
減少的程度越嚴重,表示腦部退化的程度也較嚴重,所以在研究
上,腦部的灌流程度可以做為腦部退化嚴重度的指標之一。
我們最近與核醫部合作,以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 SPECT )再度證
實了教育為阿茲海默症的保護因子。經過心理師對患者的認知及
生活功能評估後認定為輕度失智的87位阿茲海默症患者接受單光
子電腦斷層掃描,並且以SPM的統計軟體來分析其腦部灌流的情
況。
87位患者中,男女約各半,平均年齡75歲,平均教育年限為8.3年
( 0-19年)。結果發現隨著教育年數的增加,其腦部頂葉的灌流不
僅沒增加,反而逐漸減少,即教育年數與腦部灌流呈明顯的負相
關。另外我們對45位中度失智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做同樣的研究,
也發現教育年限的高低與腦部頂葉及顳葉的腦部灌流之多寡成反
比。此研究結果已撰寫為論文,並且被國外醫學雜誌所接受發
表。
此研究表示在臨床表現上為同樣程度(不管同為輕度或同為中度)
的失智時,高教育者的腦部病變其實遠比低教育者的腦部病變來
得嚴重。
換言之,教育本身並不能改變我們的腦部結構,卻是具有功能上
的作用,讓我們比較能思考,能靈活應用腦力,比如可用幽默感
或另類思考來彌補記憶之缺失。因之增加我們的”知能存款”,
經得起”大腦退化”的提領,所以在臨床上的表現比較不那麼嚴
重,或是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而且教育年數愈增加,”知能存
款”就越豐富。
但是就像高明的化妝技巧能讓一張平庸的臉變得美麗動人一樣,
仍然需要頻頻補妝才能維持明艷照人,”知能存款”也是需要不
斷補充的。
受教育指的不僅是正規教育所傳授的新知技能的學習和思考邏輯
的訓練,其實它涵蓋了多動腦筋、多從事心智活動及休閒娛樂
等,其中以閱讀雜誌、書籍或報紙最為有效。當然玩遊戲、打
牌、打麻將、看電視、造訪親友、散歩、參觀博物館等也都有助
益。
不知誰會先走
劉秀枝
七十五歲的老太太由外傭陪著進入診間,她穿著整齊,臉上薄施
脂粉,打扮得宜,態度優雅而有禮貌的說:「醫師,您好!」
「您好!您先生怎麼沒陪您來呢?」
她看著外傭說:「爸爸呢?」她一向跟著孩子們稱呼先生為爸
爸,外傭沒回答。
「他不是都開車送您來嗎?」
「是啊!他去停車了。」
「他還能自己開車,身體不錯呀!」
「是啊!他身體好得很,都是他在照顧我。」
「吃過中飯了嗎?」
「吃了。」
「吃什麼呢?」
「吃麵,我一向都跟我先生在家裡隨便吃的,你說是不是啊?」
她轉頭看著外傭說。外傭仍沒有回答,但眼眶卻紅了,遞過來了
一張家屬事先準備的紙條寫著:「家父已於兩個星期前因心臟病
突發去世,家母也曾到靈堂前行禮了,家母的藥由外傭按時給她
服用。」
我一陣難過,望著這位無憂無慮的老太太,一向都是由細心體貼
的先生照顧得無微不至,她以後怎麼辦呢?顯然她已不記得先生
去世,在她的話語、思緒、腦海中,先生的聲音身影仍然存在。
就像尋找母親的小孩般,只是找不到母親,小孩會一直哭鬧,直
到找到為止。但患了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老太太,忘了先
生已去世,會尋找,會重複問,但一會兒就忘了。因為忘記,才
較沒有分離的痛苦。
最近有位患了阿茲海默症的先生參加了他表兄的喪禮,在靈前捻
香說:「一別千古」,讓所有的親戚都驚訝於他的出口成章及淵
博的國學涵養不減當年,但他出了靈堂,即將上車準備回家的一
剎那,卻又問兒子:「我們今天為什麼來這裏呢?」讓他的兒子
啞口無言。
多年前有位重度的阿茲海默症老太太,先生因心臟病去世。家人
在門口擺了靈堂做法事祭拜,這位老太太問兒子:「這是做什麼
的?」,告訴她這是為往生的爸爸所做的法事,她點點頭,但等
會看見靈堂又一再重複問。
這種「活在當下」,不記得剛剛發生的事,雖然造成困擾,但對
患者有時卻有保護作用,免於痛苦與傷心。然而照顧者,尤其最
親的配偶、子女卻常常為此感嘆、傷心。而照顧者對患者的長期
的付出,更是身心的煎熬,有時也會叫累:「他還沒走,我就先
走了。」
的確,在門診,一向是由太太陪著來門診的一位阿茲海默症患
者,有天改由女兒陪著來,原來是太太突然腸胃道出血,檢查後
發現有胃癌。也有太太為了扶先生一把而摔跤,造成大腿骨折。
所以當我看到陪著患者前來看門診不是一向形影不離的配偶時,
就會特別警覺是否發生什麼事了。不過我聽到最好的一次是患者
女兒說:「我媽媽照顧的太累,受不了,她參加旅行團去日本北
海道玩了。」因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配偶也大都是年紀較大的長
者,本來就可能自己罹患多種慢性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
病等,同時也是中風及癌症之高危險族群,再加上照顧患者的辛
苦,更形焦慮、失眠、憂鬱,因而不時聽到照顧者突然因病去
世,或也變成需要被子女照顧的病人。因此阿茲海默症的照顧者
實在是個隱形病人,常被忽略,甚至自己也忽略自己的健康。
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對患者愛之深,照顧得也周到,常常以為除
了我,誰會對他這麼好?也只有我能照顧好他!不但自己精疲力
竭,在原有的慢性病纏身外,也不免急症發生,而真的先走一
步。而且常常因為自己一手攬慣了,其他的家人,尤其是子女,
也覺得您照顧得很好,久了更以為那只是你一人的工作,而忘了
自己也是有份的。等到主要的照顧者先走了,其他的家人在傷心
之餘,立刻接下你的工作,也做得不差,患者也活的好好的,那
自己不是累得不值得嗎?所以應該在平時,就把部分工作交給其
他家人,或是請幫手,或是轉到日照中心,或是安養機構等,自
己才不會永遠做個隱形病人。
一個人也可以吃西餐
劉秀枝
週末,與兩位朋友在台北東區巷內的一家西餐廳吃晚飯,因為物
廉價美,座上盡是年輕人。一入內,就發覺得我們三人年紀最
大。才坐下沒多久,朋友說:「我們變第二名了」。原來是門口
出現了一位約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服務員引他坐到我們旁邊的位
置上。只見他從容點了菜,起身到書架上拿了一本雜誌,悠閒的
翻閱,把送上來的每一道菜都吃得精光,然後施施地離去,看來
是熟門熟路的常客。朋友嘆道: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吃西餐。
我是坐五望六之年,同年齡層的朋友為照顧雙親、公婆而身心疲
憊的不乏其人,如果是喪偶的長輩,更需要加倍照顧。而自己兒
女離家上學或創業,漸成空巢。戰後嬰兒潮這一代的女性多有不
婚,失婚,離婚,或配偶過世而形單影隻,眼看將來就是獨自一
人走完人生。即使恩愛夫妻,女比男長壽,老年期的最後5到10
年也往往自己走下去。
根據內政部93年6月的資料,台灣全省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就有
四萬九千人了。所以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情勢使然,一人用
餐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稍有年紀的,最好要有心理準備。
一個人要怎麼吃飯?可以買菜做飯後,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可以
買熟食或便當回家吃,可以在外面吃自助餐、在速食店吃漢堡、
吃涮涮鍋;當然也可以到西餐廳優閒的享受一下。
約十年前看過一篇文章,因應美國女性因商務旅行越來越多,需
要獨自上館子的機會不可避免。作者提出一些小點子,讓單獨用
餐的女性能較自在。如避開用餐高峰時間,可以提早一小時或延
後一小時,跟服務員要比較安靜不太顯眼的位置,帶本書去看等
等,給服務員豐富的小費,以便明天來時,服務會更好。當然這
十年來,時勢變遷,女性單獨用餐越來越普遍,大家也習以為常
了。而且世事難料,很有可能今天看人單獨用餐,明天就獨自舉
箸呢!
其實一個人用餐也有些好處,不用客套,可以專心的享受食物,
悠悠閒閒的觀賞街景,也可以看看書報,或是寫寫文章,愛坐多
久就多久,吃完後,散步回家,了無牽掛,這樣的生活不是很自
在嗎!
讓座的禮貌老太太!
林克能
上午是神經內科主要看診時段,許多失智症的病患會在這段時
間,到神經心理檢查室作檢查。等候區中有幾位患者,由家屬陪
同陸續到達。其中有一位頭髮梳理整潔,78歲的林老太太 (化
名),總是很有禮貌的起立讓位,給其他後來的年長者坐,並很
親切的與人交談寒暄。 座位不夠時,老太太堅持讓位給別人,自
己則站著等候。
在接受「臨床失智評量表」的檢查時,林老太太雖然知道自己的
名字、屬牛,並說陪同她前來的女兒是她的表妹,其名字則無法
說出。 林老太太對於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沒有概念。 也不
曉得今天到這裡是什麼地方,來作什麼。 她說目前與先生同住,
但先生姓名與生有幾個子女,則說不出來。 對於新訊息的學習,
要好幾次後才會,但沒幾分鐘過後就忘光光了。
林老太太的女兒說,媽媽記憶力退化已經有三、四年了,這一、
二年退化的更明顯,目前煮飯燒菜等一些家務事,都不會做了。
大小便雖然仍可自理,但是卻常找不到廁所在那裡。 臉洗過了,
會忘記又再洗。 不喜歡洗澡,說是沒有流汗或是昨天才洗過。
對天氣冷熱也不太能分辨,有時候會把背心穿在衣服裡面。 吃飯
吃過會忘記,且會認為自己是在別人家,覺得是在吃別人家的東
西,因此會表現的很客氣、不好意思。 子女勸說是在自己子女的
家,多吃一些沒有關係,有時候林老太太會辯說自己年紀尚輕,
還沒有結婚,生氣子女侮辱她的清白。 由於自認為還很年輕,看
到鏡子中自己的皺紋與滿頭的白髮,會對女兒抱怨。 在一些公共
場合,林老太太會堅持讓位給其他的老年人,因為她自以為年齡
還小。 有時候會突然叫女兒去養豬或養雞,這都已是三、四十年
前的事了。
林老太太的退化程度,已經不只是忘東忘西,或是無法學習新事
務與訊息,屬於輕度失智症的程度。 對於一些個人重要的訊息資
料不記得,如結婚與否、先生或子女的名字,且不認得子女、或
煮飯等熟悉的事務不會作等等,顯示林老太太的記憶退化嚴重,
在失智症病程中,已經是屬於中度的退化。 雖然還不至於“忘了
我是誰”,但卻已經是有“還老返童”,記憶力已經逐漸退化到
她年輕的年代了。 但是對於一些在小時候被教導的事物,如禮讓
座位給年長者,或在別人家作客要客氣的態度等,則依然還是記
得。 這是有時候會讓患者家屬感到困惑的,雖然患者記憶力不
好,對最近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忘記,但有些古早以前的事情,卻
還是記的很清楚。 決大多數的記憶力退化是以漸近方式發生,初
期的患者,會先對最近的事物不記得。 隨著病程的變化,開始對
過去熟悉的事物遺忘或不認識。 這時候也較容易被家人所察覺,
發現患者記憶退化的問題,而帶患者來檢查就醫
家人生病沒心情?
你更需要照顧自己
劉秀枝
一位高爾夫球友的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進加護病房,雖然病
情暫時穩定,但尚未脫離險境。她憂心如焚,只能在一天的兩段
會客時間內去探望,其他時間則惶恐焦慮,手足無措。
我勸她去打球,理由是除了定時探病外,她也不能作什麼。與其
困坐愁城,不如隨我去打球,可鍛鍊身體,以為日後將長期照顧
先生作準備,而且紓解壓力,有益身心。何況只要把手機帶在身
邊,一有事,隨時可以接獲通知,立刻趕回醫院。需要克服的只
是心理障礙,先生在加護病房,而她卻去打球,旁人會怎麼說?
這位朋友與我去打了幾次球,每次都及時在會客時間趕回去看先
生,只見她精神越來越好,身心方面都已作好要與先生的心臟病
作長期抗戰的準備了。
一位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兒子在得知父親的病情
後,想到父親的病情會越來越嚴重,將來可能需要完全照顧,於
是開始每天慢跑5000公尺,鍛鍊身體,儲備將來照顧父親的體
力。結果在半年內體重減輕了5公斤,看來神清氣爽,顯得年輕
許多。
醫療的進步使我們的平均壽命延長,但也讓罹患慢性病的人越來
越多。患者不僅平常需人照顧,病情惡化時又要住院。家中可能
還有另一位老人家需人照顧,患者的家屬奔波勞累,身心煎熬,
有如兩頭燒的蠟燭。有些家屬全心全力照顧患者,吃不下、睡不
著、憂慮擔心,也跟著累倒了。
最近不少具有新觀念的家屬在家人病倒後,大部分時間照顧病患
外,還會想法子鍛鍊身體,注意飲食,一方面儲存體力;另方面
也是因為親人生病,有所警惕,保養自己。除此之外,還有其他
減輕照顧者壓力的方式如下:
1、家人分憂解勞:
家中有人生病時,不要把責任都攔在自己身上。如有兄弟姊妹,
大家應分擔責任,輪流照顧。我有位患者,因為兒女工作忙碌,
無法分身照顧,於是眾多子女集資,每月三萬元請其中一位沒上
班的媳婦代勞。一樣花錢,請自己親人,照顧得更周到,也比較
安心。有位失智症的老先生與太太同住,都是由太太照顧,但太
太要兒子每天下班後一定要過來陪父親散步一小時左右,好讓老
太太休息一下。
2、社會資源及機構照顧:
目前有許多各種疾病的家屬支持團體或協會,如家屬照顧者關懷
協會等,可提供許多資源及協助,讓家屬有喘息或吐吐苦水的機
會。近年來崛起的慢性病患者的日間照顧中心讓上班族能安心的
上班。當患者無法在家中照顧時,可以視其病症住到護理之家、
安養院等慢性機構,而家屬或天天、隔幾日或常常探視、陪伴,
不致把自己累垮。
3、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或嗜好,與老朋友保持聯繫。
有位失智症患者的太太每天把先生送到日照中心後,就去公園運
動,打太極拳,也常與老朋友在家中唱卡拉OK,紓解壓力,讓
憂鬱不上身。許多病患家屬一句「沒心情啦!」把自己和外界隔
絕,日坐愁城,時日一久,累出身心毛病了。
4、尋求醫療幫忙
照顧病患的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或化解,身體產生如胸悶、胃痛、
憂鬱、焦慮、失眠等病症時,不要猶疑,是該去看醫生了。
與失智症共存—
參加京都國際阿茲海默症大會所感
劉秀枝
2004年10月初秋,我參加了日本京都國際會議廳舉行的第二十屆
國際阿茲海默症大會,來自66個會員國的4000多人參與盛會。不
同於一般國際學術會議,此次大會除了醫師、學者、社工、護士
等專業人員外,還有許多志工、失智症家屬,及21位失智症患者
參與。大會強調的是聆聽失智症患者的心聲,了解他們需要什
麼,而不只限於醫療專業人員的報告。
會議上,一位74歲輕度失智症的男性患者上台敘述他的病情,事
先大會要求所有與會記者在報導上不要提到他的名字,更不可照
相。他發現自己有問題是三年前,渡假時住旅館,每次都忘了房
間號碼,一再去櫃臺詢問。三年來雖然許多事情常常忘記,但他
慶幸仍能講、能唱、能讀、能寫,他期許自己要堅強地與失智症
共存活,而不是與失智症一同邁向死亡
接著一位57歲的先生與太太一同上台,願意媒體報導並照相。他
把10年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由工作上的困
難,與同事衝突、接著辭職、尋求醫療幫助、接受藥物治療、到
日間照護,接受事實。這位先生對著寫好的講稿逐字以日語唸
出,由緊靠在旁邊的太太為其翻頁,偶爾有些字念不出來,但是
音調感人。即使是經由翻譯,也能令人感受到他的哀傷,翻譯員
到最後也忍不住哽咽。他說:「我現在才知道太太及家庭之可
貴,我多麼希望能再工作,讓太太過著舒服的日子。我最大的希
望是有藥物能治療記憶喪失症」。講完後,夫妻一同深深鞠躬,
台下爆出的掌聲久久不止。
大會上失智症照顧者的心聲,以一位80歲的老年科醫生的演講最
動人心弦。16年前,當他的太太剛罹患阿茲海默症時,他還可以
到醫院上班,無助、憂鬱、焦慮的太太一個人待在家中,已出嫁
的女兒每天回家探望母親。幾年之後病情逐漸轉壞,需僱用專人
幫忙。接著太太開始遊走、疑心,這位醫生不得不退休來照顧。
日本失智症協會請人到他家裡教他如何煮飯,瘦到38公斤的太太
的體重才慢慢回升。到了近幾年的嚴重期,他已經是幫太太洗
澡、換尿布的高手。他感慨,太太的記憶力喪失就像是站在退潮
的海灘上,隨著腳下細沙的流失而逐漸下陷。但太太雖然腦子退
化,心地還是很敏感、柔軟的,容易受傷,還知道誰對她好。太
太有時會把他當作父親,把幫忙的人叫做媽媽,而有了安全感。
他說,雖然她已不知道我是誰了,但重要的是我知道她是誰。16
年來,這位先生由醫師變成全職的照顧者,由開處方到包尿布,
由大男人主義者變為一個很會煮飯的男人,令人不勝感佩。
另外有位照顧者提到有次全家三代七人一同吃飯,患阿茲海默症
的母親忽然說:「你們是誰?我怎麼不認識你們呢?」他為之愕
然,正當不知如何回答時,他8歲的女兒說:「奶奶,不用擔
心,妳不認識我們沒關係,我們都非常認識您呢!」他母親鬆了
一口氣,說:「你們都很知道我是誰嗎?那我就放心了」。失智
症患者很需要身心的依靠和安頓啊!
我注意到那位57歲的先生與太太一同在台上敘述他10年來罹患阿
茲海默症的心路歷程時,從頭到尾沒有提到「癡呆症」或「阿茲
海默症」的名稱,都是以「記憶喪失症」或「健忘症」代之。
失智症在日本是用「癡呆症」一詞,意指癡愚呆笨,讓患者及家
屬覺得不被尊重或沒面子,病名說不出口。日本的醫師及學者們
最近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這次大會的主席指出,目前日本失
智症協會提出6個可能代替癡呆症的名稱,如「認知症」、「記
憶症」、「認知障礙」等。多年以前,台灣曾沿用日本的「癡呆
症」一詞,我們在199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倡用「失智症」取
代「癡呆症」後,近年來在台灣「失智症」已廣被接受及使用。
在尊重患者上,很高興我們領先了日本一步。
神經疾病的模仿高手
劉秀枝
一位68歲女士因輕微頭痛持續了一個月而來看病,她走路時左腳
明顯拖著走,左手也較不靈活,像是長腦瘤的症狀。作了腦部電
腦斷層後,發現是右側的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經神經外科醫師
開刀後,完全恢復。
79歲老先生一年多前診斷為輕度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
約一個半月前因跌跤造成右股骨骨折,開刀後不僅無法走路,記
憶及其他知能都明顯減退,也無法自行吃飯穿衣。後來作了腦部
電腦斷層,發現有大量的兩側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把腦子都擠
扁了。經神經外科醫師開刀後,又逐漸恢復到其原來輕度失智時
的情況。
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是因為腦膜下的小靜脈(bridging vein)破裂
出血,血塊存在於硬腦膜及大腦表面之間,被一層膜包起來。急
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大多發生於年青人,常有明顯的頭部外傷,症
狀大部分在72小時內發生。反之,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易發生於
老年人,以六、七十多歲的人為最多。其頭部外傷通常很輕微,
有時輕微到患者也不自覺,甚至約25%的人並沒有頭部外傷。其
症狀是慢慢發生,通常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因血塊逐漸擴
大,壓迫到大腦,症狀才浮現。
正因為其症狀慢慢發生,而且所壓迫的大腦部位不同,所以呈現
的症狀也不一樣。最常見的是心智狀態改變(約50~70%),如
記憶力減退,精神恍惚、混亂或嗜睡。其他還有局部神經症狀,
如偏癱(58%)、頭痛(14~80%)、跌倒(74%)及暫時性局
部神經症狀(1~2%)等等。但是有以上症狀並不見得就是慢性
硬腦膜下腔出血,因為其他許多神經系統疾病也有上述的症狀。
跌跤是會誘發硬腦膜下腔出血,而出血後又更容易因走路困難而
跌倒。
因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症狀各式各樣,所以有時會被誤以為
是腦瘤(如例1)、中風、暫時性腦缺血、巴金森氏症,退化性
的失智症,甚至頸椎脊髓病變等等。因此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
診斷不是很容易,主要的是靠醫師的高度警覺及家屬的仔細觀
察。如果原來就已有神經系統的慢性病,如阿茲海默症(例
2)、巴金森氏症或中風等,患者原本就有類似的症狀,此時要
診斷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就更難上加難了。因此此疾病被稱為
“神經疾病的模仿高手”,不無道理。
因為大部分的硬腦膜下腔出血經手術後預後良好,很多都完全恢
復,因此有些症例本以為是中風或腦瘤,後來發現是硬腦膜下腔
出血,患者、家屬及醫生反而喜出望外。所以如果有任何新的神
經症狀出現,如一側肢體無力,記憶急速減退等,或原來已有的
慢性疾病之症狀急速變壞時,都應及早就醫。
為何老年人易有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呢?原因有二,一是其腦膜
的小靜脈管壁較脆弱,二是其大腦萎縮,導致大腦與頭蓋骨之間
的空隙增加,因而容易牽扯小靜脈導致破裂。不過,也就是其大
腦已萎縮,當硬腦膜下腔的血塊慢慢滲出時,腦殼內較有空間容
納血塊,所以症狀的發生較慢,較不嚴重,而且也不易因嚴重腦
水腫而昏迷。
治療以神經外科手術為主,其預後視其血塊的大小,大腦被壓迫
的程度及病人本身的健康狀況而定,一般治療效果都不錯。有時
血塊很小,而且沒有明顯症狀時,可以觀察,並給內科療法,讓
血塊自行吸收。
說還是不說
劉秀枝
一位36歲的先生得了感冒約兩星期後,兩天之中四肢快速變得無
力,先是開車時大腿使不上力,雙手支撐才勉強下車,走路不
穩,當晚雙手不太靈活,他以為是工作太累。睡了一覺醒來發現
全身無力,兩腿只能在床上稍微左右移動,不能下床,雙手也無
法舉起,被送到急診室後住院。經過檢查,診斷是一種感染後的
神經炎,又稱Gullian-Barre症候群。
這種疾病有其自然病史,但病情輕重及病程長短則因人而異,有
人只是稍微無力麻木的症狀,幾星期之後就好了。有人卻會呼吸
衰竭,需插管接上呼吸器,甚至會併發感染及敗血症,有生命危
險。在剛發病時,無法預知其病程,只能密切觀察。當我們告訴
這位先生此疾病的各種可能性時,原先憂心忡忡的他就更焦慮
了,本來呼吸有點吃力喘得更急促了。只好極力安慰他,說會對
他密切注意的。
像這位先生的病況比較嚴重,有兩種治療方法能使病程縮短,病
情減緩。一是血漿置換術,一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根據醫學
文獻報告兩種療效相當。只是在作血漿置換術時需在其腹股溝的
大靜脈置放一條導管,較不舒服,而且可能有副作用如感染、過
敏、休克等,但健保給付。免疫球蛋白,除非有過敏反應,否則
就如一般靜脈注射,較為舒服,但目前健保不給付,一個五天的
療程費用約20萬。我們把這兩種治療的優缺點均詳細向這位先生
及親人解釋後,基於經濟的理由,選擇血漿置換術,但是想到可
能有的副作用(雖然發生機率很低),病人卻更加煩躁憂慮,和
家人討論再三,終於還是選擇了注射免疫球蛋白。
後來,這位先生一天天進步,由雙腿可以抬起、能下床、站立,
到獨自行走,高高興興的出院了。
在他住院期間,我常與住院及實習醫師討論,我們要這麼詳細的
告訴病人病程、併發症和治療可能的各種副作用嗎?在醫療逐漸
轉為服務及契約性關係時,醫生有告知的義務,病人有知道及選
擇的權利。如此是否反而增加病人太多的心理負擔,也缺少了一
種醫生拍拍胸膛說:「Trust me!交給我好了」的醫病關係?本來
醫療的特性之一就是醫生與病患的「資訊不對等」,醫生以其專
業知識來照顧病人,也同時幫病人承擔了某種風險。如果一定要
把資訊拉到對等,那麼病人所承受的壓力可就大了。
當我幫家人或好友開藥或治療時,我不會把各種副作用或可能發
生的併發症講得這麼詳細,因為我知道他們相信我,知道我一定
是為他們選擇最好的治療。治療一定有某種程度的風險,但出了
問題我一定會處理,也就是說我一手承擔了。門診中看了多年的
老病友,我為他們開藥時,除非是很嚴重的或很常見的副作用,
否則我也不提,一方面是他們相信我,如果服用之後不合適,或
有副作用,他們不會怪我,我也會立刻改藥或補救。更重要的是
許多藥物都有不少副作用,但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如果病人知道
了反而擔心,甚至不敢服用或自行減量,反而弊多於利。比如常
用的抗巴金森氏症藥物左巴胺的副作用列在藥典上就有十多項,
包括嘔吐、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等等。抗憂鬱症藥物的選擇性血
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之副作用列出來也是洋洋大觀,有些病
人看了之後嚇得都不敢服用。
對於副作用知道太詳細不僅會擔心,有時還會讓副作用真的發生
了。當然藥物本來就有這種副作用,所以發生了也不稀奇,但是
與期待的心理和病患的焦慮多少有關。這種情況有點類似在藥物
臨床試驗中,服用安慰劑(placebo)組的人竟然也產生與服用藥
物相同的副作用,稱為nocebo effect效應(JAMA 2002 ; 287 : 622-
627),nocebo 是拉丁文,即是〝 I will harm 〞的意思。比如在一
個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愛憶欣(Aricept)的臨床試驗,服用安
慰劑的有162人,也有7%的患者發生拉肚子的副作用,與服用愛
憶欣5毫克(154位)的10%瀉肚的副作用相差不遠(Neurology
1998 ; 50 : 136-145)。
在醫病關係漸趨緊張的今日,醫師最好的態度就是坦誠以告,充
分溝通,所以治療過程的各種可能症狀,當然要說,但要說到什
麼程度,才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並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就只好
靠醫生根據情況而自行拿捏說還是不說
練太極拳能改善平衡,預防跌倒嗎?
劉秀枝
跌倒是老年人的一大問題,不僅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或退
化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患者容易跌倒,就是一般老年人也因行動反
應較慢而易跌倒,輕則鼻青臉腫,重則髖骨骨折或腦外傷。老年
人更因害怕跌倒而不敢行動,因而行動更加困難,也就更易跌
倒,如此惡性循環,造成老年人侷限在家,易有憂鬱,容易感
染,損害健康。
有許多活動可訓練老年人的平衡系統,以預防跌倒,其中之一就
是風行已久的太極拳。太極拳動作徐緩綿長,招式中帶動,姿勢
優美,配合呼吸吐納,專心凝注,應有助於老年人的平衡及體力
的訓練,但是有醫學上的證據嗎?
由1982年到現在,探討太極拳對改善老年人平衡及預防跌到的英
文醫學論文共有24篇。這些研究有的有效,有的無效,今年發表
在四月份的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來自於美國Vermons大學復健部
的一篇論文(J Am Geriatr Soc 2002 ; 50 : 746-754)把這24篇論文
作一回顧分析,結論是目前的研究報告及資料尚不足以證明有
效,但作者認為可能與研究方式不理想有關,而不。這些不理想
的情況包括:(1)參加人數太少,大部分都不超過50位,(2)
太極拳的招式不同,有楊氏,氏及混合式,(3)太極拳訓練的
時間太短,有些研究只訓練8到16週,而根據專家意見,要學好
太極拳至少要有一年時間,而且每星期有三次的練習才夠。
(4)評估平衡的方式不一致,包括以單腳平衡站立的時間長
短,走路速度的快慢以及跌倒的次數等等。
讓我們看看其中一個研究來自於美國,發表於1996年美國老年醫
學雜誌(J Am Geriatr Soc 1996 ; 44 : 489-497)。作者把三群大於
70歲的健康老人分別(1)給予15週(每週兩次),楊氏十式的
太極拳訓練(有51位),(2)以電腦控制的平衡訓練(58位)
或(3)對照組(53位),及不接受任何訓練。這三組在參加此
訓練之前一年,曾有過跌倒經驗的人數分別有42%,31%,
34%。結果在經過15週的訓練後,測其在12分鐘所走的路程,發
現不具統計上意義,但太極拳這組反而稍微走得少點。但是如果
測這三組接下來的六個月的跌倒次數,發現三組分別是56,76及
77次,有明顯差別。經過統計分析,練太極拳這組的跌倒次數比
其他兩組減少了48%。
太極拳是中國人特有的,淵源留長,很多人都相信其健身之效,
更有不少人有切身經驗,但是在講求證據的今天應該要有一個設
計嚴謹可靠的研究方式來證明其療效,比如說參加人數要多,練
習時間要長,招式、評估平衡方式也要一致,而且不僅用於一般
健康老年人,更進一步應用於平衡多有問題的老年人,如此才更
有說服力。
老年殺手-失智症與中風
劉秀枝
失智症 (dementia) 與中風 (stroke) 是老年人的兩大殺手。一個是讓
人在毫無戒心下,慢慢的侵蝕人的記憶力與思考;另一個是在令
人措手不及下造成肢體殘障及語言障礙等,甚至有生命危險。雖
然兩者發生的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傷害卻都很大,而且兩者都是
老年人常見的病症,需特別預防,並及早治療。
失智症的定義及類別
失智症,即癡呆症,是個臨床症候群,是因後天的病症所造成的
記憶力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程度嚴重到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或
功能。失智症在初期時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如東西找不到、重
覆問話,以近期記憶減退為主。後來逐漸嚴重才會連長久的記憶
也受損,如不能記住家裡住址、電話、或不認識家人及鏡中的自
己等。其他症狀包括語言表達的困難、叫不出來人或東西的名
字、計算與抽象思考能力減退、方向感喪失、容易迷路等,影響
工作與生活。約有一半病患會有精神行為問題,如冷漠、激動、
焦慮、憂鬱、遊走、幻想及妄想等,增加家屬困擾。
失智症與瞻妄 (delirium) 不同。瞻妄是一種急性神智混亂,其注
意力非常短暫,常是其他內科疾病如發燒所造成,或是手術後的
現象,把原因去除後瞻妄是會恢復的。
造成失智症最多的疾病為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依次
為血管性失智症 (vascular dementia)、混合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合併血管性失智症)及其他(如巴金森氏症、額顳葉失智症、庫
賈氏症、愛滋病、良性腦瘤、常壓性水腦、維他命B12缺乏、甲
狀腺功能過低、藥物副作用、憂鬱症等)。
失智症知多少
失智症盛行率是65歲以上人口的2.5~5.0%,因此估計台灣約有
五萬到十萬的失智人口。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約每增
加五歲即增加一倍,所以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0%有失智症。失
智症的存活率依其類型及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如果是阿茲海默
症,約活8-10年,是醫療資源及公共衛生的重大議題。
失智症的診斷
1. 病史、神經檢查及簡短的知能測驗:以確定病人是否有失智症
及其嚴重程度,並且排除憂鬱症及瞻妄。最常見的知能測驗為簡
短智能施測 (MMS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滿分為30
分。除了MMSE的分數外,還有臨床失智評分量表 (CDR,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根據病患的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社區事物處理、家居和嗜好、以及個人照料等六項來評
量患者的嚴重度。正常人的CDR為0,CDR=1是輕度、2是中度、3
是重度失智。
2. 實驗室檢查:以確定是何種病症造成失智症,才能對症治療。
必要常規檢查 特殊病情需要
血液常規生化檢查(肝腎功能)維他命B12濃度甲狀腺功能梅毒
血清檢查腦部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 紅血球沈澱速度愛滋病檢查胸
部X光、尿液檢查神經心理測驗腦脊髓液檢查腦電波單光子電腦
斷層檢查(PET/SPECT)
失智症的治療
最主要是找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而對症治療。比如發現是硬腦
膜下腔出血所引起,則請神經外科醫師把血水引流出來,大部分
可痊癒。
血管性失智症
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個常見病症,大部分是多次的腦梗塞後使腦
組織缺損所引起的,稱為多發性腦梗塞失智症。但有時只有一次
中風,卻剛好在掌管記憶的部位,如視丘,也會造成失智症。
治療的方法與中風相同,一是要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高血
壓、糖尿病、心律不整等,二是服用抗血小板擬集藥物,如阿司
匹靈、ticlopidine、clopidogrel等。
阿茲海默症
這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是漸行性的大腦退化。確定的診斷要靠大
腦解剖後大腦皮質呈現許多的類澱粉斑 (amyloid plaques) 及神經
纖維叢 (neurofibrillay tangles)。大腦的神經傳導素減少,以乙醯膽
鹼 (acetylcholine) 為主。雖然有不少學者嘗試在患者血中或腦脊髓
液中找出可作為診斷的生化指標,但其可靠性尚未達到百分之
百,所以目前還是靠臨床診斷。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
一、家屬的輔導諮詢
家屬是個隱形病人,常因長期照顧患者造成身體疾病或精神壓
力,如焦慮、憂鬱等。照顧者要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成為更好的
照顧者,目前有不少社會資源或團體可提供資訊及輔導,以減少
照顧者的負擔。
二、 一般照顧
患者常死於併發症,如肺炎、尿道炎、敗血症等,也較易有意外
發生,需特別留心。
三、精神行為異常的處理
這是造成家屬照顧上最大的困擾。第一步應先找出問題所在,比
如是否因為身體不舒服、發燒、疼痛等。如果不是,先嘗試非藥
物治療,如環境改善、轉移注意力等。如果無效,可給予抗焦
慮、抗憂鬱或抗精神藥物等。這方面的藥物一直都有新的研發,
需由醫生處方。但用藥一般以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當症狀改
善時則依情況減藥或停藥。
四、知能改善
1. 症狀治療
目前知能改善的藥物仍處於這個階段,即給藥可能有效,知能有
所進步,但停藥後藥效即消失。治療可分為兩大部分:
(1) 增加乙醯膽鹼的藥物
目前以乙醯膽鹼?抑制劑 (cholinesterase inhibitiors) 為主,自1993年
來即是治療的主流。目前台灣衛生署通過的藥物有二種,愛憶
欣,即Aricept (donepezil) 和憶思能,即Exelon (rivastigmine)。另外
還有 Reminyl (galantamine) 在臨床試驗中。因為這些藥物都非常昂
貴,需事先向健保局申請核准,並要符合輕到中等程度的阿茲海
默症,才能使用。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服用後可進步一點或退步
慢一點。這類藥物藥效都差不多,如何選擇就看藥物服用的方便
性及副作用的多少了。
(2) 非乙醯膽鹼藥物
這些藥物療效不太明顯,但多少有療效。種類很多,包括
piracetam (Nootropil), hydergine, gingko biloba(銀杏)。目前有一個
藥物memantine正在作臨床試驗。
2. 減緩阿茲海默症知能減退的藥物
有不少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長期服用抗發炎藥物及停經後女性服
用女性賀爾蒙,將來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低,但此類藥物及維
他命E在臨床上並無足夠證據可建議作為治療之用。
3. 根治或預防阿茲海默症
這幾年在針對預防大腦的類澱粉斑形成的藥物研發方面有很大突
破,甚至還發展出打類澱粉斑疫苗以預防類澱粉斑的發生。雖然
施打疫苗的臨床試驗在今年初因有患者發生腦部發炎的副作用而
停止,但這方面的研究日新月異,相信這幾年會繼續有所突破。
輕度知能減退與疑似失智症
有如今朝容顏老於昨晚,記憶力及大腦功能的減退是慢慢發生
的,所以在正常與阿茲海默症中間有一個灰色地帶叫做輕度知能
減退或疑似失智症。這些人的記憶力減退,但其他大腦功能正
常,不能算是失智症,但將來變為失智症的機會較高,每年約有
10-25%的輕度知能減退者變為老年失智症。目前國外已有不少臨
床試驗,分別以愛憶欣、憶思能、維他命E等藥物治療並與安慰
劑比較,看是否能降低其變為失智症的比率。在未有定論之前,
此種患者需長期密切追蹤,並多動腦,以防止大腦退化。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
大部分的阿茲海默症是散發性的,不會遺傳。只有約5%是顯性
遺傳,但病人發病較早,約40-50歲左右即發生。
1. 控制血管性因子:
近幾年來有不少研究顯示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是阿
茲海默症之危險因子之一。而且小中風也可使阿茲海默症之症狀
加重。因此控制這些疾病、清淡飲食等,乃是預防之道。
2. 多動腦、多作休閒活動,用進廢退,增加大腦的「知能儲存」
量,。
3. 保持愉悅心情,擴大社交網絡,遠離憂鬱症。
4. 服用抗氧化物,如每天服用維他命E400國際單位。
腦中風 ( stroke ) 即是腦血管病變,一直名列於台灣十大死亡原因
之中,而且常造成患者日後生活及行動不便等失能問題,影響層
面非常大。幸好最近幾年腦中風的治療一直有新的發展。
腦中風的種類
一、 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cerebral infarction, ischemic stroke):
最常見,是因為頸部或腦血管動脈硬化或來自心臟的血栓把腦血
管堵塞,因而造成此血管所灌流的腦組織壞死。
二、 腦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大部分為自發性出血,與
高血壓有密切關係。有小部份是因為先天性腦內血管的動靜脈畸
形破裂而引起的,常見於較年輕的病患。
三、 蜘蛛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常因顱內的小動
脈瘤 (berry aneurysm) 破裂而引起,病患會有突發性的劇烈頭痛,
頸部僵硬,常伴隨嘔吐,有時意識會有變化,甚至昏迷,是神經
急症。
腦中風的症狀—多樣面貌
中風的症狀大都是突然發生的,令人措手不及。大家熟悉的中風
症狀為一側偏癱、單側手腳發麻、嘴歪、眼斜、口齒不清晰、走
路不穩等等。其實中風的症狀是多樣的,只要某部分的腦血管阻
塞,或是破裂產生血塊時,就可造成此血管所供應的腦部的局部
症狀,所以依其部位不同,產生的症狀也就不一樣。有時是以失
語症(言語表達不易或無法了解別人所說的話),一側偏盲(一
側視野缺損)或失智症來表現的。
腦中風與筋痛
人人都擔心中風。頭痛、頭暈時固然擔心會中風,就是頭頸部酸
痛,小腿肌肉抽筋,也會以為是血管將要破裂,而憂心不已。
其實這種肌肉痛則是很常見的毛病。頭、頸、四肢都有大小不同
的肌肉,讓我們的頭頸能自由轉動,四肢能活動自如。但如果用
力或運動過度,姿勢不良或因緊張而造成肌肉持續維持收縮狀
態,則會造成肌肉酸痛。此種現象發生於頭頸肌肉(尤其是兩側
太陽穴)或後腦、後頸時,即是緊縮型頭痛;發生於背部,即為
常見的下背痛;發生於小腿時,即為俗稱的「抽腳筋」。
腦中風的診斷:腦中風應該作哪些檢查?
醫師會根據患者發病情況及神經症狀等臨床病徵做出診斷。在急
診室,除了一般的常規血液檢查外,還會作腦部電腦斷層檢查,
視情況需要,有時會直接作腦部磁振造影。作電腦斷層的目的,
除了確定診斷、看中風部位的大小之外,最重要的是區別是腦梗
塞或腦出血,因為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比如腦梗塞常會
以抗血小板凝集或抗凝血藥物來治療,而腦出血者則不宜使用此
類藥物。
腦出血的血塊只有在發病初期時才能在電腦斷層上看出來。根據
血塊大小及吸收的快慢,經過幾週或幾個月後,腦部電腦斷層已
無法看出血塊的蹤跡,只留下「低密度的變化」了。而這種「低
密度的變化」並無法區別腦梗塞或腦出血。
腦中風病患還需作其他檢查,包括如血脂、膽固醇、血糖等,心
電圖及胸部X光。視情形還需作心臟超音波、頸部血管超音波及
腦部血管攝影等。腦部血管攝影是為了找出阻塞的血管及堵塞的
程度,瞭解側枝循環的狀態,以及畸形的動脈瘤或小動脈瘤等。
如果中風了,能否立刻把阻塞的血管打通?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在3個小時內,其腦部電腦斷層顯示
沒有腦出血及腦梗塞現象,則可用t-PA (tissue plasminogen
avtivator)
靜脈注射治療。靜脈T-PA注射是美國FDA惟一通過的急性血栓溶
解療法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但有約6.4%機會發生腦出血的
併發症。
腦中風的治療方法:中風後會恢復嗎?藥要吃多久?
當腦部大血管阻塞或出血時,不僅產生局部症狀,而且會因為腦
水腫,擠壓旁邊正常的腦組織,造成腦壓增高,壓迫腦幹,病人
因而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幸而這種情況並不是那樣多見。急
性期的病情穩定後,要注意是否有肺炎感染等併發症。缺血性腦
中風在血管阻塞後,其所供應的腦組織雖已壞死,但因大腦其他
部位的代償作用,只要積極的復健,病患的神經功能是會進步,
甚至恢復的。當然,中風的進步程度與原來腦中風部位的大小是
有密切關係的。
腦梗塞之後,除了好好的控制其危險因子外,醫師也會視病人情
況給予抗血小板凝集劑(如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等。如果是頸
動脈嚴重阻塞時,還會考慮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對於身體狀況
不能接受手術的患者,近年來有新的治療,即angioplasty及頸動脈
支架
腦出血在急性期時與腦梗塞治療相同,包括控制腦壓及穩定生命
跡象。如果出血部位太大或是在腦部較表淺的位置,而腦壓無法
靠藥物控制時,醫師有時會開刀取出血塊,但大部分情形是讓血
塊自行吸收,同時控制其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等。如果出血部位
小,經過復健,通常都恢復得很好。
腦中風會不會遺傳?年青人也會中風嗎?
大部分的腦中風不會遺傳,但有一種自體顯性遺傳的疾病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病患約30-50歲,腦部有許多小梗
塞,且常合併偏頭痛及失智症。
年青人(15-44歲)也會中風,但較少見,其致病原因還要考慮其
他因素,如心臟疾病,血液及免疫方面疾病,藥物濫用及頸動脈
或椎骨動脈剝離等。
暫時性腦缺血是中風的前兆
暫時性腦缺血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 是到腦部的某條血管
暫時阻塞,造成該血管所灌流的腦部組織短暫缺血,因而產生局
部神經症狀。這些症狀與腦中風相同,只是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
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一般都不超過1小時,而且以2到15分鐘
內為最多。因其缺血部位不同,產生的症狀也就各式各樣,如偏
癱、口齒不清、失語症、複視等等,但意識不受到影響。
既然是暫時性,有什麼要緊呢?要緊的是暫時性腦缺血很可能是
腦中風(腦梗塞)的前兆。中風表示其缺血的腦組織已壞死,症
狀不會在24小時內恢復。由暫時性腦缺血變成腦梗塞的機率各家
研究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演變為腦中風。
中風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讓中風不發生。約15%的腦梗塞在發
生之前都曾經有過暫時性腦缺血,所以治療暫時性腦缺血就是預
防中風的方法之一。
如何預防腦中風?
大部分的中風是有其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
高血脂症等等。因此針對這些危險因子好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中
風最好的辦法。但是有些人已把危險因子控制得很好了,怎麼還
會中風呢?這可能與年齡增加所產生的動脈硬化有關。不過,換
個角度想,幸好有控制這些因子,否則阻塞的血管可能更大條,
症狀就更嚴重了。
其實,疾病的發生與個人的身體狀況、先天體質、生活方式(如
壓力、酗酒等)、外在環境(如感染、外傷等),尤其與是否具
各種危險因子(如遺傳、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有密切關係,而
且這些因素還會互相影響,因此更錯綜複雜。我們只能在能力範
圍所及盡量避免引發疾病,按時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以免惡化
或復發。
談知能存款與腦的可塑性─阿茲海默症與中風
劉秀枝
行醫時,常會看到同是一種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表現症狀的
卻不一樣,預後也有差別。比如兩位中風病人的腦梗塞在電腦斷
層上看來部位及大小均相當,為何其臨床症狀有輕有重,恢復的
速度也不同?甚至有些患者同樣是在大腦的兩側基底核有許多小
小梗塞病變,但有的人腦筋好得很,也有人卻是有血管性失智症
的現象。這就好像同是打擊,有人承受不了而一蹶不振,有人卻
可以不受影響。因此病症對大腦傷害的深淺,與病人的臨床表現
不見得輕重會一致。這可能與我們大腦本身的貯存量﹙腦力存款
及知能存款﹚或與大腦的代償作用﹙可塑性﹚有關。知能存款在
預防阿茲海默症上所扮的角色,以及腦的可塑性對中風病人功能
恢復的影響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是大
腦退化病症,讓人在毫無防備中,慢慢的侵蝕患者的記憶力及其
他大腦功能。中風則造成肢體殘障或失語症,來勢洶洶令人措手
不及。兩者都是神經科常見,也是許多中老年人所擔憂的疾病。
除了少數是顯性遺傳外,阿茲海默症真正的致病原因目前並不清
楚,因此要預防也只能由其危險因子著手。迄今公認的阿茲海默
症的危險因子如年齡、女性、家族史、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等均
是先天注定,非人力所能改變。後天性的危險因子中最有共識的
是低教育。這可由三方面來探討:(1)流行病學資料 (2)修女
研究 (3)神經影像腦血流研究。
最初有關低教育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的證據來自於流行病學
的研究,中外的流行率數據均顯示受教育低者罹患阿茲海默症之
機率較高,表示教育是個保護因子。但是大部分的流行率調查均
採兩階段,第一階段是作問卷方式的知能篩檢,低於知能篩檢的
界段分數時,才接受醫師的檢查以診斷是否有失智症。然而,知
能篩檢分數受到教育的影響很大,沒受教育者的知能篩檢分數往
往較低,因而比較容易接受醫生的診斷。如此一來,則沒受教育
者的失智症流行率可能被高估,而受教育高者的流行率相對被低
估。
由上看來應該以發生率來診斷比較可靠,即是由原來無失智症的
一群人在某一段時間內發生新的病例,因為是個人與個人的前後
比較,才不會有偏差。最近兩年來有三個有關的發生率的研究。
第一個是來自瑞典(Arch Neurol 2001,58:2034-2039),作者對
原來無失智症而大於75歲的1296位居民,追蹤2.8年後,有109位
發生阿茲海默症,經過分析,發現受教育小於8年者得阿茲海默
症之比例為教育8年或8年以上者的2.6倍。
但這是教育本身的功勞呢?還是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因心智
活動的增加,使大腦不斷的受到刺激而不退化呢?第二個研究來
自美國芝加哥(JAMA 2002;287:742-748),作者對733位﹙平
均75歲﹚受高教育﹙18年﹚的無失智症神職人員追蹤4.5年後,有
111位發生阿茲海默症。發現在最初剛參加時從事七項心智活動
較多者得到阿茲海默症之機率較低。這七項活動分別是看電視、
聽收音機、看報紙、閱讀雜誌、讀書、玩遊戲﹙如紙牌、下棋和
拼字遊戲﹚以及參觀博物館。這個研究證實在同樣是高教育程度
時,心智活動量越高,對阿茲海默症之保護越大,但以那一種心
智活動又是最有效呢?
2001年有篇來自紐約的研究報告(Neurology 2001;57:2236-
2242),作者對1772位住在北曼哈頓65歲以上無失智症的居民,
追蹤2.9年後,277位發生失智症。每位參加者在加入時均接受一
個13種休閒活動的問卷。這13項活動可歸為知能、體能及社交活
動三大類,包括:包括:編織或音樂等嗜好、散步、造訪親友、
親友來訪、運動、看電影或吃館子或看比賽、閱讀雜誌書籍或看
報紙、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擔任社區志工、玩紙牌或遊戲或賓
果、上俱樂部、修課、上教堂或廟宇。結果發現休閒活動分數越
高者,發生失智症之機率就越低。這13項活動中,以閱讀雜誌或
報紙(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減少51%)最有效,依序是造訪親友
(減少40%),看電視或上館子(減少38%)以及散步(減少
27%)。
第二個支持教育為阿茲海默症保護因子的根據來自於修女研究
(The Nun study,JAMA 1996;275:528-532)。美國有678位修女
﹙年齡75歲到107歲﹚在1991到1993年間加入此研究,定期接受神
經心理評估,以發現是否有失智症,並且均同意死後接受大腦解
剖。其中有93位修女﹙年齡75-95歲,教育16年﹚,在她們22歲左
右正式成為修女前曾經撰寫自傳。分析自傳的內容,其內容的豐
富以及文法複雜的程度,與58年後的知能檢查分數作相關比較,
發現當年自傳的內容豐富及文法複雜者在老年時的知能分數較
高,得到阿茲海默症之機率也較低。這可能與年輕時就不斷用
腦、動腦,而增加知能貯存之故。
第三個支持教育為保護因子之證據來自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院
的兩個神經影像腦血流研究。第一個研究(Ann Nenml 1992;
32:371-375)是比較三種不同教育程度﹙小於12年,12年及大於
12年﹚,其臨床失智程度相當的59位阿茲海默症患者之腦血流情
況。結果發現高教育組的頂葉腦血流明顯的比其他兩組低教育者
的頂葉腦血流量為低,表示其大腦退化程度比較嚴重,但是這三
組在臨床上的失智症嚴重程度及病程卻相當。這個研究顯示,教
育對阿茲海默症的保護作用,並不在防止或改變阿茲海默症患者
的腦部的病變,而是在減輕其臨床症狀。表示其「知能存款」
(cognitive reserve)較多,經得起提領,因而使症狀較輕或較慢
出現。
顯然多用腦可增加知能貯存量,但教育是否唯一的因素呢?是否
與工作有關?在上述研究中的59位阿茲海默症患者中51位有詳細
的職業描述。作者把職業分為六大類,與頂葉腦血流作相關,並
且把教育的因素控制後,發現從事與人互動因素較多的職業的阿
茲海默症患者之頂葉的腦血流明顯較低,所以除了教育外,多用
心智的職業也可能是一個保護因子(Neurology 1995;45:55-
60)。
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的逐漸退化。可能在發病之前幾年就已經開始
退化,當腦細胞退化到某一個程度,需達到閾值時,才會有臨床
症狀出現。每個人天生大腦的貯存量不同﹙Brain reserve﹚,就好
像有人天生天資聰穎,腦的貯存量可能與腦子的大小﹙腦細胞的
多少﹚以及神經細間之突觸之發展有關。所以當大腦退化到某一
個程度時,先天大腦貯存量高者還不會發病,而先天大腦貯存量
低者,因為本錢不夠,就會出現症狀了。
除了個人先天不同的大腦貯存量外,由以上阿茲海默症之流行率
與發生率,修女及腦血流研究之方面來看,顯示經由後天的教
育,增強心智活動,多動腦等可以增加後天的知能存款
﹙Cognitive reserve﹚,因而可經得起大量的提領。也就是說知能
存款高者,當大腦退化到比較嚴重的程度才會有臨床症狀。不
過, 雖然大腦貯存量及知能存款高者會較慢發病,當發病時,表
示大腦的退化其實是蠻嚴重了,因此發病後之存活期反而較短。
換言之,心智活動等並非防止大腦細胞的退化,只是延後症狀的
發生,但也就相對的讓病人多享受幾年心智正常的日子。在預防
阿茲海默症的方法中,多用腦、多從事心智活動恐怕是個人能力
所及,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以上所言是在正常情況下,以增加知能存款來預防阿茲海默症。
那麼當大腦受傷,如中風時,靠的就是如何提高腦的可塑性,以
增加代償功能了。
中風後恢復的程度主要與中風部位的大小有關,但是有些人腦梗
塞後腦組織壞死部位並不小,病變也未消失,但患者的神經症狀
持續進步,這可能與中風後的代償功能有關。
一篇有關於中風後失語以及功能磁振造影﹙fMRI﹚的研究報告
﹙Stroke 1999;90:749-754﹚可讓我了解大腦的代償功能。一位
慣用右手的四十五歲男性,突然右側肢體無力,且有嚴重的表達
性失語症,他聽得懂別人說什麼,卻無法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
意思。司管表達性語言的部位是在左側額葉的下半部,這位患者
的腦部磁振造影顯示此部位有腦梗塞。但是其語言功能在中風後
第三天即開始進步,在六個月時恢復到幾近正常,只有某些字眼
講不出來而已。
這位患者在中風後第三天及第六個月時各接受了功能性磁振造影
檢查。方式是請他默唸某些字句,每個句子後都有一個問題,只
要以手指按鈕來回答「對」或「錯」即可。進行語言測驗時由腦
部磁振造影觀察其腦部的反應。正常人作此語言測驗時,活躍的
部位包括司管表達語言的左側額葉下方及負責瞭解語言的左側顳
葉上方。此患者中風後第三天的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左側額葉並
無反應,而其右側相對部位(即額葉下方)反而有點活躍跡象,
並且在中風後第六個月時變得非常活躍,完全把左側額葉的功能
承擔起來。至於司管了解語言的左側顳葉上方則一直都很活躍。
這是個很有趣的發現,當患者在中風後第六個月時其左側額葉仍
然壞死,但其語言功能已恢復得幾近正常,原來是因為右側額葉
有很好的代償功能,把受損的左側額葉的工作完全承擔起來。
這個代償作用,也就是近幾年來熱門的研究題目「神經的可塑
性」(neuronal plasticity)的現象之一,顯示人類成年後所造成的
大腦損傷大部分都不能再生,但可由其他大腦部位來取代,使病
患的臨床症狀進步或痊癒。所以中風後,也不用太悲觀,我們大
腦有自身修復或代償的功能。只是為何有人的代償功能好,但有
些人卻代償得不完全,以致恢復得不理想呢?相信還有許多其他
的影響因素有待探討,比如說積極的復健,反覆的練習也許可以
誘發代償的功能吧!
每個人都有來自父母的先天的腦力存款,希望以此為基礎,自己
再加強後天的知能存款,萬一得到阿茲海默症時,可經得起提
領。當不幸中風時,希望身體能充分發揮代償功能,使傷害減到
最少。
三杯兩盞淡酒少失智
劉秀枝
一位92歲的老先生問說:「我每天睡前喝15c.c.的白蘭地,就可以
睡的很安穩,這樣可以嗎?」老先生沒肝病,糖尿病或消化性潰
瘍,身體硬朗,每天散步,我點點頭,當然好啦!
長期飲酒過量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肝硬化,小腦退化,
手顫抖,周邊神經病變,大腦萎縮,失智症等等。而酒醉常常誤
事,開車更是危險,但是不少文獻報導喝少量酒可減少心血管疾
病及缺血性中風的發生。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雖是大腦退
化性疾病,近年來有不少醫學數據顯示,一般認為原只與中風有
關的血管性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頸動脈硬化
等),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以此類推,少量
酒既然能降低心血管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是否對阿茲海默症也
有相同的效果呢?2002年1月的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 2002;
359: 281-286)上一篇來自荷蘭的論文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作者對荷蘭鹿特丹(Rotterdam)市5395位55歲以上無失智症的居
民在1993-1994期間作詳細的會談,包括過去的病史,服用的藥
物,生活型式,以及過去一年來吃過的食物及喝過的飲料,喝酒
的量,次數及種類(分為葡萄酒、啤酒、烈酒和加料酒)。參加
者並接受各種神經心理測驗,以評估是否有失智症。根據問卷的
喝酒資料,參加者分為5組:(1)不喝酒(1113人),(2)每星
期喝酒少於1份(1156人),(3)每星期至少一份,但不天天喝
(1518人),(4)每天喝酒一到三份(1443人),(5)每天喝
酒大於4份(165人)。
一份的酒倒底是多少呢?標準的一份(one standard drink)含12公
克的酒精量,即相當於約180c.c.葡萄酒,360c.c.啤酒或45c.c.的烈
酒。
結果,平均追蹤6年後,有197位發生失智症,其中146位是阿茲海
默症,29位是血管性失智症,22位是其他病症造成的失智症。以
每天喝酒1到3份這組(輕中度酒量)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最小。因
為失智症的發生可能與參加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血壓是
否抽煙或有糖尿病有關,所以把這些因素以統計方法控制後,經
過分析,發現輕中度酒量這組仍明顯的較少失智症患者,其發生
率只有不喝酒組的58%,減少了將近一半,又以男性(40%)比
女性(85%)更為明顯。這組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比率為不喝酒組
的72%,而血管性失智症發生率為不喝酒組的30%。失智症之發
生與否與喝那種酒並無關聯,所以主要還是酒精的效用。
另一個1997年在法國出產葡萄酒有名的波爾多(Bordeaux)地區
的研究,追蹤當地65歲以上2273位居民,3年後,發現每天喝葡萄
酒3到4份者,得到失智症比率只有不喝酒的19%,而得到阿茲海
默症的比率為28%。95%的居民只喝葡萄酒,不喝其他酒類,所
以無法比較那種酒才有失智症的保護作用。
為何適度喝酒可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呢?荷蘭的這位作者認為有兩
種解釋,一是酒可能降低心血管的危險因子,如抑制血小板凝集
或改變血脂濃度,尤其此篇文章中血管性失智症之發生率明顯減
低更支持此項假設。第二個原因可能與大腦海馬區的釋放乙醯膽
鹼有關,而乙醯膽鹼已知可增進記憶和學習的功效。在老鼠實驗
中,發現少量的酒精可促進海馬區乙醯膽鹼的釋放,而高濃度則
反而抑制之。這種現象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每天喝酒一到三份可降
低失智症的發生率,但超過則無益。
閒來獨酌一杯,或好友相聚,小飲三兩杯,話語溫馨,是有益健
康。最怕時常豪飲、拼酒、逼喝,以致亂性生事,或醉得不醒人
事,這樣子的喝法,只會傷害身心,而無助於失智症的預防
我把自己弄丟了—世紀良醫與阿茲海默症
劉秀枝
很少有醫生的姓氏能像阿茲海默(Alzheimer)般的讓大家耳熟能
詳。92年前(1910年),當阿茲海默醫師的老師克雷培林
(Kraepelin)教授把此退化性的失智症命名為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並寫入當時第八版的精神學教科書時,
阿茲海默醫師很驚訝,因為他認為他不過是把一個51歲女性患者
的失智症作詳細的臨床描述及追蹤,以和其大腦解剖後的病理變
化作相關探討罷了。他更不會料想到在92年後的今天,阿茲海默
症已成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病名。
在「阿茲海默— 一位良醫的生平及一個病的歷史」這本書中,詳
盡的紀錄了阿茲海默醫師與這位51歲的奧古絲汀D.(Auguste D)
太太在101(1901年)前的多次對話,以及後來奧古絲汀D.太太在
56歲去世後的大腦解剖切片在顯微鏡下的變化(神經細胞纖維叢
及類澱粉斑),其仔細詳盡與用心,在以後的100年無人能出其
右。而且將近90年的時光,醫界對於此病的瞭解也不比阿茲海默
醫師多了多少,頂多認為發病不管是在65歲之前或之後,其臨床
症狀及腦部病況變化均相同,所以一律稱為阿茲海默症,而不需
區分「早老期」或「老年期」失智。並且,已知有三個基因突變
造成遺傳性阿茲海默症,但這只佔所有阿茲海默症的百分之五左
右,大部分散發性阿茲海默症原因仍然不明。一直到最近10年,
才有乙醯膽鹼酉每 抑制劑(acetylcholine esterase inhibitors),如愛
憶欣(Aricept),憶思能(Exelon)等藥物對阿茲海默症可達到
某種程度的療效。由1999年來,對於抑制腦內類澱粉斑的形成
(β or γ酵素抑制劑,打疫苗等),抗氧化物以及其他藥物的研
發前仆後繼,各種臨床試驗方興未艾,甚至還有生長激素的基因
治療等。藥物由無到有,由只有一種藥物到多種選擇,雖然阿茲
海默之路還是很艱辛,但對於致力於照顧阿茲海默症的團隊,治
療則變得無限寬廣、有無限可能。
遺傳性阿茲海默症在40多歲就可發病,散發性阿茲海默症除了少
數像奧古絲汀D.太太在51歲就發病外,大部分患者的年齡是在65
歲以上。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2.5%得到阿茲海默症,其盛行率隨
著年齡而增加,約每增加5歲,則盛行率增加一倍。隨著世界人
口的老化,80歲以上的老人家處處可見(不像阿茲海默醫生本人
只活到51歲就因腎衰竭去世),阿茲海默症已成為當今一個重大
醫療議題。幸好,台灣這幾年來因為媒體的宣導,熱心人士的奔
走,逐漸有不少基金會或家屬團體正視阿茲海默症對家庭及照顧
者所帶來的衝擊,以及長期照護的問題。
本書對阿茲海默醫師在德國小鎮的成長背景和後來的求學、學醫
及行醫過程,乃至成了教授、院長而死亡,都有生動的描述。當
時,正是神經與精神學為一家,神經病理大放異彩的時候,所以
當代的其他神經精神學或神經病理大師們,如庫賈氏症的庫
(Creutzfedlt)賈(Jacob)兩位醫師,描述巴金森氏症的病理變化
的雷維(Lewy),以及神經元染色的尼梭(Nissl)醫師,也都躍
然紙上,讓人覺得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成功固然是認真執著,但也
真是躬逢其盛啊!
書中不僅有專業學術的記實,對阿茲海默醫師的生活小節也有諸
多描述,比如說他左臉的疤痕是在大學時與人決鬥擊劍時受的
傷,所以大部分的相片都是由右邊取鏡。他後來在慕尼黑醫院工
作時,不拿薪水,也不為經濟煩惱,而能專心看病、研究及寫論
文,乃是因為與一位富有鑽石商的遺孀結婚之故,這位鑽石商死
前也是阿茲海默的病人呢!
阿茲海默醫師的第一位阿茲海默症病患,51歲的奧古斯汀D.太太
的相片,看來是那麼蒼老、無助、憂鬱、漠然、困惑,當她寫不
出自己的名字時,重複的說:「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聽此
言誰能不為之黯然?這是一本很值得給想瞭解阿茲海默症的人士
及家屬,尤其從事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或長期照護的學者專家閱讀
的書。
失智症的診斷、治療及預防
劉秀枝
失智症(癡呆症),是個臨床症候群,是因後天的病症所造成的記
憶力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程度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生活或功
能。造成失智症最多的疾病為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
約50-60%),依次為血管性失智症 (vascular dementia,約20%),混
合性失智症(約10%)及其他疾病(約10%)。
65歲以上人口約2.5~5.0%有失智症,因此估計台灣有五萬到十
萬的失智人口。其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約每增加五歲即增加一
倍,所以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0%有失智症。失智症的存活率依
其類型及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如果是阿茲海默症,可活8-10
年,是醫療資源及公共衛生的重大議題。
失智症的診斷
1. 病史、神經檢查及知能測驗:以確定病人是否有失智症及其嚴
重程度,並且排除憂鬱症及瞻妄。最常見的知能測驗為簡短智能
施測 (MMS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及臨床失智評分量表
(CDR,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是根據病患的記憶力、定向
力、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區事物處理、家居和嗜好、以及
個人照料等六項來評量患者的嚴重度。
2. 實驗室檢查:以確定是何種病症造成失智症,才能對症治療。
必要常規檢查有血液常規、生化檢查(肝腎功能)、維他命B12
濃度、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檢查、腦部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
特殊病情需要的檢查有腦電波、腦脊髓液檢查、單光子電腦斷層
檢查(PET/SPECT)等。
失智症的治療
最主要是找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以對症治療。
一、血管性失智症
治療的方法與中風相同,一是要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高血
壓、糖尿病、心律不整等,二是服用抗血小板擬集藥物,如
Aspirin、ticlopidine、clopidogrel等。
二、阿茲海默症
(一) 家屬的輔導諮詢
(二) 一般照顧:注意感染及意外的發生
(三) 精神行為異常的處理
這是造成家屬照顧上最大的困擾。第一步應先找出問題所在,比
如是否因為身體不舒服、發燒、疼痛等。如果不是,先嘗試非藥
物治療,如環境改善、轉移注意力等。如果無效,可給予抗焦
慮、抗憂鬱或抗精神藥物等,這些藥物需由醫生處方。用藥一般
由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當症狀改善時則依情況減藥或停藥。
(四) 知能改善
1. 症狀治療
目前知能改善的藥物仍處於這個階段,即給藥可能有效,知能有
所進步,但停藥後藥效即消失。治療可分為兩大部分:
(1) 增加乙醯膽鹼的藥物
以乙醯膽鹼?抑制劑 (cholinesterase inhibitiors) 為主。目前衛生署通
過的藥物有二種,愛憶欣,即Aricept (donepezil) 和憶思能,即
Exelon (rivastigmine)。因為這些藥物昂貴,需事先向健保局申請核
准,並要符合輕到中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才能使用。約有三分
之一的患者服用後可進步一點或退步慢一點。這類藥物藥效都差
不多,如何選擇就看藥物服用的方便性及副作用的多少了。
(2) 非乙醯膽鹼藥物
這些藥物療效不太明顯,但多少有療效。種類很多,包括
piracetam (Nootropil), hydergine, gingko biloba(銀杏)等。目前有一
個藥物memantine正在作臨床試驗。
2. 減緩阿茲海默症知能減退的藥物
有不少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長期服用抗發炎藥物及停經後女性服
用女性賀爾蒙,將來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低,但此類藥物及維
他命E在臨床上並無足夠證據可建議作為治療之用。
3. 根治阿茲海默症
這幾年在針對預防大腦的類澱粉斑形成的藥物研發方面有很大突
破,甚至還發展出打類澱粉斑疫苗以預防類澱粉斑的發生。雖然
施打疫苗的臨床試驗在今年初因有患者發生腦部發炎的副作用而
停止,但這方面的研究日新月異,相信這幾年會繼續有所突破。
輕度知能減退與疑似失智症
記憶力及大腦功能的減退是慢慢發生的,所以在正常與阿茲海默
症中間有一個灰色地帶叫做輕度知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這些人
的記憶力減退,但其他大腦功能正常,不能算是失智症,但將來
變為失智症的機會較高,每年約有10-25%的輕度知能減退者變為
老年失智症。目前國外已有不少臨床試驗,分別以愛憶欣、憶思
能、維他命E等藥物治療並與安慰劑比較,看是否能降低其變為
失智症的比率。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
1. 控制血管性因子:
近幾年來有不少研究顯示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是阿
茲海默症之危險因子之一。而且小中風也可使阿茲海默症之症狀
加重。因此控制這些疾病、清淡飲食等,乃是預防之道。
2. 多動腦、多作休閒活動,用進廢退,增加大腦的「知能儲存」
量。
3. 保持愉悅心情,擴大社交網絡,遠離憂鬱症。
4. 服用抗氧化物,如每天服用維他命E400國際單
阿茲海默症的精神行為問題
劉秀枝
我的一位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老病患,因感冒去看醫生,
一坐下來,醫生問:「您哪裡不舒服?」他一語不發,就踢了醫
生一腳。醫生被踢得莫名其妙,打電話給我:「您是不是該給什
麼藥控制一下他的行為?」
阿茲海默症的精神行為問題早上九點多,正是門診最忙碌的時
候,一位掛了62號的失智老先生不時進來診間要求先看,他太太
怎麼都拉不住他,後來他對我說:「您不先看我,我就坐在這
裡。」於是一屁股坐下來,接著躺在地板上,護士小姐也拉他不
動。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路過一家玩具店,我要進去買,姊姊說
沒帶錢,但是我不理會,就蹲在店門口賴著不肯走。最後到底有
沒有買到玩具,我倒是不記得了。這位老先生的行為幾乎和小孩
子一樣了。
80歲的失智症王老先生每天都精神亢奮,心情愉快,有次在擁擠
的電梯裡,笑嘻嘻的摸一位陌生小姐的臉,害得他的太太一直道
歉,解釋他是因病引發的行為。來作神經心理檢查時,要他寫
字,有時也會拉起助理小姐的手,輕吻一下,助理小姐們知道他
的情況,倒也不太以為意。
另有位一直遊走不停的失智老太太,總是精力旺盛。來作神經心
理測驗時,片刻都無法坐下來,助理小姐只好拿著紙筆,跟著她
遊走在走道上,一面問問題,一面記下她的回答。
李老先生東西常常找不到,兒女過年時給他的壓歲錢兩萬元不見
了,他堅稱是讀大學住校的孫子將錢偷走了,理由是「他連續兩
個禮拜沒回家,一定是偷了錢不敢回家」,他的孫子那陣子因考
試,倒是真的兩個星期沒有回家。家人怎麼說、怎麼解釋,他就
是不相信,鬧得全家不得安寧。最後還是他的兒子拿了兩萬元給
他說:「找到了」,才平息這場風波。過了一陣子,壓歲錢找到
了,但是沒有人敢跟老先生提起這件事。
阿茲海默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是記憶力及其他大腦功
能(如思考、計畫、算術、語言及空間辨別能力)的減退,約有
一半的病患會有各式各樣的精神行為問題。輕微的如冷漠、焦慮
不安、失眠等情況,所造成的困擾較小。如果有遊走、暴力行
為、幻覺、妄想等現象則造成家屬或照顧者很大困擾。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與長庚醫院精神部的劉嘉逸主任合作,他
對142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家屬作詳細會談,發現精神行為症狀
中以妄想(delusions)為最多,佔51%,其中又以懷疑別人偷東
西(30%)最常見。其他精神症狀依次為焦慮或恐懼(50%),
遊走、坐立不安或重複動作(40%),情緒低落或憂鬱症
(30%),失眠或日夜顛倒(30%),攻擊性(28%)及幻覺
(25%)。幻覺中以視幻覺最常見,如看到小孩或死去的親人
等。攻擊性主要是言語上的辱罵(25%),其次為暴躁易怒
(16%)及攻擊性行為(10%),如踢人、打人等。因為病患不
見得只有一種精神症狀,所以以上數據加起來是超過100%的,
因此也就更難照顧了。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輕、中、重度的失
智症患者的焦慮及恐懼的比例大致相當,但妄想、幻覺、遊走及
坐立不安、攻擊性及日夜顛倒等,以中、重度較多,而情緒低落
或憂鬱症則在輕度患者較常見。
對於這種精神行為該如何處理呢?第一步應該由改善環境、改變
作息方式或順著患者的行為模式以減少傷害。比如賴在地上要求
先看診的那位病患,因為掛的是62號,請他太太不要八點多就帶
患者來門診,等待太久,病患當然會不耐煩。或者護士小姐可在
不影響其他患者看診的權利下,例如有人取消掛號或遲到時,酌
情讓此病患先看。又比如會摸小姐臉頰的那位老先生,當電梯太
擠時,不妨改等下一班,人較少時才搭乘。人的距離不要太靠
近,也許比較不會誘發病患的行為,別人也較有空間可以閃躲。
至於懷疑孫子偷錢的那位老先生,家人則不要與之講理或爭吵,
也不要想還孫子清白,否則只有越辯越不明、越吵越氣,因為在
病患來講,那件事是真的。其家屬的處理方式很得當。
雖然如此,並非所有精神行為都可用行為改善的方法化解,尤其
是懷疑別人偷東西或懷疑配偶不貞最令人受不了,這時就需要藥
物的幫助。比如焦躁不安或失眠可用鎮靜劑或安眠藥,憂鬱症則
用抗鬱藥物,有攻擊行為、妄想、幻覺等可用抗精神藥物。因為
這些異常行為有時是短暫的,或時輕時重,而且藥物有副作用
(如頭暈、行動緩慢等),所以用藥的原則是由少量開始,視病
情加量,症狀改善或消失時則減量或停止。最重要的是這些藥物
一定要由醫生開立,在醫生的指示下服用才安全。而且這方面的
藥物一直有新的研發,效果越來越好,副作用也越來越少。
所以阿茲海默症患者雖然同樣是失智,但有輕有重,有時合併各
式各樣、起起伏伏的精神行為症狀,不僅病情因人而異,就是同
一位患者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病情表現,需與醫生討論治
療。因此那天在門診有位精神行為的失智症病患的家屬說:「健
保局說失智症是慢性病,應該要開立三個月的連續處方簽。」我
對家屬說:「三個月才來一次門診,不只病人不認識我,恐怕我
也不認識他了。」
請問您吃什麼藥?
劉秀枝
一位37歲的先生來門診,抱怨兩側大腿酸痛已八個月,都找不出
原因,於是想來我這兒試試運氣。他的肌肉力量、肌腱反射、神
經感覺都正常,大腿看來並無異樣,也無壓痛感。他沒有背痛、
沒運動過度,也沒有過外傷,過去沒什麼疾病,正想告訴他:
「這是找不到原因的肌肉痛,先吃點止痛藥看看」時,隨口問
問:「最近有沒有吃什麼藥呢?」他立刻回說:「沒有」,但又
接著說:「是有吃一種降膽固醇的藥,這個跟腿痛會有什麼關係
嗎?」他講不出藥的名稱。我請他想想看,腿痛是不是發生在吃
這種藥之後?他想了一下,認為應該是在之後。問他為什麼沒將
情形告訴他的醫生呢?他說:「我不認為腿痛跟藥有關係,所以
沒告訴他,只是定期去拿藥。我以為這是神經痛,當然看神經科
啊!」
我請他把藥停掉,兩星期後再來門診時,已幾乎沒有痠痛了。他
帶來的藥果然是降膽固醇的HMG CoA還原酉每 抑制劑的一種,
一般稱為statins。Statins是最近十年來降膽固醇藥的主流,陸續有
文獻發表認為statins不僅能降膽固醇,且減少心臟病、中風甚至
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一般人服用statins大都沒什麼問題,但約
0.1%~0.2%的人會發生肌肉痠痛的副作用,只要停藥,痠痛自
然消失。
同天門診,一位78歲的老先生走路緩慢、動作遲緩、手腳及面部
表情僵硬,但沒有手抖,看來是巴金森氏症候群。他兒子把放在
大塑膠袋的藥全倒出來,把一個個紙藥袋子攤在桌上,我一一核
對藥袋上的藥名。原來老先生長期腸胃不適、腹脹,因而服用一
種藥物已多年。這種藥物對腹脹效果不錯,但有些人長期或大量
服用後會產生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稱為巴金森氏症候群。我
建議他把此藥停掉,症狀應該會消失或進步的。
新藥的研發突飛猛進,種類越來越多,藥效也越來越好,病人服
用的藥物也就更多選擇。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只是程度的輕重及
發生率不同,有些比較少見的副作用會被忽略。所以看病時,不
管您認為有無關係,最好把目前所服用的藥名列出來給醫生看,
讓醫生參考斟酌,說不定會有意外且容易的答案呢!不過,請記
得拿藥名,而不要只是各式各樣的紅綠不同的藥丸來,醫生是無
法看出名堂的。
那天看完門診後,走在通往病房的陽光長廊上,覺得心情愉快,
腳步頓時輕鬆起來。因為一向看門診,常要開藥,而且許多慢性
病因為病情越來越重,或又加了其他慢性病,所以所開的藥物越
來越多。難得像今天,只要請病人停藥就好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有次到病房看會診,一位75歲的老先生嚴
重頭暈,走路不穩而且複視,他的住院醫師擔心老先生得了急性
小腦或腦幹中風,問是否要急作腦部電腦斷層掃瞄。我看看他所
服用的藥物,在幾天前因三叉神經痛開始服用癲通(tegretol),
一天三次,一次一顆,給得太快了些,老人家耐受力較小,所以
有副作用。建議住院醫師把癲通先停掉,等症狀消失後,再給半
顆或由小劑量開始,再逐漸加量。這是我所看過最高興的會診,
因為果真停藥就好了。
藥物都是好藥,但要懂得用它。當身體有不舒服或新的症狀產生
時,不妨先看看是否與最近服用的藥有無關係,或許可減少不必
要的檢查。
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治療與預防
劉秀枝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又稱老年失智症或老年癡呆
症,是造成失智症(dementia)的主要疾病,約佔所有失智症的
50~60%。根據各家研究,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2.5%~5%患有
失智症,因此估計有5萬到10萬的失智人口。阿茲海默症的盛行
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65歲後,每增加5歲,盛行率即加
倍。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可活8-12年,在人口急速老化的今天,
是社會、醫療資源及公共衛生的重大課題。
阿茲海默症在初期時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如東西找不到、重覆
問話,以近期記憶減退為主。後來逐漸嚴重才會連長久的記憶也
受損,如不能記住家裡住址、電話、或不認識家人及鏡中的自己
等,生活完全需人照料。其他症狀包括語言表達的困難、叫不出
來人名或物件的名字、計算與抽象思考能力減退、方向感喪失、
容易迷路等,影響工作與生活。約有一半病患會有精神行為問
題,如冷漠、激動、焦慮、憂鬱、遊走、幻想及妄想等,造成家
屬很大困擾。
阿茲海默症是漸行性的大腦退化。患者的大腦皮質呈現許多的類
澱粉斑 (amyloid plaques) 及神經纖維叢 (neurofibrillay tangles)。其
大腦的神經傳導素減少,以乙醯膽鹼 (acetylcholine) 為主。雖然有
不少學者嘗試在患者血中或腦脊髓液中找出可作為診斷的生化指
標,但其可靠性尚未達到百分之百,所以目前還是靠臨床診斷。
阿茲海默症之治療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可分為四方面:(一)照顧者的諮詢輔導,避
免意外及感染:家屬是個隱形病人,常因長期照顧患者造成身體
疾病或精神壓力,如焦慮、憂鬱等。照顧者要把自己照顧好,才
能成為更好的照顧者。目前有不少社會資源或團體可提供資訊及
輔導,以減少照顧者的負擔。患者常死於併發症,如肺炎、尿道
炎、敗血症等,也較易有意外發生,需特別留心。(二)非藥物
治療:如行為、音樂或懷舊治療等。(三)精神行為異常之處
理。(四)知能改善。
精神行為異常(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之處理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與長庚醫院精神部的劉嘉逸主任合作,他
對142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家屬作詳細會談,發現精神行為症狀
中以妄想(delusions)為最多,佔51%,其中又以懷疑別人偷東
西(30%)最常見。其他精神症狀依次為焦慮或恐懼(50%),
遊走、坐立不安或重複動作(40%),情緒低落或憂鬱症
(30%),失眠或日夜顛倒(30%),攻擊性(28%)及幻覺
(25%)。幻覺中以視幻覺最常見,如看到小孩或死去的親人
等。攻擊性主要是言語上的辱罵(25%),其次為暴躁易怒
(16%)及攻擊行為(10%),如踢人、打人等。因為病患不見
得只有一種精神症狀,所以以上數據加起來是超過100%的,因
此也就更難照顧了。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輕、中、重度的失智
症患者的焦慮及恐懼的比例大致相當,但妄想、幻覺、遊走及坐
立不安、攻擊性及日夜顛倒等,以中、重度較多,而情緒低落或
憂鬱症則在輕度患者較常見。
對於這種精神行為該如何處理呢?第一步應該由改善環境、改變
作息方式或順著患者的行為模式著手,以減少傷害。對於懷疑別
人偷錢或偷東西的妄想,家人不要與之講理或爭吵,否則只有越
辯越不明、越吵越氣,因為在病患來講,那件事是真的。雖然如
此,並非所有精神行為都可用行為改善的方法化解,尤其是懷疑
別人偷東西或懷疑配偶不貞最令人受不了,這時就需要藥物的幫
助。比如焦躁不安或失眠可用鎮靜劑或安眠藥,憂鬱症則用抗鬱
藥物,有攻擊行為、妄想、幻覺等可用抗精神藥物。因為這些異
常行為有時是短暫的,或時輕時重,而且藥物有副作用(如頭
暈、行動緩慢等),所以用藥的原則是由少量開始,視病情加
量,症狀改善或消失時則減量或停止。最重要的是這些藥物一定
要由醫生開立,在醫生的指示下服用才安全。而且這方面的藥物
一直有新的研發,效果越來越好,副作用也越來越少。
知能改善(Improvement of Cognition)
知能改善分為三階段:(一)症狀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目前知能改善的藥物仍處於這個階段,即給藥可能
有效,知能有所進步,但停藥後藥效即消失。治療可分為兩大部
分:(1)增加乙醯膽鹼的藥物:以乙醯膽鹼抑制劑 (acetylcholine
esterase inhibitors) 為主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台灣衛生署核
准的此類藥物有donepezil(Aricept,愛憶欣),rivastigmine
(Exelon,憶思能)及galantamine(Reminy1)。三者藥物的藥效
相當,在六個月的臨床試驗上平均比服用安慰劑者在阿症量表
(ADAS-Cog)上進步2~5分,臨床約30~40%的病患有進步。因
為這類藥物藥效都差不多,如何選擇就看藥物服用的方便性及副
作用的多少了。目前健保局核准給付的有Aricept及Exelon。依健
保局規定,輕度及中等程度之患者,其簡短智能評估(MMSE)
在10-26分者才能核准服用。(2)非乙醯膽鹼抑制劑的藥物:有
hydergine,piracetam (Nootropil),gingko biloba,clioquinol(metal
chelation),memantine,atrovastatin(Lipitor)等。
(二)知能改善的第二階段為減緩阿茲海默症的藥物(disease-
modifying drugs):包括女性賀爾蒙、抗發炎藥物(尤其是COX-2
抑制劑)以及抗氧化物等。有不少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長期服用
抗發炎藥物及停經後女性服用女性賀爾蒙,將來得阿茲海默症的
機率較低,但此類藥物及維他命E在臨床上並無足夠證據可建議
作為治療之用。
(三)第三階段是根治阿茲海默症:近幾年來有關此疾病的藥物
研發非常蓬勃,各種藥物前仆後繼。其中最熱門的是研發β及γ分
泌酵素抑制劑之藥物,以預防類澱粉斑(amyloid plagues)在大腦
之沈澱堆積。雖然今年二月時一個注射類澱粉疫苗以治療阿茲海
默症的臨床研究(phase II)因有患者發生腦炎而停止,但相關疫
苗或抗體的研究仍方興未艾。
近十年來,有關阿茲海默症之藥物由無到有,由一種藥物到多重
選擇,治療之路越來越寬廣,也隨時都可能有新藥出現或治療上
的突破。
輕度知能減退(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與疑似失智症
(Questionable Dementia)
記憶力及大腦功能的減退是慢慢發生的,所以在正常與阿茲海默
症中間有一個灰色地帶叫做輕度知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這些人
的記憶力減退,但其他大腦功能正常,不能算是失智症,但將來
變為失智症的機會較高,每年約有10-15%的輕度知能減退者變為
老年失智症。目前國外已有不少臨床試驗,分別以愛憶欣、憶思
能、維他命E等藥物治療,並與安慰劑比較,看是否能降低其變
為失智症的比率。
阿茲海默症的預防
除了少數(5%)是顯性遺傳外,阿茲海默症真正的致病原因目
前並不清楚,因此要預防也只能由其危險因子著手。迄今公認的
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如年齡、女性、家族史、血脂蛋白基因第
四型等,均是先天注定,非人力所能改變。因此預防只能從後天
危險因子上著手。
(一)控制血管性因子:
近幾年來有不少研究顯示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是阿
茲海默症之危險因子之一。而且輕微中風或腦部小梗塞也可使阿
茲海默症之症狀加重。因此控制這些疾病、清淡飲食等,乃是預
防之道。
(二) 持愉悅心情,擴大社交網絡,遠離憂鬱症。
(三) 用抗氧化物,如每天服用維他命E 400國際單位。
(四) 多動腦、多作休閒活動,用進廢退,增加大腦的「知能儲
存」量。
後天性的危險因子中最有共識的是低教育。這可由三方面來探
討:
(1)流行病學資料
最初有關低教育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的證據來自於流行病學
的研究。中外的流行率數據均顯示,受教育低者罹患阿茲海默症
之機率較高,表示教育是個保護因子。但是大部分的流行率調查
均採兩階段,第一階段是作問卷方式的知能篩檢,低於知能篩檢
的界段分數時,才接受醫師的檢查,以診斷是否有失智症。然
而,知能篩檢分數受到教育的影響很大,沒受教育者的知能篩檢
分數往往較低,因而比較容易接受醫生的診斷。如此一來,則沒
受教育者的失智症流行率可能被高估,而受教育高者的流行率相
對被低估。
由上看來應該以發生率,即是由原來無失智症的一群人在某一段
時間內發生新病例的比率,來診斷比較可靠,因為是每個人自己
的前後比較,才不會有偏差。2001年來有三個研究。
第一個是來自瑞典,作者對原來無失智症、大於75歲的1296位居
民,追蹤2.8年後,有109位發生阿茲海默症。經過分析,發現受
教育小於8年者得阿茲海默症之比例為教育8年或8年以上者的2.6
倍。
但這是教育本身的功勞呢?還是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因心智
活動的增加,使大腦不斷的受到刺激而不退化呢?還有待進一步
的研究。
第二個研究來自美國芝加哥,作者對733位平均75歲、受高教育
﹙18年﹚的無失智症神職人員追蹤4.5年後,有111位發生阿茲海
默症。
研究開始時,所有參加者均接受神經心理檢查和記憶力測試,以
及從事七項常見的心智活動的程度的問卷:分別是(1)看電
視、(2)聽收音機、(3)看報紙、(4)閱讀雜誌、(5)讀
書、(6)玩遊戲如紙牌、下棋和拼字遊戲,以及(7)參觀博物
館。依每項活動的參與程度計分,分數越高,表示心智活動越頻
繁。
後來發生阿茲海默症這組(111位)的平均心智活動為3.46,而仍
無失智症這組(622位)的分數為3.59,兩者相差具統計上的意
義。
這個研究證實,同樣是受高教育程度時,心智活動量越高,越不
易得阿茲海默症。但哪一種心智活動才最有效,則不得而知。
第三個研究來自紐約,作者對1772位住在北曼哈頓65歲以上無失
智症的居民,追蹤2.9年後,277位發生失智症。每位參加者都先
接受一個13種休閒活動的問卷。這13項活動可歸為知能、體能及
社交活動三大類,包括:(1)編織或音樂等嗜好、(2)散步、
(3)造訪親友、(4)親友來訪、(5)運動、(6)看電影或吃
館子或看比賽、(7)閱讀雜誌書籍或看報紙、(8)看電視或聽
收音機、(9)擔任社區志工、(10)玩紙牌或遊戲或賓果、
(11)上俱樂部、(12)修課、(13)上教堂或廟宇。結果發現
休閒活動分數越高者,發生失智症之機率就越低,休閒活動高者
比低者得到失智症的機會少了38%。這13項活動中,以閱讀雜誌
書籍或報紙最有效。其次為造訪親友,看電視或上館子,以及散
步。
(2)修女研究
第二個支持「教育為阿茲海默症保護因子」的根據來自於1996年
的修女研究(The Nun study)。美國有678位修女﹙75-107歲﹚在
1991到1993年間加入此研究,定期接受神經心理評估,以觀察是
否有失智症,並且均同意死後接受大腦解剖。其中有93位修女
﹙75-95歲,教育16年﹚,在她們22歲左右正式成為修女前曾經撰
寫自傳。分析自傳的內容,把其內容的豐富以及文法複雜的程
度,與58年後的知能檢查分數作相關比較,發現當年自傳的內容
豐富及文法複雜者在老年時的知能分數較高,得到阿茲海默症之
機率也較低。這可能與年輕時就不斷用腦、動腦,而增加知能貯
存之故。
(3)神經影像腦血流研究
第三個支持「教育為保護因子」之證據來自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醫院在1992年的神經影像腦血流研究。作者比較臨床失智程度相
當,但教育程度不同(3-11年、12年、13-24年)的59位阿茲海默
症患者,觀察他們腦血流的情況。結果發現高教育組的頂葉腦血
流明顯的比其他兩組為低,表示其大腦退化程度比較嚴重,但是
這三組在臨床上的失智症嚴重程度及病程卻相當。這個研究顯
示,教育對阿茲海默症的保護作用,並不在防止或改變阿茲海默
症患者的腦部的病變,而是在減輕其臨床症狀。表示其「知能存
款」較多,經得起提領,因而使症狀較輕或較慢出現。
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的逐漸退化。可能在發病之前幾年就已經開始
退化,當腦細胞退化到某一個程度,達到閾值時,才會有臨床症
狀出現。每個人天生大腦的貯存量不同,而腦的貯存量可能與腦
子的大小﹙腦細胞的多少﹚以及神經細間之突觸之發展有關。所
以當大腦退化到某一個程度時,大腦貯存量高者還不會發病,而
大腦貯存量低者,因為本錢不夠,就會出現症狀了。
除了個人先天不同的大腦貯存量外,由以上幾個研究來看,顯示
經由後天的教育,增強心智活動,多動腦等,可以增加後天的知
能存款,因而可經得起大量的提領。也就是說知能存款高者,當
大腦退化到比較嚴重的程度才會有臨床症狀。不過,雖然大腦貯
存量及知能存款高者會較慢發病,當發病時,表示大腦的退化其
實是蠻嚴重了,因此發病後之存活期反而較短。
換言之,心智活動等並非防止大腦細胞的退化,只是延後症狀的
發生,但也就相對的讓病人多享受幾年心智正常的日子。在預防
阿茲海默症的方法中,多用腦、多從事心智活動恐怕是個人能力
所及,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參考文獻:
1. Cummings JL, Cole G. Alzheimer disease. JAMA 2002;287:2335-2338.
2. Knopman DS, DeKosky ST, Cummings JL,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diagnosis of dementia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01;56:1143-1153.
3. Doody RS, Stevens JC, Beck C,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01;56:1154-1166.
4. Aisen PS. The potential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Neurology 2002;1:279-284.
5. Dewachter I, Leuven FV. Secretases as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prospects. Lancet Neurology 2002;1:409-416.
6. Crisby M, Carlson LA, Winblad B. Stati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Alz Dis Assoc Disord 2002;16:131-136.
7. Qiu C, Backman L, Winblad B,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on
clinically diagnosed dementia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data from the
Kungsholmen Project. Arch Neurol 2001;58:2034-2039.
8. Wilson RS, Mendes De Leon CF, Barnes LL, et al. Participation in
cognitively stimulating activitie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JAMA 2002;287:742-748.
9. Scarmeas N, Levy G, Tang MX, et al. Influence of leisure activity on
the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logy 2001;57:2236-2242.
10. 劉秀枝主編:失智症的治療與照護。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0年 秋。
我的病人是醫生
劉秀枝
30年前我剛當第一年住院醫師時,有天晚上值班,被通知有新病
人住院。到了病房一看,赫然發現新病人是我們醫院的一位主治
醫師。我不敢詳問其病史,比如說家庭史或工作壓力等等,更別
說進一步的身體檢查。就只小心翼翼地聽聽他的心臟、呼吸聲
音,做完拔腿就跑,等著第二天主治醫師來處理。
當時我還是個菜鳥醫師,但是聽說有位主任住院開刀時,需要插
導尿管。插導尿管本來就很痛,這位主任痛得哇哇叫,對其主治
醫師說:「你是不是趁機報仇?」其實,這種「報仇」的機會是
大家最不想要的。
最近看了一次會診,患者是位高齡長者,有許多慢性病,造成多
重器官衰竭而意識不清。看完病人後,我在病房的護士站中找到
他的住院醫師,想與他當面請教及討論病情,但是他一副愛理不
理,不太樂意的模樣。心想我可是您請來照會的,沒特別禮遇沒
關係,至少不能這樣呀!後來這位住院醫師才悻悻地說:「病人
是醫生,他的兒子、媳婦、女兒也都是醫生,全部不同科的醫
生,每次都要分別向每個家屬解釋病情,他們意見多,要求多,
看法又分歧,簡直令人無所適從。」怪不得!這位焦頭爛額,心
煩氣躁的醫師道出了一般醫師對醫生病人最無奈的心事了。
有位醫師好友的母親多年前去世時,他感嘆地說:「如果我不給
主治醫師那麼多意見,而讓他放手一搏,不知情況會不會好
點?」當然,不在一旁給意見,他母親的生命也不見得可以挽
回。但是身為家屬的醫生給主治醫師太多建議時,會讓醫生覺得
綁手綁腳,瞻前顧後,而無法定下心來或客觀地分析病情,因此
好意有時反而變成干擾。
幸好大部分的醫師變成病人時,都彬彬有禮、尊重專業,不會妄
加臆斷或隨便要求。而主治醫師也會對「醫生病人」特別禮遇、
尊重。在美國,常基於同業的禮貌,而不收醫生病人的診療費或
手術費。台灣的開業醫師也時常如此,表示尊重,因為說不定哪
天也會有「禮尚往來」的時候。
不過,有時也因為對醫師另眼相待,而產生「VIP症候群」。為
了特別禮遇而不按常規治療,就會出事。比如止痛,特別給某種
止痛藥,但因為不常用,劑量算錯,加倍投與,使得患者迷迷糊
糊。又如給醫生施行最新的開刀技術,但是經驗不多,結果造成
併發症,原來的小傷口變成了大傷口。有時醫師的醫術是很純
熟,應該不會出錯,偏偏其他醫師或長官太過關心,一路關照,
頻頻垂問,壓力太大,結果反而不理想。
所以,遇到了病人是醫生時,應該是以平常心對待,除了尊重其
專業,對病情解釋詳細(醫師應該比較容易瞭解病情),把病歷
給他過目,詢問其意見外,應該視同一般病人,按常規常理來思
考處理,才不會出差錯。而本人變為病人時,最好是把自己的專
業放一邊,聽主治醫師的看法,全心全意接受主治醫師的診治,
才是安全之策。
媽媽的焦慮
劉秀枝
有位朋友我們覺得她最近變了。明明她自己說過的話卻矢口否
認,本來答應要做的事卻忘得一乾二淨,易怒不耐,為了芝麻小
事可以氣憤半天。關心的朋友不免擔心她是否在五十多歲就得了
早老性失智症?
一次聚會時,她的手機響起,聽到她氣急敗壞地說:「怎麼每次
都等到最後一分鐘才求救!我一下子哪裡調得到這麼多錢?」原
來她的兒子自己創業當老闆,事事講派頭排場,資金常常週轉不
靈,而向父母要。一次又一次,一筆又一筆,當公務員的這位朋
友不僅把她的老本都貼了進去,還把房子拿去抵押貸款都給兒子
用。即使這樣,兒子還時常會打電話來緊急調頭寸。生氣歸生
氣,罵歸罵,對自己的兒子終不能不伸出援手啊!怪不得她最近
心浮氣躁,心不在焉,出爾反爾,丟三落四,原來是焦慮憂鬱的
緣故。
記憶力減退固然要考慮是否得了失智症,應及早就醫。但除非是
有家族遺傳,年青或中年人的記性不佳,常是緊張、焦慮、憂鬱
或事情太忙碌,步調緊湊,絃拉得太緊所引起的。這時反而是要
由改變生活型態,調適身心著手,必要時可服用抗焦慮或抗憂鬱
的藥物。
反過來,中年父母也得為自己著想,養兒既不能防老,更不能把
老本蝕掉,兒孫自有兒孫福,對兒女的援手要有個極限。目前不
少理財雜誌都在教人計算要有多少錢才能在退休後有個不太窮困
的老年。以我自己來說,除非有意外疾病產生,否則至少可活到
九十歲,若想在六十歲退休,而每月可有三萬元的花費,那麼在
六十歲時所需儲存的退休金至少要一千三百萬元。這位朋友年紀
與我相當,不知她有何打算?所以曾有位當老師的朋友提到她將
來退休後,不要一次把退休金領出或領一半,而要領月退,因為
怕兒女到時會來調頭寸,能不給嗎?公教人員的退休月俸是政府
一大績政,但一般老百姓呢?則需在身心仍健康時,為自己存點
老本,且更要懂得保本了。
幾年前在歡送一位老師退休的茶會上,聽說這位老師在退休後還
要租房子住,原來是一直住學校宿舍,方便舒適,整天埋首於教
學研究,反正每月領薪俸,從沒想到投資理財。結果退休時,才
發現退休金根本不夠買房子,何況還想領月俸呢!那時,我才恍
然大悟,人生是多方面的,專業固然要精進,專業之後的舞台也
不能不經營呀!
我們要什麼樣的醫學生?
劉秀枝
「人一出生就逐漸邁向死亡……」,一位高三學生面對著四位教
授談他對死亡的看法,說到他探望病重瀕臨死亡的祖父時變得神
情肅穆,眼眶泛紅,令人為之動容。這位同學來參加醫學院的推
甄,功課好,身體壯,會彈鋼琴,常參加各種球賽得獎,英語會
話流利,善於表達和溝通能力良好,談話內容有深度及廣度,且
富機智,充滿自信,又不顯得驕傲,顯然還有一顆敏感的心。真
的是當醫生的不二人才!想到自己十七歲時的表現及思想不及這
位同學的十分之一,不免有點汗顏。是時代不一樣了,現代的孩
子都這麼優秀?還是他父母的精心調教與栽培的結果?
三月裏,各大學忙著推甄及申請入學的面試,每個學系有其特定
標準。筆者最近參加了醫學院的推甄入學,學生均已通過了學科
能力測驗,才取得推甄資格。每位學生由四位老師面試,歷時三
十分鐘,包括自我介紹,抽選題目自由發揮,以及不拘形式的問
答。評分內容包含儀態,內容及表達能力,機智反應及其他才能
等等。
前來甄試的同學均是有備而來,儀表整齊,面帶微笑,應對進退
彬彬有禮,口才便給,有人甚至用英文自我介紹,對於臨時抽出
的題目如高科技、醫學倫理等問題也能即時反應,機智回答,表
現出承受得了各種壓力。有些學生為了表現其特殊才能則帶來歷
年的繪畫、文章或科展作品,甚至當場演奏各種樂器。可說都是
優秀人才,然而,城鄉孩子各擅勝場,鄉下孩子淳樸真誠,城市
孩子自信成熟。
假設大部分的醫學生畢業後都成為醫師(有小部分也許會走基礎
醫學或公共衛生行政),那麼「我們要錄取什麼樣的醫學生」的
訴求不妨改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醫生」。好醫生的條件不就是
仁心仁術嗎!管理學上強調與其訓練員工,不如一開始就聘用適
任的員工,所以找對將來適合當醫生的學生是很重要的。然而當
醫生其實只要能認真投入、按部就班、終身學習,且人格正常就
可以了,並不需要多才多藝,卓越超群的人才。當然,推甄也可
以找具有將來當總統或立委的傑出人才,以便將來在政壇上為醫
生喉舌,或是挑出將來在生醫科技領域有突出研究以競爭諾貝爾
獎的人才,那就另當別論了。但即使如此,只要一天當醫生,甚
至只是當實習醫生,也需具備最基本的「仁心仁術」的要求。我
們社會需要的是有傑出研究能力的醫生,還是一個視病如親的醫
師呢?
也許,多元入學中的另一種升學方式「申請入學」較為合理。學
生也是經過了學科能力測驗後,再參加面試。其面試方式與推甄
相同,只是以小組討論來取代特殊才能作為評分的標準。小組討
論是看同學們當主持人的能力,自我表達,與人溝通,以及尊重
他人的態度。只是面試中短短時間的晤談看不出是否具有愛心。
有些學生在單獨面試中較為緊張,表現並不突出,但在小組討論
中卻表現自然而出色。但也有學生在單獨口試中表現出色,但在
小組討論中卻無法融入、參與。小小年紀就能言善道且多才多藝
者常令人刮目相看,自然也容易被錄取。也許在醫療生態丕變,
醫病關係複雜的今日,能作良好的表達與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推甄或申請入學進來的醫學生是否在醫學院表現優異?畢業
後是否也較傑出?將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常想,如果換
成是我參加甄試的學生,無特殊才藝,恐怕只有被拒絕的命運
了。
這些優秀的孩子才不過十七、八歲,他們傑出的表現與各種歷練
卻超出了其年紀。可想像其父母是多麼費心,盡力的栽培,除了
課業的督促,還得培養才藝,甚至出國遊學以增廣見聞。而甄試
當天送孩子來應試後,等在外面的父母的焦慮又知多少?他們可
有期望子女將來成為具仁心仁術的醫生嗎?現代父母真是難為
吧!
由「失竊的靈魂」談阿茲海默症的遺傳解密
劉秀枝
多年前我參加在荷蘭為期六天的「阿茲海默症暨相關疾病國際研
討會」,才開了兩天的會,有位來自美國的教授急急忙忙要趕回
家,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發現有人跟我們做同樣的實驗,我
得回去趕進度」。由美國遠道而來,不等研討會結束就打道回
府,真是不可思議。當時我很慶幸自己是個臨床醫師,能依據基
礎學者或研究人員精心研發的成果,給病人最好的治療(尤其是
藥物),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而有成就感。研究人員在追求成果
解決疑難的長期競賽上,除了智力、體力及時間的投入,還得與
其他研究團隊合縱連橫。過程中注入了理想、熱情、樂趣、自
私、寬容、貪婪、憤怒、刺激、挫折等情緒。這中間還得加上一
點機運。成者坐擁名譽、地位、金錢(尤其是龐大的研究經
費),晚一步者則只有扼腕著看人享受榮耀,痛心自己的心血付
諸流水。
「失竊的靈魂」這本書中,研究人員們探求阿茲海默症的遺傳秘
密的過程,有如商場上的廝殺與激烈,令人看得瞠目結舌。本書
作者譚茲教授是哈佛大學附屬醫院麻州綜合醫院遺傳暨老化研究
部主任。他於1980年大學畢業後在麻州綜合醫院當研究助理後,
就一頭栽入了分子遺傳與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中間經歷了美國
1990年代的「大腦研究黃金十年」的研究熱期,許多的因緣際
會,直到2000年本書出版的二十年間,他已變為一位大師,得過
多次大獎的學者。
阿茲海默症讓患者的大腦退化,記憶力及各種智能逐日消失,終
至進入「第二個童年」。遠在100年前,阿茲海默醫師發表他的
第一位51歲的女性病患時,就發現她的大腦中有許多類澱粉斑塊
(含Aβ類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含π蛋白)。但是這兩種大腦
內的堆積物如何而來?哪一個才是致病的元兇?兩派研究者一直
爭論不休。歷年來在阿茲海默症的國際研討會上,Aβ類澱粉蛋白
與π蛋白的論文發表常常分別在兩個會場進行,壁壘分明。Aβ類
澱粉蛋白的學說在這拉拔賽中逐漸占優勢,使得這兩個會場的人
潮有明顯的消長。
譚茲教授專力在Aβ類澱粉蛋白上的研究很可能是押對寶了!約有
5%的阿茲海默症是遺傳的,且發病年齡較早。近十年來造成遺傳
性阿茲海默症的突變基因APP、PS1及PS2已被陸續發現,而這些
基因均與Aβ類澱粉蛋白有密切關係。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想研發
出根治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也是由Aβ類澱粉蛋白著手,包括阻礙
分泌酉每的切割,Aβ類澱粉蛋白疫苗的研發等等。這些研發在各
大藥廠百家齊鳴之下,競爭非常激烈。尋求探索阿茲海默症致病
機轉的學者及研究人員遍及波士頓、聖地牙哥、多倫多、及歐洲
各大城市。許多學者的風貌及言行在本書中躍然紙上。研究越尖
端,越靠近答案,研究者就更戒慎恐懼,甚至焦慮不安,尤其擔
心競爭者搶先一步。比如譚茲教授接起電話,總會屏息預期其它
團隊已找到突變基因的消息。他收看晚間電視新聞時,也害怕會
由主播的報導中得知基因已被找到。緊繃的心情,真是一刻都不
得鬆懈。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以一位早發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
屬的遭遇和感受貫穿全書,與阿茲海默症遺傳研究的發展時序相
呼應。因此本書不僅是一位科學家追求疾病真相的過程,也道出
了患者及其家屬的痛苦和無奈。更讓人感受到實驗室中不分晝夜
的辛苦,卻也因能解決人類的疾病而使研究變得更有意義。
輕度知能減退與失智症
劉秀枝
一位七十歲的老先生在看門診時說:「我記性變得很差,聽說最
近有兩種治療老年失智症的新藥,請您開給我。」
我看了他的資料,根據詳細的神經心理測驗及評估,並未到失智
症的程度,只是在「輕度知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的階段,
不符合健保局的規定。所以我告訴老先生不能開藥給他,但是希
望老先生能定期做追蹤,每半年作一次記憶力檢查。
「但是我現在明明記性就很差啊!您說的「疑似失智症」是不是
有可能將來會變為失智症?」
「有可能,比一般人變為失智症的機率高,約每年有15%的機
會,但不一定會變為失智症。」
「要等到變為失智症才開給我,那就來不及了。您不是強調失智
症要早期治療嗎?」
沒錯,但要早到多早呢?老先生幾句話引導出幾個問題:(1)
疑似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的關係為何?(2)為何疑似失智症患
者不能服用治療老年失智症的藥物,如愛憶欣或憶思能?(3)
如果服用,有效嗎?是否就不會變為老年失智症?(4)有沒有
其他藥物可服用?或其他方法以預防變為失智症?
並非記性差就一定是失智症。失智症有嚴謹的定義:是發生在中
老年人的後天性病症(以與先天智障區別),除了記憶力減退
外,還包括至少有一項其他大腦功能也受到影響,如語言表達、
空間辨識能力、算術、抽象思考等的障礙,並且這些功能的減退
要影響到患者的工作或生活能力才能算是失智症。最重要的一點
是患者的意識是清楚的,而不是處於急性精神混亂的「瞻妄」狀
態。如果有瞻妄的情況時,應等到瞻妄時期過了,才能評估是否
有失智症。
然而,由正常到逐漸演變為失智症的過程,其間有一個灰色地
帶。有些患者或家屬平常不太注意,當發現患者記憶力有差錯時
就已經是失智症的輕度或中度甚至是重度的境況,而錯過了灰色
地帶。這個灰色地帶長久以來即為各家學者所注意,而給予種種
不同的名稱,如良性老年記憶減退,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等
等。近幾年來大家最常用的名詞是「輕度知能減退」及「疑似失
智症」。兩者很相似,但疑似失智症範圍稍廣,除了包括輕度知
能減退外,也可能包括一小部分的非常輕度或早期的老年失智
症。
疑似失智症(即CDR=0.5),是根據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
學院在1982年所發表的一套評估標準,稱為失智嚴重程度
(CDR),以後就一直廣為應用。去年開始,政府主管機關對於
老年失智症患者申請外籍看護工的條件,也是採用此評估量表。
此失智症嚴重程度是根據患者的知能表現及其家屬或照顧者對患
者的六項觀察所做的評估,並常需舉例說明。這六項分別是記憶
力、對時、空、人定向能力、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日常生活
功能、家庭生活及嗜好、以及自我照顧的能力。把這六項功能的
嚴重程度加以總結後,才成為失智嚴重程度,整個評估時間約需
40分鐘。失智嚴重程度一表示輕度、二是中度、三是重度、四及
五是極重度。而0.5即是疑似失智症,介於正常與輕度失智症之
間。
輕度知能減退的定義是患者及家屬或照顧者均認為患者的記憶力
有減退現象,而接受記憶等神經心理測驗時,其記憶力也明顯的
比同年齡層及同教育程度者為低。但除此之外,其他大腦功能的
測試正常,生活及工作也不受影響,所以不算是失智症。雖然輕
度知能減退與疑似失智症並不完全吻合,但在臨床上,兩個名詞
常交換使用。
輕度知能減退者比正常人變為失智症的機率高。根據國外研究報
告,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約有1-2%變為失智症。而輕度知
能減退者每年約有10-25%變為老年失智症,但是也有人在七年後
還是停留在輕度知能減退的階段。那麼如何在輕度知能減退者中
找出那些人會變為老年失智症而及早治療就是個大學問,也是很
重要的課題了。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因國家衛生院的研究經費補助,而得以追蹤
124位輕度知能減退者,平均追蹤一年半,每位患者至少接受兩
次的詳細神經功能評估。發現一年內變為老年失智症者有42位,
即每年有20%演變為老年失智症。仔細分析變為失智症的42位,
與仍是輕度知能減退的82位的兩組差異,發現變為失智症者的近
期記憶與定向力的分數明顯比仍為輕度知能減退者為低,而且當
中29%帶有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Apolipoprotein E4),仍為輕度
知能減退者只有12%。所以對具有這三種危險因子者應定期,且
密集(約每六個月)篩檢其神經心理功能,以便能抓住其演變失
智症的最早期,而及時治療。
早在兩年前,國外已有大藥廠開始展開輕度知能減退的藥物實驗
(包括愛憶欣、憶思能、維他命E等),並與安慰劑比較。服用
兩年後,看是否能使轉變為失智症的機率減低,目前尚未有結果
發表。在此之前,由於藥物昂貴,療效未確定,且有副作用,對
疑似失智症或輕度知能減退患者並不建議使用失智症的藥物。如
果一定要服用,則以具抗氧化性質的維他命E及銀杏可考慮使
用。其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多動腦,以刺激腦細胞的神經突觸的
發展,用進廢退,腦細胞是越用越靈光的。
休閒、動腦防失智
劉秀枝
有位朋友說:「我家的老貓17歲了,很可能是得了老年癡呆
症。」問他為什麼?他說:「常常才剛餵過食物,卻又來要東西
吃,一定是忘了他已吃過,這不是老年癡呆症嗎?」一般人對老
年失智症(又稱老年癡呆症或阿茲海默症)很警覺,竟然連對寵
物都如此。
門診中,常遇到擔心自己得了阿茲海默症的人,告訴他神經心理
檢查及記憶力測驗的結果都很好,並無失智現象時,他還是會不
放心的問:「那麼是不是要吃藥或補點東西來預防呢?」
其實,預防失智症最有效又不費錢的方法就是多思考,多動腦。
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及腦部病理變化在100年前就很清楚,其
致病機轉也漸漸浮現。但是除了百分之五是自體顯性遺傳外,大
部分的阿茲海默症之原因未明,目前知道某些的危險因子(或易
致病因子),其中較為大家所認定的是低教育。
低教育者較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不少流行病學的研究都顯示出低教育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
高教育者為高。其中一個研究是來自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化中
心,發表於2001年12月的神經學雜誌(Archives of Neurology)。
作者對無失智症的1296位75歲以上的社區老年人,平均追蹤2.8年
後,共有109位發生阿茲海默症,而受教育少於8年者得到阿茲海
默症為受教育8年以上的2.6倍。
教育能豐富「知能存款」
一個有名的,來自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院的研究,發表於
1992年的神經學雜誌(Annals of Neurology)。作者比較三組不同
教育程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血流變化,此三組的教育程度分
別是小於3-11年、12年及13-24年。這三組在臨床上的失智嚴重程
度及病程相當。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的腦血流常有典型的變化,即
在兩側的頂葉及顳葉的腦血流會減少。結果發現高教育組的腦血
流明顯的比其他兩組低教育者的腦血流量為低,表示其大腦退化
程度比較嚴重。這個研究顯示教育對阿茲海默症的作用並不在防
止或改變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而是減輕其臨床症狀。表示其
〝知能的存款〞(cognitive reserve)較多,經得起提領,因而使
症狀較輕或較慢出現。
「知能的存款」並不是教育本身的功勞,而是在接受教育的過程
中,我們的大腦不斷的受到啟發、刺激、不斷思考、用腦,因而
增加大腦神經細胞突觸(synapses)的功能,使得神經細胞間的傳
導及連繫更加快速,也就是用進廢退。所以不見得要是受高等教
育,但是要不停的動腦。
多從事心智活動較不易得阿茲海默症
一篇發表在2002年2月的美國醫學雜誌(JAMA),來自於芝加哥
一家醫院的研究正好可以證實這個理論。作者對733位(平均75
歲,教育程度18年)無失智症的神職人員(修女、神父等),長
期追蹤平均4.5年之後,共有111位發生阿茲海默症。剛開始時,
所有參加者均接受神經心裡檢查和記憶力測試,以及從事七項常
見的心智活動的程度的問卷:分別是看電視、聽收音機、看報
紙、閱讀雜誌、讀書、玩遊戲如紙牌、下棋和拼字遊戲,以及參
觀博物館共七項。每項活動的參與程度分為5個等級:5代表天天
或幾乎天天都作;4代表一個星期有幾次;3代表一個月有幾次;
2代表一年有幾次;1代表1年1次或更少。這七項所得的分數平均
後得到一個最後分數,介於1.57到4.71之間,分數越高,表示心
智活動越頻繁。後來發生阿茲海默症(111 位)這組的平均心智
活動分數為3.46,而仍無失智症組(622位)的分數為3.59,兩者
相差具統計上的意義。如果進一步分析,把參加者的性別、年齡
及教育都考慮在內的話,心智活動分數每增加1分,則發生阿茲
海默症的機會就減少33﹪,而且每年神經心理測試的分數減退也
會少了47%。
這是個很令人振奮的發現,多從事心智活動確實可降低阿茲海默
症的發生率,但此篇論文並沒有比較這七項活動何者孰重孰輕?
何者最有效?
預防失智,閱讀書報最有效
這可由另一篇發表於2001年12月美國神經學雜誌(Neurology),來
自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篇論文中得到答案。作者對1772位大
於65歲的住在北曼哈頓的無失智症居民追蹤平均2.9年,其中有
207位發生失智症。每位參加者在加入時均接受一個13種休閒活
動的問卷,如果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有從事任何一項活動則得一
分,沒有則0分。總分6分或6分以下表示其休閒活動低,6分以上
表示高活動量。這13項活動可歸為知能、體能及社交活動三大
類:包括:1.編織或音樂等嗜好,2.散步,3.造訪親友,4.親友來
訪,5.運動,6.看電影或吃館子或看比賽,7.閱讀雜誌,書籍或看
報紙,8.看電視或聽收音機,9.擔任社區志工,10.玩紙牌,遊戲
或賓果,11.上俱樂部,12.修課,13.上教堂或廟宇。
結果發現休閒活動分數越高者,發生失智症之可能率就越低。因
為身體上的疾病、中風、憂鬱症會影響其休閒活動,但即使把這
些因素及參加者的教育程度和職業都考慮在內,休閒活動高者比
低者得到失智症的機會還是少了38%。這13項活動中,以閱讀雜
誌或報紙(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減少51%)最有效,以下依序是造
訪親友(減少40%),看電視或上館子(減少38%)以及散步
(減少27%)。所以這篇文章您已經看到這裡時,恭喜您,您得
到失智症的可能性又減少了。
看「病」要看「人」
劉秀枝
吵雜擁擠的門診中,一位由南部來的小姐幫她父親掛了初診號,
父親卻沒來。護士小姐不肯讓她看診,因為連初次都沒看到病
人,醫師怎麼看診!我問明原由,讓她把號退掉,回答了她的問
題。原來她父親在一家醫院作了腦部磁振造影(MRI),報告是
「腦部海馬區萎縮」。她聽說這可能就是老年失智症(阿茲海默
症),所以帶了片子來,要我鑑定她父親是否有阿茲海默症。
同一天門診,有位58歲的先生自費作了腦部正子電腦斷層檢查
(PET),報告是兩側大腦頂葉的葡萄糖代謝較低。他聽說這是
阿茲海默症的變化,所以來看門診。但是他記性一直很好,同行
的家人也覺得他並無記憶減退現象,我作了測試,也覺得他記憶
力不錯。但是腦部正子電腦斷層的發現讓他們很擔心。
記得二十多年前,當我還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時,有位教授的先生
因為某種原因作了腦部電腦斷層(CT),結果沒什麼問題。但是
當他看到報告時,卻勃然大怒,因為寫著「腦萎縮」。他本人也
是教授,知識份子,腦筋好得很,怎會腦萎縮?他並不曉得,電
腦斷層所顯示的腦萎縮只是因年齡大而腦萎縮,並非表示他有
病,或是腦子不聰明。有些輕度的阿茲海默症者,其腦部在電腦
斷層片子上還看不出有萎縮呢!
看病本來就有一定程序,病人自覺哪裡不對(主訴),醫生問
診,作身體或神經檢查,以此為根據再決定是否要作或作何種實
驗室檢查,以證實醫生的診斷,確定診斷後再對症治療。
實驗室的檢查要配合臨床才有意義。就是能明顯看到腫瘤的腦部
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也要看到病人才能了解全貌,才能有正確的
診斷,適合的治療及預後的判斷。
門診中時常有病人拿了在其他醫院做的磁振造影或電腦斷層的片
子,一坐下來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來,希望我立刻看了之後給意
見。我卻總是把片子接過來放到一邊,先問病情,檢查了病人之
後,才把片子掏出來看。看得出病人很急,希望我趕快看片子,
我也很急,希望病人趕快把病情告訴我。可見醫病雙方對看病方
式的落差有多大。
也有病人在門診經過問診及神經檢查後,告訴他沒關係。他會
說:「不用作什麼檢查嗎?」我說:「剛剛跟你作的神經檢查就
是檢查了」,只是我的檢查與病人心中講的檢查可是大不同呢!
也有病人問:「醫生,我作了這麼多檢查,為何還查不出病
因?」其實,有時是檢查的部位不對之故,比如說應該作胸椎,
卻做了腰椎脊髓的磁振造影,當然就看不到病變了。
所以看診,一定要看病人。比如前述那位小姐的父親有沒有阿茲
海默症,要看病人,作記憶力等神經心理測驗才能確定。第二位
58歲的先生目前沒有阿茲海默症,那麼腦部正子電腦斷層的頂葉
代謝減低是怎麼回事?只能說這是一種存在的現象,不用過度反
應。但這會不會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有沒有可能過幾年後會真
的發生阿茲海默症呢?也就是會不會腦部代謝的減低在先,而記
憶減退在後呢?目前只能作長期觀察及追蹤了,如果發現記憶有
減退現象時,就應立刻就診。平常只要保持正常生活作息,多動
腦就是了。
安慰劑不只是安慰劑
劉秀枝
小時候不小心碰撞了手,媽媽會立刻輕撫著我腫脹的手背說:
「不痛!不痛!」果真就覺得不太痛了。有位朋友的母親常常因
睡不著覺而要吃安眠藥,朋友怕她吃太多,有時拿維他命給她
吃,說是另種安眠藥,她居然也能睡得不錯。二十多年前的醫
師,因為擔心病患打太多止痛針,有時會打一針生理食鹽水來替
代,病患一樣覺得疼痛減輕。顯示安慰劑還蠻有效的。
其實任何治療都具有雙重效果,一是治療本身的療效,這些治療
可以是藥物、物理治療或心理輔導;另一個則是隨著任何治療方
式帶來的效用,即是安慰劑的效果。安慰劑(placebo)可以用各
種型態出現,其效果(placebo effect)主要取決於病患對於此治療
方式的瞭解及認知之後所產生的期望。這種對治療的期望也受到
醫師解釋治療方式時的態度、病患所受的醫療照顧,以及醫病關
係有關。
安慰劑的成效其實來自於病患本身內心的自我癒合能力,及病患
相信他所接受的治療是有效的。因此產生安慰劑的效力有三個基
本條件,即患者的意識必須清醒、有心智及感受的能力,以及有
某種程度的病痛,比如說昏迷的人是無法也無從偵測安慰劑產生
的效果的。
為了確定療效,目前的新藥及各種藥物臨床試驗都採取隨機抽樣
(即病人隨機抽到是服用藥物或服用安慰劑)與安慰劑比較的雙
盲(病患及醫生均不知患者是服用藥物或安慰劑)設計。當臨床
試驗結束、療效的評估已定案後,才拆封看每位病患所服用的是
安慰劑或藥物,如此嚴謹的方式才能確定療效。
比如治療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藥物愛憶欣(Aricept)的
臨床試驗,在最初六週時的評估,服用愛憶欣及安慰劑兩組都有
進步,在知能測驗分數上的進步相當,到了24週時這兩組才有明
顯差別,才看出藥物的效果。可能是患者最初在接受臨床藥物試
驗時,醫師及心理人員要檢查、施測,而家屬或照顧者要細心觀
察,使得病患得到額外的注意及關心,或自覺已接受新的治療而
產生希望,因而表現良好,發揮安慰劑效果。
不少藥物(而且是新藥)雖然有效,但是在作臨床試驗時,與之
比較的安慰劑也有明顯效果。比如以目前最新的選擇性血清張力
素催動劑(triptins)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試驗,安慰劑的效果也達
到26-32%,而且皮下注射的安慰劑效力比口服安慰劑的效力大
(J Neurol 2000;247:183-8)。
根據美國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JAMA 2002;287:1840-7)的報導,
作者回顧由1981年到2000年有關重鬱症的75個抗憂鬱藥物的(三
環劑抗鬱藥物或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的臨床試驗,結果
發現50%(32到70%)的服用安慰劑的患者也有進步。此結果再
次突顯在臨床藥物試驗加入安慰劑組的重要性。
疼痛(如頭痛)及憂鬱都是病人主觀的陳述,因此安慰劑的效果
可能較大。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進步與否可用醫師較為客觀的評
量,如顫抖、僵硬、動作緩慢等情形,因此其療效的評估可能較
為客觀。但是巴金森氏症的臨床藥物試驗顯示安慰劑也有效果。
比如2000年美國神經學雜誌(Neurology 2000, 54:710-4)報導一個
為期6個月、多家醫學中心、隨機雙盲的對一個巴金森氏症藥物
(ripinirole)的試驗,發現14%的接受安慰劑組的巴金森氏症患
者在運動功能方面也達到50%的改善。
因此近幾年來有些學者對於安慰劑效果有新的看法,認為安慰劑
效果是有神經解剖及神經傳導素上的根據。尤其安慰劑效果較高
的三個疾病,疼痛、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均和神經傳導素與神
經蛋白胜有關。
今年發表在科學雜誌(Science 2002 ;295:1737-40)的一篇論文,
作者在9位男性的手臂上放48℃熱金屬板70秒鐘,產生熱疼痛刺
激。在給予疼痛刺激前的40秒鐘,由穿白袍的醫生靜脈注射麻醉
止痛劑(opioid)或安慰劑(生理食鹽水),發現大部分的患者
在接受安慰劑注射後覺得疼痛減輕。而且其腦部正子斷層掃瞄
(PET)顯示與接受麻醉止痛注射劑者的腦部有一樣的變化,即
其額葉內側(cingulate cortex)的前面部分的腦血流量增加。因為
此處的大腦部位已知有豐富的麻醉劑的接受體(opioid
receptor),可見安慰劑可活躍此部分大腦皮質,產生與麻醉止痛
藥相同的效果。
無獨有偶,今年發表在神經科學新趨勢(TRENDS is
Neuroscience. 2002; 25:302-6)的一篇論文也以正子電腦斷層研究
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基底核(尾核與蒼白球)的左巴胺
(dopamine)代謝,發現接受安慰劑治療者的基底核明顯的釋放
出左巴胺,此現象與接受左巴胺(levadopa)治療者相同。但雖
然接受安慰劑者的大腦正子電腦斷層都有變化,只有一半的病人
在臨床上有改善。
研究日新月異,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安慰劑呢?安慰劑已不再是
像從前代表一個負面的意義了。安慰劑是有某種程度的效果,它
所帶來的腦部神經傳導素的改變上的研究才正開始,相信以後安
慰劑效果的神秘面紗及所帶來的魅力將會逐一揭開。雖然嚴謹的
藥物試驗需要安慰劑來做控制組,以確定藥物療效,但安慰劑不
能取代真正藥物。然而醫生在行醫時,只要有信心、有把握,對
某些不嚴重的疾病也許可以好好的利用安慰劑效果來幫助病人。
比如多年前中部某教會醫院的院長仁心仁術,深得當地民眾尊敬
景仰,聽說病人只要被他看過,病就好了一半,這就是安慰劑最
大的效果了。
惱人的腕道症候群
劉秀枝
五十六歲的張太太雙手發麻、刺痛已有兩個星期了。早上起床時
最為嚴重,有時半夜會麻刺得醒過來,她懷疑這是腦中風的前
兆,也擔心是否就是報紙上所說的「漸凍人」。經過仔細的問
診,發現她麻木的部位是在右手掌及四根手指,小指還好。告訴
她,這可能是腕道症候群,通過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之故,
並非中風,她才鬆了一口氣。
腕道症候群是神經內科門診常見的疾病。腕道是在我們手掌心的
根部,類似一個隧道,有三面是手腕的骨頭,掌心這面覆蓋著一
層韌帶。這個隧道通過正中神經及九條肌腱。當腕道中的壓力增
加時,會壓迫正中神經,使其缺血,而產生麻木感及刺痛。正中
神經分佈於手掌面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但患
者發病時很少會覺得有如此明確的劃分,大部分只覺得手麻刺痛
而已。
雖然每位患者的腕道症候群的臨床症狀差異很大,但一般而言在
早期時,因為正中神經尚未被壓傷,所以症狀是斷斷續續、時好
時壞,可以復原。時間久了,包圍神經外層的髓鞘受到損壞,可
能大拇指會無力。再嚴重時,不僅是神經髓鞘受損,神經本身的
軸索也受傷,造成大拇指下面的手掌部位萎縮,大拇指無力,就
較難恢復了。
某些情況或疾病容易造成腕道症候群,如懷孕、類風濕性關節
炎、手腕骨折、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過低….等等,這些情況大約
佔腕道症候群的三分之一。其他大多數是因手腕過度的重覆動作
而發生,這些情形包括騎摩托車或開車時雙手要用力轉動握把、
切菜、彈鋼琴、打電腦或使用滑鼠等。像張太太開了一家自助餐
店,最近生意特別好,她得不停地炒菜之故。
診斷除了根據臨床症狀及神經檢查外,還需電生理的神經傳導及
肌電圖的印證,但也有些人神經傳導已不正常,但是卻無症狀。
治療是要先找出病因,比如是否有甲狀腺功能過低等,以便對症
治療。其次則是避免過度使用手腕,不要用力甩手,最好戴上
「護腕」以避免因手腕彎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約80%的患者會
覺得症狀緩解。如果以上方法還是無效,則可服用幾星期的止痛
消炎藥物或低劑量的類固醇,也可考慮在手腕注射類固醇。
但是這些保守性的治療約有60%會復發,而需再度治療,至於何
時才需要開刀以解除腕部韌帶的壓力呢?除了尊重病人的意願
外,一般而言,當麻刺持續、症狀斷斷續續超過一年,或手掌感
覺障礙,肌肉已有無力或萎縮時,就應考慮手術治療,約70%到
90%的患者可因而獲得症狀的改善。
阿茲海默症的全人醫療,
- 由基礎、臨床、預防、照護到生涯規劃
劉秀枝
「阿茲海默症」一書的作者是隆納德‧彼得森(Ronald Petersen)
醫師,原是梅約診療中心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的主任,更是阿
茲海默症的權威。我常在美國的神經醫學年會及阿茲海默症的國
際大會上聽他演講阿茲海默症的最新進展。從1995年他就開始積
極推動正視輕度知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重要性,
頗負盛名。他以一個專業醫師,投身於一般健康叢書的寫作,把
他豐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來教育與嘉惠大眾,是最適合不過了。
果然不錯,這本書兼具高深新進的專業知識及實用的照顧技巧,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能滿足各種層次的需求。他的「給看護
的速簡指南」更是鉅細靡遺的提供各種情境、照顧方式及心理調
適。彼得森醫師由正常老化,談到輕度知能障礙,輕、中、重度
的阿茲海默症的知能及問題行為之藥物治療,未來研究與展望,
進而財產節稅的規劃,社會資源的取得,以及最後的安寧照顧
等,幾乎對專業人員、一般民眾、病患或家屬所想到的、所遇到
的問題,都提供具體的指引。更可貴的是作者為患者著想,詳細
的解釋新藥的臨床試驗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參加臨床試驗應注
意的事項。
這本書並且提供許多正確的觀念及重要訊息,比如應該區分無法
治癒(incurable)與無法治療(untreatable)疾病的差別。阿茲海
默症目前仍是無法治癒,但它是可治療的,可經由藥物與照護等
方式來治療,以延緩其退化,並改善生活品質。所以當有家人被
診斷出阿茲海默症時,不要放棄治療,並且要充分運用社會資
源,尋求支持或家屬團體的的協助。
彼得森醫師提及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是美國政府所極力支持的重點
醫療,得到聯邦政府、私人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鉅額贊助。比如
國家老化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就成立了許多阿茲海
默中心,分佈於全美各大醫療機構的研究單位。台灣近年來有許
多醫師及專業學者投入失智症的研究與照護,也有不少的失智症
支持團體,如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相繼成立,使得目前社會資源
及資訊的取得大為進步,但是我們何時才會有政府或企業人士所
大力支持的台灣阿茲海默症中心呢?也許這本書能激發並幫助實
現這個夢
要不要把我父親綁起來
劉秀枝
有位先生帶他父親來看門診,提到他父親因中風被送到急診室時
情緒很混亂躁動,而被工作人員綁起來,因此他非常不滿意,難
道他父親一定要被綁起來?
我對他的不滿深為同情,也能理解,但我告訴他急診室的醫護人
員沒錯。很多事情,包括醫療在內,常常是要「兩害相權取其
輕」,如果某些病患不綁起來,可能造成的傷害更大。
日前我的病房就有一位中風的老先生,右側偏癱、意識有點不
清,再加上失語症,無法言語,只有聽得懂部分的話,因而無法
和他溝通。他手上注射點滴;因為吞嚥困難,插有鼻胃管;小便
無法控制,需插尿管;又因痰多,必須抽痰,之後又因併發肺
炎,用氣管內管以便抽痰。這位老先生右側無力,但左手左腳卻
力氣大得很。雖然是請了看護人員24小時照顧,但常常趁著看護
人員不留神,就把鼻胃管拔出,使得實習醫生有時一天要為他插
上兩三次胃管。甚至有時會鼻胃管與尿管齊飛,點滴管掉落在
地,留下一灘血。後來把他的左手綁在床欄上時,發現他還是有
辦法把頭抬起來去就左手,再把鼻胃管拿掉。有次晚上趁著看護
人員打瞌睡時,就把氣管內管也拔了,讓值班醫師氣急敗壞的把
氣管內管插回去。最後只好把他左手緊緊的固定在床欄上,然後
每兩小時翻一次身。雖然每天都好言解釋,告訴他這些管子有其
需要不能拔,甚至用警告的語氣要他不能再拔管子,否則將會有
生命危險,但他總是似懂非懂的點頭,最後又依然如故。
家父住在中部一家呼吸照護病房,身上接有呼吸器及鼻胃管,接
受很好的照顧。父親一向是個溫文儒雅,是個有威嚴也很客氣的
老人家,但他發燒時,神智不太清楚,或一時混亂,手摸著摸
著,一下子就把鼻胃管拔了,還拔得很快。有時我們就站在他身
邊,一不留神,或一轉身,他就拔管了。那段時期,當家人不在
他身邊時,一定拜託照護人員把父親雙手綁在床欄上,或套上特
製的乒乓球手套。並且床邊有一條備用、且較軟的矽膠製鼻胃管
(健保不給付),以便萬一鼻胃管又再次被拔掉時,重插的管子
較柔軟,可讓父親少受一點罪。後來病情較穩定,父親比較習慣
鼻胃管了,不再亂拔管,也就不用綁了。
看到親人(尤其是自己敬愛的長輩)被綁起來,一定很不忍心,
但礙於病情需要也無可奈何。但病人的反應各不相同,通常與病
人的個性有關。最常見的反應是非常憤怒,想盡辦法要掙脫,直
到精疲力竭而放棄。有些病人會用肢體語言示意,眼看著他的手
希望醫生幫他解開,甚至點頭拜託。有一位女性病人,天生溫和
客氣,有天晚上因神智混亂而不得不被綁起來,第二天早上查房
時,我問她是否記得昨晚的事,為何被綁,她說:「我自己要求
被綁的」,一點也沒有責備或不滿的意思,聽得讓人心疼。
所以把病人綁起來,實在是有其必要性,但病情進步或不再需要
限制時,自然就不用綁了。在加護病房,有時為了病人的安全,
也會把病人綁好,會客時間有家屬在場時,雙手可以鬆開,但要
拜託家屬好生看著。家屬離開前,再把雙手綁好。綁病人手腳是
為了病人的安全,並非虐待或處罰病人。而且如何綁是有技巧
的,要為病人留下一點活動鬆筋的空間但不能鬆到讓他拔管子,
要綁得夠緊讓他無法掙脫,但又不能造成手腳傷害。這是需要有
經驗與訓練專業人員的。當然有時,被綁的病人會更加焦躁不
安,甚至血壓大幅度升高時,則需醫生給與鎮靜劑了。
家中有失智長輩要預防財物損失
劉秀枝
有位先生的老伴去世多年,獨自住在南部小鎮,堅持不肯搬來台
北與兒子同住。有次兒子回家探望父親,鄰居提到有位陌生女士
常來探望老先生,有時一起進出。看看父親的存摺卻是少了五十
多萬,兒子問父親卻問不出所以然,兒子警覺到父親可能有問
題。仔細回想,父親的記憶力最近幾年就慢慢在退步,但因生活
簡單,也還能照顧自己,沒想到卻發生這種事。
另一位失智老太太雖與女兒同住,但女兒要上班,所以白天都一
個人在家。有陣子發現家裡多了一些新的東西,例如電熱爐、果
汁機、瓦斯防爆器等,但這些都是家裡已經有的或根本就不需要
的東西。後來才發現,白天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寂寞,是有些推銷
員來訪,可能和老太太聊天,讓老太太覺得親切愉快,所以對被
推銷的東西,照單全收了。
有次遇見一位失智症患者的兒子,他很無奈的說,父親最近往生
了,但往生後卻有親友拿著父親的借據來要錢,上面有父親的印
鑑證明。這讓他不僅心裡傷痛,還加上頭痛。
失智症患者需要人照顧,嚴重時甚至需24小時的看護。輕度患者
雖然記憶力不好,不能從事複雜工作,但一些簡單工作或生活仍
可自理,只不過有時仍然會出差錯。有些老人家堅持不肯與成年
的兒女們同住,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還沒到需要人照顧的地步,或
者是不肯離開鄉下的老家,令兒女們整天提心吊膽。一旦發生事
情,老人家自己講不清,兒女們也無法追根究底了。或者雖然與
晚輩同住,但白天獨自在家,也有可能出狀況的。
這些事件,除了令人感嘆外,讓我們了解到,老化是自然現象且
無法抵擋的。固然不少人有成功的事業,雖然年紀已大,但仍生
龍活虎。不過當有了疾病,需人照顧時,就不要逞強。或者是不
想麻煩子女而不肯與他們同住,結果造成子女更大的麻煩。有那
麼一天,無法照顧自己,子女也無暇或無能力時,則不要排斥安
養機構,當然需要慎重選擇可靠的機構。
那麼做為子女的人,對於輕度失智老人家除身心上的照顧外,對
於財物還應有什麼防範之道呢?
讓老人家身邊只放一點零錢,如幾百塊錢,以便隨時可搭計程
車、買零食吃等。如此就算老人家受了騙,損失的也不多。比如
有位輕度失智的老先生,每次來看門診時,在醫院門口看到賣眼
鏡的攤子,只要有喜歡的,就會買下來。其實家裡已經有好幾副
眼鏡了,老先生卻不記得自己買過。家人看著家裡的十幾副太陽
眼鏡,雖然無奈,但還好眼鏡的價錢並不高,也就不那麼心痛。
但像第二個例子的老太太,如果身邊沒有那麼多錢,推銷員縱使
用溫情攻勢,老太太就是想買也沒錢啊!
要替老人家保管印鑑、存摺、股票、房地契等重要物品,那麼第
一個及第三個例子就較不可能發生了。當然,怎麼說服老人家,
或是由那個子女保管,這可就是一大學問了。
最近有位失智老太太堅持不肯搬去與兒子同住,因為家裡有「公
媽要拜」,不能離開。於是孝順的兒子為獨居的失智母親想出了
一個方法,在母親家中的客廳和廚房裝置了網路攝影機,兒子可
由台北的電腦螢幕看到母親的作息,每天請母親在攝影機前服下
該吃的藥物,而且隨時可觀察是否有意外發生,可說是用心良
苦、別出心裁了。
預防阿茲海默症之道:控制血管性因子
劉秀枝
二十六年前,當我還在波士頓一家醫院當住院醫師時,有天查
房,遇到一位失智症病患,當時的神經內科主任問我:「你認為
失智症是動脈硬化造成的嗎?」順著他的語氣,我當然回答「不
是」。接著,他很熱心的替我講解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與動脈硬
化的血管性失智症的差別何在。在當時,這還是個較新的觀念。
的確,造成失智症(癡呆症)最主要的疾病是阿茲海默症,其次
是血管性失智症,兩者合起來佔所有失智症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30年來,這兩個病一直被認為是截然不同的疾病,一是大腦的神
經細胞退化,一是血管動脈硬化產生腦梗塞所造成的。兩者的臨
床表現、診斷標準、致病機轉、預防之道以及治療的藥物均不
同。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近幾年來有不少學者發現高血
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這些原本與血管性失智症密切相關,卻
同時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而且有關的論文如雨後春筍般
的湧出,令人有點應接不暇。其中以三個大型的流行病學的資料
最引人注目,分別是荷蘭鹿特丹研究、美國夏威夷亞洲老化研究
及芬蘭研究。
荷蘭的鹿特丹 (the Rotterdam study) 研究由1990年開始追蹤7000位
老年人的健康狀態及失智症發生的情形。在1996年後發表一系列
的論文,比如:(1)有糖尿病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無糖尿
病者的兩倍 (Neurology 1999; 53: 1937-1942),(2)有心房顫動
(心律不整的一種)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無心房顫動者的
1.8倍 (Stroke 1997; 28: 316-321),(3)有嚴重動脈粥狀硬化者得
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無動脈粥狀硬化者3倍 (Lancet 1997; 349:
151-154)。決定是否有動脈硬化是以超音波檢查總頸動脈壁的厚
度及其管壁粥狀硬化斑的程度,和腳部血管硬化的程度來衡量
的。
美國夏威夷研究 (Honolulu-Asia Aging Study) 是追蹤8006位中年
(平均53歲)男性日裔美人,看其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情
況。追蹤25年後,發現有收縮性高血壓 (systolic pressure)(160毫
米汞柱或更高)而從未接受治療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為血壓
正常者的4.6倍,但有高血壓且接受降血壓藥物者則不受影響
(Neurobiol Aging 2000; 21: 49-55)。
芬蘭的FINMONICA研究室對1449位中年人追蹤21年,也發現中年
時有收縮性高血壓(等於或大於160毫米汞柱)為血壓正常人得
到阿茲海默症的2.6倍,而中年時膽固醇濃度高(等於或大於
251mg%),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膽固醇正常者的2.8倍,如
果兩者都有。那麼機率就更高了 (Ann Intern Med 2002; 137: 149-
155)。
另外,病理解剖時,發現三分之一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有小
血管阻塞所造成的小洞梗塞 (lacunar infarct),而這些患者生前並
無中風病史,所以是無症狀的中風 (silent stroke)。有名的美國修
女研究(the Nun study)發現病理解剖時,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
如果同時有小洞梗塞,則其生前的臨床失智症狀較嚴重 (JAMA
1997; 277: 813-817)。可見腦血管病變對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有加成
或加重的作用。
以上各種研究顯示血管性因子對阿茲海默症確實是佔重要角色,
但是否血管性因子也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轉之一,還是血管性
因子能誘發、促進或加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呢?目前尚未有
定論。
當然有這些血管性因子並不一定就會得到阿茲海默症,只是機會
較大而已。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加以利用呢?因為目前預防阿茲
海默症的方法,如多動腦、保持心情愉快、服用維他命E等抗氧
化物等並不算多。如果能再加上減少或治療血管性因子,那就更
有效了。所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者要定期服藥,一般人平時飲食
清淡、多運動,以預防高膽固醇及動脈硬化之餘,也就同時達到
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由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這是最符合醫
療成本效益的原則了。
我愛妳,雖然你叫不出我的名字
劉秀枝
失智老人是需要照顧的,有老伴照顧的失智老人最幸福。看到老
夫妻互相扶持,慢慢的走在醫院的長廊,來往匆忙的身影一個個
從他們身邊掠過,而時間卻好像停佇在他們身上,在快速節奏的
醫院中帶來一絲悲涼的感覺。
照顧失智患者是很辛苦的,聽過的事情記不得,說過的話隨即就
忘,一再重複的問。怕他迷路,一刻都不能離開;怕他不小心闖
禍,一分鐘也不能讓他離開視線。病情嚴重時,還得幫他洗澡、
穿衣、餵食,如果還疑東疑西,亂藏東西,那就不免要心煩氣
燥,講話也就大聲起來了。有些老太太訴說照顧老伴的種種,滿
腹的傷心,無奈的怨歎。年輕時整天勞碌,侍奉公婆,養兒育
女,先生是大男人主義,從來不幫忙,連換洗衣物及洗澡水都要
幫他準備好。如今老了,以為可以享清福。沒想到頭來先生還需
要照顧,而且還更辛苦,看來是上輩子欠他太多,這一輩子大概
都還不完了。
但是也有不少的先生(想當年,也一定是大男人主義者)照顧失
智的老太太無微不至,毫無怨言說:「以前她照顧我,現在我照
顧她。」有位失智老太太變得非常執著,做完記憶測試後,拿起
桌上的橡皮筋開始一圈圈的打結接起來,她先生要帶她回去,她
堅持要把全部的橡皮筋接起來,「好讓小姐們不會把橡皮筋遺
失」。結果,她先生只好坐下來,陪著她一起接橡皮筋,花了將
近兩小時把兩盒橡皮筋接起長長一串,幾乎可繞室三週了。最後
拿著橡皮筋照了相,才心甘情願的回家,這位先生的耐心,讓我
們瞭解什麼是「老來伴」。看著一臉茫然的太太,這位先生說:
「孩子們看我太辛苦,要我把他送到安養院,但我實在捨不
得。」
有位老太太的失智已經很嚴重,連先生的名字都叫不出,但她可
以感覺到先生對她很好,所以整天跟著先生,聽先生的話。在作
神經心理測驗時老太太答對了,先生笑得比誰都高興,而且不時
的輕捏太太的手,或在她手上輕輕的揉著。有時輕捏著太太的臉
頰,或輕輕親她的臉頰,說:「我好愛妳。」。檢查完後,先生
攙著太太的手離開,就好像一對熱戀中的愛侶。
在門診等著看病時,有位老先生把手輕輕的搭在嚴重失智的老太
太肩上,兩個人的額頭相對的輕輕的一再觸碰擠壓,像兩隻鬥角
玩耍的牛,旁若無人,一副歡悅的模樣,看來真令人羨慕。
應該是年輕人的這些親暱舉動反而在醫院中的老人家身上看到。
假如老太太沒有失智,不曉得會多麼感動,心裡有多麼甜蜜,但
是,為什麼要等到她失智時才告訴愛她呢?如果太太沒有失智,
她們的先生是否還會如此毫不保留的表達愛意呢?一般結伴來看
門診的老先生老太太,雖然看得出來感情很好,因為禮教的關
係,卻相敬如賓,看不到親暱的小動作。甚至即使心裡想了一百
遍,也說不出口「我愛妳」。俗語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對
於失智的老伴,會不會也有「我愛妳,妳卻已不知道我是誰」的
遺憾呢?一對走過六、七十年流金歲月的老夫老妻,已不再意氣
風發,也不用再為事業生計奔波,在對方心智健康時,是否常用
言語、動作讓對方知道你的愛、關懷與感激呢?
照顧失智者 辛苦誰人知
劉秀枝
九十歲的劉老先生由家屬推著輪椅來門診,虛弱的身子斜靠椅
背,眼睛閉著,大聲叫她,拍拍他的背,才偶爾張開眼睛。還說
得出他的名字,但被問煩了,開始大叫,舉起走做勢要打人。
怎麼會這樣呢?三個月前,劉老先生第一次來看診時,因為記憶
力差,有點疑神疑鬼,懷疑別人偷他東西,診斷為早期老年失智
症(阿茲海默氏症)。但他西裝比挺,滿頭白髮,走路雖稍微緩
慢,看起來卻有威嚴又可愛,與目前情況判若兩人。原來是上次
看診之後,得了肺炎,來勢洶洶,加上本來就有糖尿病,病情幾
乎無法控制。在附近一家醫院經過積極治療後,肺炎治愈,糖尿
病也控制住了,終於安然出院。全家人雖然鬆了一口氣,但老先
生已不是同一個人了。
張老太太是我們長期追蹤的失智症患者,病程逐漸嚴重,因為行
動不便,去年春天我們還特地去家訪。她坐在輪椅上,與我們可
以談談笑笑,只是沒什麼內容而已。最近由家屬送來,已臥病在
床,手腳綣曲變形,臀部有褥瘡,其中一個較大傷口,已深入肌
肉,只得請整形醫師把爛肉清除,一天換三次藥了。
失智是一條漫長,艱辛且越來越難走的路。初期時只有記憶及大
腦功能減退,但手腳的行動自如,生活起居尚能自理。漸漸地,
病情越來越嚴重,不會加添衣物,容易感染,而需人照顧。且走
路蹣跚,行動緩慢,易跌倒、骨折,甚至發生意外。每一次的感
染,每一次的跌倒、骨折,都會讓病人的體力更衰退,失智情況
更加嚴重。當然,失智程度輕者在感染、骨折復原後,其智力常
可恢復原狀,但較嚴重者就很難挽回了。
失智的路有多遠呢?一般而言,由診斷到去世約8~10年,但依個
人情況不同。如果在早期即被診斷,很可能維持在初期狀況好幾
年時間,尚能享受生活。如果被診斷時已是重度,則恐怕活不到
一、二年。病患被照顧得好,身體乾淨,營養好,有免疫力,不
易感染,就少有意外。如果家中缺少人手,而且病人因年紀大,
很可能還有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氣
腫等,就難免會因感染而去世。
只有照顧過失智症患者的人才知道照顧的辛苦。在疾病初期時是
腦力,心力的煎熬,後期則是體力、勞力的折磨,以及時間上無
止盡的付出,更別說經濟上的負擔了。上述的劉老先生及張老太
太都是有很盡心盡力的家屬,子女們輪流照顧外,還請了菲傭,
即使這樣,還是免不了併發症的發生。
那麼我們應如何因應失智症呢?平日我們就應該多動腦,多運
動,擴大人際關係,少悲傷憂愁,以預防失智症。當有了徵象,
如忘東忘西時,則應及早檢查,或就醫,或長期追蹤,以便能在
老年失智症初期時就診斷出來,開始用藥。早期用藥才較有效。
並且在此時期好好的享受生活,多活動,保持體力,以免感染、
跌倒等。
如果不幸漸趨嚴重,最後只有好好的受照顧一途了。照顧者就要
發揮體力與耐心,或是花錢請人幫忙,定期幫患者洗澡,每兩小
時翻身一次,大小便要清理乾淨,以免併發症。最近有不少民間
團體,如長期照顧協會,以及政府機關都開始正視失智症照顧者
之辛苦,正在積極規劃或提供部分補助,這是失智症家屬的福音
了。
〈民國89年4月7日刊登於中國時報〉
作醫生和作人
劉秀枝
醫院大廳的電梯門一開,早已等得不耐煩的人群,爭先恐後魚貫
而入。一位年身穿短白袍的大夫佔了按鈕旁的位置,迅速的按上
「關」。就在此時一位瘦小的老先生一手推著點滴架,一腳剛踏
入電梯,電梯門不偏不倚的由兩側襲來,紮紮實實的撞了老先生
的雙肩之後,碰的一聲又開了。電梯裡有人感同身受,「唉」叫
了一聲,這位老先生卻說「對不起,沒事,沒事」。站在按鈕旁
的醫師又迅速的按了「關」,面無表情,一副啥事也沒發生過的
模樣。
由醫院通往宿舍的路上,為了防止摩托車進入,裝了一道鋁欄
桿,僅留一道缺口容許一人側身而過。那天,我穿著白袍將要進
入缺口時,一位年輕醫師也剛好從正對面要進入。我想到兩隻羊
過獨木橋的故事不知會怎樣?結果是我們同時進入缺口,兩人的
側半身撞了個正著,這位醫師視我若無物,雙眼望前,大踏步走
了。隔了幾天,又是同樣情形,想到我左肩還有點痛,不能再硬
撞,於是雙手垂立一旁,目送另一位年輕醫師昂頭走過,我才安
心進入。
有次去看一位年老病患,我和兩位年輕醫師站在床邊與病人談
話,病人有點喘。這時他的住院醫師剛好進來,把聽筒貼著病人
胸部說:「不要講話」,聽了一下就走了。對病人沒有解釋,對
我們沒有招呼,留下我們一臉的愕然,與對病人的歉意。
幾個月前帶著五位見習醫師作教學查房,經過一道厚重的門,我
一馬當先,推開門,扶著門,看著五位年輕醫學生施施然,一個
個悠哉悠哉地走過後,才把門帶上。我一想,不對,這些孺子可
能是真的無知,而不是無禮。於是我忍不住了:「你們是哪個學
校教出來的?有人開門後,扶著門,下一位就應該快步向前上來
扶著門,然後再交給下一位。有時會有人自告奮勇的一直扶著
門,但應該不會是女性或年紀較大的人吧!」
想到約二十五年前,有位年輕美國華僑來醫院作短期教學。有天
她氣噴噴的,原來是她去圖書館時,剛好走在一位年輕醫師後
面。那位醫師推了門之後,逕行進入,彈回的門差點撞到這位華
僑的鼻子。我們向她解釋是因為民智、民情未開,才會這麼沒禮
貌。想不到隔了二十五年,大家常常出國旅遊,上網無國界,怎
麼連基本禮節都還沒學會?
昨晚參加醫學系的新課程研討會,聽多位老師報告他們精心設計
的課程。有位老師非常重視同學的小組討論,同學們有需要時可
隨時找老師討論,甚至是晚上或假日,因為要配合同學們的時
間,老師只好犧牲了。我不禁感慨,醫學院學生在高中時功課必
是頂尖,是家長全力栽培的天之驕子,在醫學院的前幾年,老師
們又呵護有加,也就難免變成極度自我,不會體諒別人的人了。
最近大學入學採多元方案,甄試及申請入學考試中有一項是面
試。醫學院當然想錄取優秀人才,提高水準,最好更具有特殊才
能者。於是學生們在高一時就全力準備,除了成績,還要有才藝
比賽的獎狀。來面試時,個個是才華洋溢、能言善道,舉凡時
事、科技、人文均能侃侃而談。然而,在面談中卻很難看出同學
們的同情心與同理心。記得有一年問應試同學對「鐵達尼」電影
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在我這個LKK心目中的想法,是男主角
捨命讓女主角存活的偉大情操,或是樂師們在沉船前還很尊嚴
的、敬業的在甲板上彈出生命最後的樂章。但是有不少同學認為
最深刻、最佩服的是女主角勇敢、聰明的吹哨子求生,保住自己
生命的情節,十足顯現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其實剛入學的醫學生的知識不必太淵博,因為這些深奧複雜、日
新月異的醫學知識等入了醫學院後再學習不遲。當醫師最起碼的
條件是要有同情心及同理心。有一顆敏感而堅強的心,能察覺、
關心別人的傷痛,但自己不致於心碎。這需要從小靠家庭、社會
的培育,更需要在求醫的過程中不斷的加入人文素養。才不致成
為醫生後,雖然以醫術救了病人,卻是無意中在態度、行為上傷
了病人的心。
這些偶發事件讓我感慨良深,也反省自己不見得時時和藹可親。
慶幸的是醫院中大多是平易近人,視病猶親的醫生。常常一踏入
擁擠的電梯,寒喧之聲不絕,讓人感到溫馨。走在醫院的長廊
上,迎面而來的醫師總會微笑、點頭、問好,令人覺得充滿希
望,心情愉快。
〈刊登於學訊〉
老小、老小 ─ 老年失智症的退化
劉秀枝
清明節回家,請了父母、二個姪女和三個姪孫到鎮上一家新開張
的大飯店吃歐式自助餐。八十八歲的父親患有輕度的阿茲海默氏
症(老年失智症),一年前跌斷了左腿和左手,有點不良於行。
到了明亮的餐廳,看到擺得滿滿的各式餐點,父親堅持要自己去
拿菜。他把手杖交給不太靈活的左手,很認真的用右手去夾菜,
我替他端著盤子,看他興高采烈的把盤子堆得滿滿的菜。坐了下
來,我替他把培根、香腸以及鬆餅切成一塊塊,他用叉子很快的
就吃完了。猛抬頭,看見七歲大的姪孫高高興興的剛好坐在長桌
的一頭,與父親面對面,他的母親也正在幫他切香腸及鬆餅。這
一畫面多麼相似啊!一邊是女兒替父親切香腸,一邊是母親替小
男孩切鬆餅。只是兩人年紀差了八十一歲,一個吃完後就靠在椅
子上休息,另一個則吃飽後由椅子上溜下,精力充沛地去大廳,
蹦蹦跳跳。
父親的飲食習慣這幾年有點改變。在家裡嫂嫂雖然每餐都做了滿
桌子的菜餚,父親都是只吃一點就說飽了。過一會兒自己卻到冰
箱去拿各式各樣的零食。到外面餐廳吃飯時,更是胃口大開。他
喜歡到麥當勞及肯德基吃炸雞,有次特地替他買了玉米濃湯,因
為我們想玉米濃湯比較像中國菜,誰知父親看了隔桌小孩喝的飲
料,卻說「我要可樂」。於是玉米濃湯只好我自己喝了。我們慶
幸父親越來越開明,竟然能接受西方食物了。想想,這些飲食習
慣不就像六、七歲的小孩?
有位患阿茲海默氏症(阿症)的老太太在我的門診追蹤多年,眼
看著她由中度逐漸變為重度。最近她女兒帶著三歲的小兒子陪老
太太回診,老太太坐在輪椅上無法行走,手腳均已僵硬,連自己
的名字都不會講,但是眼珠子卻亮著,跟著小男孩的身影轉。小
男孩被母親調教得活潑而有教養,不時的過來拉拉祖母僵硬的
手,說是替祖母運動。對著祖母吹口哨或做鳥叫聲,祖母也鼓起
嘴巴試著吹口哨,發出一些聲音,更伸出手去摸摸小男孩。這固
然是祖母疼小孫子的動作,但豈不更像是一個小孩子看見了另一
個小孩子,感覺到有了「同伴」般的興奮快樂?這位老太太的女
兒把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她感嘆說:「父親生前常抱怨照顧母
親多麼辛苦,現在我才深深體會。」可想像這位年輕的母親要照
顧的不只是一個三歲小男孩,而是二個小孩,只是其中一位身體
較大,不良於行,且肌肉萎縮僵硬了,其辛苦可想而知。
俗話說的「老小、老小」,應用於阿症患者腦力的退化情形還真
是恰當。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瑞芝柏 (Barry Reisberg) 醫師一九
九九年八月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老年精神學大會發表了一
篇有關阿症患者的症狀退化演變情形。他把阿症的嚴重度分為七
大時期,第一期是正常的,第七期代表最嚴重。每一時期又分為
幾個小階段,總共有十六個小階段。根據他的觀察,最嚴重的第
七期相當於嬰兒,有時會大叫大喊,完全需人照顧。第六期的阿
症患者如同二到五歲的小孩。第五期的猶似五到七歲小孩,第四
期就像八歲到青春期。第三期相同於青春期後段的青少年。病患
在每一時期所需的照顧就等於那個階段的孩童所需的照顧一樣。
所以當患者事事煩人,需人照顧,無端發脾氣,或毫不講理時,
把她當成是嬰兒或小孩子看待,親屬等照顧者就較能包容,較能
接受了。
例如最近有位嚴重阿症患者的太太來看門診時,就提到她的先生
已退化得像個二、三歲的小孩。沒生病前先生就跟著孩子們叫她
「媽媽」,現在叫「媽媽」的語調、聲音、表情更是完全像個小
孩子,還會說「要抱抱」。每次稱讚他很乖時,他就顯得高興。
然而阿症患者與小孩基本上是不同的。患者常常是年老力衰,有
許多慢性疾病,手腳僵硬或萎縮,最後常不良於行,需用輪椅代
步,甚至臥病在床。不若小孩子粉嫩,唇紅齒白,蹦蹦跳跳,惹
人疼愛。阿症患者常是我們的長輩,在病程初期時常放不下身
段,還是有他的威嚴存在,我們不可能像對小孩子般,用教訓的
語氣,只能連哄帶騙,婉言相告。而且其中最大的差別是阿症患
者症狀一天天的嚴重,小孩子則一天天茁壯長大,兩者截然不同
的結果,真是無可奈何。
〈民國89年4月20日刊登於聯合報〉
今朝的記憶不如昨晚?
—談輕度知能衰退
劉秀枝
民國90年6月18日刊於聯合報
劉先生(化名)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擔心得了失智症而來看門
診。他聽說目前有新藥「愛憶欣」,希望醫生能開藥給他服用。
經過詳細的神經心理測驗,發現他的近期記憶是有明顯但輕微的
減退,但其他知能,如算術、言語、抽象思考、空間辨別能力等
均正常。而且他的近期記憶雖然有輕微障礙,但並不影響其工作
或生活起居,所以並不符合失智症的診斷,只能診斷為「輕度知
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
阿茲海默氏症的記憶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是逐漸發生的,症狀不
太明顯時,有時與正常人無法區分。但是正常人的記憶力在逐漸
衰退而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的過程中,常經過一段「輕度知能減
退」或「疑似失智症」的過渡階段。這段時期的一端與正常知能
相銜,在另一端又與輕度的阿茲海默氏症交接。因為變化是漸進
的,所以輕度知能減退與輕度阿茲海默氏症的交界有時是模糊且
難以清楚劃分。就像「倚天屠龍記」主題曲裡的一句:「今朝的
容顏老於昨晚」,今天的記憶減退在昨晚就有了,而昨晚的記憶
又不如前一晚……。有鑑於此,美國的精神學會才嚴格的規定失
智症的定義,即記憶力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一定要嚴重到足以影
響其工作或日常生活,才能算失智症。「輕度知能減退」是記憶
力減退,但其他大腦功能正常。「疑似失智症」是記憶力及其他
大腦功能輕微減退,但兩者均不會影響工作或生活。
於是我告訴劉先生:「劉先生,您是輕度知能減退,需定期追
蹤,因為目前並沒有失智症,根據健保局規定,不能開『愛憶
欣』。」
劉先生既失望又生氣:「不能開?那您要等到我變壞了,變成失
智症才開?那就太慢了!」
大部分的人聽到自己只有「輕度知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而
不是失智症時,都很慶幸的鬆了一口氣,像劉先生這樣的反應倒
是少數。但是仔細想想,他的話不無道理。我們一再強調阿茲海
默氏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必須早期治療,才較有成效,否則
等到嚴重時,神經細胞都凋零了,藥物也就無效了。那麼為什麼
不更提早一些,在疑似失智症時,就加以治療,效果豈不更好?
然而,並非所有的「輕度知能減退」均會變成阿茲海默氏症。根
據國外資料顯示,「輕度知能減退」患者的知能每年約百分之十
五會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如此,約七年後,大部分的輕度知能
減退患者可能都會變成阿茲海默氏症了。但由相對角度來看,部
分輕度知能減退者是在七年後才變為阿茲海默氏症,有人甚至十
年後還停留在輕度知能減退的階段。如果每位輕度知能減退者均
服用「愛憶欣」(目前一顆的健保價為134元),如此龐大的醫
療成本,健保局是否負擔得起?且還得考慮長期服用藥物的副作
用呢?雖然目前在全球已有五個臨床藥物試驗在進行,讓輕度知
能減退患者分別服用「愛憶欣」、「憶思能」、維他命E等等,
連續服用兩年或數年後,看看是否比服用安慰劑者較不易轉變成
阿茲海默氏症。這些臨床試驗,耗時費錢,目前都還在進行中,
未有定論。所以愛憶欣等乙醯膽鹼酶抑制劑雖然對輕度到中度的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症狀有某種程度上的改善,但並沒有預防的
效果,目前更沒有數據顯示此類藥物能使知能減退者症狀改善或
使其不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
所以當前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找出那些知能減退的人較易轉變
為阿茲海默氏症,也就是那些每年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的百分之
十五輕度知能減退者有何特性?換言之,即找出轉變為阿茲海默
氏症的危險因子。而對這些具有危險因子的輕度知能減退者加以
密切追蹤,一旦發現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時,即加以藥物治療。
甚至還在輕度知能減退的階段時就給予乙醯膽鹼酶抑制劑等藥
物,如此不僅對患者有所交待,也較符合醫療經濟的效益。
因此尋找這些危險因子是近年來的熱門研究。今年五月在美國費
城舉行的全美神經學年會中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奇諾醫師報告他
們在這方面的經驗。他們對90位輕度知能減退者追蹤了三年,其
中51位〈每年19%〉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他們發現年紀較大
者,簡短知能分數較低者以及畫時鐘畫得不完全者較易轉變為阿
茲海默氏症。
經由國家衛生院的補助,榮總一般神經內科得以長期追蹤「疑似
失智症」的患者。我們對120位「疑似失智症患者」追蹤了一年
半,發現其中33位的其他知能逐漸減退而診斷為阿茲海默氏症,
所以每年的轉變率為16 %。分析其危險因子,發現轉變為阿茲海
默氏症這組的年齡較高,平均77歲,其近期記憶及定向力較差,
且有焦慮及憂鬱症狀,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的比率也較高。這些
資料與國外的研究相似,但因追蹤時間還不夠久,尚不能下結
論。
另外,我們還很幸運的得到國科會的補助,目前正在對輕度知能
減退者作詳細的磁振造影檢查,以測量其大腦海馬迴的大小。因
為海馬迴與近期的記憶息息相關,而且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海馬
迴明顯萎縮,那麼輕度知能減退者是否也有輕度海馬迴的萎縮
呢?年年追蹤,是否其海馬迴萎縮的程度比正常人為快?如果
是,這就是另一個可及早發現的危險因子了。
這些研究結果均尚未有定論,那麼一般人該如何因應失智症呢?
唯有多用腦,預防老化。有輕度記憶衰退的現象時,尤其是具有
可能的危險因子者,務必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這是目前最妥當的方法了。
今朝的記憶不如昨晚?
—談輕度知能衰退
劉秀枝
民國90年6月18日刊於聯合報
劉先生(化名)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擔心得了失智症而來看門
診。他聽說目前有新藥「愛憶欣」,希望醫生能開藥給他服用。
經過詳細的神經心理測驗,發現他的近期記憶是有明顯但輕微的
減退,但其他知能,如算術、言語、抽象思考、空間辨別能力等
均正常。而且他的近期記憶雖然有輕微障礙,但並不影響其工作
或生活起居,所以並不符合失智症的診斷,只能診斷為「輕度知
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
阿茲海默氏症的記憶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是逐漸發生的,症狀不
太明顯時,有時與正常人無法區分。但是正常人的記憶力在逐漸
衰退而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的過程中,常經過一段「輕度知能減
退」或「疑似失智症」的過渡階段。這段時期的一端與正常知能
相銜,在另一端又與輕度的阿茲海默氏症交接。因為變化是漸進
的,所以輕度知能減退與輕度阿茲海默氏症的交界有時是模糊且
難以清楚劃分。就像「倚天屠龍記」主題曲裡的一句:「今朝的
容顏老於昨晚」,今天的記憶減退在昨晚就有了,而昨晚的記憶
又不如前一晚……。有鑑於此,美國的精神學會才嚴格的規定失
智症的定義,即記憶力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一定要嚴重到足以影
響其工作或日常生活,才能算失智症。「輕度知能減退」是記憶
力減退,但其他大腦功能正常。「疑似失智症」是記憶力及其他
大腦功能輕微減退,但兩者均不會影響工作或生活。
於是我告訴劉先生:「劉先生,您是輕度知能減退,需定期追
蹤,因為目前並沒有失智症,根據健保局規定,不能開『愛憶
欣』。」
劉先生既失望又生氣:「不能開?那您要等到我變壞了,變成失
智症才開?那就太慢了!」
大部分的人聽到自己只有「輕度知能減退」或「疑似失智症」而
不是失智症時,都很慶幸的鬆了一口氣,像劉先生這樣的反應倒
是少數。但是仔細想想,他的話不無道理。我們一再強調阿茲海
默氏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必須早期治療,才較有成效,否則
等到嚴重時,神經細胞都凋零了,藥物也就無效了。那麼為什麼
不更提早一些,在疑似失智症時,就加以治療,效果豈不更好?
然而,並非所有的「輕度知能減退」均會變成阿茲海默氏症。根
據國外資料顯示,「輕度知能減退」患者的知能每年約百分之十
五會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如此,約七年後,大部分的輕度知能
減退患者可能都會變成阿茲海默氏症了。但由相對角度來看,部
分輕度知能減退者是在七年後才變為阿茲海默氏症,有人甚至十
年後還停留在輕度知能減退的階段。如果每位輕度知能減退者均
服用「愛憶欣」(目前一顆的健保價為134元),如此龐大的醫
療成本,健保局是否負擔得起?且還得考慮長期服用藥物的副作
用呢?雖然目前在全球已有五個臨床藥物試驗在進行,讓輕度知
能減退患者分別服用「愛憶欣」、「憶思能」、維他命E等等,
連續服用兩年或數年後,看看是否比服用安慰劑者較不易轉變成
阿茲海默氏症。這些臨床試驗,耗時費錢,目前都還在進行中,
未有定論。所以愛憶欣等乙醯膽鹼酶抑制劑雖然對輕度到中度的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症狀有某種程度上的改善,但並沒有預防的
效果,目前更沒有數據顯示此類藥物能使知能減退者症狀改善或
使其不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
所以當前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找出那些知能減退的人較易轉變
為阿茲海默氏症,也就是那些每年轉變為阿茲海默氏症的百分之
十五輕度知能減退者有何特性?換言之,即找出轉變為阿茲海默
氏症的危險因子。而對這些具有危險因子的輕度知能減退者加以
密切追蹤,一旦發現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時,即加以藥物治療。
甚至還在輕度知能減退的階段時就給予乙醯膽鹼酶抑制劑等藥
物,如此不僅對患者有所交待,也較符合醫療經濟的效益。
因此尋找這些危險因子是近年來的熱門研究。今年五月在美國費
城舉行的全美神經學年會中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奇諾醫師報告他
們在這方面的經驗。他們對90位輕度知能減退者追蹤了三年,其
中51位〈每年19%〉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他們發現年紀較大
者,簡短知能分數較低者以及畫時鐘畫得不完全者較易轉變為阿
茲海默氏症。
經由國家衛生院的補助,榮總一般神經內科得以長期追蹤「疑似
失智症」的患者。我們對120位「疑似失智症患者」追蹤了一年
半,發現其中33位的其他知能逐漸減退而診斷為阿茲海默氏症,
所以每年的轉變率為16 %。分析其危險因子,發現轉變為阿茲海
默氏症這組的年齡較高,平均77歲,其近期記憶及定向力較差,
且有焦慮及憂鬱症狀,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的比率也較高。這些
資料與國外的研究相似,但因追蹤時間還不夠久,尚不能下結
論。
另外,我們還很幸運的得到國科會的補助,目前正在對輕度知能
減退者作詳細的磁振造影檢查,以測量其大腦海馬迴的大小。因
為海馬迴與近期的記憶息息相關,而且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海馬
迴明顯萎縮,那麼輕度知能減退者是否也有輕度海馬迴的萎縮
呢?年年追蹤,是否其海馬迴萎縮的程度比正常人為快?如果
是,這就是另一個可及早發現的危險因子了。
這些研究結果均尚未有定論,那麼一般人該如何因應失智症呢?
唯有多用腦,預防老化。有輕度記憶衰退的現象時,尤其是具有
可能的危險因子者,務必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這是目前最妥當的方法了。
發暈
劉秀枝
頭暈是很常見的毛病,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
1. 40歲的張小姐前幾天晚上要睡覺時,一躺下去就覺得天旋地
轉,還好過幾秒鐘就沒事了,沒想到翻個身又暈了一陣子。睡了
一會兒,她想喝點水,一起來,再次暈得受不了。她平常走路、
工作都沒問題,但是回想起來,當有人在背後叫她時,假如她很
快轉回頭,就會有幾秒鐘的天旋地轉。總之,好像無論做什麼動
作,只要動到頭部,都快不得。
2. 30歲的劉小姐最近比較忙,覺得有點累。早上要起床時突然覺
得天旋地轉、噁心、嘔吐,只好立刻躺回床去,把眼睛閉上才覺
得好一點,但還是覺得頭暈。之後只要一動,就立刻眩暈、嘔
吐,根本無法上班,只好由先生開車,她捧個臉盆,坐在車內一
路吐到醫院看急診。醫師安排她住院,打了點滴及止吐針,休息
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起來,症狀好多了,高興的出院。
3. 60歲的陳先生正在吃飯時,突然覺得頭暈,緊接著天旋地轉,
說話不清楚,無法走路,勉強走路也不太穩,並且左臉及右手右
腳有麻木感,立刻被朋友送到急診室後入院。
4. 70歲的黃老太太有陣發性心律不整,最近常常頭暈,有時還短
暫的失去意識。有次醫師查房時,剛好病況發作,意識不清楚,
醫師立即作心電圖,發現她有短暫的心跳停止(asystole),後來又
自動恢復正常,人也跟著清醒過來。
5. 80歲的李先生有高血壓,一直在服用抗血壓藥物,最近腸胃不
舒服,一直拉肚子,吃得很少。有天,他從床上起來時,突然眼
前一片昏黑,就倒了下去。幸好不久後自己醒了過來。
6. 26歲的實習醫師第一次上刀就是大刀,拉鉤時,看到病人肚子
內湧出的鮮血,心理沒準備,覺得頭昏,一剎時就倒在地下。資
深的護士小姐不慌不忙地說:「沒關係,等下就好了。」果然不
錯,沒多久那位實習醫師就自己醒過來了。
7. 50歲的林太太覺得頭暈暈的,整天腦筋不太清楚。神經檢查的
狀況很正常,詳細詢問了之後,發現張太太最近因家庭及財務問
題非常煩心。
您知道他們各有什麼問題嗎?
1.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BPPV)
2. 前庭神經炎(vestibular neuronitis)
3. 左側延腦梗塞(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
4. 心律不整(asystole)所造成的昏厥(syncope)
5. 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
6. 血管性暈厥(vasovagal syncope)
7. 精神性(憂鬱症)頭暈(psychogenic dizziness)
頭暈的診斷首重症狀的描述,一般把頭暈分為:(1)眩暈:有如天
旋地轉,可能是內耳不平衡,也可能是腦幹或小腦病變,如第1-3
的例子;(2)昏厥(第4-5例子):到達腦部的血流突然減少,以致有
短暫的意識喪失。原因可能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或因情緒
反應所造成的血管性昏厥等;(3)頭暈(第7個例子):有人會描述感
覺身體輕飄飄的、腦袋昏昏沉沉的,但通常無法描述得很清楚。
大部分是因憂鬱、焦慮、太累、太忙、血糖降低、貧血、高血壓
或者服用安眠藥或抗組織胺藥物等所引起的,這是最常見的頭
暈。
因為造成頭暈的疾病非常多,橫跨不少科別,患者往往不曉得要
掛哪個科。一般而言,單純的眩暈可看耳鼻喉科。如果眩暈再加
上其他神經症狀,如頭痛、一側手腳發麻或無力、言語不清或複
視等,則需看神經科。如短暫的意識喪失(昏厥)則最好看心臟
科。當然,並非所有的頭暈都如以上7個例子那麼典型、明確。
有時醫師看了之後,發覺可能是其他科別的疾病,也會建議病患
轉診,或者因病情複雜,會邀不同科別的醫師會診討論。
用簡單的例子來介紹這些病,絕不是要教大家如何對頭暈自行下
診斷,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一)不同的症狀背後有不同的
原因,有良性的,也有具危險性的。(二)就醫時,您能正確地描
述頭暈的症狀,再加上醫師所作的重點的神經檢查,診斷就八九
不離十了。
醫生,請您也保重
劉秀枝
最近我決定結束在台北市一家醫院的夜診,因為太累了。白天看
診、查房、績效、評鑑、研究、教學、電話不斷、email頻繁。晚
上看書、讀醫學雜誌、撰寫論文,應該是休養生息,思考充電的
時光。自從看夜診的一年多來,日夜奔波,病人越看越多,尚不
致影響醫療品質,但很確定的是自己精神體力耗損不少。
近年來,聽到不少比自己還年輕的壯年醫生中風、心臟病發作或
罹患癌症,有幾位甚至是在看診或開刀時倒下。雖然有人僥倖病
癒,但也有人因此殘障或死亡,這些事例不免讓我心生警惕。畢
竟全世界的醫生不差一個,但我只有命一條。
因為決定要停診,所以幾個月前就在診間門口貼上字條,請病患
轉掛此醫院的兩位醫師同事。有一大半的病患是由我原來服務20
多年的醫院跟過來的,當初開設夜診主要是因地緣及晚上時段方
便就診之故。
終於到了最後一次夜診,有點離情依依,我把看病的速度放慢,
病患也感覺到了。當晚有位老太太跟我說她患重症的先生多年前
就在我的照顧下往生,語中依然充滿了不捨與無奈,眼眶泛紅的
道謝。接著一位中年男士也提到他去世多年的父親也曾是我的病
患。一位長輩看到我,就想到他已去世多年的女兒,泣不成聲。
我彷彿回到了從前,心中充滿感傷。
每位病人看完診要離間時,我會問他們,下個月要我幫忙掛那位
醫師的診呢?有一半的老病人說,我們跟著你回去原來的醫院。
聽了真是窩心,這是最美的肯定。另一半的老病患會有點不好意
思的說:「這裡就診方便,我走路過來就好了」,或說「就在這
裡方便拿藥」,然後請我替他掛其他醫師的診。這點不好意思對
我來說也已經是很夠意思了。幾乎每位患者或家屬在離開診間
時,都會加上一句:「醫生,您要多保重啊!」語氣溫和,眼神
中帶著一絲不好意思,畢竟一向是醫生要病人多保重,如今角色
對換,有點怪,但多溫馨啊!
那晚,我走出診間,站在忠孝東路上,面對著川流不息的車陣,
熙來攘往的人群,第一次覺得心情非常平和,愉悅而輕鬆。這一
夜門診的告別就是將來可以安然退休的預演吧!
治本與治標
劉秀枝
門診來了一位30多歲的先生,左肩、頸及手臂酸痛已有半年多
了。經我初步檢查後判斷是冰凍肩或肩旋轉肌腱炎,建議吃止痛
消炎藥,並作復健。他很失望,怎麼沒找出原因,就要吃止痛
藥,還要復健,而且又不會立刻見效。他說:「我在其他地方看
了,他們也說同樣的話。但是我沒時間做復健啊呀!」我說:
「那你至少先吃止痛藥嘛!」「你又不確定原因,怎麼可以只有
治標啊!」我再三解釋,這種肩痛症候群有些是有明顯的原因,
如外傷、用力過度、不活動,但大部分原因不明顯,可能與姿勢
不對,壓力等有關。但初步治療都是一樣,如果治療無效,再決
定下一步要如何。他不要開處方籤,揮揮手就走了。我想,如果
他在一開始就吃藥,並配合復健,恐怕早就好了。而如今已半年
的疼痛,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就好了呢?
同天門診,有位40多歲的女士因頸部酸痛來回診。一星期前她初
次來看時,我的診斷是肌筋膜症候群,可能與姿勢不對,壓力等
有關,應是吃止痛消炎藥,再加上局部輕輕按摩,熱敷就會好
的。但這次回診時,她疼痛如昔,並沒有服用我開給她的止痛
藥。此次回診主要是要看她上次頸部所做的X光。我告訴她,頸
部頸椎有退化性關節炎,即俗稱的長骨刺,但並不嚴重,而且這
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現象,不用擔心,並且和她這次的脖子酸痛也
沒有直接關係。她要我在電腦螢幕上,把她頸椎上的骨刺一一指
出後說:「你說這些骨刺與我的脖子酸痛沒有關係,那你還是沒
找到原因嘛!」我再解釋一番,強調本來就是症狀治療。臨走
前,她還是不肯服藥,說:「如果妳說沒關係,那我就不服藥,
因為那只是治標,痛我可以忍受」瀟灑的走了。我心想若再說明
下去,我不是成了藥物的推銷員了。
正當我覺得有點挫折感時,一位上星期被我診斷為肌筋膜肌腱炎
的中年老師來回診。她告訴我服了止痛消炎藥,並遵照指示做些
復健動作後,進步許多,已經可以舉手寫白板字了。她說她以前
也認為吃止痛藥不對,這次看法變了。
沒錯,隨便吃止痛藥是不對。但是在醫師指示下,或短期用藥,
使症狀緩解,是正確的觀念。
有些人很愛吃藥,還「吃好逗相報」,你的安眠藥給我吃吃看,
我的止痛藥讓你試試看,甚至高血壓及糖尿病藥也互相贈送,實
在很令人擔心。還有人長期服用止痛藥,造成各種問題,也令醫
師棘手。但是有另一種人卻是無論如何不肯服西藥,他們認為這
些都是化學物品,有害人體,而情願承受痛苦。這種人雖不常
見,但因主觀很強,言之有理,與他看病,常常變成了辯論。基
於「尊重自主原則」,理當尊重其決定,只是想到可以很輕易解
除他的痛苦,他卻堅持不要時,就難免覺得有點挫折而惋惜。
不錯,醫病首在治本,如盲腸炎把盲腸割掉,長了腦瘤把腦瘤割
掉,肺炎時則服用對細菌有效的抗生素等。但是大部分的疾病,
尤其是慢性病,並不能連根去除,甚至許多疾病都還不知道原
因,也只能症狀治療。像大多數的高血壓、糖尿病並沒有原因,
但是需要服用降血壓及降血糖藥物,以免發生併發症。在門診,
許多小病痛,如肌筋膜炎,肌肉緊縮型頭痛,下背痛等。並非嚴
重問題,也是用症狀治療。而且在急性期時就加以治療,使其症
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則較不會演變成慢性疼痛,增加困擾。就某
種層面來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錯。但重要的是如果頭
痛或腳痛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要把它找出來加以治療。
比如曾經有位老太太左肩疼痛經服藥也沒明顯進步,後來照了X
光,發現是骨頭有轉移病變(但老太太並不曾有癌症)。這種情
況是少數,要辨別這種特殊情形,就要靠醫生的經驗累積和高度
警覺以及病人的配合追蹤了。
醫生的角色是在根除疾病(但這種機會很少),而疾病不能去除
時,則控制病情或減輕痛苦(較多),對小病痛則使之緩解、寬
慰(這種機會最多),並且不要在醫療過程中造成傷害。此外,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醫生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即是透過不同的媒
體形式,對一般民眾衛教,如提供各種疾病的預防之道、一般醫
學常識及正確觀念。
治療阿茲海默症,三種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可否互換?
劉秀枝
案例摘要:
一位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患者,有定向感及記憶力變差等
症狀,經健保局事先審查後同意以愛憶欣 (Aricept) 治療。使用六
個月後,評估其病情仍為輕度失智 (CDR=1),MMSE(簡短智能
測驗)11分,故繼續再以愛憶欣治療。再過六個月重新評估時,
因其臨床失智程度由輕度變為中度 (CDR=2),依健保規定無法再
使用愛憶欣。醫師以愛憶欣療效不佳為由,擬改以同是乙醯膽
鹼?抑制劑,但藥理作用有差異的憶思能 (Exelon) 來治療。健保局
以同類型藥物,非治療所需,不予同意。
健保規定:
以上是我應邀在台灣醫學會於92年6月29日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
中所討論的個案,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如何呢?以下是其
條文:阿茲海默氏症治療藥品 donepezil (如Aricept)、rivastigmine
(如Exelon capsules)、galantamine hydrobromide (如Reminyl)
1.經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依NINCDS-ADRDA或DSM-III或ICD標準
診斷為阿茲海默氏症病患,並檢附「MMSE或CDR智能測驗結
果」證明為輕度至中度之智能低下(MMSE 10~26分或CDR 1級及
2級)。
2.限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使用,使用後每六個月需重新評估,追
蹤MMSE或CDR智能測驗,如MMSE較起步治療時減少2分(含)以
上或CDR退步1級,則應停用。
3.如有腦中風病史,臨床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或有嚴重心
臟傳導阻斷(heart block)之病患,不建議使用。
4.需事前申請報准後使用。
乙醯膽鹼?抑制劑是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
阿茲海默症是造成失智症最主要的疾病。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
局 (FDA) 通過的唯一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只有乙醯膽鹼?抑制
劑 (Acetylcholine esterase inhibitors, AchE-I),但只是症狀治療,不
能根治。目前這類藥物有三種,以其上市時間先後分別為愛憶欣
(商品名Aricept,學名donepezil)、憶思能(商品名Exelon,學名
rivastigmine)及利憶靈(商品名 Reminyl,學名galantamine)。這
三種藥物均經過嚴謹的雙盲、隨機抽樣、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
驗,證實比安慰劑有效,但與安慰劑的效果相差不大。
此類藥物的臨床試驗均以阿症量表 (ADAS-Cog) 來評估其療效。
阿症量表測試患者的語言、記憶、定向力及建構能力,分數由0-
70分。三種藥物的藥效相當,在六個月的藥物試驗上平均比服用
安慰劑者在阿症量表 (ADAS-Cog) 上進步2~5分,臨床約25~50 %
的病患有進步、穩定或退化得慢一點。然而,目前並無法預知何
人服用此藥物有效,只有服用了之後,經追蹤測試才知曉。因為
這類藥物的藥效及價錢都差不多,如何選擇就看藥物服用的方便
性、副作用(主要為噁心、嘔吐、頭暈、瀉肚等)及醫生用藥的
習慣了。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院的JL Cummings醫師最近有一
篇有關這些藥物的詳細報導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3;11:131-
145)。
對於這個案例的看法,因所處的立場不同,如病人、家屬、醫
生、藥商、健保局等,而會有不同的看法。以實證醫學的觀點來
看,這個爭議可歸納成一個問題:當阿茲海默症患者用一種乙醯
膽鹼?抑制劑沒效時,能不能換另一種乙醯膽鹼?抑制劑?
這個問題可由三方面來探討:
一、三種乙醯膽鹼?抑制劑之臨床效果、藥理作用一樣嗎?
雖然三者的臨床效果相當,副作用也接近,但藥理作用及藥物動
力學還是有差異,而且其化學組成也不同。除了抑制乙醯膽鹼?
外,憶思能還抑制另一種?(butylcholinesterase),而利憶靈還作
用於神經細胞的尼古丁接受體。愛憶欣與利憶靈均由肝臟的酵素
(cytochrome 450) 代謝,而憶思能則由腎臟代謝。也許不同的藥理
作用及藥物動力學會影響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及療效。
二、一種藥沒效,換另一種有效嗎?
有關此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兩篇。第一篇是由Novartis藥廠(憶思
能為其產品)所提供的臨床試驗 (Curr Med Res Opin 2002;18:129-
138)。作者集合了法國91家診所的382位輕度及中度阿茲海默症患
者,平均年齡76歲,其MMSE平均分數17分。這些患者均曾經服
用過愛憶欣,其中80 %是因服用愛憶欣至少六個月以上,MMSE
明顯退步而停藥,11 %是因無法忍受愛憶欣的副作用而停藥,而
9 %是兩種情況均有。他們均接受憶思能的治療,其中85 %完成
六個月的治療。憶思能的療效由三方面來評估:(1)醫生對患
者的整體評估,(2)MMSE分數(進步一分以上或不變),
(3)四項日常生活功能(打電話、使用交通工具、處理金錢及
服用藥物)。六個月後,發現患者在這三方面有進步或維持不變
(對阿茲海默症患者,不退步就等於是進步)者分別是56 %、49
%及57%。所以整體來講,原來服用愛憶欣無效者,約還有一半
患者仍可由憶思能得到療效。
進一步分析,發現如果是因服用愛憶欣無效而改用憶思能者,55
%有療效。如果是因無法忍受愛憶欣的副作用而改用憶思能,則
74 %有療效。服用憶思能的患者有30 %有噁心,14 %有嘔吐,6
%有體重減輕、激動及食慾不振等副作用,但只有15 %的患者因
副作用而停藥。
第二篇是由Johnson & Johnson藥廠(生產利憶靈)所提供的研究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3;18:292-297)。作者對一個在2000年所作
的利憶靈為期五個月的雙盲、隨機抽樣、安慰劑對照的藥物試
驗,作事後分析。參加此臨床試驗的978位阿茲海默症患者中有
446位 (46%) 曾經使用過乙醯膽鹼?抑制劑。結果發現服用利憶靈
(每天16 mg) 5個月後,原來曾經使用過乙醯膽鹼?抑制劑者,在醫
生的整體評估上57 %有進步或穩定,而從未服用過乙醯膽鹼?抑
制劑者,79 %有進步或穩定。兩者均明顯的比服用安慰劑者進步
得多。所以表示一半以上使用過其他乙醯膽鹼?抑制劑者,服用
利憶靈仍然是有效的。
但這個研究有先天的弱點,因為是事後分析,並不是針對這個問
題所設計的臨床試驗。而且不知道原來服用的乙醯膽鹼?抑制劑
是愛憶欣或憶思能、服用了多久、停用是為了無療效或副作用等
等。
綜合以上兩篇的結論是當使用一種乙醯膽鹼?抑制劑無效時,再
使用其他類似的藥物有一半的機會會有療效。
因為三個藥物的半衰期不同,愛憶欣是70-80小時,憶思能是0.6-2
小時,利憶靈是7-8小時,所以當由一種乙醯膽鹼?抑制劑換到另
一種時,是否應先停藥一段時間呢?
目前認為如果是因療效不佳而換藥,則不需要等藥物排出,直接
換藥即可,稱為 ”overnight switch”,當然新的藥物還是得由低
劑量慢慢增加。如果是因無法忍受原來的藥物而停藥時,則需停
藥7到14天等藥物排清後,再把新藥慢慢加上。
這兩篇論文均是針對服用愛憶欣無效而改用憶思能,或此兩者無
效,而改用利憶靈的研究。愛憶欣是最早上市的藥物(美國是
1996年,台灣是1999年)。同樣道理,生產愛憶欣的藥廠也可以
贊助一個使用其他兩種乙醯膽鹼?抑制劑無效,而服用愛憶欣有
效的研究。
三、如果不能換,何者藥效最佳?
目前因為無法知道何人會從乙醯膽鹼?抑制劑得到療效,也無法
預測對何種藥物有效。所以如果因為健保局的規定,無法換藥,
只能選一種時,當然要選擇其中一種最有效的藥了。可惜的是,
這三種藥物的臨床試驗均是與安慰劑比較,而沒有兩種藥物的互
相比較 (head-to-head comparison)。
到目前為止,只有一篇論文是由Eisai和Pfizer藥廠所提供的為期3
個月的臨床試驗 (Int J Clin Pract 2002;56:441-446)。111位阿茲海默
症患者以隨機抽樣方式服用愛憶欣(56位)或憶思能(55位)。
服用三個月後,發現其療效無差別,其MMSE及阿症量表均稍有
進步。但憶思能的副作用較大,有20 %因無法忍受副作用而退
出,愛憶欣只有7 %。
這個研究引來許多爭議,包括參加的人數太少,不具代表性,試
用時間也太短,只有三個月,而且是開放性的試驗,病患及醫生
均知道是服用哪種藥物。雖然其阿症量表是由不知道患者服用哪
種藥物的人評估,但MMSE是由醫生評估的。而且其憶思能的劑
量增加的太快,當然副作用較多了。
目前有一個大型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EXCEED),是由Novartis
藥廠所提供,為雙盲、隨機抽樣、比較愛憶欣與憶思能的療效及
副作用,為期兩年,預計收案1000名。此計畫在2001年3月開始,
預計到2004年才會有結果。所以在此之前,並沒有一個實證醫學
的證據可讓我們決定何種藥效最佳。
綜合以上三個問題,我們的結論是三種乙醯膽鹼?抑制劑的臨床
效果雖然相當,但藥理作用及藥物動力學有所差異。到目前為
止,並沒有數據顯示哪種藥效最佳,也無法預知哪為阿茲海默症
患者對何種藥物的反應較佳。當用一種無效或因副作用而停藥
時,用另一種會約有一半的機會可改善或穩定。
站在病患、家屬、醫生及藥商的立場,當然希望當患者服用一種
乙醯膽鹼?抑制劑沒效後,能服用另一種試試看,因為根據所發
表的論文知道,換藥後還有一半的機會還具療效。只是這些藥物
較貴,目前愛憶欣 5 mg一顆的健保價是114元,其他兩種藥物一
天服用兩次,一天的總藥價也很接近。健保除了提供全民健康保
險外,還擔負有控制醫療成本及經濟效益的責任,所以才會有用
藥規範的訂定及事前審查來預防藥物濫用。如果每位病患在服用
其中一種藥物6個月後無效,再換另一種,總共有三種,服用一
年半的藥,所費不貲。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慢侵襲大腦的退化疾病,病患及家屬無時不
在受煎熬,一年半的服藥機會應是最起碼的要求了。而且醫生換
藥本來就是很平常的治療方式,比如一種止痛藥沒效,再換另一
種。就是同類型的治高血壓藥物(如同為鈣離子阻斷劑)如療效
不佳時,醫生也會換成其他同類型的治高血壓藥物。阿茲海默症
以前是沒有藥物可治,後來只出現一種,沒得選擇。目前既然有
藥物可選擇,為什麼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特別看待呢?換藥在阿茲
海默症是一種新觀念,說不定未來也許也會像其他疾病的換藥般
的平常呢!
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疾病
2001.06.14
劉秀枝
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疾病有多種,如中風,失智症,巴金森
氏症,退化性頸椎及腰椎病變,頭暈,頭 痛,走路困難等等。
在此介紹三種疾病,中風、走路困難與頭痛。
(一)中風
(1)中風的種類
中風即是腦血管病變,一直名列於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中,
而且常造成患者日後生活及行動不便等失能問題。中風大致分為
三種:
1. 腦梗塞(又名缺血性腦中風)。
2. 腦出血:大部分為自發性出血,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
3. 蜘蛛膜下腔出血。
(2)中風後的憂鬱症
我們常常只注意到中風病人癱瘓的肢體是否有進步,而較少
去關懷他們的心情。中風後的憂鬱症其實很常見,但各家醫學文
獻所報導的發生率不一,由12到64%不等。一般均認為約有一半
的中風病人會出現憂鬱症。
中風後是否會發生憂鬱症受許多因素所影響:
1. 中風後肢體殘障的嚴重度
2. 中風的部位
3. 家庭及社會的支持力量
幸好,中風後憂鬱症及早治療的效果不錯。大部分的中風後
憂鬱症病患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後,憂鬱症情形會有明顯改善,
患者在接受抗憂鬱症藥物治療後,其憂鬱心情、神經功能、生活
起居的行為能力,甚至智力都會有明顯進步,因此,中風病人在
病情穩定後,不僅要積極的做身體的復健以恢復其神經功能,減
輕肢體殘障外,也要注意其心情的調適,家屬要不斷幫他們加
油,打氣,給予心理的復健及精神的鼓勵。如果仍不見效,則需
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當然,親情是另類的最佳安慰劑,配合抗憂
鬱症藥物的使用,才能使其復原達到最大的效果。
(二)頭痛
中老年人常見的頭痛有緊縮型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及
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次發性頭痛:如高血壓,腦梗塞,腦出血,蜘
蛛膜下腔出血,硬腦膜下腔出血,腦瘤,顳動脈炎等。
(1)緊縮型頭痛
緊縮型頭痛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頭痛,大部分人在年輕時就
有過這種頭痛。是一腫脹脹,緊緊或壓迫性的疼痛。位置通常在
兩側太陽穴,後腦及頸部。治療方法主要是放輕鬆,減輕壓力,
可用局部按摩或熱水浴使肌肉放鬆,或用止痛藥。
(2)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痛,原因不明,所以稱
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它不發作時好得很,但痛起來非常厲害,
如針刺,如刀割,如閃電,但只持續幾秒鐘,頂多兩分鐘,但會
一再發作,有時在半個小時內可發作十次以上,每次發作時期可
長達幾星期或幾個月。三叉神經是支配臉部感覺的第五對腦神
經,共有三個分支。它所引起的疼痛通常是單側的,大部分發生
在第二支所支配的臉頰,其次為第三支所分布的下巴,至於第一
支所分配的額頭則較少發生。
三叉神經痛有誘發因素,如說話、咀嚼,或發笑等用到臉部
肌肉的動作,所以有些患者不敢吃東西,只喝流質,整天餓著肚
子;有些人聽到笑話,憋著氣,不敢笑出來;有人哈欠打到一
半,突然痛得不能動。三叉神經痛還有誘發部位,通常是臉頰或
嘴唇的某一部分,被碰到時就會引起一陣劇痛。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有嚴格的臨床診斷標準,要與牙痛、牙齦
痛、鼻竇炎及臉痛、頭痛做鑑別診斷。最大的差別是前述這些疼
痛大都是持續性的,或者疼痛時間較長,不像三叉神經痛只痛幾
秒或幾分鐘。有些病患會被誤為是牙痛。
三叉神經痛之治療以藥物為主,最常用的是抗癲癇藥物中的
癲通。約70至80%病患的疼痛可控制,但有一半病患在幾年後藥
效會逐漸減弱,而需加量。如果癲通無效,還可考慮加上或換成
其他藥物,或其他更新的抗癲癇藥物,但這些藥物都有其副作用
及使用規範,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才安全。
對於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忍受藥量的病患,可考慮外科治
療。外科療法有多種,要以神經外科醫師之專長及其建議來決定
採用何種方法,其中以顯微血管減壓術以及立體定位之伽馬刀手
術為最常用的外科療法,效果均很不錯。
(三)走路困難
診 斷 發生率
脊髓病變(Myelopathy)
頸椎病變(Cervical spondylosis)
維他命B12缺乏
16 %
巴金森氏症候群
原因不明的巴金森氏症(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藥物引起之巴金森氏症候群
進行性上核麻痺(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10 %
額葉步態病變(Frontal gait disorder)
正常腦壓性水腦症
多次腦中風
Binwanger’s氏症
20 %
小腦退化
感覺障礙
8 %
周邊神經炎
多種感覺缺失(Multiple sensory deficits)
18 %
代謝性腦病變 6 %
其他(如腦瘤、硬腦膜下腔出血、憂鬱症等) 8 %
原因不明 14 %
疾病的發生與個人的身體狀況、先天體質、生活方式(如壓
力、酗酒等)、外在環境(如感染、外傷等),尤其與是否具各
種危險因子(如遺傳、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有密切關係,而且
這些因素還會互相影響,因此更錯綜複雜。我們只能在能力範圍
所及盡量避免引發疾病,按醫囑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以免惡化
或復發。萬一仍然生病或舊疾復發,這時只能以「盡人事,聽天
命」的胸懷去面對了。
優雅的走入成功的老年
1998.6.20
劉秀枝
近十年來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增加,八十老翁及婆婆隨處可見。不
少老人家不但未老態龍鍾,在各方面的活動都還很活躍。這固然
是得惠於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以及醫療科技的進步,同時也啟發
了我們「成功的老年」的新觀念。
1997年「老化研究者」醫學雜誌就刊登了一篇來自紐約西奈山醫
學院討論「成功的老年」的專文。此文把老年人分為有疾病及無
疾病的兩大類,而無疾病的老年人又分為一般老年(比較脆弱或
容易生病的老年人)及成功的老年(比較不易得病且有活動力的
老年人)。成功的老人包含三個要件: (1)比較不易得病或失
能,(2)良好的心智及身體功能,(3)豐富的生活內涵:包括
充沛的人際關係及有益的活動。
減少疾病及失能的危險因子以常保健康
某些疾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低葡萄糖耐力(高
血糖)等,雖然與遺傳有關,但瑞典的雙胞胎研究顯示在65歲
後,各種疾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的關係明顯降低,而受生活方式
及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也就是說65歲以後的健康要自己負
責了。身體機能往往是自身數十年來生活及飲食習慣的反應,因
此我們可以在年青時就用各種方式來減少疾病的危險因子。比如
說,注意飲食、減少高脂、高糖類及高鹽分及酒精的攝取,規律
的生活作息、恆久持續的運動等,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心臟
病及腦中風的發生。使我們由「一般」老年變成「成功」的老年
型態。
將心智及身體功能發揮到最大
曾有學者對1115位70-79歲的正常老年人追蹤2年到2年半,測驗
在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心智、身體、社交及健康方面的變化。發
現心智能力的變化受四個重要的因素影響:(1)教育、(2)家
中或附近出力的體力活動、(3)肺部吐氣的速度及(4)自我信
心,其中以教育的影響為最大。如同許多其他的研究,一個人所
受的教育越高,則越能維持高的心智能力,保護心智的衰退。教
育的功效可由兩方面來解釋:(1)在年輕時,教育對大腦功能
及神經細胞的傳導有刺激作用,(2)教育所帶來的終身學習,
如閱讀、填字遊戲等,而使在老年時知能不致衰退。
令人驚異的是出力的身體活動可維持知能。曾有學者以大老鼠作
實驗,發現運動多的大老鼠其大腦皮質及大腦的海馬區的神經營
養素也隨之升高,而海馬區與記憶力是有很密切的關係的。
不少研究發現自信不僅可增加年輕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維
持老年人的心智功能。雖然隨著年齡的增加,某些心智能力,如
空間的辨識能力等會降低,但也有學者發現健康的老人在經過訓
練後,其知能也會進步或恢復到以前的水準。所以年紀雖然老
大,仍然有其可塑性。
豐富生活內涵
豐富的社會支持網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壽命及生活品質有很密切
的關係。它不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而且有實質上的幫忙(如出
外的接送或陪伴看醫生等),獨居且孤僻的老人的健康一般是較
差的。因此老人家除了要有老伴、老友外,也應常參加一些團體
活動,如各種社團、或作各種義工等,以擴展其生活圈子,豐富
人生。
我有位83歲的姑母,早年守寡,辛苦的把兒女拉拔長大後,她自
己摸索著進入了成功的老年。每天早上去傳統市場逛一圈,沾沾
人氣,與老鄰居打打招呼,買點小菜。然後在10~11點左右交通
尖峰剛過的時段,搭上免費的公車,坐在位子上,悠閒的瀏覽市
景。每星期與一群老友聚餐,輪流作東,幾乎吃遍台北大小餐
廳。每年一兩次跟著旅行團旅遊。她最成功的地方是不看哭哭啼
啼、婆媳虐待、冤冤相報的連續劇,以免傷心、傷情,喜歡看介
紹各地風情民俗的風景介紹片,因此她心胸舒朗,生活愉悅。
當然,成功的老年人也並非能夠一直處於最佳狀態。日常當中,
難免有病痛、意外災害、跌倒、甚至中風,配偶或老友死亡所帶
來的憂鬱症等。縱使沒有疾病,因退休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改變、
收入減少、不再保有原來社會地位或頭銜等也都是壓力的來源。
一旦遇到這些疾病或令人沮喪的事情時,就需要運用自己的意
志、智慧以及各種資源,以恢復到原來的「成功的老年」狀態。
「戰後嬰兒潮」的這群社會中堅份子很快的就要由哀樂中年進入
老年了,如果能早有規劃,如保持最佳的身體及心智狀態以預防
疾病的發生,預先儲蓄一筆跟得上通貨膨脹的養老金,以及積極
的社交活動和人際關係,則將來享受一個「成功的老年」就不是
難事了。
夏日運動常見的熱傷害
1998.08.03
劉秀枝
炎炎夏日,我參加了一個高爾夫球的邀請賽,當天豔陽高照,溼
悶,氣溫高達35℃,樹梢一點風也沒有,4個多小時走下來,早
已是汗流浹背了。打完球,正在浴室中舒服的沖澡時,忽然聽到
旁邊的洗澡間有人叫:〝小姐,快來幫我〞。心想,那位糊塗的
人,大概是忘了帶毛巾吧!後來又聽到其他人叫〝快來幫忙
啊!〞我衝出去一看,一位小姐躺在浴室的地板上,手腳抽筋疼
痛、難過得哀叫。原來這位小姐平常就不大運動,更很少在烈日
下打球,所以就產生了〝熱抽筋〞。我們把她抬到有冷氣的休息
間,再打開電風扇,讓她喝水及運動飲料,並按摩其手腳,這位
小姐慢慢復原,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到餐廳參加頒獎大會了。
人類大腦的下視丘有調節體溫的功能,能使身體在熱累積及熱散
發中取得平衡,而維持體溫在攝氏36.5到38.5左右。熱的累積來
自三方面:(1)身體的代謝約每小時可產生70大卡的熱量,
(2)運動時肌肉的活動量每小時可產生300到600大卡的熱量,
(3)當環境中的溫度高於體溫時,身體可從環境中吸收熱。
身體熱的累積就要靠各種方式來散發,如蒸發、對流及傳導等,
其中以流汗的熱蒸發方式為最主要。當人的體溫逐漸升高時,自
然就會開始流汗。蒸發1.7公升的汗約可散發1大卡的熱。然而,
汗必須蒸發才能排熱,由身體上滴流而下的汗水是不能散熱的。
所以,當環境的溼度很高時,汗無法蒸發,則不能排熱。對流也
是排熱的方法之一。當衣服穿得太多、沒風,以及室溫接近體溫
時,均會減少對流而不易散熱。不僅靠外在環境,生理上的代謝
變化也會幫助身體散熱。比如表皮的血管擴張,由心臟打出來的
血流量會增大來加速循環,而使熱較易經由表皮散發。而體內的
抗利尿劑及丁醛醣荷爾蒙會使腎臟減少小便量,以減低水分及鹽
分之流失。
當熱累積超過熱散發,而使體溫無法正常調節時,則會產生熱傷
害(中暑)。熱傷害的程度依其輕重有:熱水腫(以腳腫為
主)、熱抽筋、熱暈厥、熱耗竭及熱卒中。其中熱耗竭及熱卒中
因可引發休克、抽搐、意識不清,嚴重電解質不平衡,腎衰竭
等,而有生命危險,應立即送醫。
因打高爾夫球而中暑的這位小姐所患的是熱抽筋,是大量流汗導
致體內鈉流失,而造成肌肉抽筋,以腳、小腿及雙手為最嚴重。
打球時一路流汗、口渴,她可能只是大量喝水,而沒有補充鈉。
其實電視廣告常鼓吹喝運動飲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對不嚴重的熱傷害,如熱水腫、熱抽筋等,需把患者帶離悶熱的
環境,讓他們在陰涼處或冷氣房中休息,有時還需再吹電風扇、
補充水份,對抽搐的手腳加以按摩,並且觀察直到復原為止。此
時最好補充鹽分,一千西西水中加入半匙到一小匙的鹽,讓患者
喝下,非常有效。
避免熱傷害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不要在烈日下或濕悶的天氣時運
動。但非運動不可時,則應採取預防措施,以免傷身,且破壞遊
興。比如要撐傘、戴帽子(帽緣要寬),穿淡色棉質易散熱的衣
服,一路補充水分,最好在礦泉水中加半小匙的鹽,以補充流失
的鹽分。而有些疾病或藥物較易造成熱傷害,應特別注意。如心
臟病患者可能因平常即限制飲水量或服用利尿劑則較易中暑。而
抗組織劑(感冒時常服用)也會減少身體的熱散發能力等等。
如果能夠有妥善的預防措施,那麼喜好運動的人仍然可以擁有安
全而快樂的夏天了。
替病人抓癢的醫師
--談同理心及溝通
1998.8.2
劉秀枝
有天查房時,正好看到一位實習醫師戴著手套在替一位年老單身
病患搔癢,問他怎麼回事?原來這位中風病患右側偏癱,併發肺
炎,被插上氣管內管以隨時抽痰,所以無法言語。病人看來雖是
清醒,但時有躁動,會自拔鼻胃管,甚至氣管內管,只好把他會
活動的右手綁在床架上,只留一點點活動的空間。這位病患剛好
在右大腿下方長了個癬,雖然擦了藥,還是癢得很,而他的右手
只能抓到患癬部位的上半部而己。這位實習醫師在替這位病患身
上的小傷口換完藥後,看病人癢得難過,反正已戴了手套,舉手
之勞,就順便替他抓一抓,讓他舒服一點。
抓癢雖不是治療的一部分,這位忙碌的實習醫師也不可能常常替
這位病患搔癢,但是他這一小小的行為卻充分顯示出他的愛心與
同理心,相信他畢業後,一定會是個好醫生。
當個醫術高超的醫生,最重要的當然是醫學知識及其專業素養,
這些均可在醫學院、在接受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的訓練、出國進
修,或由自己的終身學習中獲得,並不難求。但是要當個好醫生
或成功的醫生可得再加上一顆愛心、同理心以及尊重生命的態
度,這就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長期薰陶及人文養成了。
幾天前與一位同事聊天,談到他對醫學院醫科學生甄試面談的感
概。這些參加甄試的高中生都是來自全省各校頂尖的學生,功課
好,有才藝,彬彬有禮,能言善道,積極進取,均是有備而來。
只是很多學生總是侃侃而談,滔滔不絕,引經論點,不僅沒有斷
句或喘息的餘地,連考官都沒有插嘴或問話的空間。其實當醫
生,言談表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傾聽,以同理心來傾聽,
作雙向溝通啊!
不少醫學文獻報導,溝通不良是導致醫療關係惡化的主因,而具
有同理心的醫療行為最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根據兩位醫生在
聆聽74位醫生看病時的錄音帶後所寫出的報告,病患平均必需在
18秒內對醫生的問題有所反應, 如果在18秒內不開口,馬上就被
醫生的話給打斷了。這還是1984年的研究報告,在今日工商業發
達,分秒必爭的時代, 恐怕連18秒都不太可能了。因此1997年8
月的英國Lancet醫學雜誌就有一篇文章特別呼籲要加強醫生的同
理心行為及溝通技巧。台灣目前的醫學教育是否也應該加強人際
或醫病溝通方面的課程呢?
海海小白球
1999.04.06
劉秀枝
打高爾夫球已八年,足夠讀完兩個大學了,當然在球場上繳的學
費也不少。在追逐小白球之餘,也看了不少人生百態,體會出了
小白球哲學。
給我四小時,讓你現真形
球場上一桿在手,沒有人不希望把球打得又直又遠,可是常事與
願違。擺好姿勢,奮力一擊,發現自己身體轉了個三百六十度,
球還是紋風不動,留在原位。如果是在第一洞的發球台上,眾人
圍觀,那種窘態就不用說了。有時,漂亮一擊,球遠遠飛出,卻
偏偏在落地前的那一刻,偏離球道,變成界外球。不信邪,再打
一次,還是界外球,只好乖乖的接受罰桿了。
有人發球時,大家都應安靜,屏息以待,讓發球者能夠專心的揮
桿。最好的是優雅的一揮,球拋出漂亮的弧線,大家拍手喝采。
有些人甚至在談笑風生中走上發球台,話語猶在耳,大家還來不
及看時,一記漂亮的球早已遠遠飛出了,乾淨俐落,輕鬆愉快,
這種工夫已經到了人桿合一的境界了。
有人在發球時,一再試桿,每次都以為球就要打出了,卻是一再
落空,讓人不僅屏息,想咳嗽的人都已忍到臉紅脖子粗。有人一
站上發球台,雙手握住球桿,低頭盯住小白球,擺好姿勢後,就
一動也不動,時間彷彿突然凝住了,想是在祈禱或是心中在唸一
長串的口訣,如「頭放鬆,脖子放鬆,肩放鬆…。」等。有位朋
友遇到這種發球情形時,就會想到蘇格蘭的風笛,往往急得想要
小便。
有時每次揮桿,球都只前進一小段,有若青蛙跳。想到青蛙每跳
一次就多了一桿數,心就會淌血。一般人還是會耐著性子,很無
奈的一桿一桿向前揮,就像是開荒墾地的辛勞農民。有人在打了
一壞球後,自嘲地笑笑,氣定神閒的向前走,再揮它一桿好球,
那種雲淡風清的態度,令人佩服。脾氣壞的,可就心浮氣躁,怪
桿弟拿錯了桿子給他,怪球友站得太近,球友的影子太長影響他
打球,怪地太硬,草太軟,風太強,太陽太烈,果嶺長得歪歪
的,球洞又太小等等。越想越氣,乾脆把球桿一甩,不打了。不
過,打了一個壞球後最常見的反應是「我怎麼可能打得這麼
近」。於是,由褲袋中立刻掏出一個小白球,再試一次。桿弟最
氣這種人,多揮桿則多浪費時間,常說「他又下了個蛋」。音樂
卡帶可以倒帶,錄影帶可以重播,但揮壞了的球不能重打,只有
認了,靜下心來打下一桿。人生的戲演壞了也是無法重演的,這
是不得不遵行的法則啊!
明知湖有水,偏向湖中行
球場有許多障礙物,以增加挑戰性,大大小小的湖泊、水池或小
溪都是,不幸掉入湖中,不僅丟球,而且要罰一桿。面對湖水,
告訴自己:「心中無水湖」。然而,桿子一揮,不管湖泊大小,
在前面,左邊或右邊,偏偏球就不偏不倚的飛入池中,水花濺
起,帶來一陣嘆息。
長江後浪推前浪,長桿短切各有長
剛剛學打球時,成績當然是慘兮兮。桿數之高,不但桿弟拒絕替
你記,就是球賽的總幹事也拒絕把你的桿數登錄下來,以免破壞
了團隊聲譽。尤其是打長桿時,別人打一桿的距離,我得兩桿才
追得上。幸虧上果嶺前的短桿不在打遠,而在果嶺上則要以推桿
把球推入洞內,進洞才算。打得遠的,以距離取勝。打得近的,
則以精準來減低桿數,所以高爾夫球可說是一種公平的比賽。
初學者只要維持每星期上場一次,在一年內就會進步得很快,揮
桿越來越遠,馬上破百(總桿數少於一百桿)。然而,隨著年齡的
增加,體力的減退,球飛得越來越短。幸好,要上果嶺時的短桿
都切得越來越準,推桿也越來越精確,所以失之桑榆,收之東
隅,截長補短,得自我調適。雖是如此,但眼看著當年自己帶進
場的後學節節進步,馬上就非吳下阿蒙,難免會感嘆後生可畏。
其實,這是修心養性的最好機會,安然的接受「長江後浪推前
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世代交替的自然景觀。不與人比,也不
與以前的自己比,只求輕鬆揮桿,心無罣礙,而達健身怡情之
效。
所有好球都是一樣,而壞球都有不同的原因
就如一句名言:「所有幸福的婚姻都相同,而失敗的婚姻都有不
同的原因。」一記好球,美妙無比,大家喝采。如果打了幾個壞
球,好心的球友,觀察入微的桿弟就會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下桿
太猛,左手沒伸直,左肩轉得不夠,右手太用力,沒看球,人沒
放鬆,底盤沒站穩,Tee插得太高等等。其中以「抬頭」為最常
犯的致命傷,因為揮桿的同時,常會忍不住立刻抬起頭看看球飛
得多高,飛得多遠,而一抬頭,球就飛偏了。曾有一則笑話說,
有位球友連續幾球都打入湖中,他氣得把球、球桿都投入湖內,
最後乾脆自己也跳入湖中算了。但是,他怎麼樣都沉不下去。這
時桿弟說話了:「你就是一直抬頭才會連沉都沉不下去,不是告
訴你要『死不抬頭』,才能打好球嗎?」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在其球場上尤其明顯。有些人諄諄教導,在
球場上很有耐心的一洞一洞,一桿一桿的對你指點,糾正來,改
過去,教到你連球都打不到。更有甚者,在球賽或賭錢的時候,
臨時教你幾個絕招或訣竅,讓你原來的功力盡失,輸得慘重。最
令人受益的是,冷眼旁觀後,輕淡的指點出你的短處與致命傷,
使你也跟著領悟,稍一修正即可打出漂亮的球。當然,直接告訴
你「還是要到練習場去練球」是最令人感謝的。
飛球無眼,請戴鋼盔
打高爾夫球首重安全,四人成組,一人打球時,另外三人一定不
能站在前方,以免被球擊到。但有時因為對打球者有信心,為了
節省時間常會走在前面偏右或偏左處。這一桿下去,往往那裡有
人球就偏向那裡飛落,差點打個正著。
打球時必須等前一組球友已走得夠遠,確定是安全距離後才能發
球。但有些人沒耐心,急急的就發球。有些人則認為自己不會打
那麼遠,結果一揮桿,偏偏是個好球,飛越前組球友上頭或打到
其腳後跟,引起驚慌與白眼。也有時,雖然完全遵守規則,偏偏
有人球藝不精,偏離正道,筆直的落入別人的球道,嚇人一跳。
不少人都有被球打到或打到人的經驗,通常是球已落地後再彈上
來的,力道不強,所以傷得不重。我曾有一次打到了一位走在前
面對我有信心的球友的大腿,幸好我人小力弱,球力不強,但我
已嚇得連連道歉,這位球友卻笑說:「這球是來撒嬌的,一點都
不痛,沒事,沒事。」聽了真是窩心。但常聽到某人的頭被球擊
中,一命嗚呼,有人肋骨被打斷,眼睛被打瞎等,所以有位球打
得很好的神經外科醫師就乾脆戴鋼盔上球場,萬無一失。
有時,前面一組剛好是慢郎中,一再的試桿,悠閒的漫步,在果
嶺上左看右看,前顧後盼,蹲下來測,又趴下來量,有若孵蛋,
讓人急得要命。
打球的男人不會變壞
大多數人打球不外是聯誼、談生意、健身,下球場的女性也大都
是事業有成,或兒女已長大的中年女性。年輕的女性都因怕晒黑
而不敢下場。筆者不少女性朋友看了我臉上的黑斑隨著球齡而增
多,一副被「毀容」的模樣,都引以為鑑,遠離球場。球場上固
然有不少年輕貌美,俏麗活潑的桿弟小姐,但她們以頭巾斗笠把
臉包得只剩下兩隻眼睛來看球,根本無法窺其盧山真面目。所以
有人說,讓先生去打高爾夫球是最安全的,當然,這只限於球場
內的十八洞。而球場內一些笑話都是無傷大雅的,比如說推桿不
進,球只在洞邊繞了一圈又跳出來時,有人會叫它「性騷擾」。
揮桿在我,飛球在天
打了八年球,征戰國內外,球藝並無精進,但體驗出一些人生小
道理:
一、揮桿在我,飛球在天:優雅輕鬆的揮上一桿,球落何方就不
是我所能掌握的.最好是球碰到了水池岸邊的石頭,不但沒有掉
水,而且還往前跳,跳上果嶺.或是打到球場旁邊水泥路,眼看
就要跳成界外球,卻是一路往前滑,滑了五十碼,滑到了果嶺
邊,真是所謂的乖某或巧某(某與 ball 同音)。最令人氣結的是
球碰到水池岸邊的石頭,碰來碰去,撞來撞去,三級跳後,卻往
後彈到發球台的後面,比原來的距離還更遠呢!
二、活在當下,唯我獨尊:發球時摒棄一切雜念,帶著「天上天
下唯我獨尊」的信念,以平常心,輕鬆的揮桿.前一洞打多了,
上一桿打壞了,都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想下一桿該如何打,只
有活在當下,專心的打這一桿才是重要的。穩打穩紮,人生不也
是一樣嗎?筆者曾有一次在果嶺上推桿時,下一組的球友冒冒失
失的把球打上果嶺,球輕輕的拂過我的褲裙,我不為所動,漂亮
的把球推入洞內,好生得意。
三、人生海海,豈能盡如人意,小白球亦如是:有時覺得打得很
順手,一定可以破自己的紀錄.結果後九洞打得稀哩花啦,悽悽
慘慘。有時一開始就打出界外球,掉水,又青蛙跳,想乾脆放棄
算了,心一放鬆,接著反而一路順暢,最後桿數也還不錯。同樣
的,昨天打得好,不要以為今天也一定會好。所以這幾年訓練得
在打了好球後,先不得意,打壞球時,也且慢沮喪,打完十八洞
才定輸贏。有人打得漂亮,一路為他喝采,有人打得懊惱摔桿,
也不受其影響。在球場上有好友相伴,一路上笑語不斷,固然是
心曠神怡。但球場獨行,藍天綠地、浮雲清風,鳥叫蛙鳴,也自
得其樂。
四、看盡後浪推前浪,也無風雨也無晴:看著不少年輕後進,下
場不到半年就球藝猛進,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甚至還退步點,
這時切忌與人相較,更不用與年輕時的自己相比,以免傷情傷
心。人各有長,想想還能揮桿,尚能健步,心無牽掛,夫復何
求?
五、揮桿簡單就是美:其實揮桿只有三個簡單的動作,上桿加轉
肩,下桿,收桿,即可打出漂亮的球。常常是自己加了許多不必
要的動作,如挺身,抬頭等,讓整個過程變得很複雜而打不出好
球。所以有人說,打好球的秘方就是只要不失誤就好啦!
六、球場見真形,相親好地方:看一個人將來是否會是個好伴
侶、好女婿,好媳婦或是好的工作夥伴,在球場相處四、五個小
時,尤其是看他打了壞球時的反應,大概就可見端倪了。
台灣地區的老年失智人口知多少?
1999.4.17
劉秀枝
阿茲海默氏症 (老年失智症) 一直被認為是無藥可治,直到 1996
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根據其臨床試驗的結果,通過了愛憶欣
(Aricept) 為治療此症的藥,才帶來了一線曙光。此藥經台北榮總
神經內科臨床試驗,也通過衛生署的審核。雖然愛憶欣只對三分
之一輕度到中度的患者有某種程度的改善或使其退化減緩,但這
是目前惟一證實有效且副作用少的藥物。所以許多患者及家屬都
引頸以待,頻頻詢問健保局何時能給付。以整體醫療的角度來
看,此藥非常昂貴,雖然一天只需服用一顆 5 毫克,目前市面上
一顆約賣 160 元。全民健保是否能負擔得起呢?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到底台灣有多少阿茲海默氏症患者?
有關台灣失智症的社區盛行率早於半個世紀前 (1946 年) 林宗義
教授就發表於國際醫學雜誌了。後來各家的社區研究陸續展開,
至少有 10 篇成果發表。其中以最近十年來各大醫院神經內科醫
師所主導的 6 個社區流行病學最具代表性:(1) 台北榮總劉秀枝
的全省 8 個鄉市及金門地區,(2) 台大醫院葉炳強醫師的台北市
大安區,(3) 高雄醫學院劉景寬醫師的高雄市,(4) 高雄醫學院林
瑞泰醫師的高屏地區,以及 (5) 陳榮基醫師的宜蘭地區等研究。
綜合以上各家的研究結果,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人口失智症之盛
行率為 1.9% ~ 4.4% (約 2.5%)。此盛行率明顯的比歐美國家 (約 5
~ 10%) 為低。造成失智症的疾病種類與西方國家類似,以阿茲海
默氏症為最多 (約 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 (約 30%)。
為何台灣地區失智症之盛行率比歐美國家為低?有三個可能因
素:(1) 基因差異:血脂蛋白基因分為 2, 3, 4 型,我們每人由父
母各得一個,大部份的人是 3/3 型。血脂蛋白第 4 型 (apoE 4) 是
阿茲海默氏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如具有一個第 4 型基因,則得到
阿茲海默氏症的機會為不具第 4 型者的 2 ~ 3 倍。歐美國家正常
人口中具第 4 型者約 16%,而許多台灣及新加坡等華人的研究顯
示出華人血脂蛋白第 4 型的比例為 4.7 ~ 8.1 %,為歐美的一半左
右。既然一般人口中帶有血脂蛋白第 4 型的危險因子者較少,當
然得到阿茲海默氏症的人口也就跟著少。(2) 失智症患者之存活
率低:根據台北榮總及高醫的研究,失智症患者兩年的存活率分
別為 32% 及 52%,明顯的比西方國家 (約 56~86%) 為低。存活率
低則會造成盛行率的偏低。(3) 輕度失智症患不易診斷:阿茲海
默氏症的確定診斷要靠患者死後的大腦解剖。到目前為止並無一
個生物指標可作生前診斷,所以診斷是要靠嚴格的臨床診斷標
準,並且要排除可造成失智症的其他疾病。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患
者的記憶減退及其他大腦功能退化之程度要足以影響其工作或社
交。然而,社區中老人家常不需工作,社交生活簡單,因而難以
診斷為失智症。如果住在歐美等需高度獨立自主的環境時,可能
就會被診斷為失智症了。
以 1997 年台灣地區的人口資料來算,65 歲以上人口共有 175
萬,那麼就有 43,750 人罹患失智症,其中 60% (即 26,250 人) 為
阿茲海默氏症,推測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二 (即
17,500 人) 是輕度到中度嚴重的失智。如果所有輕度到中度的病
患都服藥的話,以一天一顆 5 毫克,一顆 160 元來算 (健保價可
能低於此價),那麼每月健保所要付的藥費約八千四百萬元。但
這是目前患者與家屬唯一的希望寄託所在。如何在健保醫療經費
的使用分配與患者的福祉權益上取得平衡點,其拿捏就有待當局
者及醫界的智慧了。
死而無憾
劉秀枝
今年5月29曰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醫師應李良雄主任的
邀請在神經醫學中心專題演講:「如何處理死亡病例的家屬一從勸
募器官捐贈談起」。柯主任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人生閱歷,多
方實例舉證,用幽默的口才,語重心長的指出許多重要視念。大
家深受感動,許多醫護人員均覺得心有戚戚焉,而踴躍發言、討
論,欲罷不能。我個人受益良多,免得非把澎湃的思潮為下,在
「學訊」上與榮陽人分享不可。
(未學生死學,掌握病人生死)
台大醫學院從去年開始才在其七年教育的290個學分中加了一個
學分的「生死學」,而陽明大學只有在通識教育中有2個選修學
分的「生死學」。可以想像當年輕的實習及住院醫師面對重症病
患的生死關頭時,本身沒有處理的經驗,醫學教育上也缺乏這方
面的教導,其困難可想而知。
我自己當醫生也有26牟了,已不記得當初是怎麼走過來的。可能
走一面作、一面學。一方面得自於資深住院醫師及主治一醫師的
身教,一方面也是自己摸索、探討,而學會了如「神經外科的黑
色喜劇」書中所說的「不再在葬禮上哭泣。」然而,20多年前,
醫療環境單純,醫病關係良好,與今日複雜的醫藥科技,資訊發
違,病患意識抬頭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病人會好,要對病人好;如果病人不會好,要對家屬好)
有時,醫師的無心之言或是真實的一句話會激怒家屬,為自己帶
來很大的麻煩,或帶給家屬終生的悔恨。
柯主任說,當他是第二年的住院醫師時,一位老太太被送到急診
室來時已是奄奄一息。之前約半年前,此病患曾接受開腦手術,
後來沒再來追蹤,直到病重時才送來,眼看著急救已無效了。一
臉愧疚而心痛的兒子問:「醫生,您看有救時?」柯主任說:「這就
好像一輛賓士車,車子再高貴,如果很老舊了.就是用再昂貴的
汽油也不會跑的。您已經給她請過最好的醫師開過刀了,目前我
們雖盡了力也無法挽回的。」兒子點點頭,默默地把事先準備好
的壽衣為母親穿上。其實兒子自己也知道母親救不活;但是還是要
醫生專業的肯定,讓醫生把責任接過去。這時如果醫師毛毛躁躁
的說「你為什麼拖到現在才來?如果早點來說不定就有救!」如
此指責的口氣,雖然是真心之言,必會引起家屬的反彈,反而會
怪醫生說:「那你
為什麼不能把她救好?」增加家屬的罪惡感,於事無補,何不大
家求心安呢!柯主任對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到現在還覺得高興。
所以他說:「如果病人會好,要對病人好;如果病人不會好,要對
家屬好。」這是多麼高度智慧的話。
(家屬沒有錯)
柯主任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發現家屬面對病患的死亡時,真如
教科書上所說有幾個必經階段:否認→ 憤怒→ 討價還價 (是否還
有其他辦法?)→情緒低落→ 接受事實。但是他還發現幾個實用法
則:(1)可停留在任何一個階段:即家屬的情緒反應很可能停在憤怒
階段,而不向前走,所以有些家屬告了有關的醫療人員幾年還在
告,因為他的憤怒一直沒有平息。(2)不是單行道:不要以為到了
討價還價的階段就大概平安無事了,有時還會回頭走,又開始否
認,甚至憤怒起來。(3)不同的人通過各種階段的速度不同。
面對哀痛的家屬,要設法了解他們的情緒是處在那個階段而加以
疏解,千萬不要增加家屬的罪惡感,也不要歸罪於其他大夫。家
屬的憤怒真的不能宣洩時,有時可歸於大環境或大時代。比如有
位母親在車禍中喪失了獨子,哀痛逾恆。此時千萬不要怪她的兒
子開車技術太差,也許可怪當天氣候太差,視線不佳或尖鋒時
間,交通太壅塞等等。柯主任有次聽到某位大夫告訴家屬說:「可
能走他今年的命運沖了太歲之故吧!」竟然也很管用。
勸募器官捐贈也是一樣,一定要在家屬接受死亡的事實後,才能
提出,否則會激起憤怒,甚至懷疑醫生是否有利益掛鉤。曾有一
位認真的第一年住院醫師,在早上晨會聽了主任的指示後,興沖
沖、冒冒失失的向一位昨天才因車禍腦死的年輕病患的家屬提出
器官捐贈,其家屬的憤怒可想而知,柯主任提出處理家屬的原則
有兩條: 「第一條:家屬沒有錯。萬一家屬有錯,引用第一條。」
(死而無憾)
是誰不能面對即將死亡的事實?常常不是病患本人,而是其家
人、其醫師。有時病人自知大概病沒希望了,會問醫生:「我還能
活多久?」有些醫生會跟家屬的回答一模一樣:「好好養病。不要
胡思亂想!」一味逃避,不給病人真正的面對死亡,從容交待後
事的機會。
一個人面對死亡的可能時,需要其個人的精神力量(如宗教信仰
及個人修為理念等)及外在的關懷來渡過難關。而醫護人員就是
提供關懷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我們是否應在醫學教育
中,在醫師的養成過程中加入生死學的教育,使醫師在盡了全力
而不能保住病患時,因處理得宜,縱然病人過世了。家屬也能在
悲痛中恢復過來:回到社會。重新出發,而醫師也能心中無憾呢?
〈1999年7月刊登於榮總學訊〉
家屬害怕的 不是患者記憶喪失
老年癡呆的異常舉止 最頭痛
民生報1999.7.28
【記者林進修/報導】一般以為,記憶力喪失是俗稱老年性癡呆的
阿滋海默症患者的最大問題,但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長庚醫院聯手
研究卻發現,患者的異常行為,更令人頭痛。
這項由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的研究,三年來追蹤一百三十
六名阿滋海默症患者的家屬,試圖了解他們對患者的看法。結果
發現,記憶力喪失並不是家屬最擔心的,反倒是患者突如其來的
異常舉止,才讓他們頭痛萬分。
在二十五項不正常精神行為中,阿滋海默症患者動不動就起疑
心,最令家屬受不了。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
不少患者懷疑別人偷了他的東西,懷疑枕邊人不是配偶,有時甚
至覺得床上另有第三者,懷疑配偶不貞,如果未及時解釋,常導
致更大的風波。
此外,有些患者晚上睡不著、到處遊走;有些患者害怕一個人在
家,顯得焦躁不安。其他的症狀還包括:對家缺乏認同感,每天一
早醒來,就忙著打包行李打算外出;經常把外面的垃圾搬回家;動
不動就罵人;凡事暴力相向。對於這些異常行為,劉秀枝建議家
屬,除耐心陪同找醫師看病,以藥物控制外,不妨轉移患者注意
力,不讓他在原地裡打轉。
家屬害怕的 不是患者記憶喪失
老年癡呆的異常舉止 最頭痛
民生報1999.7.28
【記者林進修/報導】一般以為,記憶力喪失是俗稱老年性癡呆的
阿滋海默症患者的最大問題,但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長庚醫院聯手
研究卻發現,患者的異常行為,更令人頭痛。
這項由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的研究,三年來追蹤一百三十
六名阿滋海默症患者的家屬,試圖了解他們對患者的看法。結果
發現,記憶力喪失並不是家屬最擔心的,反倒是患者突如其來的
異常舉止,才讓他們頭痛萬分。
在二十五項不正常精神行為中,阿滋海默症患者動不動就起疑
心,最令家屬受不了。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
不少患者懷疑別人偷了他的東西,懷疑枕邊人不是配偶,有時甚
至覺得床上另有第三者,懷疑配偶不貞,如果未及時解釋,常導
致更大的風波。
此外,有些患者晚上睡不著、到處遊走;有些患者害怕一個人在
家,顯得焦躁不安。其他的症狀還包括:對家缺乏認同感,每天一
早醒來,就忙著打包行李打算外出;經常把外面的垃圾搬回家;動
不動就罵人;凡事暴力相向。對於這些異常行為,劉秀枝建議家
屬,除耐心陪同找醫師看病,以藥物控制外,不妨轉移患者注意
力,不讓他在原地裡打轉。
由醫師角度看失智症的照顧者
劉秀枝
約四年前,有位接受臨床藥物試驗的阿茲海默氏症(老年失智
症)患者,每兩星期即由太太帶來診療室抽血,並接受評估,非
常合作,可以看出太太因照顧患者而非常疲累、焦慮且憂鬱。後
來她每次把患者帶來診療室後,自己就去看精神科門診了。可惜
的是,最後,太太的憂鬱症嚴重到不肯,也無法帶病患來繼續追
蹤診療了。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的團隊照顧失智症患者已有十年,一向是
以病人的福祉為中心,認為照顧者照顧失智症患者好像是天經地
義的事,頂多是勞累一些而己。這件事的發生才讓我深深的體會
到照顧者其實是患者身後的隱形病人,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啊!
照顧者的角色
(一) 協助失智症的診斷及評估
照顧者在失智症的診斷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失智症患者常是其
家屬(常常也就是照顧者)發現患者的記憶有問題,生活小節上
有些不對勁,才會帶患者來看醫生,而醫生除了給與患者客觀的
神經心理測試外,最重要的一定要與家屬會談,請家屬舉例,由
其生活上點滴滴的表現以評定患者的記憶、語言、計算、生活功
能是否有障礙,以及是否有焦慮、憂鬱、幻想等異常行為。當
然,家屬的觀察越仔細,對醫生的診斷越有幫助。當患者開始接
受藥物試驗或定期追蹤時,更需要照顧者確定該患者的服藥,對
患者詳細觀察,以評估藥物的療效。
(二) 照顧失智症患者
醫生通常會跟家屬解釋,病患的記性差是其疾病的一種症狀,並
非是故意的,而病情常是越來越壞,要有心理準備。除了要嚴格
監督病人的服藥外(以免重覆吃藥等),並應預防意外發生(如
跌倒),以及生活起居的照顧以免感染等等。所以一旦家中有失
智症患者,家人所有的注意力均集中在病患身上,而照顧者本身
的病痛、勞累及心裏的壓力常被忽略。我常為有家屬的失智症患
者高興,慶幸有人照顧他們,反之,這也是照顧者的壓力啊!
照顧者是隱形病人
慢性疾病的照顧者長期承受身體、情緒以及經濟上的負擔。尤其
當失智症患者有妄想或幻想等異常行為時,更加重照顧者的困
擾,甚至偶而會對病人有暴力行為。國內外已有許多有關照顧者
的心理壓力的研究,只是針對此問題的論文大都來自於社會科學
的研究者,如護士、心理師及社工人員等等。但是基於全面照顧
的原則,臨床醫師近幾年來也開始注意對照顧者的照顧了。
根據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傅醫師等對 76 位(34 位男性, 42 位
女性)阿茲海默氏患者的照顧者問卷調查的研究,三分之一的照
顧者有憂鬱症的傾向,且以患者配偶和媳婦的憂鬱量表分數較
高。照顧者所承受心理負擔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具影響的
因素為照顧者所受的教育較低,患者有破壞性的異常行為,以及
照顧者的年齡較大等。受教育低者之心理負擔較重,可能是因為
所得到的社會及經濟上的支持較少,知識資源不夠,因應適應的
對策也較少之故。
國外文獻所報導的照顧者的憂鬱症比率由 14% 到 55%。憂鬱症的
比率與調適方法與個人因素及文化習俗有關,不少台灣的照顧者
認為照顧是他們的命運,而較能甘心承受沈重的負擔。
照顧者的照顧
照顧別人的人也需要被照顧,也有接受照顧的權利。以下是可能
的措施:
(一) 家屬支持團體:助顧者互相交換意見、心得,互相打氣,甚
至互相幫助照顧患者。台灣目前已有家屬團體的成立,如康泰基
金及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
(二) 喘息服務:可把患者送到某個機構照顧幾天或一星期,好讓
照顧者能放心的休息、渡假,甚至作身體檢查、看病或開刀等。
目前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有簽約的機構式及在宅式的喘息服務,並
依情況提供部份補助。根據一項研究,發現每星期把病患送去接
受日間照顧至少 3 個月時,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明顯的減低。
(三) 照顧者的教育及諮詢:提供有關失智症的最新治療消息,處
理患者破壞性行為的方法以及社會資源的取得(如重大傷病,殘
障證明及手鍊)等等。
在我們定期追蹤失智症患者的幾年來,損失了不少位悉心照料的
照顧者,有死於心臟病的先生,癌症的女兒等,而失智症患者依
舊健在,只是一臉茫然,真令人為之心痛。當然,更多的是盡心
盡力,默默承擔,甚至心力交瘁的照顧者,很需要我們的關懷與
照顧。
動情素與記憶力
1998.03.05
劉秀枝
近年來由於女性的自覺,對於自身的健康也逐漸重視起來。不少
報章雜誌也常刊登有關婦女保健常識的文章,尤其以女性荷爾蒙
(動情素,雌激素)對停經婦女影響的報導為多。目前已知停經
婦女使用動情素可減少心臟病及骨質疏鬆的發生。更令人振奮的
是也有醫學文獻報導動情素可以降低阿玆海默氏症(老年失智
症)的發生率,延緩此症患者智力的退化,甚至使其智力進步。
那麼動情素對一般無失智症之停經婦女的作用如何呢?是否可以
增強其記憶力?
1997年12月的美國神經學雜誌有一篇來自美國馬利蘭州的巴爾地
摩老年長期研究的報導。此研究共追蹤了288位40歲以上的停經
婦女,其中116位正在服用動情素,172位從未服用動情素。除了
使用動情素組(平均年齡62歲)比從未服用動情素組(平均年齡
68歲)年輕外,兩組婦女的平均教育年限為15年,經濟狀況小
康,且身體健康。她們每隔兩年即接受為期長達兩天半的心理及
身體測試,其中一項即為視覺記憶測驗。此測驗是讓測試者看10
張不同的圖片設計,每張限看10秒鐘,在看完之後,立刻要求測
試者憑著記憶在白紙上畫出其型態,再看其所犯的錯誤有多少。
結果發現服用動情素的這一組所犯的錯誤平均比從未服用的這一
組明顯的少。
服用動情素的這組中,18位在2到6年前曾經接受過視覺記憶測
驗。未服用動情素的一組中年齡,教育相當的18位,也在這2到6
年間測試視覺記憶能力之變化情形。比較兩組在兩點時間內錯誤
次數之增減之後,發現服用動情素組的第二次分數並沒有改變,
而未服用動情素組在第二次測試所犯的錯誤則明顯增加。這是第
一篇有關動情素對記憶影響的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動情素對無失
智症之停經婦女的記憶力有保護作用,即使其記憶力不隨著年齡
的增加而變壞。
目前對動情素增進記憶的作用機轉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動物實驗。
比如動情素接受體存在於老鼠腦中的海馬區,而海馬區與記憶力
及阿玆海默氏症有密切關係。而且動情素也可增加老鼠的腦血流
量及其腦中乙醯膽鹼的含量,而乙醯膽鹼可促進記憶力。其他更
多的動物實驗均證明動情素可影響神經細胞的生長及神經傳導素
的活性。
此巴爾地摩的研究本身有它的限制,比如對其所使用的動情素之
量及使用時間,無法得到詳細的資料。而且這兩組婦女並非是以
隨機分配來服用動情素,所以缺乏嚴謹的實驗設計。雖然如此,
這總是一篇令人鼓舞的報告,由此結果引申,也許動情素也可以
預防記憶的減退,甚至預防老年失智症的發生。由於停經期佔婦
女平均壽命的三分之一,這項研究結果對眾多的停經婦女是一大
福音,在公共衛生保健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遠離感染,預防中風
1998.03.12
劉秀枝
有位68歲的老太太與朋友在佛堂拜拜時,一下跪就起不來了。送
醫後,發現是突發的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使得她左側肢體無
力而起不來。獲知後,她歎問:「我吃得很清淡,一切都很小
心,為什麼還會中風呢?」這位老太太平常是有高血壓,但都有
按時服藥,血壓控制的不錯。常見的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因
子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等等。但是有些人的血壓、血糖
及心律不整控制得很好,少數人甚至沒有任何已知的危險因子也
會發生中風。這是為什麼呢?這使得某些專家學者由另一個角度
來探討造成中風的其他原因,以下的報導就是一個例子。
1998年1月美國神經醫學雜誌刊載了一篇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有
關細菌及病毒感染為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的研究。其研究對
象為1995年8月到1996年1月間166位因缺血性腦中風住院的病患,
其平均年齡為61歲(22-85歲)。對照組為性別,年齡相當的166
位因其他非發炎性的神經疾病(如腦瘤,癲癇等)而住院的病
人,其平均年齡為58歲(19-87歲)。對這兩組病患詳細詢問在發
病前四星期內是否有各種感染疾病。必要時,有些個案還接受各
種病毒或細菌抗體濃度的檢查,胸部X光,以及各種血液凝固因
子的測試等。
結果發現缺血性腦中風組22%在發病前一星期內有感染,遠比非
中風組(8%)為高,幾達3倍之多。而且以年紀小於50歲以下的
患者為最明顯。大部分的病患在發生中風時,其感染症狀都已快
消失了。感染包括病毒與細菌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氣
管炎等。兩組的感染與季節有關,如秋天較少,而冬天則較多。
當把這兩組作單變項的統計分析比較時,發現造成缺血性腦中風
的危險因子主要仍是一般已知的心律不整,曾有過暫時性腦缺
血,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周邊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家族中
風史等。再進一步把這些重要的危險因子,年齡及是否抽煙等因
素考慮進來後,經過統計上的處理,感染仍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
子。
此報告是在醫院內的個案對照研究,所以有實驗設計上的限制,
比如說任何急性感染本來就可使許多疾病變得更壞,而且中風病
患可能因為有了感染而比較容易來住院等等。再說此研究中有感
染的中風病患大部分也都同時具有其他常見的危險因子,如心律
不整或高血壓等,所以感染可能加重危險因子的份量,即雪上加
霜而已。然而此研究的發現有兩點貢獻:(1)解釋中風發生率之季
節性:感染常在冬天發生,而冬天中風的發生率也比夏天為高。
(2)控制感染,以減少中風的發生率將是預防醫學重要的一環。
老年失智症無法根治,但並非
無藥可治!
1998.03.18
劉秀枝
僅僅在五年前,阿玆海默氏症(老年失智症)還是被視為是無藥
可治的大腦退化性疾病,但自從1993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
Tacrine(暫譯塔克寧)為第一個治療阿玆海默氏症的藥物,接著
在1996年11月又通過第二個藥物Aricept(暫譯阿玆息)後,醫生
面對此症患者時就不再是束手無策了。一般認為阿玆海默氏症患
者之知能減退是因其大腦缺乏乙醯膽鹼之故,而這兩種藥物的作
用即在抑制乙醯膽鹼酵素,使乙醯膽鹼不被分解掉,而能維持一
定濃度。
阿玆息因為有選擇性,只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乙醯膽鹼酵素,
所以其副作用較少,無肝毒性,而且每天只服用一次,簡單可
行。目前在全世界至少已有1700位阿玆海默氏症患者接受阿玆息
的臨床試驗。1998年1月的美國神經學雜誌刊載了一篇有關阿玆
息臨床試驗的最新報導。這是美國多家醫學中心合作的隨機分
配,有安慰劑作為控制組的雙盲(即在試驗期間醫生和病患均不
知道病患吃的是阿玆息還是安慰劑)臨床試驗。共有473位是輕
度到中度嚴重程度的阿玆海默氏症患者參加,被隨機分配到三組
中的任何一組(1)162人服用安慰劑,(2)154人每天服用5毫克的阿
玆息,(3)157人每天服用阿玆息10毫克,共服用24週。患者每
6,12,18及24週結束時均接受神經心理測驗(阿症量表)及醫生的
各項評估,決定是否有療效。結果發現服用阿玆息5毫克及10毫
克的兩組在24週試驗終了時均有明顯療效。而服用10毫克之效果
與服用5毫克之效果相當,但副作用卻較多。在24週服藥結束
時,服用5毫克者的阿症量表平均進步了0.67分。進步的分數雖然
不多,但因服用安慰劑者平均退步了1.82分,所以兩者相差2.49
分,頗具有統計上的意義。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在24週服用結束
時,服用阿玆息的兩組在阿症量表的評估上有80%沒有退步,而
服用安慰劑者只有58%沒有退步。因為阿玆海默氏症本身是個逐
漸退化的疾病,所以即使藥物不能增加患者的知能,而只能維持
其知能不減退時,也算是有臨床上的療效了。
有趣的是在試驗第6週時,不僅服用阿玆息的兩組在阿症量表上
有進步,就是安慰劑組的阿症量表分數也同樣進步。這種安慰劑
所造成的初期而短暫的進度情形在抗失智症藥物以及抗憂鬱症藥
物的臨床試驗中常常見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嚴謹的安慰
劑控制組的雙盲臨床試驗,以確定藥物療效的緣故了。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的翁文章等醫師於去年完成68位阿玆海默氏症
患者塔克寧的臨床試驗,證實具有療效,其資料已送到衛生署,
希望近日可獲通過,由健保局同意使用塔克寧,以造福病患。而
王署君等醫師又於今年初完成60位阿玆海默氏症患者之阿玆息臨
床試驗,目前資料正在整理中,以便儘快向衛生署申請該藥上
市,讓病患多一種選擇。雖然這兩種藥物已證明有療效,但只對
輕度及中等嚴重程度之患者有效,而且也不是對每位患者都有
效,所以有關這方面的藥物研發在世界各國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著。比如1997年,美國就有17種藥物在作臨床藥物試驗,其中有
一項已經向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上市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治
療阿玆海默氏症也會如高血壓一樣,有多種不同藥理作用的藥物
可選擇呢!
門診的小插曲
1998.03.22
劉秀枝
一位68歲的先生因頭暈來門診看病,神經檢查正常,頭暈也不是
很厲害,是屬於「非特異性頭暈」,即沒有特殊原因(如心臟
病,內耳不平衡或中風等)的頭暈,常是身體勞累,焦慮或憂鬱
所引起的。經過解釋,這位先生仍然要求我開前一位大夫幫他開
的藥,我只好請他下次看原來的大夫了。這種藥雖然有些作用,
但並非有特殊療效。我想可能是前位大夫覺得病人沒有特殊疾
病,就開這種藥讓他試試罷了。只是這種藥不便宜,約20元一
顆,而且是健保局常常刪除的藥物之一。誰知他下個月又來了,
他說:「很多人都找您看,我也要找您看。」我說:「可是您要
我開這個藥,健保局不會給付,是會被刪除的。」他說:「我就
是只有吃這個藥有效,您上個月不給,我的頭就又暈了,非吃不
可。」雙方堅持不下,這位先生跑到院長室,和秘書等人理論了
很久,大家還是告訴他,看病不像上餐館,病人不能「點」藥。
他很不服氣的回來門診,大聲說:「我不相信,您是大醫院的主
任,又是教授,您開的藥健保局怎麼可能不接受,他們又不是醫
生!」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說之以理,行不通。眼看著忙碌的門診被中斷許久,只好退一
步,動之以情了。我說:「來,我算給您聽。這藥一顆20元,一
天吃三顆,一個月共1800元。健保局的門診審核是抽查的,約每
250件抽一件。如果您的藥被抽到了,而健保局審核為不給付
時,則擴大罰款250倍,即1800 元×250,等於45萬元。這筆錢目
前由我們醫院自行吸收,以後如果算為醫生個人的責任,就要扣
我薪水了。等於我為您開一次藥,就得付45萬元,簡直就是我付
錢給您看病嘛!」這位先生愣了一下,隨即很有義氣的拍下胸膛
說:「行!如果被罰了,這筆錢我來出。因為你是個好醫生,我
才肯出,別人我可不肯。」真叫人無可奈何!
不僅門診費用有可能被刪,住院費用也是一樣。尤其是重症或長
期住院的費用,一旦超過50萬,健保局就必定核審。只要核審,
就難免刪減。據知50萬以上的住院費用平均每件刪減10萬元,即
百分之二十。而這百分之二十的刪減必然造成醫院的虧損,進而
影響醫師的績效。
全民健保有很好的構想及立意,但是在防弊的前提下,使得醫生
除了治病外,還得考慮醫療經濟,必須以最低的費用成本來達到
最大或最適當的治療效果。其實以「最低的成本來達到最適當的
治療」的政策是很多國家的醫療保險政策,也是醫療費用節節上
升後必有的因應之道。只是這讓醫師面對每位病患時,腦中不由
得常常要對「費用」與「療效」的盤算而做天人交戰。1997年美
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曾有兩篇論文針對此兩個因素在醫療行
為上所造成的困擾以實例詳細討論。
然而有些人認為付了保費就像買票進場了,一切免費。如果不去
考慮社會資源等現實因素,那個醫生不希望給病人最好,最新,
最昂貴的治療呢!我常想如果我們交的保費只是提供陽春麵,不
能要求牛肉麵,那麼健保局是不是也需要對大眾宣達此種觀念
呢?而且應該訂定「醫療」路徑及收費標準,並公告週知,使病
患與醫生皆能明瞭,並遵守遊戲規則,以消弭爭端
中風病患最需要家人的關心及照顧
1998.3.31
劉秀枝
最近兩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因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而住進同
一間病房。靠窗的張老太太,右側肢體癱瘓,有失語症,能聽但
無法言語。靠走道的劉老太太也是右側肢體無力且言語不清晰。
兩位的共同點是有很關心的家人,二十四小時在床邊照顧。住院
的兩三天急性期過後,兩人只要有一點點進步,比如稍微能在床
上水平的移動右手時,雙方子女就一齊喝起采來。劉老太太的兒
子幫忙張老太太翻身,張老太太的女兒為老太太打氣。我每天早
上查房一踏入這間病房時,就覺得氣氛很好,充滿著樂觀與希
望,時有笑聲,我也感染得愉快輕鬆,進而鼓勵病人。結果兩位
老太太在兩個多星期後,雖然不是大有進步,但很滿意的出院
了。相信他們兩位在家人的鼓勵,照顧及積極復建下,會繼續進
步的。
反之,隔壁病房住了一位也是中風的老先生,沒有家人,只有一
位遠房姪子偶而來探望。每天查房時,看見他原來無力的左手左
腳進步得很快,但是他都覺得不太滿意,常常是不言不語,甚至
對我的鼓勵也只是搖搖頭,看起來不太快樂,也不太願意出院,
因為出了院不知要住哪裡?不知誰要照顧他?
為什麼只有稍微起色的兩位老太太高高興興的回家,而有明顯進
步的老先生卻不太滿意呢?我想與他們家人關心及社交圈子有很
大的關係。
1998年2月的美國中風醫學雜誌就有一篇來自挪威有關中風病患
滿意度的研究報告。他們對某一社區中的1417中風病患以及年齡
相似的1439位無中風的居民做問卷調查。此問卷共有73個問題,
涵蓋很廣,包括其所患病症,健康狀態,生活方式,工作情形,
社會上的支持(包括家人)以及自覺滿意度等等。經過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中風病患之滿意度與四個因素的關係為最密切: (1)女
性,(2)年紀大,(3)身體與精神健康,以及(4)堅強的社會支持
網。中風所造成的行動不便或日常生活的障礙,雖然也會減少患
者的自覺滿意度,但不如上述四個因素來得有影響力。
中了風而有很好的家人支持與關心是不幸中的大幸。然而目前肯
照顧這些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家均是已屆中年的子女,下一代的青
年子女將來是否也能對其目前已屆中年的父母提供如此親密的支
持情感呢?由於社會型態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孝道觀念不同,現
今的中年人將來可得自求多福或尋求其他的社會資源了。
老人沒記性
可能是藥「傷腦筋」
1998.04.02
劉秀枝
上星期回中部老家時,86歲的母親向我抱怨:「最近記性很壞,
時常忘東忘西,會不會是『阿達』?」我笑著安慰她說:「年紀
大了一點,記憶當然沒有以前好啦!您不用煩惱。」但是第二
天,我陪母親去田尾鄉買盆栽時,卻發現她真的是有問題。平常
母親的方向感非常好,雖沒唸過書,不認得店面及公路招牌,但
自有她一套記憶方式。路只要被她走過一次,就不會忘記。每次
我開車,她就是最標準的”後座駕駛者”,一路指揮方向,準錯
不了。那天我覺得應該是向右轉,她卻堅持直走,結果我們繞了
一大圈,才找到了公路花園。在花店時對著一盆石榴花,在短短
的五分鐘內問了三次價錢。傍晚,和母親談起一些帳目,發現她
反應較以前慢。母親沒學過九九乘法或珠算,但自己演練出一套
心算方式,快得很。那天晚上,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心算竟然比
母親快。
晚上和嫂嫂聊天時,我提到母親的記憶力明顯減退,會不會是患
了老年失智症,要安排她做檢查。因為根據統計,85歲以上的老
人約有25%的機會得到此症,母親是不是「抽籤抽到了」?嫂嫂
也注意到母親在一個多月來記憶力常有問題,有時會把一天發生
的事情前後次序弄顛倒,看電視時也常打瞌睡。最後嫂嫂問:
「會不會是藥物的問題?」
嫂嫂這一問,我才恍然大悟,對了!母親有多年的動作性手抖,
一直在服用Mysoline這個藥物。約一個多月前,哥哥打電話給
我,說母親不僅手抖得厲害,連下巴也開始抖起來,愛漂亮的母
親懊惱得很呢!我於是要她把Mysoline由一天兩顆加到一天三
顆,下巴不抖了後,再減為一天兩顆半。原來是藥物的副作用
呀!我怎麼沒想到!可見我雖然有專業的素養,還是得靠嫂嫂的
觀察入微及關心才能有正確的診斷,也可免去不必要的檢查,這
下子全家都釋然了。我向母親解釋她的記憶力減退及反應變慢是
因為藥物的關係,一向注重形象的母親不肯減藥,不過也沒關
係。因為她的身體對Mysoline逐漸適應之後,記憶力及思考反應
會逐漸恢復的。
這件事帶來兩點啟示。一是對任何一位懷疑是失智症的病患一定
要先查出是否有「可治療的失智症」,而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其中
之一,所以家屬的細心觀察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很寶貴的。第二是
老人家使用鎮靜劑或具有鎮靜效果的藥物常會影響其日常生活功
能或知能,需特別小心。
1998年1月的美國老人醫學雜誌即有一篇Benzodiazepine鎮靜劑對老
人日常功能影響之報告。他們對4192位(其中15%大於84歲)65
歲以上的老人作問卷調查,詳問其日常生活起居和購物等功能是
否有障礙,以及是否有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肺
病、糖尿病、關節炎等慢性疾病。並且由藥局中查出過去一年來
這些老人家根據醫生所開的處方所拿的鎮靜劑之情形。在4192人
中,約9%曾在藥房領過鎮靜劑。結果發現除了高齡及慢性疾病
是影響老人生活功能最大的因素外,曾拿過鎮靜劑的老人之生活
功能也明顯的較差。所以對老人家所使用的藥物,尤其是鎮靜
劑,需要特別注意
休閒運動減少中風
1998.04.14
劉秀枝
目前已知規則的運動可減少死亡率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那麼
運動是否也可以減少中風的機會呢?1998年3月美國的「中風」
醫學雜誌就有一篇關於休閒運動可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的研究報
告。
此計畫是研究美國紐約北曼哈頓區在1993-1995年間所有第一次罹
患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共369人(平均年齡70歲)。並且在同
一社區中以隨機抽樣抽出年齡﹑性別及種族相當之對照組共678
人。每位參加者均接受詳細的面談,除了包括其工作﹑生活習
慣,日常起居及各種病史外,並且針對其休閒活動的情況提出三
個問題:(1)您在過去這兩星期(或是中風前的兩星期)是否
有任何休閒活動﹖如果有,再問以下兩個問題:(2)在這兩星
期內,您一共運動幾次?(3)每次運動多少分鐘?選擇兩星期
的原因是讓老年人能正確的回憶在此短暫的兩星期內的休閒活
動,而兩星期又大致可代表一般的日常活動情形。
此問卷把14種休閒活動根據其運動量分別為:(1)輕中度:如
走路,柔軟體操,高爾夫球,保齡球,園藝等;(2)重度:如
快步行走,慢跑,游泳,打網球,騎自行車,有氧舞蹈等。
比較兩組的休閒運動後,發現不論性別及種族,休閒運動對中風
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在問卷或中風前的兩星期內,49% 的對照
組有過休閒活動,而在中風組只有25% 。所有休閒運動中以走路
為最常見,其次為柔軟體操。因為中風及運動量受許多因素的影
響,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周圍血管疾病,抽煙,喝酒,
肥胖,教育程度,其他疾病所造成的行動困難,以及被訪問或中
風的季節(冬天時的運動量可能會減少)等等。於是把這些因素
考慮在內,加以統計上的整理後,發現任何的輕、中或重度的運
動均能減少中風的發生。其中風的發生率僅為不運動者的0.37倍
(約三分之一),而重度運動量的保護效果又稍微比輕、中度為
佳。如果把所有參加者每星期的運動時間分為:少於2小時,2-5小
時以及大於5小時,則以每星期大於5小時對中風之保護作用為最
顯著。由此可見只要有休閒運動就有減低中風的機會,而運動時
間越久或運動量較多者對中風的保護機會就更大了。
運動對中風的保護作用可能是來自於對中風的各種危險因子的控
制,因而間接降低中風的發生率。比如說運動可降低血壓,減少
心臟病,改善糖尿病以及降低體重等等。但是此研究把這些危險
因子一起做多變項統計分析時,發現光是運動本身對中風即有保
護作用。
此研究結果帶來一個很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在人口逐漸老化的
今天,休閒運動將是個最經濟、易行的預防中風之道。那麼老人
家到底應該有多少的運動呢?美國的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建議每
天至少作中等程度的運動30分鐘,就可以常保身體健康。為了健
康著想,每個人都應該選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從今天開始持之以
恆的身體力行吧!
腦中風
加速阿茲海默氏症症狀出現
1998.04.17
劉秀枝
有些阿茲海默氏症(老年失智症)患者的腦部電腦斷層片子上會
顯示在大腦深部有一、二個因小血管阻塞所造成的小洞性腦梗塞
(缺血性中風的一種)。但是病人的家屬並不覺得病人曾中過
風,而神經檢查也沒有中風的現象。光是這幾個小洞性腦梗塞並
不足以造成血管性失智症,那麼這些沉默(無症狀)的小洞性腦
梗塞出現在阿茲海默氏患者的腦內時有意義嗎?是否與病患之智
力減退有關?需不需要理它?
1997年7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有一篇針對此問題的研究報告。肯
德基大學老年研究中心的斯諾博士等人由1991開始長期追蹤678位
年老修女,每年作詳細的神經心理測驗,以診斷是否有失智症。
選擇修女來作智力的長期追蹤有很大的好處,因為修女們社會經
濟及生活背景相近,皆是白人、單身、大學畢業、不抽煙、不酗
酒,所居住的環境、食物及醫療照顧均相似,如此可以免除流行
病學上的許多因子所造成的不一致性,而針對某些特定問題加以
比較研究。
四年後,有102位修女去世,其平均年齡為87歲(76-100歲)。因
為阿茲海默氏症的確定診斷是靠病理解剖的病變,所以102位修
女均在死後均接受解剖。有61位的大腦組織出現大量的類澱粉斑
及神經纖維叢等符合阿茲海默氏症之病理診斷標準。其中24位的
大腦還出現大小不等的腦梗塞,另外37位則無。此37位無腦梗塞
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中,只有21位(57%)生前被診斷有失智
症,有腦梗塞者,則85%在生前被診斷有失智症。在此24位有腦
梗塞者,如果梗塞部位是在大腦深部(如基底核、視丘,深部白
質)的一到兩個的小洞性腦梗塞,則生前高達93%被診斷為失智
症。
這個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及振奮。表示沉默(無症狀)的一、兩個
小洞性腦梗塞雖然本身不會造成失智症,卻可使阿茲海默氏症患
者的症狀提早出現或變壞,即是有加成的作用。換言之,目前醫
學上雖不能阻止阿茲海默氏症的大腦持續退化,卻可以靠預防腦
中風來延後阿茲海默氏症症狀的發生。
另者,平均87歲高齡的修女縱使已有了阿茲海默氏症,但因沒有
腦中風,所以生前只有57%出現失智症狀。應該與修女們生活嚴
謹,規律、受高等教育,且熱心服務社會生活態度有關,這情況
很值得作為中老人生活規劃的借鏡。
失智老人跌倒須多方面預防
1998.04.28
劉秀枝
最近我的助理打電話去約一位每年定期追蹤的失智症患者來回診
時,他太太說病人前幾天跌倒,把大腿骨跌斷了,目前正在住
院,只好等出院後再來追蹤了。
老人家本來就容易跌倒,而失智症患者更易跌跤,輕者只造成手
腳膝蓋的破皮擦傷,鼻青臉腫,兩邊眼眶烏青,狀似浣熊,嚴重
則大腿骨折,甚至腦部挫傷或硬腦膜下腔出血。
1998年1月的英國「年老與老化」醫學雜誌上就有一篇關於失症
患者跌倒的專文。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失智症患者每年曾跌倒一
次,此發生率非失智老人的兩倍。失智老人跌倒所造成的傷害也
較嚴重,約四分之一會因而骨折,而且復原較慢。百分之七十一
的失智老人在髖骨骨折6個月後死亡, 此死亡率為非失智為老人
骨折死亡率的3倍以上。
造成失智老人容易跌倒的因素有四:(一)大腦退化所造成平衡障
礙;(二)藥物的副作用,如鎮靜劑或抗精神藥物可造成嗜睡,姿
勢性低血壓或行動緩慢等;(三)心臟血管疾病,如姿勢性低血
壓,可能因自主神經系統的退化或藥物所引起;(四)環境:如陌
生的環境,照明不佳,地板太滑等而使病人容易跌倒。
所以預防失智老人的跌倒就要根據以上四個因素,由多方面來著
手。比如評估其所使用的藥物是否與跌倒有關, 如果是,則考慮
減量或換藥。檢查患者是否有心臟血管病症,如姿勢性低血壓或
心律不整等。簡化居住環境,照明清楚,減少障礙物,免得病患
絆倒。另外,如能鼓勵患者平常多動、多走路、積極復健,則有
助於身體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老年失智症
危險因子 可以預防
1998.5.28
劉秀枝
自古以來人類即希望擁有長生不老的生命,上自帝王例如秦始皇
派徐福遠赴東瀛求祕方,下至凡夫百姓拜神煉丹,為的就是在追
求這個夢想。近代醫療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延長生命已不是難
事,然而「不老」卻是目前人類能力還無法做到的境界。面對長
生會老的眾多問題當中,「失智症」已是老年社會的一大負擔。
以台灣目前女性平均78歲,男性平均74歲的壽命,大概每二十個
65歲以上的老人當中,就有一人會患失智症。一旦有失智症,長
生就失卻了意義,生活也無品質可言。因此從年青開始,在日常
生活當中我們就可以從可能的因素中加以預防。
如何預防老年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呢?要預防,就得先從病因
著手。然而,現今只知其危險因子,也就是容易造成老年失智症
的因素。
對於大部分的遺傳性危險因子我們無可奈何。比如說,家族史及
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等,都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但是尚有
一些未為大家所公認的危險因子,我們卻可加以預防如:(一)低
教育,(二)嚴重腦外傷,(三)女性,(四)中年高血壓及
(五)老年憂鬱症。
目前我們可以憑藉個人力量作到的老年失智症預防方法如下:
(一)減少飲食中的熱量,維持每天1600到2000大卡。根據許多實
驗,老鼠攝取的食物卡路里減少百分之30到60時,其壽命也相對
的增加了百分之30-60。長壽是預防老年失智症的必備條件,因為
活得不長就根本不用擔心得到老年失智症
(二)每天服用抗氧化物,即維他命E 400單位及維他命 C。細胞氧化
所產生的自由基與人類器官的老化,尤其是大腦的退化息息相
關。而維他命E及C則具有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
(三)多用腦筋,多刺激神經細胞的活力。包括接受各種訓練課程、
學習新事物、多看書、打電動遊戲、打麻將、與朋友抬槓、討論
等等腦力激盪、具有思考性的活動。不少流行病學的研究資料顯
示,受高教育者比受低教育或沒受教育者羅患老年失智症的比例
為低。其實,並不是教育本身可預防老年失智症,而是在接受教
育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在使用腦筋、鍛鍊腦力,使得神經細胞
不退化,甚至促進神經細胞突觸的生長,也就是「用進廢退」。
曾經有學者的實驗發現大白鼠如果被養在一個具有啟發性的環境
中,有許多工具或玩具可以玩耍,訓練其思考能力時,其腦神經
細胞的突觸會變大,而突觸則是神經細胞接受及傳遞訊息最重要
的構造。並且這些大白鼠因腦缺血所造成的損傷也比其他大白鼠
為輕。
(四)多運動或多作休閒運動,如散步、快步行走、柔軟體操、打高
爾夫球、網球、園藝等等,每天至少40分鐘。運動不僅可以強
身,減少腦中風的發生,降低死亡率,而且也有醫學文獻報導運
動可以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預防退化。
(五)具有家族性高血壓傾向者,應注意低鹽飲食,預防肥胖,以
防止高血壓的發生,並進而預防腦中風。多次腦中風不僅會造成
血管性失智症,而且有研究報告指出腦中風會使阿茲海默氏症的
症狀提早出現或惡化。
(六)老伴、老友能豐富生活內容帶來歡樂。因此在年青 ,這方面
就要積極地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老來有朋友的互動、扶持,才不
致生活寂寞、抑鬱難歡。
(七)停經婦女請考慮服用女性荷爾蒙(動情素、雌激素)。動物
實驗已証實動情素接受體存在於老鼠腦中的海馬區,海馬區與記
憶力及阿茲海默氏症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動情素可影響神經細胞
的生長及神經傳導素的活性。近年來,不少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
現長期服用動情素的女性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只有不服用者
的一半。
以上簡單的日常生活養生之道不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生常談
嗎?原來這些老生常談是具有醫學理論基礎的。生活簡單就是
美,就是健康,讓我們一起為預防老年失智症來過簡單、充實而
健康的生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5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29
醫生,請您也保重
劉秀枝
最近我決定結束在台北市一家醫院的夜診,因為太累了。白天看
診、查房、績效、評鑑、研究、教學、電話不斷、email頻繁。晚
上看書、讀醫學雜誌、撰寫論文,應該是休養生息,思考充電的
時光。自從看夜診的一年多來,日夜奔波,病人越看越多,尚不
致影響醫療品質,但很確定的是自己精神體力耗損不少。
近年來,聽到不少比自己還年輕的壯年醫生中風、心臟病發作或
罹患癌症,有幾位甚至是在看診或開刀時倒下。雖然有人僥倖病
癒,但也有人因此殘障或死亡,這些事例不免讓我心生警惕。畢
竟全世界的醫生不差一個,但我只有命一條。
因為決定要停診,所以幾個月前就在診間門口貼上字條,請病患
轉掛此醫院的兩位醫師同事。有一大半的病患是由我原來服務20
多年的醫院跟過來的,當初開設夜診主要是因地緣及晚上時段方
便就診之故。
終於到了最後一次夜診,有點離情依依,我把看病的速度放慢,
病患也感覺到了。當晚有位老太太跟我說她患重症的先生多年前
就在我的照顧下往生,語中依然充滿了不捨與無奈,眼眶泛紅的
道謝。接著一位中年男士也提到他去世多年的父親也曾是我的病
患。一位長輩看到我,就想到他已去世多年的女兒,泣不成聲。
我彷彿回到了從前,心中充滿感傷。
每位病人看完診要離間時,我會問他們,下個月要我幫忙掛那位
醫師的診呢?有一半的老病人說,我們跟著你回去原來的醫院。
聽了真是窩心,這是最美的肯定。另一半的老病患會有點不好意
思的說:「這裡就診方便,我走路過來就好了」,或說「就在這
裡方便拿藥」,然後請我替他掛其他醫師的診。這點不好意思對
我來說也已經是很夠意思了。幾乎每位患者或家屬在離開診間
時,都會加上一句:「醫生,您要多保重啊!」語氣溫和,眼神
中帶著一絲不好意思,畢竟一向是醫生要病人多保重,如今角色
對換,有點怪,但多溫馨啊!
那晚,我走出診間,站在忠孝東路上,面對著川流不息的車陣,
熙來攘往的人群,第一次覺得心情非常平和,愉悅而輕鬆。這一
夜門診的告別就是將來可以安然退休的預演吧!
當失智的情況快速變差時
劉秀枝
門診時,有位先生來替患老年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母親拿
藥。問他母親為何沒來,他說:「她這兩天不能下來走路,但人
還清醒,也能吃飯。」問我這種情況要不要緊?我說沒看到人,
無法判斷,如果覺得不對勁,應該就醫才是。結果老太太送來急
診後,作了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小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
因而無法維持平衡,所以沒辦法下床。
同天,有位女士帶他父親來門診,她父親的病況最近一星期來明
顯變壞,右手不太靈活,走起路來歪向右邊,頻頻跌倒,並且不
肯吃東西,顯得非常衰弱。人本來就固執,現在脾氣變得更壞,
動不動就罵人。最近她母親又因住院開刀,全家都疲於奔命。我
擔心老先生是否因為跌倒而造成顱內出血,安排他住院檢查。結
果他的腦部電腦斷層只呈現原本就存在的腦萎縮,並無腦傷、出
血或梗塞。那麼為何會病情變壞呢?
與他家屬仔細晤談之後,推論她父親因為擔憂母親病情而吃不下
飯,攝食不足,自然體力衰弱,又因看不到母親而心生煩躁。老
先生本來就已因躁動不安而需服用抗精神藥物,可能是藥量用重
了,明顯的有行動緩慢、僵硬等副作用,以致容易跌倒,幸好沒
有造成腦傷或骨折。會診精神科醫師後,投與抗憂鬱症藥物,並
改用其他抗精神藥物。住院觀察調藥一段時間,病情進步出院。
一樣是老年失智症,當病情變差時,卻各有不同的原因。
老年失智症是大腦退化,其認知能力本來就會隨著時間慢慢退
化。雖然每個人退化速度及程度不一,但當退化速度太快或不尋
常時,就需考慮是否有其他原因。包括:(1)其他慢性病的病
情變化:老年失智症患者多為老人家,本來就易罹患慢性病,如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慢性肺氣腫等。(2)新的其他疾
病:如第一位老太太的小腦梗塞。(3)併發症:如肺炎、骨折
等。(4)產生憂鬱或躁動等行為問題或原來的問題加重。(5)
藥物副作用:尤其是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6)環境的變化:
如親人去世、換了新的照顧者,或像有些老人家要輪流居住到各
個兒女的家,必須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及起居方式等。這些情況
使病情變壞的程度不一,輕則可在門診處理或調藥,重則需住院
觀察評估、治療。當其他因素都排除了,找不到任何誘發因素,
則可能是有些病患病情本身變化較快之故。
某次門診,有位失智症的老太太合併有憂鬱、妄想及幻覺等行為
問題,服藥約一個月左右,效果不太理想,我在門診花了許多時
間,了解病情及用藥情況後對病人說:「我替您再換個藥試試,
就好像量身作衣服一樣,穿了之後如不合身,需要再修改修
改。」才講完,其中一個家屬說「失智症是慢性病,不可以開三
個月的藥嗎?」不錯,失智症是慢性病,但認知能力會持續退
化,且本身病情會有起伏變化,對用藥反應不一,副作用發生的
機率也不同,更可能有併發症等,與一般很平穩的慢性病是不太
一樣的,所以並不是每位失智症患者都適合三個月才回診一次。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7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29
機上常見疾病≠「經濟艙症候群」
劉秀枝
一位朋友約一年前罹患嚴重心肌梗塞,經過幾個月的積極治療才
慢慢恢復,目前按時服藥,情況穩定。他很想在春節期間到美國
探親,並已得到他主治醫師的首肯。這是他在心肌梗塞後第一次
搭乘飛機,難免有點擔心,尤其是前陣子報上提到的「經濟艙症
候群」,讓他耿耿於懷。他問我是否坐商務艙或頭等艙就不會得
到「經濟艙症候群」呢?
遠在50年前就有學者報告兩個長途飛行久坐而導致腿部靜脈栓塞
的病例。1988年,有學者把這稱為經濟艙症候群後,近幾年來因
為報紙的報導而聲名大噪。其實它就是因為久坐,腳長時間不動
導致下肢血流變慢,而產生靜脈栓塞,甚至引起肺栓塞而有生命
危險。因為經濟艙座位狹窄,讓人侷坐一處,無法舒服的伸展或
活動雙腳,所以稱為「經濟艙症候群」。其實凡是久坐不動,均
有可能發生,因此這種症狀也曾發生於坐在商務艙或頭等艙的旅
客。
雖然久坐而造成的靜脈栓塞與肺栓塞仍屬少見,但為了預防起
見,對於年紀較大或有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醫師常會有以下建
議:(1)在飛機上,每隔一段時間,比如每小時,就起來走動
走動。如果不方便在走道上走動,或身旁的旅客熟睡而不方便由
座位出來時,不妨在座位上伸伸腿或動動腳趾頭,以促進下肢的
靜脈血流。(2)要比平常多喝水,避免喝酒,以免因失水,造
成血液黏稠,而易產生栓塞(3)原本就有下肢靜脈曲張者,考
慮穿及膝的彈性襪(4)平常若因慢性病而需服藥(尤其是阿司
匹靈),要記得定時服藥。
其實,在飛機上乘客發生身體不適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但大都不
是靜脈或肺栓塞。然而機上的這些緊急狀況到底是哪種病症最多
呢?
根據一篇發表於2002年美國神經學雜誌的的論文 (Neurology
2002;58:1739-1744),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急診部門與某一大型航
空公司合作,醫師在電話上接受機上急診疾病的諮詢,給予意
見,指導機上人員如何處理病況,並決定是否需要緊急迫降。在
1995到2000年的六年間,約四百萬次的飛行中,共發生2042個突
發病況嚴重到要向梅約診所的醫師請教,其中312個案件需要緊
急迫降處理。在2042個病例中,以神經系統疾病最多,共626件,
佔了31%,依次為原因不確定的病例(16%),心血管
(13%),腸胃科(10%),呼吸系統(8%),感染(8%)及
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雖不若神經系統疾病多,但它可能較嚴
重,所以迫降機率(39%)比神經疾病為多(17%)。
在626件神經系統疾病中,以頭暈或暈眩為最多,占57%,依次
為癲癇(21%),頭痛(6%),暈厥或短暫意識喪失(5%),
中風(3%)及其他。這些病例是指機上人員認為較嚴重而需與
地面的醫院急診室聯絡的,並不包括有些乘客經空服員或機上的
醫師旅客即可處理的個案。今日,空中交通頻繁,乘搭飛機的機
會越來越多,一般民眾及醫師對機上的突發病況,也不能不注意
了。
滴滴眼淚滴滴金
1998.1.16
劉秀枝
患了阿茲海默氏症的父親跌斷了左大腿股骨及左腕骨,開刀順
利,但併發胃潰瘍及出血。那天半夜,父親肚子漲得挺大,一陣
嘔吐,黑色的血不斷的由嘴巴湧出來,流到胸前,流入他的耳
朵,他不斷的叫:「耳朵也有,耳朵也有。」一陣忙亂中,醫生
護士們把父親的病情穩定下來了。第二天一早,梳洗乾淨後的父
親看起來精神很好,問起昨晚可是受到驚嚇了,他卻一點也不記
得。
送父親去作胃鏡,剛作完,他直叫:「早知道這麼難過,就不來
作了。」下午再問他,早上作了什麼檢查,他想了一下說:「去
作復健。」看來適度的遺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痛苦不再記
得,也就無從悲情、煩惱。
同樣是八十六歲的母親不方便來醫院照顧父親,那天特地由中部
上來探望父親,一日往返。母親回去後,當天晚上,我問父親:
「母親什麼時候來看您的?」他說:「不是昨天嗎?」
母親回到家後來了電話,想是母親在那頭忍不住的啜泣,父親右
手拿著電話筒說:「滴滴眼淚滴滴金,妳不要哭了,再哭我就不
會好了。」我忙著把面紙遞給父親拭淚,在旁的嫂嫂、二姊以及
看護小姐也都紅了眼睛,各自找面紙去了。沒想到記憶已褪色,
無法學習新知,但原有的知識讓父親仍然出口成章。並且心靈更
加敏感,感受特別深刻,感情因此自然流露毫不保留了。
早上到病房探望父親,他指著胸口說:「我這裏很難過,你知道
嗎?」眼眶裏有淚珠打轉,我也忍不住黯然。想家、想母親,可
憐的父親。一天問五、六次:「是不是明天出院?」固然是他失
憶的重複,其實主要是他對母親的思慕及想念而想回家。
父親一向是我崇拜的對象。六、七歲時常跟著父親到鎮上的小餐
館吃點心,高壯的父親大踏步走在前面,我連跑帶跳的跟在後
面,不時回頭看看走在後面的母親是否跟得上。父親一向幽默,
但有威嚴,說一不二,我們兄弟姐妹只有重大事情才敢向他稟
告。沒想到這麼威嚴的父親也有如此脆弱、令人心酸的一面。對
母親的強烈思念讓父親看來像個無助的孩子。是否因為疾病造成
的腦子退化才把本性顯露出來了?
不曉得父親這種輕度的退化還能維持多久?新的記憶不再,舊有
的溫馨往事仍在心頭,心靈脆弱、易感、且真情流露,此時的父
親多可愛。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9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29
酒後的停經女人特別嫵媚?
1998.02.07
劉秀枝
經後的女性使用女性荷爾蒙(動情素)(雌激素)可減少骨質疏
鬆,心臟病,甚至阿茲海默氏症(老年失智症)的發生率。在美
國約有25% 的停經婦女使用動情素,而台灣停經婦女使用動情素
的比例較低。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者使用動情素的比例也較
高。1996年瑞典的一篇醫學報導指出,54歲以上的一般婦女,女
開業醫師,以及女婦產科醫師服用女性荷爾蒙的比例分別為
24%,72%,及88%。
最近幾年,紅酒深為婦女所喜愛。那麼,當動情素遇上酒精時會
有什麼反應呢?1997年4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就發表了一篇有關
此問題的論文。研究對象為12位健康的停經婦女,服用動情素及
黃體素至少6個月以上者,另外有12位健康停經而不服用動情素
的婦女為對照組。動情素在晚上九點服用,第二天早上九點(即
12小時後)時,兩組婦女經由隨機分配,在連續兩天內,一天服
用安慰劑(非酒精),一天則在15分鐘內慢慢喝下300c.c的酒。
酒是含酒精成分40%的伏特加酒加鳳梨汁調製而成,以達到被試
者約每公斤體重0.7公克的酒精含量。其後每10分鐘抽血測每位參
試者血中的酒精及女性荷爾蒙(Estradiol)濃度,前後共進行6小
時。結果發現服用動情素者其女性荷爾蒙濃度在喝酒後10分鐘即
明顯升高。50分鐘時,血中酒精濃度達到最高點,荷爾蒙濃度也
達到最高,為沒服用動情素者的三倍。此情形在五個小時後女性
荷爾蒙濃度仍未降到原來的濃度。在對照組,酒精對其血中女性
荷爾蒙的濃度完全沒有作用。安慰劑對兩組的女性荷爾蒙濃度也
沒有影響。
酒精不僅可增加服用動情素的停經婦女的血中女性荷爾蒙濃度。
以同量的酒精讓未停經婦女喝下後,在2個半小時內,其女性荷
爾蒙之濃度也會升高約60%。
為何會有這些現象呢?其真正作用機轉目前還不清楚,可能是酒
精影響動情素代謝之故。
動情素雖然有許多益處,但並不是全無風險,它會增加子宮內膜
癌及乳癌的機會。所以當酒精使女性荷爾蒙的濃度急速增加時,
除了能讓女性看來更嫵媚,更神采飛揚外,也必須考慮是否會加
強動情素的副作用?當然,此研究的人數僅有12位,還需要大規
模的研究來證實此發現。然而,服用動情素的女性,在舉杯之
時,是否應酌量飲之?不妨就地與醫師討論請教。
老人失智症早發現可治療
1998.2.16
劉秀枝
1997年3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有一篇來自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的
失智症研究報告。他們在1991-1993年間研究位在夏威夷檀香山社
區中心的男性日裔美人(年齡由71到93歲),共發現191位失智症
(癡呆症)患者。失智症及其嚴重程度是醫生根據問診以及詳細
的神經心理檢查而診斷的。191位失智症患者中有63%與太太同
住,12%與兒子同住,15%與女兒同住,10%與其他家人或朋友同
住,這些同住的家屬或朋友均回答兩個問題:(1)是否認為受訪者
有思考或記憶上的問題?(2)如果有,是否曾經因為此問題而看過
醫生?結果發現共有21%的家屬沒發現受訪者有失智症,尤其以
輕微的失智症患者為最明顯(52%),而較嚴重的失智症患者只有
13%的家屬沒覺察。而在其他家屬也覺察到受訪者有記憶力減退
者,高達53%的受訪者沒因此問題而去看醫生。
此篇論文分析家屬沒覺察到受訪者之失智症之可能原因:(1)家中
長者常不需要做比較複雜或心志思考的工作,所以較不易被發
覺;反之,受高等教育的受訪者因從事知識方面的活動,如有智
力衰退時則較易被發現。而且,縱使達到退休年齡,女性也常需
要做家事,所以,其智力減退也較易被發覺。 (2)太太或孩子們
由於對一家之主的尊敬,常會有意無意的忽視先生或父親的記憶
力減退,甚至為其記憶力尋找各種藉口。
在檀香山,就有21%的失智症患者是隱藏在家中,而不被察覺。
那麼在台灣有多少呢?我們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數據,但根據一般
的經驗,可能還更高。當與朋友同事閒話失智症或老年問題時,
常有不少人會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說:「我父親也可能有失智症
喔?」不少人認為老人家的記憶力減退或智力變差是年紀大的自
然現象,並不是病,而且還會說:「他對以前的世記得很清
楚,!如數家珍呢!」早期失智症患者之記憶減退的特徵即是對
最近的事記不得,而還記得久遠的故事。
失智症的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及早發現可逆性的失智
症,如甲狀腺功能過低,維他命B12缺乏,硬 下腔出血等。在這
些疾病尚未對大腦造成永久性傷害前,加以治療,使之進步或痊
癒。另一方面是在診斷為退化性的阿茲海默氏症後,及早治療。
最近五年來,已經有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藥物,但都須在早期治
療,效果才明顯。再者,及早發現失智症後,應與醫生詳談,以
便及早規劃患者將來的治療,長期照顧,安全措施以及財務管理
等等。由此看來,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警覺,以及老年人定期的
智力篩檢是有其必要性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1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0
失智症
百歲以上老人近九成逃不過
1998.02.18
劉秀枝
1998年1月的美國神經學雜誌有一篇有趣的失智老人研究報告。
在荷蘭一個十萬人口的小鎮上,共有9位100歲以上的人瑞(8位
女性,1位男性),平均年齡為101.3歲(101-104歲)。醫師與其
最接近的親屬,朋友或照顧者詳談,以了解這些老人家的記憶能
力及生活起居情況,並且也對老人做智力測驗,包括請他們畫個
時鐘,用指針指出時間,以及解釋三句常用的諺語等。因為老人
家有重聽,視力不佳甚至眼瞎,所以智力檢查無法很完整,主要
的還是靠著與照顧者的詳談來做判斷。結果,除了聽力,視力障
礙及行動不便之外,九位老人家當中,只有一位是輕度的記憶及
功能障礙,其他8位都有明顯且嚴重的記憶及功能減退,其中2位
甚至全無反應,呈植物人狀態。考量所有因素後,認定8位
(89%)有失智症。
年齡是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根據流行病學研究,65歲以上
的人有5% 有失智症,85歲以上則增加到20%。而此篇研究顯示
100歲以上則89% 有失智症,幾乎百分之百了。過去流行病學很
少有關100歲以上的失智症資料,主要是100歲以上的人口本來就
不多,一方面也是誰會會在乎或關心100歲以上的祖父母是否還
有失智症呢?當然此研究的發現有待更多的人瑞研究來證實,但
是也並非大於100歲者一定會得失智症。例如世界最有名的法國
人瑞J.C,她在119歲時曾接受醫師的會談及智力檢查,發現並無
失智現象。
然而此研究卻不得不讓我們深思。以目前醫藥發達及生活水準,
80歲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90歲也不稀奇,眼看著活到100歲的人
會越來越多。如果有幸活到100歲,而九成會有失智症,豈不是
將形成社會家庭的更大負擔?幸好失智症的原因不僅是退化性的
阿茲海默氏症,也可能是因腦中風或其他疾病造成的腦功能受
損。這些疾病,除了阿茲海默氏症外,都是可以在年輕時就加以
預防的。比如說注意血壓及血糖的控制,多做腦力激盪等。而有
關阿茲海默氏症的藥物治療,一直在研發中,時有新藥在做臨床
試驗,所以將來活到100歲時,也不用太悲觀。
多走走 活的久
1998.2.23
劉秀枝
1988年1月8日出版的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有一篇來自夏威夷
大學的有趣研究報導。此研究計劃於1980到1982年間對707位住在
夏威夷不抽煙的中老年退休男性日裔美人作詳細問卷及身體檢
查,並登錄其每天走路的平均哩數。日平均走路哩數分為三種:
À 小於1哩(1.6公里),Á 1-2哩, 大於2哩。經過12年後,這
些人已經是61到81歲了。707位中,208位已死亡,大都死於癌
症,心臟病及中風。此研究於是比較每日平均走路哩數與死亡率
的關係。發現把年齡因素考慮進來後,每日平均走路哩數小於1
哩者之死亡率(41%),幾乎為每日平均走路哩數大於2哩者之兩
倍(24%),也遠比每日平均走路哩數1到2哩(27%)者為高。
因為死亡率很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年齡,膽固醇值,高血
壓,糖尿病,喝酒及整體活動量,飲食習慣(日本或西方食物)
等。經過統計上的處理,把這些相關因子去除後,每日平均走路
哩數小於1哩者之死亡率仍為每日平均走路哩數大於2哩者之1.8
倍,1-2哩者之1.5倍。可見走路的哩數越多,則死亡率越低。
週休二日開始實施後,兩天的假期如何利用呢?是否一定要如目
前許多休閒廣告所鼓吹的離家到風景區玩,而飽受塞車、人滿為
患之苦呢?
清早起來在住家附近的大街小巷走上幾圈,在公園散步,爬爬附
近的小山等也是很好的休閒保健。揮桿擊球的高爾夫球真正能夠
有健身作用的,卻是在於從這一球洞到下一球洞間的走路。不過
以一般球場約6600碼的距離來算,恐怕得一星期打三次,才能達
到每日平均走路哩數大於2哩的目標了。中老年人較不適合慢
跑,網球,羽毛球,有氧舞蹈等激烈的運動,走路是最簡單可
行,方便省錢,也最讓人能持之以恆的健身良方。當我每天清晨
在住家附近的河堤慢跑,看到河堤上的老人家三三兩兩的在散步
健行時,就忍不住想要告訴他們這篇令人鼓舞的報導,也期勉國
人一起來,走得愈多,身體愈健康,活得愈久!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3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1
不見得是阿茲海默症惹的禍
劉秀枝
朋友的母親90歲,患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多年,雖然
日常事情往往都重覆問,但還可自行穿衣吃飯。有天朋友打電話
來說母親這幾天行為怪怪的,更加的糊塗了。帶她常去的飯店,
她竟指錯了路,拐錯了彎。早上起床後自己穿衣服,很久都沒走
出房門,進去一看只見她衣服的扣子上下亂扣,兩條腿穿在同一
個褲管裏,臉上一副茫然的樣子。問她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她說
沒有。吃飯時食物掉了,渾然不覺。東西明明在眼前,卻看不
到。平日偶而吃安眠藥,最近已經沒服用,一向為治療失智症所
用的藥也沒有變更。
朋友知道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慢退化的疾病,患者終至無法照顧
自己。所以不會穿衣服,喪失方向感,不覺得自己不對本來就是
阿茲海默症患者可能會有的症狀,然而是否變化得太快了呢?目
前這些現象就是所謂的阿茲海默症的精神行為問題嗎?我立刻請
朋友帶母親來門診,她明顯的忽略左邊的事物,變得不會算術,
連簡單的十減七都算不出來。看她努力想折疊手裏的一張面紙,
弄了半天也無法折好,卻沒有懊惱的樣子。請她把外套穿上,她
試來試去、翻來翻去,折騰半天才穿好。除此之外,她看來神情
愉快,對話流利,當然近期記憶還是不好。
我立刻安排她作了腦部電腦斷層,顯示除了原有的腦萎縮外,其
右側大腦的頂葉有大片的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圖)。這下
子就可以解釋她最近所有怪怪的行為了。人的大腦功能雖然是整
體相關,但每個部位各有其特殊功能,如額葉司掌情緒個性、顳
葉與記憶密切相關、頂葉與空間觀念及動作之執行有關、枕葉則
是視覺中心,而部分的左側額葉及顳葉掌控語言能力。當某一部
份腦組織受到損害(如腦外傷、腦出血或腦梗塞)時,則會出現
其特殊症狀或喪失某些能力。
這位伯母的右側頂葉因腦中風而受損,所以表現的症狀就是不會
穿衣服,不會執行日常簡單動作,左邊視野受損或忽略左邊的事
物,因而覺得看不見,方向感或空間辨識能力喪失,而且常常不
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即沒有病識感,所以看來一臉茫然,卻也因
此沒有煩惱。否則這位伯母以前是位商場女將,一直到中風前,
算術能力都好得很,如果發現自己連十減七都不會,豈不懊惱,
甚至覺得沒面子。
這位伯母住院檢查,經過一個星期的復健後,病情明顯進步出
院。朋友問,她沒有一般常見的中風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
病或高血脂等,為何也會中風?其實,高齡本身就是一個中風的
危險因子。
幸好這位朋友觀察入微,而且高度警覺,才發現母親的不對勁。
否則很可能被誤以為是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之一,而得不到應有的
治療。年紀漸長,很多慢性病都可能發生。照顧阿茲海默症病患
本來就是非常辛苦,不僅要注意其認知功能及行為問題,照料其
生活起居,更要小心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發生,要有長期作戰及
應付突發狀況的準備。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4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1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未來趨勢
劉秀枝
雖然阿茲海默症由10年前的無藥可治到目前的乙醯膽鹼酶抑制劑
及麩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治療效果卻仍有限。新藥的研發是
日新月異,前仆後繼。將來治療的趨勢是多種組合的症狀治療藥
物,針對致病機轉而尋求根治以及治療血管性的危險因子。
(一)多種組合的症狀治療藥物—藥物雞尾酒?
許多症狀治療的藥物有不同的作用機轉,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
(愛憶欣、憶思能、利憶靈),麩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
(memantine),hydergine,nootropil,銀杏等。而不少大型流行
病學的研究顯示抗發炎藥物(NSAID)及抗氧化物(維他命E)
等有延後阿茲海默症的功效。如果醫療經濟允許,將來也許每一
種藥物都服用,就像藥物雞尾酒?
(二)尋求根治
(1)研發抑制β或γ分泌酵素的藥物
這是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症最搶手的題目。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主
要的病變之一是大量類澱粉斑的沈積,而類澱粉乃是由細胞膜上
正常的澱粉前身蛋白經由β及γ分泌酵素所切割而來的。許多藥廠
都在暗中角力,研發抑制β或γ分泌酵素的藥物,雖尚未進入臨床
試驗,相信為期不遠。阿茲海默症病患大腦的另一個病變是神經
細胞內有神經纖維叢,雖然也有學者在努力研究抑制神經纖維蛋
白的產生,但不若抑制類澱粉之研究蓬勃發展。
(2)類澱粉疫苗
1999年舊金山一家藥廠的專家發現將類澱粉蛋白定期注射於年輕
的基因轉殖老鼠,可防止類澱粉在腦內沈積。如注射於年老的小
白鼠,也可減少類澱粉斑的數量。於是在2000年展開第一階段的
人體試驗,發現沒有副作用。接著2001年於美國及英國展開第二
階段的藥物試驗,共有375位患者參加,可惜2002年初,因為其中
18位患者發生腦膜炎及腦炎的副作用而叫停。此副作用可能是對
所注射的類澱粉產生強烈的T淋巴球免疫反應,導致發炎反應之
故。
參加第一期的臨床試驗中的一位72歲女性於12個月後因肺栓塞去
世。解剖後,發現其大腦皮質中應該有為數眾多的類澱粉斑卻變
得非常稀少。這個解剖病例證實了類澱粉疫苗確實可使類澱粉斑
消失。所以還有不少學者試著改變或減輕此疫苗之免疫性,或注
射抗體而非讓病人自身產生抗體等方法,這方面的成果是指日可
待的。
(3)神經生長激素的基因治療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學者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後,於2001年
4月展開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經由皮膚切片,把輕度阿茲海默
症病人皮膚的纖維細胞加以培養後,經過基因的處理步驟,使之
產生神經生長激素,再打入患者大腦中。目前已完成8位病人的
試驗,其副作用及療效如何,能否有所突破?目前尚未發表,但
總是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三)治療血管性的危險因子
近幾年來有不少學者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脂症
等原本與中風有密切關係,卻同時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
不僅有關的論文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且也有用降血脂藥物
(statins)治療阿茲海默症之臨床試驗在進行。目前預防阿茲海
默症的方法,如多動腦、保持心情愉快、服用維他命E等抗氧化
物外,假使能夠控制血管性因子,那就更有效了。所以有高血壓
或糖尿病者要定期服藥,一般人平時飲食清淡、多運動,預防高
膽固醇及動脈硬化之餘,也就同時達到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
由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這是最符合醫療成本效益的原則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5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1
活到100歲?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劉秀枝
約十年前,在金門遇到一位身體仍然硬朗的93歲老太太,訪談甚
歡,臨別時我說:「阿媽,祝你活到100歲」,她頓時一臉驚
慌,雙手猛搖:「不可、不可」。當時不懂什麼意思,後來才發
覺,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活到一百歲,因為一百歲的背後常意味
著慢性病的折磨、失能、失智、孤苦、憂鬱以及經濟困窘等等。
的確,根據美國的新英格蘭(169位)及丹麥(207位)的百歲人
瑞研究,有失智症者分別為75%及51%,約一半的人住在安養
院。在丹麥的研究中,每位人瑞平均有4.3個疾病,主要為心臟病
(73%)及退化性關節炎(54%),而真正沒有失智症且不需人
照顧的只有12%。並不是如一般人所想的,百歲人瑞因為特別健
康所以能夠歷經百年的天擇而留下來,大部分人瑞都是需人照顧
的。
但是新英格蘭的研究卻發現,95%的百歲人瑞90多歲時,其心智
都還是很健康的,較不會憂鬱和不具負面的情緒反應或自憐自
艾,人際關係良好,較有幽默感及宗教信仰。他們持續有心智活
動,如畫圖、玩樂器等。經歷了許多家族成員死亡的傷痛,都能
克服。他們都不胖,均不抽煙,喝少許酒。
人類的平均餘命由於醫藥進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而不斷延長,尤
其以85歲以上的人口成長最快。在工業開發國家,相對於每年成
長1%的人口,百歲人口每年可成長8%。而佔台灣人口總數26%的
戰後嬰兒潮(1946-1984年出生,目前40-58歲)的人口中,約每9
人就有一人可以活到90歲,每26位就有一位可活到100歲。所以不
管您接不接受,成為百歲人瑞的機會是大幅提高了。有位爵士樂
手很感概的說:「早知道我會活這麼久,我一定早早就好好照顧
自己的」。
長壽常有家族傾向,研究發現百歲人瑞的父母親活到90多歲的機
率是他人的7倍,百歲人瑞的兄弟姊妹活到90歲的機率為他人的5
倍,活到100歲則為15倍。百歲人瑞的子孫也較健康,較少得到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中風。就是得到了,也會延後2到8.5
年才發病。所以有次在餐會上,與一位初次見面的先生談起壽命
時,我隨口說:「看看父母高壽多少,大概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否
會長壽了。」他立刻很哀怨的說:「不要這樣講嘛,我父親50多
歲就去世了。」我馬上安慰他:「其實家族性基因只佔了30%而
已,其他70%靠的是後天的環境及生活方式啊!」
的確,丹麥的雙胞胎研究發現長壽與否只有30%是受基因影響
的,另一個瑞典的300對雙胞胎研究(其中一半雙胞胎是一起長
大,一半是分開養育)發現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
而改變。比如在65歲以前,罹患高血壓的遺傳因素佔了六成二,
但65歲後就只剩下一成二了。所以年齡越大,就越要對自己的健
康負責。換句話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對自己的健康會較具
有掌控的能力。
一般人最擔心的是老人心智逐漸退化到「忘了我是誰」。沒錯,
橫斷面的各年齡層的比較以及縱切面的長期世代研究,均發現人
類由25歲到88歲的各種認知功能會逐漸退化,但語言表達及算術
能力則較不受影響,而且社會經驗、生活智慧及情緒控制反而更
加圓融。人生各個階段智慧的成熟就像孔子所說的「吾十有五而
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雖然科學家們在動物身上已發現某些長壽基因,但尚未在人身上
找到。腦幹細胞的研究正熱門,也許將來會助於延緩老化。但在
真正抗老化藥物尚未出現時,只有靠自己了。既然壽命延長是無
可避免的,那麼希望延長的是健康的生命,而不是只是躺在床上
的老年。我們手上握有70%的健康自主力,那麼應該如何才能有
健康、成功及優雅的老年或100歲人生呢?
(一)多運動
真正的青春之泉在於多運動,以引發自身體內的活力。運動不但
可以增進我們的平衡感,使肌肉結實,睡得香甜,而且可以降低
高血壓、心臟病、心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大腸癌、骨質疏鬆、
糖尿病、肥胖及憂鬱症的機率。最簡單的運動方法是每天步行30
分鐘。
(二)低熱量飲食
約20年前就已在動物實驗上發現降低食物攝取量可增加壽命,雖
然在人類身上尚未證實,但建議減少熱量的攝取,低鹽少油,七
分飽是最適宜的。
(三)預防疾病
比如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時要治療,以免產生併發症如中風或心冠
狀動脈症等。
(四)終身學習
多動腦,包括受教育、學習、看書報、下棋等等,可促進腦內神
經細胞間突觸的發展,增加可塑性,以代償因年齡增加而帶來的
記憶減退。
(五)增加人際關係,維持人際網路,以紓解壓力,並減少憂
鬱。
以上幾點是為你能夠一直保有品質和尊嚴的生活,及早做的準
備,以迎接可能來到的一百歲。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6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1
可以停藥嗎?
劉秀枝
在門診,常被中風病人問到的一個問題:「我最近要動個小手
術,醫生要我把預防中風的藥停三天,可以嗎?」小手術有可能
是拔牙,開白內障或是攝護腺肥大等。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及缺血性心臟
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病人通常要終身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
(如阿斯匹靈、persantin、ticlopidine 及clopidogrel 等)以預防中風
及心臟病的復發,但是整體來講,與不服用此藥相比,持續服藥
只是減少25%的機會而已。因為此藥的作用是使血小板較不易凝
集,相對的出血機率就增加。動手術時,因擔心會出血,所以主
治醫師常要病人停藥幾天,以策安全。
這就兩難了,停了藥有可能會再中風或心臟病復發,不停藥又怕
出血不止,雖然兩種情況的機率都不大,但誰又能確保不會發生
呢?
2004年4月,美國神經學雜誌刊登了一篇針對這個問題的論文,
是來自法國波爾多(Bordeaux)一家大學醫院的研究。在此醫院
的289位因缺血性腦中風住院的病患中,有103位本來就在服用抗
血小板凝集藥物,大部分是服用阿斯匹靈。
289位中,13位(4.5%)在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前的一個月曾經停
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其中有7位是因將接受手術而主治醫師為
他停藥的,其他6位是疏忽而沒服藥。他們發生腦中風的時間均
在停藥後6到10天(平均7.5天),這可能是因為血小板在血液循
環生存的時間約10天。
這13位患者中,原本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的原因分別是:本來
就有腦中風(4位)、冠狀動脈心臟病(7位)、下肢動脈阻塞
(2位)。所接受之手術為白內障、膀胱息肉摘除及疝氣等。但
這13位患者本來也就具有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
病、高血脂症、抽煙等,所以不全然是停藥的關係。
研究發現,289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中, 4.5%可能是與停用抗血
小板凝集藥物有關。那麼,在一般因為要接受手術而停藥的患者
中有多少人因停藥而中風呢?
另一篇發表於2003年9月的眼科雜誌的論文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
題。作者收集美國及加拿大的9個醫學中心在1995年到1997年間
19,283例白內障手術中,有4340位患者原來就在服用阿斯匹靈,
其中977位在開白內障前14天停用阿斯匹靈,3363位繼續服用。結
果停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中,只有一位發生中風(發生率千分之
ㄧ),並不比繼續服用者(有5位發生中風,發生率千分之1.5)
之機率高。而且繼續服用阿斯匹靈者,開刀後七天內的眼部出血
機率也不比一般不用阿斯匹靈者高,但這只是針對白內障手術,
並非泛指所有手術。
到底病患該不該在手術前停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雖然短期停藥
後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很低,但醫療的選擇有時是兩害相權取其
輕,所以仍須病人與醫師就手術種類及身體狀況作風險評估後,
再做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有關文獻會越來越多,會有更多
的數據可作為決定的參考指標。
就醫十要
劉秀枝
大約二十年前,有次門診,一位病人坐下來就說:「我不用看
病,照上次的藥開就好。」我照著病歷上的藥名抄寫在處方箋
時,順口問了一句:「你有糖尿病,怎麼都沒驗血糖呢?」他
說:「誰說我有糖尿病?」「那你怎麼在吃糖尿病的藥呢?」
我再把病歷上的藥名看清楚,原來上個醫生寫的是
〝Euclidan〞。因為字有點潦草,而被我看成了〝Euglucon〞。我
嚇出一身冷汗。前不久才聽說有位醫生跟我一樣的把Euclidan 看
成Euglucon,讓沒糖尿病的人吃到血糖太低,送到急診室後幸好
救了回來。沒想到,這事竟然差點發生在我身上。
後來,醫院把所有門診病歷改為電子病歷,一律打字,藥物在電
腦螢幕列出,由醫師點選,所以不會再有因為字跡潦草而看錯處
方之事。但因忙碌,或一邊點選一邊與病人交談,偶而也會錯點
到上一欄或下一欄的藥物。甚至有些醫生還不太適應或因忙碌,
偶而也會點錯病人。
我有一次到病房看會診,對一位坐在床上看書,看來神智非常清
楚的四十多歲病患說:「劉先生,你的醫師要我來看你,說你好
像神智有些不清楚?」隔壁床的看護聽到了,馬上說:「是我們
這一位神智不清喔!」果然,隔壁床的先生正處於瞻妄混亂的狀
態,才是我要看的人啊!
自從「犯錯是人性」( To err is human )這本書在1999年出版後,來
醫院看病的安全顧慮立刻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為此,醫院在各
種行政及醫療措施上,持續的在改進。比如使用電子病歷,不用
手寫。並且為了不要把Euclidan及 Euglucon這兩種藥在電腦螢幕上
放在一起,於是Euglucon改用學名或其他名字,以免與Euclidan並
排,而點選錯誤。其他如建立各種檢查及治療(如輸血)的標準
程序等,以防範錯誤的發生。
除了醫院的各種措施及醫護人員的小心謹慎外,作為醫療體系中
最重要的一環的病患,應該如何確保自己的就醫安全呢?這當然
因疾病的種類及其嚴重度,以及就醫的機構之不同等等而各有其
特殊情形,但有些基本概念及常識,病患可做參考:
1. 沒病不要隨便吃藥,不需要的藥不要吃,就不會有開錯藥的機
會。
2. 當醫護人員拿給你藥單時,要看清楚藥單上是您的名字,因為
有時忙亂中,會給錯了單子。
3. 在藥局拿到藥後,先核對藥名及藥量是否正確,如有疑問先問
藥師,有時是同樣藥因換了廠牌,藥名可能不同,但其學名一
樣,作用也是一樣。若再有疑問,請回到診間問醫師。
4. 請把目前服用的藥名字帶去給醫師作參考,可帶藥袋(藥袋上
有藥的英文名字)或把藥名打字成表(因為有些老人家的服用藥
非常多)。有人把藥袋上的藥名剪下,貼在一張紙上,那是最清
楚不過的。總之要有藥名,而不是藥(因為很多藥看起來都一
樣),更不要只是形容長長的、橢圓的、白色藥片。對於看診病
患,醫師不僅要知道病患目前所服用的藥,就是已經知道的藥要
調劑量時,也要確定醫師與病患講的是同一種藥,以免出錯。
5. 過敏的藥一定要把藥名隨身攜帶,必要時提醒醫生。
6. 最好是找固定的醫生,一方面較瞭解病情,出錯時也容易發現
而改進。
7. 如果使用的藥太複雜,最好把醫師所說的服用方式重覆說一次
給醫師聽,以確定無誤。(醫師有時也會主動要病人重覆,以策
安全)
8. 要知道所做的檢查項目名稱,以及為何做此檢查。比如做腦部
磁振造影是為了看有否小腦梗塞等。有次我告訴一位頸部可能有
問題的病人要照頸部X光,但一面講話,卻點了腰部X光。但病
人去放射部時,技術人員告訴他是照腰部,他立刻回到診間,要
我更正重開。
9. 擔心自己可能沒聽清楚,或醫生講得太快,可以請朋友或家人
陪你一起看病,順便幫忙問問題。
10. 就診前,最好把病情或問題寫在一張紙上,讓醫生一目了
然,不僅節省時間,而且不會遺漏。我有一位患者他每次來門診
時,都帶來他兒子用電腦打出的病情報告及目前用藥,簡單扼
要,還有彩色的血壓及脈搏圖表,令我非常讚賞。
看病是為了解除疾病,誰都不希望出錯,尤其病人更不希望成為
受害者。醫療品質以及病人安全近幾年來很受重視,台灣的醫院
評鑑也特別將病人安全列入評分項目。
今年4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神經學年會,就舉辦了個半天的教
育課程,請學者專家來演講,提供實務經驗,以減少醫療失誤,
並促進病人的就醫安全,非常實用。台灣近來許多醫院也開始積
極朝這個方面努力,希望在高科技及新藥不斷研發下,病患可以
更安全的得到醫療照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8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2
雷根要告訴醫生的三件事
劉秀枝
罹患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美國前總統雷根先生,2004年
6月5日在他早已不認得而仍摯愛他的家人圍繞下因肺炎而去世,
享年93歲。距離1994年親筆寫信告訴大家他罹患此病:「我的人
生之旅將開始進入黃昏……」,已十年了。這封信在當年觸動了
千萬美國人的心,今年6月8日更有將近10萬的加州居民排隊在他
棺木前致上哀思。看到這則報導,難免會讓人感慨阿茲海默症是
無可奈何、無法根治的慢性病,患者最後完全需人照顧,成為家
庭的重擔,而且任何人(包括總統在內)都有機會(雖然機會不
大)得到此病。
不錯,阿茲海默症是逐漸發生,持續變壞,慢慢侵襲大腦的退化
性疾病。一直有人懷疑雷根總統在第二任的末期時可能就已患了
此病,但因症狀輕微,輕易的被其幽默感及機智所掩蓋。根據獻
克(Shenk D)的“遺忘”(The Forgetting)一書中的記載,雷根
自己也可能察覺到了,在一次白宮的例行體檢時,他開玩笑的對
醫生說:「我今天有三件事情要告訴你,第一件是我的記性好像
有點問題,另外兩件事我想不起來了。」卸任後,他的病情逐漸
嚴重,有次他的國務卿舒茲先生到家中看他,雷根問護士:「坐
在沙發上的那人是誰?我知道他是很有名的人,但我想不起他的
名字。」曾經在一次電視訪問中,主持人問雷根的女兒,雷根是
否還記得他曾當過美國總統,她神情黯然,沒有回答。
阿茲海默症之路是漫長而孤獨的,雖然有關阿茲海默症的基礎研
究日新月異,藥物的研發也前仆後繼,目前也有乙醯膽鹼?抑制
劑的藥物能使部分患者的心智退化減緩,但尚不能根治。大腦的
萎縮並不會危及生命,就像「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因知能
退化而不會照顧自己,生活易生意外,最常見的死因是肺炎等感
染。一般存活約6到10年,這當然與本身疾病的嚴重度,身體狀
況及照顧的方式有關。有些病患在家屬無微不至的照顧下,20年
來還活著呢!台北榮總曾對159位阿茲海默症患者追蹤5年的時
間,其中有46位(29%)去世,平均年齡80歲,這46位患者由開
始有記憶減退的症狀到死亡的時間平均為7年。他們死亡的原因
26%是因為感染,其次為心臟病、中風、意外事件(各為
13%)、心肺衰竭(9%)、癌症(7%)等等。根據各醫院的流
行病學研究,台灣的失智症人口約佔65歲以上人口的2.5%到
5%,即5萬到10萬人,其中約三分之二是阿茲海默症,可想像多
少家庭為阿茲海默症所苦。因為不直接造成死亡,所以一直未列
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影響層面其實是很大的。
除了約5%是遺傳外,阿茲海默症是散發性的,即任何人都可能
得到,而且年紀越大,得病的機會越大。真正致病原因不知,但
有危險因子,所以要預防就要由其危險因子著手。即要多動腦,
多讀書報,多參與休閒活動,不憂鬱,飲食清淡,控制膽固醇及
血壓等等,其中以多動腦或多受教育最為大家所公認
即便如此,也並不能保證多受教育或居高位就一定能避免,雷根
總統不就是一個例子嗎?而且有時因為社會地位高,有權威,大
家較不會注意或質疑其心智衰退。受教育高者也可能會以各種機
智、幽默的言語或聰明藉口掩飾其知能退化,因而較不易察覺。
所以發現時往往其退化就已不是輕度了。不僅是雷根,世上許多
有名望的學術界人士有不少人得到此症。美國的哲學家愛默生即
患了阿茲海默症,晚期,曾有位年輕的仰慕者去拜訪他,請他簽
名。他已經不會寫自己名字了,為順應仰慕者的要求,他很有禮
貌的請仰慕者寫下「愛默生」,自己再照著寫。令仰慕者無比震
驚。
幸好,65歲以上的人只有5%會得到失智症,表示有95%不會失
智。既然無法完全預防,也無法確實預料,機率人人都有,那麼
何不在我們心智健康時好好把握,多體驗人生,快樂過日子,活
在當下。即使有朝一日,得到阿茲海默症,彼時忘掉一切,或說
過即忘,也是另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活啊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9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2
小心老人變瘦
劉秀枝
一位76歲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患者來看門診時明顯的消瘦
了許多,雖然因為平時沒量體重而不知到底瘦了多少公斤,但把
他一年前我們為他拍的相片拿來對照,原本豐潤的臉頰變得凹
陷,而且抱怨肚子時常不舒服,於是安排做各項檢查,發現他罹
患大腸癌,因此轉直腸外科開刀。
另有位80歲阿茲海默症病患也是明顯體重減輕,胃口不佳,但作
了一系列檢查後,並沒發現癌症或其他病因,與病患及家屬詳細
晤談,並會診精神科醫師後,發現是患了憂鬱症之故,於是讓病
患開始服用抗憂鬱症的藥物。
一般人都很怕胖,尤其是年輕小姐,只要說她好像臉圓了點,就
會立刻噘起嘴,滿臉不高興。但是老人家來看門診時,如果對他
說:最近看起來好像瘦了。他就很警覺,擔心是否有其他的疾
病。
如果不是刻意減肥,老年人的體重明顯減輕會造成肌肉萎縮,體
力衰退,免疫力降低,而容易感染,並易罹病,需加以注意。
刊登於2002年【美國家醫雜誌】的一篇報告(Am Fam Physician
2002;65:640-650),造成老年人體重減輕的原因依次為憂鬱症,癌
症(以肺癌及腸胃癌居多),心臟病,功能性胃腸病,藥物副作用
等,其他還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過高,吃得少等因素。但是還
有四分之一沒找到原因。
阿茲海默患者,大部分體重減輕
老人家常有許多慢性病,服用多種藥物,要評估為何體重減輕本
來就不容易,如果是阿茲海默症病患那就更困難了。而且根據文
獻報導,阿茲海默症的疾病就可能影響體重。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體重改變是很常見的,雖然有一小部分患者是
因為記憶不好,吃過了以為沒吃,而重複吃飯,以致體重增加
外,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體重減輕。
體重減輕的原因非常多,除了排除以上一般老年人常見的體重減
輕的原因外,另有以下幾種可能因素:(1)因知能減退而不會自己
準備食物或找東西吃,(2)其嗅覺及味覺退化而導致胃口不佳,(3)
焦躁不安或遊走不停而消耗體力。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與營養部合作,於1999年到2001年間對51位(平
均年齡76歲)輕度及中度失智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及27位(平均年齡
71歲)正常組作詳細的問卷及檢查,包括其三天內的所有飲食及活
動紀錄,體重之改變,身體組成,營養狀態,並測其血色素、血
糖、白蛋白、甲狀腺及腎功能,和神經心理功能等。
結果發現,一年當中,55%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體重減輕,而對照
組只有15%有體重減輕的情形,有26%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曾拒絕
吃東西,且29%患者胃口不佳(正常組只有11%)。阿茲海默症患者
明顯比正常組的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BMI)為低,而且失智程度
越嚴重者則更低。但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每日的平均攝取熱量(1978
大卡)並不比正常組(1920大卡)少。以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熱量來
算,阿茲海默症患者(每天每公斤38大卡)還比對照組(32大卡)明顯
為高。
再進一步作回歸統計分析,發現影響體重減輕最主要的兩個因素
是胃口不佳及疾病本身的問題。我們推測因為阿茲海默症的病變
起於腦部的顳葉,而此部份與人類的記憶,情緒,飲食行為及體
重調節有關。
促進老人家飲食的秘訣
那麼對於無特殊原因而體重減輕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應如何看待
呢?
第一是不要太限制其飲食,甚至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症者,也應稍
放寬,以增加其食慾。
其次,改變食物的做法,增加其色香味,多餐少吃,讓他吃喜歡
的食物或點心等也都是好方法。
另外也可嚐試循循善誘或連哄帶騙的方法。想想,當一位3歲小
孩不肯吃飯時,您是怎麼哄他的呢?用照顧孩童的愛心去照顧老
人家,並且多帶病人出外走走,增加活動力,以促進食慾。
也可照會營養師,選擇罐裝的營養食品,必要時可請醫師開促進
胃口的藥物。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0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2
腦萎縮不等於失智症
劉秀枝
將近30年前,電腦斷層剛出爐不久,還是個很新鮮的玩意。醫院
的一位主任的先生為某種原因做了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看過報告
之後,這位先生勃然大怒。原來報告上寫著腦部萎縮,無其他病
變。
這位先生是個教授呢?怎麼會腦萎縮!原來他把腦萎縮當成是一
種疾病,相等於老年失智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了。其實,電腦
斷層顯示的腦萎縮在老人家身上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好像臉上的
皺紋一樣,是歲月的痕跡,並不表示就有失智症。
有無失智症是要看本人的記憶及認知功能有否減退,而足以影響
到其工作或生活。老年失智症患者做腦部電腦斷層主要是確定無
其他腦部病變,如腦瘤或中風等,腦部有無萎縮只是檢查的一部
分而已。
幾天前,在門診,一位先生拿了他父親在其他醫院做的腦部電腦
斷層片子給我看,問我依片子中腦部的萎縮程度,他父親的失智
程度應是輕度、中度或重度?我嚇一跳,不知此位先生的這個觀
念從何而來?
我告訴他有沒有失智一定要看病患本人,根據其病史及神經心理
測驗的結果,才能決定是否有失智症及其嚴重程度。電腦斷層只
是排除造成失智症的其他因素,並沒有辦法以腦萎縮程度判斷是
否有失智症,更別說是其嚴重度了。當然,阿茲海默症患者隨著
知能的逐漸減退,其腦部電腦斷層顯示的腦萎縮也越來越明顯,
會比前幾年的更嚴重,但這是同一個人的長期追蹤,而不是作為
失智症最初診斷。
自從磁振造影出現,能更精確的測量大腦的體積後,有不少的醫
學文獻報導大腦的體積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減少。其中一篇是發表
於2003年的美國神經學雜誌 (Arch Neurol 2003;60:989-994),來自倫
敦大學的研究。
作者對39位年紀31到84歲的知能正常者以磁振造影測量其腦部的
大小,除了比較各年齡層外,每位參加者均在第二年做追蹤檢
查,以比較個人之年度變化。結果發現不管是橫斷面的各年齡層
之間的比較,或是個人之年度追蹤比較,其大腦均隨著年齡的增
加而萎縮,且程度很接近。以個人來說,在一年內大腦體積平均
減少0.32%,顳葉減少0.68%,所以正常人每年腦萎縮的速度是很
輕微的。
近年來,更有不少研究機構,如台北榮總等,以磁振造影來追蹤
知能正常的老年人、輕度知能減退者以及阿茲海默症患者三組每
年腦體積的大小及其每年腦萎縮的速度,再與本人的各種知能測
試結果作關聯比較,希望能由其腦萎縮之速度來預測疾病變壞的
程度,但這些研究目前仍處於探索發展階段,還不能應用於臨床
診療之標準。
圖示說明: 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大腦全面萎縮腦溝變寬(箭頭
1),腦迴變薄(箭頭2),因此造成續發性的腦室變大(箭頭
3)。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1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2
治本與治標
劉秀枝
門診來了一位30多歲的先生,左肩、頸及手臂酸痛已有半年多
了。經我初步檢查後判斷是冰凍肩或肩旋轉肌腱炎,建議吃止痛
消炎藥,並作復健。他很失望,怎麼沒找出原因,就要吃止痛
藥,還要復健,而且又不會立刻見效。他說:「我在其他地方看
了,他們也說同樣的話。但是我沒時間做復健啊呀!」我說:
「那你至少先吃止痛藥嘛!」「你又不確定原因,怎麼可以只有
治標啊!」我再三解釋,這種肩痛症候群有些是有明顯的原因,
如外傷、用力過度、不活動,但大部分原因不明顯,可能與姿勢
不對,壓力等有關。但初步治療都是一樣,如果治療無效,再決
定下一步要如何。他不要開處方籤,揮揮手就走了。我想,如果
他在一開始就吃藥,並配合復健,恐怕早就好了。而如今已半年
的疼痛,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就好了呢?
同天門診,有位40多歲的女士因頸部酸痛來回診。一星期前她初
次來看時,我的診斷是肌筋膜症候群,可能與姿勢不對,壓力等
有關,應是吃止痛消炎藥,再加上局部輕輕按摩,熱敷就會好
的。但這次回診時,她疼痛如昔,並沒有服用我開給她的止痛
藥。此次回診主要是要看她上次頸部所做的X光。我告訴她,頸
部頸椎有退化性關節炎,即俗稱的長骨刺,但並不嚴重,而且這
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現象,不用擔心,並且和她這次的脖子酸痛也
沒有直接關係。她要我在電腦螢幕上,把她頸椎上的骨刺一一指
出後說:「你說這些骨刺與我的脖子酸痛沒有關係,那你還是沒
找到原因嘛!」我再解釋一番,強調本來就是症狀治療。臨走
前,她還是不肯服藥,說:「如果妳說沒關係,那我就不服藥,
因為那只是治標,痛我可以忍受」瀟灑的走了。我心想若再說明
下去,我不是成了藥物的推銷員了。
正當我覺得有點挫折感時,一位上星期被我診斷為肌筋膜肌腱炎
的中年老師來回診。她告訴我服了止痛消炎藥,並遵照指示做些
復健動作後,進步許多,已經可以舉手寫白板字了。她說她以前
也認為吃止痛藥不對,這次看法變了。
沒錯,隨便吃止痛藥是不對。但是在醫師指示下,或短期用藥,
使症狀緩解,是正確的觀念。
有些人很愛吃藥,還「吃好逗相報」,你的安眠藥給我吃吃看,
我的止痛藥讓你試試看,甚至高血壓及糖尿病藥也互相贈送,實
在很令人擔心。還有人長期服用止痛藥,造成各種問題,也令醫
師棘手。但是有另一種人卻是無論如何不肯服西藥,他們認為這
些都是化學物品,有害人體,而情願承受痛苦。這種人雖不常
見,但因主觀很強,言之有理,與他看病,常常變成了辯論。基
於「尊重自主原則」,理當尊重其決定,只是想到可以很輕易解
除他的痛苦,他卻堅持不要時,就難免覺得有點挫折而惋惜。
不錯,醫病首在治本,如盲腸炎把盲腸割掉,長了腦瘤把腦瘤割
掉,肺炎時則服用對細菌有效的抗生素等。但是大部分的疾病,
尤其是慢性病,並不能連根去除,甚至許多疾病都還不知道原
因,也只能症狀治療。像大多數的高血壓、糖尿病並沒有原因,
但是需要服用降血壓及降血糖藥物,以免發生併發症。在門診,
許多小病痛,如肌筋膜炎,肌肉緊縮型頭痛,下背痛等。並非嚴
重問題,也是用症狀治療。而且在急性期時就加以治療,使其症
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則較不會演變成慢性疼痛,增加困擾。就某
種層面來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錯。但重要的是如果頭
痛或腳痛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要把它找出來加以治療。
比如曾經有位老太太左肩疼痛經服藥也沒明顯進步,後來照了X
光,發現是骨頭有轉移病變(但老太太並不曾有癌症)。這種情
況是少數,要辨別這種特殊情形,就要靠醫生的經驗累積和高度
警覺以及病人的配合追蹤了。
醫生的角色是在根除疾病(但這種機會很少),而疾病不能去除
時,則控制病情或減輕痛苦(較多),對小病痛則使之緩解、寬
慰(這種機會最多),並且不要在醫療過程中造成傷害。此外,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醫生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即是透過不同的媒
體形式,對一般民眾衛教,如提供各種疾病的預防之道、一般醫
學常識及正確觀念。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2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5
女性‧男性,誰比較優秀?
劉秀枝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桑勞倫斯 (Lawrence Summers) 先生於2005年1月發言表示男生可能比女生在科學上的表現較好。這種意味著男生比較優秀的說法立刻在學術界掀起大波,遭到許多學者抗議,認為此說不當。您的看法呢?
男女本來就不一樣,分別有男、女性荷爾蒙,使得外型長相有差異,更有性器官的不同,用以衍生後代。所以生病時女性上婦產科,男性找泌尿外科。不僅如此,有些疾病對男女的影響也不同,比如憂鬱症、焦慮症及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而反社會行為則以男性較常見。
女性一般比男性長壽,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就比男性多了六歲,其原因有社會及生物學上兩大因素。社會因素包括女性抽煙者較少、酒也喝得少、開車較小心、比較不用承受為事業打拼所帶來的壓力等等。生物學上的因素則較複雜,主要有:
1、荷爾蒙:女性荷爾蒙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降低女性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而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使得男性較喜從事危險性活動或易有暴力行為。
2、染色體:每人都由父母親各遺傳一個染色體,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一個由母親來的X染色體,另一個是來自父親的較小的Y染色體。當一個X染色體發生變異而產生如色盲的疾病時,女性的另一個X染色體可以彌補而使之不發病,而男性則會發病,這就是所謂隱性性聯遺傳 (Se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近年來X染色體逐漸受到重視,2005年3月的自然雜誌 (Nature 2005;434:325-337) 就發表了X染色體99.3%的基因定序。女性雖然有兩個X染色體,但在胚胎時期時,其各個種類的細胞會隨機的抑制其中一個來自父親或母親的X染色體的活性(“inactive” X),只有一個X染色體能表現其基因特性。
但是這不活躍的X染色體並不完全沉寂,約有15%的基因會從抑制中跳脫出來,由不活躍X染色體所表現在每位女性身上的15%基因均不同,由此可見其複雜性。所以不僅男女不同,女人與女人之間也有差異,怪不得「窈窕淑女」電影中的男教授要對著賣花女唱:「為什麼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樣?」
相信有關X染色體功能的研究將會繼續有進展,目前就有些間接證據顯示X染色體與大腦功能有關。其中一個是來自英國的約4000對的雙胞胎研究(Twin Research 2004,7:54-61),雙胞胎在2到4歲時接受各種行為和認知的評估。同卵雙胞胎的基因是一模一樣的,但其基因的表現程度卻有所不同。如具有兩個X染色體的女性同卵雙胞胎,其較活躍的X染色體基因特性會因是來自父親或母親而不一樣。而男性同卵雙胞胎則沒有此現象。因此男性雙胞胎比女性雙胞胎在語言能力及社交行為上的表現較一致,表示這兩種知能可能與X染色體有關。
一般而言,學校裡功課優異,名列前幾名的常是女生,而且這是全球現象。在2003年發表的根據一項對43個已開發國家的研究,女生在功課上的表現均比男生為佳,尤其是在文字寫作方面更為顯著。近十年來的許多研究也顯示出女性在語言、記憶、社交能力上表現較佳,而男生在空間辨別、物理及組織的能力較強。
每個人生而不同,後天教養及環境更有差異,不論男女皆然。所以讓我們承認男女的不同,各有所長,不用分高下。雖然近年來X染色體的研究搶盡了風光,說不定幾年後Y染色體的研究也會大放異彩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3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2 下午 05:35
海量:六分靠天生,四分靠訓練
劉秀枝
在一次餐會上,主賓是一對來自美國的白人夫婦,喝的是伏特加酒。席間杯觥交錯,有位酒量很好的男士頻頻向這位外國女士舉杯,她笑瞇瞇的回應,一杯又一杯。結果當主人送客時,這對主賓翩然離去,而那位男士早已醉臥一旁。怎麼會這樣呢?酒量因種族不同及個人因素而有很大差別,並且與酒精的吸收、代謝及排出也有密切相關。
酒入口後,只有一小部分直接由尿、汗液及呼氣中排出,其他約95%經腸胃吸收後,被肝臟的酵素氧化成乙醛。這些酵素主要是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其次是過氧化氫酶 (catalase)及細胞色素酶 (cytochrome) CYP2E1。接著乙醛很快的被醛脫氫酶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氧化為乙酸,最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
很多因素會影響酒精的吸收,當酒精濃度為20-30%,且在空腹喝下時,吸收最快,血中濃度約一小時後達到最高。帶有氣泡的酒,如威士忌加蘇打水或香檳酒,吸收也快。烈酒(酒精濃度40%)反而會讓胃裡的食物較慢排空,而抑制酒精的吸收。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可以延後酒精的吸收,使得血中濃度只有空腹的四分之一。所以有人空著肚子參加宴會,偏又遲到,一來就說「對不起,我先乾三杯為敬」,後果恐怕是不醉不歸。
酒精因為是水溶性,吸收後很少進入體內脂肪,而擴散在血液及身體各器官中。因為女性個子較小、脂肪較多,體內水份相對較少,所以血中酒精濃度會比男性為高。但這只是影響酒量的許多因素之一,並不表示女性酒量一定差。隨著年齡增加,體內脂肪漸多,且代謝率低,酒量也會跟著減少。酒精濃度也受某些藥物影響,比如有些抗組織胺,抗精神藥物因促進胃的排空而會增加酒精的吸收。
醇脫氫酶受基因的控制而有多型性 (polymorphism),其中ADH2-2型態能使酒精很快代謝成乙醛。乙醛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不喝酒,因此具此多型性者較少有酒精中毒或酗酒(alcoholism)。
控制醛脫氫酶的基因也有多型性,約50%的亞洲人(華人,日本及韓國人)具有ALDH2-2同型的結合子(homozygote),其醛脫氫酶的活性不足,因而無法把乙醛代謝成乙酸,造成乙醛的累積,進而會令人臉部熱紅、心悸、頭痛,不舒服,因此較不愛喝酒或無法大量喝酒,所以酒精中毒也較少,也不易成癮。反之,西方人約只有5 - 10%喝酒後會產生這種不舒服的反應。
常常喝酒的人酒量會逐漸變大,即是對酒的容忍量 (tolerance)增加。同樣的酒量別人已醉倒,他卻還很清醒。一方面是因為酒精的代謝較快,另方面是常喝酒會誘導體內的CYP2E1增加,因而促進酒精的代謝。但近年來認為可能還有更複雜的神經化學因素使得神經細胞對酒精逐漸適應之故。
中西方喝酒習慣不同,國人平常不喝酒,但遇有應酬或知己時,動輒乾杯,直至賓主皆醉。西方人自家吃飯時也常喝酒,但自酌自飲,並不拚酒。因為平常就喝少量的酒,所以把代謝酒精的酶引導出來而不容易醉了。
小酌能使人放鬆,欣悅,有幸福感,過量或酗酒則傷身、傷腦且傷神。中國自古代以來就對豪飲者非常推崇,不僅英雄豪傑常給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印象,海量者更是社交寵兒。但常常一場盛宴下來,會有人醉倒沙發,在洗手間嘔吐,或步履蹣跚,或醉態百出。
幸好,喝酒文化逐漸改變,宴席上,只要一句話「我今天開車」,或「我血壓高,有糖尿病,醫師說不能喝酒」,大家就會適可而止。加上酒醉駕車抓得嚴,大家就沒有那麼拼酒、勸酒、或灌酒了。
不過,如果社交場合上無法不喝酒時,該如何避免喝醉呢?
˙平時就養成小飲一、兩杯的習慣,以促進體內的酒精代謝酶的產生,即增加對酒精的容忍量。
˙赴宴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先吃點食物墊底,以延後酒精的吸收。宴席間,先吃東西,酒慢慢喝,多喝水,以沖淡酒精濃度。
˙自己覺得喝差不多了,最好在一小時內,即酒精將達到最高峰時,趕快回到家,避免醉後失態。
˙舉杯敬酒,宜守不宜攻,因為不知對方的酒精代謝酶是何種多型性,遇到一個酒精代謝快的高手,就會自己先倒了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4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8/15 上午 07:02
每天走路40分鐘 老年不失智
【劉秀枝/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今年7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十屆阿茲海默症國際會議,來自50個國家的五千多位學者、專家、醫療工作者,共研新知。最打動我心的是一位演講者的一句話「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可能嗎?
只有小於5%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是自體顯性遺傳所造成。對於絕大多數的非遺傳性阿茲海默症雖然目前還不能根治,但可以由其危險因子著手,以延後其發病年齡或使之不發病。
阿茲海默症的最大危險因子是年齡,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60歲以上老人約1%有阿茲海默症,之後每增5歲,罹病率就增加一倍,到了80歲,就有將近2成的人有阿茲海默症。如果能將發病年齡延後5年,則罹病者人數將減半,這就是「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的真諦。
如何打造呢?可由幾方面著手:
大腦多動動 頭好壯壯
多年來許多流行病學、腦部灌流及動物實驗的研究均顯示,高教育或多動腦者較不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其實教育或多動腦不能改變大腦結構,但可增強腦力,就是增加大腦的知能存款,禁得起大腦退化時的提領。因此,多動腦可以讓失智的症狀延後發生,甚至即使大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也不會出現失智的症狀。
動腦方法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造訪親友、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退休人士動腦的最好方法,不管是讓自己的專長繼續成長、上網學習,培養新興趣,參加社區大學或各種團體等,都是動腦的好方法。
交友聊八卦 找回青春
從事休閒活動需要朋友,所以一定要維持社交網路,較不會覺得寂寞或得憂鬱症。更要結交年輕朋友,才不會在老友逐漸凋零後找不到遊伴。
運動健健美 走路最好
運動是真正的青春之源。動物實驗顯示有氧運動可增加大腦微血管、神經細胞間的突觸、新生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生長因子,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運動還可以降血壓、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也可減少罹患大腸癌、骨質疏鬆、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的機會,增強老年人注意力、執行及規劃能力。
最近不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多運動(尤其是走路)可減少知能的減退或失智症。例如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The Nurses’ Health Study),追蹤18766位70到81歲的護士8到15年,發現每星期至少走1.5小時者比每星期走路少於38分鐘者的知能減退明顯為少。另一個夏威夷—亞洲研究(Honolulu-Asia Study)針對2257名71到93歲的男性居民追蹤7年,發現每天走路少於0.4公里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每天走3.2公里者多了77%。
地中海飲食 長壽之道
科學家早就注意到老鼠食量如果減少30%,壽命也相對延長30%,且對空間記憶與學習能力也較強。
過去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飲食中含較多的魚或不飽和脂肪酸的低脂肪攝取民眾,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較低。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針對平均年齡77歲的2258位社區居民追蹤4年,發現常吃地中海式飲食(多蔬果、豆類、穀類、橄欖油、適量魚、酒、少量肉、家禽)者比不吃地中海式飲食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會少了40%,可見清淡飲食的重要性。
以上方法是傳統養生之道,只是如今用科學方法加以驗證罷了。所以不論老少,從今天開始就多動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朋友保持聯繫,多參與休閒活動,每天走路至少40分鐘,只要是10分鐘內的路程就走路、不坐車,飲食清淡、多蔬果,如此不僅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而且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也大為減少,離「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就不遠了。
【2006/08/15 聯合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5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2/8 上午 05:16
心頻道》25年,看著記憶慢慢消逝…
【聯合報/劉秀枝/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神經學科教授】
在診間的門口貼了一個即將退休的粉紅告示,但大家似乎都沒看到……。
一位原本溫柔有禮、打扮整潔、能言善道的失智老太太,12年來,在診間眼看著她的記憶慢慢減退,表情逐漸呆滯,終致不能言語,看著椅子也不知要如何坐下。每次帶她來的先生逐漸衰老,終於也需兒子陪同前來。聽到我即將退休,老先生紅了雙眼,顯得不捨,我不禁也淚水盈眶,老太太卻面無表情,認知功能的喪失未嘗不是讓她免於感傷的屏障啊!
當看完每位病人,告訴他們因為退休,下次回診就替他們掛給別的醫師時,大部分的人的反應是:「恭喜」、「怎麼還年輕就要退休」、「這麼好的醫師怎能退休」、「好好休息喔」、「捨不得啊」。也有不少病人就哭了起來,說:「我們要怎麼辦呢?」我一再向他們表示接手的醫師醫術非常好,才深深鞠躬而去。
這輩子沒在這麼短時間內看到這麼多大男人哭泣,自然而不害羞。一個早上的門診只要有幾位哭了,我眼眶也會跟著紅起來,鼻子一酸,眼淚就撲簌簌的滴下來,淚眼婆娑地在電腦螢幕上努力的找藥名,生怕點錯了藥。下一位不知情的病人一進來就問:「感冒了?」我不禁點點頭,趁機大力地擤鼻涕、擦眼淚。
不僅是因為幾乎所有病人都看了多年,只要提起名字,我腦海裡就立刻浮出他們的面孔、髮型以及陪著來的子女或配偶的樣子,更是因為歲月的痕跡,時光的流失在失智症者的身上更是明顯。
25年來時光在診間流逝,病痛哀樂中,我白了頭,知天命,近耳順,終知無常人生,無須執著,在體力精神尚未完全衰退時,滿懷感恩,欣賞診間外的風光,過人生的下半場。病人還在,我先走。
【2006/12/08 聯合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6 / 8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7/1/5 上午 06:40
2007.01.02 中國時報
劉秀枝 放慢腳步 欣賞人生
邱玉珍
過去30年,國內失智症治療權威劉秀枝的人生字典裡,沒有慢只有快;現在,她選擇放「慢」腳步,停下來好好欣賞人生。在人生巔峰退下來,她一點也不後悔,因為她想好好看一看不塞車的台北。
有一年多沒有看到台北榮總神經內科劉秀枝主任了,日前在她的退休茶會上,看到她變瘦了,跟她打了聲招呼,隨口問一句:「劉主任,妳變瘦了!」她笑著回答:「是啊!我剛做完化療。」
劉主任的回答著實讓我嚇一跳,我本來以為她不想讓人家知道罹患乳癌一事,沒想到她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還用樂觀、開朗的心情面對它。「幸好乳癌發現的早,不然退休後再發現,那可虧大了,因為無法享有特別特遇。」劉秀枝主任笑著說。
2006年3月才完成化療的她,留著化療後才長出幾公分的帥氣短髮,出席同事、學生為她舉辦的歡送會,面對病人和同事依依不捨,劉秀枝說:「我不是因為生病才想退休,而是在北榮服務25年了,現在想放慢腳步,欣賞人生。」
枝退休後,雖然不用每天再到台北榮總看診,但劉秀枝主任仍無法忘懷跟了她一輩子的病人,心裡即使有萬般的不捨,她還是選擇在體力精神尚未完全衰退時,過自己人生的下半場,今後她還是會用文字提供民眾各種知識,以幫助家屬認識老年人神經方面的慢性病;她也提醒中壯年人及早規劃健康生活,做有尊嚴、有品質的銀髮新貴。
全心投入研究 成為失智症權威
說起對失智症的研究,劉秀枝主任可說是國內失智症的領航者,早在22年前,她就預測到台灣未來將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因此全心投入失智症的研究,由於她的執著與努力,讓台北榮總在失智症及頭痛領域居於國內醫界領先地位。
原本想朝外科發展的劉秀枝主任,進入神經內科醫學領域,完全是個意外。個性大而化之的她,在一次外科開刀當助手時,不小心把主治醫師的手套剪破,從此就與外科絕緣,轉向內科發展。在內科實習期間,受到前輩醫師沈力揚提拔,送她到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院接受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訓練,讓她更深入發掘神經病理的新天地。
隨後,她又到舊金山加州附屬醫學院神經腫瘤科擔任研究員兩年,1984年回台北榮總投入台灣失智症病患研究。多年來,劉秀枝主任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帶領榮總神經內科團隊深入金門社區居民家裡,進行長達5年田野調查,進而發現台灣有家族性的失智症病例;劉秀枝也為台灣失智症病人的認知功能建立了完整的評估工具,使得病患家屬不再茫然無助。
建立評估工具
協助家屬認識失智症
至今單身的劉秀枝退休前常以辦公室為家,天天忙到晚上11點,她平常除看書之外,最大娛樂就是打高爾夫球;兩年前,劉秀枝由一位研究失智症權威的醫生變成乳癌的病人,面對自己的病情,仍不改其冷靜、客觀、理性、認真學習的個性,除接受外科醫生的指示,自己也開始學習成為一位聽話的好病人,閱讀乳癌相關的醫學研究及報告,瞭解自己該做那些準備,放慢生活的步調,同時妥善的安排手上所有的病患轉給同僚。
現在,退休了,她想利用時間完成以前未完成的夢想,首先她最想做的就是:看看台北這個城市到底有多美,第一站就先從品嘗下午茶開始。
发表评论